人教一年级数学上册第6课时 解决问题(2)

合集下载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6课时5以内的加法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6课时5以内的加法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6课时 5以内的加法人教版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6课时 5以内的加法人教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第三单元的第6课时,主要内容是5以内的加法。

我们将通过例题和练习来掌握5以内的加法运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5以内的加法运算,并能够熟练运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们掌握5以内的加法运算,难点是让学生们能够理解加法的概念并能够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我已经准备好了教材、练习本、黑板和粉笔等教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通过一个实际的情景来引入本节课的内容,例如:“小明的苹果比小华的多2个,小华的苹果比小李的多3个,请问小明的苹果比小李的多几个?”2. 例题讲解:我会通过讲解一些具体的例题来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5以内的加法运算。

例如:我有3个苹果,你给我2个苹果,我们一共有几个苹果?3.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自己动手计算并解答。

例如:我有2个苹果,你给我3个苹果,我们一共有几个苹果?5. 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题,让学生们巩固和加深对5以内的加法的理解。

例如:我有4个苹果,你给我2个苹果,我们一共有几个苹果?答案是6个。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5以内的加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在实践中,他们能够灵活运用加法的概念来解决问题。

不过,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解答问题时还是有些困惑,我会继续关注他们的学习情况,并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

我还可以通过一些拓展延伸的活动来进一步提高学生们的数学能力。

例如,我可以组织一些数学游戏,让学生们在游戏中运用和巩固加法的知识。

我还可以让学生们自己设计一些类似的题目,并与同学互相交流和解答。

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我选择了一个简单且贴近学生生活的实践情景来引入新课。

第八单元 第6课时《解决问题—原来有多少》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八单元 第6课时《解决问题—原来有多少》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解决问题—原来有多少》是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的教学内容,本课时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情境创设,让学生掌握和理解减法的概念,能够运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以下是本课时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减法的意义,知道减法是用来表示从一个数量中取走一部分后,还剩下多少的计算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原来有多少,通过减法运算得出答案。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减法的概念:减法是用来表示从一个数量中取走一部分后,还剩下多少的计算方法。

2. 减法的运算方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减法计算。

3. 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运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原来有多少。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以及运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理解减法的意义,能够灵活运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实物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减法的意义和运算方法。

2.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减法,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故事导入,创设情境,让学生了解减法的意义。

例如,小明原来有10个苹果,吃掉了3个,问小明还剩下多少个苹果。

2. 探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通过减法运算得出答案。

例如,让学生拿出10个小球,然后取走3个,让学生计算剩下多少个小球。

3. 应用:创设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减法解决。

例如,小华原来有15块糖,吃掉了7块,问小华还剩下多少块糖。

4. 巩固: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减法的运算方法和应用。

例如,给出一些减法题目,让学生进行计算。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明确减法的意义和运算方法,以及如何运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获奖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获奖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获奖教案一. 教材分析《解决问题》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的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用加减法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节课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学会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趣味性和实用性。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周围的事物有了一定的认识。

他们在数数、识数的基础上,已经初步掌握了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但部分学生对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能力还不够强,因此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出现困难。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会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加减法的意义及应用。

2.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并用加减法解决。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实物、卡片等。

2.学具:练习本、文具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有趣的故事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如:“小猫请客”情境,小猫请了4只小动物来家里做客,准备了3个苹果,小猫想要知道还需要准备几个苹果才能让每只小动物都有一份。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不同的情境,让学生观察、思考,并用加减法表示出来。

如:小猫请客情境、小兔种萝卜情境等。

引导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学会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3. 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实际问题,并用加减法解决。

如:同学们排队玩游戏,已经排了3个同学,还有2个同学没排进来,一共有几个同学?4.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游戏、练习题等方式,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如:“快乐大转盘”游戏,转到哪个数字,就请该同学用加减法解决一个问题。

一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教案模板

一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教案模板

一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教案模板课程类型与结构上:前者是职业性的,理论实践一体化,专业课比重应较大,并要重视岗位实操技能训练;后者是学术性、系统化、纯理论,基础课比重大,强调基础扎实和理论的系统性。

今天作者在这里整理了一些一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教案最新模板,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教案最新模板1设计说明《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关于估算的学习目标是“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说明估算的进程”,要落实这一目标,教师第一要充分认识估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广泛运用,认识估算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课的设计中,第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让学生体会生活中许多问题的解答要用到除法估算来完成。

然后让学生根据已有的估算体会,自己尝试着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对除法估算有一个建构的进程。

紧接着让学生归纳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的一样方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面对具体情境进行估算,通过对“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多少?”和“多少个纸箱能装下?”这两个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PPT课件教学进程⊙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和父母外出旅行时留意在宾馆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多少钱了吗?1、课件出示教材29页例8。

摸索: (1)从例8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2)问题中的“大约”是什么意思? (生根据已有的体会自由发言,大约就是大致的意思,结果要进行估算,得数不能用“=”连接,要用“≈”连接) (3)鼓励学生分析题意,独立列出算式,并说一说这样列式的理由。

(267÷3) 师强调说明:问题中“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多少钱?”不需要算出准确结果,只需要进行估算,求出近似值就可以了。

2.揭示课题。

这样的问题该怎么解决呢?这节课我们就运用除法的估算来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自主预习,探究算法1.引发摸索。

师:你会估算267÷3的结果吗?把你的想法和同桌相互交换一下。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8.9《20以内进位加法》解决问题(二)(例6)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8.9《20以内进位加法》解决问题(二)(例6)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8.9《20以内进位加法》解决问题(二)(例6)教学设计【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98页例6、做一做以及99页的5题。

【教学目标】1.通过情景导入学会发现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2.借助摆一摆、画一画等活动进一步理解题意,学会解决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

3.在探究的过程中,提高推理能力,感受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实用性。

【教学重点】能正确解决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借助画图策略,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

【学习指导】1.读一读:认真读题,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2.试一试:用说一说、摆一摆、画一画、算一算等方法尝试解决问题。

3.用一用: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具准备】数学书、练习本、铅笔、学具、水彩笔,【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师:今天的数学课,老师邀请了朵拉和我们一起学习,相信她的加入会让我们的学习变得更加快乐。

朵拉从体育器材室领了一些篮球给同学们玩,请你仔细看图,说一说从图中我知道了什么?要解答的问题是什么?试着完整的说一说,可以说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生:从图中我知道了左边有8个篮球,右边有5个篮球,求一共领了多少个篮球?师:这道题该怎样解答呢?相信很多同学已经有答案了,那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工整地列式算一算,看谁做得又快又准!看看你和朵拉列的算式一样吗?8+5=13(个)还可以列成5+8=13(个)一共领了13个篮球。

这道题解答的正确吗?我们检验一下吧,可以通过数一数的方法验证篮球是不是13个。

图中正好是13个篮球,说明解答正确。

小结:同学们你们做对了吗?我们从知道了什么,怎样解答,解答正确吗?这三方面来解决问题,本节课我们还要继续从这三方面来解决其他问题。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1.收集信息,理解题意:师:看,有老师来体育器材室领哨子,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仔细看图,说一说从图中我知道了什么?要解答的问题是什么?完整地说给爸爸妈妈听。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8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第6课时 解决问题(2)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8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第6课时 解决问题(2)

第8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第6课时解决问题(2)【教学内容】课本第98页例6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能用画图的策略分析问题,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2.经历探究“逆向”的加法问题的过程,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重点难点】重点: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求“原来有多少?”的问题。

难点:理解题意,寻找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课件出示课本第98页例6情境图。

)师:一名男老师来学校器材处领哨子。

领走了7个哨子,还剩5个哨子。

你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二、探究新知1.提出问题。

预设:原来有多少个哨子?师:请你把信息和问题完整地说一说。

预设:一名男老师来学校器材处领哨子,领走了7个哨子,还剩5个哨子。

原来有多少个哨子?2.分析和解答。

师:怎样求原来有多少个哨子?(学生自己想一想。

)预设1:7-5=2。

预设2:可以画图表示。

原来有7+5=12(个)。

……师:上面的做法哪个对呢?预设:7-5=2是错的。

师:为什么?(学生可能组织不好语言,师可适当引导:原来的哨子不可能比7个少,所以2是错的。

)预设:7+5=12(个)是对的。

师:说一说7,5,12各表示什么,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预设:7表示领走的7个哨子,5表示剩下的5个哨子,把领走的哨子和剩下的哨子合起来就是原来有的哨子,就是12。

3.回顾与反思。

师:刚才的题目画了图之后,题意就特别清晰明显,以后再遇到解决问题,我们也可以尝试用画图的方法来帮助分析。

师:解答正确吗?(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进行检验。

)4.即时训练,强化新知。

完成课本第98页“做一做”。

①看图说出已知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②根据图意列式计算。

③全班汇报交流。

三、巩固运用1.完成课本第100页第5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汇报交流。

2.完成课本第100页第6题。

指导学生学会寻找隐形条件。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广西张厶懿老师-省级公开课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广西张厶懿老师-省级公开课教学设计

共1学时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用数一数、画示意图的方法解决求两数之间有几个的生活问题,从而进一步深化基数、序数、数序的综合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经历捕捉信息、发现问题、探究方法、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体会策略多样性,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初步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之间”的含义,让学生经历观察问题情境,捕捉有用的数学信息,恰当选择方法的问题解决的全过程。

教学难点:使学生学会解决求两数之间数字个数的问题。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数数策略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师:我们来玩一个打鼹鼠游戏。

从左边数,请把打第2只鼹鼠打下去,谁想上来试试?(请生1上讲台操作)师:从左边数,打第6只鼹鼠,有谁想上来?(请生2上讲台操作)师:第2只鼹鼠和第6只鼹鼠中间有几只鼹鼠呢?(手指着第2和第6)生:有3只。

师:你怎么知道有3只呢?生:我用数的。

师:请你上来数一数。

(请生数)师:你怎么不数第2只和第6只生:因为不包括第2只和第6只。

师:既然不包括第2只,我们就打个X,也不包括第6只,我们也打个X。

(课件在第2和第6个洞打叉)所以第2和第6中间有(3)只鼹鼠。

二、探究新知(一)找信息,理解“之间”师:看,这里有一群小朋友们正排着队在熊猫园看大熊猫呢。

请仔细观察,从图中你都知道了什么?生1:小丽排在第10,小宇排在第15。

师:哇,你从图中找到了重要的数学信息呢。

真棒!(板书:小丽排第10,小宇排第15)师:我们找到了2个数学信息,根据小丽排第10这个信息(手指着),可以知道什么呢?生:小丽前面有9人。

(前面有9人,引导学生说出来)(1-2人说)师:你怎么知道小丽前面有9人?你是怎么数的呢?生:从前往后数。

1、2 (9)师:你是从前往后数,第1、第2……第9,就到小丽第10了。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整理和复习(第2课时)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整理和复习(第2课时)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整理和复习(第2课时)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整理和复习(第2课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复习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内容包括:6、7、8、9、10的认识,以及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6~10的认识和10以内的加减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数学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6~10的认识和10以内的加减法。

难点:理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律,能够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课件。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利用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物品数量,从而引出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2. 知识回顾提问学生: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数字?它们是多少?引导学生回答6、7、8、9、10。

3. 加减法练习(1)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3 +4 = 77 2 = 55 +6 = 1111 8 = 3(2)引导学生互相交流答案,检查答案是否正确。

4. 加减法应用题出示应用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小华有9个苹果,他吃掉了3个,还剩下几个苹果?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6 + 3 = 97 2 = 58 + 4 = 129 4 = 510 4 = 6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练习题。

2. 家长签字确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复习6~10的认识和10以内的加减法,使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提高了计算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购物、分物品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方面,我重点关注了6~10的认识和10以内的加减法。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对于他们今后的数学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学中,我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直观地认识数字6~10,并运用加减法进行计算练习,以加深他们对这些数字的理解和记忆。

2024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学案及教学反思6.2 数量关系

2024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学案及教学反思6.2 数量关系

第六单元复习与关联6.2 数量关系【课题名称】第2课时数量关系【课型、课时】复习课 1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105页。

【教学目标】1. 借助开放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有序地观察,从不同角度提出并解决问题,对所学的加法、减法、连加、连减以及加减混合的实际问题进行梳理,帮助学生建构基本的解题模型。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有序观察、从多角度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复习多角度观察问题,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正确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用不同视角观察问题,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解决问题。

【课前准备】1.教师:教学课件:《七彩课堂》课件2.学生:课前预习:标注完成《七彩课堂素养提升手册预习卡》【教学过程】一、整体回顾教师:你会用加、减法解决哪些问题?预设1: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减法是求总数里去掉一部分,还剩下多少。

预设2:我知道求一共有多少是用加法,还剩下多少可以用减法计算。

教师:今天我们来复习有关数量关系的知识。

(课件出示数量关系知识结构图)二、知识梳理1.加法。

教师:你还记得我们都学习过的加法是怎样计算的吗?预设1:计算10以内数的加法,可以采用点数法、接数法、数的组成等方法。

其中用数的组成计算是最常用的方法。

预设2:计算十几加几时,十位上的数不变,只把个位上的数相加。

预设3:计算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一般采用凑十法。

预设4:求总数的实际问题,用加法计算。

教师:你能用加法解决问题吗?(课件出示习题)预设:左边有5只小鸡,右边有2只小鸡,一共有几只小鸡?列式是:5+2=7(只)2.减法。

教师:你还记得我们都学习过的减法是怎样计算的吗?预设1:计算10以内数的减法,可以采用倒数法、数的组成、想加算减法来计算。

其中采用数的组成的方法计算是最常用的方法。

预设2:十几减几得10,十几减十得几。

教师:你能用减法解决问题吗?(课件出示习题)预设:一共有6只小鸭子,游走了4只,还剩几只?列式是:6-4=2(只)三、应用提升1.课件出示教材第107页应用提升第3题。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6课时解决问题(二)(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6课时解决问题(二)(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6课时解决问题(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6课时“解决问题(二)”,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认识、加减法和简单的比较大小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课时教学。

本课时主要让学生学会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价值。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数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能力,但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还处在初步尝试阶段,需要通过具体的情境和操作活动来进一步培养。

此外,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各有不同,需要教师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的实际意义,学会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事物,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的实际意义,学会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找出数量关系,确定用加法还是减法解决。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操作卡片等辅助教学,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直观化。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故事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数学问题。

2.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问题,找出数量关系,确定用加法还是减法解决。

3.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解题过程和答案,进行交流、评价。

4.练习: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一年级《解决问题》说课稿

一年级《解决问题》说课稿

一年级《解决问题》说课稿《解决问题》说课稿一、说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这节课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的有关6和7的《解决问题》的一课时。

这一内容意在通过孩子们熟悉的情景图认识大括号和问号,并能初步了解和知道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

2、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6、7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在这里出现了大括号和问号,并用大括号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用问号表示要求的问题。

教材第一次出现这种形式的内容,它是一种用情境图反映的数学问题,有利于学生将所学数学知识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并在生活中去发现数学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发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对解决问题提供了思想方法的指导。

从整个知识网络来看,它也标志着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开始,是向后面的文字应用题过渡的桥梁二、说学情分析一年级这个阶段的学生,由于刚入学,因此组织性比较弱,注意力容易分散,学生很单纯,都爱受表扬,因此我们在课堂上总会正面引导。

一年级的孩子对“玩”都有着很大的兴趣,在他们看来,一切都是以快乐为本的,无忧无虑,所以,如果想让孩子学好一年级数学,就必须首先从激发、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入手。

因此在教学中用直观的教具、或者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会更有效,对他们来说更有吸引力。

所以我在教学中要合理利用课件进行教学,创设声情并茂的情境,对孩子们学习数学会产生极大的兴趣,从而更好地去学习数学三、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图上大括号和问号的意思,会正确口述应用题的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知道简单应用题的结构,会正确地列式计算。

2、技能目标:学会用数学眼光发现身边的数学问题,并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教学,向学生渗透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等方面的教育,从而促进学生在态度、情感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四、说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知道图上大括号和问号的意思,会正确口述应用题的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难点:知道简单应用题的结构,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8 20以内的进位加法第6课时 解决问题(2) 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8 20以内的进位加法第6课时 解决问题(2) 教学设计

第6课时解决问题(2)◎教学笔记▶教学内容教科书P98 例6,完成教科书P98“做一做”和P100“练习二十三”第5~8题及“思考题”。

▶教学目标1.体会“求原来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解答。

2.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画图策略的重要性,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养成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借助已有的逆思考的经验解决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题意,寻找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装有5块糖的不透明盒子、小棒。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礼物,你们想要吗?(出示一个不透明的盒子)开动你的脑筋,如果回答对了老师的问题,你就能得到这些礼物。

下面老师要请同学们在这个魔盒里抓礼物。

【学情预设】如果学生抓出2块糖,教师告诉学生盒子里还剩3块糖。

(根据学生抓的数量来告知还剩的数量)师:你知道盒子里原来有多少块糖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学情预设】有的学生是数出来的,教师引导学生表达自己数的过程;有的学生是算出来的,教师指导学生表达自己算的过程,重点描述清楚2块、3块和5块各表示什么意义。

师小结:要求原来有多少块糖,就要把拿走的糖和剩下的糖两部分合起来。

教师将拿走的糖和剩下的糖放到一起,并将糖发给积极发言的学生。

师:生活中类似的问题有很多,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2)]【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经验,为探究新知打好基础。

◎教学笔记二、自主探究,寻找解题策略1.理解题意。

课件出示教科书P98例6情境图一部分。

师:领走了7个哨子,请你猜一猜,原来可能有多少个哨子?【学情预设】学生结合图示可能会说出:如果桌子上的哨子拿完了,那么原来是7个;如果桌子上的哨子还有剩余的,那么原来的可能是8个、9个、10个……(教师追问:哨子的个数有没有可能少于7个?学生回答:不可能少于7个,至少是7个。

一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数数策略》-【名师经典教学资料】

一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数数策略》-【名师经典教学资料】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解决问题-数数策略》教案方法一:数一数,小丽排第10,后面是第11、12、13、14,第15是小宇,中间有4人。

方法二:画图,用“圆圈”代表小朋友,画一画。

一共有15个小朋友,小丽是第10个,小宇是第15个,它们中间有哪些?由于前面的用不到,我们还可以从第10个开始画:10、11、12、13、14、15,第10个和第15个不包括,所以把它们划掉,剩下的就是10和15中间的数了。

3.练习巩固东东和玲玲来到了动物园玩滑梯的地方,看!师: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呢,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

选择数一数的现在思考一下一会儿该怎么数,选择画一画的在你的练习本上现在开始画。

生展示数一数:玲玲排第4,东东排第8,他们之间不包括他们两个,从5开始数,5、6、7,所以他们之间有3人。

生展示画一画的方法。

4.回顾我特别佩服大家,用这么多方法解决了小丽和小宇之间有几人这个问题,我们回头看看都用了哪些方法?(数数、画图)这些方法都是我们解决问题常用的好朋友,大家可要记住了。

4. 时间过的真快,小朋友们要回家了。

小女孩坐第12节车厢,小男孩坐第20节车厢,那12-20之间有几节车厢呢?小猫呢?(我与她之间有2节车厢)四、知识拓展1.2.五、小结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板书设计解决问题(数数策略)数一数:11 12 13 14画一画:××○○○○○○我的教育格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师最根本的教学目标在于教导学生追求真理。

学生最根本的学习目标在于学习做个真诚的人。

总之,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用一颗真诚的心,去追求人生的真理。

不忘初心,争做新时代好老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在于教育,而振兴教育的希望又在于教师。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教师是学校教育的未来和希望,也可以说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的重要基石。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2)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2)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2) 1.看图写算式。

2.看图解决问题。

(1)一共有多少条毛巾?(2)中间一排比上面一排多几条毛巾?(3)下面一排比中间一排少几条毛巾?3.扫地的有( )人,植树的有( )人,一共有( )人。

算式:4.原来有多少盒牛奶?5.数一数,圈一圈。

(1)一共有()只。

(2)把左边4只圈起来。

从右边数,把第4只圈起来。

6.哪根绳子最长?哪根绳子最短?7.接着摆什么?圈出正确答案。

8.(1)一共有()只小动物。

(2)从左边数排第(),排第()。

(3)前面有()只小动物,后面有()只小动物。

(4)把右边的3只小动物圈起来。

9.先填空,再画出分针和时针。

6:00,分针指向( ),时针指向( )。

10.车上原来有6人,下车4人,又上车6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11.先用点子图表示,再用算式计算。

1+_____=_______(只)12.班级里原来有8名学生,又来了6名学生,班级里现在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名)13.算一算,填一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看图列式再解答。

○=(块)15.数一数,填一填.(1)上图中一共有()个立体图形.给图中的圆柱涂上你喜欢的颜色.(2)从左起,第_____个是球,第_____个和第_____个是正方体.(3)从右起,第()个是长方体,把从右边起的第3个图形圈起来.16.爱动脑筋的小猴子和快嘴的小喜鹊一起去拜访智慧老爷爷。

智慧老爷爷给它们出了一个问题:“1千克的棉花和1千克的铁块相比,哪个轻,哪个重?快嘴的小喜鹊马上说:“当然是棉花轻,铁块重了。

”小猴子却摇头说:“不对,不对。

”聪明的小朋友,你知道小猴子为什么说不对吗?到底哪个轻,哪个重呢?17.小明和妈妈一起来到小河边,小明看到河里有4只鸭子自由自在地游着。

不一会儿,4只鸭子全部游上了岸。

一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一)(二)求原来有多少教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一)(二)求原来有多少教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一)(二)求原来有多少教案: 解决问题(一)教材与学情分析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会用加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并解决问题,每列出一个算式都要提出“算式中的数各表示什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并让学生说出理由,引导学生对算理的理解,从而切实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练习20 以内进位加法,能熟练、正确地计算。

2、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通过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4 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熟练运用20 以内进位加法解决问题教学难点: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一、情境导入,复习铺垫二、探究新知三、巩固练习四、全课总结五、布置作业:1. 学校运动会正在进行中,这些是为参加100 米赛跑的运动员准备的题卡,你们也算一算吧!: 课件出示题卡:(师指名口算):9 + 4= 8 + 8= 8+ 4= 7 + 9= 2+ 8= :6 + 7 = 5+ 9= 7+ 3= 6+ 8= 5+ 7= ::::2. 主席台两边摆了不少鲜花,算一算一共有多少盆。

(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复习20 以内进位加法的口算,为本节课解决实际问题扫清计算的障碍;重现用加法解决问题的情境-- 把左、右两部分合起来就用加法计算,方便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

::::::::::::::::::::1. 课件出示教材97 页例5。

:(1)你从图中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把获得的数学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 (2)学生整理信息,并在书上填一填:后排有8人,前排有□人;男生有□人,女生有□人。

(3)明确要解决的问题:一共有多少人?:2. 怎样解答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 学生回答后师板书:8+7= 15(人)]: 提问:说一说算式中的数各表示什么。

3. 谁还有不同的解题方法?列出算式。

:[ 学生回答后师板书:9+6= 15(人)]:提问:说一说算式中的数各表示什么。

6. 11—20各数的认识《解决问题》(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6.  11—20各数的认识《解决问题》(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6. 11—20各数的认识《解决问题》(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11—20各数的认识,并能熟练地进行数数和读写。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1. 11—20各数的认识。

2. 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1. 读写11—20各数。

2. 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数字卡片、练习题。

2. 学生准备: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快速说出数字。

2.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数字卡片,发现11—20各数的特点。

二、探究(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11—20各数的读写方法。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11—20各数的读写规律。

3. 教师出示课件,展示11—20各数的读写方法。

4. 学生跟随课件,一起读写11—20各数。

三、练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互相检查,交流解题思路。

3. 教师讲解练习题,纠正学生的错误。

四、解决问题(10分钟)1. 教师出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11—20各数解决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

4. 学生跟随课件,一起解决实际问题。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数字卡片、课件、练习题等教学手段,让学生掌握了11—20各数的认识,并能熟练地进行数数和读写。

同时,通过解决问题环节,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度,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解决问题”环节。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减法教案专题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减法教案专题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减法教案专题第一篇: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减法教案专题第六课时:解决问题2 【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47页,。

【课程标准陈述】1.在现实情境中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实物的顺序和位置。

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能进行交流。

2.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

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3.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

【学习目标】1.巩固得数为6和7的减法的计算,然后通过图文结合解答简单的应用题。

2.通过图文结合,读懂题意,弄清条件和问题,计算答案,小组讨论。

3.在练习的过程中发展学生认真读题的好习惯,理清解答问题的步骤。

【学习重点】图文结合解答简单的应用题【学习难点】发现提出并解决问题。

【评价活动方案】1.通过课件出示教材第47页的主题图,教师提问,学生思考,组内交流来评价学习目标1。

2.通过课件接着演示有2只青蛙跳向水中,躲在荷花丛中青蛙旁出现?只的字样,提问并引导学生明确这道题该用什么方法计算来评价学习目标2。

3.通过小结,指导看书完成教材第47页的做一做独立完成并且到黑板板书来评价学习目标3。

【学习过程】一、复习导入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复习一下!我们在本单元解决问题1中学到了什么呢?你能说说这幅图的意思吗?得出你的答案,然后小组交流。

二、学习新知1.夏天的郊外可真漂亮啊许多荷花都开放了,瞧!小青蛙们也忍不住出来游玩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可爱的青蛙吧!(评价目标1)(课件出示教材第47页的主题图)教师提问:大括号表示什么?与前一个课时相比?只得位置的改变表示什么?学生思考,组内交流,得出:大括号表示一共有7 只青蛙,?只表示荷叶上的青蛙数量不清。

2.课件接着演示:(评价目标2)有2只青蛙跳向水中,躲在荷花丛中青蛙旁出现?只的字样。

6.11—20各数的认识《解决问题》(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6.11—20各数的认识《解决问题》(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6. 11—20各数的认识《解决问题》(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以我的口吻来编写这份教案。

一、教学内容我打算在课堂上教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的第六章《解决问题》中的11—20各数的认识。

我会通过例题和练习来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数字的读写方法以及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11—20各数的读写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数字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数的组成,特别是十几和二十几的组成。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读写11—20各数,并能够运用这些数字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会准备一些数字卡片,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11—20各数的读写方法。

我还会准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从1开始,逐个数到20,让学生一起跟着我读,以此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我会用数字卡片来展示11—20各数,并解释它们的读写方法。

我会特别强调十几和二十几的组成。

3. 练习:我会让学生分组,每组轮流用数字卡片来组成11—20各数,并读出来。

4. 应用:我会给学生出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运用11—20各数来解决。

例如,我会出一些类似于“我有12个苹果,我吃掉了3个,还剩下多少个?”的问题。

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个简洁的板书,上面写上“11—20各数的认识”,并在旁边列出11—20各数的读写方法。

七、作业设计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反思自己的教学效果,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如果学生掌握得很好,我会适当增加一些拓展延伸的内容,让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11—20各数的认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对于教学内容的把握,我选择了《解决问题》这一章节,这是基于对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准确把握,旨在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和理解11—20各数。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6课时解决问题(二)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6课时解决问题(二)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6课时解决问题(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6课时“解决问题(二)”,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节实践活动课。

本节课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实际意义,学会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通过图片展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加减法进行解答;二是针对解答过程进行评价,让学生理解解答的正确与否。

二. 学情分析根据对学生前期的观察和了解,他们在数学学习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数、识数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能力。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不能将数学知识与生活情境有效结合,对问题的分析和解题思路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的能力,以及如何将数学知识运用到解决问题中。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10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操作等过程,学生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分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教学卡片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操作,从而解决问题。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展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新课。

2.自主探究:学生独立观察问题,尝试用加减法解决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解题过程。

3.引导发现: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对解题过程进行评价。

4.实践操作:学生动手操作,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总结提升: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课时解决问题(2)
▶教学内容
教科书P98,完成教科书P98“做一做”和P100“练习二十三”第5~8题及“思考题”。

▶教学目标
1.体会“求原来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解答。

2.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画图策略的重要性,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养成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借助已有的逆思考的经验解决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题意,寻找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装有5块糖的不透明盒子、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礼物,你们想要吗?(出示一个不透明的盒子)开动你的脑筋,如果回答对了老师的问题,你就能得到这些礼物。

下面老师要请同学们在这个魔盒里抓礼物。

【学情预设】如果学生抓出2块糖,教师告诉学生盒子里还剩3块糖。

(根据学生抓的数量来告知还剩的数量)
师:你知道盒子里原来有多少块糖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情预设】有的学生是数出来的,教师引导学生表达自己数的过程;有的学生是算出来的,教师指导学生表达自己算的过程,重点描述清楚2块、3块和5块各表示什么意义。

师小结:要求原来有多少块糖,就要把拿走的糖和剩下的糖两部分合起来。

教师将拿走的糖和剩下的糖放到一起,并将糖发给积极发言的学生。

师:生活中类似的问题有很多,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2)]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经验,为探究新知打好基础。

二、自主探究,寻找解题策略
1.理解题意。

课件出示教科书P98例6情境图一部分。

师:领走了7个哨子,请你猜一猜,原来可能有多少个哨子?
【学情预设】学生结合图示可能会说出:如果桌子上的哨子拿完了,那么原来是7个;如果桌子上的哨子还有剩余的,那么原来的可能是8个、9个、10个……(教师追问:哨子的个数有没有可能少于7个?学生回答:不可能少于7个,至少是7个。

) 【设计意图】先出示图的一部分,让学生展开想象,猜猜图中原来的口哨的个数,为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做好准备,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课件出示教科书P98例6完整的情境图。

师:你发现了哪些信息?请把你发现的信息和问题完整地说一说。

【学情预设】领走了7个哨子,还剩下5个。

原来有多少个哨子?(板书)
2.分析和解答。

师:怎样求出原来有多少个哨子?请大家动脑筋想一想,可以先摆一摆、画一画。

学生独立思考后和同桌说一说自己的算法。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不同算法,然后组织全班交流。

【学情预设】预设1:7-5=2(个)。

预设2:画图数出原来一共有12个哨子。

领走的:○○○○○○○
剩下的:○○○○○
预设3:用小棒摆一摆,数出原来一共有12个哨子。

预设4:7+5=12(个)。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你认为谁做得对?谁做错了呢?
【学情预设】学生会说:7-5=2(个)一定是错的,引导学生说出理由,例如:哨子不可能少于7个,2个一定是不对的。

教师选择让摆小棒、画圆的同学依次汇报,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达把图画到黑板上)
师:哪些同学是列算式“7+5=12(个)”计算的?说一说为什么用加法计算,7、5、12分别表示什么?(板书算式)
【学情预设】求原来有多少个哨子,就是把领走的哨子和剩下的哨子两部分合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

7表示领走的7个,5表示还剩下的5个,12表示原来共有12个。

同桌互相说一说解题的思考过程。

【设计意图】这是一类生活问题,学生有着类似问题的解题经验。

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想和说,并利用直观图,使数量关系明朗化,让学生理解,突破难点。

3.回顾与反思。

师:请大家回忆解题过程,为了解决问题,我们做了什么?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说出可以用画图的方式找出信息和问题的关系。

师:看看题目中的文字,再看我们画的图,你更喜欢哪种方式?以后再遇到不懂的问题,我们就可以尝试用画图的方法来帮助分析。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体会画图策略的重要性,让学生愿意用画图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98“做一做”。

师:你能看图说出两个已知的信息吗?题目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你会解答吗?学生列算式,并口头回答。

【学情预设】学生会根据图意说出:吃了8个鸡蛋,还剩6个鸡蛋,原来有多少个鸡蛋?列式为8+6=14(个)。

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学情预设】引导学生说出:求一共有多少个鸡蛋,就是要把已经吃掉的鸡蛋和还剩的合起来。

2.完成教科书P100“练习二十三”第5~8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再集体订正。

【学情预设】第5题:已经进去了7个同学,外面还有6个同学,一共有多少个同学?列式为7+6=13(个)。

(教师追问:说说为什么用加法计算,算式中的各数表示什么意思。

)
第6题: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需要把“我剪的和你同样多”转化成“我也剪了8个”,指导学生学会寻找隐藏条件。

第7题:订正时让学生说说第一步算什么,第二步怎么算。

出现错例及时让学生交流,找出错因,教师适时指导。

第8题:指导学生完整表述图意,也可以用画图的方法来分析。

列式后说说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设计意图】这一组习题的练习,主要是为了巩固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寻找题目中的隐蔽信息,解决问题。

3.完成教科书P100“练习二十三”的“思考题”。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交流。

【学情预设】预设1:9+5=14(人)。

预设2:9+5+1=15(人)。

预设3:9+5-1=13(人)。

师:同学们做出了3种不同的答案,谁做得对呢?有什么办法来帮助我们分析呢?
(学生说出:画图法)
学生自主画图,汇报交流。

【学情预设】学生画出图后,教师注意引导,如:哪个是说话的这个小男孩?在图中标出来。

(为了方便,可以给题中的小男孩起个名字,或者用不同的图形表示出来)让学生指出小男孩前面的人、后面的人,明确前面的人、后面的人里都不包含小男孩。

师:现在你知道哪种列式的方法是对的吧!请出错的同学进行修改。

谁来说说“9+5+1=15(人)”这道算式中的每个数表示什么意思?
【学情预设】学生结合图意能说出:9表示小男孩前面的人数,5表示小男孩后面的人数,1是指小男孩自己,把这三部分合起来就是一共的人数。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图文结合的问题,进一步明确画图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教学提示】
教学思考题时,可以先出示情境图,让学生直接说答案,由学生答案不一引发讨论并强调、突出画图的必要性。

四、课堂小结
师: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习了“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由于这一类问题的条件和问题的叙述顺序与学生熟悉的思考路径不太一致,数量关系也更加隐蔽。

因此无论是理解题意,还是寻找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方法都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本课中有效地利用画图的策略唤起学生已有的经验,帮助学生理解用加法求被减数的算理,教学效果还不错。

▶作业设计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对应课时作业P64第一、三、四题。

一、原yuán 来lái 一y í 共gòng 有yǒu 多duō 少shǎo 条tiáo 鱼y ú

三、它t ā 们men 一y í 共gòng 吃chī 了l e 多duō 少shǎo 只zhī 害hài 虫chóng ?
四、击j ī
鼓g ǔ 传chuán 花huā。

参考答案
一、8+5=13 三、7+7=14
四、18 7 15 15 12 16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