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基本工资薪点计算法讲解
岗位基本工资薪点计算法
岗位基本工资薪点计算法岗位基本工资薪点计算法是用来确定岗位工资水平的一种方法。
在很多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中,都会采用这种计算方法来确定员工的基本工资。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岗位基本工资薪点计算法的具体内容。
我们需要了解薪点的概念。
薪点是指员工在薪酬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它是根据员工的工作能力、岗位要求以及市场供求关系来确定的。
薪点越高,代表员工的工资水平越高。
在岗位基本工资薪点计算法中,一般会考虑以下几个因素来确定薪点:1. 岗位级别:不同的岗位级别对应着不同的薪点范围。
一般来说,高级岗位的薪点范围会比较高,而初级岗位的薪点范围会比较低。
2. 工作经验:工作经验是影响薪点的重要因素之一。
有着丰富经验的员工往往能够胜任更高级别的岗位,因此他们的薪点通常会比没有经验或经验较少的员工高。
3. 学历背景:学历背景也是影响薪点的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具有更高学历的员工会有更高的薪点。
4. 岗位要求:不同岗位对员工的要求不同,有些岗位对技能要求更高,有些岗位对管理能力要求更高。
根据岗位的要求,可以确定员工所处的薪点范围。
在确定了薪点范围后,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会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员工的具体薪点。
一般来说,员工的薪点会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工作表现、市场供求情况等因素来确定。
薪点越高,代表员工的工资水平越高。
需要注意的是,岗位基本工资薪点计算法只是确定员工基本工资水平的一种方法,并不包括其他津贴、补贴等额外福利。
这些福利通常会根据员工的具体情况和岗位要求来确定。
总结一下,岗位基本工资薪点计算法是一种用来确定员工基本工资水平的方法。
它考虑了岗位级别、工作经验、学历背景和岗位要求等因素,通过确定员工的薪点范围来确定其工资水平。
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会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员工的具体薪点,薪点越高代表工资水平越高。
需要注意的是,薪点只是确定基本工资水平的一种方法,并不包括其他福利。
岗位基本工资薪点计算法
附录1 利用要素计点法进展员工根本工资设计1、选择并确定影响岗位价值的因素、子因素及其权重分配选择岗位的影响因素是实施计点法的第一步,因为这些因素是该方法的根底。
因此,这些因素必须具有大多数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公认的共同特征,并能对工作之间的重要程度进展区分。
一般而言,选择的因素大体可归纳为五大类,即劳动责任、劳动技能、劳动强度、劳动环境和劳动心理〔对任何一个岗位来说都包含并且都包含在了这5大类里面〕。
在确立五大因素后,要根据实际需要,再进展因素细分〔子因素〕。
因素数量的多少应根据需要决定,但如果因素过多,评价过程则太费时间,也更加困难。
因此,大多数方案使用的因素在4-12个之间。
各种工作因素的百分比也视企业类型而不同。
一般来说,美国较为广泛的分配比例是:责任占20%左右;技能占50%左右;劳动体能和工作环境占15%,心理因素占15%。
但近年来随着自动化和技能化的开展,比例有所变动,需要企业根据实际需要进展调整、确定。
其核心在于选择恰当的分配要素,并给予恰当的分数。
因素权重没有科学或现成的方法,它主要依靠主观判断。
*企业的报酬因素和报酬子因素、权重和配点〔岗位的总薪点为1000〕企业的报酬因素的子因素划分等级的描述〔以“学历〞举例〕及其配点表〔假定岗位的总薪点为1000〕2、确定每个岗位的薪点按照每个岗位说明书的要求核对所对应的薪点等级,以及相应的薪点,把各项的薪点相加就是总薪点。
就较为准确确实定了各岗位的相对价值。
注意:因为实务中不可能对所有的岗位都进展评级,所以,在对评价的关键岗位确定薪点后,需要对未被评价的非关键岗位和已经评价的关键岗位进展比拟,利用插值法确定非关键岗位的薪点。
例1:根据*个岗位的工作说明书的描述,它的情况如下:学历要求在3级〔本科学历〕,工作经历在3级〔工作3年以上〕,专业技能在5级〔工程师〕。
,则它的薪点数是:60+45+75+。
例2:根据*个岗位的工作说明书的描述,它的情况如下:学历要求在2级〔大专学历〕,工作经历在3级〔工作3年以上〕,专业技能介于1级和2级之间〔工程师助理,这个是非标准岗位〕。
薪资结构及计算方法(新规定)
薪资结构及计算办法(试行)根据公司实际情况,结合员工日常工作的特点,便于部门管理和员工有效的评价工作效率,特作如下规定。
一、薪资结构根据岗位,分为固定工资和绩效工资制,分别用月薪1和月薪2表示固定工资制月薪1=基本工资+加班+当月奖金+假期工资+补贴-扣款-保险费-个税绩效工资制月薪2=基本工资+加班+绩效工资+假期工资+补贴-扣款-保险费-个税底薪:为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参考当地人社局年度公布的数据。
二、计算方法固定工资制应发工资=1250/(法定应出勤+法定假)*(实际出勤天数+法定假)+1250/21.75*当月综合加班工时+固定奖金应得数/(应出勤天数+法定假)*(实出勤天数+法定假)+1250/21.75*(工伤婚假丧假天数-3*旷工天数)+补贴-扣款-保险-个税绩效工资制应发工资=1250/(法定应出勤+法定假)*(实际出勤天数+法定假)+1250/21.75*当月综合加班工时+绩效工资数+1250/21.75*(工伤婚假丧假天数-3*旷工天数)+补贴-扣款-保险-个税三、核算原则1、当月应出勤天数根据公司规定的工时分类:a、10小时制,月休息均为4天b、12小时制,月休息2天(包括固定工资制和绩效工资人员)c、12小时制,月休息4天(仅织造厂)2、每月法定出勤天数参照国家规定,按实际月份确定,每月会有不同,包括休息日、法定假天数也会不同。
3、超过法定出勤天数的出勤和超过法定的上班工时均按加班计算,基数为最低工资标准。
四、假期工资1、有薪假:工伤假、婚假、丧假、病假、生育假、法定假是有薪假,工伤、婚假、丧假、生育假工资按照最低工资标准计算。
2、无薪假:休息日、事假、旷工、停工日(因单量不足的放假),均不计算工资,其中旷工1天扣除3天的工资。
4、法定假及日常加班按照相关规定执行,参照底薪计算。
加班必须有加班申请,并由部门签字批准,否则算无效加班。
五、绩效和奖金核算1、奖金计算,参照工时和应出勤天数得出的当月工资与核定月薪的差额作为奖金参与计算。
人力资源常用的工资计算公式和方法
人力资源常用的工资计算公式和方法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工资计算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以下是常用的工资计算公式和方法:1.基本工资计算公式基本工资是员工工资中最基础的部分,通常是根据员工的职位和工作经验来确定的。
基本工资计算公式如下:基本工资 = 职位工资 + 工作经验工资其中,职位工资是根据员工所在职位的薪资水平来确定的,工作经验工资是根据员工的工作经验年限来确定的。
2.加班工资计算公式加班工资是指员工在规定工作时间之外所做的工作所得到的报酬。
加班工资计算公式如下:加班工资 = 基本工资 ÷工作日天数 ×加班时长 ×加班工资系数其中,加班工资系数是根据公司制定的加班政策来确定的。
3.绩效工资计算公式绩效工资是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来确定的,通常是根据员工的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工作质量和工作态度等因素来评定的。
绩效工资计算公式如下:绩效工资 = 基本工资 ×绩效系数其中,绩效系数是根据员工的绩效评定结果来确定的。
4.社保和公积金计算公式社保和公积金是员工的福利待遇之一,也是公司法定的义务。
社保和公积金计算公式如下:社保和公积金 = 基本工资 ×社保和公积金比例其中,社保和公积金比例是根据国家和地方的规定来确定的。
以上是常用的工资计算公式和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同时,也需要注意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
法定假日工资的计算方法是将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除以21.75,再乘以300%。
双休日加班工资的计算方法是将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除以21.75,再乘以200%。
工作日加班工资的计算方法是将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除以21.75,再乘以150%。
根据规定,每周休息2天,每年有11天的法定节假日。
因此,年工作日可以通过365天减去104天(休息日)减去11天(法定节假日)得到,即250天。
而年工作小时数可以通过250天乘以8小时/天得到,即2000小时。
一图读懂岗级薪点工资制
一图读懂薪点工资制
职工收入与薪点值
1.员工收入=点数×薪点值 2.薪点值:月度工资总额÷总点数 3.例:某岗位点数为100点,每个薪点值为1.5元
则收入100点×1.5元值=150元。 4.影响薪点数的三个重要因素:职种、任职资格 等
级、绩效。
岗点(岗级)
基本岗点标准制定
技能点标准制定
1
岗位 分类
动一定比例的点数。
一图读懂薪点工资制
薪点点值的确定与调整
薪点点值是以企业的经济效益为基础,依据当年 工效挂钩结算的可使用数与企业的实际支付能力计 算确定的。由于企业工资总额受企业效益制约,所 以薪点点值及职工收入,都将随着企业经济效益的 升降而相应浮动。
岗效薪点工资的点值公式计算
aa9a-g-r)/∑d=÷12 X点:点值(单位:元); D:职工个人岗位薪点总数; A:本年度上级核定的工资总额; G:预算奖金总数; R:工资含量内津贴补贴的年度总数。
实行岗效薪点工资制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岗效薪点工资制冲破了国有企业工资 增量只靠工资升级的桎梏,提高点值与增减点数 相结合,既理顺了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又强化 了按劳动分配的原则。
缺点:一是实行薪点工资制会引发员工之间 的过度竞争,并将影响部门或者班组整体工作效 率的提高。二是企业之间为了同业对标、指标考 核数据提升进行造假。三是单位之间为了业绩排 名弄虚作假。四是生产一线老职工的岗级薪点低, 工龄工资占比少,导致职工队伍不稳定。
较准确反映各岗位差别的单位。
一图读懂薪点工资制
确定技能点的两种方法
增加技能点
依据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和 工人的技术等级,按照逐级等比递
增的方法增水平达到岗位技能要求的享受基本 点;凡低于或高于岗位要求的,在 基本点的基础上.按一定比例向下 或向上浮动点数。例如,某科长岗 位,岗位要求为中级职称任职资格, 若聘任上岗的人员为高级职称,可 在科长岗基本岗点的基础上向上浮
岗位基本工资薪点计算法
岗位基本工资薪点计算法一、什么是岗位基本工资薪点?岗位基本工资薪点是指根据员工所在岗位的等级和级别,按照一定的计算方法确定的工资基准点。
在工资制度中,薪点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直接影响着员工的工资水平。
二、岗位基本工资薪点的计算方法岗位基本工资薪点的计算方法通常由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或财务部门负责。
下面是常见的岗位基本工资薪点的计算方法:1. 确定岗位等级:根据岗位的职责、技能要求、工作经验等因素,将岗位划分为不同的等级。
通常等级越高,对应的薪点也会越高。
2. 确定薪点范围:根据岗位等级的划分,确定每个等级对应的薪点范围。
薪点范围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一般会有一个最低薪点和一个最高薪点。
3. 确定薪点差异:根据薪点范围的设定,确定每个薪点之间的差异值。
薪点差异通常是固定的,可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调整。
4. 确定员工薪点:根据员工所在岗位的等级和级别,确定员工的薪点。
薪点通常与员工的工作表现、工作年限、职称等因素有关。
5. 计算工资:根据员工的薪点和岗位基本工资薪点计算公式,计算员工的基本工资。
基本工资通常是由基本工资薪点乘以薪点差异再加上岗位基本工资调整系数得出。
三、岗位基本工资薪点的意义岗位基本工资薪点在工资制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决定了员工的工资水平,也是对员工工作贡献的一种体现。
岗位基本工资薪点的设定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员工的工资公平性和激励机制的有效性。
合理设定岗位基本工资薪点,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促进岗位职责的履行。
同时,也可以帮助企业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提高组织绩效。
四、岗位基本工资薪点的调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企业的发展,岗位基本工资薪点可能需要进行调整。
调整的原则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考虑通胀因素:通胀会导致货币贬值,因此在调整岗位基本工资薪点时,需要考虑通胀因素,确保员工的实际工资不会因为通胀而下降。
2. 考虑市场行情:企业需要了解行业内的薪酬水平以及竞争对手的薪酬政策,以便合理调整岗位基本工资薪点,保持竞争力。
基本工资的计算方法公式
基本工资的计算方法公式
基本工资=总工时x单位时间工资率x当前工作日工作时间
1.总工时:指定一个时间段内员工实际工作的总小时数,通常为每周、每月或每年。
总工时=每周工时x周数或总工作天数x每天工作小时数
2.单位时间工资率:指定一个时间单位内,员工所能获得的工资,通
常为每小时、每天或每月。
单位时间工资率=月薪/(每月工作天数x每天工作小时数)
3.当前工作日工作时间:指定一个工作日内员工实际工作的小时数,
通常为每天的工作小时数。
这些是计算基本工资的基本公式和因素。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可能
还会考虑其他因素,如加班工资、绩效奖金、福利待遇等。
因此,具体的
基本工资计算公式可能会有所调整和变化。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基本工资可能会根据最低工资标准或劳动法规定
的最低工资水平进行调整。
此外,一些行业或行业协会也可能制定了特定
的工资标准或工资体系。
根据上述公式和因素,企业可以计算员工的基本工资,并根据实际情
况进行调整和计算其他工资项目。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薪资政策、劳
动法规定和公司政策进行具体的计算。
为了准确计算基本工资,建议在具
体计算之前先了解相关的薪资政策和劳动法规定。
基本薪酬 计算公式
基本薪酬计算公式基本薪酬计算公式是指根据一定的规则和标准,计算出员工的基本薪资数额的方法。
基本薪酬是员工在工作中所能得到的固定报酬,通常是按照一定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见的基本薪酬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基本薪酬计算公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要素:基本工资、绩效奖金、津贴和奖励等。
在这些要素中,基本工资是最主要的部分,它通常是根据员工的岗位和工龄等因素确定的固定金额。
基本工资的计算公式可以简单地表示为:基本工资 = 基本工资系数× 基本工资基数其中,基本工资系数是由公司根据员工的岗位级别和工作经验等因素设定的系数,基本工资基数是公司规定的基准薪资数额。
基本工资系数和基本工资基数通常会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保证员工的薪资水平与市场相符。
除了基本工资,绩效奖金也是基本薪酬计算公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绩效奖金是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和绩效评价结果来确定的,通常是根据公司设定的绩效评价体系进行评定。
绩效奖金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绩效奖金 = 基本工资× 绩效系数其中,绩效系数是由公司根据员工的绩效评价结果设定的系数,绩效系数一般会根据员工的绩效等级进行调整,以激励员工提高工作表现。
津贴和奖励也是基本薪酬计算公式中的一部分。
津贴是公司根据员工的工作条件和岗位要求等因素给予的额外报酬,可以是交通补贴、餐补或住房补贴等。
奖励则是公司根据员工的特殊贡献或成就给予的额外奖励,例如年终奖或项目奖等。
津贴和奖励的计算公式通常是固定的金额或比例。
基本薪酬计算公式是根据一定的规则和标准,计算员工的基本薪资数额的方法。
它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奖金、津贴和奖励等要素,并根据不同的因素进行调整和计算。
公司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设定适合的基本薪酬计算公式,以确保员工的薪资水平公平合理,并激励员工提高工作表现。
同时,员工也可以通过了解基本薪酬计算公式,理解自己的薪资构成,进而合理规划个人职业发展和薪酬期望。
工资计算公式和方法
工资计算公式和方法工资是用于衡量员工劳动所产生的经济价值的报酬。
在计算工资时,通常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基本工资、津贴、奖金、加班费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工资的计算公式和方法。
1.基本工资:基本工资是员工完成工作任务所应得到的基本报酬。
它通常以月为单位支付,计算公式如下:基本工资=基本工资率×工作时间其中,基本工资率是单位时间内的工资金额,工作时间是指员工实际工作的时间。
2.津贴:津贴是根据员工工作条件、特殊岗位、工作年限等因素给予的额外报酬。
比如住房津贴、交通津贴、餐费津贴等。
津贴的计算通常是按月支付,计算公式如下:津贴=津贴率×基本工资其中,津贴率是津贴的百分比。
3.奖金:奖金可以是根据员工个人绩效或企业整体业绩给予的额外报酬。
奖金的计算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1)固定奖金:根据岗位、职位等给予一定金额的奖金。
(2)绩效奖金:根据员工个人绩效评定结果给予相应的奖金。
(3)销售提成:根据员工的销售业绩给予相应的提成奖金。
4.加班费:加班费是指因加班工作而发放的额外报酬。
加班费的计算通常根据加班时间和加班费率来确定。
常见的计算方法有两种:(1)固定加班费:假设加班费率为每小时X元,员工加班Y个小时,则加班费为X×Y。
(2)按小时计算:每小时的加班费率按照工资的一定比例给予。
5.扣款:扣款是指从员工工资中扣除的金额,通常包括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费等。
扣款的计算方法是根据政府规定的税率和社保费率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常见的工资计算公式和方法,实际上每个公司的工资计算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的计算方法和规定应以公司制定的相关政策为准。
此外,为了保证工资计算的准确性和公正性,许多企业都会采用自动化的工资计算系统。
这些系统能够自动根据员工信息和政策规定进行工资计算,减少了人为错误的可能性,并提高了工资计算的效率。
在工资计算过程中,员工和雇主都需要了解工资计算的依据和规则,确保工资计算的正确性和公平性。
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的计算方法
物品推荐算法的改进及应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技术的革命,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方便和智能化。
互联网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促进了商业模式的变革,推动了以智能为核心的新型经济和新型消费模式的发展。
在这其中,毋庸置疑的,物品推荐算法在智能商业模式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物品推荐算法的现状入手,探讨如何改善和应用这一算法。
一、物品推荐算法现状物品推荐算法目的是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推荐,以达到更好的商业效益。
目前主流的物品推荐算法可以分为如下几种:1.基于内容的算法(Content-based Recommendation)基于内容的方式是通过用户过去的喜好和物品的相关信息来进行推荐。
例如,对于一名爱好音乐的用户,可以根据他之前收听的歌曲类型和风格,推荐更符合他口味的音乐。
2.协同过滤算法(Collaborative Filtering Recommendation)协同过滤算法是通过分析用户的行为和兴趣,寻找和他相似的其他用户,然后推荐相似用户喜欢的物品。
例如,如果有一个群体中的所有人都喜欢某些电影或书籍,那么这个群体中的其他人也可能会喜欢这些电影或书籍。
3.混合推荐算法(Hybrid Recommendation)混合推荐算法则结合了以上两种算法,同时考虑用户的基本信息和行为数据,以及物品本身的内容信息,进行个性化推荐。
以上三种算法,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各有千秋。
在推荐准确度、计算效率、稳定性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的优缺点。
二、物品推荐算法如何改进尽管以上算法都各有优劣,但仍然存在着许多需要改进的方面。
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优化物品推荐算法:1.加入用户行为转化率因素基于用户行为的算法依赖于用户的历史喜好和行为。
但是,有时用户的喜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改变。
所以,在进行个性化推荐时,为了更准确地体现用户行为的变化,我们可以加入用户行为转化率这一因素。
这个指标可以反映用户行为的动态变化,使得推荐系统可以更为准确地预测用户兴趣的演变趋势。
岗位基本工资薪点计算法
岗位基本工资薪点计算法
1.根据岗位所在档次和级别确定基本薪点范围。
不同单位的工资档次
和级别可能有所不同,但一般来说,档次和级别越高,薪点范围也就越大。
2.根据薪点范围确定岗位的基本薪点。
基本薪点是指该岗位所在档次
和级别对应的最低薪点,一般为该薪点范围的下限。
3.根据工资差异确定薪差。
薪差是指在同一薪点范围内,不同级别之
间的工资差异。
根据不同单位的规定,可以根据级别的高低来确定具体的
薪差比例。
4.根据薪差确定薪点。
薪点是指在基本薪点的基础上,通过加减薪差
来确定具体的工资水平。
一般来说,薪点越高,工资水平也就越高。
5.考虑薪级调整因素。
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或者职务职级的提升,薪
级调整因素也会影响工资水平。
根据不同单位的规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
来确定薪级调整因素的比例。
综上所述,岗位基本工资薪点的计算是根据岗位所在档次和级别、薪
差比例以及薪级调整因素来确定的。
通过这个计算过程,可以客观、公平
地确定岗位的工资水平。
总结起来,岗位基本工资薪点计算法是一种公正、科学的方法,通过
考虑不同因素的影响,确定岗位的工资水平。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单位合理
确定岗位的薪酬水平,保障员工的工资待遇公平合理,并有利于激励员工
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发挥。
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的计算方法
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的计算方法在企事业单位中,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是员工获得的主要报酬形式之一、不同企事业单位可能会有不同的计算方法,下面将以一个典型的例子为基础,详细介绍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的计算方法。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的基本概念。
岗位工资是根据员工所在岗位的职责、工作内容、工作强度等因素来确定的报酬水平,通常是一个固定的金额。
薪级工资是根据员工所在薪级的等级来确定的报酬水平,薪级通常与员工的工作年限相关,工作年限越高,薪级越高。
在计算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时,通常会使用一定的计算公式和计算规则。
以企事业单位为例,该单位的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计算方法如下:1.岗位工资的计算方法:岗位工资=岗位工资基础+绩效工资+岗位津贴-扣减项(1)岗位工资基础:根据岗位的工作性质、技术难度、责任程度等因素确定的基本工资水平;(2)绩效工资:根据员工的绩效评定结果确定的奖励性工资,通常采用评分制或者考核等级制进行评定;(3)岗位津贴:根据岗位的特殊性和需要支付的额外劳动补偿确定的津贴,如岗位津贴、特殊工作津贴等;(4)扣减项:根据单位规定的扣减项目进行扣减,如迟到早退扣减、职务便利扣减等。
2.薪级工资的计算方法:薪级工资=薪级基本工资+工龄工资(1)薪级基本工资:根据员工所在薪级等级确定的基本工资水平,该水平与薪级等级相关,在单位规定的薪级表中可以查询到;(2)工龄工资:根据员工工作年限确定的奖励性工资,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逐渐提高,通常采用工作年限工资级差制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通常是独立计算的,很少有直接关联。
在实际情况中,企事业单位采取的具体计算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是员工报酬的一部分,还可能包括其他形式的报酬,如绩效奖金、年终奖金、福利待遇等。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合理确定和调整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可以激励员工积极工作,提高工作绩效,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薪点制的计算方法
薪点制的计算方法
按薪点制计算工资的方法:
一、概述
1、什么是薪点制:薪点制是一种把薪水计算为一定数量的时间单位,从而实现工资结算的一套薪酬制度。
薪点制又称点制或计时制,是就某种职务进行薪酬结算的一种制度。
2、薪点制的优缺点:薪点制具有更客观、公正、更加合理、弹性大等优点,但是会出现工资计算不准确以及出现隐性奖惩等缺点。
二、计算工资的方法
1、确定计算依据:合同、劳动法规中对薪点制的规定、计算的时限及具体的计算周期等。
2、确定基点:根据薪点制的计算依据,确定每个职务所对应的基点(即薪点数),基点是计算薪水的基准数。
3、实际工作时长计算:按照员工实际完成的工作时长计算薪点,然后乘以基点就可以求出员工的工资。
4、工资发放:根据具体的政策、协议,发放员工的薪资。
三、注意事项
1、薪资计算要客观、公正:薪点制的好处是可以根据员工的实际时长
计算工资,但是也不能过分扩大绩效奖励,要尽量保证客观、公正。
2、职工的劳动权益:职工劳动报酬应当按时,按质按量发放。
在实行
薪点制的过程中,职工的劳动权益要得到充分保障,要有相应的法律
法规保障。
3、职工的工作安排清楚:员工的效率和劳动量均有关,在薪点制中,
职工的工作安排要清楚,职工每日的劳动量也要确定,以保证职工得
到公平合理的报酬。
四、结束语
薪点制是一种新兴的薪资制度,能够更好地反映员工的实际工作贡献。
在实行薪点制时,劳动者的权益应当得到充分保障,劳动者需要合理
利用时限完成工作,努力工作、保证工作质量,以获得更多的薪资报酬。
薪点工资制度
薪点制(一)薪点制薪酬则是在上述狭义薪酬制度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薪酬支付方式。
这种方式的主要特点在于:将传统的岗位薪酬标准绝对额形式变为相对点数,根据当期经营结果(如销售额、利润等指标)核定点值,从而使员工薪酬与企业经营结果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二)基本介绍薪点制指以“点”作为计量劳动尺度和支付报酬依据的一种基本工资制度。
这种制度使采用点因素分析法,对制约或反映职工劳动提供量的岗位因素和个人表现因素加以细化,并用“点”作为共同尺度分别折算为点数;再在某些情况下按固定给予加分点数。
加总得出总点数,然后用总点数去乘企业经济效益相联系的点值,借以结算并支付职工的劳动报酬。
(三)薪酬从本质上来看,薪点制薪酬并非一种新的薪酬制度,而是一种薪酬支付形式。
企业薪酬制度的关键是对企业薪酬支付基础的确认、测量和定价(这里使用的是狭义概念)。
目前,薪酬支付基础包括岗位、能力和绩效,基于此产生了最基本的三类薪酬制度,基于岗位的薪酬制度、基于能力的薪酬制度和基于绩效的薪酬制度;进一步,薪酬支付基础之间并非是相互排斥的,进而出现了以某一薪酬支付基础为主、其他为补充的复合型的薪酬制度。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看,薪点制并没有提出新的薪酬支付基础。
(四)薪酬设计步骤第一,确定员工薪点。
公司依每位员工职务、管理幅度、管理半径、学历、职称、公司工作年限、特定岗位工作年限等因素,确定其薪点数。
例如,某员工的职务、学历、职称、公司工作年限、岗位工作年限可得薪点分别为500、8、3、5、8,该员工的总薪点为以上各项薪点之和——524薪点。
第二,确定薪酬率。
薪酬率为每一薪点可得货币薪酬。
例如,在测定公司各因素可得薪点时,设定的薪酬率为4,即每薪点可得货币薪酬4元。
薪酬率由下列两个因素确定:(1)公司月薪酬总额;(2)公司月薪点总额。
薪酬率=公司月薪酬总额/公司月薪点总额。
在下一薪酬年度开始前,由财务部门测算出该薪酬年度的薪酬率。
第三,求出每位员工每月的货币薪酬。
薪点工资制的计算公式
薪点工资制的计算公式
薪点工资制是一种按小时计算工资的方式,它是按照每小时的工作时间来计算工资的,而不是按照每月的工作时间来计算工资。
薪点工资制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工资制度,它可以更好地满足雇主和雇员的需求,并且可以更好地控制工资成本。
薪点工资制的计算公式是:工资=每小时薪点数×工作时间。
每小时薪点数是指雇主与雇员约
定的每小时的工资,而工作时间是指雇员实际工作的小时数。
薪点工资制的优点是可以更好地满足雇主和雇员的需求。
雇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每小时的薪点数,以满足不同的工作需求,而雇员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调整工作时间,以获得更多的收入。
另外,薪点工资制还可以更好地控制工资成本。
雇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每小时的薪点数,以控制工资成本,而雇员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调整工作时间,以获得更多的收入。
薪点工资制也有一些缺点。
首先,它可能会导致雇员工作时间的不稳定性,因为雇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每小时的薪点数,而雇员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调整工作时间。
其次,它可能会导致雇员的工资水平不稳定,因为雇员的工资取决于每小时的薪点数和工作时间。
总之,薪点工资制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工资制度,它可以更好地满足雇主和雇员的需求,并且可以更好地控制工资成本。
但是,它也有一些缺点,比如可能会导致雇员工作时间的不稳定性和雇员的工资水平不稳定。
因此,雇主和雇员在使用薪点工资制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每小时的薪点数和工作时间,以确保工资的稳定性。
工资计算公式和方法
工资计算公式和方法工资是员工劳动所得的报酬,是雇主支付给员工的一种经济报酬。
工资的计算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正确的工资计算能够激励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保持企业的稳定发展。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工资计算的公式和方法。
一、工资计算公式。
1. 基本工资计算公式。
基本工资 = 基本工资率×基本工作时间。
其中,基本工资率指的是员工每小时的工资标准,基本工作时间指的是员工按照正常工作时间计算的工作小时数。
2. 绩效工资计算公式。
绩效工资 = 绩效工资率×绩效工资基数。
绩效工资率指的是企业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和工作业绩所确定的工资比例,绩效工资基数指的是员工的基本工资。
3. 加班工资计算公式。
加班工资 = 加班工资率×加班工作时间。
加班工资率指的是企业对于员工加班工作所支付的工资比例,加班工作时间指的是员工超过正常工作时间所工作的小时数。
4. 奖金计算公式。
奖金 = 奖金比例×奖金基数。
奖金比例指的是企业根据员工的工作业绩和贡献所确定的奖金比例,奖金基数指的是员工的基本工资。
二、工资计算方法。
1. 按照工资政策进行计算。
企业应当根据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并执行合理的工资政策,明确各项工资的计算标准和支付方式。
2. 严格执行工资计算标准。
企业在进行工资计算时,应当严格按照工资政策和相关规定进行计算,确保工资的公正和合理性。
3. 及时发放工资。
企业应当按照约定的时间,及时发放员工的工资,不得拖欠或者少发员工的工资。
4. 建立健全工资管理制度。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工资管理制度,明确工资计算的流程和责任人,确保工资计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5. 加强工资计算的监督和检查。
企业应当加强对工资计算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工资计算中的问题,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总之,正确的工资计算对于企业和员工来说都非常重要。
企业应当建立合理的工资计算公式和方法,严格执行工资计算标准,确保员工的工资合理、公正、及时发放,从而激励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基本工资计算方式基本工资计算公式计算公式基本工资如何计算基本工资
基本工资计算方式基本工资计算公式计算公式基本工资如何计算基本工资基本工资是指在没有考虑任何津贴、奖金、补贴等额外福利时,根据员工的岗位、工作内容、工作能力以及市场标准等因素确定的一个固定的工资金额。
计算基本工资的方式和公式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有所差异,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计算基本工资的方式和公式。
1.根据岗位等级进行计算:在一些企业组织中,根据不同的岗位等级和职责,设定了相应的基本工资标准。
一般来说,基本工资与岗位等级相关联,员工的岗位等级越高,基本工资也越高。
具体的计算方式可以是以基准工资为基础,根据不同的岗位等级设置相应的工资系数,将基准工资与工资系数相乘得出基本工资。
2.根据工作经验和能力进行计算:在一些行业中,基本工资的计算会考虑员工的工作经验和能力等因素。
通常情况下,具有较多工作经验和专业技能的员工,其基本工资会相对较高。
具体的计算方式可以是根据员工的工作经验和能力评估结果,将评估得分与基准工资相乘得出基本工资。
3.根据工作小时数进行计算:对于按小时计酬的工作岗位,基本工资可以根据工作小时数进行计算。
常见的计算方式是将每小时工资与工作小时数相乘得出基本工资。
例如,每小时工资为20元,工作小时数为8小时,则基本工资为20×8=160元。
4.根据绩效评估进行计算:一些企业会通过绩效评估来决定员工的基本工资。
绩效评估可以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完成的任务、工作质量、工作态度等方面进行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将其与基准工资相乘得出基本工资。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企业和行业可能会采用不同的计算方式和公式来确定基本工资,且计算基础、标准和要素可能存在差异。
此外,在确定基本工资时,还需要考虑国家和地区的工资法规、福利政策以及行业内的工资水平等因素。
总之,计算基本工资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岗位等级、工作经验和能力、工作小时数、绩效评估等。
具体的计算方式和公式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岗位工资有什么计算方式
岗位工资有什么计算方式岗位工资计算公式如下:S= K×(1+N×Q)。
S- 岗位工资;K-职层工资基数;N-所在职层的职级数;Q-级差系数。
现在劳动者工资的组成部分,很大一块就是岗位工资,不同的岗位,岗位工资是不一样的,对劳动者而言既有好处,也有坏处,所以看待岗位工资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现代企业一般都采取的是岗位工资制度,劳动者在领取报酬之前,一般会收到一张工资条,工资条上会显示你这个月的工资构成,其中有一项是岗位工资。
很多人不了解岗位工资是如何计算的。
接下来,就让小编给大家解惑。
▲一、岗位工资的计算方法岗位工资计算公式如下:S= K×(1+N×Q)S- 岗位工资;K-职层工资基数;N-所在职层的职级数;Q-级差系数▲二、岗位工资的优缺点▲1、优点(1)薪酬分配相对公平。
岗位工资制是建立在规范的工作分析基础之上,通过岗位评价确定各岗位价值,确保薪酬分配的内部公平;通过对关键岗位进行针对性的市场调查,从而可以实现薪酬分配的外部公平。
(2)简明易懂,可操作性强。
岗位工资制明确了各岗位的工资数额,使员工易于理解并接受,能够增加薪酬的透明度;岗位工资制操作简便,易于维护。
(3)易于考核。
因为岗位职责明确、责权匹配,因而对员工的绩效考核易于推进和取得成效。
(4)成本可控并且较低。
因为岗位工资标准明确,岗位编制确定,因此测算岗位工资比较准确、容易,另外由于没有对超过岗位要求的能力给予报酬,因此工资成本相对较低。
岗位工资制的实行需要企业具备一定的管理基础:第一,能将公司岗位划分为合适的序列和层级,能明晰各岗位的责权匹配,同时对各岗位的任职资格有明确的认定;第二,可以识别员工的能力素质,并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尽量减少“人才浪费”以及“拔苗助长”的现象。
▲2、岗位工资制也有以下不足之处:(1)岗位工资制要求责权匹配,在某个特定岗位的员工,往往只关注自己岗位的工作,对自己职责范围之外的工作通常漠不关心,这对团队氛围的养成是不利的。
岗位工资是什么意思,如何计算-
岗位工资是什么意思,如何计算?岗位工资(PostWage)是指以岗位劳动责任、劳动强度、劳动条件等评价要素确定的岗位系数为支付工资报酬的根据,工资多少以岗位为转移,岗位成为发放工资的唯一或主要标准的一种工资支付制度。
计算方式:S=K×(1+N×Q)。
S-岗位工资;K-职层工资基数;N-所在职层的职级数;Q-级差系数。
我们听说过基本工资、绩效工资、计件工资等等,那么什么是岗位工资呢?相信很多人的工资条上面有这样一个工资收入,但是却不是很清楚岗位工资是什么意思。
接下来,小编为您做详细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岗位工资是什么意思岗位工资(PostWage)是指以岗位劳动责任、劳动强度、劳动条件等评价要素确定的岗位系数为支付工资报酬的根据,工资多少以岗位为转移,岗位成为发放工资的唯一或主要标准的一种工资支付制度。
它主要的特点是对岗不对人。
岗位工资制有多种形式,主要有岗位效益工资制、岗位薪点工资制、岗位等级工资制。
但不论哪种工资制,只要称为岗位工资制,岗位工资的比重应该占到整个工资收入的60%以上。
实行岗位工资,要进行科学的岗位分类和岗位劳动测评,岗位工资标准和工资差距的确定,要在岗位测评的基础上,引进市场机制参照劳动力市场中的劳动力价格情况加以合理确定。
相关人士认为岗位工资制是按照职工在生产工作中的不同岗位确定工资,并根据职工完成规定的岗位职责情况支付劳动报酬的工资制度。
岗位工资标准是根据各岗位的技术高低、责任大小、劳动强度和劳动条件等因素确定的。
它是将劳动组织和工资制度密切结合的一种分配形式。
一般是一个岗位一个工资标准,有技术业务熟练程度差别的岗位,则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工资标准。
建立岗位工资系统的目的是确定企业中每一种工作的货币价值即基本工资率,为了建立这样一个系统,一般需要借助四个基本手段:工作分析和工作说明、工作评价计划、工资调查和工资结构。
当然,具体的工资水平还取决于市场条件包括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国家立法、协商谈判及高层领导班子的态度和企业的支付能力。
企业岗位系数工资计算
企业岗位系数工资计算岗位系数工资制是现行岗位技能工资制的延伸,它是把企业的全部工作岗位,通过劳动岗位测评,分成不同的岗位等级,并根据上岗人员的情况相应确定其岗位系数,用本岗位系数乘以工资基准即为岗位系数工资。
岗位系数工资制的基本模式是:岗位基本工资+年功工资+特殊工资+效益工资1.岗位基本工资表达公式为:本企业工资基准×岗位系数本企业工资基准=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承受能力系数。
其中,承受能力系数,根据工厂的经济承受能力,由上级主管部门审定批准。
岗位系数主要根据上岗人员的岗位责任、上岗能力、参加工作时间三要素核定的分数,依据分数对应确定相应的系数。
a 、岗位责任。
经过岗位测评,确定每个岗位为重要、主要、一般责任三个档次,并对应一定的分数。
b、上岗能力。
干部按照专业技术职务:正高、副高、中级、助理级、员级五个档次,工人按照职业技能鉴定确定的职业资格等级: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五个档次确定相应的分数。
c、参加工作时间。
职工每参加工作1年按一定的分数计算,确定出每个职工的参加工作时间分数。
将a+b+c之和四舍五入,第10分1个档次,划定若干个档次,每个档次所对应的系数,即为上岗人员的岗位系数。
2、年功工资。
是职工当年和累计劳动的评价。
年功工资系数与岗位基本工资系数挂钩,以岗位贡献为依据,计算年功工资体现效率优先的原则。
对于实施岗位系数工资前,职工累计工龄工资予以保留。
实施岗位系数后,职工年功工资以个人当年工作实绩为依据,按德、能、勤、绩进行全面考核。
考核优秀者,可增加岗位基本工资2-4%的年功工资;考核称职者可增加岗位基本工资1-2%的年功工资;考核基本称职者,不增加年功工资;考核不称职者,减少岗位基本工资1-4%的年功工资。
3、特殊工资。
是对少数特聘人员或有特殊贡献人员设定的工资单元。
主要是为了稳定和吸引一批高素质的科技、经营、管理人才和技能操作人才。
4、效益工资。
与本企业的经济效益挂钩,职工实得效益工资要与本岗位系数和岗位实绩考核结果挂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录1 利用要素计点法进行员工基本工资设计
1、选择并确定影响岗位价值的因素、子因素及其权重分配
选择岗位的影响因素是实施计点法的第一步,因为这些因素是该方法的基础。
因此,这些因素必须具有大多数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公认的共同特征,并能对工作之间的重要程度进行区分。
一般而言,选择的因素大体可归纳为五大类,即劳动责任、劳动技能、劳动强度、劳动环境和劳动心理(对任何一个岗位来说都包含并且都包含在了这5大类里面)。
在确立五大因素后,要根据实际需要,再进行因素细分(子因素)。
因素数量的多少应根据需要决定,但如果因素过多,评价过程则太费时间,也更加困难。
因此,大多数方案使用的因素在4-12个之间。
各种工作因素的百分比也视企业类型而不同。
一般来说,美国较为广泛的分配比例是:责任占20%左右;技能占50%左右;劳动体能和工作环境占15%,心理因素占15%。
但近年来随着自动化和技能化的发展,比例有所变动,需要企业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确定。
其核心在于选择恰当的分配要素,并给予恰当的分数。
因素权重没有科学或现成的方法,它主要依靠主观判断。
某企业的报酬因素和报酬子因素、权重和配点(岗位的总薪点为1000)
企业的报酬因素的子因素划分等级的描述(以“学历”举例)
某企业报酬因素及其配点表(假定岗位的总薪点为1000)
2、确定每个岗位的薪点
按照每个岗位说明书的要求核对所对应的薪点等级,以及相应的薪点,把各项的薪点相加就是总薪点。
就较为准确的确定了各岗位的相对价值。
注意:因为实务中不可能对所有的岗位都进行评级,所以,在对评价的关键岗位确定薪点后,需要对未被评价的非关键岗位和已经评价的关键岗位进行比较,利用插值法确定非关键岗位的薪点。
例1:根据某个岗位的工作说明书的描述,它的情况如下:学历要求在3级(本科学历),工作经验在3级(工作3年以上),专业技能在5级(工程师)。
,那么它的薪点数是:60+45+75+。
例2:根据某个岗位的工作说明书的描述,它的情况如下:学历要求在2级(大专学历),工作经验在3级(工作3年以上),专业技能介于1级和2级之间(工程师助理,这个是非标准岗位)。
,那么它的薪点数是:45+45+25+。
3、在已确定薪点的情况下划分职等、职级
薪酬等级实际上是将岗位价值比较接近的岗位归入同一个等级,采用同样的薪酬水平。
薪酬等级的数量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太多的话,意味着差别不大的岗位拿到不同水平的工资,容易导致人力成本增加;太少的话,不能把工作职责和环境差异大的岗位区分开,失去激励作用。
至于多少合适,要综合考虑企业职位数量的多少、薪酬支付成本的承受能力、企业文化等多种因素,没有统一的标准。
对工作要素的分类、分级、评定点数的最终目的是评定该项工作完成以后可以获得多少报酬和工资收入。
有两种薪酬收入的分配方式,一种是确定工作等级和点数之后,根据整个企业的工资预算总额决定相应的每点的工资率,按级别决定每个岗位工资。
例如:假如整个企业只有上表的这些9个岗位,公司预算的每月工资总额是10万,那么每个薪点的价值是:100000/(150*2+250*2+350*3+450*2)=36元/薪点
那么出纳和离退休主办是一个级别,薪酬=150*36=5400元,其他以此类推。
但是这种方法没有考虑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只是考虑了内部公平。
还有一种方法是经过市场调查以后,获得市场工资,然后换算成每点的市场工资率决定每个岗位的货币工资额。
后一种方法比较先进,也比较合理(因为考虑到了外部公平性),但实施起来难度和成本较大。
4、
为了确定非关键岗位的工资状况,运用最小二乘法对点数和市场薪酬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拟合(可以用EXCEL 来做),得到一个不同职位等级的薪酬趋势线为:
Y=701.5+7.73X
根据回归直线计算各等级的薪酬区间的中值(因为关键岗位周围有许多非关键岗位,不可能一一拟合,就选择每个职等的中间值作为X),并对拟合数进行修正。
(这个表中的Y值是表示和市场水平持平的工资,如果要高于市场价格,就可以把区间中值设得高一些。
)
5、确定薪酬区间(带宽)
确定薪酬区间的目的,是为了使企业的基本工资结构能适当的反映除职位价值之外的因素如员工能力、努力程度和对组织的贡献的影响,即薪酬区间反映了同一基本工资等级的在职员工因对组织的贡献不同而在基本工资上的差异。
薪酬区间的上下限分别表示某等级员工可能获得的最高基本工资和最低基本工资。
薪酬区间的上下限计算公式(可以自己推导出来):薪酬区间变动率=(上限—下限)÷下限
下限值=中位数÷(1+50%×变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