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专题练习题1

合集下载

历史上的重大回眸题目

历史上的重大回眸题目

• 45.(15分) • (1)发展: • ①明确了行政、司法机关的审判权限; • ②审和判权力分离; • ③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审判分离。(一点2分,三点7分) • (2)原因:①中央政府的重视和大力改革; • ②商品经济的发展。(4分) • 影响:①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 ②促进了司法审判体系的完善。(4分)
• 【解析】 • 试题分析:第(1)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结合所学及材料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从材 料“效仿欧洲建立一批世俗小学和技术学校”可以看出是学习西方和世俗化改革; “增加现代科学内容”可以看出是具有现代化的色彩。这些都有利于学习西方的科技 及文化,有利于推动埃及的近代化。 • 第(2)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回答 时要注意问题的要求,抓住日本特点归纳总结其“新特点”: 重视“爱国”、“忠君” 的德育教育。联系明治维新后日本历史发展进程及特点分析其“影响”。 •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特点与作用;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日本的明治维新· 特点与影响
• (15分)材料一 乾元元年(758),盐铁铸钱使第五琦初变盐法,就山 海井灶近利之地,置盐院。游民业盐者为亭户,免杂徭。盗鬻者论以法。 及琦为诸州榷盐铁使,尽榷天下盐,斗加时价百钱而出之,为钱一百一 十。——《新唐书》 • 材料二 刘晏改革榷盐法,调整官营与私商、盐户的关系。在产盐乡“因 旧监置吏”,收亭户之盐,转卖给商人经销。其余州县不设盐官,在较 远州县设置“常平盐”,“官收厚利而人不知贵”。刘晏改革是以官商 分利代替官方专利,促进了盐业的发展,大大增加了盐税收入。刘晏始 榷盐时,盐利年收入40万缗,其后,达600万缗,“天下之赋,盐利过 半”。——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第五琦和刘晏所推行的榷盐法的不同之处。 (8分) • (2)根据材料二,说明刘晏改革榷盐法的意义。(7分)

高考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例题

高考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例题

高考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例题1.(2018·海南卷单科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710年,唐睿宗李旦登基,改年号为“景云”。

其时,吐蕃、突厥、契丹等与唐关系紧张,以前采取的临时任命将领率兵出征的办法,已难以应对边境危机。

景云二年,唐朝派出河西节度使,募集军队,驻守河西走廊,“自此始有节度之号”。

同年,改变以前朝廷临时遣使分“道”巡察地方的办法,设置十三道按察使,驻地相对固定,大多由所在地行政长官兼任,代表朝廷纠举、处理所在道的州、县官员违法乱纪行为,“风俗一变”。

712年,唐玄宗正式即位,随后十余年间,节度使制度在边境地区广泛推行,十三道增为十五道。

这些制度成为“开元盛世”的重要保证,也给唐玄宗晚年的政治动荡埋下了隐患。

——摘编自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等(1)根据材料,说明唐代景云年间改革的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代景云年间改革的影响。

【解析】(1)唐代景云年间改革的目的,据材料“吐蕃、突厥、契丹等与唐关系紧张”“已难以应对边境危机”,可得出应对边防危机;据材料“代表朝廷纠举、处理所在道的州、县官员违法乱纪行为”,可得出整顿地方吏治。

(2)唐代景云年间改革的影响,据材料“派出河西节度使,募集军队,驻守河西走廊”,改变“以前采取的临时任命将领率兵出片的办法”,可得出形成新的边防体制;据材料“改变以前朝廷临时遣使分‘道’巡察地方的办法,设置十三道按察使,驻地相对固定,大多由所在地行政长官兼任”,可得出促时监察体制完善;据材料“这些制度成为‘开元盛世’的重要保证”,可得出促成“开元盛世”;据材料“也给唐玄宗晚年的政治动荡埋下了隐患”,可得出节度使掌握兵权成为“安史之乱”爆发的一个原因。

【答案】(1)目的:应对边防危机;整顿地方吏治。

(2)影响:形成新的边防体制;监察体制完善;促成“开元盛世”,节度使掌握兵权成为“安史之乱”爆发的一个原因。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军事、文化类试题汇总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军事、文化类试题汇总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军事、文化类改革试题练习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面对不断加紧的民族危机,清政府开始了长达10年的清束教育改革。

1901年清政府下诏,改书院为学堂,诏书中明确指出造就“究心经济,力戒浮嚣”,“博通时务,讲求实学”之人。

1903年清政府颁布《癸卯学制》,规定其办学宗旨为,“无论何种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吏之学为基”。

1904年颁布的《初等小学章程》规定“绅董能捐设或劝设公立小学堂及私立小学堂者,地方官奖之:或花虹、或匾额”。

1905年,清政府下令废除科举制,成立学部,作为统辖全国学务的正式教育行政机构。

在建立的近代学制体系中,有普通教育,也有专门教育,有高等教育,也有简易识字教育,有正规教育,也有业余教育。

清政府的教育随革初步建立了中国近代教育体系。

据估计,到辛亥革命前夜,新式学堂学生约有200万左右,留学生2万上下,1905年在东京成立的中国同盟会即以留日学生为主体。

——摘编自马泽民《论清末教育改革的实用特征》(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教育改革的特点。

(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教育改革的影响。

(9分)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万历七年(1579)正月戊辰,根据张居正的建议,朝廷下诏禁毁天下书院。

“是时士大夫竞讲学,张居正特恶之,尽改各省书院为公廨。

凡先后毁应天府等处书院六十四处。

”(《明通鉴》卷六十七)张居正在书信中有一篇夫子自道,他说:“(讲学)其徒侣众盛,异趋为事,大者摇撼朝廷,爽乱名实,小者匿蔽丑秽,趋利逃名。

嘉隆之间,深被其祸,今犹未殄,此主持世教者所深忧也。

”(《张太岳文集》卷二十九,答南司成屠平石论为学)万历七年(1579),张居正上《请申旧章饬学政以振兴人才疏》,指斥讲学是“群聚徒党”、“空谈废业”,造成各级官员“宁抗朝廷之明诏,而不敢挂流俗之谤议;宁坏公家之法纪,而不敢违私门之请托”,因此他力主“不许别创书院”。

选修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专题一

选修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专题一

贷,第二是任何人都有自愿替被害人要求赔偿的自由,第
本讲栏目开关
三是向陪审法庭申诉的权利,这一点据说是群众力量的主
要基础,因为人民有了投票权利,就成为政府的主宰了。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材料二 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的确,一切
所谓政治革命,从头一个起到末一个止,都是为了保护一
种财产而实行的,都是通过没收(或者也叫作盗窃)另一种
本讲栏目开关
利提供了物质保障。
2.按财产把公民分为四个等级,按等级高低享受相应的政
治权利。
3.创立四百人会议,使第三等级的公民获得参政议政的机
会,打破了贵族对权力的垄断。
4.组建公民陪审法庭,实行陪审员制,打破了贵族对法律
的垄断,使平民获得了参与国家政权的权利。
史论结合·重点深化 一
专题
本讲栏目开关
任公职的权利不属于哪个家族,而是贤者方可为之。家
境贫寒不成其为障碍。无论何人,只要为祖国效力,都
可以不受阻碍地从默默无闻到步步荣升。
——伯里克利《论雅典之所以伟大》
课时训练·规范答题 一
专题
本讲栏目开关
(1)有人说,梭伦改革兼具革命性和“中庸式”,请依据 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说明。梭伦改革对雅典的民 主政治有何积极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伯里克利所言“家境贫 寒不成其为障碍”的原因有哪些?从梭伦和伯里克利的 成功中你有何启示?
史论结合·重点深化 一
专题
本讲栏目开关
史证 改革维护平民的最低尊严,不损害贵族的特权, 体现了“中立”、“折中”的改革立场,但实质上仍然 维护了贵族奴隶主的特权统治,并未真正解决阶级矛盾。
史论结合·重点深化 一
专题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高考试题及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高考试题及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高考试题及答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高考试题1(2012课标全国,4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西汉后期,大商人、大地主兼并土地,占有奴婢,社会矛盾加剧,“改制”呼声高涨。

以改革家形象出现的的王莽代汉创立“新”朝,以《周礼》为依据进行改革。

“新”政权建立前后七八年间,推行了四次币制改革。

公元7年,铸错刀、契刀、大钱,与五铢钱并行。

三种新铸钱币的含铜量与五铢钱差别不大,但兑换价分别为一比五千、一比五百、一比五十。

公元9年,废除五铢钱、错刀、契刀,另铸造小钱,与大钱并行。

公元10年,推行总名为“宝货”的钱币,分金货、银货、龟货、贝货、钱货、布货等质地、形制各不相同的六大类,共计28个品种,相互间兑换标准复杂。

公元14年,废止大、小钱,发行重二十五铢的“货布”与重五铢的“货泉”。

“每一易钱,民用(因此)破业,而陷大刑”。

币制改革与王莽的其他改革,均告失败。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王莽改革的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莽币制改革失败的原因。

解析第(1)问,从材料所述当时的形势及“新”朝的统治利益出发,回答目的。

第(2)问,关键是总结材料。

从王莽改革的整体角度及龟货、贝货、钱货、布货等,可知其复古而不切实际;较短时间内货币种类变化很大,可知其币种紊乱;三种新铸钱币含铜量与五铢钱差别不大,但兑换比小则五十、大则五千,这实际上是对百姓的严重掠夺。

总之,这样的改革会适得其反,必然失败。

答案 (1)目的:缓解社会危机,树立“新”朝形象,巩固政权。

(2)原因:复古而不切实际;频繁多变,币种紊乱,造成社会经济混乱;任意规定币值与兑换标准,掠夺百姓财富,加剧社会动荡。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高考试题2(2013课标全国Ⅱ,4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唐前期,继续推行北魏以来的“均田制”。

在此基础上,实行租庸调制,“有田则有租(田租),有家则有调(纳绢布等),有身则有庸(每丁每年服力役二旬,若不服役则纳布帛等代替)”。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专题练习题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专题练习题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练习题(一)1.(1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当梭伦一成为局势的领导者的时候,他就禁止以人身为担保的借贷,一举而永远地解放了人民,他又制订法律,下令取消公私债务,其法案曾以“解负令”闻名,意即人民卸下他们的负担……他仿照以前人民的分等,按财产估价把人民分作四个等级……指定以相应的官职……梭伦规定.国家的官职应先由各部落分别投票预选候选人,然后就从这些候选人中抽签选举……梭伦又创立了一个四百人议会。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材料二我们为有这样的政体而感到喜悦。

我们不羡慕邻国的法律,因为我们的政体是其他国家的楷模,而且是雅典的独创。

我们这个政体叫做民主政体。

它不是为少数人,而是为全体人民。

无论能力大小,人人都享有法律所保障的普遍平等,并在成绩卓著时得享功名,担任公职的权利不属于哪个家族,而是贤者方可为之。

家境贫寒不成其为障碍。

无论何人,只要为祖国效力,都可以不受阻碍地从默默无闻到步步荣升。

——伯利克里《论雅典之所以伟大》(1)有人说,梭伦改革兼具革命性和“中庸式”,请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说明。

梭伦改革对雅典的民主政治有何积极影响?(7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伯利克里所言“家境贫寒不成其为障碍”的原因有哪些?从梭伦和伯利克里的成功中你有何启示?(8分)2.(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第一而且是最重要的是禁止以人身为担保的借贷,第二是任何人都有自愿替被害人要求赔偿的自由,第三是向陪审法庭申诉的权利,这一点据说是群众力量的主要基础,因为人民有了投票权利,就成为政府的主宰了。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材料二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的确,一切所谓政治革命,从头一个起到末一个止,都是为了保护一种财产而实行的,都是通过没收(或者也叫作盗窃)另一种财产而进行的。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材料三最重要的是,梭伦使城市事务与普通自由民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试题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试题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试题————————————————————————————————作者:————————————————————————————————日期:1、(10分)梭伦“采取曾是最优良的立法,拯救国家”,对后世影响深远。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因为雅典宪法完全是寡头政治的,……所以在群众眼中,宪法上最残酷和苛虐的部分就是他们的奴隶地位;当然,他们对于每一件别的事也一样感到不满,因为他们觉得他们自己实际上什么事都没有参与。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材料二(梭伦)说:“我制定的法律,无贵无贱,一视同仁。

”……双方(贵族和平民)都要适可而止,以公正为本。

然而,在阶级社会中,根本利益的冲突是无法避免的。

……梭伦受到了来自两方的攻击,被迫无奈,最后只身逃出希腊。

——冯俊科《西方幸福论——从梭伦到费尔巴哈》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雅典国家形成初期寡头政治的弊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弊端给雅典带来的社会危机。

(4分)(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梭伦采取的保护平民有限政治权益的措施。

(3分)(3)据材料二,分析梭伦无法达到改革目标的根本原因,并指出梭伦的哪些观念对后世民主政治产生了积极影响?(3分)答案要点:(10分)(1)弊端:平民受到奴役;平民缺乏政治参与权。

危机:导致贵族与平民、贵族与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之间矛盾的激化;社会动荡不安,阻碍经济发展。

(2)措施:解负令;财产等级制;四百人会议(公民大会或陪审法庭)。

(3)根本原因:阶级利益的对立。

观念:公正观念;法治观念。

2、(10分)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在社会转型时期进行的重大改革,两次改革不囿于传统,除旧革新,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面对社会转型,两次改革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各是什么?举列说明。

(4分)(2)依据改革的措施,概括说明两次改革“除旧布新”的形式有何不同,并指出其对历史发展所起的相同作用。

(6分)答案:(1)商鞅变法:奴隶主贵族和新兴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如废井田,开阡陌。

福建省质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试题汇编

福建省质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试题汇编

福建省质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试题汇编1.(2011福建省文综)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5分)材料一秦国之俗,贪狼强力,寡义而趋利,可威以刑,而不可化以善;可劝以赏。

而不可厉以名。

被险而带河,四塞以为固,地利形便,畜积殷富。

孝公欲以虎狼之势而吞诸侯,故商鞅之法生焉。

——摘自《淮南子·要略》材料二(变法)行之十年……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摘自《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三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一年的109年间,秦军同六国(1)材料一从哪四个方面概述商鞅变法的条件?(8分)(2)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商鞅变法的特点和作用。

(7分)2.(2011宁德市文综)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5分)材料一归并各小都、乡邑、聚(村落)为大县。

全国凡四十一县(《史记·商君列传》作三十一县),每县置一县令,掌管全县政事,消除领主政治的残余影响。

——摘编自范文澜《中国通史》材料二臣等所居即天子之土,臣等所牧即天子之民,安能私有乎?今谨收集版籍(注:“版”是指各藩的领地;“籍”是指领地上的人民)奉上,愿朝廷处置。

——摘自《萨、长、土、肥四藩主奉还版籍奏文》(明治二年)朕惟值此更新之际,如欲内以保安亿兆,外以与各国对峙,宜使名实相副,政令归一。

朕前听纳诸藩奉还版籍之议,新命各知藩事,使之各奉其职……今更废藩为县,务除冗就简,去有名无实之弊,无政令多歧之忧。

——摘自《废藩置县诏书》(明治四年)(1)指出材料一所述的改革措施。

据材料二,概括废藩置县的过程。

(6分)(2)据上述材料,归纳两场改革的共同内容。

综合以上材料,分析说明这一改革内容在作用上的相似之处。

(9分)3.(2011福州市3月文综)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5分)材料一(王安石)上万言书,以为:“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

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

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

历史人教版高中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历史选修1阶段测试题

历史人教版高中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历史选修1阶段测试题

高二历史三月月考范围专题1——专题7命题:张琼森审题:朱志勇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计60分。

)1.早期(公元前7世纪)雅典城邦的贵族政治()A.实质上是君主专制 B.贵族可以任意处死平民C.实质上是少数贵族的集体统治 D.妨碍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2.公元前4世纪一位雄辩家曾说:“德拉古的法律,不是用墨水写的,而是用血写的。

”它是在说明()A.《德拉古法典》是用严刑峻法来维护贵族的利益B.《德拉古法典》的制订过程充满了血腥与斗争C.《德拉古法典》在实施中遭到平民和工商业奴隶主、贵族强烈反对D.《德拉古法典》没有任何进步意义3.梭伦堪称雅典第一个平民领袖,主要是因为()A.建立了集体统治的法制原则B.形式上承认雅典公民的平等权利C.创立了最早的抽签选举法D.开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完善时代4.商鞅变法中,最能体现中央集权制萌芽的措施是()A.废井田,开阡陌 B.奖励军功 C.废除“世卿世禄制” D.建立县制5.《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族多怨望”。

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A.废井田,开阡陌 B.奖励军功 C.建立县制D.禁止弃农经商6.商鞅变法中“废井田,开阡陌”措施主要适应了哪些阶级或阶层的要求()①新兴地主阶级②自耕农阶级③奴隶主阶级④商人阶层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7.商鞅在秦国变法,“商君虽死,秦法未败”。

造成这一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秦孝公大力支持变法 B.变法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力C.变法得到新兴地主阶级的拥护 D.变法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8.商鞅变法得措施中对后世有消极影响的是()①重农抑商②“燔诗书而明法令”③奖励军功④废除井田制⑤实行连坐法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 C.①②③⑤ D.②④⑤9.北魏实行均田制的最大影响是()A.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B.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C.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D.巩固北魏的统治10.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高考真题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高考真题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高考真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是选修中的必修,地位非常重要。

那么这类题目考生该如何解答呢?下面是为大家推荐的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高考真题,仅供大家参考!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高考真题一商鞅变法1.(2015;山东文综;47)(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变革时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数千年世侯世卿之局,一时亦难遽变,于是先从在下者起,游说则范雎、蔡泽、苏秦、张仪等,徒步而为相;征战则孙膑、白起、乐毅、廉颇、王翦等,白身而为将,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指出材料所反映的社会关系变化,结合史实说明商鞅变法与这一变化的关系。

(10分)【考点】商鞅变法【解析】第一小问变化,结合材料中‚征战则孙膑、白起、乐毅、廉颇、王翦等,白身而为将,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

‛可以看出部分社会下层的政治地位呈上升趋势;第二小问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商鞅变法的背景以及措施作答即可,商鞅变法实行‚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奖励军功‛等措施,打击了旧贵族势力,为新社会阶层崛起创造了条件,进一步推动了社会关系的变化。

【答案】变化:部分社会下层的政治地位呈上升趋势。

(2分)关系:社会关系的变化推动了变法的产生。

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力量不断壮大,他们要求取得政治统治地位,商鞅变法顺应了这一要求,商鞅变法中的“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奖励军功”等措施,打击了旧贵族势力,为新社会阶层崛起创造了条件,进一步推动了社会关系的变化。

(8分)唐代币制改革2.(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从秦朝铸造‚半两‛钱开始,铜币主要以重量为名。

汉代的‚五铢‛钱,‚重如其文‛,直到隋代,都被视为标准性的钱币。

高中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模块测试(一)

高中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模块测试(一)

152301.公元前594 年,鲁国推行“初税亩” ,同一年梭伦当选为雅典执政官,也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对这两次改革认识正确的是A.都推动了两国社会形态的更替B.都打破了贵族垄断仕途的局面C.都有利于新的社会阶层力量发展D.都促进了中西文明的交流融合2.梭伦改革确定财产等级制、商鞅变法中奖励军功,其共同的作用是A.强化了君主的权力B.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C.打破了贵族世袭特权D.奠定了民主政治基础3.我国古代变法在性质上一般有以下几种。

其中商鞅变法属于( )A.奴隶社会内部富国强兵的改革B.少数民族学习汉族文化的改革C.改变了社会性质的改革D.封建社会内部的自我调整4.恩格斯说:“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败。

”下列改革中能证明此观点的是①商鞅变法②王安石变法③梭伦改革④俄国农奴制改革A.①④B.②④C.②③D.①③5.史学家钱穆曾评价中国古代某一土地政策:“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准。

”符合此评价的是A.井田制B.土地私有制C.均田制D.方田均税法6.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从社会进程的发展来看,其最主要的表现是A.改变了单一的生活方式B.促进了封建化进程C.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D.加速了民族间的融合7.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相似之处有A.改革取士之法B.改变土地所有制C.重视农业生产D. 限制旧贵族权力8.改革推动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

下列变法措施与评价对应准确的是A.AB.BC.CD.D9.下列改革中措施与结果对应正确的一组是A.北魏实行三长制度——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B.王安石推行募役法——抑制了地主土地兼并C. 明治政府殖产兴业——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度D.戊戌变法广开言路——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10.在某些地方,尤其是俄罗斯、中国和日本,改革者们试图通过改革来改变现状,期待能够利用国民高涨的热情建立一个民族国家,并通过它来重新构建社会,提高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

2020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选考专题高分练(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2020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选考专题高分练(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选考专题高分练(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时间:90分钟满分:60分)1.(2019·扬、泰、南、淮、徐、宿、连三模)[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为彻底、也是最为成功的一次变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公元前356年,商鞅推行第一度变法,其中一项主要内容是“令民为什伍”,这是秦献公时所行“为户籍相伍”制的进一步完善,也是商鞅变法的根本内容.商鞅变法不仅法度严明,而且推行有力。

起初,很多秦国之民感觉不便施行,甚至太子也犯法,商鞅“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为法令的彻底推行铺平了道路。

秦迁都咸阳后,商鞅继续展开第二度变法。

变法打破原有井田制的土地分配模式,此项经济改革是变法的重中之重,促使秦国迅速富强起来,在对外的战争中不断获胜。

因此,汉代王充大赞“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新编》(1)据材料指出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影响。

(6分)(2)据材料归纳商鞅变法值得后世改革者借鉴的成功经验。

(4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中“令民为什伍”“变法打破原有井田制的土地分配模式”可以得出答案。

第二小问,主要结合材料中“促使秦国迅速富强起来……为秦开帝业’”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建立户籍制度和废除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的影响,即可以得出答案。

第(2)问,主要根据材料中“这是秦献公时所行‘为户籍相伍'制的进一步完善”,处罚犯法太子的师傅,两度推行变法,建立户籍制度和废除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制等内容可以归纳出答案。

答案:(1)措施:实行户籍什伍制度;废除井田制度,实行土地私有。

影响:建立起基层管理体制,为国家强化统治创造条件;从根本上变革了旧有的生产关系,推动社会的进步;激发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秦国的农业生产;为秦国实现富国强兵和统一全国奠定基础.(2)成功经验:继承和发展前人改革成果;执法严明公平;分阶段协调推进变法;注重制度变革.2.(2019·南京盐城一模)[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北魏孝文帝改革极大地促进了民族的交流和文化的融合。

(word完整版)高考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例题

(word完整版)高考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例题

高考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例题1.(2018•海南卷单科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710 年,唐睿宗李旦登基,改年号为“景云”。

其时,吐蕃、突厥、契丹等与唐关系紧张,以前采取的临时任命将领率兵出征的办法,已难以应对边境危机。

景云二年,唐朝派出河西节度使,募集军队,驻守河西走廊,“自此始有节度之号”。

同年,改变以前朝廷临时遣使分“道”巡察地方的办法,设置十三道按察使,驻地相对固定,大多由所在地行政长官兼任,代表朝廷纠举、处理所在道的州、县官员违法乱纪行为,“风俗一变”。

712年,唐玄宗正式即位,随后十余年间,节度使制度在边境地区广泛推行,十三道增为十五道。

这些制度成为“开元盛世”的重要保证,也给唐玄宗晚年的政治动荡埋下了隐患。

——摘编自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等(1)根据材料,说明唐代景云年间改革的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代景云年间改革的影响。

【解析】(1)唐代景云年间改革的目的,据材料“吐蕃、突厥、契丹等与唐关系紧张”“已难以应对边境危机”,可得出应对边防危机;据材料“代表朝廷纠举、处理所在道的州、县官员违法乱纪行为”,可得出整顿地方吏治。

(2)唐代景云年间改革的影响,据材料“派出河西节度使,募集军队,驻守河西走廊”,改变“以前采取的临时任命将领率兵出片的办法”,可得出形成新的边防体制;据材料“改变以前朝廷临时遣使分‘道’巡察地方的办法,设置十三道按察使,驻地相对固定,大多由所在地行政长官兼任”,可得出促时监察体制完善;据材料“这些制度成为‘开元盛世’的重要保证”,可得出促成“开元盛世”;据材料“也给唐玄宗晚年的政治动荡埋下了隐患”,可得出节度使掌握兵权成为“安史之乱”爆发的一个原因。

【答案】(1)目的:应对边防危机;整顿地方吏治。

(2)影响:形成新的边防体制;监察体制完善;促成“开元盛世”,节度使掌握兵权成为“安史之乱”爆发的一个原因。

高中历史:5.17《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试题岳麓版选修1

高中历史:5.17《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试题岳麓版选修1

改革开放的新时代1、你怎样理解两个“凡是”?2、有人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社会主义时期的某某会议”。

你对此有何看法?3、有人说,乡镇企业是“以小挤大,以土挤洋,以落后挤先进”。

你怎样理解4、试分析中国的市场经济与西方社会的市场经济有何异同?5、想一想,党的“十六大”在反腐问题上和以往有何异同6、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有何历史意义?7、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有何经验教训?参考答案1、这是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的体现,两个“凡是”本身是绝对化和行而上学的,违背了辩证法的基本原则,以狭隘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其实质是在拥护毛主席的旗帜下,以行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思想方法坚持“左”倾错误路线,反对彻底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2、某某会议是红军在长征途中召开的依次重要会议,它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则,妥善处理党内的分歧和矛盾,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则是在文革结束后,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正确的思想路线,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开始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会议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推动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思想开始形成,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这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十一届三中全会可以称得上是“社会注意时期的某某会议”。

3、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乡镇企业是指农村集体或个人创办的各类企业。

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使农村开始出现农业、工业、商业、建筑业、运输业、服务业“六业齐上”的兴旺局面,安置了大量的农村剩余的劳动力,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是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

4、同:都是建立在社会大生产基础上的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发展到相当程度的产物,与所有制、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无关,其本身不存在姓“资”姓“社”区别。

都有计划、有宏观、有政府指导。

易: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的市场经济,它的特征在于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与其他所有制和分配形式并存。

2021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选修综合练 (1)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一)

2021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选修综合练 (1)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一)

2021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选修综合练(1)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一)1.王安石在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

与“煮粥赈灾”“开仓放粮”等赈灾方式相比,王安石此举力图()A.尽量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B.稳定灾区的社会秩序C.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生计问题D.建立政府抗灾救荒体系2.董仲舒曾就商鞅“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建议汉武帝“限民名田(名田,占田也……)以赡不足,塞并兼之路,然后可善治也”。

这说明董仲舒()A.以百姓利益为出发点来出谋划策B.认为商鞅变法导致土地兼并C.基于儒家民本思想反思商鞅变法D.否定了帝王之制和商鞅变法3.“毁镜”是北方草原地区拓跋鲜卑的一种特殊葬俗,即在下葬过程中将随葬铜镜故意打碎、通常仅以其中一块残片随葬的习俗。

考古发现揭示随着鲜卑南迁,越靠近中原,毁镜现象越少。

据此推断,鲜卑毁镜习俗的废弃原因极有可能是()A.战争频繁铜镜难得B.受到汉人习俗的影响C.政府禁止奢侈之风D.鲜卑人审美水平提高4.甲午战后,康有为认为变法必从京师开始,必从王公大臣开始,才能成功。

为此,康有为自己出资印刷《中外纪闻》,免费分送,还组织了具有浓厚官方色彩的京师强学会,这实际上是一个京师高级官员俱乐部。

康有为的这些做法说明维新派()A.意图自上而下地推行变法B.利用政党组织和宣传改良C.能够抓住变法成败的关键D.制定推进变法的正确策略5.图片取材于某中学生创作的关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漫画。

结合所学判断,农奴获得自由()A.即获得了土地、权力和财富B.指的是摆脱了人身依附关系C.是通过自下而上方式实现的D.受到当时社会各阶层的反对6.【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介甫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而喜遂非,致忠直疏远,谗佞辐辏,败坏百度,以至于此。

”——司马光《司马温公集》“变法派所制定的一些政策法令及其实践,虽还远远谈不到解放生产力,但对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总还是有一些帮助的,因而是发生了积极的作用的。

高考历史 通史模式 选修专题训练(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含解析)

高考历史 通史模式 选修专题训练(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含解析)

选修专题训练(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15分)(2014·潍坊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国初期的李悝在魏国实行变法,主张“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

”“废沟洫”,铲除井田的疆界;“尽地力”,并说“治田勤谨,则亩益三斗;不勤,则损亦如之”。

实行“平籴法”,设“常平仓”,以平衡粮食价格。

材料二李悝著《法经》,“以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故其律始于《盗》《贼》二篇;盗、贼须劾捕,故著《网》《捕》二篇……”凡六篇。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李悝变法与商鞅变法相似的内容。

(9分)(2)据材料二,分析李悝作《法经》的意图。

(6分)2.(15分)(2014·贵州模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战争时,往往驱使汉族和其他各族的人充当步兵,在阵前冲锋,鲜卑骑兵则在后督阵,并任意纵马践踏,汉族及其他民族不堪其苦。

……孝文帝对汉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对汉族文化传统、习俗及其深邃丰富的内涵,十分敬佩和仰慕。

通过对汉文化和汉族发展史的了解及与本民族现状的比较,孝文帝深刻意识到本民族及政权的落后性,坚定了他改变鲜卑旧俗、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信念……就在孝文帝要求本族改穿汉服的同时,胡服却在汉人中流传开来。

以致汉族年轻女子“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

材料二“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原因。

(7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8分)3.(15分)(2014·南通调研) 王安石变法虽然最终失败,但它为后人留下了许多有待品评的话题。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青苗法者,不过一银行之业耳,……而银行之为业,其性质乃宜于民办而不宜于官办:但使国家为之详定条例,使贷者与借者交受其利而莫能以相病,……而不必直接与人民相贷,则其道得之矣。

2019届二轮(江苏专用):板块四 专题十五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专题卷)

2019届二轮(江苏专用):板块四 专题十五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专题卷)

1.(2018·徐、连、宿苏北三市高三三模)商鞅变法中的军功爵制是一次历史性突破,影响深远。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商鞅变法以来逐步形成的二十等爵,是秦汉最有特色的制度之一。

它以军功为拜爵依据,打破依宗法身份获取爵位的传统,通过细密的位阶将悬隔的贵族、平民两阶层沟通起来,为下层民众提供了一条上升通路。

——孙闻博《二十等爵确立与秦汉爵制分层的发展》材料二军功爵制相对于五等爵制对国民有着更好的激励作用……相比于东方各国,秦人尚功利轻伦理的民族性,君主至上的权力结构,君主的强有力支持和平民的热烈响应是这一新制度能够在短时间内在全秦推行的根源,最终助其统一天下。

——周建波《秦军功爵制的经济学分析》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军功爵制的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采取这一措施的直接目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秦国能够推行军功爵制的社会基础,并概括军功爵制对秦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

答案(1)特点:军功拜爵;打破宗法;沟通贵族与平民阶层。

目的:增强军队战斗力。

(2)基础:秦人崇尚功利的民族性;君主至上的权力结构;平民的热烈响应。

影响:统一天下。

2.(2018·南通、扬州、泰州三市三次调研)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最重要也最有争议的举措就是迁都和汉化。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与宗室重臣的交流中,孝文帝将他迁都的本意说的十分明白,平城“虽富有四海”,但只是“用武之地”,很难“移风易俗”。

迁都后又说:“若永居恒北,值不好文之主,卿等子孙不免面墙也。

”同时孝文帝明确地认识到只有迁都於“王里”洛阳,才能“光宅中原”。

迁都后,他接二连三地南征萧齐,虽然连遭失败,然而他的“期於混一”的壮志,直到临终前仍念念于怀。

——摘编自尚志迈《也谈魏孝文帝拓跋宏的迁都》材料二孝文帝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的改革完全是自觉、积极、主动的。

这充分表现在他对陆叡的谈话中:“朕为天子,何必居中原!正欲卿等子孙渐染美俗,闻见广博。

”孝文帝迁都、汉化使洛阳再次成为北方文化中心,也为以后形成和发展的盛唐文明奠定了基础。

高中历史选修课人民版选修一全套试题

高中历史选修课人民版选修一全套试题

《高中新课标学案与测评》高中选修课《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人民版)专题一梭伦改革一雅典往何处去巩固方案一级目标1.早期雅典城邦的贵族政治A.实质上是君主专制B.贵族可以任意处死平民C.是少数贵族的集体统治D.妨碍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2.公元前8~前6世纪,雅典的公民不包括A.贵族B.平民C.工商业奴隶主D.债务奴隶3.在梭伦改革以前,雅典公民分为A.奴隶主和奴隶B.贵族和平民C.工商业奴隶主和平民D.农民和手工业者4.雅典共和国时期,人们根据社会上不同人群的生活主要区域给予不同的称号,下列对应准确的是A.“平原派”一贵族,“山地派”一平民,“海岸派”一工商业奴隶主B.“山地派”一贵族,“平原派”一平民,“海岸派”一工商业奴隶主C.“海岸派”一贵族,“山地派”一平民,“平原派”一工商业奴隶主D.“平原派”一贵族,“海岸派”一平民,“山地派”一工商业奴隶主5.公元前631年,雅典发生的武装暴动遭到谁的反对和抵制A.贵族B.平民C.工商业奴隶主D.贵族和平民6.对早期雅典贵族政治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为国家权力进一步下移提供了可能B.废除了个人独裁、世袭制和终身任期制C是少数贵族的集体统治D.缓和了贵族和平民的矛盾7.雅典贵族剥削平民的方式有①高利贷②债务奴隶制③直接处死④兼并土地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8.下列关于雅典的“六一汉”的状况,表述准确的是①是当时雅典下层平民的生动写照②失去了人身自由③依然保留着平民的政治权利④不仅自己而且妻子儿女都成为富人的依附民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③④9.一位古希腊历史学家这样描述梭伦改革前的雅典:“贫富不均的程度已甚为严重,这个城市真正到了危险的境地……似乎除了一个高压力量外,并无其他方式可以解决这种困扰。

”与此相对应的措施应该是A.克里斯提尼的改革B.梭伦改革C萨拉米危机D.基伦暴动10.公元前8世纪以后,雅典贵族专权的威胁主要来自于①平民②奴隶③工商业奴隶主④外部城邦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11.简述工商业奴隶主在早期雅典社会中的作用。

精品文档 (3)移风易俗话改革──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专项训练

精品文档 (3)移风易俗话改革──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专项训练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史记·商君列传》(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商鞅变法措施触及了那一旧的政治制度?并概括指出这些措施在当时起到了哪些作用?材料二:孝文帝改革前后的北魏服饰、饮食情景之比较图一:胡服俑图二:孝文帝出行图三:魏晋的汉人胡食画像砖(2)你从材料三中可得出孝文帝改革的那些信息?(3)材料一和材料二所涉及的共同改革内容是什么?对改革进程起到怎样的作用?【解析】第(1)问要注意把握材料中的关键词,提炼材料中的要点,加以概括。

根据“父子兄弟同室”、“民有二男”、“不得为属籍”可概括为宗法制。

“倍其赋”、“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可分析在经济上、军事上的作用。

第(2)问,主要考查对图片材料信息的解读,特别要注意图名“孝文帝改革前后的北魏服饰、饮食情景之比较”,从而得出改革前后的变化。

第(3)问考查分析比较能力,并且注意题目的限定语。

【答案】(1)宗法制。

瓦解宗法分封制;增加国家赋税收入;提高军队战斗力。

(2)孝文帝改革采取了移风易俗的一系列措施;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了鲜卑人的封建化进程。

(3)移风易俗。

巩固改革成果;促进改革深入。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颁行按汉族服饰制定的衣帽式样……禁止百官尤其是年纪在30岁以下的官员在朝廷中讲鲜卑语,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北语即鲜卑语,正音即汉族所讲语言)。

──史仲文主编《中国全史》材料三:孝文帝宣布凡属鲜卑旧制一概都在废除之列。

政权机构的设置、官吏名称、礼仪、典章等,一律改行汉制。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你如何看待材料三中孝文帝“一律改行汉制”这一做法?材料四:迅速向工业化迈进的日本,在学习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开始模仿西方的生活方式。

公历取代了农历,元旦取代了春节;天皇带头吃起了牛肉,官员们穿上了燕尾服;理发馆的生意开始忙碌起来,男人们剪掉发髻,修剪成西式短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练习题(一)1.(1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当梭伦一成为局势的领导者的时候,他就禁止以人身为担保的借贷,一举而永远地解放了人民,他又制订法律,下令取消公私债务,其法案曾以“解负令”闻名,意即人民卸下他们的负担……他仿照以前人民的分等,按财产估价把人民分作四个等级……指定以相应的官职……梭伦规定.国家的官职应先由各部落分别投票预选候选人,然后就从这些候选人中抽签选举……梭伦又创立了一个四百人议会。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材料二我们为有这样的政体而感到喜悦。

我们不羡慕邻国的法律,因为我们的政体是其他国家的楷模,而且是雅典的独创。

我们这个政体叫做民主政体。

它不是为少数人,而是为全体人民。

无论能力大小,人人都享有法律所保障的普遍平等,并在成绩卓著时得享功名,担任公职的权利不属于哪个家族,而是贤者方可为之。

家境贫寒不成其为障碍。

无论何人,只要为祖国效力,都可以不受阻碍地从默默无闻到步步荣升。

——伯利克里《论雅典之所以伟大》(1)有人说,梭伦改革兼具革命性和“中庸式”,请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说明。

梭伦改革对雅典的民主政治有何积极影响?(7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伯利克里所言“家境贫寒不成其为障碍”的原因有哪些?从梭伦和伯利克里的成功中你有何启示?(8分)2.(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第一而且是最重要的是禁止以人身为担保的借贷,第二是任何人都有自愿替被害人要求赔偿的自由,第三是向陪审法庭申诉的权利,这一点据说是群众力量的主要基础,因为人民有了投票权利,就成为政府的主宰了。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材料二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的确,一切所谓政治革命,从头一个起到末一个止,都是为了保护一种财产而实行的,都是通过没收(或者也叫作盗窃)另一种财产而进行的。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材料三最重要的是,梭伦使城市事务与普通自由民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

他不能再呆在家里说什么,“哦,我今天公务繁忙”或“天正在下雨,我最好呆在家里”。

他被期待着恪尽职守:参加市政会议,并担负起保卫城邦安全与繁荣的重要职责。

——房龙《人类的故事》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梭伦改革维护了“人民”的哪些权利?这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哪一突出特点?(4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改革的哪些措施具有“政治革命”的性质。

分析梭伦采取这些措施的原因。

(3分)(3)据材料三,指出梭伦改革的主要影响。

(3分)3.(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静……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

——梭伦的诗歌材料二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梭伦怎样的改革思路?列举能够体现这一改革思路的主要措施。

(4分)(2)材料二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些举措?对秦国的最大影响是什么?(4分)(3)两个改革者的命运都令人叹息,商鞅最后被车裂而死,梭伦最后被迫离开国家到国外游历,但人类社会仍在改革中不断进步。

你认为作为一个改革者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素质?(2分)4. 材料一(图11)材料二商鞅变法的目的……是要将秦国的血统贵族体制,改选成早在秦孝公父祖辈在局部实施的军功贵族体制。

所以他取消的贵族特权,只是秦国那种凭借“龙生龙,凤生凤”的血亲关系就生而富贵的寄生性世袭特权,而代之以军功“明尊卑爵秩等级“的特权体制。

——朱维铮《重考商鞅变法》(1)根据材料一,概述商鞅变法在经济方面的主要措施和影响。

(5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作者的核心观点。

商鞅变法的哪一措施体现了这一核心观点?这一措施对当时中国的社会结构和社会风气产生了怎样的影响?(7分)(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因素。

(3分)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不再以出身而是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的等级。

……不同等级的人则待遇有所不同。

……公民大会选举或罢免一切公职人员,决定宣战等一切国家大事。

奖励外国技工迁居雅典,以携眷移民给予公民权;……鼓励橄榄油出口。

材料二:设立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

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的大小授予官爵。

……全国划为41县,县级官吏通由国君任免,邻取国家的俸禄,可以随时任免调职。

……凡从事“本业“者……免除本身的徭役;而追逐“末业”者……入官府为奴。

材料三:梭伦诗句: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前面,不许它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有优势。

材料四: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的共同内容。

(2分)(2)根据材料三、四,概括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的不同特点。

(4分)(3)结合上述材料,从政治和经济两个角度分析这两次改革对本国的影响。

(4分)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08年山东卷,33,10分)材料一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城郊有个叫克里埃尼图斯的青年。

他出身平民,家庭贫困,不具备担任官职的财产资格。

后来,克里埃尼图斯开办公工作坊,生产葡萄酒并销往市场。

5年后,他的年总收入达到了280麦斗,跻身于第三等级。

(1)按梭伦立法,跻身第三等级的克里埃尼图斯能享受什么政治权利?(2分)如果生活在秦国,依据商鞅之法,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提高自己的社会政治地位?(4分)材料二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城郊有个叫克里埃尼图斯的青年。

他出身平民,家庭贫困,不具备担任官职的财产资格。

后来,克里埃尼图斯开办公工作坊,生产葡萄酒并销往市场。

5年后,他的年总收入达到了280麦斗,跻身于第三等级。

(2)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都在不同程度上剥夺了贵族特权,在此过程中,两者采取的策略有何不同?(4分)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商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秦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

缪(miao)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收为奴。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避亲近。

法及太子,黥劓师傅。

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

……孝公已死,惠王代后。

……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

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之仇也,愿大王图之。

”——《战国策〃秦策一》材料三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

——《前汉书〃食货志》材料四商君相秦十午,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

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

……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回答:(1)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1分)变法法令得以推行的原因何在? (2分)(2)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逐条列出,不得摘抄原句) (5分)(3)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商鞅变法产生了哪些主要的社会影响?(4分)(4)据材料四分析,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 (4分)你从中有何认识?(2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练习题(一)1.(15分)(1)①革命性:梭伦改革触及了当时主要生产资料——土地的占有关系,是对旧生产关系的调整;打破贵族专权。

②“中庸式”:梭伦运用“中庸”原则调停和平衡平民与贵族的关系,一方面改善平民的经济状况,一方面保护贵族的政治特权,但两者的矛盾并未解决。

(4分)影响:极大地削弱了旧的氏族贵族的权力,建立起新的民主机构,为雅典的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

(3分)(2)原因:担任高级职官的财产资格被取消;政府发放津贴。

(4分)启示:时代造就英雄,英雄推动时代发展;雅典文明在曲折中探索,在探索中发展;改革必须依据实际,顺应潮流;实现人生价值要靠理想、奋斗和机遇。

(答出两点即得4分)。

2.(1)权利:人身自由、财产安全、法律维权(3分);特点:人民主权、直接民主。

(1分)(2)废除债务奴隶制、建立财产等级制度(2分)。

平民与贵族矛盾激化。

(1分)(3)激发并保障了公民参政积极性;增强公民意识;维护了城邦安全与繁荣。

(3分)3.(10分)(1)思路:抑制奴隶主贵族势力;改革中力求公平、公正;依法治国(2分)措施: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实行财产等级制;改革国家权力机构(2分)。

(2)举措:统一度量衡;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战。

影响:实现了秦国的富国强兵,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4分)。

(3)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改革家要具有精英意识和平民情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2分)。

4.(15分)(1)废除井田制,确立土地私有制;奖励耕战(2分)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顺应了土地私有的历史潮流;适应了小农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为秦强盛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分)(2)商鞅变法用军功特权取代了血缘贵族特权(l分)。

废除世卿世禄.实行军功爵制(2分)。

社会结构:传统贵族没落,军功地主崛起(2分);社会风气,礼崩乐坏进一步加速,尚武的社会风气形成(2分)。

(3)改革顺应了时代潮流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改革措施全面;改革能分步推进。

(言之有理即可,3分)5.(1)等级的划分;官吏的任免;对工商业的态度。

(2分,写出2点即可给满分)(2)梭伦:中庸(或不偏不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分)商鞅:讲求诚信、令政必行(或雷厉风行)。

(2分)(3)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推动了雅典工商业的发展;(2分)商鞅变法促进了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其重农抑商政策遏制了工商业的发展。

(2分)6.(1)担任低级官职(或除执政官外的各级职官的选举和任职资格)。

(2分)立军功;努力耕织;(4分)(2)梭伦:崇尚中庸(调和),手段温和。

商鞅:不畏权贵,严刑峻法。

7、(1)法家思想。

秦孝公的支持;“赏罚分明”、公平无私。

(2)按军功赏罚;奖励农耕;限制工商业者的活动;削夺旧贵族特权;废井田、开阡陌。

(3)社会秩序安定,国力增强;旧制度被废除,社会各阶层的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

(4)变法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秦孝公死后,商鞅失去政治支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