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而不比》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 语· 选· 读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庄子〉
唐贞观年间,薛仁贵尚未得意,住在破窑洞中,衣 食无着落。这时候得到了王茂生夫妇的接济。后来,他 参军入伍,因军功卓著,被封为“平辽王”。祝贺的文 武大臣络绎不绝,送来的礼物也数不胜数,但都被薛仁 贵婉言谢绝。他惟一收下的,是普通老百姓王茂生送来 的“两坛清水”。在场的文武百官不解其意,薛仁贵喝 完三大碗清水之后说:“我过去落难时,全靠王兄弟夫 妇经常资助,才有今天这样的成就。如今我要收下王兄 弟送来的清水,因为我知道王兄弟贫寒,送清水也是王 兄的一番美意,这就叫君子之交淡如水。”此后薛仁贵 和王茂生夫妇一直保持着深厚的友谊。
每个人都希望别人做得要比自己多,这就是自 私,多要求自己而少要求别人,那么我们就不会被 埋怨,就会远离怨恨了。
严以百度文库己、宽以待人
论· 语· 选· 读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 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14.34) “儒家思想有一点侠义的精神,你打我一 拳,我踢回你一脚;你对我不好,我不理 你,这很直嘛!……是是非非,善善恶恶, 对我好的当然对他好,对我不好的当然不 理他,这是孔子的思想。他是主张明辨是 非的。” ——南怀瑾《论语别裁》
论· 语· 选· 读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 知仁矣。” (4.7)
如何理解孔子的“观过,知仁”?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过错因人而异,各 从其类,集中反映了犯错者的个人特点。一个 人的过错在一定程度上能折射出一个人的品性。 对所犯过错进行分析就往往能知道犯错者是哪 一类人,如君子常因过于厚道而犯错,小人则 常过于刻薄而犯错。
该如何选择朋友,交怎样的朋友, 与朋友怎样相处呢?
论· 语· 选· 读
论·语·选·读
周 而 不 比
——儒家的交往观
论· 语· 选· 读
内容梳理
按“怎样择友”、“怎样处友” 两 部分内容,将课文分成两大部分。
择友标准 怎样择友: 怎样处友: 1—7章 8—14章 择友方法
论· 语· 选· 读
在孔子看来,君子与小人有什么区别?
论· 语· 选· 读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以义和,为共同事业团结众人,小人以 利和,结党营私。 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在哪里? 究其根本是着眼于“德”,君子有德,而 小人无德。
论· 语· 选· 读
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说:“君子小人所 为不同,如阴阳昼夜, 每每相反。然究其所以 分,则在公私之际,毫厘之差耳。” 君子出于公心,小人囿于私利。 出于公心所以能胸怀宽广,纳百川而归于 海,搞五湖四海而 不搞拉帮结派。 出于私利所以就心胸狭窄,结党营私而排 除异己,搞宗派主 义而不讲道义原则。
论· 语· 选· 读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 惠,难矣哉!” (4.7) 无所事事并且喜欢卖弄小聪明的人难 有所成。即观察一个人群居的方式(习惯 兴趣的一种)就可以知道一个人的能力和 成就。
论· 语· 选· 读
孔子认为应该选择怎样的人作朋友?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 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 佞,损矣。 (16.4)
论· 语· 选· 读
《论语》不是板着面孔的一部书,它 教给我们的办法有时候透着一些变通, 它告诉我们一种做事的原则和把握原则 的分寸。孔夫子不是一个提倡一味丧失 原则,一味要以一种仁爱之心去宽宥一 切的人。
论· 语· 选· 读
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的目的、意义何在?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2.24) 朋友之间可以互相切磋琢磨以共进于道。 在仁道的修养上同进步,而不是自进己德。
论· 语· 选· 读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 人废言。” (15.23)
要客观公正地待人
论· 语· 选· 读
孔子举了一个实例,认为有一个人很善于 交往,这个人是谁?
子曰:“晏平仲善于人交,久而敬之。”
“久而敬之”的有两解:一指“人敬晏子”, 一指“晏子敬人”。你同意哪一种呢?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事君数, 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讲的都是在人与人交往中要保 持适当的距离,不可过分密切,否则就是自取其辱,关系也 不能持久。这也就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意思。可见,能 使别人长时间保持对自己的敬意,是一个人善于交往的表现, 其中包含着交往方法、技巧的问题。因此,把“久而敬之” 的“之”理解为晏子,更符合孔子的愿意。如果把“敬之” 理解为尊重别人,就成了交往态度问题,原文中的“善”字 就没有了依据和着落。
论· 语· 选· 读
孔子曰:与善人居,如入 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 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 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 之化矣。 ——《说苑· 杂言篇》
论· 语· 选· 读
匹夫不可不慎取友也。友者, 所以相有也。 ——荀子 注:有:助益
论· 语· 选· 读
选择一个朋友,就是选择一种生 活方式;交到一个好朋友,能够 让自己一生更有光彩。
论· 语· 选· 读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 斯疏矣。” (4.26)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 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12.23)
交往要适当、适中
“与朋友交,久而敬之”。敬也就是保 持距离,也就是防止过分的亲昵。要注意的 是,友谊不可透支,总要保留几分。 ——梁实秋
论· 语· 选· 读
论· 语· 选· 读
那么怎样分别损友与益友呢?
2.10 4.7 15.17
察 人
论· 语· 选· 读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 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2.10)
“视”“观”“察”三者关系如何?
看一个人的所作所为,为善者是君子,而为恶者 则为小人;“观”则比“视更为细致,所做的事情虽 然是善事,但为达目的采用的方式方法不的不当,则 也不能算作君子; “察” 就更加审慎,行善事采用 的方法虽当,但如果心事不在于此,不能安心于此, 那么,也是虚伪的,又哪里能保证长久不变呢?因此, 真正了解一个人,需视其所为,观其方法,察其心思, 方能准确无误,对人对事详细观察的重要性,可见一 斑。
论· 语· 选· 读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 挥锄与瓦砾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 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 观。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世说新语》
管宁为什么不愿意与华歆交朋友?又 是如何看出来的?
观其行:1、视片金与瓦砾不同, 2、读书受轩冕诱惑。 知其品性:易受利益诱惑。
论· 语· 选· 读
以“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这 三个要点来观察人,就没什么可逃避的了。看 任何一个人作人处世,他的目的何在?他的做 法怎样?另外,再看他平常的涵养,他安于什 么?有的安于逸乐,有的安于贫困,有的安于 平淡。学问最难是平淡,安于平淡的人,什么 事业都可以做。因为他不会被事业所困扰,这 个话怎么说呢?安于平淡的人,今天发了财, 他不会觉得自己钱多了而弄得睡不着觉;如果 穷了,也不会觉得穷,不会感到钱对他的威胁。 所以安心是最难。以这三点观人,…… ——南怀瑾《论语别裁》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4.3)
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者爱人”,而孔子却说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即仁者不仅能喜爱人而 且能厌恶人,这又该如何理解呢? 孔子认为,仁是区分善恶的准则,所以只有仁 者之好恶才能当于理。仁者具有最高美德,站在公 正立场上,能明善辨恶。惟有仁者,才能正确地爱, 正确地恨。不能正确地去爱,等于不爱,或者是实 行了爱,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顾鸿安 《论语解读》
所谓“和而不同”,是指君子在人际交往中 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 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所谓“同而不和” 则是指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 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 种和谐友善的态度。 求大同,存小异。
论· 语· 选· 读
什么人可以正确地选择朋友呢?
论· 语· 选· 读
所谓 “仁”就是爱人;也是人与人 之间相处和自处的高度修养;也可以说 是做人的艺术。 ——南怀瑾《论语别裁》
论· 语· 选· 读
朋友有好坏之分。良友、益友可以给你带 来很多帮助,恶友、佞友却给你带来许多麻烦, 甚至引你走向邪路。 那么,什么样的朋友是好朋友? 什么样的朋友是不好的朋友? 怎样才能交上好的朋友? 要交上好朋友,自己需要具备怎样的心智 和素养?
论· 语· 选· 读
• 唐朝娄师德告诉他弟弟要唾面自干的故事
• 诸葛亮的南征。孟获:“丞相天威,南人不复 反矣。”
• 《圣经》——上帝说,如果别人打了你的左脸, 善良的人啊,请把你的右脸也伸过去!
论· 语· 选· 读
“以德报怨”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了人们向 “善”的心理,但是“以德报怨”混淆了是 非的判断标准。如果是小怨,当然可以以德 报怨,比如朋友之间的有些小误会不妨宽容 一点,超然一点。“以直报怨”即以自身的 公正、正直来保持人生的效率和尊严,以正 直的心和磊落的行为来对待别人的怨,这表 现了儒家的原则性和宽容心。
论· 语· 选· 读
读《论语》,未读时 是此等人,读了后又是此 等人,便是不曾读。
——程颐
论· 语· 选· 读
结合孔子及弟子的待人处事,仔细审察 你及周围人的交友,说说时下同学中存在的 一些择友观,并说说对这些择友观的看法。
“事君,谏不行,则当去;导 友,善不纳,则当止。至于烦渎, 则言者轻、听者厌矣。是以求荣 而反辱,求亲而反疏也。” ——朱熹《论语集注》
论· 语· 选· 读
你在生活中有没有因过分亲密反而伤害了双 方感情的吗?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困惑:父母对孩子关 爱得无微不至,却常常招致孩子的反感;亲密无间的 好朋友,却常常做出彼此伤害的事情来;有时费尽心 机想和领导、同事拉关系,却常常适得其反„„ 《豪猪的故事》:„„ 在彼此不伤害的前提下,保持着群体的温暖。
损 友
便辟 (谄媚逢迎) 善柔 (假装和善) 便佞 (巧言善辨)
直 (正直) 谅 (信,诚信) 多闻(博学多闻)
益 友
孔子择友的三条标准是什么? 是否正直、诚信、博学多闻。
论· 语· 选· 读
择友标准:
选益友:直、谅、多闻 弃损友:便辟、善柔、便佞 仁者能正确选择朋友: 能好人、能恶人 择友方法: 察人:视行为、观经历、察习惯兴趣 例子:观过:知品行(是否仁) 观群居:知能力成就(难有所成) 察人知君子、小人有别 君子:周而不比、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小人:比而不周
论· 语· 选· 读
能媚我者必能害我,宜加意防之; 肯规予者必肯助予,宜倾心听之。 ——金缨 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 利穷则散。 ——王通
论· 语· 选· 读
与朋友相处是一门大学问。孔子认 为应该怎样与朋友相处? 15.15 14.34 15.23 4.26 12.23
子曰:“躬自厚(责)而薄责于人,则远 怨矣。” (15.15 )
论· 语· 选· 读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矜而不争: 其一、君子能够保持风度,随意不与人争执。 其二、君子为人有自己的原则和立场,不会去 无谓的争强好胜。
君子能保持风度,有自己的原则和 立场,不会与人争执。
论· 语· 选· 读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心和,然其所见各异,故曰不同。小人 所嗜好者则同,然各争利,故曰不和”。 ——何晏《集解》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14)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15.22)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 语· 选· 读
“周”、“比”、“党”都有“密合、 聚合”的意思,但同中有异。结合成语 “周而不比”、“朋比为奸”、“结党营 私”说明它们之间的差异。 • 周:追求高尚道义的人聚合在一起。 • 比:个人利益一致的人聚合在一起。 • 党:政治上拉帮结派,谋求私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