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二节 食品中的单糖类化合物

合集下载

选修五,第四章第二节第一课时 单糖 二糖

选修五,第四章第二节第一课时 单糖 二糖

[答案] D
针对训练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糖类也叫碳水化合物 B.符合Cn(H2O)m通式的物质均可称为碳水化合物 C.由于糖的分子式可以用通式Cn(H2O)m来表示,所 以在它们的分子中H和O的原子数比一定等于2:1 D.橡胶、电木、葡萄糖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A
葡萄糖的结构与性质
[典例2] 分别取1 mol葡萄糖进行下列实验: (1)银镜反应时,需银氨络离子________mol,反应后 葡萄糖变为________,其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 (2)与乙酸反应生成酯,从理论上讲完全酯化需要 ________g乙酸。 (3)若使之完全转化为CO2和H2O,所需氧气的体积在 标准状况下为________L,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_。
(1)其原因是(
)
A.蔗糖尚未水解 B.加热时间不够 C.煮沸后的溶液中没有加碱中和作催化剂的酸 D.蔗糖水解的产物中没有葡萄糖 (2)正确的操作是________。
答案:(1)C (2)待煮沸后的溶液冷却后加入适量的 NaOH 溶液至溶 液呈现碱性,再加入新配制的银氨溶液,水浴加热
互为同分异构体
规律技巧
一、葡萄糖和果糖的比较
二、葡萄糖 1.组成和结构
2.物理性质 葡萄糖为无色晶体,熔点为146℃,有甜味,但甜度 不如蔗糖,易溶于水,稍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 3.化学性质 (1)葡萄糖分子中的官能团及反应类型
(2)氧化反应 ①与银氨溶液反应: △ CH2OH(CHOH)4CHO+2Ag(NH3)2OH――→ CH2OH(CHOH)4COONH4+2Ag↓+3NH3+H2O。 ②与新制的Cu(OH)2反应: △ CH2OH(CHOH)4CHO+2Cu(OH)2+NaOH――→ CH2OH(CHOH)4COONa+Cu2O↓+3H2O。

选修5第四章 第二节 糖类学案两课时

选修5第四章  第二节  糖类学案两课时

选修5第四章第二节《糖类》学案第1课时【目标要求】1.知道糖类的概念及分类。

2.记住葡萄糖的结构,并能从官能团的角度把握其化学性质。

一、糖类的组成与分类1.糖类的组成从分子结构上看,糖类可定义为________、________和它们的脱水缩合物。

【思考感悟】糖类的分子组成都可以用C m(H2O)n来表示吗?组成符合Cm(H2O)n的有机物一定属于糖类吗?2.糖类的分类根据糖类能否发生水解,以及水解后的产物,糖类可分为______、低聚糖和______。

二、葡萄糖和果糖(1)从官能团分析【思考与交流】根据葡萄糖的结构,试推断葡萄糖有哪些化学性质?①醛基【实验4-1】课本80页银镜反应:与新制Cu(OH)2反应:②羟基(2)生理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思考与交流】果糖能发生银镜反应吗?果糖还有其他化学性质吗?3.用途葡萄糖用于、、,体弱和低血糖患者可利用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的方式来迅速补充营养。

果糖用于糖果制造业。

【课堂巩固】知识点1 糖类的组成和分类1.下列有关糖类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糖类是有甜味的物质B.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属于糖类C.葡萄糖和果糖互为同系物,蔗糖和麦芽糖互为同系物D.糖可分为单糖、低聚糖和多糖2.葡萄糖是单糖的主要原因是()A.在糖类物质中含碳原子数最少B.不能水解成更简单的糖C.分子中有一个醛基(—CHO)D.分子结构最简单3.下列物质不属于糖类的是()A.CH2OHCHOHCHOHCHOB.CH2OHCHOHCHOHCH2CHOC.CH2OHCHOD.CH2OH(CHOH)3COCH2OH知识点2 葡萄糖的结构和性质4.下列有关葡萄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能加氢生成六元醇B.能发生银镜反应C.能与醇发生酯化反应D.能被氧化为CO2和H2O5.分别取1 mol葡萄糖进行下列试验:(1)银镜反应时,生成Ag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反应后葡萄糖变为__________________,其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选修5 4-2 糖类

化学选修5  4-2 糖类

△ 2Ag(NH3)2OH ――→ CH2OH(CHOH)4COONH4 + 2Ag↓ + 3NH3↑+H2O
②与新制 Cu(OH)2 悬浊液的反应: CH2OH(CHOH)4CHO + 2Cu(OH)2 CH2OH(CHOH)4COONa+Cu2O↓+3H2O ③生理氧化反应: C6H12O6(s)+6O2(g)―→6CO2(g)+6H2O(l) ΔH=-2804kJ/mol ④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 NaOH ――→
二糖和多糖结构性质比较
• ●教材点拨 • 1.蔗糖和麦芽糖比较
蔗糖 麦芽糖 组成相同,化学式均为C12H22O11,互为同分异构体 都属于二糖,每摩尔水解后都生成两摩尔单糖 相 似 水解产物都能发生银镜反应,都能和新制Cu(OH) 悬 2 点 浊液反应 都具有甜味(蔗糖更甜)
蔗糖 官能团
麦芽糖
不含醛基(非还原性糖) 含醛基(还原性糖)
●典例透析 (2014· 江苏省南京市四校联考 )在某些酶的催化 下,人体内的葡萄糖的代谢有如下过程:
• 请填空: • (1)过程①是________反应,过程②是________反应, 过程③是________反应(填写反应类型的名称)。 • (2)过程④的另一种生成物是________(填写化学式)。 • (3)上述物质中________和________互为同分异构体 (填写字母代号)。
• ●变式训练 • 2.通过实验来验证淀粉水解可生成还原性糖,其 实验包括下列一些操作过程,这些操作过程的正确 排列顺序是( ) • ①取少量淀粉加水配成溶液 ②加热煮沸 • ③加入碱液至呈碱性 ④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 • ⑤加入几滴稀H2SO4 ⑥再加热 • A.①②⑤⑥④③ B.①⑤②④⑥③ • C.①⑤②③④⑥ D.①⑥④⑤③②

2013新课标同步导学化学(人教版)(课件):选修5第4章第二节_糖类

2013新课标同步导学化学(人教版)(课件):选修5第4章第二节_糖类

官能团 不 同 化学性质 点 水解产物 用途
不能发生银镜反应,不能与新制Cu(OH)2 能发生银镜反应,能和新制 悬浊液反应 Cu(OH)2悬浊液反应 葡萄糖和果糖 甜味食品、制红糖、白糖 葡萄糖 甜味食物、制饴糖
3.下列各糖能发生水解,且属于还原性糖的是( A.葡萄糖 B.蔗糖 C.麦芽糖 D.纤维素
判别
葡 萄 糖
C6H12O6
CH2OH(CHOH)4CHO
—OH、 —CHO
多羟 基醛
果 糖
C6H12O6
—OH、
多羟 基酮
1.分子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从组成和结构上看,葡萄糖和果糖互为 2.物理性质 颜色 甜味
同分异构体

溶解性
葡萄糖
无色
有 有
水中
易溶 ,乙醇中 不溶
稍溶
,乙醚中
果糖
无色
在水、乙醇、乙醚中均
题给8种物质中,③、④、⑤、⑥、⑦、⑧能发生水解反应,①、④、⑦能发生银镜 反应。 答案: D
(1)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其分子结构中必含醛基,但不一定属于醛类。 已学过的 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有:醛、甲酸、甲酸某酯、葡萄糖、麦芽糖等。 (2)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主要有卤代烃、酯、麦芽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等。
1.了解糖类的概念、分类及结构特点。 2.掌握糖类重要代表物葡萄糖、蔗糖、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和重要性质,及其它们 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3.通过单糖、二糖、多糖的探究实验,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体验化学物质探究的过程, 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1.概念:糖类是 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 2.组成: 糖类是由 缩合物 。
。它们 多羟基醛、多羟基酮和它们的脱水 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化合物。其通式一般为

高中化学选修五人教课件:第四章2糖类

高中化学选修五人教课件:第四章2糖类
粉),选项 A 正确;多糖是非晶体没有甜味,选项 B 正确;
单糖是不能水解的最简单的糖,多糖是由许多单糖缩 聚而成的高聚物,水解后可以得到许多单糖,选项 C 正 确;多糖中淀粉和纤维素,它们的实验式为 C6H10O5,而 单糖中葡萄糖的实验式为 CH2O,所以多糖和单糖的实验 式不同,选项 D 错误。
6.淀粉和纤维素的通式都为(C6H10O5)n,但是由于 二者的 n 值不同,二者不互为同分异构体。
1.下列有关糖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单糖可溶于水,多糖不易溶于水 B.单糖比多糖要甜 C.多糖可水解,单糖则不能 D.多糖和单糖的实验式相同 解析:多糖是非晶体,不溶(纤维素)或只溶于热水(淀
答案:D
2.下列有关葡萄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葡萄糖能加氢生成六元醇 B.葡萄糖能发生银镜反应 C.葡萄糖能与醇发生酯化反应 D.葡萄糖能被氧化为 CO2 和 H2O
答案:C
3.淀粉和纤维素都可以(C6H10O5)n 表示,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
A.它们都不是混合物 B.它们都不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它们是同分异构体 D.它们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
(2)用途:葡萄糖用于制镜业、糖果业、制造业、医 药业,为体弱和低血糖患者补充营养。
三、蔗糖与麦芽糖 1.蔗糖和麦芽糖。
物质
蔗糖
麦芽糖
分子式
C12H22O11
C12H22O11
白色晶体,易溶于 白色晶体,易溶 物理性质
水,有甜味 于水,有甜味
结构特点
无醛基
有醛基
非还原型糖,水解 还原型糖,水解 化学
即时演练 2.某学生做麦芽糖的还原性实验,取 4 mL 0.5 mol· L-1 的 CuSO4 溶液和 4 mL 0.5 mol·L-1 的 NaOH 溶液, 将它们混合后,滴入 1.0 mL 的 10%麦芽糖溶液,加热煮 沸,结果没有看到红色沉淀生成,这是因为( ) A.麦芽糖溶液太浓 B.加热时间不够 C.CuSO4 溶液不够量 D.NaOH 溶液不够量

第四章 第二节 糖类

第四章 第二节  糖类

第二节糖类[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从糖类的官能团微观探析糖类的结构特点,了解糖类的分类、化学性质,掌握糖类的某些特殊性质和鉴别。

2.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了解糖类在生理、医药、生活、食品加工、生物质能源开发等方面的作用,认识到化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真谛。

一、糖类的组成与分类1.结构与组成从分子结构上看,糖类可定义为多羟基醛、多羟基酮和它们的脱水缩合物。

其组成大多以通式C m(H2O)n表示,过去曾称其为碳水化合物。

2.分类根据糖类能否水解以及水解后的产物,糖类可分为(1)单糖:凡是不能水解的糖称为单糖。

如葡萄糖、果糖、核糖及脱氧核糖等。

(2)低聚糖:1 mol糖水解后能产生2~10 mol单糖。

若水解生成2 mol单糖,则称为二糖,重要的二糖有麦芽糖、乳糖和蔗糖等。

(3)多糖:1 mol糖水解后能产生很多摩尔单糖,如淀粉、纤维素等。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糖类物质的分子通式都可用C m(H2O)n来表示B.凡能溶于水且具有甜味的物质都属于糖类C.糖类都能发生水解反应D.糖类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水解能生成它们的化合物答案 D解析 有些符合通式C m (H 2O)n 的物质不属于糖类,如乙酸(CH 3COOH)、甲酸甲酯(HCOOCH 3)等,有些不符合通式C m (H 2O)n 的物质却属于糖类,如脱氧核糖C 5H 10O 4;糖类不一定都具有甜味,有甜味的物质也不一定是糖类,如淀粉属于糖类但无甜味,糖精有甜味但不属于糖类;多糖能最终水解生成多分子的单糖,而单糖却是不能水解的糖类;糖类从分子结构上看,一般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水解能生成它们的化合物。

(1)有甜味的不一定是糖,如甘油、木糖醇等;没有甜味的也可能是糖,如淀粉、纤维素等。

(2)符合C m (H 2O)n 通式的物质不一定都是糖类化合物,如甲醛(CH 2O)、乙酸(C 2H 4O 2)等;有些糖的分子式并不符合C m (H 2O)n ,如脱氧核糖(C 5H 10O 4)。

第四章 烹饪化学糖类

第四章  烹饪化学糖类

一、物理性质及在烹饪中的应用
(一) 单糖和低聚糖与水的作用 食品和烹饪中的应用 ☆

(1)甜味功能
(2)保存功能
(3)赋型功能
(二)糖的熔化

糖为分子晶体,熔点不太高,加热到其熔点
时会熔化为液体(液态糖)。

糖在熔点附近时已有明显化学反应,如脱水、
氧化、裂解发生,造成糖在色泽、质构、调
味方面的改变,所以控制温度是熬制糖的关
风味起重要作用。
③焦糖化作用还能改善食品质构,减 少水分、增强食品抗氧性和防腐能
力。 焦糖化作用也有不良的一面,控制不
好对食品营养卫生有影响。
(二)焦糖化作用的基本过程

焦糖化作用的反应过程和产物可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反应初期或低温阶段时以糖分子的脱水反应 为主,反应产物是焦糖素(俗称糖色);
第四章 糖 类
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 食品科学系
学习重点

1.低分子糖的在烹饪中的四大功能;
2.焦糖化及在烹饪中应用; 3.羰氨反应及在烹饪中应用; 4.淀粉的糊化和老化。
第一节

概述
一、糖类的存在与分布 二、糖类的化学定义和分类
(一)糖的化学定义
从化学结构的特点来说,糖是多羟基醛、
1.双糖水解
蔗糖在盐酸或蔗糖水解酶作用下水解生成葡 萄糖和果糖,这个反应也叫转化,水解得到
的混合物称为转化糖。
转化糖的甜度比蔗糖高,结晶性比蔗糖低。
2.糖苷水解
糖苷在食品原料中分布也很广泛,如石耳、桑 叶、罗汉果等均含有丰富的糖苷。一般分为两 大类: 1)有益糖苷的水解作用 在烹饪中常用的白芥子(含芥子苷)、黑 芥子(含黑芥子硫苷酸钾),基本无芳香味, 当糖苷发生水解时,则会生成有强烈芳香的芥 子油,用以调香。 为了加速酶解,可采用温水调芥末糊。

高中化学第四章第2节 糖类知识点

高中化学第四章第2节 糖类知识点

第二节糖类一、糖的组成和分类1.定义:从分子结构上看,糖类可定义为多羟基醛、多羟基酮和它们的脱水缩合物。

根据能否水解以及水解后的产物,糖类可分为单糖、低聚糖和多糖。

2、糖的组成:糖类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

糖类的组成通常用通式Cm(H2O)n表示,因而又称为碳水化合物。

3、糖的分类根据糖能否水解及水解产物的多少,可分为:单糖:不能再水解成更简单的糖,如葡萄糖、果糖二糖:每摩尔二糖可水解成两摩尔单糖,如蔗糖、麦芽糖多糖:每摩尔多糖可水解成多摩尔单糖,如淀粉、纤维素二、葡萄糖与果糖1、结构(1)葡萄糖葡萄糖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的单糖,因最初是从葡萄汁中分离得到而得名。

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是白色晶体,熔点为146℃,有甜味,但甜度不如蔗糖,易溶于水,稍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

分子式:C6H12O6结构简式:CH2OH(CHOH)4CHO实验式:CH2O官能团:醛基(—CHO)、羟基(—OH)葡萄糖是一种多羟基醛,属醛糖。

(2)果糖果糖是最甜的糖,广泛分布于植物中,在水果和蜂蜜中含量较高。

纯净的果糖为无色晶体,熔点为103~105℃,它不易结晶,通常为黏稠性液体,易溶于水、乙醇和乙醚。

分子式:C6H12O6结构简式:CH2OH(CHOH)3COCH2OH官能团:酮基(CO)、羟基(—OH)果糖是一种多羟基酮,属酮糖。

总结:葡萄糖与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2、化学性质(1)葡萄糖与氢气反应CH2OH(CHOH)4CHO+H2 → CH2OH(CHOH)4CH2OH(己六醇)。

(2)葡萄糖与银氨溶液反应CH2OH(CHOH)4CHO+2Ag(NH3)2OH →CH2OH(CHOH)4COONH4+2Ag↓+H2O+3NH3。

(3)葡萄糖与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CH2OH(CHOH)4CHO+2Cu(OH)2 → CH2OH(CHOH)4COOH+Cu2O↓+2H2O3、用途(1)葡萄糖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它在人体组织中,在酶的催化下可直接被人体吸收。

高中生物 第四章 糖类

高中生物 第四章 糖类
100g苦杏仁分解释放氢氰酸100~250mg。 氢氰酸致死剂量为60mg,故口服十几颗
苦杏仁即可引起儿童中毒。
问题:
α-D(+)-葡萄糖的苷羟基和另一α-D(+) -葡萄糖分子中的第四位羟基成苷产物是什 么,能写出结构式吗?
我们已经知道蔗糖是由一分子的葡萄糖和 一分子的果糖组成的,那么是通过成苷反 应形成的吗,能写出结构式吗?
根据碳原子数分类
丙糖(三碳糖) 丁糖(四碳糖) 戊糖(五碳糖)
己糖(六碳糖)
在自然界分布最广
醛糖
根据羰基分类
酮糖
2、低聚糖
(1)定义: 也叫寡糖,系由2~10个单糖分子脱水缩合
而成的糖。
完全水解后得到相应分子数的单糖。 (2)分类:
根据聚合度分类--二糖、三糖、四糖等 等。
二糖的分布最广,也最为重要。又称双糖。
63.6%
OH
H
H
OH
-D-吡喃葡萄糖
6
CH2OH HO H
5
O 4 OH
H3
OH
1 2
OH
-D-呋喃葡萄糖
1CHO
2 3
4 5
6 CH2OH
<0.01%
36.4%
CH2OH
H
H OH
OH H
OH
OH
H
OH
-D-吡喃葡萄糖
6
CH2OH
HO H 5
O
4 OH
1
H3
2 OH OH
-D-呋喃葡萄糖
H
OH
H
OH HO
H OH
半缩醛羟
H
OH
基为α位
O
H
C
H

高中生物 食品中的糖类

高中生物 食品中的糖类
3.庚糖
五、食品中单糖的衍生物
糖醇、糖醛酸、氨基糖和糖苷等。
第三节 食品中的低聚糖
一、结构和命名
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结合成低聚糖,即醛 糖C1(酮糖则在C2)上的半缩醛羟基(-OH)和 其它单糖分子的羟基脱水,通过糖苷键结合而 成;在分子结构上很像苷,不过其中的糖基和 配基两个部分都是糖而已。
低聚糖的命名可采用系统命名法,但习惯 名称简单方便且沿用已久,故仍然经常使用。
蔗糖可以被酵母菌分泌的蔗糖酶所水解,所以在烘制 面包的面团中,蔗糖是不可缺少的添加剂。因为它不仅有 利于面团的发酵,而且在烘烤过程中,所发生的焦糖化反 应能增进面包的颜色。
▪ 再结晶:蔗糖溶液在过饱和时,不但能形成晶核,而且 蔗糖分子会有序地排列,被晶核吸附在一起,从而重新 形成晶体。这种现象称作蔗糖的再结晶。
顺序:果糖>葡萄糖>半乳糖. 2.溶解度
纯净的单糖,为白色结晶,具有较强的吸湿性。单糖分 子中有多个羟基,增加了它的水溶性,所以极易溶于水, 尤其在热水中的溶解度极大。 3.旋光性
鉴定糖的一个重要指标,一切单糖分子都具有旋光性。 4.吸湿性、保湿性与结晶性 5.其它
三、单糖的化学性质
1.差向异构化作用
(2)在烹饪中的应用 甜味剂 、蜜汁、挂霜、拔丝菜肴。
(3)来源 烹饪中常用的白砂糖、绵白糖、冰糖的主
要成分均是蔗糖。 制糖的原料为甘蔗和甜菜。甘蔗中蔗糖的
含量为16%~25%,甜菜中为12%~15%。 (4)营养价值
蔗糖食入人体后,在小肠中因蔗糖酶的作 用,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而被人体吸收。
2.麦芽糖
▪ 多糖:是少则几十个,多则几千、几万个单糖 分子的脱水缩聚产物,完全水解后产生相应数 目的单糖分子。根据单体的种类,可分为同聚 多糖和杂聚多糖 。

糖类-PPT

糖类-PPT
②银镜反应: CH2OH(CHOH)4CHO + 2Ag(NH3)2OH→
CH2OH(CHOH)4COONH4 + 3NH3 + 2Ag↓+ H2O
③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
CH2OH (CHOH)4 CHO + Cu(OH)2 → CH2OH (CHOH)4COOH + Cu2O + H2O
CH2OH 2-脱氧核糖
糖类水解的产物
C12H22O11+H2O 麦芽糖
C12H22O11+H2O 蔗糖
H+ △
2C6H12O6
葡萄糖
H+

C6H12O6+C6H12O6
葡萄糖 果糖
(C6H10O5)n+nH2O 淀粉或纤维素
H+

nC6H12O6
葡萄糖
淀粉和纤维素
淀粉
(C6H10O5)n
纤维素
(C6H10O5)m
1、n不等于m,所以分子式不同 2、淀粉的糖单元和纤维素的糖单元
结构不同
结论:淀粉和纤维素不是同分异构体
三、葡萄糖与果糖
1、物理性质:
阅读教材P80
分子式
存 在 物 颜色状态 理溶 性解 质性 甜度
葡萄糖
果糖
C6H12O6(同分异构体)
自然界分布最广,
水果、蜂蜜
存在于葡萄及甜味水果中 广泛分布于植物中
CH2OH(CHOH)4COONH4 + 3NH3 + 2Ag↓+ H2O
葡萄糖的银镜反应:
葡萄糖溶液
注意事项:
(1)试管内壁必须洁净; (2)配制银氨溶液时滴加顺序不能颠倒,氨水不能过量.
(3)水浴加热,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4)加热时不可振荡和摇动试管; (5)实验后,银镜用HNO3浸泡,再用水洗。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 有机化学物质 第二节 糖类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 有机化学物质 第二节 糖类

第二节糖类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了解糖类的概念、分类及结构特点。

2.掌握糖类重要代表物葡萄糖、蔗糖、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和重要性质。

3.知道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源开发上的应用。

1.通过宏观实验认识糖类的性质,结合糖类的分子结构,从微观化学键的变化理解糖类性质的本质。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2.从蔗糖、淀粉的性质出发,依据探究目的,改进实验装置,优化探究方案,运用化学实验对水解反应产物减产和水解程度进行探究。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3.通过葡萄糖的氧化反应、淀粉的水解反应,认识糖类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感受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一、糖类的组成和分类1.概念:糖类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和它们的脱水缩合物。

2.组成: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3.通式:大多数糖可用通式C n(H2O)m表示。

4.分类类别单糖二糖多糖概念不能水解的糖1 mol糖水解后能产生2 mol单糖的糖1 mol糖水解后能产生n(n>10)摩尔单糖的糖代表物及分子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纤维素C6H12O6C12H22O11(C6H10O5)n式【教材二次开发】从教材资料卡片“糖的相对甜度”的表格数据思考,是不是所有的糖都有甜味,有甜味的物质是糖?提示:不是。

糖类不一定有甜味,如纤维素属于糖类但没有甜味。

有甜味的物质不一定是糖,如甜蜜素、糖精有甜味。

二、葡萄糖和果糖类别葡萄糖果糖分子式C6H12O6C6H12O6物理性质白色晶体,有甜味,易溶于水无色晶体,有甜味,易溶于水、乙醇和乙醚结构简式CH2OH(CHOH)4CHO化学性质①能和酸发生酯化反应②能和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③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产生红色沉淀④与H2加成生成醇①能和酸发生酯化反应②与H2加成生成醇相互关系互为同分异构体用途用于制镜、糖果、医药等行业主要用于食品工业【情境思考】糖是人体三大主要营养素之一,是人体热能的主要来源。

糖类物质及其产物广泛存在,在生产、生活中用途广泛,例如葡萄糖在糖果制造业、制镜业和医药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高中化学 第四章第二节 糖类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5

高中化学 第四章第二节 糖类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5

第二节 糖类[明确学习目标] 1.了解糖类的概念、分类及结构特点。

2.掌握糖类重要代表物葡萄糖、蔗糖、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和重要性质。

一、葡萄糖与果糖 1.糖类的组成和分类 (1)概念糖类是□01多羟基醛、多羟基酮和它们的脱水缩合物。

(2)组成糖类是由□02C 、H 、O 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化合物。

大多数糖类化合物都可用通式C m (H 2O)n表示,故最早将其称为“碳水化合物”,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糖分子中的氢和氧原子的个数比都是2∶1。

(3)分类2.葡萄糖和果糖 (1)物理性质(2)分子组成和结构特点二、蔗糖与麦芽糖从结构和组成上看,蔗糖和麦芽糖互为□04同分异构体。

三、淀粉和纤维素1.淀粉2.纤维素1.(1)糖类的通式都是C m(H2O)n吗?(2)符合通式C m(H2O)n的有机物都属于糖类吗?提示:(1)不一定。

糖类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大多数都可用通式C m(H2O)n表示,m与n可以相同,也可以是不同的正整数。

但并非所有的糖都符合通式C m(H2O)n,如鼠李糖(C6H12O5)。

(2)不一定。

例如甲醛(CH2O)、乙酸(C2H4O2)的分子式可分别改写为C(H2O)、C2(H2O)2,但它们不是糖,而分别属于醛和羧酸。

2.糖类的还原性是指糖类含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或与新制的Cu(OH)2反应。

若糖不能发生银镜反应或不与新制的Cu(OH)2反应,则该糖不具有还原性,为非还原性糖。

蔗糖和麦芽糖分别属于哪一类?提示:蔗糖分子中不含有醛基,属于非还原性糖;麦芽糖分子中含有醛基,属于还原性糖。

3.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通式都为(C6H10O5)n,二者是否互为同分异构体?提示:淀粉和纤维素分子通式中n值不同,不属于同分异构体。

一、葡萄糖的化学性质和工业制法(1)加成反应CH 2OH(CHOH)4CHO +H 2――→Ni△CH 2OH(CHOH)4CH 2OH(2)氧化反应①银镜反应:CH 2OH(CHOH)4CHO +2Ag(NH 3)2OH ――→△CH 2OH(CHOH)4COONH 4+2Ag↓+3NH 3+H 2O ②与新制Cu(OH)2悬浊液的反应:CH 2OH(CHOH)4CHO +2Cu(OH)2+NaOH ――→△CH 2OH(CHOH)4COONa +Cu 2O↓+3H 2O ③生理氧化反应:C 6H 12O 6(s)+6O 2(g)―→6CO 2(g)+6H 2O(l) ΔH =-2804 kJ·mol -1④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高二化学选修5第四章第二节糖类

高二化学选修5第四章第二节糖类

发生酯化(提示:同一个C原子上连接2
个羟基不稳定)
⑶ 现代物理方法测定得知:葡萄糖分子
中的碳原子最多与两个碳原子相连 。 Company Logo
CH2 OH(CHOH)4 CHO
Company Logo
葡萄糖的结构 属 于 多 羟 基 醛
分子式: C6H12O
6
Company Logo
结构简式: CH2OH —(CHOH )4—CHO
水解反应(水解一分子) 生成葡萄糖和果糖各 生成两分子葡 一分子 萄糖 本身不发生银镜反应 本身可发生银 ,水解后可进行 镜反应 食物 食物
Company Logo
淀粉
分子式
纤维素
(C6H10O5)n (n值淀粉小于纤维素 ) 物理性 无甜味,白色粉末状物质 白色、无味丝 质 。不溶于冷水,热水中膨 状固体物质。 胀破裂,部分溶解,部分 不溶于水及一 悬浮,形成胶体 般有机溶剂 存 在 大米、小麦、马铃薯等谷 木材、棉花 类食物 组成与 直链淀粉(可溶),支链 仅为直链 Company Logo 结构 淀粉(不可溶)无还原性 无还原性
葡萄糖
分 子 式 结构特点 存在 物理性质
果糖
C6H12O6(同分异构体) 多羟基酮 多羟基醛
自然界分布最广, 葡萄及甜味水果 中
水果、蜂蜜
白色晶体, 溶于水
Company Logo
不易结晶,常为粘 稠状液体、纯净的 为白色晶体,溶于 水
葡萄糖
化学 性质
果糖
用途 制法
羟基性质:酯化反应 可发生银镜反应 醛基性质:还原性(新 及与新制 制Cu(OH)2悬浊 液、 Cu(OH)2悬 银镜反应、溴水)、氧 浊液的反应, 化性 (碱性条件下异 生物作用:氧化反应 构化) 不与溴水反应 食物 制药、制糖果、制镜 淀粉水解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糖类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糖类

江苏省阜宁中学高二化学教案编号20031课题: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第二节糖类主备人:崔纯昌审核:曹开富教学目的1. 认识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能举例说明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源开发上的应用。

2. 使学生了解糖类的组成和分类,使学生掌握葡萄糖的结构简式和重要性质。

3.了解葡萄糖的制法和用途. 使学生了解果糖的性质和它在结构上跟葡萄糖的差别教学重点、难点:葡萄糖的结构简式和重要性质。

探究建议:实验:蔗糖、纤维素的水解。

课时划分: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 什么是糖? 哪些物质属于糖?[学生讨论][讲解] 糖类在以前叫做碳水化合物, 曾经用一个通式来表示: C n(H2O)m;这是因为在最初发现的糖类都是有C、H、O三种元素组成,并且分子中的H原子和O原子的个数比恰好是2:1.当时就误认为糖是由碳和水组成的化合物. 现在还一直在沿用这种叫法,1、C n(H2O)式并不反映结构: H和O 并不是以结合成水的形式存在的.2、通式的应用是有限度的: 鼠李糖 C6H12O5 甲醛乙酸乳酸等[设问] 如何给糖类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呢?[板书] 糖类: 从结构上看,它一般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水解生成它们的物质. [板书] 糖的分类: 单糖低聚糖多糖[过渡] 在单糖中大家比较熟悉的有葡萄糖果糖五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等. 下面我们有重点的学习葡萄糖以及简单了解其它单糖.[板书] 一、葡萄糖与果糖1、葡萄糖(1)物理性质与结构:物理性质: 白色晶体溶于水不及蔗糖甜(葡萄汁甜味水果蜂蜜),分子式: C6H12O6 (180) 最简式: CH2O (30)结构简式: CH2OH-CHOH-CHOH-CHOH-CHOH-CHO 或CH2OH(CHOH)4CHO (CHOH)4CH2OH(2)化学性质:①还原反应: [分组实验:4-1][讲解]银镜反应:CH2OH-(CHOH)4-CHO + 2[Ag(NH3)2]+ +2OH- CH2OH-(CHOH)4-COO-+ NH4++ 2Ag ↓+ H2O + 3NH3与新制Cu(OH)2作用CH2OH-(CHOH)4-CHO + 2Cu(OH)2CH2OH-(CHOH)4-COOH+ Cu2O + H2O[思考]实验成功的关键?[强调]银氨溶液配置方法、水浴加热;配置新制Cu(OH)2悬浊液注意问题。

《食品生物化学》课程笔记

《食品生物化学》课程笔记

《食品生物化学》课程笔记第一章糖第一节概述糖是生物体中最重要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具有多种功能。

它们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缩聚物和某些衍生物的总称。

糖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尤其在植物体内含量丰富,是植物的主要光合产物。

糖类化合物根据其化学结构和性质,可分为单糖、双糖、寡糖和多糖四类。

单糖是由一个糖分子组成的简单糖,如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等。

双糖是由两个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糖,如蔗糖、乳糖和麦芽糖等。

寡糖是由几个单糖分子组成的短链糖,如棉子糖和水苏糖等。

多糖是由许多单糖分子组成的长链糖,如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等。

糖类化合物在生物体中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

它们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通过糖的氧化分解,生物体可以获取能量。

此外,糖类化合物还是生物体的重要结构物质,如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糖类化合物还参与生物体的许多生物化学反应,如糖蛋白和糖脂的形成等。

第二节食品中的糖类化合物食品中的糖类化合物主要包括单糖、双糖和多糖。

单糖是食品中最重要的糖类化合物,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等。

葡萄糖和果糖广泛存在于水果、蔬菜和蜂蜜中,是食品中最重要的糖分。

半乳糖主要存在于乳制品中。

双糖是由两个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糖,常见的双糖有蔗糖、乳糖和麦芽糖等。

蔗糖广泛存在于甘蔗和甜菜中,是食品中最重要的甜味剂。

乳糖主要存在于乳制品中,是乳糖不耐受者不能消化吸收的糖。

麦芽糖主要存在于麦芽中,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糖。

多糖是由许多单糖分子组成的长链糖,常见的多糖有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等。

淀粉是植物储存糖分的主要形式,广泛存在于谷物、土豆和豆类等食品中。

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广泛存在于水果、蔬菜和谷物等食品中。

糖原是动物储存糖分的主要形式,广泛存在于肝脏和肌肉等动物组织中。

食品中的糖类化合物对食品的口感、色泽和保质期等都有重要影响。

糖类化合物在食品加工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如作为甜味剂、发酵剂和保鲜剂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化学》第四章 碳水化合物
第二节
食品中的单糖类化合物
4.2 单糖
单糖类化合物的结构及理化性质在有机化学和 生物化学中已经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讨论,本节主要 讨论相关的食品化学问题。
4.2.1 单糖类化合物在自然界的存在
CHO H HO H H OH H OH OH CH2OH HO HO H H CHO H H OH OH CH2 OH H HO HO H CHO OH H H OH CH2OH HO H H
4.2.2.5 其它 单糖与食品有关的其它物理学性质包括黏 度、冰点降低及抗氧化性等。
4.2.3 单糖的食品化学反应
单糖一般的化学性质在有机化学及生物化学 中已经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这里只讨论单糖在食 品或食品原料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
4.2.3.1 Maillard(美拉德)反应 Maillard(Maillard, L. C.;法国化学家)反 应指含羰基化合物(如糖类等)与含氨基化合物 (如氨基酸等)通过缩合、聚合而生成类黑色素 的反应。由于此类反应得到的是棕色的产物且不 需酶催化,所以也将其称为非酶褐变。 几乎所以的食品或食品原料内均含有羰基类 物质和氨基类物质,因此均可能发生Maillard反应。 对这类反应的讨论是食品化学的一个重点内容。
B、脱去胺基重排形成还原酮
此途径的过程可以表示为:
H H C O 2,3-烯醇化 H N R H H C C C OH OH H N R CH2 CH3 OH O C C O O CH3 C C O OH OH CH2OH 酮式果糖胺 CH2OH CH2OH CH2OH 还原酮 CH2OH
- RNH2
三、影响Mailard反应的因素 A、羰基化合物种类的影响 首先需要肯定的是,并不只是糖类化合物才发 生Mailard反应,存在于食品中的其它羰基类化合 物也可能导致该反应的发生。 在羰基类化合物中,最容易发生Mailard反应 的是α,β-不饱和醛类,其次是α-双羰基类,酮类 的反应速度最慢。原因可能与共轭体系的扩大而提 高了亲核加成活性有关。
A、羟氨缩合 单糖类物质可以和含伯氨基类物质(如氨基酸) 发生羟氨缩合反应而得到Schiffs(希夫)碱, Schiffs碱通过分子内环化转化成稳定的环状结构的 产物-糖胺
H CHO RNH2 C N R H C O CH2OH Schiffs碱 H N R
- H2O
CH2OH 葡萄糖
CH2OH 葡糖胺
CH2OH
第一步为烯醇式与酮式的互变异构;第二步可 看作在酸的作用下,3-C上的羟基脱水,形成碳正离 子,碳正离子发生发生分子内重排,通过失去N上的 质子而形成Schiffs碱;第三步又是烯醇式和酮式的重 排得到3-脱氧奥苏糖;第四步3,4-碳之间发生消去反 应形成烯键;最后一步是5-C上的羟基与2-羰基发生 半缩酮反应而成环,然后消去一分子水形成糠醛。 (书上的结构不对) 此机理中胺类化合物离去得到的是羟甲基糠醛 (HMF),也可以RNH2不离去,得到HMF的Schiffs 碱,即胺仍然连在醛基上。所得到的HMF是食品褐 变的重要的中间产物,检测这种物质就可以预测褐 变的速度。
单糖类化合物均有甜味,甜味的强弱用甜度来 区分,不同的甜味物质其甜度大小不同。甜度是食 品鉴评学中的单位,这是因为甜度目前还难以通过 化学或物理的方法进行测定,只能通过感官比较法 来得出相对的差别,所以甜度是一个相对值。一般 以10%或15%的蔗糖水溶液在20℃时的甜度为1.0来 确定其它甜味物质的甜度,因此又把甜度称为比甜 度。
H H C
H
N
R
H C
H
H N R H+ C
N C OH CH
R
H C
O
H C
O
O
- H2O
CH2OH 酮式果糖胺 CH2OH 烯醇式果糖基胺
C O - H2O C O - H2O + H2O CH - RNH2 CH2 CH
HOH2C
O 羟甲基糠醛
CHO
CH2OH Schiffs碱
CH2OH 3-脱氧奥苏糖 不饱和奥苏糖
利用糖类化合物较大的溶解度及对于渗透压 的改变,可以抑制微生物的活性,从而达到延长 食品保质期的目的。但要做到这一点,糖的浓度 必需达到70%以上。常温下(20-25℃),单糖中 只有果糖可以达到如此高的浓度,其它单糖及蔗 糖均不能。而含有果糖的果葡糖浆可以达到所需 要的浓度。
4.2.2.4 吸湿性、保湿性与结晶性 吸湿性和保湿性反映了单糖和水之间的关系, 分别指在较高空气湿度条件下吸收水分的能力和 在较低空气湿度湿度下保持水分的能力。这两种 性质对于保持食品的柔软性、弹性、贮存及加工 都有重要的意义。 不同的单糖其结晶形成的难以程度不同,如 葡萄糖容易形成结晶且晶体细小,果糖难于形成 结晶等。
E、温度 随着贮藏或加工温度的升高,Mailard反应的 速度也提高。 F、金属离子
许多金属离子可以促进Mailard反应的发生, 特别是过渡金属离子,如铁离子、铜离子等。
CH2OH NH O CH2OH 果糖胺
R
CHO NHR
CH2OH 2-氨基-2-脱氧葡糖
此重排过程类似于上边,即质子化破坏 环状结构,1-C失氢变为烯醇式,烯醇式与酮 式重排形成产物。
(二)中期阶段 初期阶段中重排得到的酮式果糖胺在中期阶 段反应的主要特点是分解。分解过程可能有不同 的途径,已经研究清楚的有以下三个途径: A、脱水转化成羟甲基糠醛 这种途径经历五步反应,其中有三步脱水、 一步加水,总的结果是脱去二分子的水,最后生 成环状的产物。其过程可以表示为:
一、反应的总体过程
Maillard反应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经历 亲核加成、分子内重排、脱水、环化等步骤。其中 又可分为初期、中期和末期三个阶段,总体过程可 如下图表示。
还原糖 伯胺类
初期 中期
氨基对醛基或羰 基进行亲核加成
失水关环
葡糖胺或 Amoadri重排 1-氨基-2-酮糖 二葡糖胺
β -消去脱水
下面是一些单糖的比甜度:
α-D-葡萄糖 0.70 α-D-半乳糖 0.27
α-D-甘露糖
0.59
α-D-木糖
0.50
β-D-呋喃果糖 1.50 不同的单糖其甜度不同,这种差别与分子量 及构型有关;一般的讲,分子量越大,在水中的溶 解度越小,甜度越小;环状结构的构型不同,甜度 亦有差别,如葡萄糖的α-构型甜度较大,而果糖 的β-构型甜度较大。
H C O H N R H C H N
+
R
H C
H
N
R
H H C
H
N
R
H H C
H
N
R
+ H+
-
H+
O
O
CH2OH 葡糖胺
CH2OH
CH2OH
CH2OH
CH2OH 环式果糖胺
1-氨基-1-脱氧-2-酮糖 酮式果糖胺
此过程包括了两个重排步骤,第一个是在酸 的存在下葡糖胺经环的破坏而导致的2-C上脱氢的 重排过程,可看作是分子内的1,3-重排;第二步 是1-氨基-1-脱氧-2-酮糖的烯醇式和酮式的重排过 程。 果糖也能发生类似于A、B两个过程的反应, 经A反应得到的是果糖胺,而果糖胺发生Heyenes (海因斯)重排得到2-氨基-2-脱氧葡萄糖。重排 过程为:
4.2.2.2 旋光性及变旋光
所有的单糖均有旋光性,常见单糖的比旋光 度(20 ℃,钠光)为: D-葡萄糖 D-果糖 +52.2 -92.4 D-甘露糖 D-阿拉伯糖 +14.2 -105.0
D-半乳糖 +80.2
D-木糖
+18.8
当单糖溶解在水中的时候,由于开链结构和 环状结构直接的互相转化,因此会出现变旋现象。 在通过测定比旋光确定单糖种类时,一定要注意 静置一段时间(24h)。
3-脱氧己糖醛酮 奥苏烯糖 HMF
黑精色素
Maillard反应后期
( HMF 、还原酮、咪 唑环衍生物等)
末期
二、反应机理
到目前为止,Maillard反应中还有许多反应 的细节问题没有搞清楚,就现有的研究成果简单 分述如下。 (一)初期阶段
Maillard反应的初期阶段包括两个过程,即 羟氨缩合与分子重排。
C C
其中第一步为烯醇化的过程;第二步为脱 去RNH2,分子内重排;第三步为烯醇式转化 为酮式;最后一步是3,4-C之间的烯醇化。(教 材上形成4-C上无羟基似乎无道理) 还原酮是活泼的中间产物,可以继续脱水, 也可以与胺类化合物反应,还可分解为较小的 分子,如乙酸、丙酮醛、丁二酮(二乙酰)等。
C、二羰基化合物与氨基酸的反应 这是中间阶段一个不完整的途径,即利用前边两 个途径中生成的二羰基类中间产物,如A中的3-脱氧奥 苏糖、不饱和奥苏糖,B中的还原酮等,与氨基酸类物 质发生反应。在此过程中,氨基酸发生脱羧、脱氨, 自身转化为少一个C的醛类化合物,而二酮接受氨转化 为褐色色素。可简单表示为:
4.2.2.3 溶解度
单糖类化合物在水中都有比较大的溶解度, 但不溶于乙醚、丙酮等有机溶剂。 不同的单糖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其中果糖 最大,如20 ℃时,果糖在水中的溶解度为 374.78g/100g,而葡萄糖为87.67g/100g。随着温 度的变化,单糖在水中的溶解度亦有明显的变化, 如温度由20 ℃提高到40℃,葡萄糖的溶解度则变 为162.38g/100g。
在糖类物质中有:五碳糖(核糖>阿拉伯糖>木 糖)>六碳糖(半乳糖>甘露糖>葡萄糖。二糖或含 单糖更多的聚合糖由于分子量增大反应的活性迅速降 低。 B、氨基化合物
同样,能够参加Mailard反应的氨基类化合物也 不局限于氨基酸,胺类、蛋白质、肽类均具有一定的 反应活性。 一般地,胺类反应的活性大于氨基酸;而氨基酸 中,碱性氨基酸的反应活性要大于中性或酸性氨基酸; 氨基处于ε位或碳链末端的氨基酸其反应活性大于氨 基处于α位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