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断织劝学》剧本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2024年《孟母断织劝学(剧本)》语文教案

2024年《孟母断织劝学(剧本)》语文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孟母断织劝学(剧本)》语文教案学科领域:语文年级:五年级课时:2课时教材版本:人教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孟母断织劝学》这篇课文。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

学生能够分析课文中孟母的教育方法和对孩子的关爱。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体验课文中的情景,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母爱的伟大,学会尊敬父母。

学生能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子。

难点: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孟母的教育方法和对孩子的关爱,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

四、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合作探讨法和角色扮演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讲述孟母断织劝学的典故,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子。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深入理解孟母的教育方法和对孩子的关爱。

4.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体验课文中的情景,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5. 总结反馈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课后作业设计1. 抄写课文《孟母断织劝学》两遍,以加强记忆。

2. 请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写一篇关于“父母对我的教育”的作文,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应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思考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等,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提供改进的方向。

八、课前准备教师需要在课前准备好教学材料,如课文文本、PPT、角色扮演的道具等,并提前布置好教室,以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九、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从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来进行。

最新语文S版优秀教案24《孟母断织劝学(剧本)》教学设计

最新语文S版优秀教案24《孟母断织劝学(剧本)》教学设计

不管那么多,又吃了 5 个饺子,还是没有吃到枣
饺子。我开始怀疑他们是不是已经把剩下的
3 个枣吃出来了?我看了看他们的“战利品” 没有多呀?就在这时他们不约而同地来夹这 3
个饺子,我看了他们的动作,想:这最后的 3 个
枣,一定就在这三个饺子里!我连忙拿起筷
子夹起这三个饺子就往嘴里送,一咬,怎么一 个枣也没有。这时,爸爸笑着说:“厨房里还有一盘 饺子没煮。”我跑到厨房一看,果然还有一盘饺子没 煮呢,我后悔不已。恰好这 3 个枣就
1.回忆上节课能说会道中师生交流的相关 内容。哪些内容可以写进本次习作。 根据学生讨论发言板书:
谈谈春节联欢晚会的节目 说说雪地探险的惊险
春节拜年、放烟花、旅游等 五 、学生练习写作,老师作个别指 导六、师生共同评点草稿
七、修改习作,认真誊写
语文(S)教学设

教 材:语文(S)四年级
下 册课
文:5古诗三首
是不在这 10 个饺子里。 每当我想起这件事,我就会时刻提醒自己, 无
论干什么事都要考虑周到,不要盲目行事。 2. 读后讨论:这篇作文说了些什么?你觉
得哪些地方有情趣,怎么有趣?了解例文写作 思路。
小结:在事情发展过程中,抓住人物的动 作、语言、神态和心理活动等方面展开具体的 描写。 3. 学生再读例文体会写作方法。 四、精选材料
《孟母断织劝学(剧本)》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认识“孟、推、剪”等 8 个字,会写“母、泪、孩”等 7 个字及本课的 词语。
2.过程与方法: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演一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懂得学习、做事都要持之以恒,否则将一事无成的道理。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语,分角色朗读课文。

24《孟母断织劝学》教学设计

24《孟母断织劝学》教学设计

24 《孟母断织劝学》教学设计
李娜
教学目标:
1、会认10 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帮助学生读懂课文,理解课文。

3、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懂得做事要持之以恒,否则一事无成。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预习检测
1给生字注音组词
泪孩改呆念
织拿
二、合作探究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圈出课文中的认字词语。


2、小组或同桌之间互相读字词,互相纠正读音。

3、指名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4、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展示提升
孟母为什么要断织?
四、小结强调
五、检测反馈
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正说呆没
的觉
第二课时
一、预习检测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二、合作探究
1、两人一组,互相说会写字的笔划顺序。

指导写字
三、展示提升
1.同桌互相欣赏所写的生字,多种形式认读生字词2、给会写字组词
3、区分形近字
四、小结强调
五、检测反馈:
形近字组词
堂逃新
常挑断
六、拓展延伸。

2017-2018年语文S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孟母断织劝学》精品学案第2课时(新版)

2017-2018年语文S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孟母断织劝学》精品学案第2课时(新版)

《孟母断织劝学》学案----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生词。

(1)认识“孟、推、剪”等8个字。

(2)会写“母、泪、孩”等7个字,理解本课词语的意思。

2.整体感知,明白大意
(1)本文和以往的课文有何不同?(本文是戏剧)
(2)找出这篇课文与以往课文格式的不同之处。

(3)文中讲的水的故事?
二、学习过程
使用“手机”录音,分享给全班同学。

1.精读课文,品味感悟
(1)自己能体会母亲对孩子的教育的良苦用心。

(2)懂得学习、做事都要持之以恒,否则将一事无成。

2.拓展思维,学会合作
(1)和小组的同学分角色表演本文故事。

(2)和爸爸妈妈演一演,争取脱离课本,也可以加上自己的动作和语言,为明天的上台表演做准备。

1。

(公开课教学设计)语文《孟母断织劝学(剧本)》教学设计

(公开课教学设计)语文《孟母断织劝学(剧本)》教学设计

《孟母断织劝学(剧本)》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孟、推、剪”等8个字,会写“母、泪、孩”等7个字及本课的词语。

2.过程与方法: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演一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懂得学习、做事都要持之以恒,否则将一事无成的道理。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语,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表演课文,在情景表演中明白做事要持之以恒的道理。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文录音、收集关于孟子的资料以及孟母教子的故事。

教学方法讲授法、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小组合作。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开门见山,直接入题。

二、初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1.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画出生字并读准字音。

2.老师示范读课文。

3.学生再读课文,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启发学生认识与以前学过的课文的不同之处,初步感知剧本的特点。

)三、识记生字。

1.学生自主识字。

2.形近字比较:党——堂稚——推继——断桃——逃3.加一加:前——剪子——孟口——呆4.强调易错字:念(不要少写一点)。

四、写字教学。

1.自主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老师示范。

3.学生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一、故事导入。

以“孟母三迁”的故事导入。

孟母是一位对孩子要求很严格而又讲究教育方法的母亲。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另一个关于孟母教子的故事。

(板书课题)二、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小组讨论:孟母听了孟子的话,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孟子听了孟母的话,心里想些什么?说了些什么?他以后会怎么做?3.全班汇报。

三、分角色朗读。

1.指导学生进行对话练习。

重点指导学生准确地读出语气。

先确定角色,明确角色的关系,联系实际想想母亲、儿子交谈时该用什么语气。

2.练习分角色朗读。

要注意括号内的提示。

3.全班汇报表演。

四、分角色演课本剧。

五、扩展练习。

收集孟子的故事并讲给同学听。

24孟母断织劝学第二课时

24孟母断织劝学第二课时
8、分角色表演读。
四、总结拓展
1、学习了这个剧本,你有什么收获?
(1)学习、做事都要持之以恒,否则将一事无成。
(2)感悟孟母断织劝学的良苦用心。
2、想一想,在你学习不认真时,你的妈妈会怎样教育你?
(可能你的妈妈有时会因为太生气而批评你、责罚你,但是,作为孩子,一定要理解母亲的良苦用心,做个孝顺、懂事、明理的好孩子。老师相信你们会做到的。)
所以,孟子逃学回来,母亲问他时,孟子的话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不在意)
当孟子看到母亲把布剪了,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呢?(疑问的语气)
当孟子听了母亲的教诲,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惭愧)
3、剧本中的孟母是一个怎样的母亲呢?从文中哪句话体会出来?
(严格教育孩子、耐心)
孟母的话又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耐心)
五、布置作业
1、搜集孟子或孟母教子的故事。
2、完成课后的练习。
板书设计:
24孟母断织劝学
孟子逃学知错就改
孟母断织
学习、做事要持之以恒
教学反思:
主备教师李学英时间:2011年11月2日
课1、理解课文内容。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学生通过学习,自己能体会母亲对孩子的教育的良苦用心,懂得学习、做事都要持之以恒,否则将一事无成。
教学
重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
难点
表演课文,在情景表演中明白做事要持之以恒的道理。
教学用具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自主探究法
教学过程
修改备注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剧本,简单了解了孟母教育孟子的故事,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孟母断织劝学》。
二、初读课文,理解题意。

教学设计1:孟母断织劝学

教学设计1:孟母断织劝学

第24课《孟母断织劝学(剧本)》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孟、推、剪”等8个字,会写“母、泪、孩”等7个字及本课的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表演这个剧本。

3.使学生懂得学习、做事都要持之以恒,否则将一事无成的道理。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语,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表演课文,在情景表演中明白做事要持之以恒的道理。

【教学方法】
讲授法、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小组合作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收集关于孟子的资料以及孟母教子的视频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师述: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一篇和我们平时不大一样的课文,它就是24课。

(板书课题:孟母断织劝学(剧本))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画出生字并读准字音。

2.师范读课文。

3.学生再读课文,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启发学生认识与以前学过的课
文的不同之处,初步感知剧本的特点。

)
三、识记生字
1.学生自主识字。

2.形近字比较:党——堂稚——推继——断桃——逃3.加一加:前——剪子——孟口——呆
4.强调易错字:念(不要少写一点)
四、写字教学
1.自主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老师范写。

3.学生描红、临写。

五、布置作业
写生字
【板书设计】
孟母断织劝学(剧本)
党——堂稚——推继——断桃——逃
前——剪子——孟口——呆。

《孟母断织劝学(剧本)》语文教案

《孟母断织劝学(剧本)》语文教案

《孟母断织劝学(剧本)》语文教案《孟母断织劝学(剧本)》语文教案培养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母、泪”等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发挥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教学重、难点朗读课文,从中感悟孟母断织劝学的良苦用心。

教学课时教学准备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想做演员吗?今天我们就来扮演孟子和他的母亲,看谁表演得最成功。

2、介绍“剧本”。

介绍孟子。

二、初读感知:1、自由读剧本,要求:读准字音,不会读的字想方法读准。

2、听录音或老师范读,边听边标出生字词。

3、同桌互粗生字词,看你跟同学学会读准了哪个生字词。

4、再自由读剧本,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5、指名读,正字音。

6、用你喜欢的方式再读剧本,边读边想:剧本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三、细读感悟:1、自由读剧本,边读边想:该怎样把这些台词说好?2、选择你喜欢的角色,认真说一说他的.台词。

3、师生合作,师读孟母的话,生读孟子的话,让一同学读场景的话。

4、三个同学合作表演练习。

5、男女同学分角色表演读。

6、指名读。

四、总结全文:学习了这个剧本,你有什么收获?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剧本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二、表演剧本:1、男女同学分角色表演。

2、指名三个同学表演。

三、识记生字:1、复习认读生字词。

2、你最快记住了哪个字是怎样记住的互相交流。

3、用生字说词造句。

四、指导书写:1、仔细观察字形和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你发现了什么你最能写好哪个字你最没把握写好哪个3、练习写,检查,互评。

五、布置作业:1、回家和爸爸和妈妈一起表演这个故事。

2、请教家人或读课外书了解孟子的更多故事。

24孟母断织劝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4孟母断织劝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4、孟母断织劝学(剧本)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分角色朗读课文,再演一演。

2、在读、演中体会孟母对孟子教育的良苦用心,并能从这个故事中深受启发,好好学习。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语,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表演课文,在情景表演中明白做事要持之以恒的道理。

教学手段:生字卡片、课文录音、收集关于孟子的资料以及孟母教子的故事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以“孟母三迁”的故事导入。

孟母是一位对孩子要求很严格而又讲究教育方法的母亲。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另一个关于孟母教子的故事。

(板书课题)二、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1、学生自由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小组讨论:孟母听了孟子的话,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孟子听了孟母的话,心里想些什么?说了些什么?他以后会怎么做?3、全班汇报三、指导分角色朗读1、指导学生进行对话练习重点指导学生准确地读出语气。

先确定角色,明确角色的关系,联系实际想想母亲、儿子交谈时各用什么语气。

可把课文分为三个情节:孟子逃学——孟母断织——孟子悔悟。

并确定对话的基调:母询问、儿作答;母断织、儿惊讶;母述因、儿悔悟。

2、同桌练习分角色表情朗读。

要注意括号内的提示。

3、全班汇报表演。

四、分角色演课本剧。

1、小组内脱离课本试演。

组员提建议改进。

2、请两组学生到讲台上表演。

3、小组内试演。

4、到讲台上表演或观看表演,提出意见。

五、课堂小结:1、学习了这个剧本,你有什么收获?(1)学习、做事都要持之以恒,否则将一事无成。

(2)感悟孟母断织劝学的良苦用心。

2、想一想,在你学习不认真时,你的妈妈会怎样教育你?可能你的妈妈有时会因为太生气而批评你、责罚你,但是,作为孩子,一定要理解母亲的良苦用心,做个孝顺、懂事、明理的好孩子。

老师相信你们会做到的。

六、扩展练习1、梳理自己对课文的感受,并收集孟子的故事并讲给同学听。

2、想一想自己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

学会理解长辈、知错就改。

七、板书设计:24、孟母断织劝学(剧本)孟母用心良苦孟子知错就改教学反思:这篇课文是以剧本的形式呈现的,括号里的话提示了场景、人物动作、神态;括号外的内容是人物的对话。

最新语文S版优秀教案24《孟母断织劝学(剧本)》教学设计

最新语文S版优秀教案24《孟母断织劝学(剧本)》教学设计

三、识记生字。 1.学生自主识字。 2.形近字比较:党——堂 稚——推 继——断 3.加一加:前——剪 子——孟 口——呆 4.强调易错字:念(不要少写一点)。 四、写字教学。
桃——逃
5.自主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6.老师示范。 7.学生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一、故事导入。 以“孟母三迁”的故事导入。孟母是一位对孩子要求很严格而又讲究教育方法的母亲。
3.全班汇报表演。 四、分角色演课本剧。 五、扩展练习。
收集孟子的故事并讲给同学听。
五、板书设计
2 只拣儿童多 处行颐和园门 知春亭畔
儿童多处就是春 湖面 湖边 玉澜 堂
(花儿——儿童)
第三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春天在哪里呢?”你有没有新的 发现?
指名回答:春天在儿童多的地方!春天在 儿童身上!
表演课文,在情景表演中明白做事要持之以恒的道理。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录音、收集关于孟子的资料以及孟母教子的故事。
教学方法
讲授法、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小组合作。
教学课时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开门见山,直接入题。 二、初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1.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并读准字音。 2.老师示范读课文。 3. 学生再读课文,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启发学生认识与以前学过的课文的不同之 处,初步感知剧本的特点。)
以“只拣儿童多处行”来结 束全文,既落实了教学重点,又能 首尾呼应。
二、学习第九自然段
(一)齐读第九自然段。 (二)进行句式变换,理解句意。 出示句子: 1. 当你春游的时候,记住“只拣儿童多处 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2. 你能把句子换个说法,不改变原意吗? 学生练习,并且读句子。

《孟母断织劝学》教学设计 (S版二年级上册)

《孟母断织劝学》教学设计  (S版二年级上册)

《孟母断织劝学》教学设计 (S版二年级上册)课题:《孟母断织劝学》课时数:2A类:1. 认识“孟、推、剪”等8个字,会写“母、泪、孩”等7个字,理解本课词语的意思。

2. 分角色朗读课文。

B类:3、小组合作,演一演这个故事。

4、学生通过学习,自己能体会母亲对孩子的教育的良苦用心,懂得学习、做事都要持之以恒,否则将一事无成。

第一课时教学板块学生课堂练习单板块一【目标4;五分钟】1、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很伟大的大学问家孟子。

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调皮,他的妈妈为了让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他四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由于思念父亲,就住在墓地附近。

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丧事的游戏。

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集市旁边去住。

到了集市,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

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像极了!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

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

这里,孟子天天看到先生教学生念书,也跟着他们学了起来。

有一天,孟子对妈妈说:“妈妈,我要读书,你把我送进学堂里去吧。

”孟母终于发出了舒心的微笑……这就是“孟母三迁”的故事。

2、导入新课。

在孟子进入学堂以后,发生了一件事,让孟子的母亲非常的生气。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孟母又是怎样教育孟子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一个故事,24课《孟母断织劝学》。

1、听故事,思考:故事中讲了一件什么事?2、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留待学习课文时解决。

板块二【目标 1;十五分钟】1、初读课文,理解题意。

(1)自读课文,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确。

(2)再默读课文,思考:“断织”是什么意思?“劝学”是什么意思?劝学的结果如何呢?所以,这个故事讲的就是孟母通过()来(),最终孟子()。

(3)现在请同桌当小裁判,看看课后的生字会认了吗?会给它找词语朋友吗?(4)老师还要考考大家,先读字卡上的生字,再组词。

《孟母断织劝学》教学设计 (S版二年级上册)_1

《孟母断织劝学》教学设计  (S版二年级上册)_1

《孟母断织劝学》教学设计(S版二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认识“孟、推、剪”等10个字,会写“母、泪、孩”等7个字及本课的词语。

2、能力目标: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演一演。

3、情感目标:使学生懂得学习、做事都要持之以恒,否则将一事无成的道理。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语,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表演课文,在情景表演中明白做事要持之以恒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文录音、收集关于孟子的资料以及孟母教子的故事教学方法:讲授法、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小组合作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开门见山,直接入题师述: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一篇和我们平时不大一样的课文,它就是24课。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学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1、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画出生字并读准字音。

2、师范读课文。

3、学生再读课文,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启发学生认识与以前学过的课文的不同之处,初步感知剧本的特点。

)三、识记生字1、学生自主识字。

2、形近字比较:党——堂稚——推继——断桃——逃3、加一加:前——剪子——孟口——呆4、强调易错字:念(不要少写一点)四、写字教学1、自主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老师范写。

3、学生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一、故事导入以“孟母三迁”的故事导入。

孟母是一位对孩子要求很严格而又讲究教育方法的母亲。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另一个关于孟母教子的故事。

(板书课题)二、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1、学生自由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小组讨论:孟母听了孟子的话,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孟子听了孟母的话,心里想些什么?说了些什么?他以后会怎么做?3、全班汇报三、指导分角色朗读1、指导学生进行对话练习{=本文由小学教学设计网收集_+]重点指导学生准确地读出语气。

先确定角色,明确角色的关系,联系实际想想母亲、儿子交谈时各用什么语气。

可把课文分为三个情节:孟子逃学——孟母断织——孟子悔悟。

并确定对话的基调:母询问、儿作答;母断织、儿惊讶;母述因、儿悔悟。

S版二年级上册24孟母断织劝学教案张玲

S版二年级上册24孟母断织劝学教案张玲

24孟母断织劝学(剧本)城区四十八校张玲说课:我今天讲得这篇课文是《孟母断织劝学》,这篇课文是以剧本形式呈现的,全文分为三个情节:孟子逃学——孟母断布——孟子悔悟。

课堂教学中我主要想创设一种“我要学,我想学”的教学氛围。

让所有的孩子都喜欢学语文。

所以在教学时主要抓住三个情节进行: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读演结合,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扮演孟子和孟母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

通过朗读让学生融入到情景中,从而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最后让每一个孩子都做一名小演员。

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首先:让学生观看孟子图像,了解孟子。

其次,让学生认识剧本这种文学形式。

再次,通过学习教育学生学习要持之以恒,不要半途而废。

教学目标:1、认识“孟、织、推”等10个生字,会写“泪、孩、改”等7个字及一下词语:眼泪、孩子、改过、吓呆了、念书。

2、分角色朗读课文,再演一演。

3、懂得学习、做事都要持之以恒,否则将一事无成。

教学重、难点:1、认读10个生字,书写7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与表演课文,在情景表演中明白做事要持之以恒的道理。

教学用具:孟子图片和资料,让学生收集孟子的故事。

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课件出示孟子图片,请大家猜猜他是谁?(孟子)2、了解孟子。

问:读了资料袋你知道了什么?(生讲述:孟子是战国时期鲁国人,中国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

有“亚圣”之称。

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与孔子合称“孔孟”。

)3、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一篇关于孟子小时候的故事——《孟母断织劝学》(师板书课题)4、针对课题进行质疑。

如:断织是什么意思?劝学是什么意思?……过渡:同学们,你们可真是提问题的小能手,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赶快读读课文,从文中找到答案。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让学生看孟子图像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同时也拓展学生课外积累。

通过对课题的质疑激发他们学习本课的兴趣。

二、初读,整体感悟1、回忆读书要求。

(课件出示读书要求)(1)注意读书姿势。

《孟母断织劝学》教学设计 (S版二年级上册)

《孟母断织劝学》教学设计  (S版二年级上册)

《孟母断织劝学》教学设计 (S版二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认识“孟、推、剪”等10个字,会写“母、泪、孩”等7个字及本课的词语。

2、能力目标: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演一演。

3、情感目标:使学生懂得学习、做事都要持之以恒,否则将一事无成的道理。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语,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表演课文,在情景表演中明白做事要持之以恒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文录音、收集关于孟子的资料以及孟母教子的故事教学方法:讲授法、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小组合作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开门见山,直接入题师述: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一篇和我们平时不大一样的课文,它就是24课。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学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1、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画出生字并读准字音。

2、师范读课文。

3、学生再读课文,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启发学生认识与以前学过的课文的不同之处,初步感知剧本的特点。

)三、识记生字1、学生自主识字。

2、形近字比较:党——堂稚——推继——断桃——逃3、加一加:前——剪子——孟口——呆4、强调易错字:念(不要少写一点)四、写字教学1、自主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老师范写。

3、学生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一、故事导入以“孟母三迁”的故事导入。

孟母是一位对孩子要求很严格而又讲究教育方法的母亲。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另一个关于孟母教子的故事。

(板书课题)二、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1、学生自由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小组讨论:孟母听了孟子的话,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孟子听了孟母的话,心里想些什么?说了些什么?他以后会怎么做?3、全班汇报三、指导分角色朗读1、指导学生进行对话练习{=本文由小学教学设计网收集_重点指导学生准确地读出语气。

先确定角色,明确角色的关系,联系实际想想母亲、儿子交谈时各用什么语气。

可把课文分为三个情节:孟子逃学——孟母断织——孟子悔悟。

并确定对话的基调:母询问、儿作答;母断织、儿惊讶;母述因、儿悔悟。

二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教案孟母断织劝学(剧本)2_语文S版

二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教案孟母断织劝学(剧本)2_语文S版

孟母断织劝学(剧本)[来源:学#科#网Z#X#X#K]教材分析《孟母断织劝学》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大学问家孟子的母亲教育他学习要持之以恒、不能逃学的事。

孟母以剪断布无法再接,比喻学习如果间断,将—无所获。

课文是以剧本的形式呈现的,括号里的话提示了场景、人物动作、神态;括号外的内容是人物的对话。

教学时指导学生初步认以这种文学形式。

教学目标1.认识“孟、推、剪”等8个生字,会写“母、泪、孩”等7个字及以下词语:眼泪、孩子、改过、吓呆了、念书。

2.分角色朗读课文,再演一演。

3.懂得学习、做事都要持之以恒,否则将一事无成。

教学重点、难点朗读课文,从中感悟孟母断织劝学的良苦用心。

教学准备课文录音、收集关于孟子的资料以及孟母教子的故事。

教学过程[来源:]一、朗读课文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默读课文,画出生字,多读几次,同桌互相检查并说说是如何记住的。

3.指名分部分朗读,老师纠正读音。

二、指导书写1.让学生先自己观察文后每个字在小楷格中的位置,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2.教师重点指导几个字、词,要注意指导学生把他们的各部分写紧凑些。

3.学生练写。

4.把学生写的生字、词在班上展示,并引导学生评一评。

三、讲述“孟母断织劝学”的故事导人四、初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边读边想,你有什么发现。

(要启发学生发现本文的表现形式与我们以前学的课文不一样,初步感知剧本的特点。

)五、再读课文,从人物的对话中理解课文内容重点讨沦:1.孟母听了孟子的话,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2.孟子听了母亲的话,心里想什么?说了些什么?他以后会怎样做?六、指导分角色朗读1.放课文朗读录音磁带。

2.指导学生进行对话练习。

3.同桌练习分角色表情朗读。

七、分角色表演课本剧。

二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教案孟母断织劝学(剧本)2_语文S版

二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教案孟母断织劝学(剧本)2_语文S版

孟母断织劝学(剧本)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

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

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来源:学#科#网Z#X#X#K]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

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

《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

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教材分析“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

“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

“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

“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

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

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

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孟母断织劝学》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大学问家孟子的母亲教育他学习要持之以恒、不能逃学的事。

孟母以剪断布无法再接,比喻学习如果间断,将—无所获。

课文是以剧本的形式呈现的,括号里的话提示了场景、人物动作、神态;括号外的内容是人物的对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母断织劝学》剧本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孟母断织劝学》剧本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孩子感悟剧本内容,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2.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课文。

教学重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人物的内心感情,有感情的`角色朗读。

设计思路:
感悟中读,读中感悟,体味感情,演出感情。

教学准备:
1.孟子像及孟子简介,织布机图片,《读书郎》歌曲。

2.演出道具。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导入。

(《孟母三迁》)
二.示孟子像,简介。

三.出示课题,齐读。

思考: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四.感悟内容。

1.题中“断织”是什么意思?
2.孟母为什么“断织”?
3.孟子明白孟母“断织”的用意了吗?他会怎么想?怎么做?
4.你觉得文中最重要的一句话是什么?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5.你喜欢孟子和孟母吗?为什么?
五.指导朗读。

六.分角色朗读课文。

七.表演课文。

八.出示师生收集的坚持学习的名言,读悟。

九.欣赏歌曲《读书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