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件-记叙文阅读考点及答题技巧

合集下载

记叙文阅读考点及答题技巧梳理 课件ppt

记叙文阅读考点及答题技巧梳理 课件ppt

❖ ⑤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他等来的只是愈演愈 烈的狂风和瓢泼大雨。而父亲的渔船却总也望不见。他的手开 始轻轻颤抖,慢慢地,焦躁和不安完全占据了他。
❖ ⑥母亲已经向海上救援队报警,而他几乎什么忙都帮不上, 只能用手扶着窗台,无助地张望着大海。后来,承受不了煎熬 的他冲进房间,疯狂地把自己曾视为珍宝的贝壳一股脑儿扔出 窗外,诅咒大海这个喜怒无常的怪物。他在心里祈求,只要父 亲能够回来,让自己做什么都可以。
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 的发展。 ❖ 3、心理描写及作用 ❖ 答题模式: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 的……性格或……品质。
4、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
指对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 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的描
写。



指对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
常见考点一:复述故事或概括内容
答题技巧:可按以下方式组织语言:谁(在何时何地)+干什么+结 果怎么样,或:什么(事物)+怎么样。注意表达的准确和简洁。
常见考点二:概括层意(段意)
答题技巧:1、摘句法:找段落中心句作为段意(有时要对中心句进 行适当的删改)。2、概括法:记叙了谁(在何时何地)+干什么+结果 怎么样,或:什么(事物)+怎么样(抒发了什么感情)。3、叠加法: 有些文段有两三个以上的主要内容,把要表达的这些内容组合成句就行。 总的要求:完整、简洁、明确。
❖ (6)反复:强调……意思,更能突出文章主题,抒情强 烈,富有感染力。
❖ (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 (8)反问: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 (9)引用:使内容更真实、准确、深刻、精密。 ❖ (10)反语:增加讽刺意味。 ❖ (11)对比:形成强烈反差,加强读者的印象,突出文

记叙文阅读技巧与答题策略ppt课件

记叙文阅读技巧与答题策略ppt课件

(3)段意合并法
在初次阅读时,先划出重点词语,然 后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段意,最后把内容相 同的合并。
例1:《故乡》一课,可分为三部分,段意分别 是:(1)回故乡(2)在故乡;(3)离故乡。根 据各部分段意可归纳为:本文主要记叙了“我”回 到故乡后在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以及离开故乡时的复 杂心情。
(4)在文章中,认真划出文章 的重点语句。
五、记叙的人称及作用 记叙文人称主要有:第一人称和第三 人称(有时第二人称也穿插出现在第一人 称或第三人称的叙述中,是出于直接抒情 的需要)。 第一人称使人感到亲切自然,增强文 章的真实性。第二人称与读者拉近距离, 便于直抒胸臆。第三人称不受时空限制, 能从多角度自由叙述,无所顾忌。
六、记叙的详略 确定记叙的详略标准应是文章的中心思想。 详写:是指对能直接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 进行具体的叙述和描略写:对表现中心思想有关但不是直接表 现中心的材料进行概括式的叙述。作用:使主 体全貌清晰,文章结构完整,叙事脉络清楚, 起辅助、补充、突出中心的作用。
学会阅读文章和掌握审题技巧 阅读题的解题步骤和诀窍:
一是要整体感知,读懂文章。明白文章写什么、 怎么写、为何写?
整体感知:标题 把握文章主旨,领悟情感 理清思路:线索,结构 (注意标志性语句、段落 ) 揣摩字句:写法探究。
二是要审清题干,明确方向。别是要明确题目 所问的范围、角度、要求。 三是要整合要求,明了表达。 赏
考查语段所在位置的作用
• • • • • • • 结尾: ①照应开头; ②照应前文; ③篇末点题; ④总结全文; ⑤点明中心,升华主题; ⑥含蓄隽永,引人深思。
一.理解句子的含义
(一).句子的含义—明确句子位 置
文章重点句子一般指这么几种: ①用做文章标题的句子 ②有深层含义的句子(通常与中心有关) ③运用了修辞方法的句子 ④过渡句 ⑤记叙文中的议论抒情句 ⑥景物描写句(见景物描写的作用) ⑦人物描写句(见塑造人物的手法及作用)

记叙文阅读八大考点及解题技巧课件-2024年中考语文提分技巧(共28张PPT)

记叙文阅读八大考点及解题技巧课件-2024年中考语文提分技巧(共28张PPT)
3. 从特定角度(或选择角度)赏析特定段落语句:①点明具体的角度(修辞方法、描写方法 、表达方式、句式特点等);②作用(注意结合语句或文段内容分析;切记作用既有句中使 用的修辞方法、描写方法等本身带给句子的表达效果,还有句子对体现、表达文章中心或人 物感情的作用)。
常见题型
考点五 理解、赏析重点词语
【中考阅读冲刺】
方法点拨
考点一 理解标题的含义及作用
一般来说,标题是对文章内容、主题、描写对象以及作者思想情 感等的高度概括与提炼。
1. 拟写文章标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寻找文章线索;②明确主旨和思想感情;③反复研读开头和结尾;④注 意反复出现的词语或句子;⑤抓住核心人物;⑥抓住核心事物;⑦抓住核 心事件;⑧把握作者情感。 【注】:所拟标题要简洁、凝练、概括、鲜明,要能吸引读者注意或触动 人心。
赏析语句的表达效果可从以下角度着手:
4. (特殊)句式的角度:要先点明句子运用的句式,再联系文章主要内容及中心,分析其 表达效果(作用)。如:设问句(提醒注意,引发思考)、疑问句(吸引读者,制造悬念, 引出内容)、反问句(加强语气,增强情感表达及感染力)、感叹句(抒情强烈,增强感召 力)等。
5. 用词的角度:抓住句中富有表现力的关键性词语,理解句子所表现的作者的情感,如好 恶、褒贬等。
解答理解语句含义类的题,要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方面进 行分析,还要注意联系文章中心思想。
方法点拨
考点四 理解、赏析重点语句
赏析语句的表达效果可从以下角度着手:
1. 修辞方法的角度:要先点出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再结合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对句 子本身的效果和对表现文章中心、人物情感等的作用等)。
2. 描写方法的角度:要先点出句子所运用的描写方法(如感觉:听、视、嗅、味、触;又 如人物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再结合句子分析其描写效果, 如让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让故事情节更丰满,等等。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PPT课件精选课件PPT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PPT课件精选课件PPT
留有思考的余地(回味无穷)。
记叙线索:
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始终的一条脉落,线索 是文章的纲,抓住了这个纲,就能理顺文章的内 容,掌握文章的结构,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线 索是重要的,但不是什么都可以成为线索,只有 那些能够体现各种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文 章主题思想的具体事物,才能作为贯穿全篇的线 索。
谢谢聆听 门前小土坡在夜色下显得有些陌生而拘谨,似乎把我当成远方客人。得知我要回来,一进门就看到母亲正朝着门口快步走来,她打量着我一直笑,拉我进屋。 “快坐下,坐车很难受吧?”母亲像个得到心爱玩具后的孩子般兴奋,我便坐在沙发上。 “去洗洗手吧,一路上出汗多”,我刚要起身,母亲又赶忙示意我别动,对我说:“我给你端来,你别起来。”不等我回话,转身到院子里了。 母亲端来水,递给我毛巾,转身又小跑着到厨房去了。我知道母亲在给我做捞面。记得初中时候一天上午放学,由于母亲忙农活做饭晚了,我一生气准备不吃饭就上学去。母亲也是这样让我坐着,转身小跑到厨房为我做捞面。 吃了无数次母亲做的捞面,但从没认真看过她擀面条的样子。想到这里,我轻轻来到院子里,厨房门开着,我站在离厨房几米远的地方,正好可以看到母亲。 厨房里装的还是以前那种白织灯,夜色包围下加上腾空的水蒸气,白织灯散发的昏黄光线显得有点力不从心。母亲就在灯下,正用擀面杖擀面,擀面杖很粗大,她似乎要用很大的力气。面团在前后滚动的擀面杖下由崎岖粗糙变得慢慢平整,终于像一张纸一样平铺在案板上。就像从小到大我走过的路,多少荆棘坑洼,都被母亲用双手铺平。
世间有一种相互的情愿、一种情感的眷恋、一种情怀的着落,一种甜情密意的爱。 爱情在彼此之间、难得珍贵。需要包容和蔼,需要俩情相续。人生没有任何情感能抵得上爱情来的强烈。真爱从心底滋生,滋润着的爱;能让岁月变得丰满幸福。 爱情经历过静默欢喜的心跳,心潮澎湃的悸动,小心翼翼的呵护。挚爱灵魂的降临,柔情蜜意的体会,爱情的情愫引诱着彼此之间的情怀。爱情就像一团火焰,热情奔放在彼此之间燃烧;爱就像颜丽的山花,烂漫开放在彼此之间芬芳的岁月里。 爱情在彼此之间是愉悦、是幸福的向往,有一种渴念,一种欲望。一个人如果没有了爱情的支撑,剩下的只有精神空虚,孤独寂寞。无论多么痛苦,爱情只是人生的一个部分。在现实面前,只有理顺思路,忘掉不愉,打点精神生活,才能继续愉悦自己的人生。 当然爱情很美好,但有时也会不如意。人生本来就在旅途中,有阳光与暗淡的一面,难免会经历过低谷,不必过于焦虑不安。如果一方有离去的企图,千万不得挽留,留下的人也留不住心。人走了茶也就凉了,再温了也没了芳香。在拥有时好好地珍惜,爱情本来就需要真情来相待。 做人要懂得思考,一个愚痴的人,一旦跳进了失恋的漩涡、难以挣脱。忧忧寂寞、郁郁寡欢、心劳意攘不可自拔。一个明智的人,通情达理,一切顺其自然,不会执着于曾经的美好。既然她执意要走,爱情就已经失去了光泽。那么,何必再度留念她的光彩。 情感确实曼妙。有时机遇恰巧会眷顾了爱情。在擦肩而过的人群中谁能与你并肩同行;谁能理会同你一道上船、驶往爱的彼岸。在滚滚红尘中,只有俩厢情愿,情投意合,才能算是一见钟情,顺理成章。 在这世界上有一种爱情叫着缘分。在谈笑中相遇、在不经意中发生。爱情在几度转角处相识,最终还是选择初恋的那个好。这不要说偶尔、也不能说凑巧,他们在冥冥之间自然的形成。那是一种力量的无形缠绕,在偶遇中滋生存在着相遇的机会与可能。 树靠营养吸收生长,开花结果。人也需要吸收养分,也需要茁壮成长。特别在爱恋之间那微妙的时刻,得像春花一样灿烂,滋润着培育成绚丽多姿让人羡慕,让人欣赏。人靠衣装马靠鞍,一个人的内涵显示在品位上,整洁大方是对对方的尊重。

记叙文阅读理解技巧ppt课件精选全文

记叙文阅读理解技巧ppt课件精选全文
3
第一步,通读全篇,大致了解
弄清文章结构的方法
找出文章的线索。记叙文的线索形式有:以时空 转移为线索,以一人、一事、一物为线索。 明确文章的顺序。记叙的顺序,要求我们掌握顺 叙、倒叙和插叙三种顺序方法。阅读时,注意倒叙、 插叙的起止点,对找出记叙的线索,把握文章的结 构将有所帮助。 理清文章的层次。 把握文章的详略。文章在选择和使用材料时有主 有次,有详有略。
4
第一步,通读全篇,大致了解
文章结构的分析方法
1、文章、段落的结构形式: 注意总分式(A总分、B分总、C总分总);层进式;并列式;对比式。 2、文章线索:注意那些在文中多次出现的字眼。 3、文章的顺序。注意倒叙、插叙的起止点,对找出记叙的线索,把 握文章的结构将有所帮助。 4、分析结构层次,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以写事为主的文章:1.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时间分析; 2.按事 情发生发展的地点转换分析;3.按事情发展的阶段分析。 以写人为主的文章:1.按人物成长的阶段分析;2.按人物所在的 不同地点分析;3.按表现人物不同性格特征的不同条件分析; 4.按人物感情的变化分析。 以写景状物为主的文章:1.按人物观察景物的观察点的变化,即 空间变化分析;2.按不同时间的不同景致的变化,即时间变化分析。
5、问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的位置能否调换:
A、能否 B、词语:分别解释两个词,句子:简单概括这两段或两部分的内容 C、词语:为何这样安排先后顺序(强调其中一个或与前文顺序一致或符合搭配 习惯,内在的顺序) D、句子:指出这两句有什么关系,所以不能调换(看是并列式或层进式或总分 式)
13
第三步:理清要点,认真答题
10
第三步:理清要点,认真答题
归纳中心意思的方法
⑴抓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题目总能或显或隐地传达出文章的主题。 《白杨礼赞》 ⑵抓住文中材料直接告诉读者中心意思的句子。例如《一面》 ⑶抓住文章的开头、结尾段中的提示中心意思的点题句,关键句,一般都是抒情、 议论句。例如《谁是最可爱的人》、《驿路梨花》 ⑷通过结构分析归纳中心意思。把文章的各部分的大意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概括, 然后指出作者借以表达的思想、感情、态度。例如《荔枝蜜》 ⑸从时代背景入手,好的文章都有时代的烙印,分析作者的写作背景。例如《风筝》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 ppt课件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  ppt课件

PPT课件
19
• (1)第一人称:以“我”的口吻或者角度展开记叙。第一 人称的“我”有时是作者本人,有时是作品中的一个角色, 即经过艺术加工的“我” 。经过了虚构,就不是作者本人; 把生活的真实的我记录下来,这就是作者本人。
理。6、细节描写 PPT课件
8
找主题句: 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
文 眼: 标题是“文眼”,统帅全文(新闻);有时交代主要人物、 故事情节,有时交代主要事、物(“物”象征意义);有时还是“线 索”。
材料组织特点: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 得体;详略得当。
PPT课件
9
划分层次:
• 以写事为主的文章: • ①.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时间分析;
• (5) 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 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 (6) 衬托(侧面烘托)手法: 以次要的人或事 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 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衬托,同类事物衬 托是“正衬”,相反事物衬托是“反衬”;以次 衬主。
PPT课件
13
• (7) 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 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 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②.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地点转换分析; • ③.按事情发展的阶段分析。 • • 以写人为主的文章: • ①、按人物成长的阶段分析; • ②、按人物所在的不同地点分析; • ③、按表现人物不同性格特征的不同条件分析; • ④、按人物感情的变化分析。
• 以写景状物为主的文章: • ①、按人物观察景物的观察点的变化,即空间变化分析; • ②、按不同时间的不同景致的变化,即时间变化分析。
力度。 • (11)对比:形成强烈反差,加强读者的印象,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PPT课件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PPT课件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人 物形象,突出中心。
.
7、 语言特色
可用短语(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 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 谐、节奏感强等) 答题套路:这篇文章语言(自然质朴或生 动优美.。。。)如“……(摘录文章中的 相关句子)”,它“……(适当地选入下 面词库摘抄的语言)”。
.
叙事类作品常识:
1、文章体裁 : 小说、散文(抒情散文、 叙事散文)
2、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 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3、散文种类: (1)叙事散文 (2) 抒情散文
4、散文特点: 形散而神不散。
5、小说种类: 长篇小说、 中篇小说、 短篇小说、 小小说。
.
6、小说三要素: 人物、 环境、 情节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
7、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记叙、议论、 抒情、描写、说明。
8、修辞手法:
1) 比喻 (2) 拟人 (3) 夸张 (4) 排比 (5) 对偶 (6) 反复
7) 设问 (8) 反问 (9)引用 (10)反语 (11)对比
.
文章的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 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使用的突出的方式, 通常是从作品的整体上来把握它,要注意 不同文体的作品:
7) 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 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 情。 (9)引用:使内容更真实、准确、深刻、 精密。 (10)反语:增加讽刺意味,使表达更深 刻,更有力度。 (11)对比:形成强烈反差,加强读者的印 象,突出文章的中心.。
10、 文段在结构上的作用分析: (1)开头部分:设置悬念,激发读者
答:突出眼前这片土地的古老沧桑,历史悠久和 对人类贡献的绵远持久,同时也含蓄的表达了对 世代养育人类的“这片热土”的热爱之情。

记叙文考点及答题技巧课件

记叙文考点及答题技巧课件
记叙文中的语言往往具有深层含义和隐喻、象征意义,通 过探究语言的深层含义,可以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思想 。
总结词
比较不同作品的的语言特色,理解语言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详细描述
不同作品的的语言特色是多种多样的,通过比较不同作品 的语言特色,可以拓展我们的语言视野和欣赏能力。
03
答题技巧
信息筛选与整合
总结词
反思与总结
对做过的题目进行反思和 总结,找出自己的不足之 处,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 。
THANKS
感谢观看
详细描述:通过回顾历年真题,让学生熟悉记叙文的常见考点和题型,加深对知 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方法应用
总结词:实践操作
详细描述: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答题方法与技巧,进行实际操作,培养解题思维和应试能力。
答案解析与反思
总结词:查漏补缺
详细描述:对练习或测试的答案进行解析,帮助学生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指导如何进行有针对性 的复习和提升。
05
备考建议
强化基础,积累素材
01
02
03
词汇和语法
掌握记叙文常用的词汇和 语法结构,提高语言表达 能力。
素材积累
多读优秀的记叙文作品, 积累语言和写作素材,提 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练习写作
定期进行记叙文写作练习 ,不断磨练自己的写作技 巧。
注重方法,提高效率
01
02
03
04
分析题目
认真审题,明确题目要求,把 握文章主题和要点。
表达方式与效果分析
总结词
分析表达方式的特点和效果,理解其在文中的作用。
详细描述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包括叙述、描写、议论等。考生需要分析这些表达方式的特点 和效果,理解其在文中的作用,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意图。同时 ,要注意表达方式的运用对于文章整体效果的影响。

记叙文阅读技巧与答题策略ppt课件

记叙文阅读技巧与答题策略ppt课件

(2)学会概括段意、层意。 ①抓文段的中心句。 ②用概括法。用文中现有的关键词自己组合成句 来概括。 ③把两个或两个以上意思相同的段落概括出联合 段意。总之要求:完整、简洁、明确。 10、词语的比较(选词填空): (1)、比较词义,尤其是意思相近的词,一定 要仔细辨别两个词在程度、适用范围、感情色彩 的方面的区别。 (2)、选好之后应该将相关句子多读几遍,反 复体会。
题目含义及作用
1.题目的含义: 记叙文的题目往往一语双关,富含哲理,常见 答题方法: ⑴结合全文内容理解题目的含义,对题目中的 关键词需要分别加以阐述。 ⑵结合全文理解题目的含义,需要由表及里加 以理解,深层含义多为文章中心。 2.题目的作用: ⑴题目新颖别致,有意蕴,吸引读者。(多用 好处) ⑵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 ⑶体现(表达、寄托)。。。。。。的感情。
5、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 会:(1)、用第一人称; (2)、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 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 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 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 身经历。 7、根据语境,补写心理活动:1、必须用 第一人称;2、必须仔细研读具体语境。
13、记叙文的提炼中心、主题: 要注意体会本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写作本文的目 的以及蕴涵在文中的思想感情。注意一些常用词 语,如概括主要内容,一般用:本文记叙了(描 写了,介绍了,通过)……,等等,如概括写作 目的和思想感情,一般用:表达……、抒发……、 赞美……、歌颂……、揭露……、鞭挞……、讽 刺……、说明……、揭示……、反映……等。 14、记叙文中议论:记叙文的议论有三种方式: 先叙后议、先议后叙、夹叙夹议。 作用:可起到承上启下;统领全文; 引发读者 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 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小学记叙文阅读知识及技巧精品PPT课件

小学记叙文阅读知识及技巧精品PPT课件
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或者人物活动的场景和周围 (室内)的布局、陈设):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时代特征、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渲染××环境气氛。衬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深化 主题。
某句话的作用
1.文首: 开篇点题; 渲染气氛(散文); 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 总领下文。 2.文中: 承上启下; 总领下文; 总结上文。 3.文末: 点明中心(散文); 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 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
②语言(对话)描写和行动(动作)描写: 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 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 的发展。 ③心理描写: 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 ××性格或者××品质。
5.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如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 天气、季节和景物场景如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交代 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渲染××环境 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的××命运、表现 人物某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起因
经过 结果
1.叙述 2.描写 3.说明 4.议(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 2.以动衬静,动静结合 3.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 4.人物描写 ①肖像(外貌)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 姿态等) 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 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表达方法: 1.句子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反问、对
比、夸张等); 2.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先抑后扬、寓情于景、
以小见大等); 3.叙事方式(顺叙、插叙、倒叙、补叙); 4.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引用)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精选课件PPT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精选课件PPT

世间有一种相互的情愿、一种情感的眷恋、一种情怀的着落,一种甜情密意的爱。 爱情在彼此之间、难得珍贵。需要包容和蔼,需要俩情相续。人生没有任何情感能抵得上爱情来的强烈。真爱从心底滋生,滋润着的爱;能让岁月变得丰满幸福。 爱情经历过静默欢喜的心跳,心潮澎湃的悸动,小心翼翼的呵护。挚爱灵魂的降临,柔情蜜意的体会,爱情的情愫引诱着彼此之间的情怀。爱情就像一团火焰,热情奔放在彼此之间燃烧;爱就像颜丽的山花,烂漫开放在彼此之间芬芳的岁月里。 爱情在彼此之间是愉悦、是幸福的向往,有一种渴念,一种欲望。一个人如果没有了爱情的支撑,剩下的只有精神空虚,孤独寂寞。无论多么痛苦,爱情只是人生的一个部分。在现实面前,只有理顺思路,忘掉不愉,打点精神生活,才能继续愉悦自己的人生。 当然爱情很美好,但有时也会不如意。人生本来就在旅途中,有阳光与暗淡的一面,难免会经历过低谷,不必过于焦虑不安。如果一方有离去的企图,千万不得挽留,留下的人也留不住心。人走了茶也就凉了,再温了也没了芳香。在拥有时好好地珍惜,爱情本来就需要真情来相待。 做人要懂得思考,一个愚痴的人,一旦跳进了失恋的漩涡、难以挣脱。忧忧寂寞、郁郁寡欢、心劳意攘不可自拔。一个明智的人,通情达理,一切顺其自然,不会执着于曾经的美好。既然她执意要走,爱情就已经失去了光泽。那么,何必再度留念她的光彩。 情感确实曼妙。有时机遇恰巧会眷顾了爱情。在擦肩而过的人群中谁能与你并肩同行;谁能理会同你一道上船、驶往爱的彼岸。在滚滚红尘中,只有俩厢情愿,情投意合,才能算是一见钟情,顺理成章。 在这世界上有一种爱情叫着缘分。在谈笑中相遇、在不经意中发生。爱情在几度转角处相识,最终还是选择初恋的那个好。这不要说偶尔、也不能说凑巧,他们在冥冥之间自然的形成。那是一种力量的无形缠绕,在偶遇中滋生存在着相遇的机会与可能。 树靠营养吸收生长,开花结果。人也需要吸收养分,也需要茁壮成长。特别在爱恋之间那微妙的时刻,得像春花一样灿烂,滋润着培育成绚丽多姿让人羡慕,让人欣赏。人靠衣装马靠鞍,一个人的内涵显示在品位上,整洁大方是对对方的尊重。

精品课件-记叙文阅读考点及答题技巧53页PPT

精品课件-记叙文阅读考点及答题技巧53页PPT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马 克思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精品课件-记叙文阅读考 点及答题技巧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三年云南省考题梳理:
2015年:《别样山茶红》
20.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谈谈你对标题“别样山茶红”的理 解。(2分)
21.第①段描写寒流来时昆明冬天的景象,有什么作用? 22.第④段写到“在百花之中,山茶是最持久的灿烂”, 文中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3分)
23.请从修辞的角度简要赏析第⑩段中的画线句子。3分)
它们一盆挨一盆摆放在地面坑坑洼洼的院子一角,绿 叶像海水漾波,红花像火焰腾跳,拥挤着,喧嚷着,摇头 摆脸,超越了这里的破败、空矿、凌乱、昏暗,那么醒目、 夺目、灼目,迸溅出满腔欢喜,流溢出盈盈暖意,使得原 本可能死气沉沉的一隅平添活泼生机。
24.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 想感情?(3分)
一、文章标题的作用 二、文章标题的含义 三、文章开头段落的作用 四、文章中间段落结构上的作用 五、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 六、修辞方法及其作用 七、描写方法及其作用
八、语境词的理解 九、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十、赏析句子 十一、叙述顺序 十二、分析人物形象 十三、记叙文的人称及其作用 十四、表现手法 十五、表达方式 十六、、谈看法、启示、体验、做法
一、文章标题的作用
(1)起到揭示文章主题的作用;(2)即 指……,又指……(3)是行文的线索; (4)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注意:如果标题中运用了修辞手法,一定 要点出来。
题型示例:
1、文章以《爸爸的花儿落了》为题有什 么作用(妙处)?
答:(1)起到揭示文章主题的作用;(2) 即指爸爸种的夹竹桃花凋谢了 ,又指爸爸 去世了。(3)是行文的线索。(4)吸引 读者阅读兴趣。
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卖花因缘 ,引出下段的爱花因缘,使文章结构更加 严谨。
五、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
结构上照应开头(点 题),内容上点明主旨, 深化中心。表达了作 者……的思想(情感)。
二、文章标题的含义
(既指)表层含义是……,又 指)深层含义是……。
提示:从文章表现的主旨去推敲。
题型示例: 1、文章以《爸爸的花儿落了》为题有什么
含义? 答:既指爸爸种的夹竹桃花凋谢了 ,
又指爸爸去世了。
2、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谈谈你对标题“别样 山茶红”的理解。(2015年云南省中考卷)
25.最后一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该段在文中有 何作用?(3分)
26.本文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请简要谈谈。(2分)
2018年复习侧重点: ◆标题的作用 ◆开头段落的作用 ◆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含义 ◆赏析句子 ◆重点句子的含义 ◆人称的作用 ◆写作顺序的作用 ◆谈感想、谈启示
四、文章中间段落结构上的作用
承上启下(过度)。承接上文……,引出 下文……,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
题型示例: 《把自己变成一朵花,香给这个世界看》( 2017年曲靖
市中考卷) 22.简要分析第11段在文中的作用。 ⑪卖花既是因缘,爱花也是因缘,我常觉得爱花者不是
后天的培养,而是天生的直觉。
记叙文阅读考点及答题技巧
阅读步骤
1、阅读全文:对文章内容、作者思路等有一个全 面感知。
2、浏览考题:粗略了解考察内容。 3、再读文章:与题目相关的内容仔细阅读。 4、解决问题:找准答题区域,注意关键句、主旨
句、抒情议论段。 5、认定补充:对考题做进一步审视,并对所做答
案进行认定、补充。
常见题型:
1、纵观全文,说说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 用。
引出下文,为下文写父亲与扁担的事作铺 垫;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吸引读者阅读 兴趣。
《像向日葵一样灿烂》(2018年师宗县二模卷)
22、文章第一段在全文的作用是什么?
(1)交代了事情发展的原因,以及我的心 情;(2)引出下文,为下文的展开作铺垫 。(3)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4)吸引读 者阅读兴趣。
(1)看一河流水在寒冷的侵蚀中渐渐凝固。
(2)每想起祖父的答案,我心里就会濡湿,仿佛一钟 美好在涌动着,就要拔节开花。
23.请对第⑤段画线句子作简要赏析。(3分)
而冬天依然流淌的河,到了春天就冲破了桎梏,把清澈 的笑容写在我们的眼睛里。
24.第④段和第⑦段都写到了“笑”,这两种“笑”含义有何 不同?(2分)
23.第⑧段中“这件往事”具体指什么?请简要概括。(3分 )
24.文章哪些地方用了伏笔,暗示这是一场“戏”?请简要回 答。(3分)
25.“观看”了作者演绎的第一场戏,你有何感想?请简要谈 谈。(3分)
2017年:《寒不冻心跳,风不散笑容》
22.结合语境,理解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
2016年:《我的第一场戏》
21.请对第①段画线句子作简要赏析。(3分)
记忆中总有一些让我们心动落泪的东西,在岁月的荡涤中, 它们都变成晶莹璀璨的琥珀。
22.结合语境,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
(1)“不,妈妈,我懂得珍惜,”我接过话茬,声音开始哽 咽。
(2)母亲哽咽着掏出手绢擦眼睛。
既指杜鹃红山茶、茶梅等山茶花的绽 放激动人心;又指妻儿早逝的独身老人对 山茶的爱,对美的追求,鼓舞他Fra bibliotek构自己 的人生。
三、文章开头段落的作用
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 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设 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 趣。
题型示例:
《扁担的使命》(2017年曲一中模拟卷)
①在乡下,扁担是游走在生活边缘的一个苦行僧。它总是在最忙碌的季节受 命,日复一日在乡亲们的肩上负重修行。扁担是可以在僻静的角落里孤独地 存在的,属于那种十天半月、三年五载都不发一言不懂抗议的物件。
2、通读全文,说说作者以“心是一棵会开 花的树”为题有什么妙处?(2013年贵州卷)
①文章标题《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起到 揭示文章主题的作用 。
② 文章题目是行文的线索。以“树”为线 索行文,思路清晰。
③《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用比喻的修辞 手法,将心比作会开花的树,吸引读者的 阅读兴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