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讲 激光倍频技术
激光倍频实验讲稿
全固体(腔内/腔外)激光倍频实验一、实验目的和内容1. 了解全固体激光器的特点, 学习工作物质的入射端面与输出镜构成的谐振腔的激光器的调节;2. 掌握“倍频”的概念,了解倍频技术的意义;3. 基本掌握非线性晶体的长度,有效非线性系数,相位匹配因子对非线性转换效率的影响规律;4. 要求学生每人至少调节一次激光器,观察基频光1064nm 的输出情况,理解激光模式的含义;5. 调节非线性晶体,观察倍频光532nm 绿光的输出情况。
二、实验原理非线性光学基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全过程,可分为光作用于物质,引起物质极化形成极化场以及极化场作为新的辐射源向外辐射光波的两个分过程。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当频率为ω的光入射介质后,引起其中原子的极化,即负电中心相对正电中心发生位移r ,形成电偶极矩r m e =, (1)其中,e 是负电中心的电量。
我们定义单位体积内原子偶极矩的总和为极化强度矢量P ,m P N =, (2)N 是单位体积内的原子数。
极化强度矢量和入射场的关系式为+++=3)3(2)2()1(E E E P χχχ (3)其中χ(1),χ(2),χ(3),…分别称为线性极化率,二级非线性极化率、三级非线性极化率…,并且χ(1)>>χ(2)>>χ(3)…。
在一般情况下,每增加一次极化,χ值减少七八个数量级。
由于入射光是变化的,其振幅为E =E 0sin ωt ,所以极化强度也是变化的。
根据电磁理论,变化的极化场可作为辐射源产生电磁波——新的光波。
在入射光的电场比较小时(比原子内的场强还小),χ(2),χ(3)等极小,P 与E 成线性关系为P =χ(1)E 。
新的光波与入射光具有相同的频率,这就是通常的线性光学现象。
但当入射光的电场较强时,不仅有线性现象,而且非线性现象也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来,新的光波中不仅有入射光波频率,还有二次谐波、三次谐波等频率产生,形成能量转移,这就是所谓的频率变换。
脉冲激光器的调Q和倍频
脉冲激光器的调Q 和倍频实验目的1. 熟悉Nd:YAG 激光器的结构。
2. 了解和掌握利用晶体的线性电光效应实现激光调Q 的原理。
3. 了解和掌握激光倍频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倍频晶体相位匹配的方法。
实验原理激光调Q 技术就是使激光谢振腔的Q 值发生变化,使激光工作物质的受激辐射压缩在极短的时间内发射的一种技术。
具体的讲就是在光泵开始激励的初期,使腔内的损耗很大,Q 值很低,这使激光振荡的阈值很高,使激光振荡不能形成,因而上能级的反转粒子数大量积累。
当积累达到最大值时,突然时谐振腔的损耗变小,Q 值突增,这时反转粒子数密度比阈值大得多,使激光振荡迅速建立,腔内像雪崩一样以极快的速度建立起极强的振荡,于是在极短的时间内输出一个极强的激光脉冲。
调Q 激光脉冲峰值功率一般都高于兆瓦级,而脉冲宽度只有10-8~10-9秒,因而通常将这种脉冲称为激光巨脉冲。
激光谐振腔内的损有多种,用不同的方法来控制腔内不同的损耗,就形成了不同的调Q 技术,例如控制反射损耗的有转镜调Q 技术、电光调Q 技术,控制吸收损耗的有染料调Q 技术,控制衍射损耗的有声光调Q 技术等。
倍频技术就是将频率为ω的强激光束入射到某些非线性晶体,通过强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产生2ω的二次谐波的技术。
倍频技术是目前由较低频率的激光转换为较高频率激光的最成熟和最常用的频率转换技术,也是最早被利用的非线性光学效应。
当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就会带起原子外层电子的位移,产生电偶极矩r e m =,其中e 为负电中心的电荷量,r 是负电中心相对于正电中心的距离。
单位体积内偶极矩的总和为极化强度P ,m N P =,N 是单位体积内的原子数。
极化强度的大小和方向随外电场的变化而变化,这种极化场就会产生电磁波的辐射。
如果入射到介质上光束的频率为ω,电场矢量为t E t E E πνω2cos cos 00 ==由于光的作用,产生的极化强度P 与外电场强度矢量E 之间的关系为+⋅+⋅=E E E P )2()1(χχ式中)1(χ, )2(χ为与时间、位置无关的常数,成为介质的极化系数,且有 )3()2()1(χχχ>>>>当入射光很弱时,极化系数的高阶项都可忽略不计,则(2)可简化 t E E P L ωχχcos 0)1()1( ⋅=⋅=这就表明弱光照射下,介质的极化强度矢量与电场强度成线性关系,其频率与入射光频率相同。
激光倍频技术原理
10
§8.3角度匹配方法
负单轴晶体的角度匹配
<1>负单轴晶体I 类 no ne
要求no ne2 2
2 2 o 2 2 o 1 2
基频光取o光偏振态,倍频光选e光偏振态 o o e 2 no n (
2 e I m负
)
1
no
2
2 o 2
1 n (
e
I m正
)
2
n
2 o
ne
2
2 (no ) 2 (no ) 2 arcsin 2 2 (no ) (ne )
<2>正单轴晶体II 类 o e o 2
1 cos 2 sin 2 2 2 ne ( ) no ne2 ne ne ( ) no no
9
§8.3角度匹配方法
角度相位匹配 相位匹配要求nω=n2ω,由于色散的存在,nω一般不等于n2ω。 对于各向异性晶体,由于存在双折射,不同偏振态的光电场对应的 折射率也不相同。 在某个方向上,可以使色散与双折射互相抵消,实现nω=n2ω。
为消除光孔效应和相位失配,必须使 sin(2 m ) 0 m 0, m / 2,即使基频光垂直光轴入射。
对于负单I 类,要满足no ne2 , 使曲线在A处相切,
一般采用控制温度的方法实现。因此NCPM 也称为 90o 温度匹配。
15
§8.3角度匹配方法
§8.2倍频技术
激光倍频技术也称为二次谐波(SHG)技术,是最先在实验上发现的 非线性光学效应。1961年由Franken等人进行的红宝石激光倍频的实 验,标志着对非线性光学进行广泛实验和理论研究的开端。激光倍频 是将激光向短波长方向变换的主要方法,已达到实用化的程度,并且 有商品化的器件和装置,目前获得非常广泛的应用。
实验十八__激光倍频技术及其特性分析
实验十八 激光倍频技术及其特性分析【实验目的】1、掌握倍频的基本原理和调试技能;2、了解影响倍频效率的主要因素;3、测量二倍频激光转换效率。
【实验原理】利用某些晶体在强光作用下的非线性效应,使频率为ω的激光通过晶体后,变成频率为2ω或3ω的倍频光,即为倍频技术。
它可用以扩展激光波段。
例如,可将1.06m μ的红外激光二倍频为0.53m μ的可见绿光,这对水下通讯,彩色电视等都很有实用价值的。
1、 物质极化的非线性效应物质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及带负电的电子组成,一般呈中性。
但当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原子的内能并不发生变化,只引起外层电子的位移,产生了电偶极矩,m er m =是偶极矩。
e 是负电中心的电荷量,r 是负电中心相对于正电中心的距离。
单位体积内偶极矩的总和为极化强度p Nm =,N 是单位体积内的原子数。
极化强度的大小和方向随外电场的变化而变化,形成了极化波,这种极化场的变化会产生电磁辐射。
一般情况下(就是入射光的场强与原子内的场强相比十分微弱时),极化强度P 与入射光的电场E 成线性关系P xE =。
因此极化场产生的辐射与入射光场有相同的频率。
在强光照射下,物质的极化则表现为非线性的特性,极化强度与入射光场的关系的标量形式为23123P ......x E x E x E =+++ (18-1)式中的1x 、2x 、3x ……分别是线性、二次非线性,三次非线性等的极化系数,并且1x >>2x >>3x ,故在弱电场作用下,只能呈现出线性效应,只有对强电场才能显示出非线性效应。
在激光出现前,这种非线性现象不可能观察到,只有高强度的激光出现后,才观察到了非线性现象。
我们忽略三次以上的非线性效应,现在分两种情况来分析光波场通过非线性晶体时的二次非线性效应。
第一种情况:一列行波通过非线性晶体时的二次非线性效应距波源o 为z 处的任一点s 在t 时刻光波场的振辐可表示为0(,)cos()E z t E t kz ω=- (18-2)式中0E 为光源光波场的振辐,2/,k n πλλ=为波长,n 为晶体折射率。
激光倍频技术-光学频率之舞
激光倍频技术-光学频率之舞什么是倍频激光倍频激光是一种激光器输出的光束经过一个非线性光学晶体或非线性光学材料后,产生的光束频率翻倍的现象。
这个过程叫做倍频(Second Harmonic Generation,SHG),也被称为频率加倍。
在倍频激光中,通常使用非线性光学晶体或材料来实现频率翻倍。
这些材料对于不同频率的光有不同的折射率,因此当原始激光光束通过这些材料时,会发生频率加倍的现象。
具体来说,倍频过程中,两个光子被合并成一个光子,其频率是原始光的两倍。
如将激光倍频是指激光经过倍频晶体(LBO、BBO)生成波长减小一半,频率加倍的激光,晶体对1064nm强光倍频后为532的绿光。
倍频的条件晶体可以找到一个方向,使频率f1的基频激光,和2*f1频率的倍频光,折射率能够相同(光子动量守恒),这样晶体中就可以存在理想的增益特征长度。
能量能够持续地从f1的基频激光转换到2*f1的倍频光中。
倍频技术的核心原理非线性光学原理在这些过程中是核心,非线性材料或晶体被用来将原始激光的频率改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倍频技术:二次谐波生成(SHG):这是最常见的倍频过程之一,其中原始激光的频率翻倍,产生两倍频率的光。
SHG广泛用于激光光源和医学成像。
和频生成(SFG):两个不同频率的光波通过非线性晶体相互作用,产生一个新的频率,其频率是两个原始频率的和。
SFG在界面科学和光谱学中有重要应用。
差频生成(DFG):两个不同频率的光波相互作用,产生一个新的频率,其频率是两个原始频率的差。
DFG也用于光谱学和激光源。
光学参量振荡(OPO):这种特殊的倍频过程中,一个非线性晶体中的激光光子分裂成两个较低频率的光子,同时满足能量守恒。
这通常用于产生可调谐的激光光源激光倍频的好处激光的波长越短,频率越高,光的粒子性越强,穿透力越强,传送完整电磁波的周期越短,激光脉冲的最短时间越短。
脉冲越短,所需要的电磁波的周期越短,频率越高。
这就是为什么皮秒或飞秒激光器的电磁波的频率越高的原因。
激光倍频技术讲解
(n0 ne ) e 2 负单轴 正单轴 o 2 (ne no )
基频光不取或不单独取低折射率所对应的偏振态,总有取
高折射率所对应的偏振态,这样就补偿了正常色散造成的
k 0
§4.3角度匹配方法
双轴晶体的角度匹配
一般来讲,晶体的对称性越低,非线性极化率越大,倍频
播。当deff=0时,E1,2,3=const,独立传播,无吸收。
§4.2倍频技术
倍频效率
E(ω)~E(2ω)
E (2 , z ) i (2t k2 z ) E (2 , z , t ) e c.c. 2 E ( , z , t ) E ( , z ) e i (t k z ) c.c. 2 Q dE (2 , z ) E 2 ( , z )ei (2 k k2 ) z dz E (2 , L) dE (2 , z ) E 2 ( )eikL /2 L
和非线性极化PNL。 PNL是两个以上光电场E相乘的结果, 导致了不同光电场之间出现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之 间有能量转移,即光波之间有耦合作用。 由Maxwell方程组可以推导出相应的波耦合方程组,对于二 阶非线性效应,频率关系为 3 1 2 的光电场有: dE1 i1 * deffE2 E3e ikz 其中,n1,2,3为各自的折射率(1,2,3 ) dz n c
§4.2倍频技术
相位匹配条件及其意义
k 0称为相位匹配条件
相位匹配条件的物理意义
1 光子动量守恒 2 相速度相同 E ( )与E (2 )之间的相位差,在转换 过程中保持不变,与z无关 3 折射率相同 要求基频光与倍频光的折射率相等 即无色散
532nm激光倍频原理
532nm激光倍频原理532nm激光倍频原理介绍激光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光学技术,在许多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中,532nm激光倍频技术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
本文将从浅入深,逐步解释532nm激光倍频原理。
激光的基本原理1.激光简介:激光是通过受激辐射过程产生的一种高度聚焦的、高能量的、单色的光束。
2.激光产生原理:激光的产生主要由两个过程构成,即受激辐射和放大辐射。
激光倍频技术1.激光倍频简介:激光倍频是指将光波的频率提高到原来的2倍或更高,产生更短波长的激光。
2.532nm激光倍频:532nm激光是一种常见的绿光激光,在许多应用领域中需求较高。
而532nm激光倍频技术可以将其频率提高到原来的2倍,即产生266nm的紫外激光。
532nm激光倍频原理详解1.荧光物质的选择:为实现532nm激光倍频,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荧光物质,如β-BBO晶体。
2.波长调节:通过调整激光器的光路和外加电场,将532nm激光的频率调整到特定值,以匹配荧光转化的需求。
3.双倍频效应:当532nm激光通过β-BBO晶体时,由于晶体的非线性光学特性,波长减半,产生266nm的紫外激光。
4.激光束整形:通过使用适当的光学组件,可以对266nm激光进行整形,使其满足具体应用的需求。
应用领域1.生物医学:532nm激光倍频技术在生物医学中广泛应用于显微成像、荧光染料激发等领域。
2.光通信:532nm激光倍频可以提供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高的带宽,因此在光通信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结论532nm激光倍频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激光技术手段,通过选择合适的荧光物质和调节激光波长,可以实现532nm激光频率的加倍,从而产生更短波长的激光。
该技术在生物医学和光通信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激光倍频实验讲稿汇总
全固体(腔内/腔外)激光倍频实验一、实验目的和内容1. 了解全固体激光器的特点, 学习工作物质的入射端面与输出镜构成的谐振腔的激光器的调节;2. 掌握“倍频”的概念,了解倍频技术的意义;3. 基本掌握非线性晶体的长度,有效非线性系数,相位匹配因子对非线性转换效率的影响规律;4. 要求学生每人至少调节一次激光器,观察基频光1064nm 的输出情况,理解激光模式的含义;5. 调节非线性晶体,观察倍频光532nm 绿光的输出情况。
二、实验原理非线性光学基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全过程,可分为光作用于物质,引起物质极化形成极化场以及极化场作为新的辐射源向外辐射光波的两个分过程。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当频率为ω的光入射介质后,引起其中原子的极化,即负电中心相对正电中心发生位移r ,形成电偶极矩r m e =, (1)其中,e 是负电中心的电量。
我们定义单位体积内原子偶极矩的总和为极化强度矢量P ,m P N =, (2)N 是单位体积内的原子数。
极化强度矢量和入射场的关系式为+++=3)3(2)2()1(E E E P χχχ (3)其中χ(1),χ(2),χ(3),…分别称为线性极化率,二级非线性极化率、三级非线性极化率…,并且χ(1)>>χ(2)>>χ(3)…。
在一般情况下,每增加一次极化,χ值减少七八个数量级。
由于入射光是变化的,其振幅为E =E 0sin ωt ,所以极化强度也是变化的。
根据电磁理论,变化的极化场可作为辐射源产生电磁波——新的光波。
在入射光的电场比较小时(比原子内的场强还小),χ(2),χ(3)等极小,P 与E 成线性关系为P =χ(1)E 。
新的光波与入射光具有相同的频率,这就是通常的线性光学现象。
但当入射光的电场较强时,不仅有线性现象,而且非线性现象也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来,新的光波中不仅有入射光波频率,还有二次谐波、三次谐波等频率产生,形成能量转移,这就是所谓的频率变换。
激光倍频演示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激光倍频的基本原理;2. 掌握激光倍频实验的操作步骤;3. 观察激光倍频现象,分析影响倍频效率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激光倍频是指激光经过非线性光学晶体或材料后,其频率翻倍的现象。
在激光倍频过程中,原始激光光束通过非线性光学晶体,与晶体中的电子相互作用,使电子发生能级跃迁,从而产生频率翻倍的倍频光。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实验仪器:- 激光器(如 Nd:YAG 激光器)- 非线性光学晶体(如 LBO、BBO)- 光学平台- 光电探测器- 信号处理器- 数据采集系统2. 实验材料:- 激光倍频晶体(如 LBO、BBO)- 激光倍频实验样品(如光路板、光纤等)四、实验步骤1. 将激光器输出的激光束耦合到光纤中,通过光纤传输至非线性光学晶体;2. 将非线性光学晶体放置在光学平台上,调整晶体的位置和角度,以获得最佳的倍频效果;3. 使用光电探测器检测倍频光输出,记录数据;4. 通过信号处理器处理数据,分析倍频效率;5. 改变实验条件,如激光功率、晶体温度等,观察倍频效率的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显示,当激光功率为 1 kW,晶体温度为25℃ 时,倍频效率最高,约为 10%;2. 当激光功率增加时,倍频效率也随之增加,但增幅逐渐减小;3. 晶体温度对倍频效率有一定影响,当温度过高或过低时,倍频效率均有所下降;4. 实验中观察到的倍频光波长为 532 nm,符合理论预测。
六、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激光倍频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2. 实验结果表明,激光倍频技术在光通信、激光医疗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3.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激光功率、晶体温度等因素对倍频效率有较大影响,需要进一步优化实验条件;4. 激光倍频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对于拓展激光应用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注:本实验报告仅供参考,实际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误差和差异。
激光倍频实验讲解
,(1)
其中,e是负电中心的电量。我们定义单位体积内原子偶极矩的总和为极化强度矢量P,
,(2)
N是单位体积内的原子数。极化强度矢量和入射场的关系式为
,(3)
其中χ(1),χ(2),χ(3),…分别称为线性极化率,二级非线性极化率、三级非线性极化率…,并且χ(1)>>χ(2)>>χ(3)…。在一般情况下,每增加一次极化,χ值减少七八个数量级。由于入射光是变化的,其振幅为E=E0sinωt,所以极化强度也是变化的。根据电磁理论,变化的极化场可作为辐射源产生电磁波——新的光波。在入射光的电场比较小时(比原子内的场强还小),χ(2),χ(3)等极小,P与E成线性关系为P=χ(1)E。新的光波与入射光具有相同的频率,这就是通常的线性光学现象。但当入射光的电场较强时,不仅有线性现象,而且非线性现象也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来,新的光波中不仅有入射地基波频率,还有二次谐波、三次谐波等频率产生,形成能量转移,频率变换。这就是只有在高强度的激光出现以后,非线性光学才得到迅速发展的原因。
,(17)
就是使
,(18)
nω和n2ω分别为晶体对基频光和倍频光的折射率。也就是只有当基频光和倍频光的折射率相等时,才能产生好的倍频效果,式(18)是提高倍频效率的必要条件,称作相位匹配条件。
由于vω=c/nω,v2ω=c/n2ω,vω和v2ω分别是基频光和倍频光在晶体中的传播速度。满足(18)式,就是要求基频光和倍频光在晶体中的传播速度相等。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所谓相位匹配条件的物理实质就是使基频光在晶体中沿途各点激发的倍频光传播到出射面时,都具有相同的相位,这样可相互干涉增强,从而达到好的倍频效果。否则将会相互削弱,甚至抵消。
激光倍频技术
E = E0 cos ωt
x x+dx
x
在x=d面上,整个出射的倍频光
E ' ( 2ω ) ∝ dk 2 2k + k π sin cos(2ωt 1 2 d + ) k 2 2 2
式中 k = 2k1 + k2 出射倍频光的光强为
d dk 2 d k 2 2 )2 I ' (2ω ) ∝ ( sin ) = d2( l k k 2 2 sin
激光倍频技术
当入射到介质的光波 E = E0 cos ωt 很强时, 如非线性晶体的极化系数很大, 则晶体中产生的 电极化强度
基频成份 直流成份 倍频成份
2 2
P = αE + β E 2 = αE0 cos ωt + βE0 cos ωt 1 1 2 = βE0 + αE0 cos ωt + βE02 cos 2ωt 2 2
当 k = 0 时, I ' (2ω ) 为极大。
激光倍频技术与非线性晶体材料有关。
非线性晶体
滤色片
π 倍频次波辐射 与倍频极化波相位差 2
d
入 射 激 光 x=0 x~x+dx x=d
E0 cos ωt E ' (ω )
基频 次波 辐射 倍频 次波 辐射
E ' ' (2ω )
O
π dE ' (2ω ) ∝ cos[2ωt 2k1 x + ]dx 2 π dE ' (2ω ) ∝ cos[2ωt 2k1 x + k 2 (d x)]dx 2
由于电化极强度 包括三种成分, 产生了基 频极化波 P (ω ) 和倍频极化波 P (2ω ) ,又产生相 应的基频次波辐射 E ' (ω ) 和倍频次波辐射 E ' (2ω ) 这就是倍频光产生的机理,
倍频技术
光强 (W/cm2)
1-10 1010
0.1-10 107
109 V/cm
激光
§4.2
二次谐波功率
用经典电磁场理论来处理二次谐波问题的路线 从Maxwell 方程 出发 非线性介质中的电磁波动方程(在非线 性介质中传播的电磁波,它的场强随时 间变化的方程)
耦合波方程(描述入射的基波与产生的谐波之间 由于介质的非线性而耦合,转化关系的方程)
§4
倍频技术 Frequency-doubling technique
§4.1
电介质响应的非线性
光在介质中传播,光频电场 E 使介质产生电极化.在激光出现之前, 线性光学认为介质的电极化强度 P 与入射光波电场 E 成简单的线性关 系.
P = ε 0 xE
χ ~ 介质极化率
(1)
根据这一假设,描述光波在介质中传播与相互作用的Maxwell 方程, 是一组线性微分方程组. 单一频率的光入射到非吸收的透明介质中,其频率不发生任何变化 不同频率的光同时入射到介质中,各光波彼此之间不发生耦合,既不 改变各光波的频率,也不产生新的频率 两光束相遇时,如果是相干光,则产生干涉,如果是非相干光,则只 有光强叠加
E2 uε t
1
2
(ω 1 )
1 i [( ω ω ) t ( k k ) z ] + ud 2 2 E 3 ( z ) E *2 ( z )e + c.c. t
2
3 2 3 2
1
= ω uε [ 2 E 1 ( z )e i ( ω t k z ] + c.c.] 1 2 i [ ω t ( k k ) z ] ω 1 ud [ 2 E 3 ( z ) E *2 ( z )e + c.c.]
光的倍频原理
光的倍频原理光的倍频原理是指通过某种方法将光的频率增加到原来的倍数。
光的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光波重复出现的次数,单位是赫兹(Hz)。
光的倍频主要可分为非线性倍频和线性倍频两种。
非线性倍频是指在非线性光学材料中,通过非线性光学效应将光的频率增加到原来的倍数。
非线性光学材料具有非线性响应特性,即光强与电场强度的关系不是线性的,而是非线性的。
其中,最常见的非线性光学材料是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简称DMSO),它具有良好的非线性效应。
非线性倍频中的主要过程是二次谐波产生,即将输入的基频光波的频率加倍。
例如,将一束红光(波长为632.8nm)射入非线性光学材料中,通过二次谐波产生,可以得到一束波长为316.4nm的绿光。
线性倍频是指通过光学器件中的非线性效应将一束光的频率增加到原来的倍数。
常见的线性倍频器件有倍频晶体、掺铒光纤和光纤拉伸器等。
其中,倍频晶体是线性倍频中最常用的器件。
通过频率加倍效应,倍频晶体可将输入的光源频率扩展到原来的二倍。
倍频晶体一般由非线性晶体(如β-BaB2O4,简称BBO)制成。
当一束入射光穿过倍频晶体时,晶体中的非线性效应会导致光的频率翻倍。
例如,将一束波长为1064nm的红外激光传入BBO晶体,可以得到一束波长为532nm的绿光。
光的倍频原理在实际应用中有很多重要的应用。
例如,在激光技术中,光的倍频可以用于激光器的频率加倍、波长转换和频谱展宽等。
另外,光的倍频也常用于实验室中的光学实验,例如通过倍频晶体可以获得更高频率的光源以满足实验需求。
此外,光的倍频还在光通信、光制造、光学测量和光学信息处理等领域有重要应用。
总而言之,光的倍频原理是通过非线性效应或线性倍频器件将光的频率增加到原来的倍数。
非线性倍频通过非线性光学材料中的二次谐波产生,线性倍频通过倍频晶体等器件实现。
光的倍频在激光技术和光学实验中具有重要应用,对于促进光学科学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激光倍频技术原理
由Maxwell方程组可以推导出相应的波耦合方程组,对于二 阶非线性效应,频率关系为 3 1 2 的光电场有:
dE1 dz
i1
n1c
deff
E2* E3e ikz
dE2 dz
i2
n2c
deff E1*E3eikz
dE3 dz
i3
n3c
deff
E1E负单轴晶体的角度匹配
<1>负单轴晶体I类 no ne
基频光取o光偏振态,倍频光选e光偏振态 o o e2
要求no ne2
1
no
ne2
(
I m负
)
1 no 2
1 ne2 (mI负 )2
cos2
I m负
no2 2
sin
2
I m负
ne2 2
arcsin
(no )2 (ne2 )2
Pi 0 ij E j ijk E j Ek ijkl E j Ek El
第一项是线性极化,包括了线性光学的内容。
当
(2) • E
(1) 时,第二项的作用逐渐增强,即随着电场E的
不断增强,偶极子的振动超过了线性区,产生了非线性效
应,对应的非线性效应为:SHG,SFG,DFG,OPO…
第三项对应更高的非线性光学效应:THG,SRS,SBS,FWM,...
(no2 )2 (no2 )2
2
<2>负单轴晶体II 类 o e e2
no ne
ko
ke
c
no
c
ne ( )
ke2
2 c
ne2 ( )
ne2
(mII负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E r , t
0
2P r , t
同样在外界光波电场E的作用下将引起介质内部的极化,产生 极化强度P,考虑到非线性相互作用,极化强度P可以写成:
P PL PNL PL 为线性极化项,PNL为非线性极化项。
上述两个过程互为因果,将两式联立可以解出介质中光场分布
当光电场强度很低时,可以忽略PNL,只保留线性极化PL, 即通常的线性光学
L 0 L 1 L 1 E1 E1 L 0 L 2 L 2 E2 E2
可以看出,由于非线性响应,在非线性介质中感应的极化强度, 不仅有频率1 和 2的分量,还有频率为21 、 2 2、1 2、1 2 的分量以及直流分量。 这些极化强度分量将辐射出相应频率的电磁
k 1 k 1
代入上式,可以得到联立方程组: 设光电场由频率为1 和 2 e 2 r1 r1 0 r1 E t 单色光组成: m i1 t i 2 t r r 2 r Ar 2 E t E e E e c .c . 1 2 2 0 2 1 2
波,这就是非线性光学中的倍频、和频、差频和光整流等光学效应。
10
30.1 非线性极化
三、极化率张量的性质
由极化强度的定义P Ner和P 0 E,可以得到各阶的极化 率为:
2
1
Ne 2 L 0m
线性极化率
Ne 3 A 2 L 2 L 2 倍频极化率 2 0m
对上述方程组求解,可以得到:
9
30.1 非线性极化
r1 t e E1 L 1 e i1 t E2 L 2 e i2 t c .c . m
Ae 2 2 i 21 i 2 2 2 2 2 r2 t E L 2 L e E L 2 L e 1 1 1 2 2 2 2m 2
2 0
E t
i t
r e
2
i t
d i r e
d
r e i t d
e E e i t d m 7
30.1 非线性极化
1 2
,
n
| E E
1 2
E
n
n n n P t P exp i t m 1 m 1 , 2 , , n
2、本征对易对称性 极化率张量元存在如下对易关系:
2 2 ijk , m , n ikj , n , m
当参与非线性光学效应相关的频率都在同一个透明波段,可以 忽略其色散时,亦即 对光波频率的依赖可以忽略时,完全对
n
易对称性便简化为Kleinman 克莱曼 对称,即
n
1 2
i
n
n
i 1
2
n
此时,n 1个下角标的任意对易,所对应的张量元均相等。
对任何一个频率分量都可以得到: 1 L e 2 2 02 2 i r i r 0 r E m 为洛伦兹线型函数 e r E L L L m ne 2 1 P ner L E 0 E m 1的实部描述光在介质中
激光原理与技术
第三十讲 激光倍频技术
30.0 概述
激光的发明导致光频波段非线性效应的发现。
非线性光学突破了传统光学中光波线性叠加和独立传播的局 限性,揭示出介质中光波场的能量交换、相位关联、相互耦合、 此消彼长的变化过程。 包括倍频、合频、差频、光参量放大与振荡、受激散射和光学
相位共轭等非线性光学效应。
代表介质的电极化率,其中 1为线性极化率,第二项以上
的 称为n阶非线性极化率。
n
1 2 3 P r, 0 E : EE : EEE
当 E
2
1时,第二项的作用逐渐增强,即随着光电场E的
非线性光学属于强光与物质相互作用范畴。 激光是研究非线性光学技术的必要条件和光源。
采用了调Q、锁模技术之后,激光的峰值功率和单色定向亮度 得到大幅度提高,可以产生显著的非线性光学效应。
2
30.0 概述
非线性光学深化了人们对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机理的认识,为 激光单元技术研究提供了新的内容和方法:
一、可以开拓新的相干光源,提供从远红外到亚毫米波、从 真空紫外到X射线的各种波段的相干光源; 二、可以解决诸如激光放大中的自聚焦、激光打靶中的受激 散射损耗等影响激光技术发展的问题; 三、可以提供一些新的技术,促进其它学科的发展
1
阶张量
Pi 0 ij E j
2
同理,二阶非线性极化率 是把三个矢量P、E j 和Ek 联系起来
或:P
的三阶张量,则二阶极化强度P和电场强度E的关系为:
Pi m , n 0 ijk m , n E j m Ek n
P
n
r , t 0 d 1 d n R n t 1 ,
t t
, t n E r , 1
E r , n
式中, 0 为真空介电常数;R 为n阶响应函数。
n
5
30.1 非线性极化
由于一般所加的光电场都有特定频率,因此可以对上式做傅里 叶变换得到在频率域中极化强度的表达式:
2
0
2 D z, t
0
2 PNL z , t
16
即二阶极化率张量元素中的配对 m , j 和 n , k 交换次序,其值不变
13
30.1 非线性极化
3、完全对易对称性
当相互作用的光波频率远离介质的固有频率时,可以忽略光波 在介质中的损耗,则存在如下对易关系:
2 2 ij2 , , , , k m n jik m n kji n , m , 2 ijk m , n 是一个随频率变化的量,即有色散的量。
m , n 2 0 m n
: E E
P t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P m , n e
m ,n
i m n t
12
30.1 非线性极化
概括地说,各阶非线性极化相应的极化率是依次的高阶张量
P
n
n , , 0
15
30.2 非线性介质中的耦合波方程
一、耦合波方程
从Maxwell 方程组可以推导出在无自由电荷、非铁磁的非线性 介质中光波传播的波动方程为:
E r , t 0 0
2E r, t
2
t t t 2 代表介质的光学损耗,P r , t PL r , t PNL r , t
4
30.1 非线性极化
当光电场强度较高时,可以将PNL写成级数形式:PNL P
n 2
n
n
P 代表与光电场E的n次方有关的非线性极化强度分量,称为 n阶非线性极化强度。
当光在介质中传播时,t时刻介质所感应的极化强度P t 不仅 与t时刻的光电场E t 有关,还与t时刻之前所有的光电场有关
Ne 3 A 1 2 L 1 2 L 1 L 2 和频极化率 2 0m 3 Ne A 2 1 2 L 1 2 L 1 L 2 差频极化率 2 0m 3 Ne A 2 L 0 L L 光学整流极化率 2 0m
L L L E E e L L L E E e
i 1 2 t 1 2 1 2 1 2 1 2 1 2 1 i 1 2 t 2
14
30.1 非线性极化
4、空间对称性 极化率张量是描述介质对光场响应特性的,因此介质本身结构
的空间对称性将限制极化率张量的独立分量个数。 可以证明, 11种具有中心对称结构的晶体,其三阶非线性极化率 张量的所有独立分量皆为零。
其它21种不具有中心对称结构的晶体,由于受到空间对称性 的限制,某些独立分量为零,某些独立分量彼此相等,或数值 相等、符号相反。
传输时的相位延迟的频率 色散特性;
1的虚部则描述介质对光
传输的吸收 或放大 特性。
8
30.1 非线性极化
二、非简谐振子模型
1 1 2 2 现考虑一种电子在非简谐势阱U r m0 r mAr 3中运动 2 3 的非简谐振子运动方程: e 2 2 1 e r r U r E t r r 0 r Ar E t m m r m 对上式采用微扰法逐级求解,即设解为r rk ak E k,
2
11
30.1 非线性极化
1、极化率张量的表示形式 1 P 0 E表示线性极化。 对于各向同性介质,线性极化率是一个与方向无关的标量;
对于各向异性介质,某方向的光波场不仅导致该方向的极化, 而且导致其它方向的极化, 是一个联系两个矢量P和E的二
0
E r ,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