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磁液实验报告
纳米磁性液体论文1
![纳米磁性液体论文1](https://img.taocdn.com/s3/m/c0ca9288d4d8d15abe234ed5.png)
纳米磁性液体的发展摘要:21世纪是新材料、信息科学、生物技术、光电技术研究发展将有重大突破的时代。
新材料包括内容很多,其中纳米磁性液体新材料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纳米磁性液体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新材料,研制涉及到物理、化学、材料等技术领域,应用涉及到航空、航天、生物医学、电子信息、新材料、精细化工、机电一体化、环保、新能源及节能技术等高新技术。
本文介绍了纳米磁性液体的组成,几种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并对今后的发展做了展望。
关键词:纳米磁性液体、制备方法、工业应用、展望1 纳米磁性液体简述纳米磁性液体(又简称纳米磁流体、纳米磁液)是纳米尺寸的磁性微粒均匀分散、悬浮在油基液中构成地超顺纳米磁性材料。
磁性液体是由强磁性微粒、基液以及表面活性剂组成。
它在重力场、磁场、离心力场中都很稳定、固液不分离。
纳米磁性液体的主要特点:是在磁场作用下可以被磁化(见图1),可以在磁场作用下运动,但同时它又是液体,具有液体的流动性。
在静磁场作用下,纳米磁性颗粒将沿着外磁场方向形成一定有序排列的团链簇,从而使得液体变为各向异性的介质。
当光波、声波在其中传播时(如同在各向异性的晶体中传播一样),会产生光的法拉第旋转、双折射效应、二向色性以及超声波传播速度与衰减的各向异性。
此外,纳米磁性液体在静磁场作用下,介电性质亦会呈现各向异性。
这些有别于通常液体的奇异性质,为若干新颖的纳米磁性器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纳米磁性液体由:基载液、磁性微粒和表面活性剂构成,如图2所示。
图一纳米磁性液体受磁场作用图二磁性液体的构成2 纳米磁性液体的制备方法2.1 化学共沉淀法化学沉淀法是1972年由Reimers等人开发的1种磁液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将2价的铁盐溶液和3价的铁盐溶液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加入沉淀剂反应后,获得粒度小于10 纳米的四氧化三铁磁性颗粒,经脱水干燥后,添入一定量的表面活性剂母液,充分搅拌混合后获得铁氧体磁性液体。
2.2 热分解法热分解法可以用来制备金属磁性液体和氮化铁磁性液体。
纳米磁性液体表观粘度随磁场变化的实验研究
![纳米磁性液体表观粘度随磁场变化的实验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cf492755acfa1c7aa00ccc0.png)
t, a a 162, hn ) y D i I6 2 C i ln a
Ab ta t yu igteS sr c :B sn h NB 一 ii i oi tra dh me d ol t erg lrt f a oman t uda p rn i 1dgt vs smee o ma eci, h e ua yo n - g ei f i p ae t s l a c n i n cl v -
图l 为实验装置图.
1 实验部分
计
11 磁 性液体 的粘度 .
如果两液层的速度分别 等于 和 , 彼此相距 为 dm, 则在相距为 1m 的层 间速度 变化 值为 ( — )d 摩擦力 F与液层移动 速度及 接触面积 成 正 /; 比, 与液层距离成反 比H , ]即为:
c n i g wih m a n tc fe d ha g n t g e il i
LUHu- n L a—i, H N Y uzi Y N hn—un , U ,L u—u I aj , IY nqn C E o—h, A GZ eggag Y N Mu IX eh i u
维普资讯
第2 5卷
第 6期
天
津
工
业
大
学
学
报
V 12 N . o. 5 o6
20 0 6年 l 2月
J R L 0 I NJ P L E N C U I R I Y OU NA F T A  ̄ O YT CH I N VE S T
De e e 2 0 c mb r 0 6
纳米磁性液体是由纳米磁性微粒经单分子层表面
式中, 比例系数 即为液体粘度 , 其值决定 于液体 的
活性剂包覆溶入载液的固 一液两相胶体溶液 , 其在磁
纳米磁性流体的制备及性能分析
![纳米磁性流体的制备及性能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65f47fc9e3143323968933d.png)
磁性 流体又称 磁 流体 或 磁液 , 是磁 性 纳 米微 粒
在 表面活性 剂 的包 覆 下 , 定 地分 散 在 载液 中而形 稳
1 实验 部 分
1 1 仪 器 和 试 剂 .
高剪切 乳化 机 ; 速 离 心机 ; Q一2 0 B超 声 高 K 5D 波清 洗 器 ; 空 干 燥 箱 ; MD~8 真 S 8旋 转 磁 力 仪 (日
.
i t h e cin a he s ia l i no t e r a to tt u tbe tme,we c n prpae t e n o t rma ei ui t o d p ro ma c a e r h an me e g t f d wih g o e fr n e. n cl Ke y wor s:ma n tc fu d;prpaa in;s t a in ma neiain it n iy;m a e i a tce d g e i i l e r to aurto g tz to n e st n g tc p rils
磁性纳米液实验报告
![磁性纳米液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5da5073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72.png)
1. 学习磁性纳米液的制备方法;2. 掌握磁性纳米液的表征技术;3. 研究磁性纳米液的物理、化学性能及其在不同介质中的分散性。
二、实验原理磁性纳米液是由磁性纳米颗粒和介质组成的胶体溶液。
磁性纳米颗粒具有磁性,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可以实现定向移动。
磁性纳米液在生物医学、磁流体、催化作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纳米四氧化三铁(Fe3O4)粉末- 水基介质- 有机基介质- 改性剂- 分散剂2. 实验仪器:- 电子天平- 高速分散器- 磁力搅拌器- 磁场强度计-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X射线衍射仪(XRD)- 超导量子磁力干涉仪(SQUID)1. 磁性纳米液的制备:(1)将一定量的Fe3O4纳米粉末加入水基介质中;(2)加入适量的改性剂和分散剂;(3)使用高速分散器对溶液进行分散,直至达到均匀分散;(4)在磁力搅拌下,将溶液置于磁场中,使其磁化。
2. 磁性纳米液的表征:(1)使用SEM和TEM观察磁性纳米颗粒的形貌和尺寸;(2)使用XRD分析磁性纳米颗粒的晶体结构;(3)使用SQUID测试磁性纳米颗粒的磁性能;(4)测试不同磁场强度下磁性纳米液的分散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磁性纳米颗粒的形貌和尺寸:通过SEM和TEM观察,发现制备的磁性纳米颗粒呈球形,平均粒径约为20nm。
2. 磁性纳米颗粒的晶体结构:XRD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磁性纳米颗粒为单相Fe3O4,晶体结构为立方晶系。
3. 磁性纳米颗粒的磁性能:SQUID测试结果表明,制备的磁性纳米颗粒具有超顺磁性,磁化强度约为860emu/g。
4. 磁性纳米液的分散性:在不同磁场强度下,磁性纳米液的分散性较好,表明制备的磁性纳米液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六、实验结论1. 通过化学共沉淀法成功制备了平均粒径约为20nm的Fe3O4磁性纳米颗粒;2. 制备的磁性纳米颗粒具有超顺磁性,磁化强度约为860emu/g;3. 制备的磁性纳米液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稳定性,为磁性纳米液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纳米磁性液体的制备技术及应用新进展
![纳米磁性液体的制备技术及应用新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61d292513c1ec5da50e270e5.png)
纳米磁性液体的制备技术及应用新进展河南科技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赵海丽 河南科技大学 姚开胜 芦雷鸣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窦卫红[摘 要]纳米磁性液体材料,具有与普通磁性材料及液体材料所不同的特性,在许多领域中有其特殊的用途。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纳米磁性液体的制备技术及应用领域中的新进展。
[关键词]磁性液体 制备技术 应用 0、引言我们知道,自然界中的磁性物质都是以固态形式存在的。
当固态物质加热到熔点后,就变成液态磁性物质,其磁性几乎消失了。
这是由于一般的磁性物质其熔点一般都大于其居里温度点。
由于液态物质具有流动性等特点,在某些场合会带来很大的方便。
为了得到液态物质,人们想出了人工制作的方法,就是将铁磁性物质利用某种方法使其变成直径为纳米级的颗粒,再将此颗粒分散在某种液态载体中,形成稳定的胶体体系,即制作出了液态的磁性物质,这种物质通常也称作磁性液体(或磁流体),磁性液体是一种性能独特应用广泛的新型纳米功能材料。
磁性液体新材料研究是当今新材料研究中最富有活力,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最具有影响的部分,也是纳米科技中最为活跃、最接近应用的部分。
现在磁性液体无论在基础研究还是实际应用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
磁性液体已形成较大的产业,在美、英、日、德、俄等发达国家都有专业的磁性液体公司,全球每年生产磁性液体器件达数千万件。
纳米磁性液体在我国发展比较晚,我国虽已研制成功,但应用的领域尚未开拓,因此目前尚未形成规模生产,尤其在新的应用领域。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磁性液体的制备技术及应用领域的最新进展。
1、纳米磁性液体的制备技术1.1热分解法该法是将液态金属羰基化合物,如Fe(CO)5、Co(CO)3、N i(CO)4蒸发,然后导入具有一定温度并含有表面活性剂的载液中,羰基化合物便分解生成磁性超微金属粒子,吸附表面活性剂后分散到载液中,形成磁性液体。
但该方法会产生污染环境的CO气体,不适宜规模生产。
1.2化学共沉淀法化学共沉淀法是目前使用最多,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
一种神奇的材料——纳米磁性液体的制备
![一种神奇的材料——纳米磁性液体的制备](https://img.taocdn.com/s3/m/3bf4702bb4daa58da0114ade.png)
编号:大学生科技项目项目名称:一种神奇的材料——纳米磁性液体的制备作者姓名:魏冉冉王太鑫杜成林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指导教师姓名:张金升专业技术职务:教授所在院系:土木工程系2008年11月30日目录1. 前言 1 1.1 项目简介 1 1.2 课题由来 1 1.3 产品性能 2 1.4 产品应用 21.5 课题意义 22. 实验用原材料 23. 实验用重要仪器设备 34. 实验原理,产品功能机理 4 4.1 实验原理 44.2 产品功能机理 45. 实验过程 5 5.1 实验具体步骤 55.2 实验流程图 66. 产品性能测试8 6.1 稳定性86.2 磁性87. 实验具体制作成果88. 分析与讨论9 8.1 过程分析98.2 结果讨论109. 产品开发应用前景及经济效益10 9.1 产品开发应用前景109.2 经济效益分析1010. 结语11 主要参考文献11 致谢12一种神奇的材料——纳米磁性液体的制备实 验 研 究 报 告——Red Star 科技制作小组1.前言纳米是一种长度的单位,它只有1m 的一亿分之一。
当物质的尺寸达到纳米级时,它的一些性质就会发生变化。
例如,当人们将宏观物体细分成超微颗粒(纳米级)后,它将显示出许多奇异的特性,即它的光学、热学、电学、磁学、力学以及化学方面的性质和大块固体时相比将会有显著的不同。
因此纳米微粒在磁性材料、电子材料、光学材料、高致密度材料的烧结、催化、传感、陶瓷增韧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纳米材料具有一些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优点,纳米磁性液体就是其中的一员。
纳米磁性液体既具有传统磁性材料的强磁性,又具有液体材料的流动性。
因而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广泛的重视。
1.1 项目简介纳米磁性液体属于前沿的科学技术。
要步入它的领域,必须了解一些基本的学术概念。
1.1.1. 磁体具有磁性的一类物质统称磁体。
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1.1.2. 磁性液体磁性材料是古老的功能材料。
纳米磁性液体简介
![纳米磁性液体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11d794ac1a37f111f1855bd5.png)
纳米磁性液体简介摘要磁性液体是由纳米级的强磁性微粒高度弥散于某种液体中所形成的稳定的胶体体系。
介绍了磁性液体的典型特性,在诸多领域的应用及其制备方法。
关键词纳米磁性液体特性应用制备人们发现鸽子、海豚、蝴蝶、蜜蜂以及生活在水中的趋磁细菌等生物体中存在超微的磁性颗粒,使这类生物在地磁场导航下辨别方向,具有回归的本领。
小尺寸超微颗粒的磁性与大块材料显著不同,大块的纯铁矫顽力约为80 A/m,而当颗粒尺寸减小到2×10-2μm以下时,其矫顽力可增加1000倍,若进一步减小其尺寸,大约小于6×10-3μm时,其矫顽力反而降低到零,呈现出超顺磁性。
利用磁性超微颗粒具有高矫顽力的特性,已制成高贮存密度的磁记录磁粉,大量应用于磁带、磁盘、磁卡以及磁性钥匙等。
利用超顺磁性,人们已将磁性超微颗粒制成用途广泛的磁性液体。
1 什么是磁性液体磁性液体又称磁流体或铁磁流体,具有液态载体的流动性、润滑性以及密封性。
它是由纳米级(10 nm以下)的强磁性微粒高度弥散于某种液体中所形成的稳定的胶体体系。
磁性液体中的磁性微粒必须非常小,以致在基液中呈现混乱的布朗运动。
这种热运动足以抵消重力的沉降作用以及削弱粒子间电、磁相互凝聚作用,不产生沉淀和凝聚。
磁性液体是由强磁性微粒、基液以及表面活性剂3部分组成。
通常强磁性微粒选用的是Fe3O4,除此之外还可以是铁或氮化铁。
其中氮化铁磁性液体的制备及应用研究是国家863高技术项目。
本文主要介绍Fe3O4磁性液体。
2 磁性液体的特性磁性液体同时具有磁性和流动性,因此具有许多独特的力学、磁学、光学和声学特性。
2.1力学特性磁性液体能克服重力、压力、离心力等作用,当把磁性物体放置于磁性液体中时,磁性物体能稳定地依附于适当的位置。
当把磁性液体的某一部分加热或冷却时,能产生磁热循环,不需要机械驱动就能引起液体的运动;在磁性液体附近施加旋转磁场,就能在液体中产生涡流,出现在其他流体中看不到的特殊现象。
纳米Fe3O4 磁性液体稳定性的研究[J]
![纳米Fe3O4 磁性液体稳定性的研究[J]](https://img.taocdn.com/s3/m/80ec0402763231126edb1129.png)
第17卷 第1期化学物理学报V ol.17,N o.12004年2月CHI NESE JOURNA L OF CHE MIC A L PHY SICSFeb.2004100327713/2004/01208324 3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 oundation of China (50242008). 33C orresponding author ,E 2mail :girlyanzzi @ Received 23April 2003;in final form 29August 2003.纳米Fe 3O 4磁性液体稳定性的研究3张银燕33, 尹衍升, 张金升, 马来鹏(山东大学教育部液态结构及遗传性重点实验室,工程陶瓷山东省重点实验室,济南 250061)摘 要: 从理论上解析了磁性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纳米磁性液体稳定性的影响,指出磁粒半径和浓度,表面活性剂的包覆是影响磁液稳定性的重要因素.采用湿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Fe 3O 4磁性液体,经过TE M 等手段的表征,证明平均粒径为10nm ,稳定性良好.实验研究了加料方式、搅拌速度、分散作用、表面活性剂包覆时机、包覆时间和加入量以及pH 值诸多工艺因素对磁液稳定性的影响,并分析了这些因素的影响机制.关键词: 纳米;磁性液体;表面活性剂;稳定性;TE M 中图分类号:T Q584.1 文献标识码:AStudy on the Stability of N anosized Fe 3O 4Magnetic Fluids 3Zhang Y inyan 33, Y in Y ansheng , Zhang Jinsheng , Ma Laipeng(Shandong Univer sity ,K ey Laboratory o f Liquid Structure and H eredity o f Materials ,Ministry o f Education ,Engineering Ceramics K ey Laboratory o f Shandong Province ,Ji ′nan 250061)Abstract The effect of interaction (attraction effect and repulsion effect )between magnetic particles on the stability of nanometer magnetic fluids was analyzed theoretically.It was pointed that the size and concentration of magnetic particles and the coating of surfactant were im 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stability of magnetic fluids.Nanosized Fe 3O 4magnetic fluids were prepared by the chemical co 2precipitation method.Characterized by means of TE M ,zeta potential and s o on ,the magnetic fluids had the mean size of 10nm and exellent stability.The stability of magnetic fluids was researched ex 2perimentally as to the factors such as the method of adding starting materials ,the speed of stirring ,dispersion effect ,sur 2factants coating occasion ,coating time and adding am ount ,and pH.The affecting mechanism of these factors was ana 2lyzed further.K eyw ords Nanosized Fe 3O 4,Magnetic fluids ,Surfactant ,TE M1 引 言磁性液体又称磁流体,是纳米磁性颗粒表面包覆表面活性剂,并均匀地分散于基液中形成的一种稳定的磁性胶体溶液.它具有流动性,在外磁场的作用下,能呈现磁性,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润滑、密封、研磨、分选、换能、印刷、医药等许多领域〔1〕.由于纳米级的磁粒巨大的比表面能以及磁粒之间的相吸力,使得磁粒存在永久性的聚集作用.因此,防止磁粒团聚,并保持其长期稳定分散,成为磁性液体研究中的一项重要课题,稳定性也自然成为评价磁性液体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它将直接影响磁性液体的使用性能和寿命.影响磁性液体稳定性的因素纷繁复杂,归纳起来主要有外部因4 工艺条件对磁液稳定性的影响4.1 加料方式和搅拌速度的影响在实验中,我们将氨水溶液以0.01m L 的小液滴方式均匀地滴入FeCl 3和FeCl 2混合溶液中,并同时磁力搅拌.在反应的不同阶段适当调整NH 4OH 的滴加速度和搅拌速度:在开始阶段,由于磁粒较少,滴加速度可快些,搅拌速度慢些;随着反应的进行,磁粒浓度变大,要减慢滴加速度,增大搅拌速度.透射电镜照片(图1)证明,这种同时滴加方式再配合控制搅拌速度的工艺措施,有利于磁粒粒径减小,得到的磁粒平均粒径不超过10nm.由于反应阶段是最终获得细小磁粒最关键的阶段,以小液滴加入,在反应微区中与Fe 3+和Fe 2+作用的NH 4OH 量少,生成的磁粒小;在磁力搅拌下,生成物被快速旋转的液流带走,又防止了磁粒在反应微区的聚集.图1 制备磁液的TE M 照片Fig.1 TE M microphotograph of prepared magnetic fluids4.2 分散作用的影响机械搅拌分散和超声分散是两种常用而重要的分散作用[5].机械搅拌适于均匀混合和打开较大团聚体,超声分散是依靠超声波的高频振动和空化效应,产生强烈射流和局部冲击波,瓦解、细化颗粒,对小的团聚体有较好的分散作用.实验中根据两种分散作用的特点,在制备磁液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分散方式(实验方法见3.1表面活性剂同时加入法).反应阶段采用机械搅拌,使反应物混合均匀,防止反应产物在反应微区的聚集;氨水滴加结束后,要继续搅拌一段时间以保证反应完全.滴定结束后的混合液有较高的离子强度和pH 值(大于9),若不搅拌,磁粒会自发沉淀,不利于反应进行,磁粒也可能团聚长大.因此滴定后的搅拌是重要的.反应结束后,要进行超声分散和长时间的机械搅拌.超声分散的目的是使离子更好地分散开以利表面活性剂包覆完全;后续进行的长时间搅拌是为了给予充足的包覆时间.洗涤后也要进行机械搅拌和超声分散,以打开洗涤过程中形成的团聚体,并促进包覆.实验证明,这两种分散方式的适时穿插进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的磁液稳定性优良.4.3 表面活性剂包覆时机的影响实验表明,在化学反应阶段同时滴加表面活性剂,有利于得到细小的磁粒.这是因为及时包覆的表面活性剂阻碍了反应生成物在颗粒表面的进一步沉积,因而,对Fe 3O 4粒子的长大有明显的阻碍作用.此外,表面活性剂的包覆还能显著地降低超细颗粒的比表面能,防止小颗粒的相互聚集.4.4 表面活性剂包覆时间的影响实验证明表面活性剂的包覆需要一定时间.本实验采用PM AA 2NH 4作表面活性剂,反应前加入.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仅改变包覆时间做两组实验:按3.1方法制备两份中间溶液,第一份在反应完全后立即洗涤,第二份在反应完全后,超声分散1h ,搅拌8h ,再洗涤.结果第一份磁液12h 后就发生沉降;而第二份磁液数月后仍能保持稳定分散.这是由于粒子生成后立即形成溶剂化膜并吸附其它粒子,延缓了表面活性剂分子在表面上的吸附;此外,反应完成后所得反应混合液中有过量的氨水,使液相呈强碱性,不利于表面活性剂包覆;同时液相中的离子强度过高,也不利于包覆.即使包覆,与磁粒表面结合也很弱,立即洗涤会洗去表面活性剂;未包覆的磁粒在洗涤沉淀过程中还可能发生团聚.这些因素均对磁粒的稳定悬浮产生不利影响.而长时间的搅拌过程,一方面使NH 4OH 挥发,磁液pH 值下降,离子强度有所降低;另一方面,表面活性剂有足够时间与磁粒结合(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从而提高了磁液的稳定性.4.5 表面活性剂加入量的影响以油酸钠作表面活性剂,在工艺条件不变、基液量一定的情况下,仅改变油酸钠的加入量,得到磁液的稳定性见表1.由表1可知,在本实验条件下,油酸钠加入过少(<0.2m L )或过多(≥0.6m L ),都得不到稳定悬浮的磁液.这是由于在酸性条件下Fe 3O 4是正溶胶,油酸钠为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油酸钠浓度很低时,一方面颗粒表面吸附的阴离子中和了表面正电荷,静电斥力减弱;另一方面,由于吸附的表面活性剂太少,不能形成有效的空间位阻,而且会造成颗粒上大量的未吸附空位,相邻颗粒上吸附的表面活性剂的非极性端易吸附于其上,导致粒子团58第1期张银燕等:纳米Fe 3O 4磁性液体稳定性的研究表1 制备磁性液体(水基,油酸钠作表面活性剂)的性能T able 1 Properties of prepared magnetic fluids (water 2based ,s odium oleate as surfactant )N o.of sam plesS odium oleate/m LSuspension stabilityA fter 12h A fter 5daysA fter 15days S10.2G ood G ood Deposit slightlyS20.4G ood G ood G oodS30.6Deposit slightly Deposit com pletely S41.0Deposit slightlyDeposit com pletely聚(如图2a ).随着油酸钠的浓度增大,其在颗粒表面的吸附量也增加,更多的表面电荷被中和,静电斥力下降,但空间位阻效应同时增强,当吸附量达到一定时,空间位阻效应足以使磁粒稳定悬浮.我们对制备的稳定磁液做电泳实验,测得Z eta 电位=+0.04669V ,这个值很小,表明颗粒带的正电荷很少,静电斥力的作用很小,主要是空间位阻的稳定机制起作用(如图2b ).油酸钠的吸附量随加入量增加继续增大,直至达到饱和吸附量,这时再加入油酸钠,过量的这一部分将会溶解在溶液中,达到一定浓度时便会与吸附于磁粒表面的油酸钠发生缠结,将磁粒连接成大块而发生絮凝(如图2c ).a.A little am ount of surfactantb.A proper am ount ofsurfactantc.A excessive am ount of surfactant greatly图2 磁性颗粒和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示意图Fig.2 Schematics of interaction between magneticparticles and surfactant 4.6 pH 值的影响对于水基磁液,pH 值对磁液稳定性的影响是显著的.我们已经谈到,pH 值过高(>12)会造成离子强度太高,不利于表面活性剂的包覆.pH 值调整为何值最理想,与使用的表面活性剂种类有关.实验表明,对于Fe 3O 4体系,使用油酸、油酸钠作表面活性剂,在pH 为酸性的条件下,可以获得稳定性好的磁液,而对于S D 203表面活性剂,在pH =9时稳定性较好,在酸性条件下,稳定性差.这可能由于前三种均为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它们与荷正电的颗粒表面形成静电引力,酸性越强,颗粒表面荷正电越多,增大了Z eta 电位,静电斥力增加.而对于S D 203,在酸性条件下会发生脱附,在pH =9时,吸附很好.S D 203的电泳实验测得Z eta 电位为-0.1259V ,这个值较大,说明颗粒表面带较多负电荷,S D 203与表面的结合可能存在较强的化学键合或极性吸附.5 结 论1.Fe 3O 4磁粒的粒径、含量、分散方式和时机,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加入量和加入时机等因素对Fe 3O 4磁性液体的稳定性有重要影响.2.反应物(FeCl 3和FeCl 2溶液)为0.2m ol/L ,NH 4OH 以小液滴滴入反应液,并加入适量表面活性剂,可制备平均粒径为10nm 的磁液.3.制备Fe 3O 4磁性液体时,以油酸、油酸钠作表面活性剂,在酸性条件下稳定性好;以S D 203作表面活性剂,pH =9时稳定性好.参 考 文 献[1]Y ao Rujie (姚如杰),T ranslation ,Lubrication and Seals (润滑与密封),1994,3:64[2]Jiang Bingzhi (蒋秉植),Y ang Jianmei (杨健美).Lubrica 2tion and Seals (润滑与密封),1995,3:61[3]Zhang Maorun (张茂润).Journal o f Ningbo Univer sity (宁波大学学报),1998,6:28[4]Xu Y anli (徐燕莉).The Function of Surfactants (表面活性剂的功能),Beijing (北京):Chemistry Publishing Press(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6[5]Zhang Jinsheng (张金升),Y in Y ansheng (尹衍升),et al.Science in China E (中国科学E ),2003,33:6168化 学 物 理 学 报第17卷。
共沉淀法制备磁性液体用Fe3O4磁性纳米颗粒的开题报告
![共沉淀法制备磁性液体用Fe3O4磁性纳米颗粒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30edd39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34.png)
共沉淀法制备磁性液体用Fe3O4磁性纳米颗粒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磁性液体是指磁性颗粒分散在液体中形成的流动性液体。
由于其磁性和流动性相结合的特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在生物医学、环境治理、能源领域等方面中得到广泛研究和应用。
制备磁性液体的关键是合成磁性颗粒。
纳米级的磁性颗粒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因此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Fe3O4磁性纳米颗粒是磁性纳米颗粒的重要代表,具有优秀的磁性、生物相容性等特性,因此制备Fe3O4磁性纳米颗粒是制备高性能磁性液体的重要途径之一。
共沉淀法是制备纳米级Fe3O4的常用方法之一,具有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因此,本次研究将基于共沉淀法制备Fe3O4磁性纳米颗粒,为制备高性能磁性液体奠定基础。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以FeSO4和FeCl3为原料,通过共沉淀法制备Fe3O4磁性纳米颗粒。
具体操作为:将FeSO4和FeCl3以一定比例加入到水溶液中,同时控制反应条件如温度、pH值和还原剂等,在氮气保护下,调节反应后的pH值并加入NH4OH沉淀,最后经过洗涤和干燥处理,得到Fe3O4磁性纳米颗粒。
在制备过程中,将对反应参数进行调控,包括温度、pH值、反应时间、比例等参数。
通过对产物进行表征,如紫外-可见吸收光谱、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手段,研究不同条件下产物的物理、化学特性,并确定制备最优条件。
三、可能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措施1.产物粒径分布不均匀。
解决措施:调整反应中液相溶液体积比,增加还原剂的量,控制沉淀过程和沉淀速率。
2.产物性能达不到要求。
解决措施:对制备参数进行细致调节,如调整pH值对应的还原剂的量、控制反应温度等。
3.产物中可能存在杂质。
解决措施:通过对产物进行多次洗涤和分离,去除杂质。
四、预期研究结果本研究旨在制备高质量的Fe3O4磁性纳米颗粒,具体预期研究结果如下:1.成功制备出具有优异磁性和生物相容性的Fe3O4磁性纳米颗粒。
2.确定制备最优化条件,包括温度、反应时间、比例等参数。
磁性液体纳米磁性颗粒空间分布的演示实验研究
![磁性液体纳米磁性颗粒空间分布的演示实验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422cfe1172ded630b1cb6f5.png)
Ab t a t s r c :Ac od n o t e c a a t r t h t h p a e td n i fma n t u d i v re i g ei ed g a c r i g t h r ce si t a e a p r n e st o g ei f i s a id w t ma t f l r — h i c t y cl h n ci d e t t e d mo sr t e e p r n e i eo p t it b t n a o t a o trma ei at ls i g ei u d in , h e n tai x e me t v c fs a i d sr u i b u n mee g t p ri e n ma n t f i v i d l a i o n n c c cl i d v l p d b u s le .T e wh l o re t a h o ma ei y te e v o t e ls g ei ed g a in s e eo e y o r ev s h o e c u s h tte n n g t s n h s smo e t h e sma t f l r de t n c n ci wh n ma n t ed i i c e s d,c n b e n tae y t e e p r n e i e n e s ai it b t n o a o e g e i f l s n r a e ci a e d mo sr td b x e me t v c ,a d t p t d s u i fn n — h i d h l a i r o mee g ei a il si g ei ed g a in ma e n u t ey a d q a t c t n l .T el c b ai g i tr trma n t p r ce n ma n t f l r d e ti i g d it i v l n u n i ai al c t ci s i o y h u u r t n e- n
纳米磁性液体1
![纳米磁性液体1](https://img.taocdn.com/s3/m/8d6d6c8f680203d8ce2f2494.png)
纳米磁性液体秦飞(大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英091)摘要:纳米磁性液体是纳米铁磁性微粒在表面活性剂的包覆下, 稳定地分散在载液中而形成的一种胶体体系, 同时具有磁性和流动性, 因此具有许多独特的磁学、流动力学,光学和声学特性, 在工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文章概述了纳米磁性液体的组成、特性、应用以及当前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纳米磁性液体特性发展应用一、纳米磁性液体简介纳米磁性液体是纳米铁磁性微粒在表面活性剂的包覆下, 稳定地分散在液体中而形成的一种胶体体系, 同时既具有固体磁性材料的磁性, 又有液体的流动性。
因此具有许多独特的磁学, 流动力学, 光学和声学特性。
即使处在重力, 离心力, 磁力作用下也不会分离。
磁性液体中的纳米级磁性颗粒比单畴临界尺寸还要小, 因此它能自发达到饱和。
同时由于粒子内部的磁矩在热运动的影响下任意取向, 粒子呈超顺磁状态, 因此磁性液体也呈超顺磁状态。
一旦有外磁场的作用, 分子磁矩立刻定向排列, 对外显示磁性。
经测定, 磁性液体在外磁场的作用下, 它的“比重”会随外磁场的变化而变化。
变化幅度可以从每立方厘米不足1 g 到大于20 g。
20 世纪60 年代, 美国首先把磁性液体材料用于宇航服密封材料, 随后日本也对磁性液体的特殊性能进行广泛的探索和研究, 并把它用于科学试验和工业装置中。
目前, 日、俄、美、西欧诸国均可大量生产性能稳定的磁性液体。
我国起步较晚,但先后已有20 余家单位从事磁性液体的研制和开发应用, 与国外相比存在一定差距。
二、纳米磁性液体由来纳米磁性液体是1965 年美国宇航局为解决太空人宇航服头盔转动密封问题由S.S.Pappel 研究成功的。
纳米磁性液体是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也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它具有独特的性质,开拓了新的应用领域, 许多过去无法解决的问题, 由于纳米磁性液体的出现便迎刃而解, 因此在航空航天、化工环保、仪器仪表、医疗卫生、印刷制造、等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
γ-Fe2O3基磁性复合纳米微粒及其磁性液体的制备及性质研究的开题报告
![γ-Fe2O3基磁性复合纳米微粒及其磁性液体的制备及性质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6cf779a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4f.png)
γ-Fe2O3基磁性复合纳米微粒及其磁性液体的制备
及性质研究的开题报告
标题:γ-Fe2O3基磁性复合纳米微粒及其磁性液体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研究背景:磁性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环境污染治理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γ-Fe2O3是一种重要的磁性材料,具有良好的磁性、热稳定性和光催化性能。
同时,将其制备成复合纳米微粒和磁性液体,可以提高其性能和应用范围。
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通过液相合成法制备γ-Fe2O3基磁性复合纳米微粒,并利用表征技术(如XRD、TEM、SEM、EDS等)对其结构和性质进行分析。
同时,还将通过实验方法(如VSM测试、光催化活性测试等)评价其磁性和光催化性能。
此外,还将制备γ-Fe2O3基磁性液体,并对其流变性、稳定性和磁性性能进行研究。
研究意义:本研究将制备一种新型的γ-Fe2O3基磁性复合纳米微粒和磁性液体,为其在生物医学、环境污染治理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材料选择。
同时,本研究将对其制备方法和性质进行系统研究,为磁性纳米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γ-Fe2O3; 磁性复合纳米微粒; 磁性液体; 光催化活性。
纳米磁性液体的制备及其在密封领域的应用
![纳米磁性液体的制备及其在密封领域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c230ce9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b6.png)
这种热运动足以抵消重力的沉降作用以及削弱粒子闯电、磁的相互凝聚作用,在重力和电、磁场的作用下能稳定存在,不产生沉淀和凝聚。
磁性微粒和载液浑成一体,从而使磁性液体既具有普通磁性材料的磁性,同时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13J.磁性液体是由强磁性微粒、基液以及表面活性剂三部分组成,如图2.1所示。
在微观状态下,表面活性剂如同一条锁链的两端,它一头牢牢抓住磁核,一头与载液相连,使磁核的运动和载液成为~个整体。
整个液体呈现稳定状态【钔。
图2.1磁流体微观结构图§2.2.1纳米磁性颗粒磁流体中的纳米磁性颗粒,例如纳米级金属氧化物(啪)及铁氧体[CoFez04,(Mn-Zn)Fe204等1、金属(铁、钻、镍及其合金)或铁磁性氮化铁【,e∥但q<8)】,这些磁性颗粒粒径非常小,以至于在液体中呈现出混乱的布朗运动,这种热运动足以能够抵消重力的沉降作用和削弱粒子阃的电磁凝聚作用,在重力和磁场力的作用下,始终稳定地分散在载液中,不凝聚也不沉淀pI。
§2.2.2表面活性剂和载液理想的表面活性剂(Surfaetant),应该是那些永久地附着在粒子界面上的表面活性剂,它的特殊功能在于它既能适应于一定的载液性质,又能适应于一定粒子的界面要求,这样表面活性剂必须具有特殊的分子结构:一端有一个对磁性粒子界面产生高度亲和力的钉扎功能团(anchorgroup)亦称作“头”(head):另一端还需有一个极易分散于某种载液中适当长度的弹性“尾”(flexibIetail),在许多表面活性剂分子中,其“头”(head)和“尾”(tail)是通过醚键和铵键相连接起来的。
不同载液的磁流体要选用不同的表面活性剂,恰当的表面活性剂应该能防止磁性颗粒的氧化、削弱静磁吸引力、克服范德瓦尔斯力的颗粒聚集、改变磁性颗粒表面性质,使颗粒与载液浑成一体,在磁场力作用下整体移动嘲。
(2)反应装置实物图图3.2反应装置实物图19图3.968"机械油为载液的透射电镜照片图3.10白油为载液的透射电镜照片(2)热解温度对磁性液体颗粒形成的影响温度参数的选择在热分解制取氮化铁磁性液体实验中很重要。
纳米磁性液体
![纳米磁性液体](https://img.taocdn.com/s3/m/e3816ed4b9f3f90f76c61b87.png)
路,光纤之间的连接除焊接外还可以用磁性液体制作的光纤 连接器,改变外加磁场大小就能调整光纤所受的压力,适于 不同外径光纤的连接,连接和断开都十分方便
下,通过磁场的作用便可将药物集聚于病灶部 位,少量的药物就能达到较高的疗效。这种用药方式在征服 癌症的斗争中颇受重视。因为多数治癌药物的副作用较大, 减小药物剂量就能减轻病人的痛苦和对其它器官的损害。
密封材料
利用磁性液体可以被磁控的特性,用环状永磁体在旋转 轴密封部件产生一环状的磁场分布,可将磁性液体约束在磁 场之中而形成磁性液体的“O”形环,且无磨损,做到长寿命 的动态密封。
此外,在计算机中为防止尘埃进入硬盘中损坏磁头与磁 盘,在转轴处也已普遍采用磁性液体的防尘密封。在精密仪 器的转动部分,如X射线衍射仪转靶部分的真空密封,大功 率激光器的转动部件,甚至机械人的活动部件亦采用磁性液 体密封法。单晶炉提拉部位、真空加热炉等有关部件的密封 等,磁性液体也是较理想的动态密封方式之一。
定义:又称为磁流体或铁磁流体
它是由超顺磁性的纳米颗粒包裹了
表面活性剂,然后弥漫在基液中而
构成的。
特点:
1.在磁场作用下可以被磁化、运动,同时又具有液 体的流动性。
2.在静磁场作用下,磁性颗粒将沿着外磁场方向形 成一定有序排列的团链簇,使得液体变为各向异性的 介质。
3.当光波、声波在其中传播时,会产生光的法拉第 旋转、双折射效应、二向色性以及超声波传播速度与 衰减的各向异性。其介电性质亦会呈现各向异性。
利用磁场或电场对磁性液体的吸附作用可使磁潜像 和静电潜像显像,所得文字或图像十分清晰。磁性液体 颜色浓黑,在纸上有很好的吸附性,从喷嘴中喷出的速 流受磁场控制,可喷印文字和各种图像,其信息可进行 光学或磁电读出。
探索性实验(二)
![探索性实验(二)](https://img.taocdn.com/s3/m/81f5d245482fb4daa48d4b10.png)
30
(5)角动量守恒演示 【实验引入】
直升飞机起飞视频 无尾翼直升飞机模型起飞视频
【问题思考】
直升飞机尾翼的作用?
31
(5)角动量守恒演示 【实验目的】
1、掌握和理解角动量守恒原理,了解直升机尾翼的作用。 2、了解转动力矩平衡的原理。
【实验仪器】
控制器 直升飞机模型
32
(5)角动量守恒演示
【实验原理】
40
(7)机翼压差实验 【实验引入】
飞机起飞视频 思考:大型飞机如何起飞?基本原理是什么?
41
(7)机翼压差实验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了解流体的伯努利方程的应用,并了解飞机机 翼因上下压差产生升力的原理。
【实验仪器】
42
(7)机翼压差实验
【实验原理】
伯努利方程表述为:对于由不可压缩、非粘滞性流体流线组成的流线
【实验原理】
当一个质点相对于惯性系做直线运动时,相对于 旋转体系,其轨迹是一条曲线。立足于旋转体系,我 们认为有一个力驱使质点运动轨迹形成曲线,这个力 就是科里奥利力。
从物理学的角度考虑,科里奥利力与离心力一样, 都不是在惯性系中真实存在的力,而是惯性作用在非 惯性系内的体现,同时也是在惯性参考系中引入的惯 性力,方便计算。
2
探索性实验要求
课前预习:通过图书馆和网络资源了解演示实验内容。 课堂要求:对每个演示实验现象都应认真观察,切记老 师讲解的注意事项,严禁破环仪器。 实验报告书写要求: (1)自己选择感兴趣的实验,深入理解其原理,进行实 验分析,解答思考题,可以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和视频。 (2)尽可能多的查找相关的实验和应用,进行总结分析 比较,报告中要指出资料的出处。写出自己实验体会。 (3)实验报告请撰写到原始数据纸上,内容不要过于简 单,要求4页纸以上。
利用微薄层混合反应模式制备纳米磁性液体的开题报告
![利用微薄层混合反应模式制备纳米磁性液体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14fb60a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cc.png)
利用微薄层混合反应模式制备纳米磁性液体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纳米磁性液体具有独特的性质,如超顺磁性、磁性液态等,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催化、传感器等领域。
传统制备纳米磁性液体的方法包括化学共沉淀、胶体化学合成、水热法等。
然而这些方法往往存在磁性颗粒粒径分布范围宽、固体液体分离困难、表面修饰难度大等问题。
微薄层混合反应(MLMR)是一种新兴的方法,可以在容器中制备纳米磁性液体,并具有优秀的稳定性,但同时仍存在一些未解决的问题。
因此,本研究将采用MLMR方法来制备纳米磁性液体,并探究该方法的制备条件对样品性质的影响,为纳米磁性液体的制备提供更加有效的方法。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利用MLMR方法制备纳米磁性液体,并优化制备条件,探究不同条件下产物的结构、磁性和稳定性等性质,以期为纳米磁性液体的制备提供更加高效的方法和理论;同时,探究制备纳米磁性液体时对液体体系的控制,通过研究相互作用机理以及控制参数对制备成果进行优化。
三、研究内容(1)制备纳米磁性液体选择适当的生长试剂,调节其浓度、pH值、温度等参数,在微薄层混合反应容器中制备纳米磁性液体,评价所制备纳米磁性液体的磁性、形貌、稳定性等性质,并分析其与制备条件的关系。
(2)探究液体体系控制条件在制备纳米磁性液体的过程中,控制不同参数可以影响成品的磁性、大小和稳定性等性质,例如添加剂的类型和浓度、温度、pH等,通过研究相互作用机理及控制参数,可对实验数据进行逐步分析和优化。
(3)探究影响磁性液体性质的因素在微薄层混合反应容器中制备纳米磁性液体并在不同的条件下研究其性质的变化,通过通过TEM、XRD、VSM、FTIR等表征手段,探究制备纳米磁性液体的过程中的各种条件因素对成品的影响,并寻找最佳制备条件。
四、预期成果(1)在研究条件下制备出稳定的和高纯度的纳米磁性液体,探究不同参数对纳米磁性液体的影响,寻找最优制备参数。
(2)分析制备纳米磁性液体的相互作用机理,通过TEM、XRD、VSM、FTIR等表征手段,对成品的性质进行详细的分析。
纳米磁性液体薄膜磁光特性研究
![纳米磁性液体薄膜磁光特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ec6af61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56.png)
纳米磁性液体薄膜磁光特性研究
徐丽琴;方文啸;马颖;张曰理
【期刊名称】《功能材料》
【年(卷),期】2007(038)A03
【摘要】制备出了纳米磁性液体薄膜,研究了纳米磁性液体薄膜在不同外加磁场(垂直和平行)下,其透射光学特性随着磁场变化的规律,对纳米磁性液体薄膜磁光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解释。
研究发现:(1)薄膜外加垂直磁场时,光透射强度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加而减小;(2)薄膜外加平行磁场时,垂直偏振光和平行偏振光的透射强度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加而变化规律不同;(3)存在一个临界磁场,其值约为4776A/m,当外加磁场(垂直和平行)强度>4776A/m后,薄膜透射光强的变化规律有明显不同,这种现象是由于外加磁场使纳米磁性液体微粒产生聚集,磁场〉4776A/m后,形成有规则的排列结构所造成;(4)纳米磁性液体外加垂直磁场下透射强度的响应时间随磁场强度的变化情况。
【总页数】3页(P1176-1178)
【作者】徐丽琴;方文啸;马颖;张曰理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理工学院,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275;广州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482.55
【相关文献】
1.ITO/CoFeB/ITO/Ag多层异质磁纳米结构薄膜的制备及其磁光克尔效应的研究
2.磁性液体薄膜磁光特性研究
3.磁性液体磁光特性及其应用研究
4.复合磁性纳米阵列薄膜磁光特性的研究
5.Bi:YIG纳米薄膜的磁光特性(英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非平衡等离子体制备纳米磁性液体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非平衡等离子体制备纳米磁性液体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cb1dcb9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f6.png)
非平衡等离子体制备纳米磁性液体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摘要:磁性纳米粒子在医疗、储能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而纳米磁性液体一直以来都是备受关注的研究方向。
本文将研究非平衡等离子体制备纳米磁性液体的实验方法与性质,并探讨其产生的物理机制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磁性纳米粒子;纳米磁性液体;非平衡等离子体;实验研究;物理机制;应用前景。
一、研究背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纳米材料的研究已经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热点。
磁性纳米粒子是纳米材料中的一种具有特殊功能的材料,由于其磁性、稳定性等特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其应用涉及了医学、能源、材料科学等众多领域。
而纳米磁性液体则是一种由磁性纳米粒子和液体组成的复合材料。
由于其优异的磁性、荧光性能、生物相容性等,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超级电容器等领域,并逐渐成为纳米磁性材料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之一。
二、研究目的本文旨在研究非平衡等离子体制备纳米磁性液体的实验方法与性质,探讨其产生的物理机制与应用前景。
通过本次研究,进一步了解纳米磁性液体在医学、能源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并为开发新型纳米材料提供参考。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本文将以非平衡等离子体制备纳米磁性液体为研究对象,选取氧气离子等离子体法作为实验方法,基于等离子体化学和材料学的理论和方法,制备纳米磁性液体,并进行性质分析和表征。
同时,结合SEM、TEM、XRD等分析手段,从微观角度考察纳米磁性液体的结构组成与物理性质。
四、预期成果通过本次研究,将获得非平衡等离子体制备纳米磁性液体的实验方法与性质,同时探讨其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预期成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纳米磁性液体制备的非平衡等离子体实验方法;2.分析纳米磁性液体的物理性质和结构组成;3.研究纳米磁性液体的应用前景。
五、研究意义纳米磁性液体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在医学、能源、材料科学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可以了解非平衡等离子体制备纳米磁性液体的物理机制,进一步提高纳米材料的制备技术,同时拓展纳米磁性液体的应用领域,促进纳米磁性材料领域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纳米技术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纳米技术院系:航天学院微电子科学与技术系班级: 21系设计者:王立刚学号: 14s121034 指导教师:哈尔滨工业大学实验二:接触角测量实验一、实验目的1、在研究纳米材料时,表面润湿特性是纳米材料的重要性质,通过本实验了解润湿接触角概念和测量原理;2、采用高倍显微镜观测实验材料(316不锈钢,吊兰叶片,氮化硼纳米管膜)的表面微观结构;3、掌握用接触角测量仪测量纳米材料的接触角。
二、实验仪器、样品jc2000c1 接触角测量仪,包括接触角测量仪主机平台,蠕动加样泵,ccd摄像头等几部分。
计算机ccd及数据处理软件,烧杯,超纯水,移液器,316不锈钢片,吊兰叶片,氮化硼纳米管膜。
三、实验原理所谓接触角是指在固体材料水平表面上滴一液滴,形成的固、液、气三相交界点处,气—液界面和固—液界面两切线把液相夹在其中时所成的角θ(contact angle),如图1所示。
图1 接触角润湿(wetting)的热力学定义是,若固体与液体接触后体系(固体和液体)的自由能g降低,称为润湿。
接触角是反应物质与液体润湿性关系的重要尺度,θ在0~180°之间,θ=90°可作为润湿与不润湿的界限,当θ<90°时为可润湿,材料是亲水性的;当θ>90°时为不润湿,材料是疏水性的。
本实验使用液滴量角法,拟合分析法。
量角法是将固体表面上的液滴投影到屏幕上,然后直接测量切线与相界面的夹角,即直接测量接触角的大小。
拟合分析法是选中液滴两侧的底部,两侧的中部,和顶部五个点拟合出液滴的形貌,然后进行接触角的测量。
本实验使用的样品有三种材料,316不锈钢,吊兰叶片,氮化硼纳米管膜。
316不锈钢具有标准的不锈钢润湿特性,呈亲水性;吊兰叶片为自然界中具有特殊表面润湿效应的生物体;氮化硼纳米管膜为仿生疏水膜。
四、实验步骤1、接触角测量将实验样品摆在测试台上,转动蠕动泵旋钮在样品表面加一滴水样,开机运行jc2000-usb.exe,进入接触角测量界面,按“冻结图像”后,“保存图片”。
分别测:3个实验样品的接触角。
2、实验处理按“量角法”,进入量角法主界面,按“开始”,选中需要计算的图形文件。
先定量角器的精度,然后,测量尺通过向上、下、左、右及旋转,至测量尺与液滴边缘相切,再下移测量尺到液滴顶端,再将旋转测量尺,使其与液滴左端相交,即得到接触角的数值。
也可以使测量尺与液滴右端相交,此时用180°减去测量值即为接触角。
五、实验结果1、316不锈钢片图2 316不锈钢片上水滴形貌图3 量角法测量玻璃接触角图4 5点拟合分析法测量玻璃接触角量角法:94.5°5点拟合分析法:96°由此可见玻璃表面为疏水表面。
2、芦荟叶片图5 吊兰叶片上水滴形貌图6 量角法测量吊兰叶片接触角图7 5点拟合分析法测量吊兰叶片接触角篇三:纳米磁性液体1 纳米磁性液体秦飞(大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英091)摘要:纳米磁性液体是纳米铁磁性微粒在表面活性剂的包覆下, 稳定地分散在载液中而形成的一种胶体体系, 同时具有磁性和流动性, 因此具有许多独特的磁学、流动力学,光学和声学特性, 在工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文章概述了纳米磁性液体的组成、特性、应用以及当前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纳米磁性液体特性发展应用一、纳米磁性液体简介纳米磁性液体是纳米铁磁性微粒在表面活性剂的包覆下, 稳定地分散在液体中而形成的一种胶体体系, 同时既具有固体磁性材料的磁性, 又有液体的流动性。
因此具有许多独特的磁学, 流动力学, 光学和声学特性。
即使处在重力, 离心力, 磁力作用下也不会分离。
磁性液体中的纳米级磁性颗粒比单畴临界尺寸还要小, 因此它能自发达到饱和。
同时由于粒子内部的磁矩在热运动的影响下任意取向, 粒子呈超顺磁状态, 因此磁性液体也呈超顺磁状态。
一旦有外磁场的作用, 分子磁矩立刻定向排列, 对外显示磁性。
经测定, 磁性液体在外磁场的作用下, 它的“比重”会随外磁场的变化而变化。
变化幅度可以从每立方厘米不足1 g 到大于20 g。
20 世纪60 年代, 美国首先把磁性液体材料用于宇航服密封材料, 随后日本也对磁性液体的特殊性能进行广泛的探索和研究, 并把它用于科学试验和工业装置中。
目前, 日、俄、美、西欧诸国均可大量生产性能稳定的磁性液体。
我国起步较晚,但先后已有20 余家单位从事磁性液体的研制和开发应用, 与国外相比存在一定差距。
二、纳米磁性液体由来纳米磁性液体是1965 年美国宇航局为解决太空人宇航服头盔转动密封问题由s.s.pappel 研究成功的。
纳米磁性液体是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也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它具有独特的性质,开拓了新的应用领域, 许多过去无法解决的问题, 由于纳米磁性液体的出现便迎刃而解, 因此在航空航天、化工环保、仪器仪表、医疗卫生、印刷制造、等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
磁性液体的发展按纳米级被利用的时间顺序及特性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60 年代初,第一代铁磁性液体问世。
80 年代第二代金属性磁性液体出现。
进入90 年代日本研制出第三代氮化铁磁性液体。
第一代铁氧体磁性液体问世解决了纳米磁性液体材料的有无问题,第二代金属磁性液体的出现把磁性能提的更高, 第三代氮化铁磁性液体既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具有较高的磁性能。
三、纳米磁性液体应用1.纳米磁性液体在航空航天潜艇中的应用1965 年美国宇航局( nasa) 的papell 着手于宇宙空间用的宇航服可动部位的密封和火箭用的液体燃料在失重情况下如何从燃料罐往发动机内输运的研究, 发明了磁性液体, 并取得了专利。
另外还有火箭和飞行器用的加速计也都运用了磁性液体。
螺旋桨是潜艇噪声中最主要的噪声源。
各国潜艇设计者千方百计改变螺旋桨的结构设计, 来延缓和控制螺旋桨在高速推进时产生的空化噪声, 但收效甚微。
美苏两国在60 年代就着手磁性液体推进器的研究工作。
美国在70 年代末研究出大功率磁性液体推进器, 并安装在能供给大电流的攻击型潜艇上, 就此美国宣称在潜艇推进器及潜艇的隐蔽性方面具有优势。
原苏联大约在80 年代初将研制的磁性液体推进器安装在div 级核潜艇上。
另外, 用磁性液体和光滑的弹性胶层组成仿生的降阻降噪覆盖层包覆在潜艇表面, 可使边界层中流体内的扰动衰减, 它能延缓和抑制湍流的产生, 使潜艇周围的海水保持层流运动。
当舰尾安装磁性液体推进器, 整个舰表面覆盖仿生阻尼器时, 在舰首部位分开的海水则在舰尾部会合, 使整个舰的边界层厚度可达1m, 它能大大降低推进阻力,且使水动力噪声大为减弱, 使潜艇航达到超安静级水平。
2.纳米磁性液体在光学领域中的应用当外加磁场的大小超过某个临界值时, 磁流体中磁性颗粒会发生团簇, 进而磁流体的折射率会发生变化。
且变化的大小和外加磁场的大小有关, 据此可以利用磁流体来制作可调谐光子器件。
陈险峰等2005年已制成了可调谐磁流体光栅和可调谐磁流体调制器。
目前, 一些研究者已经利用磁流体在实验室制作出了一些光子器件, 例如: 光开关、光调制器、粗波分复用器等,但性能还有待提高和完善, 如响应时间等。
3.纳米磁性液体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近年来纳米磁性液体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 它们包括磁性液体细胞内热疗、磁靶向给药系统、磁性粒子- 单克隆抗体核磁共振显像对比剂、生物磁分离等。
张东生等在“磁流体在肿瘤学治疗领域的应用进展”一文中主要介绍了磁性载药微球的磁靶向给药、磁流体局部热疗和磁控血管内磁性微球栓剂的研究进展。
许剑等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德国、日本等国家几个著名的磁靶向药物传输系统研究小组的研究工作进展。
秦润华等则对高分子磁性微球在磁分离、磁靶向药物、固定化酶、免疫分析和生物合成等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赵强等则从纳米材料的制备、检测和应用等角度对纳米磁性颗粒在磁靶向药物、基因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4.纳米磁性液体在工业的应用(1)密封技术利用磁性液体既是流体又是磁性材料的特点,可以把它吸附在永久磁铁或电磁铁的缝隙中, 使两个相对运动的物体得到密封。
利用多级密封就能达到很高的耐压或真空度, 真空度可达到10- 8 torr( 1toor= 133. 322 pa) 。
这种密封的润滑性很好, 适用于高速旋转部件的密封, 而且发热少、寿命长、维护简便。
(2)润滑技术通常润滑剂易损耗、易污染环境。
磁性液体中的磁性颗粒尺寸仅为10 单位, 因此, 不会损坏轴承, 而基液亦可用润滑油, 只要采用合适的磁场就可以将磁性润滑油约束在所需的部位。
5.纳米磁性液体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20多年来国内外对高梯度磁分离技术的研究已取得水、燃煤脱硫等方面, 与传统分离技术相比, 它具有巨大的优越性, 能解决过去难于想象的事。
比如微细颗粒、弱磁性甚至非磁性颗粒的分离。
由于以羟类作分散剂的磁流体可与油而不与水混合, 在磁流体中加入油水混合液时, 其中油被磁流体吸附并停留在磁场区。
因此可利用磁流体进行油水分离。
大型油轮失事造成海面严重污染的事故时有发生, 利用此原理可以回收泄露在海面上的油及乳胶。
四、纳米磁性液体发展趋势与此同时,一些公司也加快了新的利用纳米磁性液体的设备和产品的开发。
美国设计的一种纳米磁性液体洗衣机,机器内的磁性调节器能有效减少洗衣时的噪音和震动,而且可以节省电力。
同时,在汽车安全带和安全气囊中加入纳米磁性液体,由于纳米磁性液体能快速灵活地吸收巨大力量, 汽车制造商可以根据乘客的体形和体重用纳米磁性液体准确调整安全带的拉力。
此外, 纳米磁性液体还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如无声快速的磁印刷、磁性液体发电机、声纳系统、磁性药物、细胞磁性分离、磁性液体人工发热器、磁性液体涡轮发电、磁性液体刹车、热传导、医疗中的造影剂、磁性液体变频器、植物增长剂等等,今后还可开拓出更多的用途。
五、结语纳米磁性液体是一种新型的多功能材料, 自从其问世以来就立即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但目前所做的大部分工作都是经验性的, 缺乏理论的指导, 如纳米磁性微粒的获得、表面活性剂的选择、各组成成分对纳米磁性液体性能的影响、磁性液体各种现象与性能的微观机理、磁性液体的生物相容性等方面的理论研究还有待深入。
如何制备出饱和磁化强度更高、物理和化学稳定性更好或可在特定环境下工作的磁性液体, 开拓磁性液体的应用领域, 应是磁性液体研究及其进一步产业化所要解决的重点。
同时, 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研究人员的队伍, 尽快使纳米磁性液体技术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1]王西明.纳米磁性液体材料的研究进展[j].咸阳师范学院报.2007(22):26-30[2]王宗才.纳米磁性液体材料在光整加工中的应用研究[j].制造技术与机床.2009(1):86-89[3]狄文学.纳米磁性液体的特性与应用[m]. 2004(2) : 22-27[4]王宇鑫.纳米磁性液体的制备方法[j].金属功能材料.2010(2):62-65[5]马涛, 吴静芝.纳米磁性液体的制备和性能[j].机械功能材料.2006(2) : 58-60[6]赵海丽.纳米磁性液体的制备技术及应用新进展[m].高校理科研究:80-81[7]马晓林.纳米磁性液体对hcfc141b气体水合物生成特性的影响[n].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4(12):873-875[8]崔春芳.纳米磁性液体工业化生产及其终端技术产品的应用[m].化工进展.2006(25):456-460[9]马涛.纳米磁性液体及其在印刷中的应用[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5,9[10]王亚玲.纳米磁性液体简介[j] .化学教育, 2006(11):4-9[11]李剑玲.纳米磁性液体在工业上的应用研究[j].中国仪器仪表.2009(2):63-65[12]姚开胜.纳米磁性液体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m].科技信息:294-295[13]张金升.以柴油为基液制备纳米磁性液体的研究[j].篇四:纳米磁性液体磁性纳米液体摘要:磁性纳米液体作为一种新兴的材料正越来越广泛应用于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