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课后强化训练 18 文言句读和翻译(1)

合集下载

北京中考18篇文言文解词与译文

北京中考18篇文言文解词与译文

北京市中考重点文言文解词及翻译一、《曹刿论战》(九下) 十年[鲁庄公十年]春,齐师伐[讨伐,攻打]我[我,指鲁国]。

公[诸侯的通称,这里指鲁庄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原指吃肉的人。

这里指居高位,享厚禄的人。

]谋[谋划]之[这事],又何间[ji àn 参与]焉?”刿曰:“肉食者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凭借什么作战。

以:介词,凭,靠]?”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衣服食物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用。

安:有“养”的意思。

弗:不。

专:独自专有,个人专有。

],必以分人[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以,把]。

”对[回答]曰:“小惠未徧[通“遍”普遍,遍及],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古代祭祀用的祭品。

牺牲,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玉,玉器。

帛,丝织品。

],弗敢加[虚报夸大]也,必以信[对神说实话。

信:信用]。

”对曰:“小信未孚.[这只是小小的信用,不能取得神灵的信任。

孚:为人所信服],神弗福((名词作动词)赐福,保佑)也。

”公曰:“小大之狱[案件],虽[即使]不能察[明察],必以情[以:根据。

情:(以)实情判断]。

”对曰:“忠.之属也[(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

忠:尽力做好分内的事]。

可以一战[可以(凭这个条件)去打仗]。

战则请从[作战时请允许我跟随一去]。

”公与之.乘[鲁庄公和曹刿共同坐一辆战车。

之:曹刿]。

战于长勺。

公将鼓[击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齐军大败]。

公将驰[驰:驱车[追赶]]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车轮轧出的痕迹],登轼[又登上车,手扶车前的横木]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追击]齐师。

既.克[战胜齐军后。

既,已经。

克:战胜,攻下],公问其故[原因]。

对曰:“夫战,勇气也[作战,是要靠勇气的]。

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进军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

作:振作],再[第二次]而衰,三而竭。

部编版语文中考课内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部编版语文中考课内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部编版初中语文课内文言文重点文句翻译七年级上册1.《世说新语》二则(1)白雪纷纷何所似。

译文:大雪纷纷飘落像什么。

(2)散盐空中差可拟。

译文:在空中撒盐大体可以相比。

(3)未若柳絮因风起。

译文:不如比作柳絮乘着风飞舞。

2.《论语》十二章(1)吾十五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习,三十岁就能有所成就,四十岁遇到事情不再感到困惑,五十岁就知道上天的旨意,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各种不同的意见,七十岁可以顺从心愿但不会越过法度。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有疑惑。

(3)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广泛学习并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发问求教,多考虑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

(4)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因此恼怒,不也是由才得的人吗?(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温习学过的知识,就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懂得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7)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说像浮云一样。

(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一国军队,可以改变自己的主帅;一个人的志向却是不能改变的。

(9)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译文:一竹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那种痛苦,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乐。

3.《诫子书》(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译文:君子的操守品德,他们摒除内心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用来修养身心,节俭用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译文:不内心恬淡就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明确志向,不集中精神就没有什么可以拿来达到远大的目标。

中考语文课后知识点强化训练题--文言句读和翻译

中考语文课后知识点强化训练题--文言句读和翻译

课后强化训练文言句读和翻译一、(2015·嘉兴)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裴琰之裴琰之作同州司户①,年才弱冠,但以行乐为事,略不为案牍。

刺史谯国公李崇义怪之________问户佐。

佐曰:“司户达官儿郎,恐不闲②书判。

”既数日,崇义谓琰之曰:“同州事物固系③,司户尤甚,公何不别求京官,无为滞此司也。

”琰之唯诺。

复数日,曹事委积,诸窃议以为琰之不知书,________遨游耳。

他日,崇义召之,厉色形言,将奏免之。

琰之出,谓其佐曰:“文案几何?”对曰:“遽者④二百余。

”琰之曰:“有何多,如此逼人。

”命每案后连纸十张,仍命五六人________供研墨点笔。

左右勉唯⑤而已。

琰之不之听,语主案者略言事意,倚柱而断之,词理纵横,文华灿烂,手不停辍,落纸如飞。

倾州官僚,观者如堵墙,惊叹之声不已也。

案达于崇义,崇义初曰:“司户解判邪?”户佐曰:“司户太高手笔。

”仍未之奇也,比四五十案,词彩弥精。

崇义悚怍,召琰之,降阶谢曰:“公之词翰⑥若此何忍藏锋成鄙夫之过。

”是日名动一州。

(选自《太平广记》)【注释】①司户:官名,主管户籍。

②闲:熟习。

③系:继,连接,这里引申为繁多。

④遽者:这里指需紧急办理的案件。

⑤勉唯:勉强答应。

⑥翰:毛笔,引申为文辞。

课时讲解题型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公之词翰若此何忍藏锋成鄙夫之过。

公之词翰若此/何忍藏锋/成鄙夫之过。

解析理解句意是断句的前提,因此先通览全文,了解文义,然后根据题目要求断开。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崇义谓.琰之曰:告诉,对……说(2)同州事物固.系:本来(3)厉色.形言:脸色,表情(4)比.四五十案:等到(5)词彩弥.精:更加(6)降阶谢.曰:道歉解析本题考查课外文言词语的翻译能力,这些词语大多词在课外,义在课内,注意联系课内相关义项,联系语境加以确定。

课时讲解题型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

(1)琰之不之听,语主案者略言事意。

中考语文第一轮复习第四部分古诗文阅读第二章文言句读和翻译练习(1)

中考语文第一轮复习第四部分古诗文阅读第二章文言句读和翻译练习(1)

中考语文第一轮复习第四部分古诗文阅读第二章文言句读和翻译练习(1)第2讲文言句读和翻译一、(2017 ?金华)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面各题。

沈宣词尝为丽水领,自言家大梁①时,厩常列骏马数十,而意常不足.。

咸通六年,客有马求售,洁白而毛鬣类朱,甚异之,酬以五十万,客许而直未及给,遽为将校王公遂所买。

他日谒公遂问向时马,公遂曰:“竟未尝乘。

”因引出,至则奋眄②,殆不可跨,公遂怒捶之,又仆,度终不可禁。

翌日,令诸子乘之,亦如是 .;诸仆乘,亦如是。

因求前所直售宣词。

宣词得之,复如是。

会魏帅李公蔚市 .贡马③,前后至者皆不可。

公阅马,一阅遂售之。

后入飞龙④,上最爱宠,为当时名马。

(选自《唐语林》)【注释】①大梁:今河南开封,古时称大梁。

②奋眄:举头斜视,不驯服的样子。

③贡马:向皇帝进贡的吗。

④飞龙:指皇家。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相同的一组是()A. 而意常不足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B. 度终不可禁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C. 亦如是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D. 会魏师李公蔚市.贡马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2 .给文中划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 /”划开。

(限断两处)他日谒公遂问向时马★★★3. 下面句子的横线处省略了主语,根据文意推断,正确的一项是()翌日,________ 令诸子乘之,亦如是。

A .沈宣词B .客C.王公遂D.李公蔚4. 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售”有以下两个义项:①卖出去;②买。

“公阅马,一阅遂售之”中的“售”字,选用哪个义项才符合文意?选出正确义项,并用自己的话简述理由。

5 .韩愈的《马说》深刻阐述了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知而不能通其意。

联系《马说》,结合文本,简述王公遂不能让所买之马成为“名马”的原因。

二、(2017 ?丽水)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列问题。

宋狄武襄青①征侬智高②,大兵出桂林,道旁有一庙,人谓其神甚灵,武襄驻节而祷之,祝曰:胜负无以为据。

2018年中考语文文言句子翻译训练题-文档资料

2018年中考语文文言句子翻译训练题-文档资料

2018年中考语文文言句子翻译训练题想要学好语文,做题是最好的办法,但想要奏效,还得靠自己的积累。

多做些典型题,并记住一些题的解题方法。

以下是查字典语文网为大家提供的中考语文文言句子翻译训练题,供大家复习时使用!判断句1.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2.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3.夫战,勇气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4.莲,花之君子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5.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6.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7.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8.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中考语文总复习 考点跟踪突破 18文言文阅读(文言句式与翻译)

中考语文总复习 考点跟踪突破 18文言文阅读(文言句式与翻译)

考点跟踪突破18 文言文阅读(文言句式与翻译)一、(2016·黄冈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回答1~4题。

【甲】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二翁登泰山昔有二翁,同邑而居。

甚友善。

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一人而已。

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①,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冀、雍②,然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

”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③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叟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

夜宿,凌晨上山。

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

”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注释】①第:房屋,宅子,家。

②冀、雍:古代两个州名,在今约山西、陕西、甘肃一带。

③曩:以往,过去,从前。

1.解释加点的实词。

(1)略无阙.处(通“缺”,中断)(2)属引.凄异(延长)(3)二人对酌.(饮酒)(4)越钱塘,绝.长江(横渡)2.选出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 C )A.或.王命急宣或.异二者之为B.故.渔者歌曰温故.而知新C.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虽.不能察,必以情D.乙翁欲扶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茂,趣味无穷。

(2)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从太阳出山(早晨)开始登山,到傍晚时,(他们)已经到半山腰了。

4.(1)《三峡》先写山,后写水。

写山,突出连绵不断(山多)、隐天蔽日(山高)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完整版)18个文言虚词的课文例句及翻译

(完整版)18个文言虚词的课文例句及翻译

18个文言虚词的课文例句和翻译1.【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螃蟹有六只脚两只钳头,然而没有蛇和黄蟮的洞穴就无处藏身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经常把学到的东西拿来检查自己的言行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因此我离开你而旅居长安,以寻求微薄的俸禄。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人不是生下来就知道一切道理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青是一种染料,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荆轲刺秦王》)现在假如空手而去,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冬冬敲响战鼓,兵器刚一接触,士兵就抛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后逃跑。

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我也后悔,自己跟着他一起从洞里出来了,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久久地伫立着,眺望着,希望皇帝能宠幸光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婆婆时常对我说:“这地方,你母亲曾经站在这儿。

”2.【何】(一)用作疑问代词。

中考语文文言文强化训练一(2021年整理)

中考语文文言文强化训练一(2021年整理)

2018届中考语文文言文强化训练一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届中考语文文言文强化训练一)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届中考语文文言文强化训练一的全部内容。

文言文强化训练一(一)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3分)A。

故患有所不辟.也辟:躲避B。

乡.为身死而不受乡:从前C.乞人不屑.也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D。

此之谓失其本心..本心:自己的修养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万钟的俸禄如果不分辨是否符合礼义就接受它,万钟的俸禄对于我有什么益处呢?(译出大意计1分,解释加1分,补出省略成分1分)3。

《中考文言文课课练》课外文言文翻译

《中考文言文课课练》课外文言文翻译

P6我家住在江边。

江中心被水流冲出一个石洲,长度大约有五六里,遍洲都是五彩的石子.有的像玉一样洁白,有的像玛瑙一样红里透黄,晶莹剔透,如同现在珍贵的六合石子千文钱一枚的那种彩色石子,数都数不清。

我多次和朋友乘船登上那个石洲(去游玩),洲的周边是清澈如练的江水,洲上面开满了鲜花,我们依次坐在洲上,仿佛置身于仙岛之中。

我曾经捡拾几枚像颗鸟蛋,中间有黑、黄两种颜色;一枚像块圭玉,纯青色,有几道红色斑纹,宛若秋天的晚霞;还有一枚,黑色质地上布满金色的花纹,大概像小李将军李昭道笔下的山水人物画。

苏东坡在他的《怪石供》一文中有过记载,(我)觉得这些石子很一般。

(我就把它们)放在篓子里好几天,不知道哪个人拿走了,(这)大概是东西容易得到就不重视吧。

有一天,我偕同几位舅舅和两个弟弟到洲上去游玩,忽然有一条小船飞速驶来,一老人家用手指点着,到了洲边才看清是外祖父方伯公。

(他)登上石洲后大笑着说:“你们瞒着我跑到这里来快活!”第二天,他送过来《游锦石洲》诗歌一首,用蝇头小楷在诗的后面写道:“我已老朽,不知道写了些什么,如果能给我修改一下,即使一个字不保留都可以。

”唉!这次回家去,想再次看到(他老人家的)音容笑貌,已经做不到了!P8开宝寺塔,在京师诸塔中最高,而制度勘精,都料匠预浩所造也。

塔初成,望之不正而势倾西北。

人怪而问之,浩曰:“京师地平无山,而多西北风,吹之不百年,当正也。

”其用心之精盖如此。

国朝以来木工,一人而已。

至今木工皆以预都料为法。

有《木经》三卷,今行于世者是也。

译文:开宝寺塔,在京师所有塔中是最高的,结构也是最精良的,是都料匠喻浩所造。

塔刚建成的时候,望塔不端正而向西北倾斜,大家都奇怪,问预浩,预浩说:“京城地势平坦无山,而多刮西北风,风吹塔不用一百年,塔自然就正过来了。

”预浩用心之精细大抵如此(大概就象这样).宋朝开国以来,(象样的,著名的,专家级的)木工就这一人而已,至今木工皆以预都料(姓+官职)为榜样(标准)。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文言文断句和翻译》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文言文断句和翻译》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

文言文断句和翻译专题训练一、文言文断句方法及训练(一)断句原则:1.通读全文,把握大意。

(断句必先得关注语境)2.先易后难,寻找标志。

3.读后检查,通顺合理。

(二)断句技巧1.找名词(或代词),定句读。

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

名词或代词一般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等,再来确定停顿的位置。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例如《赤壁之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

)(1)人称代词第一人称: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第二人称: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阁下、陛下、足下⑵疑问代词:问人--“谁”“孰”/问事--“奚”“胡“曷”“恶”“安”“焉”/“何”可问人也可问事1⑶指示代词:“此”“是”“斯”“兹”“夫”“之”“其”“彼”〖训练1〗太宗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答案:太宗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

”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

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

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选自唐·刘觫《隋唐嘉话》)2.找动词,定句读。

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常省略,关键是抓住动词(形容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

〖训练2〗杨朱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羡答案:杨朱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

文言句式及其翻译1

文言句式及其翻译1
文言文句式
考纲要求: 理解与现代汉语
不同的
句式 。
题型:翻译题
• 翻译的程序 1、先读懂原文的大意,在此基础上结合上 下文翻译句子。 2、分析原文句式的特点。 3、进行初步的字字落实的翻译,特别注意 一些容易理解错的字和关键的字的翻译。 4、对文句中一些特殊情况如各种修辞、文 化常识、专有名词、习惯用语的处理。 5、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文言句子准确 表达出来。
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 宾语前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臵。 二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提前。 三是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取到动词前, 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是”只是宾 语前臵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四是介词宾语,也放在介词的前面。
(06年广东卷) • 下列各句,与“何为而至于此?”句式完全 一致的一句是 A A、君何以知燕王? B、夫子何哂由也? C、夫晋,何厌之有? D、何故而至此? (06全国卷一)翻译句子: 自县为近畿大郡,近代未之有也。 答案:自县令升为靠近京都的大郡长官, 是近代未有的过的事。
古人欲知稼穑之艰难,斯盖贵谷务 本之道也。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 三日不粒,父之不能相存。耕种之,锄 之。刈获之,载积之,打拂之。簸扬子, 凡几涉手而入仓廪,安可轻农事而贵末 业哉! 翻译: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 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2分) 吃饭是老百姓最大的事,老百姓没有吃 的就无法生存。三天不吃粮食,父亲和 儿子就不能保全。(2分)
注:①选自《韩非子》②莫乐为人君——没有比做 人君再快乐的了。③莫之违——没有人敢违背他。 ④师旷侍坐于前——师旷(名乐师)陪坐在前面。 ⑤琴坏于壁——琴在壁上撞坏。⑥太师——师旷。 谁撞,即撞谁。⑦言侧——于侧言。⑧是非君人 者——这不是统治者。⑨除之——除掉他。

2018年中考语文 文言文翻译 专项练习(含答案)

2018年中考语文 文言文翻译 专项练习(含答案)

中考语文文言文翻译专项练习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虽百姓亦称其善,不亦怪哉!译文: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文: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译文: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译文:(2)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译文:(3)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译文:(4)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译文: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译文:(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译文:(3)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译文:(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文:(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文:(3)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译文:(4)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文: _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文:(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译文:(4)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译文: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译文:(2)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译文:(3)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译文:(4)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译文:(2)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译文:(3)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译文:(4)盗窃乱贼而不作。

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译文:(2)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译文:(3)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初中语文中考专题训练之文言文翻译

初中语文中考专题训练之文言文翻译

初中语文中考专题训练之文言文翻译1. 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2)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先用“/”断句)[知识点]文言文翻译,文言文断句[答案](1)读书人(有学识的人)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2)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断句)安阳的韩性听说(这件事),觉得他与众不同,将他收作学生,使他成了精通儒学的人。

[解析]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

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

(1)句重点词语:士别三日,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即,就;更,另,另外;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何,为什么;见事,知晓事情。

(2)句重点词语:闻,听说;异,对……感到诧异(惊异);通儒,精通儒学的人。

划分文言句子朗读节奏时,应了解文言的句读知识,学会有感情的朗读文言文,培养语感并能根据句子中词语的意思含义来划分句子节奏。

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意思是安阳的韩性听说(这件事),觉得他与众不同,将他收作学生,使他成了精通儒学的人。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是说韩性对这件事感到诧异,应断开;“录为弟子”,是指把他(王冕)收作学生,应断开;“学遂为通儒”是说他(王冕)的学习成就,应断开;故划分为: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2)其不知丘亦甚矣。

[知识点]文言文翻译[答案](1)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

(2)他太不了解我了。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翻译。

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重点词语:独:只,只是。

中考语文专题训练:课外文言文(附参考答案)

中考语文专题训练:课外文言文(附参考答案)

中考语文专题训练:课外文言文(附参考答案)(一)【四川达州·中考真题】乐君,达州人,生巴峡间,不甚与中州士人相接,状极质野,而博学纯至。

先君少师①特爱重之,故遣吾听读。

今吾尚略能记《六经》,皆乐君口授也。

家贫甚,不自经理。

有一妻、二儿。

聚徒城西,草庐三间,以其二处诸生,而妻子居其一。

几五十年矣,每旦起,分授群儿《经》,口诵数百过,不倦。

少间,必曳履慢声,抑扬吟讽②不绝。

蹑其后听之,则延笃③之书也。

群儿或窃效靳侮④之,亦不怒。

喜作诗,有数百篇。

先君时为司理,犹记其相赠一联云:“末路清谈得陶令,他时阴德颂于公。

”又《寄故人》云:“夜半梦回孤月满,雨余目断太虚宽。

”先君数称赏之,今老书生未有其比也。

(选自《避暑录话》,有删改)【注释】①少师:官名,辅佐太师的官员。

②抑扬吟讽:用高低不平的调子背诵。

③延笃:人名,著名经学家。

④靳侮:戏弄。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3分)(1)特爱重.之重:(2)必曳.履慢声曳:(3)蹑.其后听之蹑: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8分)(1)群儿或窃效靳侮之,亦不怒。

(2)先君数称赏之,今老书生未有其比也。

3.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乐君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二)【江苏扬州·中考真题】《平山堂记》节选郑兴裔①天地间无久而不敝之物,其尚有存者,必其为人所注意,而人为存之也。

非然,则历变故、经岁月,虽以金石之质,犹不能与天地以不敝。

庆历间,庐陵欧阳公实守是邦,为堂于蜀冈之上,负高眺远,江南诸山,拱揖槛前,若与堂平,故名。

堂之左右,碧树参天,清风徐来,虽盛夏亦不知其为暑也。

政成之暇,延四方之名俊,摘邵伯之荷蕖,传花饮酒,分韵赋诗,徜徉乎其中不醉无归载月而返,亦风流逸事也,心窃向往焉。

及莅任维扬,访平山故迹,而荆榛②塞道,荒葛胃涂③,颓垣断栋,率剥烂不可支撑。

去隆兴④癸未周君淙⑤重新之日,不三十年而凋残零落,遂至于此。

吁嗟乎!自国家多故,戎马蹂躏,先贤遗地,半为樵牧之区,骚人逸士,罕有过而问焉,又谁为保护而爱惜之,朴斫而丹雘⑥之哉?无怪乎斯堂之旋圮⑦也。

中考语文专题强化训练:文言句读和翻译(含答案解析)

中考语文专题强化训练:文言句读和翻译(含答案解析)

课后强化训练18文言句读和翻译一、<2012·绍兴>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犭婴<明>何景明猿善援犭婴亦猿类惟跳躁无他长技.山之奥①有洞,洞有货物,犭婴弗得自致也,谓猿曰:"尔援上探出之,吾下守之,当共利也."猿攀木蔓上,取而致之犭婴,犭婴悉移至窟中.猿既下,犭婴无有也.迹之至窟旁,曰:"货安在?"犭婴据窟啸曰:"货固吾有者,尔何得有也?"呼其群相殴躏②猿,猿曳臂去.<选自《兽纪》>[注释]①奥:深处. ②殴躏:殴打、践踏.1. 给文中画浪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三处>猿善援犭婴亦猿类惟跳躁无他长技.猿善援/犭婴亦猿类/惟跳躁/无他长技.[解析]要求有三次停顿,实际是提示考生,"猿"和"犭婴"是两个不同的动物,所以分属两句的主语,"惟跳躁"是说习性,前后分别断开.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句子:货固吾有者,尔何得有也?货物原本归我所有<或"货物本来就是我的">,你怎么能占有呢?[解析]翻译时要注意翻译出这几个重点文言词语的意思,"固"译为"本来","尔"译为"你","何"译为"怎么",此句是反问句.二、<201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乙]义阳①朱詹,世居江陵,后出扬都②.嗜学,家贫无资,累日不爨③,乃时吞纸以实腹④.寒无毡被,抱犬而卧.犬亦饥虚,起行盗食.呼之不至,哀声动邻⑤,犹⑥不废业,卒成学士.[注释]①义阳:地名.②后出扬都:后来到了扬都.③累日不爨<cuàn>:连续几天不能生火做饭.④实腹:填充肚子.⑤哀声动邻:哀痛的喊声惊动了邻里.⑥犹:仍然.1. 给甲段文字中画线部分加上标点符号.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解析]画线句是说"我"求学中受到寒冻之苦,当"我"回到家冻僵时,媵人所采取的措施.理解了此文意方可加标点.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盖余之勤且艰若此.我求学时的勤奋和艰辛大概<大体>就是这样.<2>嗜学,家贫无资.特别爱好学习,家里贫穷没有钱财.[解析]第<1>题中关键词"若此",译为"大概就是这样".第<2>题中关键词"嗜",译为"特别爱好";"资"译为"钱财".第<2>小题句中的重要实词"嗜"就是《送东阳马生序》一课中"余幼时即嗜学"的迁移.三、<2012·连云港>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题目.[甲]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乙]与长,爱花成癖,喜剪盆树.识张兰坡,始精剪枝养节之法,继悟接花叠石之法.花以兰为最取其幽香韵致也而瓣品之稍堪入谱者不可多得.兰坡临终时,赠余荷瓣素心春兰①一盆,皆肩平心阔,茎细瓣净,可以入谱者,余珍如拱璧.花叶颇茂.不二年,一旦忽萎死,起根视之,皆白如玉,且兰芽勃然②.初不可解,以为无福消受,浩叹而已.事后始悉有人欲分不允,故用滚汤③灌杀也.从此誓不植兰.<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注释]①荷瓣素心春兰:一种稀罕、名贵的兰花.②勃然:充满生机.③滚汤:开水.1. 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花以兰为最取其幽香韵致也而瓣品之稍堪入谱者不可多得.花以兰为最/取其幽香韵致也/而瓣品之稍堪入谱者不可多得.[解析]此题考查文言句子的停顿.此题并不是句中停顿,而是划分句读.应在理解文言语段的基础上划分.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果真就像鹤在云头上高亢地鸣叫,令人高兴得连声叫好.<2>事后始悉有人欲分不允,故用滚汤灌杀也.事后才知道<因为>有人想要分植兰花而没被允许,所以用开水浇灌烫死了它.[解析]字词落实到位,语意流畅即可.重点字词有"果""唳""怡然""始""汤".四、<2011·黄冈>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甲]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选自《唐雎不辱使命》>[乙]荆轲奉樊於期①头函,而秦武阳②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③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④假借⑤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⑥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⑦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⑧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还⑨柱而走.群臣惊愕,卒⑩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错误!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与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选自《荆轲刺秦王》>[注释]①樊於期:秦国将领,因得罪秦王逃到燕国.②秦武阳:人名,又名秦舞阳,充任荆轲出使秦国的副手.③陛:殿前的台阶.④少:通"稍".⑤假借:在文中是"原谅"的意思.⑥发:打开.⑦揕<zhèn>:用刀剑等刺.⑧绝:挣断.⑨还:通"环",绕.⑩卒:通"猝",突然.错误!郎中:宫廷的侍卫.1. 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划出两处.方急时不与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方急时∕不与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解析]此题考查文言句子的准确断句.要读懂文句,从整体上根据其意思来划分朗读停顿.2. 翻译下列句子.<1>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征兆.<2>使毕使于前.让他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解析]翻译这两个句子,应采用直译的方式,注意落实关键词语的意思.五、<201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解元,字善长,吉安吉水人.竦眉俊目,曙光玉立,神彩逼人,垂手过膝,能百步穿杨叶,号"小由基①".能以索持犀牛却行②.尝乘骏马驰突贼阵,往返如飞.初,起兵保安军德清砦③,积功授清涧都虞侯.建炎三年,诏隶韩世忠,擢⑤偏将军.世忠出下邳,闻金人大至,众心摇愕.世忠忧之.元便领二十骑游击,俘其生口,备悉敌情.俄而复出,敌骑数千四面集,元掷身陷阵,左右鹘击⑥,大呼,声振刀甲.一大酋惊,坠马走,众惧辟易遁去.以功授阁门宣赞舍人.<节选自解缙《太原王传》>[注释]①由基:即养由基,春秋时楚人,善射.②却行:倒退而行.③保安军德清砦:与下文"下邳",均为地名.④清涧都虞侯:与下文"偏将军""阁门宣赞舍人",均为官名.⑤擢:提拔.⑥鹘击:像鹘一样猛击.鹘:鸷鸟.1. 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敌骑数千四面集敌骑数千/四面集[解析]划分朗读节奏有两种标准:有时可以音节划分,有时可以意义划分.从这个句子来看,说明了两个意思:一是敌兵很多,二是从四面聚集过来.且只要求划一处,所以答案为最佳划分方法.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朗读节奏的能力,难度不大.2. 说说"闻金人大至,众心摇愕"的意思.<士兵们>听说金兵大队人马逼近,惊讶不已,军心动摇.[解析]翻译时要做到语句通顺、句意完整、重点词语不漏译.本句重点词为"闻""大""摇愕",必须译出,否则将扣分.六、<2011·连云港>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题目.[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人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晏子春秋》>[乙]景公游于寿宫,睹长年负薪者,而有饥色.公悲之,喟然叹曰:"令吏养之!"晏子曰:"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①治国之本也."公笑,有喜色.晏子曰:"圣王见贤以乐贤,见不肖以哀不肖.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②之无室者,论而共秩焉."公曰:"诺."于是老弱有养,鳏寡有室.<《晏子春秋》>[注释]①逮:到.②鳏寡:老而无偶的男女.1. 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治国之本也君爱老_/_而恩无所不逮_/_治国之本也[解析]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句子意思,把握断句的规律.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只是叶子的形状相像,它们果实的味道不同.<2>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我听说,喜好贤能的人,怜悯不幸的人,这是执掌国家的根本啊.[解析]翻译文言句子一般用直译的方法,抓住句中的关键词,使词义一一落实到位,同时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使语意连贯流畅.第<1>句关键词为"徒""其实",第<2>句关键词为"乐""衰",同时此句为判断句.七、<2011·滨州>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题目.[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宋濂尝与客饮,帝①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②欺."间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选自《明史·宋濂传》>[注释]①帝:指明太祖朱元璋.②朕:皇帝自称.1.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标两处>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解析]根据句意断句,理解句意是关键.只能断两处,多断或少断,都易造成失分.2. 翻译下列句子.<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因此人家大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看到许多<各种各样的>书.<2>诚然,卿不朕欺.真是<确实是>这样,你没有欺骗我.[解析]翻译文言句子一般用直译的方法,抓住句中的关键词,使词义一一落实到位,同时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使语意连贯流畅.八、<2013·泸州>阅读下列文言文,用"/"为画线句子断句,只能断七处.杨朱之弟杨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击之.杨朱曰:"子毋击之,子亦犹是.曩者使女狗白而往,黑而来,子岂能毋怪哉?"<节选自《韩非子·说林上》>杨朱之弟杨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击之.[解析]文段的意思是杨布穿白衣出门,天下雨后,他穿黑衣回家.狗认不出,对着他大叫.杨布非常恼火,要打狗.理解文句的意思后,按文言文断句的规律来断句,如根据句意成分断句;根据特殊句式断句;根据固定句式的词语断句.九、<201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楚庄王欲伐越①.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愚患之,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②.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③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节选自《韩非子》>[注释]①越:越国.②睫:眼睫毛.③庄<qiāo>:当时民间反对派首领.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B>王之兵自败于秦晋A. 王之兵自败于/秦晋B. 王之兵/自败于秦晋C. 王之兵自败/于秦晋D. 王/之兵自败于秦晋[解析]朗读节奏的划分要根据内容来进行,此句子的主语是"王之兵".文言句子朗读的停顿规律是:单句的主谓间、并列内容之间、中心语与修饰语之间,朗读时在语气上往往要停顿.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大王<楚庄王>的国家里军队弱小、政局不稳<1分>,问题不比越国少.十、<2013·宁波>苏城有南园、北园二处,菜花黄时,苦无酒家小饮.携盒而往,对花而饮,殊无意味.或议就近觅饮者,或议看花归饮者,终不如对花热饮为快……街头有鲍姓者,卖馄饨为业,以百钱雇其担,约以明日午后.鲍欣然允议.明日看花者至,余告以故,众咸叹服.饭后同往,并带席垫,至南园,择柳阴下团坐.先烹茗,饮毕,然后暖酒烹肴.是时风和日丽,遍地黄金,青衫红袖,越阡度陌,蝶蜂乱飞,令人不饮自醉.既而酒肴俱熟,坐地大嚼.担者颇不俗,拉与同饮.游人见之,莫不羡为奇想.杯盘狼藉,各已陶然,或坐或卧,或歌或啸.红日将颓余思粥担者即为买米煮之果腹而归.<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1.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红日将颓余思粥担者即为买米煮之果腹而归.红日将颓/余思粥/担者即为买米煮之/果腹而归.[解析]断句应在粗通文义的基础上进行,注意关键词语的提示作用,如"余""担者"等.2.根据文中画线的句子,用现代汉语描绘你眼前所呈现的画面.示例:这是一个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日子,油菜花一片金黄,蝴蝶蜜蜂到处飞,男男女女穿着漂亮的衣服,纷纷出来游玩赏春.面对美好春光,人们深深陶醉.<表达流畅,意思符合即可>[解析]先理解句子大意,再加以合理的想象,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描写出令人心醉的美景.十一、<2013·台州>崔光后魏自太和迁都之后,国家殷富,库藏盈溢,钱绢露积①于廊庑②间,不可校数.太后赐百官负绢,任意自量,朝臣莫不称力③而去.唯章武侯王融与陈留侯李崇负绢过任④,蹶倒伤踝.太后即不与之,令其空出,时人笑焉.侍中崔光止取两匹.太后问曰:"侍中何少?"对曰:"臣有两手唯堪两匹所获多矣."朝贵服其清廉.<选自《洛阳伽蓝记》>[注释]①露积:堆积后不加覆盖.②廊庑:走廊、廊房.③称力:量力.④过任:力不胜任.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臣有两手唯堪两匹所获多矣.臣有两手/唯堪两匹/所获多矣.[解析]断句时,应先粗通文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断句.注意主语"臣""所获"的提示作用.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太后即不与之,令其空出,时人笑焉.太后就不赏赐他们了,让他们空着手出去,当时的人都笑话他们.[解析]结合文义,在理解的基础上一一译出,注意重点的几个词语要译准确."与"译为"给";"其"译为"他们";"时人"译为"当时的人";"焉"译为"他们".十二、<2013·嘉兴>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钱镠<节选>张岱钱镠,临安石鉴乡人.唐僖宗时,平浙寇王仙芝,拒黄巢,灭董昌,积功自显.梁开平元年,封镠为吴越王.有讽镠拒梁命者,镠笑曰:"吾岂失一孙仲谋耶!"遂受之.是年,省茔垄①,延故老,旌钺鼓吹,振耀山谷.一邻媪九十余,携壶泉迎于道左,镠下车亟拜②.媪抚其背,以小字呼之曰:"钱婆留,喜汝长成."盖初生时光怪满室父惧将沉于了溪.此媪苦留之,遂字焉.为牛酒③大陈,以饮乡人.镠起劝酒,自唱还乡歌以娱宾.时将筑宫殿,望气者④言:"因故府大之,不过百年;填西湖之半,可得千年."武肃⑤笑曰:"焉有千年而其中不出真主⑥者乎?奈何困吾民为!"遂弗改造.<节选自《西湖梦寻·钱王祠》>[注释]①省茔垄:祭扫祖墓.②亟拜:急忙下拜.③牛酒:即牛和酒,古代用来犒劳、祭祀.④望气者:观测云气占卜之人.⑤武肃:即钱镠.⑥真主:贤明的君主.1.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三处>盖初生时光怪满室父惧将沉于了溪.盖初生时/光怪满室/父惧/将沉于了溪.[解析]断句应建立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一些关键的提示词语也要注意,如"光怪""父"等,同时注意只划三处.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此媪苦留之,遂字焉.这个老妇人苦苦哀求留下他,于是<他父母>便给小孩儿取字婆留.[解析]注意重点词语要译准."媪"译为"老妇";"遂"译为"于是,就";"字",名词作动词;"取字".十三、<2013·宜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甲]松风阁记<节选>刘基松之为物,干挺而枝樛①,叶细而条长,离奇而巃嵷②,潇洒而扶疏③.故风之过之,疏通畅达,有自然之音.故听之可以解烦黩④,涤昏秽⑤,旷神怡情,恬淡寂寥⑥.宜乎⑦适意山林之士乐之而不能违⑧也.金鸡之峰,有三松焉,不知其几百年矣.微风拂之,声如暗泉飒飒走石潄⑨;稍大,别如奏雅乐;其大风至则如扬波涛又如振鼓隐隐有节奏.方舟上人⑩为.阁其下,而名之曰松风之阁.予尝.过而止之,洋洋错误!乎若将留而忘归焉.盖虽在山林而去.人不远,夏不苦暑,冬不酷寒,观于松可以适吾目,听于松可以适吾耳,无外物以汩错误!其心,可以喜乐,可以永日错误!,又何必濯颍水而以为高错误!,登首阳而以为清错误!也哉?[注释]①樛<jiū>:弯曲向下.②离奇:树根盘曲.巃嵷<lóng zòng>:高耸.③扶疏:枝叶繁茂.④黩<dú>:忧.⑤昏秽:黑暗的和肮脏的东西.⑥寂寥:寂静.⑦宜乎:怪不得.⑧违:离开.⑨石潄<l i>:沙石上的急流.⑩上人:和尚.错误!洋洋:快意的样子.错误!汩<gǔ>:乱.错误!永日:度过漫长的一天.错误!高:品行高尚.错误!清:品行纯洁.[资料]<1>颍水:河名.相传尧想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不接受,隐居在颍水附近,并认为尧的这种话弄脏了他的耳朵,就跑到颍水边上去洗耳朵.<2>首阳:山名.相传伯夷、叔齐在周武王灭殷以后,逃避到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乙]南轩松李白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①.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注释]①绵幂<mì>:延绵覆盖.1.请用三个"/"给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其大风至则如扬波涛又如振鼓隐隐有节奏.其大风至/则如扬波涛/又如振鼓/隐隐有节奏.[解析]首先了解文句的意思,本句的意思是"那大风来的时候,就像翻扬的波涛,又像击鼓一样,低沉而有节奏".其次注意"则""又"等连词的停顿,最后整合起来就可以了.2.翻译甲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观于松可以适吾目,听于松可以适吾耳,无外物以汩其心.观赏松可以使我眼睛舒服,聆听松可以使我耳朵舒服,没有外来的事物扰乱心境.[解析]落实关键词,如"观""适""外物"等字意,注意语句通顺流畅.十四、<2012·##>戴胄犯颜①执法上②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④,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⑤."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⑥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节选自《资治通鉴》>[注释]①犯颜:冒犯君主的威严.②上:指唐太宗.③擢:提升.④资荫:资即资格;荫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的官爵而受到封赏.⑤流:把犯人放逐到边远的地方服劳役.⑥布:昭示.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A. 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B. 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C. 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D. 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解析]"上以兵部郎中戴冑忠清公直"可译为"唐太宗因为兵部侍郎戴胄忠诚清廉公平正直",后一句是把他提升为大理寺少卿,本句按主谓之间断句的规律划分.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一般是有规律的,如主谓之间、动宾之间、句首虚词之后、句中虚词之前等可以断句.2.翻译下面句子.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你想要遵守法律而让我失去信用吗?[解析]翻译时要注意落实重点词语"欲""使""失信"的意思,此外还要注意这是一个疑问句,应当翻译成疑问句的形式.十五、<2012·南京>古镜<宋>沈括[甲]古人铸鉴,鉴大则平,鉴小则凸,凡鉴凹则照人面大,凸则照人面小.小鉴不能全视人面,故令微凸,收人面令小,则鉴虽小而能全纳人面.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乙]世有透光鉴,鉴背有铭文,凡二十字,字极古,莫能读.以鉴承日光,则背文与二十字皆透在屋壁上,了了分明.人有原其理,以谓铸时薄处先冷,唯其文上差厚,后冷而铜缩多;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予观之,理诚如是.然予家有三鉴,又见他家所藏,皆是一样,文画铭字无纤异者,形制甚古,唯此鉴光。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十八).docx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十八).docx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十八)一.阅读《口技》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京中有善口技者。

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己。

众宾团坐。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②遥闻深巷屮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吃语。

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

妇抚儿乳, 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吋齐发,众妙毕备。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 默叹,以为妙绝。

③未几,夫舸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段出白写的《口技》,全文编入清代张潮编选的笔记小说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2分)2•.下列各组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 于厅事之东北角或重于泰山B.其夫吃语其如土石何C.妇拍而呜Z 敏而好学D.以为妙绝为土氐、为屿、为岖、为岩3..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4分) A.会宾客大宴() B.妇抚儿乳( )C.以为妙绝()D.宾客意少舒( )4.. 把下列句子解释为现代汉语。

(4分)(1)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2)未几,夫舸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5.. 下列表述不当的一项是()(2分)A. 选段记叙了口技表演者一段精彩表演,记叙有条理而又曲折多变。

B. 选段语言准确、生动。

如“含乳啼”和“絮絮不止”進确表达两个孩子年龄差异。

C. 选段将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结合起來,更突出口技表演者之“善”。

D. 选段中的“遥闻深巷中犬吠”,《小石潭记》中“闻水声,如鸣佩坏”和《与朱元思书》屮“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都是以动写静,烘托寂静的气氛。

6.. 第一段中用四个“一”列举道具,有何用意?可否把“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改为“桌、椅、扇、抚尺各一” ?(3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请完成11-15题。

初中文言文翻译强化训练

初中文言文翻译强化训练

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可胁迫投降,报告了单于。 单于越发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苏武囚禁起来, 放在大地窖里面,不给他喝的吃的。天下雪, 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几天不 死。匈奴以为神奇,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 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说等到公羊生了 小羊才得归汉。同时把他的部下及其随从人员 常惠等分别安置到别的地方。苏武迁移到北海 后,粮食运不到,只能掘取野鼠所储藏的野生 果实来吃。他拄着汉廷的符节牧羊,睡觉、起 来都拿着,以致系在节上的牦牛尾毛全部脱尽。
3.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 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 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 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 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 又不肯竟学。
项籍年少时,读书没有成就,就离开 读书去练剑,又无所成。项梁对他 很生气。项籍说:“读书,只能够 让人记住姓名而已。学剑,又只可 以战胜一个人,不值得学。要学就 要学能战胜千万人的知识。”于是 项梁开始教项籍学习兵法,项籍很 高兴;可是刚刚懂得了一点儿兵法 的大意,又不肯学到底了。
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 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 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 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 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哉!”
陈胜年轻时,曾经被雇佣给人耕 田种地,有一次,耕作中他忽然 停下手来,走到田垄上,烦恼忿 恨了许久,对伙伴们说:“要是 谁将来富贵了,彼此都不要忘 掉。”伙伴们笑着应声问道: “你是被雇佣来耕田的,哪里来 的富贵呢?”陈胜叹息道:”唉, 燕雀怎能知道天鹅的志向呢?”
文言文翻译强化训练
1.苏武牧羊北海上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 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 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毡毛并咽之,数 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 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 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 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 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文言句读和翻译一、(2012·绍兴)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犭婴(明)何景明猿善援犭婴亦猿类惟跳躁无他长技。

山之奥①有洞,洞有货物,犭婴弗得自致也,谓猿曰:“尔援上探出之,吾下守之,当共利也。

”猿攀木蔓上,取而致之犭婴,犭婴悉移至窟中。

猿既下,犭婴无有也。

迹之至窟旁,曰:“货安在?”犭婴据窟啸曰:“货固吾有者,尔何得有也?”呼其群相殴躏②猿,猿曳臂去。

(选自《兽纪》)【注释】①奥:深处。

②殴躏:殴打、践踏。

1. 给文中画浪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

(限断三处)猿善援犭婴亦猿类惟跳躁无他长技。

猿善援/犭婴亦猿类/惟跳躁/无他长技。

【解析】要求有三次停顿,实际是提示考生,“猿”和“犭婴”是两个不同的动物,所以分属两句的主语,“惟跳躁”是说习性,前后分别断开。

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句子:货固吾有者,尔何得有也?货物原本归我所有(或“货物本来就是我的”),你怎么能占有呢?【解析】翻译时要注意翻译出这几个重点文言词语的意思,“固”译为“本来”,“尔”译为“你”,“何”译为“怎么”,此句是反问句。

二、(2012·河北)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义阳①朱詹,世居江陵,后出扬都②。

嗜学,家贫无资,累日不爨③,乃时吞纸以实腹④。

寒无毡被,抱犬而卧。

犬亦饥虚,起行盗食。

呼之不至,哀声动邻⑤,犹⑥不废业,卒成学士。

【注释】①义阳:地名。

②后出扬都:后来到了扬都。

③累日不爨(cuàn):连续几天不能生火做饭。

④实腹:填充肚子。

⑤哀声动邻:哀痛的喊声惊动了邻里。

⑥犹:仍然。

1. 给甲段文字中画线部分加上标点符号。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解析】画线句是说“我”求学中受到寒冻之苦,当“我”回到家冻僵时,媵人所采取的措施。

理解了此文意方可加标点。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我求学时的勤奋和艰辛大概(大体)就是这样。

(2)嗜学,家贫无资。

特别爱好学习,家里贫穷没有钱财。

【解析】第(1)题中关键词“若此”,译为“大概就是这样”。

第(2)题中关键词“嗜”,译为“特别爱好”;“资”译为“钱财”。

第(2)小题句中的重要实词“嗜”就是《送东阳马生序》一课中“余幼时即嗜学”的迁移。

三、(2012·连云港)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乙】及长,爱花成癖,喜剪盆树。

识张兰坡,始精剪枝养节之法,继悟接花叠石之法。

花以兰为最取其幽香韵致也而瓣品之稍堪入谱者不可多得。

兰坡临终时,赠余荷瓣素心春兰①一盆,皆肩平心阔,茎细瓣净,可以入谱者,余珍如拱璧。

花叶颇茂。

不二年,一旦忽萎死,起根视之,皆白如玉,且兰芽勃然②。

初不可解,以为无福消受,浩叹而已。

事后始悉有人欲分不允,故用滚汤③灌杀也。

从此誓不植兰。

(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注释】①荷瓣素心春兰:一种稀罕、名贵的兰花。

②勃然:充满生机。

③滚汤:开水。

1. 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

花以兰为最取其幽香韵致也而瓣品之稍堪入谱者不可多得。

花以兰为最/取其幽香韵致也/而瓣品之稍堪入谱者不可多得。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句子的停顿。

此题并不是句中停顿,而是划分句读。

应在理解文言语段的基础上划分。

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果真就像鹤在云头上高亢地鸣叫,令人高兴得连声叫好。

(2)事后始悉有人欲分不允,故用滚汤灌杀也。

事后才知道(因为)有人想要分植兰花而没被允许,所以用开水浇灌烫死了它。

【解析】字词落实到位,语意流畅即可。

重点字词有“果”“唳”“怡然”“始”“汤”。

四、(2011·黄冈)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甲】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选自《唐雎不辱使命》)【乙】荆轲奉樊於期①头函,而秦武阳②奉地图匣,以次进。

至陛③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④假借⑤之,使毕使于前。

”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⑥图,图穷而匕首见。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⑦之。

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⑧袖。

拔剑,剑长,操其室。

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⑨柱而走。

群臣惊愕,卒⑩起不意,尽失其度。

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11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

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选自《荆轲刺秦王》)【注释】①樊於期:秦国将领,因得罪秦王逃到燕国。

②秦武阳:人名,又名秦舞阳,充任荆轲出使秦国的副手。

③陛:殿前的台阶。

④少:通“稍”。

⑤假借:在文中是“原谅”的意思。

⑥发:打开。

⑦揕(zhèn):用刀剑等刺。

⑧绝:挣断。

⑨还:通“环”,绕。

⑩卒:通“猝”,突然。

○11郎中:宫廷的侍卫。

1. 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划出两处。

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解析】此题考查文言句子的准确断句。

要读懂文句,从整体上根据其意思来划分朗读停顿。

2. 翻译下列句子。

(1)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征兆。

(2)使毕使于前。

让他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

【解析】翻译这两个句子,应采用直译的方式,注意落实关键词语的意思。

五、(2011·江西)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解元,字善长,吉安吉水人。

竦眉俊目,曙光玉立,神彩逼人,垂手过膝,能百步穿杨叶,号“小由基①”。

能以索持犀牛却行②。

尝乘骏马驰突贼阵,往返如飞。

初,起兵保安军德清砦③,积功授清涧都虞侯。

建炎三年,诏隶韩世忠,擢⑤偏将军。

世忠出下邳,闻金人大至,众心摇愕。

世忠忧之。

元便领二十骑游击,俘其生口,备悉敌情。

俄而复出,敌骑数千四面集,元掷身陷阵,左右鹘击⑥,大呼,声振刀甲。

一大酋惊,坠马走,众惧辟易遁去。

以功授阁门宣赞舍人。

(节选自解缙《太原王传》)【注释】①由基:即养由基,春秋时楚人,善射。

②却行:倒退而行。

③保安军德清砦:与下文“下邳”,均为地名。

④清涧都虞侯:与下文“偏将军”“阁门宣赞舍人”,均为官名。

⑤擢:提拔。

⑥鹘击:像鹘一样猛击。

鹘:鸷鸟。

1. 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只划一处)敌骑数千四面集敌骑数千/四面集【解析】划分朗读节奏有两种标准:有时可以音节划分,有时可以意义划分。

从这个句子来看,说明了两个意思:一是敌兵很多,二是从四面聚集过来。

且只要求划一处,所以答案为最佳划分方法。

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朗读节奏的能力,难度不大。

2. 说说“闻金人大至,众心摇愕”的意思。

(士兵们)听说金兵大队人马逼近,惊讶不已,军心动摇。

【解析】翻译时要做到语句通顺、句意完整、重点词语不漏译。

本句重点词为“闻”“大”“摇愕”,必须译出,否则将扣分。

六、(2011·连云港)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

酒酣,吏二人缚一人诣王。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晏子春秋》)【乙】景公游于寿宫,睹长年负薪者,而有饥色。

公悲之,喟然叹曰:“令吏养之!”晏子曰:“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

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①治国之本也。

”公笑,有喜色。

晏子曰:“圣王见贤以乐贤,见不肖以哀不肖。

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②之无室者,论而共秩焉。

”公曰:“诺。

”于是老弱有养,鳏寡有室。

(《晏子春秋》)【注释】①逮:到。

②鳏寡:老而无偶的男女。

1. 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

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治国之本也君爱老_/_而恩无所不逮_/_治国之本也【解析】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句子意思,把握断句的规律。

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只是叶子的形状相像,它们果实的味道不同。

(2)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

我听说,喜好贤能的人,怜悯不幸的人,这是执掌国家的根本啊。

【解析】翻译文言句子一般用直译的方法,抓住句中的关键词,使词义一一落实到位,同时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使语意连贯流畅。

第(1)句关键词为“徒”“其实”,第(2)句关键词为“乐”“衰”,同时此句为判断句。

七、(2011·滨州)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宋濂尝与客饮,帝①密使人侦视。

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

笑曰:“诚然,卿不朕②欺。

”间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

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选自《明史·宋濂传》)【注释】①帝:指明太祖朱元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