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环境卫生巡查 检查制度
社区环境卫生工作规章制度
![社区环境卫生工作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14f55c4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d7.png)
社区环境卫生工作规章制度社区环境卫生工作规章制度「篇一」为深入推进社区管规范化建设,夯实社区环境卫生基础,全面提升社区环境卫生水平,确保社区居民拥有一个清洁卫生、整洁优美、居住舒适的环境,结合社区的实际情况,特制订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一、积极向广大居民宣传政府的法律政策,普及卫生科学知识,教育社区成员自觉遵守有关法律、法规。
提高社区居民环境意识,减少环境污染,树立向上的社会精神风貌。
在社区内形成一个以卫生为光荣,不讲卫生为耻的文明卫生新风尚。
二、措施有力责任落实,保洁工人及车辆要按时到岗,认真做好卫生清运及保洁工作,社区主管领导每天深入辖区进行检查,做到工作有制度、检查有记载、情况有总结,活动经常化。
三、清洁工作要做到社区卫生保洁到位,搞好社区环境卫生,实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无卫生死角,保持楼院内外的环境整洁,保洁率达100%。
四、督促辖区单位搞好环境卫生,发动群众采取措施,消灭“四害”。
保证居民安定、清洁的环境卫生,减少疾病发生。
五、带领社区成员认真做好绿化美化工作,美化社区环境,为社区居民提供清洁、舒适的生活环境。
六、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和卫生知识培训,坚持开展卫生劳动日活动,消灭卫生死角。
七、任何人都应尊重清扫人员的劳动成果,不准随地乱扔皮果壳、纸屑和其他杂物,不得随地吐痰、乱丢烟蒂、乱倒垃圾、乱泼污水。
每位居民应把袋装垃圾投放在指定地点,不得随意乱丢乱放垃圾袋,不得从空中向地面抛弃任何物品。
八、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擅自在任何未经许可的公用场所张贴、悬挂任何广告牌、标语,禁止在任何场所乱写、乱画、乱刻。
社区环境卫生工作规章制度「篇二」一、大洼镇食品安全工作会议制度(一)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由组长或委托副组长组织召开,由领导小组成员参加,每半年一次,特殊情况可随时召开。
(二)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内容是落实国家、省、市、县有关食品安全方面法律法规和政策方针;研究辖区食品安全检查工作计划,协调解决食品检查发现的问题,指导检查村和社区食品安全工作。
社区环境卫生检查通报制度
![社区环境卫生检查通报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85d40aa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4c.png)
社区环境卫生检查通报制度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环境卫生对居民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起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加强社区环境卫生检查工作,提高社区卫生状况,建立并完善社区环境卫生检查通报制度势在必行。
二、目的和意义1. 提高居民对社区环境卫生的重视程度,增强其环境卫生意识;2. 规范社区环境卫生检查工作,确保检查工作的公正、客观、公开;3. 及时发现和解决社区环境卫生问题,提高社区环境质量;4. 促进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环境卫生管理,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意识。
三、制度内容1. 检查范围和频次社区环境卫生检查范围包括公共场所、道路、绿化带、垃圾堆放区等,检查频次为每月一次。
2. 检查项目和标准社区环境卫生检查项目包括:- 垃圾分类与投放情况- 污水排放和处理- 公共设施的维护和清洁情况- 社区绿化带的绿化率和绿化保护情况3. 检查人员和流程社区环境卫生检查由社区工作人员负责,协助单位相关人员参与。
具体流程如下:1. 检查前,制定检查计划和检查路线,明确检查重点;2. 检查过程中,记录发现的问题和不合格项,并及时采取整改措施;3. 检查后,形成检查通报,通报内容包括检查结果、整改情况及建议。
4. 通报和处理社区环境卫生检查通报应及时进行,并采取以下措施:1. 结果公示:将检查结果公示于社区公告栏、社区网站等公共场所;2. 整改要求: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和期限,并跟踪整改情况;3. 奖惩措施:对整改不达标的单位或居民,可以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
四、执行和监督1. 执行社区环境卫生检查通报制度由社区办公室负责执行,各部门和单位积极配合执行,确保制度的顺利落实。
2. 监督社区居民对社区环境卫生检查通报制度有监督权,可以向社区办公室反映问题,提供建议和意见。
同时,社区办公室应积极采纳居民的建议和意见,不断完善制度。
五、总结社区环境卫生检查通报制度的实施,有利于提高社区环境卫生管理水平,促进社区居民的环境意识和参与度。
环境卫生巡查制度
![环境卫生巡查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0a9429d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80.png)
环境卫生巡查制度环境卫生巡查制度(精选14篇)在当下社会,制度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制度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
大家知道制度的格式吗?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环境卫生巡查制度,欢迎大家分享。
环境卫生巡查制度篇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本社区居民区卫生管理,创造整洁、优美、有序的生活环境,促进环境卫生水平的不断提高,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本社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社区居民区的所有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享受良好卫生环境的权利,也有遵章守法、维护和改善居民区卫生的义务。
公民对违反本办法的单位和个人有权劝阻、检举和控告。
第二章居民区卫生管理要求第四条居民区街巷、楼幢、公共场所应保持整洁,无乱搭乱建、乱写乱画,无污水、污物,无随地便尿,无违章种植,无饲养家禽家畜,无违章养犬。
第五条居民区道路应路面平整,无坑洼,无积水,无积存垃圾;道路两侧无杂草、杂物,沟渠畅通。
第六条居民区商店门前应保持整洁,不得存放货物及店外经营;经批准临时设置的销售网点应配备密闭垃圾容器,及时清除垃圾,做到摊收地净;饮食店有下水设施,无污水溢流。
第七条居民区内的农贸市场、小商品批发市场、夜市应定点定时经营,保持摊位整洁。
第八条居民要自觉遵守规定,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按期缴纳卫生管理有偿服务费用。
第九条居民区卫生设施应布局合理,管护良好;使用煤制气、天然气的居民区应当实行垃圾袋装清运措施,用于收集垃圾和废物的容器应密封性好并定期消毒;居民区公厕要有专人管理,坚持经常消毒,做到无粪便溢流,无粪垢,无尿碱,无异味。
第十条居民区内无卫生死角,实行“一天一扫,全天保洁”制度;楼道内无乱堆乱放、乱贴乱画,地面无积尘、垃圾;楼顶整洁无杂物。
第十一条居民区内花坛、绿化带、草坪要造形优美,修剪整齐,无缺株、杂草和杂物,树木管理良好。
第十二条开展除“四害”活动,无“四害”滋生地,“四害”密度应当达到国家标准。
社区环境卫生巡查检查制度守则
![社区环境卫生巡查检查制度守则](https://img.taocdn.com/s3/m/49823b04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f8.png)
社区环境卫生巡查检查制度守则为了维护社区的卫生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确保公共卫生安全,制定社区环境卫生巡查检查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遵守以下守则,可以提高巡查检查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使社区环境卫生得到有效的改善。
一、坚持公正公平原则巡查检查工作涉及到居民的生活环境和公共利益,必须坚持公正公平的原则。
检查过程中,不得偏袒个人或特定群体,要以事实为依据,依法依规进行工作。
处理问题时,要公正处理,不偏袒强势方,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
二、严格遵守工作程序巡查检查工作必须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不能随意。
在开始巡查前,要准备好相关的工具和材料,并确保巡查人员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巡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检查,记录问题和处理情况。
完成工作后,要按照规定进行报告、汇总和反馈。
三、注重与居民的沟通和宣传工作巡查检查工作不仅要查找问题,还要与居民进行积极的沟通和宣传工作。
在巡查过程中,要向居民宣传环境卫生的重要性,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义务和责任。
对存在问题的居民,要进行耐心的解释和教育,帮助他们改正不良习惯,提高环境意识和卫生素质。
四、强化责任追究机制巡查检查工作中,对于发现的问题,必须及时报告,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对于不履行职责的居民或相关单位,应当依法追究责任。
同时,要加强居民监督,建立居民投诉反馈机制,及时解决居民的环境卫生问题,确保公民的合法权益。
五、提倡合作共赢社区环境卫生巡查检查工作不仅依赖于政府相关部门的努力,也需要居民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要提倡合作共赢的理念,与居民形成合力,共同打造良好的社区环境。
通过开展志愿者活动、建立环境卫生宣传组织等方式,发动居民积极参与环境卫生工作,提高社区卫生水平。
六、加强队伍建设社区环境卫生巡查检查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要加强对巡查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其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建立健全巡查人员队伍,完善激励机制,提高巡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要加强与相关单位的合作,形成互补优势,提高巡查检查工作的效果和效率。
社区环境卫生监督管理制度(5篇)
![社区环境卫生监督管理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5a33f65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5e.png)
社区环境卫生监督管理制度为进一步加强机关卫生管理,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确保卫生管理工作经常化、规范化,特制定本制度。
一、卫生要求1.办公室物品要摆放整齐,视线内不得出现除统一配置的办公用品以外的其它杂物。
____室内卫生要天天做到“一扫一拖一擦”,保持桌面、地板、门窗、桌椅等干净整洁,不留死角。
3.不随地吐痰。
4.地板保持洁净如镜,做到“六无”,即无污渍、无灰尘、无烟头、无纸屑、无污水,无废弃物。
5.遵守公共卫生,入厕后手纸入篓,并及时冲刷便池。
6.厕所常冲、常刷,做到无异味、无污垢。
____楼梯、窗户、洗手水池常擦,保持干净,无灰尘,无水痕。
8.所有卫生区内墙角、墙壁不得出现蜘蛛网。
9.院内坚持一天早晚两打扫,三天冲刷一次,保持地面、草坪整洁干净,无垃圾,无废弃物。
10.对所属卫生区经常进行查看,发现问题及时清除、打扫。
二、检查评比各科室卫生采用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方式进行评比,并将检查结果予以公布,记入各科室目标考核档案。
三、奖惩标准1.发现地面乱扔烟头者,每只罚款____元。
(二人以上的办公室发现一只每人罚款____元,以下处罚相同)。
2.发现随地吐痰者,一人次罚款____元;地面有痰渍者,每发现一处对卫生区责任人罚款____元。
3.发现卫生区内有蜘蛛网者,一处罚款____元。
4.发现在墙壁上乱写乱画的,一处罚款____元。
5.卫生打扫不彻底,留有死角者,一处罚款____元。
6.从卫生打扫、保持良好的科室中评出卫生流动红旗,并予以奖励,全年卫生没有出现过差的科室优先考虑评优。
社区环境卫生监督管理制度(2)为确保大家拥有一个清洁卫生、整洁优美、居住舒适的环境,根据卫生管理的有关规定,并结合院内的实际情况,特制订卫生管理制度。
1、维护院内外环境,清洁卫生,人人有责。
2、各单位做好门前三包部位的清洁卫生,院内公共环境由院内物业公司的清扫保洁人员将做到区内道路及楼前楼后一日清扫一次。
3、任何人都应尊重清扫人员的劳动成果,不准随地乱扔皮果壳、纸屑和其他杂物,不得随地吐痰、乱丢烟蒂、乱倒垃圾、乱泼污水。
环境卫生督查检查制度
![环境卫生督查检查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9d27a37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f8.png)
环境卫生督查检查制度环境卫生督查检查制度为调动全体环保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真正做到赏罚分明,不断提升校园环境的管理质量,特制定本细则。
一.目标:激励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有效地促进员工的工作绩效,发掘员工潜力,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二.适用范围:全体环境管理人员(含教学楼、科教楼管-理-员)。
三.督查原则:客观公正,实事求是。
四.督查依据:以员工的工作完成情况与表现为依据。
五.督查方法:1)设立环境管理监督岗,内设校园环境区平面图、各环境区管-理-员姓名、岗位、《督查评分表》以及“环境监督意见箱”。
2)每周由环境管理组对环境管理工作人员工作情况不定期进行1-2次督查评分(2次督查评分的取平均值),结合旷工、事假、群众举报意见,每周一小计,每月一合计,及时张榜公布。
六. 督查标准:1)实行绩效工资制,每月绩效分满分100分,最低0分。
出满勤,工作认真负责,成绩优秀记绩效分100分;工作不到位的根据情况扣除绩效分(100分扣完后记负分;负分不封底、不计算绩效工资)。
2)每月请假不能超过3 天,1天以内不扣绩效分,超过1天的,每天扣绩效分10分;确因家庭重大、特殊事情请假的,每月不能超过7天,3天以内不扣绩效分,3天以上的每天扣绩效分10分;旷工的每天扣绩效分20分,超假、未请假或未安排好代班人的按旷工论处。
3)环境卫生一片未清理的扣4-10分;清理不干净的扣2-6分;环境区内有废纸团、食品盒(袋)、饮料瓶等垃圾的每个扣1分。
4)教学楼、科技楼不能按时开、锁大门的每次扣5分。
5)每次督查每人最多扣分20分。
七.计算方法:1)绩效分每分对应绩效工资1元,环管人员的'绩效工资每月最高100元,最低0元。
2)计算公式为:月绩效工资=1元/每分× 绩效分数(说明:扣分等于或大于100分的绩效分为0)。
八. 期末总结:除根据考核情况逐月发给环境管-理-员绩效工资外,期末还将对全体环管人员的全学期工作情况进行总结。
环境卫生巡查规章制度
![环境卫生巡查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b96c2f1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51.png)
环境卫生巡查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环境卫生管理的监督,保护环境卫生的质量,提升城市环境卫生水平,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环境卫生巡查是对城市环境卫生状况开展全方位的检查和监督的工作,是推动城市环境整治的有效手段之一。
本规章制度的内容适用于城市环境卫生巡查工作。
第三条环境卫生巡查的目的是保障城市环境卫生的整洁与美观,促进环境卫生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第四条环境卫生巡查应当依法履行职责,公正、公开、公平地开展工作,对发现的环境卫生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和整改。
第二章巡查内容第五条环境卫生巡查应当围绕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的相关规定,对以下内容进行检查:(一)城市道路、街巷的卫生情况,包括道路、街巷的清洁度、绿化情况等;(二)居民区、商业区、办公区、公共场所等区域的卫生情况,包括街面、楼面、车辆卫生、垃圾分类等;(三)河流、湖泊、水库等水域的卫生情况,包括水质、岸线环境等;(四)公共厕所、垃圾箱、垃圾处理设施等公共设施的卫生情况;(五)对于发现的环境污染、乱堆乱放、乱排污、乱倾倒等问题,立即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置;(六)其他与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相关的内容。
第六条环境卫生巡查应当及时记录巡查情况,并向相关部门反映问题,督促整改落实。
第七条环境卫生巡查应当加强对关键部位的监督,重点检查城市主干道、繁华商业区、居民区、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的卫生情况。
第八条环境卫生巡查人员在巡查中发现卫生问题,应当向相关责任单位提出整改要求,并定期跟踪检查,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第三章巡查机构第九条设立环境卫生巡查机构,负责组织和实施环境卫生巡查工作。
第十条环境卫生巡查机构由相关部门或单位确定,具体人员构成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第十一条环境卫生巡查机构应当定期组织培训,提升巡查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责任意识。
第四章巡查程序第十二条环境卫生巡查应当定期进行,一般不少于每月一次。
第十三条环境卫生巡查在巡查前,应当提前通知相关责任单位,做好准备工作。
社区日常巡查管理制度
![社区日常巡查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33a765f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4e.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社区管理,维护社区秩序,保障居民生活安全,提高社区环境质量,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社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社区居民委员会组织的日常巡查工作。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安全第一的原则。
第二章巡查范围与内容第四条巡查范围:1. 社区内的公共场所、居民住宅、商铺、企事业单位等;2. 社区内的基础设施,如道路、绿化、照明、排水、消防等;3. 社区内的环境卫生、治安状况;4. 社区内的安全隐患,如高空坠物、火灾隐患、电气线路老化等。
第五条巡查内容:1. 社区环境卫生:检查垃圾投放点、公共区域卫生、绿化带清洁等;2. 社区治安状况:巡查可疑人员、车辆,检查治安监控设备运行情况;3. 基础设施:检查道路平整度、照明设施、排水系统、消防设施等;4. 居民住宅:检查住宅安全、消防安全、用电安全等;5. 商铺、企事业单位:检查经营许可、消防设施、食品安全等;6. 其他可能影响居民生活的安全隐患。
第三章巡查制度第六条巡查频率:1. 每日进行一次全面巡查;2. 针对重点区域和重点时段,可增加巡查次数。
第七条巡查方式:1. 采取徒步巡查、车辆巡查、无人机巡查等多种方式;2. 巡查过程中,可邀请社区居民代表、志愿者参与。
第八条巡查记录:1. 每次巡查后,填写巡查记录表,记录巡查时间、地点、内容、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2. 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社区居委会,由居委会协调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第四章巡查处理第九条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按照以下程序进行处理:1. 一般性问题,由社区居委会或相关部门直接处理;2. 重大问题,由社区居委会上报上级主管部门,按程序处理;3. 对无法立即解决的问题,采取临时措施,确保居民生活不受影响。
第五章奖励与处罚第十条对在巡查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一条对巡查工作中存在失职、渎职行为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第六章附则第十二条本制度由社区居民委员会负责解释。
社区环境卫生的管理制度
![社区环境卫生的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dd684f7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52.png)
社区环境卫生的管理制度在工作和生活中,少不了要写各种各样的文档,不论是写制度、写总结、写计划还是写其它的材料,能写出一篇好的文档,体现了一个人的文笔,也体现着一个人的能力,下面是我汇编整理的《社区环境卫生的管理制度》,希望能够帮到你!社区环境卫生的管理制度1一、社区居民(代表)会议由18周岁以上的居民组成。
也可以由全体18周岁以上的居民或者每户派代表参加,300户以上的居民委员会可以由每个居民小区(组)选举代表2至3人参加。
二、社区居民(代表)会议必须有全体18周岁以上居民或者户的代表或者居民小区(组)选举的代表过半数出席,才能举行。
会议的决定,由出席人的过半数通过有效。
三、社区居民(代表)会议由居民委员会召集和主持。
社区居民(代表)会议每年至少举行一次。
有1/5以上的18周岁以上的居民、1/5以上的户或者1/3以上的.居民代表提议,应当召集居民(代表)会议。
四、涉及全体居民利益的重要问题,居民委员会必须提请社区居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
五、社区居民(代表)会议的职权:1、听取和审议居民委员会的工作报告;2、讨论制定居民公约;3、撤换和补选居民委员会成员;4、讨论决定居办经济的发展规划;5、监督居民委员会财产的管理和使用;6、讨论决定兴办本居住地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公益事业和发展居办经济等事项;7、改变或撤销居民委员会不适当的决定;8、讨论决定涉及全体居民利益的其它重要事项。
社区环境卫生的管理制度2一、宣传贯彻党和国家有关民政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二、了解掌握社区内民政工作对象、社保工作对象的情况,建立健全相关档案资料;三、组织社区居民开展邻里互助活动,走访慰问和帮扶贫困户、优抚对象、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大力兴办社区社会福利事业;四、根据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广泛开展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活动,积极兴办社区服务项目,为社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五、教育群众发扬奉献精神,不断发展壮大社区志愿者队伍,通过组织活动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培养社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互帮互助和扶贫济困的社会风气;六、做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调查、公示、申报及初级档案管理工作,配合民政部门做好低保金的发放工作;七、对社区居民进行国防宣传教育,组织社区居民和单位广泛开展拥军活动及“爱心献功臣”活动;八、大力倡导移风易俗,反对封建迷信活动,杜绝违规酒宴,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九、协助民政部门做好社区内各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登记及日常管理监督工作;十、协助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做好失业人员、劳动力资源的'调查、登记工作,积极为失业人员提供再就业服务。
社区环境卫生检查制度[1]
![社区环境卫生检查制度[1]](https://img.taocdn.com/s3/m/ae7b8508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9c.png)
社区环境卫生检查制度一、制度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社区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保障社区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品质,并提高社区环境卫生水平。
通过建立检查制度,明确管理和考核标准,加强对社区环境卫生的监管和管理,制造良好的居住环境。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社区内全部居住单位,包括住宅、商铺、办公场所等。
三、管理标准3.1 环境卫生清理1.居住单位应每日清理本身的门前、过道、楼梯及公共区域,保持地面清洁、无杂物。
2.室内应定期打扫,保持乾净无尘。
3.垃圾应适时分类投放到指定垃圾桶,并按规定时间放置在指定位置等待环卫工人收运。
4.公共区域的绿化带应保持良好情形,不得私自挖掘、破坏。
3.2 垃圾处理1.居住单位应依照垃圾分类要求,将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分类投放。
2.垃圾分类桶应摆放在指定位置,便利居民投放。
3.严禁将垃圾乱倒、乱扔,不得将垃圾堆放在公共区域。
3.3 卫生设施维护1.居住单位应依照相关规定,保持卫生设施的正常使用情形。
2.卫生设施如水龙头、下水道等显现故障应适时修复。
3.公共卫生设施如楼道灯、消防设备等应定期进行检查与维护。
3.4 病媒生物防控1.居住单位应保持室内卫生,防止蟑螂、老鼠等病媒生物繁殖。
2.定期清理室内垃圾、食品残渣等引起病媒生物繁殖的源头。
3.对于病媒生物繁殖较为严重的情况,居住单位应搭配社区相关部门进行防治措施。
四、考核标准4.1 环境卫生清理考核1.按时清理门前、过道、楼梯及公共区域的居住单位得10分,未按时清理的扣2分。
2.室内乾净无尘得10分,有明显污染降低5分。
3.垃圾按时分类投放得10分,未按时分类投放或乱倒乱扔的扣2分。
4.绿化带保持良好状态得10分,私自破坏或荒废扣5分。
4.2 垃圾处理考核1.垃圾按要求分类投放得10分,未正确分类投放的扣2分。
2.指定位置摆放分类桶得10分,非指定位置摆放或摆放不整齐扣2分。
3.垃圾堆放在公共区域扣5分。
4.3 卫生设施维护考核1.卫生设施保持正常使用情形得10分,有故障未适时修复扣2分。
社区每日巡查制度
![社区每日巡查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865bfe8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f4.png)
社区每日巡查制度1.引言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社区环境的安全和整洁,并及时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
每日巡查是社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相关人员都应积极参与。
2.巡查内容每日巡查应包括以下内容:确认社区入口、公共区域和设施的安全情况;检查社区道路和人行道的状况,确保无障碍通行;查看垃圾箱是否摆放整齐,并定时清理;检查卫生设施(如厕所、公共洗手间)的卫生状况;检查绿化带和公共花坛的保洁情况;注意观察社区环境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如损坏的设施、地面不平整等;收集和记录居民的意见和建议。
3.巡查程序每天指派专人负责社区巡查,确保巡查工作的连贯性和全面性。
巡查程序应包括以下步骤:按照指定的时间安排巡查任务;对照巡查表格,逐项检查巡查内容;发现问题及时记录,并尽快协调相关部门或人员进行解决;与居民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反馈意见;报告巡查结果,包括发现的问题、解决情况和居民意见。
4.巡查记录和反馈巡查记录应详细、准确地描述巡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记录问题解决的时间和方式。
巡查人员应及时将记录提交给相关管理部门。
同时,巡查人员应详细记录居民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或负责人,以便改进社区管理。
5.巡查改进和考核定期评估巡查工作的有效性,并通过居民满意度调查等方式收集反馈意见。
根据反馈结果,进行巡查制度的改进和优化。
巡查人员的工作情况和绩效应定期进行考核,以激励其积极参与和提高工作质量。
6.结论社区每日巡查制度是确保社区环境安全和整洁的重要手段。
通过全面的巡查和有效的反馈渠道,我们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提升社区管理的水平和居民的满意度。
所有相关人员都应遵守本制度并积极配合巡查工作。
注意:此文档仅为提供基本指导,具体操作细节应根据社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社区环境卫生清理制度范本
![社区环境卫生清理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fc955e49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48.png)
社区环境卫生清理制度范本第一条总则为了加强社区环境卫生管理,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营造一个清洁、优美、舒适的居住环境,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社区环境卫生责任划分1. 社区居民委员会负责社区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监督和协调各居民小组的环境卫生工作。
2. 社区居民应按照划分区域负责各自住宅周围的环境卫生。
3. 社区内的公共场所、经营单位等应按照各自的职责范围负责相应区域的环境卫生。
第三条环境卫生要求1. 居民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垃圾应分类投放。
2. 居民应定期清理住宅周围的环境,保持绿化带、楼道、公共设施等清洁。
3. 公共场所、经营单位等应定期清洁卫生设施,保证其干净、整洁、完好。
第四条环境卫生设施管理1. 社区应设置足够数量的垃圾桶、垃圾箱等垃圾投放设施,并定期清洗、消毒。
2. 社区应设置公共厕所等卫生设施,并保持其清洁、卫生、完好。
3. 居民应合理使用环境卫生设施,不得损坏、占用、堵塞环境卫生设施。
第五条环境卫生检查与维护1. 社区居民委员会应定期对社区环境卫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 社区居民委员会应组织定期环境卫生整治活动,清除卫生死角,提升社区环境质量。
3. 公共场所、经营单位等应自行定期检查环境卫生,确保其达到规定标准。
第六条环境卫生宣传教育1. 社区居民委员会应积极开展环境卫生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居民的环境卫生意识。
2. 居民应积极参与环境卫生宣传教育活动,自觉维护社区环境。
第七条违规处理1. 对违反本制度的居民,社区居民委员会应进行批评教育,并督促其改正。
2. 对违反本制度的公共场所、经营单位等,社区居民委员会应要求其整改,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罚。
第八条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社区居民委员会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本制度进行修改和完善。
本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旨在加强社区环境卫生管理,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营造一个清洁、优美、舒适的居住环境。
希望广大居民积极支持和配合社区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共同维护社区的环境卫生。
社区活动室卫生管理制度
![社区活动室卫生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0053910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28.png)
一、总则为保障社区活动室卫生环境,营造舒适、安全、卫生的公共活动空间,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卫生责任1. 社区活动室管理员负责活动室的日常卫生管理工作,确保活动室卫生整洁。
2. 社区居民在使用活动室时,应自觉维护活动室卫生,不得乱扔垃圾、乱涂乱画。
3. 社区工作人员应定期对活动室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三、卫生要求1. 活动室地面、墙壁、门窗、桌椅等设施保持清洁,无灰尘、污渍。
2. 活动室内不得存放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
3. 活动室内的电器设备应保持整洁,不得堆放杂物,确保用电安全。
4. 活动室内的垃圾应及时清理,做到日产日清。
5. 活动室内的卫生间要保持干净,无异味,卫生纸、洗手液等用品充足。
四、卫生检查1. 社区活动室管理员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全面卫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社区工作人员每月至少进行一次抽查,对卫生情况进行评估。
3. 社区居民可随时向管理员或社区工作人员反映活动室卫生问题。
五、卫生措施1. 活动室管理员应定期对活动室进行消毒,保持空气流通。
2. 活动室管理员应定期对活动室内的电器设备进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活动室管理员应加强对活动室使用者的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卫生意识。
4. 活动室管理员应定期清理活动室内的垃圾,保持环境整洁。
六、奖惩制度1. 对积极参与活动室卫生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的居民给予表扬和奖励。
2. 对违反卫生制度、损坏公共设施、故意破坏环境卫生的居民,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处罚。
3. 对连续三次被举报违反卫生制度的居民,取消其在活动室的使用资格。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解释权归社区活动室管理员。
2.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和修改。
3. 社区活动室管理员应认真履行职责,确保活动室卫生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创卫巡查工作制度
![创卫巡查工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2d3cc00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b8.png)
创卫巡查工作制度一、目的和意义为进一步提高城市环境卫生水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营造整洁、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根据国家和地方关于创建卫生城市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创卫巡查工作制度是我市创卫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对环境卫生、公共设施、市容市貌等方面的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推动全市创卫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巡查范围和内容1. 巡查范围:涵盖我市建成区范围内的街道、社区、公共场所、公共卫生设施、居民小区等。
2. 巡查内容:(1)环境卫生:包括道路清扫保洁、垃圾收集清运、绿化带养护、公共厕所管理等;(2)公共设施:包括市政设施、公共设施设备、广告牌匾等;(3)市容市貌:包括占道经营、乱贴乱画、乱堆乱放、乱搭乱建等;(4)公共卫生:包括食品安全、生活饮用水卫生、公共场所卫生等;(5)居民小区:包括小区环境、垃圾分类、绿化养护等。
三、巡查方式和频率1. 巡查方式:采用日常巡查、专项巡查、随机抽查等方式进行。
2. 巡查频率: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巡查计划,确保每周对所负责区域进行至少一次全面巡查。
四、巡查人员职责1. 巡查人员应具备较强的责任心,认真履行职责,确保巡查工作落到实处。
2. 巡查人员应熟悉巡查范围内的基本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督促整改。
3. 巡查人员应定期总结巡查情况,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为创卫工作提供支持。
五、问题整改和反馈1. 巡查人员发现问题时,应立即拍照取证,详细记录问题地点、类型、情况等,并填写《创卫巡查记录表》。
2. 将巡查记录表及时上报给所在单位的创卫工作负责人,由负责人督促相关责任部门和单位进行整改。
3. 整改完成后,巡查人员应进行复查,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4. 对重复出现的问题,应重点关注,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防止问题再次发生。
六、考核与奖惩1. 定期对巡查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工作态度、工作质量、问题整改情况等。
2. 对表现优秀的巡查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工作不力的巡查人员进行批评教育或调整工作岗位。
社区环境卫生的管理制度
![社区环境卫生的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cda8334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72.png)
社区环境卫生的管理制度(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实用文、活动总结、合同范本、讲话致辞、小学作文、实习总结、申请书、心得体会、笔记、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e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information, such as practical text, activity summary, contract template, speech speech, primary school composition, internship summary, application, experience, notes, other information, etc.,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社区环境卫生的管理制度眼前阅览的本篇六篇,由锡傅南细致订正之后上传。
保洁卫生巡视制度_保洁卫生巡视制度办法
![保洁卫生巡视制度_保洁卫生巡视制度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cb5e041c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58.png)
保洁卫生巡视制度_保洁卫生巡视制度办法保洁卫生巡视制度篇1一、物业管理服务中心保洁部每日对清洁工作人员作业情况及小区保洁工作进行不定期抽查和巡视。
二、清洁用品、工具:残旧工具应及时更换,卫生间和公共区域清洁用具要分开,公共区域抹布每季度更换一次。
三、检查内容1、地面:地面台阶及其接缝是否清洁,上腊是否光亮,地毯是否清洁,有无污点和霉迹,墙脚线、地角线有无积尘、杂物、污渍、脏物,地下室是否干净。
2、墙面:瓷片、乳胶漆墙面是否干净、明亮、无污迹。
3、玻璃:门窗、镜面、公共玻璃是否洁净明亮。
4、金属制品:支架、热水器、消防门、水龙头、不锈钢栏杆、旗杆等是否用指定的清洁剂擦过,是否光、无锈迹和污迹。
5、天花板:光管、指示牌、光管盘、灯罩等设施是否干净无尘、无蜘蛛网。
6、外围道路:清洁、无纸屑、烟头落叶等杂物7、洗手间:蹲厕、水箱、座厕、卫生纸纸架等设施是否干净、无损坏,洗手间内有无异味,洗手盆、座厕、蹲厕有无水锈,台面干净无水迹。
8、平台、水沟:无垃圾、杂物、地漏畅通、地盖安全、无积水。
9、公共设施、广告牌:无灰尘、清洁。
10、楼宇外围地面:无青苔、积水等。
11、室外管道:无积尘、定期清扫。
12、垃圾清运:垃圾清运是否准时,是否日产日清,清运是否干净,垃圾清运过程中散落地面的垃圾是否清扫干净,是否每周清洗垃圾桶内外一次。
保洁卫生巡视制度篇2(一)管理处主任巡检制度为完成物业公司下达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部门内部各项管理工作,指导和协调内部人员工作要求和工作关系,管理处主任对各项工作有必要进行检查和监督,使小区楼宇管理工作更加富有成效。
1.管理处主任对物业公司经理进行负责,具体负责分管住宅楼区域公共设施,清洁、卫生、杀虫灭鼠、绿化美化、日常维修等管理工作。
2.管理处主任每月必须对上述管理工作范畴全面检查一次,并进行认真记录,每月对各项管理工作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并填写相应表格。
3.管理处主任负责制定每月管理工作实施计划,并对工作计划逐项进行检查、指导和落实,抓住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统筹安排,合理布置。
社区环境卫生巡查、检查制度
![社区环境卫生巡查、检查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e72bff1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db.png)
社区环境卫生巡查、检查制度
社区环境卫生巡查、检查制度
为强化社区环境卫生职能管理,规范社区环境卫生巡查、检查工作,确保巡查、检查活动有效开展,提升工作效能,结合社区实际,特制定社区环境卫生巡查、检查制度。
一、巡查、检查主体
社区环境卫生监督员是社区环境卫生巡查、检查的责任人。
要根据职能分工,明确巡查、检查的责任区和责任人。
二、巡查、检查内容
巡查、检查人员要按照《社区环境卫生保洁管理制度》、《社区环境卫生考核奖惩制度》等有关规定认真开展工作,做到"三监管三解决"。
即监管清扫、保洁的质量、时间,监管垃圾收容点、收容器的清洗、清洁,监管保洁人员到位、着装情况;解决领导或上级工作安排部署的任务落实,协调解决现场作业引发的突发性事件,协调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热点、焦点"问题。
三、巡查、检查方式
巡查、检查人员实行不间断、流动式、全方位的监督检查,现场接受投诉,现场处理问题。
各责任区的责任人应结合实际,对重点范围与重点区域加强日常巡查,提高巡查的次数和频率,做到一巡多查。
四、巡查、检查记录
巡查、检查人员必须认真履行巡查、检查职责,按时对责任区域进行巡查、检查,做好巡查监督管理记录和巡查日志的记录,完成好巡查、检查任务。
五、巡查、检查考核
社区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和管理单位要随时抽查巡查、检查人员的巡查记录和巡查日志,进行现场情况的检查、抽查,防止巡查流于形式,确保巡查人员到位、巡查范围到位和巡查内容到位。
巡查记录、巡查日志和现场检查抽查情况,将根据《社区环境卫生考核奖惩制度》的有关规定,作为社区环境卫生考核奖惩的主要依据。
六、本制度自下发起执行。
社区环境卫生监督管理制度模版
![社区环境卫生监督管理制度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c21dcb4f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3b.png)
社区环境卫生监督管理制度模版一、总则社区环境卫生监督管理制度是为了加强社区环境卫生监督管理工作,保障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社区的良好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府要求,结合本社区实际情况制定的具体工作规范。
本制度适用于本社区的环境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二、监督责任1.社区环境卫生监督管理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并实施社区环境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确保各项监督工作的正常推进。
2.社区环境卫生监督员负责具体的监督工作,包括日常巡查、检查、整改督办等,并及时报告发现的问题。
3.社区居民也是社区环境卫生的参与者和监督者,应积极参与社区环境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
三、监督范围1.社区环境卫生监督管理包括社区内公共场所、商业活动中心、居民区、道路及绿化带等场所的卫生状况监督管理。
2.督促、监督社区内各类机关、单位、企事业单位,居民履行环境卫生管理责任。
3.协助有关部门加强对环卫工人的监督管理,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四、监督措施1.社区环境卫生监督员每日对社区内重点区域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制止,并整改或予以处罚。
2.社区居民通过社区公告栏、微信群等途径,向社区反映环境卫生问题,并要求相关部门及时处理。
3.社区环境卫生监督员定期组织环境卫生培训,提高监督员的工作水平和职业素养。
4.组织开展卫生宣传活动,提高社区居民对环境卫生的认识和涵养。
五、违规处理1.对社区内违反环境卫生管理规定的单位或个人,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并及时整改。
2.对多次违规的单位或个人,可以采取停业整顿、吊销许可证等严厉措施,提高违规的成本和风险。
3.对环境卫生监督员发现问题不及时上报或故意包庇的,按照相关规定给予相应处理,并在业务培训中加强监督员的角色教育。
六、监督结果公示社区环境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定期公布监督结果,向社区居民展示监管成果,接受居民监督和建议。
七、监督评估社区环境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定期进行监督评估,对社区环境卫生监督管理工作进行全面评价,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
社区环境卫生检查制度
![社区环境卫生检查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013b88a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0d.png)
社区环境卫生检查制度背景介绍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与此同时,城市环境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比如污染、交通拥堵、生活垃圾等问题。
因此,加强社区环境卫生管理,建立健全社区环境卫生检查制度,成为了城市管理中一项重要工作。
社区环境卫生检查制度,是为了保障居民身体健康,美化社区环境,维护城市形象和市民公共利益的需要。
下面,本文将探讨社区环境卫生检查制度的重要性、存在问题及改善方法等相关问题。
社区环境卫生检查制度的意义保障居民身体健康社区环境卫生检查制度的首要任务是保障居民身体健康。
根据健康学家和医学研究人员的观点,环境因素对人类的健康具有重要影响,特别是社区环境对敏感人群(如老年人、儿童等)尤为重要。
例如,垃圾淤积、不洁卫生、尘土、污水等环境因素都会对居民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建立健全的社区环境卫生检查制度,可以确保社区环境卫生得到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让居民在一个安全和良好的环境下生活。
美化社区环境美化社区环境是社区环境卫生检查制度的另一个重要目标。
城市环境对于社区居民的心情及行为有深远的影响。
如果社区环境卫生不健康,容易影响市民对居住环境的态度和情绪,妨碍社区经济的发展和市民参与社区发展的积极性。
因此,社区环境卫生检查制度的运行可以提供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健康、清洁、绿化、整洁的环境,进而美化社区环境,提升社区形象和市民公认度。
维护城市形象和市民公共利益社区环境卫生检查制度对于城市形象维护和市民公共利益的维护同样重要。
城市形象是衡量一个城市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指标,而社区环境作为城市形象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不容忽视。
由于社区环境卫生状况直接反映了城市管理水平,因此,社区环境卫生检查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助于维护城市形象和市民公共利益,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城市软实力建设。
存在问题及改善措施尽管社区环境卫生检查制度的建立对于促进城市管理的效率和市民生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但目前在社区环境卫生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环境卫生检查制度
![环境卫生检查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20bce1c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c1.png)
环境卫生检查制度环境卫生检查制度是指为了维护和改善工作场所、公共场所和居民区的环境卫生状况,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建立和执行一套完善的检查制度。
下面是对环境卫生检查制度的详细描述。
一、制度目的环境卫生检查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工作场所、公共场所和居民区的环境卫生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预防和控制疾病传播,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二、检查范围1. 工作场所:包括各类企事业单位、工厂、商场、餐饮场所等。
2. 公共场所:包括学校、医院、公园、体育场馆等。
3. 居民区:包括住宅小区、农村居民区等。
三、检查内容1. 环境卫生设施:检查工作场所、公共场所和居民区的卫生设施是否完善,包括厕所、垃圾处理设施、排污系统等。
2. 垃圾处理:检查垃圾收集、分类、运输和处理情况,确保垃圾不堆积、不滋生病菌。
3. 消毒措施:检查工作场所、公共场所和居民区的消毒设施和消毒措施的执行情况,确保环境卫生达标。
4. 害虫防治:检查防治害虫的措施和效果,防止害虫传播疾病。
5. 食品安全:对餐饮场所进行食品安全检查,确保食品卫生安全。
6. 环境噪声:检查工作场所、公共场所和居民区的环境噪声水平是否符合规定。
四、检查程序1. 制定检查计划:根据工作场所、公共场所和居民区的特点和情况,制定定期检查计划。
2. 检查人员组成:由环境卫生管理部门的专业人员组成检查组,负责检查工作。
3. 检查方式:采取现场检查、访谈、抽样检测等方式进行检查。
4. 检查记录: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详细记录,包括问题描述、责任单位、整改要求等。
5. 整改措施:对发现的问题,责令相关单位进行整改,并设定整改期限。
6. 检查结果反馈:将检查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单位,并督促其按要求整改。
五、责任追究对于未按要求整改的单位,将依法进行处罚,并公布其违规行为。
对于严重违法违规的单位,将采取停业整顿、吊销许可证等措施。
六、监督机制1. 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对检查工作进行监督,确保检查工作的公正、公平、严格执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区环境卫生巡查、检查制度
为强化社区环境卫生职能管理,规范社区环境卫生巡查、检查工作,确保巡查、检查活动有效开展,提升工作效能,结合社区实际,特制定社区环境卫生巡查、检查制度。
一、巡查、检查主体
社区环境卫生监督员是社区环境卫生巡查、检查的责任人。
要根据职能分工,明确巡查、检查的责任区和责任人。
二、巡查、检查内容
巡查、检查人员要按照《社区环境卫生保洁管理制度》、《社区环境卫生考核奖惩制度》等有关规定认真开展工作,做到“三监管三解决”。
即监管清扫、保洁的质量、时间,监管垃圾收容点、收容器的清洗、清洁,监管保洁人员到位、着装情况;解决领导或上级工作安排部署的任务落实,协调解决现场作业引发的突发性事件,协调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热点、焦点”问题。
三、巡查、检查方式
巡查、检查人员实行不间断、流动式、全方位的监督检查,现场接受投诉,现场处理问题。
各责任区的责任人应结合实际,对重点范围与重点区域加强日常巡查,提高巡查的次数和频率,做到一巡多查。
四、巡查、检查记录
巡查、检查人员必须认真履行巡查、检查职责,按时对责任区域进行巡查、检查,做好巡查监督管理记录和巡查日志的记录,完成好巡查、检查任务。
五、巡查、检查考核
社区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和管理单位要随时抽查巡查、检查人员的巡查记录和巡查日志,进行现场情况的检查、抽查,防止巡查流于形式,确保巡查人员到位、巡查范围到位和巡查内容到位。
巡查记录、巡查日志和现场检查抽查情况,将根据《社区环境卫生考核奖惩制度》的有关规定,作为社区环境卫生考核奖惩的主要依据。
六、本制度自下发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