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借鉴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孔祥发
1968年,布卢姆发表《为掌握而学习》一文,使布卢姆成为掌握学习理论代表人物。此后,布卢姆及其助手们经过十几年的潜心研究,逐步发展和完善了掌握学习的理论,使掌握学习理论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体系,成为一种受国际关注的教学模式。掌握学习的理论核心应该是这样一种概念:假如教学是系统而且合实际的,如果学生面临学习困难时可以及时得到帮助,如果学生具有足够的时间达到掌握,如果对掌握能规定明确的标准,那么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能力可以达到很高水平。
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受卡罗尔学校学习模式的影响很大。卡罗尔认为,所有的学生都有能够学习好的潜能,只是所需要的时间不同而已。卡罗尔依据此观点,建立了学校学习模式。
学习程度=f()
卡罗尔学校学习模式
卡罗尔学校学习模式说明了学生的学习程度同学生学习所用时间和学习所需时间呈相关关系。学习“所用时间”指的是学校课程设置或者教师教学过程中所规定的给学生的学习时间中学生实际学习的时间。学习“所需时间”指的是学生达成学习目标实际使用的时间。学生所用学习时间由两种变量决定:一是学习毅力,即学生积极投入学习的时间;二是学习机会,即允许学生学习的时间(布卢姆称之为可用时间)。在教学实践中允许学生学习的时间就是指课堂教学时间,一般来讲这不是一个变量,学校不会允许给某些学生增加允许学习时间。那么,决定学生学习所用时间的变量实际上只有毅力一个方面,也就是学生是否充分利用了学习所允许的时间,学习所用时间在毅力的参与下形成了有效学习时间(布卢姆称之为实用时间)。比如,一节课45分钟,有的学生可能90%的时间用于主动的学习,有的学生则可能只用10%的时间用于主动学习。可用时间虽然都是一样的,但实用时间却有很大的差异。毅力越差的学生有效学习时间越短,学习程度也就越低。影响毅力的因素多为非智力因素,比如动机、兴趣、态度、注意、信心等。学生学习所需时间取决于三种变量所决定:一是能力倾向,能力倾向可以理解为学习者达到掌握学习任务所需要的时间量。能力倾向越高,学习所需时间也就越短;二是教学质量,教学质量越高学习所需时间就越短;三是理解能力,理解能力越强学习所需时间越短。根据卡罗尔的学校学习模式,布卢姆进行了模式的改造,形成了以下的学习模式。
= F()
= F﹒)
﹒
以近些年来我国学生地理学习程度低下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一般来讲,教师的教学质量是比较稳定的,学生的理解能力也是比较稳定的,给学生的学习机会是固定的,造成学生地理学习程度低下的主要因素只有学习毅力和能力倾向两个变量。为什么学生对地理的学习毅力比较差?为什么学生对地理的能力倾向那么低?前面有过论述,毅力主要受非智力因素影响,也就是动机、兴趣、态度等方面。那么为什么学生地理学习动机、态度、兴趣表现不好呢?主要原因是初中升高中和高中升大学地理都不作为考试科目造成的。没有了诱因自然动机就会缺失,动机不起作用则失去了间接兴趣,没有了兴趣地理学习的态度不会端正,因此也就造成了学习毅力的下降,导致了学生有效学习时间的缩短。学生的能力本来在一定的时间内也是比较稳定的,但是能力倾向却是可以变化的。由于学生兴趣、动机、态度等方面的变化,学生的能力倾向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学生的理解能力也应该是在短时间内比较稳定,但受能力倾向的影响,受学生注意的影响,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也会大打折扣。师生双边活动构成的地理教学质量也自然受影响。
对于具体个别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学习上的困难,多是由于教学不当造成的。或者是没对学生进行随时随地的学习帮助,使他们造成了学习障碍的积累;或者是反馈矫正不够,没注意到他们的学习困难;或者是由于教师心理方面的原因,在班级教学过程中注意了一批学生而忽略了另一批学生,造成了同班级的学生一些人比另一些人有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得到更多的鼓励。但所有这些来自教师方面的影响学生产生学习差异的因素都是可以变化的。所以,布卢姆认为,只要教师为掌握学习而教,只要给学生的学习创造一定适宜的学习条件,绝大部分学生是可以达到教师正常的学习要求的,学生达到掌握学习的可能是存在的,个别教学可以达到的教学效果在班级教学环境下也是可以达到的。
掌握学习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模式之所以容易被仿效和借鉴,另一个原因是该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也就是说,掌握学习不仅是一种教学理论,同时也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具体的教学模式。所有的地理教师在普通的教学条件下都能掌握和运用这种教学模式。掌握学习的教学模式通常按以下两个阶段进行。一是掌握学习的准备阶段,在课堂之外教学之前进行;二是掌握学习的实施阶段,在课堂之内教学之中进行。
具体到地理教学行为实践,掌握学习准备阶段的具体步骤是:
1.教师确定地理学习内容。教师规定学生地理学习的材料和需要掌握的内容,拟定地理学科的课程目标。
2.教师把地理课程分成一系列的教学单元,根据教育目标分类,确定并系统地表述地理教材中的各个教学目标。
3.在地理新课程实施之前,对学生进行诊断性评价,了解学生以往的地理学习情况,以便在新课程教学中为学生安排适当的学习任务,实行因材施教。
4.教师根据制定的地理单元教学目标编制章节性的形成性测验题,借以诊断学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学习目标。
5.确定单元掌握标准,一般以形成性测验的80-90%的正确率作为掌握的标准。
6.设计一些可供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选择的辅助性地理学习材料和矫正办法,既为掌握目标的学生提供充实性的地理学习材料,又为未达标的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
7.编制地理学科的终结性测验试题,检测学生是否完成了该学科的学习任务。
掌握学习的第一阶段实际上是教学设计过程,也是教学准备过程。掌握学习第二阶段也就是实施阶段的具体步骤是:
1.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掌握学习的一般程序,使学生适应掌握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明了他们在地理学习过程中需要学习一些什么知识,形成什么技能,怎样学习,学到什么程度才达到“掌握学习”的程度等等。
2.根据事先安排好的单元教学目标进行第一单元地理知识的教学。
3.第一单元教学完成后,不是进行第二单元的教学,而是进行第一单元的形成性评价,以便及时掌握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并及时给以帮助。
4.矫正与巩固。对未达标的学生采用适当的矫正手段进行必要的帮助。对已达标的学生安排一定的学习材料进行巩固性学习。
5.对教师采用矫正手段进行过帮助的学生再进行一次形成性测验,待绝大部分学生掌握学习后再进行下一单元的教学。对仍有困难的学生继续进行个别帮助。
6.教师重复循环上述步骤,直到几个单元或者一个学期、学年或者学科课程全部结束。
7.学期结束或者学完全部课程后,对全班进行总结性测验和评价,以评定每个学生的学业水平。
掌握学习实施过程模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