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
第六节、掌握学习理论与指导学习理论

指导学习理论
• 1、教学就是教大量有组织的系统化知识;
• 2、认为教思维方法,指导学生”如何想”, 并不能养成能力,必须通过大量有组织的 知识学习才能培养能力;
• 3、教学必须给学生充分的指导,沿着规定 的程序进行。
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
一、人物简介
本杰明·布鲁姆,生于1913年,是 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芝 加哥大学教育系教育学教授,曾担任美 国教育研究协会会长。1986年来中国讲 学,被授予华东师大名誉博士。主要成 就: 1、20世纪50年代,布鲁姆因教育 目标分类的系统学说而闻名,著有《教 育目标分类学》;P64 2、60年代,他提出关于“人类特 性”的理论,著有《人类特性和学校学 习》; 3、70年代,他又提出“掌握学习” 的学校教学理论,著有《我们的儿童都 能学习》、《掌握学习理论导言》。
掌握学习理论及实施程序
1.掌握学习的基本概念 2.掌握学习的理论前提 3.掌握学习的理论要点 4.掌握学习的实施步骤
掌握学习的基本概念
• 所谓“掌握学习”, 是指只要学生所 需的各种学习条件具备, 任何学生都 可以完全掌握教学过程中要求他们掌 握的全部课程内容。
掌握学习的理论前提
• “掌握学习的提出, 是基于这样四个理论前提: ① 根据个别教学与群体教学的对比实验证明,个别教学可 以使即使能力不强的学生也获得优良成绩; ② 根据卡罗尔假说:“一个学生的能力倾向是指其掌握一项 学习任务所需的时间量”, 即能力倾向 = f 学习速度。 (布鲁姆提出:学习达成度= f 实际学习时间量/需要学习 时间量, 即只要条件适当, 学习时间允许, 95%以上的学 生都可以达到优良成绩; ③ 受到斯金纳程序教学的启发, 布鲁姆认为:及时反馈与 及时强化是控制教学的有效手段, 编制得当的教材是获得 反馈的重要途径; ④ 通过一系列实验, 布鲁姆得出影响学业成绩的三个主要 变量及其权重: 认知前提即学生学习新知所需的前期知识 准备情况, 占 50%; 情感前提即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动机、 情意、态度、兴趣等, 占 25%; 教学质量即教学与学习者 程度的适切性, 占 25%。
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完结版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的修订
事实性 知识 概念性 知识
术语知识
具体细节和要素的知识
类别与分类的知识 原理与概念的知识 理论、模式与结构的知识 具体学科技能和算法的知识 具体学科的技术和方法的知识
知 识 程序性 维 知识 度
元性知识 关于认知任务的知识,包括适当的情境 性和条件性知识
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的特 征
■行为目标是由简单到复杂递增,各目标不是孤立的。 ■后一类目标是建立在已达到的前一类目标的基础上
例如:认知领域目标分类学中六个主要类别的子类别
知识
领会 应用
说出、写出、背诵、重复等
描述、解释、表达、识别、选择等 选择、证明、图解、练习、使用、解 决等 计算、分类、比较、对比、概括、找 出、区别、划分等 收集、创造、设计、开发、组织、计 划、撰写等。 预测、评估、评述、评论等。
进功能。
5、掌握学习理论的局限性
(1)“掌握学习”教学理论一定程度上以牺牲优生的发展为代价。 (2)“掌握学习”教学在实践中有加重师生负担的可能性。
芬兰教育:世界第一的秘密
THANK YOU .
2、影响学习结果的三个独立变量
50% 25% 25%
3、掌握学习理论的教学模式
诊断性测验
4、掌握学习理论对教学的几点启示
(1)树立每个学生都能成功的乐观主义教学理念,
帮助学生不断走向成功。
(2)在教学中必须重视人格心理教育,重视学生
情感特征的动力作用。 (3)必须正确运用教育评价手段,发挥评价的促
理解
应用
(applying)
执行(executing) 实施(implementing) 区分(differentiating) 组织(organizing) 归属(attributing) 核查(checking) 评判(critiquing) 生成(generating) 计划(planning) 贯彻(producing)
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

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一、布卢姆及其主要理论布卢姆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出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洲的兰斯富。
1935年2月和6月先后在宾夕法尼亚洲立大学或文学学士和理学硕士。
他早期专注于考试、测量和评价方面的研究,70年代后从事学校学习理论的研究。
布卢姆的理论探索设计到教育目标、教学过程、教育评价、课程标志、教材教法、教育研究、早期教育、才能发展等领域。
构成布卢姆教学论体系的四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目标分类学、掌握学习理论、教育评价理论和课程开发理论。
其中教育目标分类学可以说是该理论体系的基础,掌握学习理论是核心。
下面介绍一下教育目标分类:布卢姆等人把教育目标分为三个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
在每个领域中都按层次有简单到复杂地将目标分为不同类型,有可以将每一个类别进一步区分为若干个亚类。
1〉认知领域的目标分类(1)知道指对先前学习过的知识材料的回忆,包括具体事实、方法、过程、理论等的回忆。
知道是这个领域中最低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它所要求的心理过程主要是记忆。
(2)领会指把握知识材料意义的能力。
可以借助三种形式来表明对知识材料的领会,一是转换,即用自己的话或用与原先的表达方式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所学的内容;二是解释,即对一项信息(如图表、数据等)加以说明或概述;三是推断,即预测发展的趋势。
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理解。
(3)运用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新的情境。
它包括概念、原理、方法和理论的运用。
运用的能力以知道和领会为基础,是较高水平的理解。
(4)分析指把复杂的知识整体材料分解成组成部分并理解各部分之间联系的能力。
它包括部分的鉴别,分析部分之间的关系和认识其中的组织原理。
例如,能区分因果关系,识别史料中作者的观点或倾向等。
分析代表了比运用更高的智力水平,因为它既要理解知识材料的内容,又要理解其结构。
(5)综合指将所学知识的各部分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新的知识整体。
它包括发表一篇内容独特的演说或文章,拟定一项操作计划或概括出一套抽象关系。
15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

本杰明·布鲁姆(Benjamin S. Bloom ,1913- )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用学生外显的行为来陈述目标。
制定目标是为了便于客观地评价,而不是表述理想的愿望,事实上,只有具体的、外显的行为目标,才是可测量的。
2、目标是由层次结构的。
布鲁姆认知领域目标分类学中包括六个主要类别:(1)知识;(2)领会;(3)运用;(4)分析;(5)综合;(6)评价。
情感领域包括五个主要类别:(1)接受或注意;(2)反应;(3)价值评估;(4)组织;(5)性格化或价值的复合。
布鲁姆的分类学是将学生行为由简单到复杂按秩序排列的,因而,教育目标具有连续性、累积性。
我们可以看到布鲁姆的另一个基本观点:复杂行为时由简单行为组合而成的。
在教育目标分类学中,属于A 式的行为构成一类,属于AB 式的行为又构成一类,而属于ABC 式的行为又可以形成一类。
行为目标是由简单到复杂递增的,各目标不是孤立的。
后一类目标是建立在已达到的前一类目标的基础上的。
教育目标分类学是超越学科内容的。
布鲁姆认为,教育目标分类学的方法,是不受学生年龄和教学内容所局限的。
教育目标分类学是一种工具,是为教师进行教学和科研服务的。
布鲁姆根据认知与情感的上述关系,把学生的学习分为三个领域: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
布鲁姆借用了斯克里文(M.Scriven )学说中的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evaluation )和总结性评价(summative evaluation )的概念。
布鲁姆侧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并把评价作为学习过程的一部分。
测验不仅仅是要了解学生掌握了多少学习内容,而是作为一种矫正性反馈系统,及时了解教学过程中的每一阶段是否有效并采取相应措施。
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目的不是给学生评定分数或等级,而是帮助学生和教师把注意力集中在学生对教学内容达到掌握水平必备的知识技能上;而总结性评价的目的,是要对学生在一门课上的学习结果作出全面的评定,并把评定成绩告诉学生家长和学校管理人员。
掌握学习理论

掌握学习理论(the Theory of Mastery Learning)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和课程论专家布卢姆(BLOOM)提出的学校课堂学习理论,集中反映了布卢姆基本的教育思想和理论观点。
所谓'掌握学习',就是在'所有学生都能学好'的思想指导下,为学生提供所需的个别化帮助以及所需的额外学习时间,从而使大多数学生达到课程目标所规定的掌握标准。
学习能力强的学习者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对该内容的掌握水平,而学习能力差的学习者则要花较长的时间才能达到同样的掌握程度。
因此,掌握学习理论不仅是翻转课堂教学的理论依据,而且对翻转课堂的实践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学校和老师应该创造条件,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节奏,掌控自己的时间,进行个性化学习。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掌握学习理论解释了在知识接纳阶段学生是如何掌控学习节奏的,但知识的接纳和记忆仅仅是翻转学习的初级阶段,还有一个更重要、更高级的阶段是学生对知识意义的建构。
因此,掌握学习理论并不能解释翻转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和所有方面。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这个更重要的理论假设,自然进入我们的研究视野。
当代建构主义者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
我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或者至少说是在解释现实,每个人的经验世界是用我们自己的头脑创建的,由于我们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于是我们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便也迥异。
所以,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
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
从建构主义的视野来看,翻转教学视频解决了传统课堂教学知识传播步调一致所带来的无视学生个体差异的问题,使得部分因跟不上集体的步骤而掉队,部分理解力特别强的学生则觉得过于浪费时间。
但如果仅仅停留于此,学生的学习就是毫不意义的。
学生需要针对具体问题的情境对原有知识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
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

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布鲁姆⽣平布鲁姆B.S.Bloom ,美国当代著名⼼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芝加哥⼤学荣誉教授,伊利诺斯州西北⼤学教育学教授,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IEA )的创始⼈之⼀。
1986年9⽉来华讲学,并被授予华东师⼤名誉博⼠。
主要教育著作:《教育⽬标分类学,第⼀分册:认知领域》1956 ,《每个孩⼦都能学会掌握》1973。
⼆、“掌握学习”理论(⼀)产⽣背景布鲁姆对“掌握学习”的研究,⽬的就在于改进美国教育体制的弊端。
长期以来,美国教育把选拔优秀学⽣接受中、⾼等教育作为主要职能,所以只有5%的学⽣能受到⾼等教育。
甚⾄认为学⽣的学⼒也应符合“正态分布”。
然⽽美国社会的发展,使经济结构发⽣了重⼤变化,⼈们的旧有观念也发⽣了很⼤变化。
“在当今社会中,⼈们期望所有学⽣都能完成10~12年的学习,期望50%~60%的学⽣能接受某种形式的⾼等教育,期望绝⼤多数的⼈都能终⽣继续学习。
”社会需要的变化向学校的教学⽅式提出了改⾰的要求。
⽽“掌握学习”的宗旨,就在于使所有的学⽣掌握所有的课程内容。
因此,布鲁姆认为,实施“掌握学习”,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
(⼆)主要观点1、教育⽬标分类体系布鲁姆的教育⽬标分类理论具有两⼤特征:⼀是具有可测性。
认为制定教育⽬标不是为了表述理想的愿望,⽽是为便于客观的评价。
所以陈述⽬标应具体,要联系外显的⾏为,要可测量;⼆是⽬标有层次结构。
布鲁姆把认知领域的⽬标分为六个主要类别,依次是知识、领会、运⽤、分析、综合、评价。
情感领域的⽬标分为五个主要类别,它们是接受或注意、反应、价值评估、组织、性格化或价值的复合。
每个主要类别,⼜都包括若⼲⼦类别,也是依次排列的。
这样,⽬标由简单到复杂递增,后⼀类⽬标只能建⽴在已经达成的前⼀类⽬标的基础上,从⽽形成了⽬标的层次结构。
2、教学评价理论布鲁姆的教学评价理论侧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它与教育⽬标分类理论相辅相成,共同成为“掌握学习”的理论基础。
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

可代表学校教学水平,对其他三分之二的中差生则兴趣不大, 认为 只要能找到帮助每一个学生的方
布鲁姆 的掌握学 习理论
咔
掌握学习理论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和课程论专家本杰明 布鲁姆(B .5.B 0o )提出 1 m 的学校课堂学习理论 ,集中反映了布鲁姆基本的教育思想和理论观点 掌握学习理论的基本结论是:
世界上有 9 % 的孩子都能成为优等生 通过一系列的实验与理论研究 ,布鲁姆于 2 世纪 6 年代末 5 0 0 创立了掌握学习理论,这些理论对段 ;3.为掌握 而设计学 习单元
教育工作者有效教育学生很有启发意义 它要求教师改革教学观念 ,改进教学模式 ,把素质教育落到
实处 , 以适应知识经济对教师们的挑战 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是在长期教学过程中总结出来的 , 因而
具有普遍性 可比性 ,这种教学指导思想值得教育工作者借鉴和推广
法, 那么从理论上说所有学生都能学好 思想 ,确立 新的学生观 掌握学习理论的核心是 ,要求教育者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
掌握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是 ,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 树立相信绝大多数学
生有学 习好专业课的需要和积极性的观点, 教师要为学生掌握学习内容而教, 学生要为掌握学 习内 容而学 , 两者间教师尤其要重视 新的学生观 这一独特模式;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教学同学生的需要
和特征 , 即把学生的个别差异同教学过程联系起来 ,统筹安排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掌握学 习 理论实 质是阶段性评价, 即要求教与学的过程是不断反馈一矫正的过程 ,不断进行阶段性评价(即阶段性检
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

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教育理论与实践8 布鲁姆掌握学习简介布鲁姆掌握学习简介学习的分类与评价⼀、⽬标分类布卢姆认为,⼀部完整的教育⽬类分类学,应该包括学⽣学习的三个基本领域:认知、情感、动作技能。
布卢姆的教育⽬标分类学具有以下⼏个特征。
1.⽤学⽣外显的⾏为来述⽬标布卢姆认为,制定⽬标是为了便于客观地评价,⽽不是表述理想的愿望,事实上,只有具体的、外显的⾏为⽬标,才是可测量的。
2.⽬标是有层次结构的布卢姆认知领域⽬标分类学中包括六个主要类别:⑴知识;⑵领会;⑶运⽤;⑷分析;⑸综合;⑹评价。
情感领域包括五个主要类别:⑴接受或注意;⑵反应;⑶价值评估;⑷组织;⑸性格化或价值的复合。
每个主要类别都包括若⼲⼦类别,由此可见,布卢姆的分类学是将学⽣⾏为由简单到复杂按秩序排列的,因⽽,教育⽬标具有连续性、累积性。
3.教育⽬标分类学是超越学科容的。
布卢姆认为,教育⽬标分类的⽅法,是不受学⽣年龄和教学容所局限的。
可以把教育⽬标分类学的层次结构作为框架,加⼊相应的容,形成每门学科的教育⽬标体系。
4.教育⽬标分类学是⼀种⼯具。
教育⽬标分类是为教师进⾏教学和科研服务的所以,⽬标分类本⾝并不是⽬的,⽽是为评价教学结果提供测量的⼿段,同时有助于对教学过程和学⽣的变化作出各种假设,激发对教育问题的思考。
⼆、认知与情感的相互作⽤认知⽬标中始终具有情感的成分;情感⽬标总是带有认知成分,因此,布卢姆把学⽣的认知状态和情感特征作为学习的前提条件。
所谓情感特征,就是指“学⽣学习新的学习任务的动机”。
三、教学评价布卢姆侧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并把评价作为学习过程的⼀部分。
布卢姆主教学中应更多地使⽤另⼀种评价⽅法——形成性评价或形成性测验。
形成性评价的有效的程序是:把⼀门课分成若⼲学习单元,再把每⼀单元分解成若⼲要素,使学习的各种要素形成⼀个学习任务的层次,确定相应的教育⽬标系统;在每⼀单元教学结束时,都要安排⼀次形成性测验(有时⼜称为诊断性测验)。
第五讲 布卢姆的掌握学习教学理论

1、感知:指运用感官获得信息以指导动 感知: 主要了解某动作技能的有关知识、性质、 作,主要了解某动作技能的有关知识、性质、 功用等。 功用等。 2、准备:指对固定动作的准备,包括心理 准备:指对固定动作的准备, 定向、生理定向和情绪准备(愿意活动) 定向、生理定向和情绪准备(愿意活动)。
3、有指导的反应:指复杂动作技能学习 有指导的反应: 的早期阶段,包括模仿和尝试错误。 的早期阶段,包括模仿和尝试错误。 机械动作: 4、机械动作:指学习者的反应已成习 能以某种熟练和自信水平完成动作。 惯,能以某种熟练和自信水平完成动作。 复杂的外显反应: 5、复杂的外显反应:指包含复杂动作模 式的熟练操作。 式的熟练操作。
4、新型的个别化教学实践有利于因材施教 掌握学习” “掌握学习”是一种新型的个别化教学 实 它既不悖于集体教学, 践,它既不悖于集体教学,也不是纯粹的个 别化教学, 别化教学,而是在集体教学的基础上进行的 个别化教学。 个别化教学。
(二)局限性 掌握学习” 1、“掌握学习”教学理论一定程度上以牺牲 优 生的发展为代价。 生的发展为代价。
3、掌握学习的主要特征 、 ——学生具备必要的认知结构是掌握学习的 学生具备必要的认知结构 学生具备必要的认知结构是掌握学习的 前提 ——学生积极的情感特征是“掌握学习”的 学生积极的情感特征是“ 学生积极的情感特征是 掌握学习” 内 在因素 ——反馈 矫正性系统是“掌握学习”的核 反馈—矫正性系统是 反馈 矫正性系统是“掌握学习” 心
“掌握学习的方法不是对优等生的,而是促使 掌握学习的方法不是对优等生的, 基础差的学生都能达到优等生的水平。 这样, 基础差的学生都能达到优等生的水平。”这样,优 生的潜能没有得到应有的开发, 生的潜能没有得到应有的开发,基本囿于教学目标 之下。 之下。
试论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及其教学应用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 多种策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如设置问题情境、组织小组讨论、提供学习资源 等。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制定学习计划、示范学习方法等方式,帮助学生掌 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尊重 学生的不同学习方式和速度,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潜能。
3、考核学生
在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指导下,学生的考核应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可以 通过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形成 性评估可以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平时作业、小组讨论等,而终结性评估则可 以包括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通过多样化的考核方式,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 生学习中的问题并给予帮助,同时也能够鼓励学生不断进步和提高自己的能力。
与传统教学相比,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更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主观能动性。 传统教学往往学生的平均水平,而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强调每个学生都有自己 的学习速度和方式,教师应该每个学生的需求和能力,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教 学支持。此外,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还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内部动机的 重要性,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新知识。
试论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及其教学应用Βιβλιοθήκη 目录01 教学应用实践
02
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建 议
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是美国著名教育家本杰明·布鲁姆提出的一种独特的教学 理论。该理论强调每个学生都有能力掌握所学知识,关键是教师要提供适当的 教学条件和给予足够的帮助。本次演示将介绍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的基本概念、 思想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实践,并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有许多需要 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未来研究可以以下几个方面:
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

课堂表现:
个别学生未进入学习 状况,在说话、在不 知干什么
相当的学生不能理解 教师教学的内容。
做中学。 plc中的 动手、尝 试、设置
小组学习。 让学生形 成团体, 让学的学 生带着不 学的学生 学,“小 先生制”。
关注与提 问,点对 点的交流。
教学的第一目标是有效性
教学媒体-----实物、影像、图片、文字板书。最高 境界是:场景、氛围。 我们的学生思维特点恐怕还是以形象思维、动作思 维为主的一个群体。 所以在教学媒体的使用上还应以最接近生活。 可视的媒体为最优先的选择
教学的第一目标是有效性
在生活中,在触手可及的范围内生出教学情境,以解决 其中的问题为切入点为第一选择。 必须搞清楚他们懂啥、会啥,能学会啥,以此为基点展 开教学。 教学过程中放小难度,进行教学的同时,必须三番五次 地强调重点,必须掷地有声地突破难点。 教学的内容必须跟上相类似的作业内容进行练习巩固强 化,并且要有多次重复。
斯金纳的程序教学原则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认为学生在指导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 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之为“最近发展区”。 搭建“脚手架”
教学的第一目标是有效性
没有学生参与的 教学不能称之为 教学,那只是教, 是应付。没有全 部学生参与的教 学,是不完整的 教学,是偷工减 料的教学。
2020 2:22:18 AM02:22:182020/12/11
• 11、自己要先看得起自己,别人才会看得起你。12/11/
谢 谢 大 家 2020 2:22 AM12/11/2020 2:22 AM20.12.1120.12.11
• 12、这一秒不放弃,下一秒就会有希望。11-Dec-2011 December 202020.12.11
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

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李建新本杰明·布鲁姆是当代倡导和实践教学改革的著名学者。
他的教育理论主要体现在“掌握学习”、“教育目标分类学”、“教育评价”之中, 其宗旨是为了使学生达到掌握学习。
他的理论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很大反响, 许多国家借用他的理论进行教改实验。
目前, 对他的理论研究日趋深人, 教改实验范围逐渐扩大。
正因为如此, 有必要对他的理论作整体的、全面的、一分为二的认识和分析, 结合中国实际, 扬长避短地用他的理论指导我们进行教学改革。
一、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一)布鲁姆“掌握学习”的思想核心布鲁姆认为,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对学校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然而在传统的教学班里, 授课教师只希望三分之一的学生不及格或是刚刚越过及格线, 有三分之一的学生的学习成绩一般, 而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完全掌握教师所教知识, 并长期坚持使用这种正态曲线模式来评价学生成绩。
他说:“这种期望是当今教育体制中最浪费、最有破坏性的一面。
它压抑了教师和学生的创造力, 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也破坏了相当数量的学生的自我形象和自我概念。
”布鲁姆认为, 正态分布不过是最适合用于偶然与随机活动的分布而已,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 大多数学生(也许是90%以上)能够掌握我们所教的知识才是正常的, 如果我们的教学是有成效的话, 成绩的分布应当与正态曲线不同。
根据实验研究结果可以断言:“成绩的分布接近正态分布时, 说明我们的教育努力是不成的。
”布鲁姆主张教育的任务就是使学生掌握所学学科的手段,确认怎样才算“掌握了这门学科”, 并探求能使大多数学生掌握的方法与材料。
“掌握学习”的思想核心在于:许多学生之所以未能取得最优异的成绩, 问题不在智力方面, 而在于未能得到适合于他们各自特点所需要的教学帮助和学习时间。
因此, 只要创造出适当的教学条件, 全面地、最大限度地开拓和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潜力, 就能最终达到让绝大多数学“掌握学习”的目的。
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布卢姆提出掌握学习理论的目的在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使大多数学生都能取得优秀的学习成绩。
布卢姆认为:任何教师都能帮助所有学生很好的学习;教师能够帮助笨的学生象聪明的学生那样学习,能够帮助学得慢的学生象学得快的学生那样学习。
掌握学习的基本观念是:一个人能够学会的东西,几乎人人都能学会。
只要给与学生充裕的学习时间。
其理论观点主要有:1、教师要为掌握而教。
布卢姆认为,在全体学生中,只有1——5%的学生智力特别好,有5%以下的学生由于自身智力的缺陷而跟不上学业,其余90%的学生在学业成绩方面的差异,仅仅是由于他们在学习速度、学习时间、学习方法和教师的教学方法方面的差异造成的。
并非一线教师习惯性的看法成正态分布,即在一个班里,总有1/ 3的学生能取得优秀、良好的成绩;1/ 3的学生学得一般化;1/ 3的学生学得比较差或不及格。
2、学生要为掌握而学。
布卢姆认为,教师要放弃对差生的偏见和对优秀生的偏爱,转变观念,引导学生为掌握而学,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
3、影响掌握学习的因素有:学习能力、教学质量、教学理解力、坚持性、学习时间的分配,只有处理好这5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布卢姆主要强调了影响教学效果的三个因素:学习前学生的认知能力、学生的动机状态、教学的质量。
所以,掌握学习中学生的准备(认知能力、基础知识、心理状态)非常重要。
4、把教学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布卢姆认为教学评价分为三类:诊断性评价(在教学之前)、形成性评价(在教学之中)、终结性评价(在教学结束)。
诊断性评价的目的是了解学生目前的水平,以确定教学的起点。
形成性评价的目的是判断学生对于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弄清楚教学目标那些达到了,那些还没有达到。
5、布卢姆把教育目标分为三大领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技能领域。
他把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两大部分: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他还进一步把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六类,并构成由高到低的一个阶梯。
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曹秀娟唐林炜(山东科技大学)一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概述“掌握学习”是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心理学家本杰明·S·布卢姆在卡罗尔“学校学习”的基础上倡导提出的一种适应学生个体的教学理论,该理论在20世纪后半叶的世界性教学改革热潮中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一)历史背景20世纪60年代,美国推行的以布鲁纳结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教育改革,导致了美国教育质量的下降。
在布鲁姆看来,这种教育存在两大弊端:一是教学理念上的不足。
布卢姆有一段著名论述:“每个教师在新学期或新课程开始时,总怀有这样的预想: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将完全学会所教的事物;三分之一的学生将不及格或刚好通过;另三分之一学生将学会所教的事物,但还算不上是好学生。
这一系列预想,通过分等的程序、教学方法与教材,传递给学生得到了学校分等的方针与实践的支持。
这种体制造成了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通过分等的程序,学生最后分等与最初的预想相差无几。
”布卢姆认为,这种“好学生就是好学生,坏学生还是坏学生“的预想是当时教育系统中最浪费、最具有破坏性的,它压抑了师生的抱负水平,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是教学方式上的不足。
教师通常采用大班上课,大单元教学,考试排在结尾,学生往往考完了才知道自己没完全掌握,产生了大量不能掌握课程内容的学生。
(二)主要内容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以“只要条件适当,人人都能学好”为基本构想,以各种能力存在差异的学生个体组成的集体为实体,以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为准则,以形成性测验为主要手段,以班级集体教学为基本教学形式,通过反馈、矫正等步骤设计教学过程,从而使绝大多数学生达到既定教学目标,这是一种有关教与学的乐观主义理论,是一套行之有效的个别化教学实践策略。
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的基础是卡罗尔的学校学习理论。
卡罗尔认为,对一个学习某一特定内容的学习者来说,学习达成度取决于两个变量:实际用于学习任务的时间和掌握该学习内容所需时间,即学习达成度f=(实际所有时间所需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学习目标反馈
学生学习活动的课堂反馈一般分个体的目标反馈、对知识的理解反馈和教师的评价反馈等。目标反馈指学生根据课的通过预习明确的学习目标与课堂知识掌握的比较信息的反溃理解反馈指学生对教师所讲授的知识点理解情况的反馈,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复杂的思维过程,判断知识是否理解,在课堂上一是看能否利用已有的感性知识运用分析、综合等思维方法形成正确的概念;二是看对教师的启发是否有“茅塞顿开”之感;三是看能否运用所学知识举一反三解决具体问题。教师的评价反馈指通过教师为检测教学效果而采取的课堂提问、练习及随堂小测的评价进行反溃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学生应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认真完成课堂练习和随堂小测,力争通过这些活动得到教师对自己的评价,暴露自己的不足。
(二)主要观点
1、教育目标分类体系
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具有两大特征:一是具有可测性。认为制定教育目标不是为了表述理想的愿望,而是为便于客观的评价。所以陈述目标应具体,要联系外显的行为,要可测量;二是目标有层次结构。布鲁姆把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六个主要类别,依次是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情感领域的目标分为五个主要类别,它们是接受或注意、反应、价值评估、组织、性格化或价值的复合。每个主要类别,又都包括若干子类别,也是依次排列的。这样,目标由简单到复杂递增,后一类目标只能建立在已经达成的前一类目标的基础上,从而形成了目标的层次结构。
③ 受到斯金纳程序教学的启发,布鲁姆认为:及时反馈与及时强化是控制教学的有效手段,编制得当的教材是获得反馈的重要途径;
④ 通过一系列实验,布鲁姆得出影响学业成绩的三个主要变量及其权重:认知前提即学生学习新知所需的前期知识准备情况,占50%;情感前提即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动机、情意、态度、兴趣等,占25%;教学质量即教学与学习者程度的适切性,占25%。
第五,再次形成性评价。与前次同质异次;
第六,进入下一单元的学习。
三、影响与评价
“掌握学习”理论提出后,迅速为各国所采用。这是因为该理论博采众长,具有易操作,易为教师理解和运用的特点。它为解决集体教学与因材施教的矛盾,认识教师期待与学生成绩影响的关系,将教学评价引入教学过程的必要性研究等方面,提供了成功的范例。但是,“掌握学习”理论亦有其不足之处,如一步一回头的矫正,耗时过多;在对差生予以矫正学习的同时,如何保证尖子生的发展;强调了巩固知识,但却忽视了能力的培养等等,这一系列问题尚待研究和探讨。
(二)学生作业反馈
学生学习活动的作业反馈首先是作业过程的反馈,这是学生可以自我意识的。作业顺利,或需再学习后才能作业,或完不成,都反映了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不同。其次是通过作业结果进行反溃学生看阅经教师批改过的作业只看作业题的对错是不行的,必须仔细分析究竟错在哪一步,是哪个知识点的错误,原因是什么。
只有这样,反馈才能落到实处。
(三)考试成绩反馈
对学生而言,每次考试的结果就是告之他已经知道了什么,不知道什么,使他看到自己掌握知识程度和应达到的学业标准之间的差距,也会看到自己在全班同学中的名次位置。但从目前情况看学生们对考试成绩看得重,而对教师的试卷讲评不太重视。因此,仔细阅读教师批改后的试卷十分重要,关键看错在什么地方,并分析原因是什么。考试的进行通常是教师命题,学生解答,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或同学之间根据学习目标自拟单元或章节试卷自测或互测。
二、“掌握学习”理论
(一)产生背景
布鲁姆对“掌握学习”的研究,目的就在于改进美国教育体制的弊端。长期以来,美国教育把选拔优秀学生接受中、高等教育作为主要职能,所以只有5%的学生能受到高等教育。甚至认为学生的学力也应符合“正态分布”。然而美国社会的发展,使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的旧有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当今社会中,人们期望所有学生都能完成10~12年的学习,期望50%~60%的学生能接受某种形式的高等教育,期望绝大多数的人都能终生继续学习。”社会需要的变化向学校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改革的要求。而“掌握学习”的宗旨,就在于使所有的学生掌握所有的课程内容。因此,布鲁姆认为,实施“掌握学习”,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
学生对自己学习活动进行反愧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它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觉进行的。因此教师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并予具体指导,另一方面在教学活动中要为学生正确及时获取反馈信息创造条件,帮助学生及时准确地获取反馈信息,调整学习活动,提高学习质量,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2、教学评价理论
布鲁姆的教学评价理论侧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它与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相辅相成,共同成为“掌握学习”的理论基础。布鲁姆不否认终结性评价,但更侧重形成性评价,即不重视评价结果,更重视评价过程。他认为,评价不在教学过程之外,而是教学过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布鲁姆还要求在每单元结束时都进行形成性评价,目的是确定学生是否已经掌握,若尚未掌握,则考虑如何弥补。评价的结果不以分数计,而只标明达成或未达成,以促进学生有信心地学习形成性测验有助于为学生的学习进度作出判断,以便依照目标的层次逐层达到彻底掌握。
3“掌握学习”实施程序
所谓“掌握学习”,是指只要学生所需的各种学习条件具备,任何学生都可以完全掌握教学过程中要求他们掌握的全部课程内容。“掌握学习的提出,是基于这样四个理论前提:
① 根据个别教学与群体教学的对比实验证明,个别教学可以使即使能力不强的学生也获得优良成绩;
② 根据卡罗尔假说:“一个学生的能力倾向是指其掌握一项学习任务所需的时间量”,即能力倾向= f学习速度。(布鲁姆提出:学习达成度= f实际学习时间量/需要学习时间量,即只要条件适当,学习时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许, 95%以上的学生都可以达到优良成绩;
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
一、布鲁姆生平
布鲁姆B.S.Bloom ,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芝加哥大学荣誉教授,伊利诺斯州西北大学教育学教授,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IEA )的创始人之一。1986年9月来华讲学,并被授予华东师大名誉博士。主要教育著作:《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一分册:认知领域》1956 ,《每个孩子都能学会掌握》1973。
根据上述理论前提,布鲁姆确定了“掌握学习”的实施程序:
第一,设计单元教学目标。教师先将教材内容分解成一系列较小的学习单元,每一单元大体包含两周的学习内容,并按学习顺序组织起来,同时根据教育目标理论设计目标;
第二,群体教学。在教授新课前,对学生认知前提予以充分重视;
第三,形成性评价;
第四,矫正学习。即给予未达标的学生以必要的补偿性的矫正学习,目的在于给那些群体学习中速度较慢的学生以额外的学习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