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掌握学习理论与指导学习理论
机器学习理论(双语)-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机器学习理论(双语)》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11103A课程类型:□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学科基础课总学时:48 讲课学时:32 实验(上机)学时:16学分:3适用对象:投资学专业先修课程:金融计算机语言、金融计量学、量化金融学(双语)一、教学目标当代投资学越来越多的采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复杂投资决策问题。
人工智能的理论和技术在当代投资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甚至已有取代传统投资决策和方法技术之趋势,因此投资学专业学生需要系统的学习人工智能理论在金融投资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的理论和技术主要来自于机器学习理论。
本课程系统的向学生讲授机器学习理论。
机器学习理论与计算机编程、统计学以及计量经济学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前需要有足够的背景知识。
本课程将通过介绍机器学习理论,让学生了解如何利用机器学习理论以及人工智能技术进行金融问题研究和进行量化投资决策。
该课程是专业必修课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是一门跨学科的复合型课程,因此需要学生对各先修学科有扎实的基础,本课程突出学习前沿人工智能理论知识与应用相结合,重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跨学科知识进行量化投资。
学生在学好本课程后,将对其后续课程以及毕业论文设计帮助巨大,也将增强学生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的就业竞争优势。
目标1:掌握主流和前沿的机器学习理论目标2:熟练运用机器学习理论结合投资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目标3:融会贯通投资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计算机编程以及机器学习理论,提升处理复杂投资决策问题的能力。
目标4:充分了解投资学发展的前沿,了解人工智能与投资学发展逻辑联系。
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一)教学内容《机器学习理论》涉及三大板块知识。
即基础理论知识介绍、上机实习和综合运用。
在基础知识模块主要介绍和讲授机器学习理论的主要知识框架,包括: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和强化学习,其中监督学习中的若干模型属于精讲内容,无监督学习属于细讲的内容,而强化学习属于粗讲的内容。
《教育心理学》课程标准
《教育心理学》课程标准课程编码: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教学对象:学前教育专业学时学分:51学时,每周3学时编写单位:编写人:审定人:编写时间:一、课程性质与地位教育心理学是师范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
主要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
既要探讨学生如何学习,又要研究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学习。
该课程主要阐述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和原理及其在学校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该课程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水平及实际应用能力,是一门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应用性的课程。
对将来要从事教育事业的学生起到很好的指导和帮助作用, 是一门必不可少的课程。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心理学概述、心理发展与个别差异、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学习理论、学习心理、教学心理、社会心理与行为、心理健康与教师职业心理等内容。
(2)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探索学校教育的心理规律,能够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各种心理问题,为学生今后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提供心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导。
四、课程实施建议(一)师资条件1.专任教师具有学前教育专业本科以上学历,熟悉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知识,了解相关教学要求,并且熟悉国家关于学前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文件,而且能够改革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主讲教师必须具备2年以上带学生去幼儿园见习、实习的实践经验。
2.兼职教师学前教育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在幼儿园等教育一线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幼儿园一级以上职称。
(二)教材的选用与编写《教育心理学》,尚金鹏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
(三)课程资源与开发利用应具有校企融合的多家幼儿园可供师生进行考察与实地研究;教材需配备教学课件、教学大纲、教案、课程标准等方便教学。
(四)其它条件教学条件:应配备多媒体、幼儿园仿真实训室、网络教学平台等硬件教学设施。
课程与教学论第三模块第六节新进的学习理论案例分析三
1、这则教学案例主要体现了哪种学习理论的应用?这种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答: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1)意义学习罗杰认为可以把学习分为两类,一类是类似于心理学上的无意义音节的学习;另一类是意义学习。
意义学习不是指那种仅仅涉及事实累积的学习,而是指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
罗杰斯的“意义学习”(Significant Learning)与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meaningfullearning)的涵义是不同的,前者关注学习内容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后者强调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按照罗杰斯的观点,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只是一种在“颈部以上的发生的学习”。
罗杰斯认为,意义学习主要包括四个要素:第一,学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即整个人(包括情感和认知两方面)都投入学习活动;第二,学习是自我发起的(self-initiated)即便在推动力或刺激来自外界时,但要求发现、获得、掌握和领会的感觉是来自内部的;第三,学习是渗透性的(pervasive),也就是说,它会使学生的行为、态度,乃至个性发生变化;第四,学习是由学生自我评价的(evaluated by the learner)。
(2)、学习原则罗杰斯论述了十条学习原则:(1)人类生来就有学习的潜能;(2)当学生觉察学习内容与他自己目的有关时,意义学习便发生了;(3)涉及到改变自我组织(即改变对自己看法)的学习是有威胁性的,并往往受到抵制;(4)当外部威胁降低到最低限度时,就比较容易察觉和同化那些威胁到自我的学习内容;(5)当对自我的威胁很小时,学生就会用一种辨别的方式来知觉经验,学习就会取得进展;(6)大多数意义学习是从做中学的;(7)当学生负责任地参与学习过程时,就会促进学习;(8)设计学习者这个人(包括情感与理智)的自我发起的学习,是最持久的、最深刻的;(9)当学生以自我批判和自我评价为主要依据、把他人评价放在次要地位时,独立性、创造性和自主性就会得到促进;(10)在现代社会中最有用的学习是了解学习过程、对经验始终持开放态度,并把它们结合进自己的变化过程中去。
教育学专业的学习理论学
教育学专业的学习理论学教育学专业的学习理论学是教育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学科,它研究学习的本质、原理和方法,探索教育如何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教育学专业的学习理论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重要理论。
一、学习的定义与类型学习是指通过获取、加工和整合信息,形成新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它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认知学习、情感学习和行为学习。
认知学习是指个体通过思考、记忆和推理来获得新知识;情感学习是指个体通过感知、情绪和情感来形成新态度和价值观;行为学习是指个体通过模仿、练习和反馈来掌握新的技能和行为模式。
二、学习的心理过程学习的心理过程包括注意、感知、记忆和思维等环节。
注意是获取信息的前提,它通过选择性集中和分配心理资源来实现。
感知是将外界的刺激转化为可理解的信号,它涉及到个体对信息进行选择、组织和解释的过程。
记忆是将学习的内容存储在长期记忆中的过程,它通过编码、存储和检索来实现。
思维是个体对信息进行推理、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它是学习的高级心理过程。
三、学习的条件与原理学习的条件包括反馈、灵敏期和情境等。
反馈是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它通过提供结果信息来指导和调整学习行为。
灵敏期是指个体在某个特定时间段内对某种刺激或经验特别敏感,有利于学习的发生和加强。
情境是学习发生的具体环境,它包括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因素。
学习的原理主要有强化原理、联结主义原理和认知负荷理论等。
强化原理认为学习是建立在奖励和惩罚基础上的,通过奖励增强和惩罚减弱来改变行为。
联结主义原理认为学习是通过建立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来实现的。
认知负荷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中认知资源有限,学习效果受到认知负荷的影响。
四、教学策略与学习理论学习理论对教学策略的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学习理论的不同假设和原则,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例如,根据强化原理,教师可以提供奖励来增强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根据认知负荷理论,教师可以降低学习任务的难度,减少认知负荷,提高学习效果。
高等教育心理学学习大纲
高等教育心理学学习大纲第一章解读学科:高等教育心理学概论第一节高等教育的特征和功能●领会:高等教育的特征和功能第二节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识记: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领会: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第三节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任务和作用●简单应用: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任务●领会: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作用第四节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识记: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综合应用: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第二章认识自我:高等学校教师心理第一节高校教师的角色分析●领会:角色及其理论●领会与简单应用:高校教师的角色分析●简单应用:高校教师职业角色的形成第二节高校教师的心理品质●识记:高校教师的能力结构●领会:高校教师的情感和意志品质●综合应用:高校教师的人格特征第三节高校教师的威信●领会:威信的心理分析-—影响力●识记:教师威信的内涵●领会:教师威信的作用●领会:影响高校教师威信形成的因素●领会:教师威信的变化●综合应用:如何维护和发展高校教师的威信第四节高校教师的成长●领会:教师职业成长理论●简单应用:高校教师的成长目标:新手-专家●识记:专家型教师的一般特征●综合应用:高校教师成长和培养的途径第三章认知对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第一节心理发展的模式和过程●识记:心理发展及其特点●领会:心理发展的模式第二节心理发展的理论●识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领会:埃里克森和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理论●领会:斯普兰格和彪勒的人格发生论、张增杰的大学生心理发展观第三节大学生的认知特点●识记:大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性●领会:大学生的认知特征第四节大学生的情意特征●领会:大学生的需要特征●简单应用:大学生的动机特征●领会:大学生的人生观特征●简单应用:大学生的价值观特征、情感特征、意志特征第五节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识记:自我意识及其结构●领会:自我意识的发展●简单应用: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综合应用:培养大学生良好自我意识的途径第四章指导学习:学习理论第一节学习概述●识记:学习的概念●领会:学习的分类第二节学习过程●领会:学习过程与认知过程●简单应用:关于学习过程的理论第三节大学生学习的特点●识记、领会、简单运用:大学生学习的特点第四节联结派的学习理论--学习的行为主义●识记: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领会:华生的条件反射理论●领会:桑代克的“联结-试误说"●识记、简单运用: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第四节认知派的学习理论●识记:格式塔学派的学习理论●领会:托尔曼的目的行为学习理论●简单应用: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简单应用: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理论和同化说第六节联结—认知派的学习理论●识记:社会学习论的学习理论●简单应用: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领会:信息加工的学习理论●简单应用:认知建构主义的学习观第五章传授知识:大学生的知识获得第一节知识概述●领会:知识的定义与分类第二节知识的表征●领会:陈述性知识的表征●领会:程序性知识的表征第三节知识的获得●简单应用:陈述性知识的获得●简单应用:程序性知识的获得第四节知识的保持●识记:记忆及其分类●领会:多重记忆系统理论●识记:编码●简单应用:遗忘及其规律●简单应用:如何加强知识的保持第五节知识的迁移和应用●识记、简单应用:知识的迁移●领会:知识的应用第六章激发创造:大学生思维与创造性培养第一节思维概述●识记:思维及其特征●领会:思维的分类●领会:思维过程第二节问题解决●领会:问题解决及其特征●领会: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简单应用:问题解决的策略●简单应用: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第三节创造性的培养●识记:什么是创造性●领会:创造性的心理结构●简单应用:创造性的影响因素第七章学会育德:大学生品德的培养第一节品德概述●识记:品德和道德●领会:品德的心理结构第二节品德发展的理论●领会:中国古代的品德发展理论●领会:皮亚杰的品德发展阶段论●领会:柯尔伯格的品德发展理论●简单应用:品德发展阶段论在教育上的应用第三节品德形成的过程和影响因素●领会:品德的形成过程●简单应用: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第四节大学生品德的培养●简单应用:道德认识的培养●简单应用:道德情感的培养●简单应用:道德意志的培养●综合应用:道德行为的培养与矫正第八章促进健康: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第一节心理健康概述●识记、领会:心理健康的概念●领会:心理健康的标准●领会: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简单应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分析第二节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识记: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冲突●领会: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简单应用: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第三节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措施●识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综合应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第九章完善人格:大学身健全人格的培养第一节人格概述●识记:人格的概念和特征●领会:气质与性格第二节健全人格的特点及模式●识记:健全人格的特点●领会:健全人格的模式第三节大学生常见的人格障碍及自我调适●领会:人格障碍的特征●简单应用:大学生常见的人格特征●简单应用:人格障碍的自我调适第四节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领会: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综合应用: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途径与措施第十章善于激励:大学生的激励与管理第一节激励概述●识记:激励的概念●领会:激励的作用第二节需要与动机●识记:激励的基础—人的需要●领会:激励机制-人的动机●领会:成就动机理论第三节激励理论●领会:内容型激励理论●领会:过程型激励理论●领会:状态型激励理论第四节激励大学生的途径和方法●简单应用:按需激励●简单应用:目标激励●简单应用:强化激励●简单应用:成功激励●简单应用:公平激励●简单应用:归因激励第十一章精于教学:高等学校教师的教学心理第一节教学概述●识记:教学的概念●简单应用:教学过程●综合应用:教学的共同原理第二节教学理论●领会:学习时间理论●简单应用:掌握学习理论●领会:凯勒计划●领会:教学的发展模式●领会:能力倾向—教学处理交互作用理论●简单应用:最近发展区理论●领会:教学支架理论第三节高效的教学及其特征●领会:什么是有效的高校教学●简单应用:有效教学的特征第四节有效的高校教学模式●领会、简单应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直接教学●领会、简单应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建构主义的教学●领会:其他的教学模式●简单应用:有效的学习环境第五节促进高校教师有效教学的途径●识记、简单应用:教学监控●识记、简单应用:教学反思●领会、简单应用:教学评价第十二章因材施教:大学生的个别差异第一节差异心理概述●识记:个别差异的概念●领会:个别差异的理论●领会:学习和研究大学生差异心理的意义第二节大学生的智力差异与教育●领会:智力及其理论●领会、简单应用:大学生的智力差异与教育第三节大学生的人格差异与教育●领会、简单应用:大学生的气质差异与教育●领会、简单应用:大学生的性格差异与教育第四节大学生的性别差异与教育●领会:性别及其差异●综合应用:大学生的性别差异与教育第十三章凝练集体:大学生的群体心理第一节大学生的人际关系●识记:人际关系理论●领会、简单应用: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综合应用:如何发展与协调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第二节大学生的群体心理●领会:群体的概念及分类●领会、简单应用:大学生的群体心理●综合应用:大学生的社团活及指导第三节大学生的班集体心理●领会:班集体概念和类型●简单应用:班集体心理●领会:大学生班集体的形成和特点●综合应用:如何建立健康向上的大学生班集体第十四章指导人生:大学生就业心理及指导第一节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意义●领会: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意义●领会: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第二节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目标●简单应用:帮助大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简单应用:帮助大学生了解社会不同职业的岗位要求●综合应用:帮助大学生根据自身的个性特点选择适合职业第三节大学生常见的就业心理偏差●识记:自我同一性问题●领会:目标定位偏差●领会:几种常见的求职择业心理偏差第四节如何做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领会:加强就业政策与就业观念的指导●综合应用:帮助学生合理规划职业生涯●简单应用:加强就业指导●简单应用:加强求职技能指导。
青少年发展心理学教案
青少年发展心理学教案第六章 青少年的认知发展第一节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教学方法:讲授、讨论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并掌握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的基本观点;2.了解并掌握皮亚杰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各个阶段的特点;3.了解对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评价。
教学重点、难点:1.认知发展的起源、机制及其结构的变化;2.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其各阶段特点。
教学内容:一、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的基本观点(一)认识的起源皮亚杰认为,应当在活动(动作)中去寻找一切认识的源泉,即 认识起源于动作。
(二)认知发展的机制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的过程就是个体不断适应的过程。
适应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形式实现的。
(三)认知结构的变化所谓结构,就是一个系统,一个整体,它不仅指具有解剖学意义的实际结构,也包括功能意义上的结构(李其维,1999)。
二、认知发展的阶段论(一)皮亚杰关于阶段论的主要观点1.儿童认知的发展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
2.以具有质的差异的认知结构作为各阶段间的划分标准。
3.儿童认知的发展具有顺序性和定向性。
4.每一阶段都是前面阶段的延伸。
是在新水平上对先前阶段进行改组而形成的系统。
(二)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2.前运算阶段3.具体运算阶段4.形式运算阶段三、对皮亚杰理论的批评两个主要批评:1.皮亚杰低估了儿童的认知思维能力,而高估了青少年的认知思维能力;2.个体的认知发展并不止于形式运算阶段。
思考与练习:1.什么是同化和顺应,分别举个例子加以说明。
2.皮亚杰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分别是什么,各个阶段有哪些特征?这四个阶段的特征有哪些不同之处?第二节 青少年认知发展的特点教学方法:讲授、讨论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青少年形式运算思维的特点,了解相关的实验;2.了解青少年的辩证思维;3.了解并掌握青少年思维的基本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1.青少年的形式运算思维和辩证思维的特点及其相关实验、研究;2.青少年思维的基本特点。
第四章认知学习理论第六节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第四章认知学习理论第六节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第四章认知学习理论第六节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第六节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了解班杜拉的生平以及他的贡献掌握班杜拉对行为习得过程的叙述,以及他所进行的实验和研究等掌握社会学习理论的一般原理以及班杜拉的学习理论班杜拉是美国著名学习心理学家,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社会学习理论的创立者。
班杜拉于1977年出版了《社会学习理论》一书,该书总结了他的研究成果,系统地介绍了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学习理论的形成过程。
班杜拉认为存在两种不同性质的行为习得过程,一种是通过反应结果所进行的学习,一种是通过示范所进行的学习,也就是他特别关注的观察学。
在对观察学习的研究中他进行了许多实验,通过这些实验他又对观察学习的有关心理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如观察学习的发展心理学研究,在观察学习中进行反应综合的位置和反应信息的传递的研究,强化在观察学习中的作用的研究以及示范影响的范围——观察学习的功能的研究。
从这些研究中他得出了社会学习的一般原理,如人类的许多学习都是认知性的;反应的结果是人类学习的主要来源;观察是学习的另一个主要来源;展现一个榜样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效应;观察学习是规则和创造性行为的主要来源。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交互决定论、自我调节论和自我效能原理。
班杜拉的生平及著作班杜拉对行为习得过程的叙述班杜拉在研究中所进行的实验有关问题的研究社会学习的一般原理班杜拉的学习理论对班杜拉学习理论的评价一、班杜拉的生平及著作艾伯特·班杜拉(A1bert Bandura,1925~)出生在加拿大艾伯特省的蒙达。
像斯金纳一样,他也是在一个小镇上长大的。
他就学的中学仅有20个学生。
1949年,他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获学士学位,1951年在美国衣阿华大学获心理学硕士学位,翌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他在衣阿华大学攻读研究生学位期间,尽管接受的是临床心理学方面的教育,但由于受赫尔的学生斯彭斯的影响,对实验模式的有效性印象颇深。
课程教学大纲精选
课程教学大纲(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工作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work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normative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模板精品8篇课程教学大纲模板1一、课程性质与目的:作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系列的大学生成长成才导读课程,它是衔接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对于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和实效具有重要作用。
四川—教育心理学6—理论大课—12.24
①培养知情合一的人
②学习在已有知识经验上进行
③有意义的自由学习
④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主张的是( )。
A.提倡有意义学习
B.提倡发现学习
C.主张非指导性教学
D.主张移情性理解
⑤以学生为中心
3.【2019.12·判断】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的非指导性教育模式中,教师是作为学生学习的先知者而存 在的。( )
完成的任务,这种教学方式属于( )。
A. 支架式教学
B. 探究式教学
C. 情境性教学
D. 感染性教学
2.【判断题】提供教学支架是最近发展区理论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
第五节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马斯洛的学习理论 罗杰斯的学习理论
一、马斯洛的学习理论【单选 判断】 (一)自我实现的人格观 p 自我实现的需要:人对于自我发挥和完善的欲望,也就是一种使他的潜力得以实现的倾向。 p 条件:无条件的尊重和自尊。
个体已经形成的价值体系指导并控制着他的 行为,使其形成独特的生活方式。
按照助人为乐的价值观念,自觉经常地做出帮 助他人、乐善好施的行为。
动作技能
知觉 模仿 操作 准确 连贯 习惯化
例子
看游泳演示,能够感知正确的游泳方法 看完乒乓球的后,能以一定的精度来演示这一动作 进行一段练习之后,能在10级操作成绩表上达到7级水平。
①区分新闻报道的事实与观点 ②外语复合句的构成成分 ③分析记叙文的构成要素
①写作文②发表演说
①评定两篇报道哪一篇真实可靠 ②判断自己所写的作文是否切题 ③判断自己所证明的几何题的正确性
地位
学习论
《学习论》施良方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2007-11-17 23:19《学习论》施良方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绪论学习与学习理论第一节学习的定义行为主义:学习是指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认知学派:学习是指认知结构的改变;人本主义:学习是指自我概念的变化。
必须处理好下列几对关系:1,本能(动物性,蜘蛛织网)与学习;2,成熟(生理和心理的成熟)与学习;3,学习与成绩(学习是内部活动,能测量的只能是学习结果);4,行为的暂时变化和相对持久变化。
学习是指学习者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这些变化不是因成熟、疾病或药物引起的,而且也不一定表现出外显的行为。
第二节学习理论概述学习理论是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对学习规律和学习条件系统阐述,它主要研究人类与动物的行为特征和认知心理过程。
第三节学习理论的哲学基础心理学最初是从哲学中分离出来的。
1,亚里士多德与经验主义:认识是由感觉开始,由个别事实上升到一般概念。
换言之,知识是建立在由经验而获得的各种基本感觉的基础上的。
没有经验便不可能有知识。
他提出联想的三个原则:邻近;相似;对比。
2,柏拉图与理性主义:所有知识都是有机体与生俱来的,学习不过是一种错觉而已。
人们只是在不能回想起心灵中已有的知识时才需要学习。
经验主义者认为,观念是感觉材料的复本;而理性主义者认为,感觉材料(直接经验只能迷惑与生俱来的观念)是往往是靠不住的,更强调知觉的组织和心理的组织。
推理被认为是获得真理的手段。
第四节学习理论的流派1,刺激-反应学习理论;2,认知学习理论;3,折中主义学习理论(认知-行为主义);4,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完整的人,自我实现。
“行为与学习是知觉的产物,一个人大多数的行为都是他对自己看法的结果”)“在心理学上,你的进步是踩在前人的脸上的。
”尽管各种理论强调的重点不同,但还是有大量共性的。
第五节学习理论的应用早期的学习理论是以基础研究——尤其是动物行为研究——为中心展开的。
学习理论文档
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研究学习过程、学习原则和学习方式的一门学科。
它主要探讨人类如何通过吸收信息、加工知识和习得技能来获取新的知识和能力。
在教育学、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等领域,学习理论被广泛应用于指导教学设计和学习改进。
1. 经典条件作用理论经典条件作用理论由俄罗斯心理学家帕夫洛夫提出,认为学习是一种通过建立条件反射形成的行为变化。
根据这个理论,通过联想形成的条件反射会建立起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系。
例如,当我们闻到食物的香味时,会感到饥饿,这种感觉是在大脑中形成了条件反射。
2. 效应贬低理论效应贬低理论主张,人们对于频繁遇到的刺激会逐渐产生厌倦和不感兴趣的情绪反应。
因此,学习过程中应避免长时间暴露于相同的刺激中,而应提供新颖和多样化的刺激,以增强学习的效果。
这一理论对于教学设计非常重要,尤其是在长时间的讲授或培训过程中。
3. 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提出,他认为人类学习不仅受到内部认知过程的影响,还受到外界社会环境的影响。
这种理论认为,人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来学习,尤其是观察行为的结果。
他强调了模仿和观察的重要性,这对于儿童的学习和成长尤其重要。
4. 操作条件作用理论操作条件作用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的,他认为学习是一种通过奖励和惩罚来塑造行为的过程。
根据这一理论,个体会根据其行为的后果来决定是否继续采取相同的行为方式。
如果行为得到了奖励,个体就更可能重复这种行为。
相反,如果行为受到惩罚,个体就更可能避免采取这种行为。
5. 构造主义学习理论构造主义学习理论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强调学习是通过对新信息的建构和解释来理解世界的过程。
根据这一理论,学习者通过将新知识与已有的认知结构相结合来构建新的意义和理解。
因此,构造主义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主动和个体化的。
6. 情境学习理论情境学习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杜威提出,他认为学习是通过参与具体情境中的实践活动来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第四章认知学习理论第六节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第四章认知学习理论第六节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第六节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了解班杜拉的生平以及他的贡献掌握班杜拉对行为习得过程的叙述,以及他所进行的实验和研究等掌握社会学习理论的一般原理以及班杜拉的学习理论班杜拉是美国著名学习心理学家,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社会学习理论的创立者。
班杜拉于1977年出版了《社会学习理论》一书,该书总结了他的研究成果,系统地介绍了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学习理论的形成过程。
班杜拉认为存在两种不同性质的行为习得过程,一种是通过反应结果所进行的学习,一种是通过示范所进行的学习,也就是他特别关注的观察学。
在对观察学习的研究中他进行了许多实验,通过这些实验他又对观察学习的有关心理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如观察学习的发展心理学研究,在观察学习中进行反应综合的位置和反应信息的传递的研究,强化在观察学习中的作用的研究以及示范影响的范围——观察学习的功能的研究。
从这些研究中他得出了社会学习的一般原理,如人类的许多学习都是认知性的;反应的结果是人类学习的主要来源;观察是学习的另一个主要来源;展现一个榜样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效应;观察学习是规则和创造性行为的主要来源。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交互决定论、自我调节论和自我效能原理。
班杜拉的生平及著作班杜拉对行为习得过程的叙述班杜拉在研究中所进行的实验有关问题的研究社会学习的一般原理班杜拉的学习理论对班杜拉学习理论的评价一、班杜拉的生平及著作艾伯特·班杜拉(A1bert Bandura,1925~)出生在加拿大艾伯特省的蒙达。
像斯金纳一样,他也是在一个小镇上长大的。
他就学的中学仅有20个学生。
1949年,他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获学士学位,1951年在美国衣阿华大学获心理学硕士学位,翌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他在衣阿华大学攻读研究生学位期间,尽管接受的是临床心理学方面的教育,但由于受赫尔的学生斯彭斯的影响,对实验模式的有效性印象颇深。
教师理论学习计划
教师理论学习计划作为一名教师,理论学习是提升自身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指导学生,实现教学目标。
因此,我制定了以下教师理论学习计划,以期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首先,我计划从教育心理学方面进行学习。
教育心理学是教师必须要掌握的基础理论之一,它涉及到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对于教师的教学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我将系统地学习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包括学习理论、记忆理论、动机理论等,以便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
其次,我打算学习课程与教学理论。
课程与教学理论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的重要依据,它涉及到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等方面。
我将学习课程与教学理论的相关知识,包括课程标准、教学设计、评价方法等,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力和实施水平,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
此外,我还计划学习教育技术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我将学习教育技术学的相关知识,包括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教育软件的应用等,以提高自己在信息化教学方面的能力,更好地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促进教学效果。
最后,我将学习教育管理理论。
教育管理理论对于教师的教学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将学习教育管理理论的相关知识,包括班级管理、学生管理、教学评价等,以提高自己的教学管理能力,更好地组织和管理教学工作。
总的来说,通过以上的教师理论学习计划,我将全面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更好地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更好地服务学生的学习发展。
希望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提升,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
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教育心理学(Educational Psychology)二、课程类型:心理学专业必修课三、教育心理学在培养计划中所发挥的作用:从学科地位上看,教育心理学是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它主要研究学校情境中学生如何学(学习理论,包括一般学习理论、不同领域的学习理论、学习动机、学习迁移、一般知识和智慧的学习条件以及学习策略等)和教师如何教的心理学理论(教学设计、教学管理理论等)以及师生教与学的互动而产生的有关心理学理论和实践问题,它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应用学科。
从专业需要上看,无论是教育学专业、心理学专业、学前教育专业,还是其他各专业的学生,都是必修的教育类课程。
这门课程以普通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教育概论等学科为基础,并将这些理论综合运用于教育心理学的实际工作中。
教育心理学不仅有其理论基础,也有自己的理论体系,不是普通心理学抽象理论在教育领域中的简单应用。
同时,这门课程又反过来促进学习者更好地学习和研究前述学科的基本理论。
在现代教育中,教育心理学占有重要地位,目前整个学校教育改革,教学改革、课程改革以及学生观、教师观、学习观的改革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四、教学总目标:概括地说,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有三,一是基本理论的掌握,二是基本技能的掌握,三是发展实际应用能力。
(一) 基本理论的掌握:首先应掌握教育心理学,包括学习心理学和教学心理学的最一般原理,并形成正确的态度和观念;其次要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原理的同时,要了解、把握教育心理学前沿的理论知识及其应用原则、方法。
(二)要学生学会学习。
通过理论的领会,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还要掌握理论的应用原理、途径和方法,使学生形成技能。
(三)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和实验研究,使学习者形成和发展相应的能力,包括教育心理研究的能力(实验设计的能力、准实验设计的能力)、学与教的能力和理解学生学习的能力等。
最高目标是发展学生应用抽象理论解决生动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川省中小学公开招聘教师教育公共基础笔试和复习大纲》川人社发〔2012〕145号
附件四川省中小学公开招聘教师教育公共基础笔试和复习大纲《教育公共基础笔试》题型包括选择、判断简析、案例分析、阅读分析和论述五种类型。
第一部分教育学基础一、教育与教育学(一)教育的概念、教育的要素、教育的形态、教育的本质、教育的基本规律(二)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三)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二、教育的功能(一)教育功能的含义、教育功能的类型、教育的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教育功能的限制(二)影响教育功能发挥的因素三、教育的目的(一)教育目的的含义、教育目的的功能(二)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教育目的确立中的价值取向(三)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其理论基础、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四、教师与学生(一)教师的定义、教师的角色、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及途径(二)学生的定义、学生的本质特点、学生发展的规律(三)教育过程中的教师与学生、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五、课程(一)课程的含义、课程理论及课程理论流派、课程的类型、课程的组织、课程的管理(二)我国课程改革的回顾、新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课程标准及其地位、作用和特点(三)新课程带来的变革六、课堂教学(一)教学的含义、教学理论及教学理论流派(二)课堂教学设计的含义、基本程序、主要模式、内容和方法(三)教学策略的含义、常用的课堂教学策略七、学校德育(一)德育的含义、功能及地位(二)德育过程的含义、德育过程与教学过程和思想品德形成的关系、德育过程的理论、德育过程的规律(三)德育的任务、目标、内容与课程(四)德育的原则、途径与方法八、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一)班级的含义与特点、班级的历史发展、班级的结构与功能、班级的发育过程(二)班级管理的内容、原则与方法(三)班主任的角色、任务、职责与素质第二部分教育心理学一、心理发展与教育(一)心理发展的概念、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二)心理发展的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三)早期教育与心理发展、准备状态与心理发展、教育如何促进心理的发展(四)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与教育二、学习与学习理论(一)学习的含义、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的重要区别、学生学习的特点(二)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结构学习理论、掌握学习和指导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三、学习的迁移,记忆和遗忘(一)学习迁移的含义、学习迁移的种类、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学习迁移的促进(二)记忆的含义、记忆的三种存储模式(三)遗忘的含义、主要规律、产生原因及克服遗忘的策略四、学习策略与不同类型的学习(一)学习策略的定义、分类、特点、学习策略的发展、一般的学习策略及其培养(二)知识的含义、知识学习的一般心理过程、知识的分类与学习(三)技能的含义与种类、影响技能形成的因素、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四)解决问题的历程、影响学生解决问题的主要心理因素、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五)品德与道德的界定、品德的心理结构、科尔伯格品德发展阶段的理论、道德教育的基本观点五、影响学习的心理因素(一)学习动机的概念、学习动机对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影响、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二)归因与归因方式、维纳的归因理论、归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引导合理归因(三)注意的含义、学生注意的组织与培养六、个别差异与教育(一)人格差异的含义、人格差异与教育(二)认知风格差异的含义、场依存与场独立、整体性策略与系列性策略、内倾与外倾(三)学困生的含义、学困生与优生知识水平的差异、学困生的教育措施七、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心理健康的含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义、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具体方法第三部分教育法学一、法与教育法(一)法的含义、法的特征、法的渊源(二)教育法的含义、教育法规的含义二、教育法律关系(一)教育法律关系的含义、特征、类型;教育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二)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含义、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三)教育法律关系客体的含义、教育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四)教育法律关系内容的含义、权利和义务的含义、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权利和义务的类型、教育权利和教育义务三、教育法律规范(一)教育法律规范的含义、类型(二)教育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三)教育法规与教育道德:教育道德的含义、教育法规与教育道德的比较、教育道德的作用(四)教育政策的含义、教育法规与教育政策的关系四、教育法制过程(一)教育立法的含义、原则;教育立法体制与立法主体权限;教育立法的程序(二)教育法规实施的含义、教育法规实施的方式、教育法规的效力与解释(三)教育行政执法的含义、特征、地位、原则、内容与方式(四)法律制裁的含义、违法的含义与种类、法律制裁的方式五、教育法律责任(一)教育法律责任的含义、归责要件、归责原则(二)教育法律责任的分类(三)学校(包括教师)对学生的侵权责任、学校对教师的侵权责任、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学校和教师的侵权责任、社会其他主体对学校和教师或学生的侵权责任六、学生的权利及其维护(一)学生权利的含义、主要内容(二)学生受教育权的维护、学生财产权的维护、学生人身权利的维护(三)学生伤害事故的定义、学生伤害事故案例分析、学生伤害事故的预防和处理七、教师的权利及其维护(一)教师权利的含义、教师权利的性质(二)教师权利的内容:教师的职业权利、教师的一般权利(三)教师权利的维护:教师教育权利的维护、教师人身权利的维护八、教育法律救济(一)法律救济的含义、特征、渠道、基本原则;法律救济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二)教育行政申诉制度:教师申诉制度、学生申诉制度第四部分教师职业道德一、教师职业道德概述(一)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和结构(二)职业道德在教师素养中的地位、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与作用(三)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二、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一)爱国守法(二)爱岗敬业(三)关爱学生(四)教书育人(五)为人师表(六)终身学习三、教师职业道德的养成(一)教师职业道德养成的含义(二)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三)教师职业道德的自我养成(四)教师职业道德管理。
学习理论知识
学习理论知识学习理论是教育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了人类如何获取、理解和应用知识的过程。
学习理论的研究对于教育实践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在学习理论中,有许多不同的理论和模型,每种理论都有其独特的观点和假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学习的本质和规律。
其中,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是学习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通过刺激和反应形成的过程,学习的结果是行为的改变。
根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学习者通过接受外部刺激和反馈来形成新的行为习惯和技能。
在教学实践中,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了教师对学生行为的引导和塑造,通过奖励和惩罚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另一个重要的学习理论是认知学习理论。
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有意识的过程,学习者通过思考、理解和解决问题来获取知识和技能。
根据认知学习理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会运用自己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通过积极参与和思考来建构知识结构。
在教学实践中,认知学习理论强调了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和激励,通过提供挑战性的任务和问题来促进学生的思维和学习。
除了行为主义和认知学习理论,还有许多其他的学习理论,如社会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
这些学习理论都对教育实践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理论和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总的来说,学习理论是教育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研究了学习的本质和规律,为教育实践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提供了理论支持。
通过深入研究和理解学习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指导和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育的目标。
曹中平幼儿教育心理学第03章_学习理论
条件刺激 (铃声) 条件刺激(铃声)
引起注意但无唾液分 泌反应
3
无条件刺激 (食物)
无条件反应 (唾液分泌)
条 件 作 用 后
4
条件刺激 (铃声)
条件反应 (唾液分泌)
24
巴甫洛夫认为
由于铃声与食物相联系,狗听到铃声便会联 想起食物,铃声也就成为食物的信号刺激。 这种联想的建立实际上是学习得来的。
26
(四)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学习论:P79 1.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学习论 斯金纳其人: 白 鼠 学 习 实 验:
第二节条件作用学习理论
27
斯金纳箱
第二节条件作用学习理论
经典条件反射是由条件刺激引起反射的过程(S-R), 而操作性条件反射是首先做某种操作反应,然后得到强 化的过程(R-S) 斯金纳提出,人和动物有两种习得性行为:应答性 行为与经典条件反射有关,操作性行为与操作式条件反 射有关。 应答性条件作用学习——指个体行为中本来就具有 某种刺激与反应的联结,现经过刺激代替的方式,从而 建立起新的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这种刺激的替代式学习 就是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 操作条件作用学习——实验者就个体在刺激情境中 自发性的多个反应中选择其一施予强化,从而建立刺激 与反应的联结。 斯金纳认为学习过程就是分别形成两种条件反射的 过程。 强化原理是斯金纳提出学习理论的核心。
15
桑代克简介:
教育心理创始人 学习的实验研究
猫的学习实验:
问题箱 尝试与错误
第二节条件作用学习理论
(1) 桑代 克的 “迷 笼实 验”
17
他设计了15只迷笼,这些迷笼各有一个互不相同的装臵,当猫按动了这个 装臵后,笼门就会自动打开。实验的猫处于饥饿状态,笼外放着食物, 猫出来 后就会吃到食物,桑代克将13只猫轮流放入每个迷笼里,观察 猫的反应,记录它们逃出迷笼所花费的时间。桑代克发现13只猫中有11 只被放入迷笼后都有一种 逃脱拘束的行为。它们先是乱抓、乱咬,竭 力要从笼中逃出来,作出许多无效的动作。最后偶然触动了开门的装 臵,逃出来获得了食物。经过很多次的尝试以后,无 效的动作逐渐减 少,而导致成功的动作则逐渐保留下来,最后猫在放入迷笼后就立刻 能用一定的方式打开笼门。根据这些实验,桑代克提出,动物的学习 是一种尝试 与错误的过程,也就是选择了联结的过程。这个过程的起 点是一套本能活动,这种本能活动因猫受拘束时感到不舒服而被激发, 加之对情境的感觉印象,以本能的 挤、抓、咬等动作来逃避不舒服的 拘束。其中的一种动作被选择出来,与情境形成稳固的联结,以后当 猫在面临同样的情境时,这一联结有被再次使用的倾向。因 此,他明 确提出:“学习即联结,心理即人的联结系统。”他进一步将动物的 学习推广到人类的学习。他指出:“下至26个字母,上至科学或哲学, 其本身都是联 结造成的。人之所以善于学习,就是因为他养成了这许 多联结。”在他看来,“理智、性格或技能的任何事实,都意味着按 照一定的方式对一定的情境发生的反应倾 向。”教育的目的就是把其 中的某些联结加以永久地保留,把某些联结加以清除,并且把另一些 联结加以改变或利导。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四章-中学生学习心理-第六节-学习理论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四章-中学生学习心理-第六节-学习理论[单选题]1.提出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的心(江南博哥)理学家是()。
A.桑代克B.巴甫洛夫C.华生D.斯金纳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由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创立。
[单选题]2.某学生由于进步明显,老师取消了对他的处分,这种强化方式是()OA.正强化B.负强化C.消退D.惩罚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负强化是通过消除或中止厌恶.不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
[单选题]3.下列关于正负强化与惩罚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正强化的性质与奖励相同,负强化的性质与惩罚相同B.奖与惩两种手段使用的目的相同,都是制止某种不当的行为C.在教育中,可以多使用施予式惩罚,多使用剥夺式惩罚D.在教育上使用惩罚时,只有在积极的目的下,使之符合负强化的原理,惩罚才会产生教育价值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强化并非仅指奖励,惩罚不是负强化,强化的目的都是加强行为,而惩罚是抑制行为的过程,它只是暂时停止行为,不能根除,因此应慎用。
通常惩罚一种不良行为与强化一种好行为结合才能产生教育价值。
[单选题]4.某学生看到自己的同学因学习刻苦成绩优异而受到老师表扬,自己从此也暗下决心努力学习。
根据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这属于()。
A.外部强化B.内部强化C.替代强化D.自我强化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1)直接强化一一观察者因表现出观察行为而受到强化。
(2)替代性强化一一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
(3)自我强化-人能观察自己的行为,并根据自己的标准进行判断,由此强化或处罚自己。
[单选题]5.课堂学习中教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方式属于()。
A.意义学习B.机械学习C.接受学习D.发现学习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接受学习是指教师引导学生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是课堂学习中教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方式。
意义学习指通过符号使学习者在头脑中获得相应的认知内容的学习。
机械学习是指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实质性和人为性的联系。
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公版)——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提纲(二)
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公版)——教育知识与能力复习提纲(二)第三章中学教学第一节教学概述Ⅰ、教学的内涵①定义教学是在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②特点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教、学生学两方面活动的统一。
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教学为主,教学也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2)教学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Ⅱ、教学的任务①形式教育代表人物:洛克、裴斯泰洛齐基本观点:通过开设各类学科发展学生智力,学科内容的实际意义无关紧要。
②实质教育代表人物:赫尔巴特、斯宾塞基本观点:传授给学生对生活有用的知识,智力发展无须进行特别的培养和训练。
③教学任务的内容(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这是教学的首要任务。
(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4)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第二节教学过程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①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②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③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④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Ⅱ、知识与能力的关系能力是一种心理特征,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
平是我们所说的智力就是指一般能力。
知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知识与能力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主要表现在:①知识与能力的联系(1)能力是掌握知识的前提(2)能力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掌握系统的知识有利于能力的增长和发挥。
②知识与能力的区别(1)能力与知识具有不同的概括水平(2)在个人身上,知识的发展是无止境的,它随着学习进程的不断增多而不断丰富;而能力的发展则有一定的限度。
(3)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是不同步的。
Ⅲ、领会知识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
第三节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教师教学工作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导学习理论
• 1、教学就是教大量有组织的系统化知识;
• 2、认为教思维方法,指导学生”如何想”, 并不能养成能力,必须通过大量有组织的 知识学习才能培养能力;
• 3、教学必须给学生充分的指导,沿着规定 的程序进行。
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
一、人物简介
本杰明·布鲁姆,生于1913年,是 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芝 加哥大学教育系教育学教授,曾担任美 国教育研究协会会长。1986年来中国讲 学,被授予华东师大名誉博士。主要成 就: 1、20世纪50年代,布鲁姆因教育 目标分类的系统学说而闻名,著有《教 育目标分类学》;P64 2、60年代,他提出关于“人类特 性”的理论,著有《人类特性和学校学 习》; 3、70年代,他又提出“掌握学习” 的学校教学理论,著有《我们的儿童都 能学习》、《掌握学习理论导言》。
掌握学习理论及实施程序
1.掌握学习的基本概念 2.掌握学习的理论前提 3.掌握学习的理论要点 4.掌握学习的实施步骤
掌握学习的基本概念
• 所谓“掌握学习”, 是指只要学生所 需的各种学习条件具备, 任何学生都 可以完全掌握教学过程中要求他们掌 握的全部课程内容。
掌握学习的理论前提
• “掌握学习的提出, 是基于这样四个理论前提: ① 根据个别教学与群体教学的对比实验证明,个别教学可 以使即使能力不强的学生也获得优良成绩; ② 根据卡罗尔假说:“一个学生的能力倾向是指其掌握一项 学习任务所需的时间量”, 即能力倾向 = f 学习速度。 (布鲁姆提出:学习达成度= f 实际学习时间量/需要学习 时间量, 即只要条件适当, 学习时间允许, 95%以上的学 生都可以达到优良成绩; ③ 受到斯金纳程序教学的启发, 布鲁姆认为:及时反馈与 及时强化是控制教学的有效手段, 编制得当的教材是获得 反馈的重要途径; ④ 通过一系列实验, 布鲁姆得出影响学业成绩的三个主要 变量及其权重: 认知前提即学生学习新知所需的前期知识 准备情况, 占 50%; 情感前提即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动机、 情意、态度、兴趣等, 占 25%; 教学质量即教学与学习者 程度的适切性, 占 25%。
掌握学习的理论要点
• 1.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达到掌握90%以上学习材
料的目标,区别在于所花时间不同; •2.以“正态分布”为基础的测验会给学生带来不 良影响,用形成性评价综合总结性评价取代传统 测验法;
掌握学习的实施步骤
• 第一, 设计单元教学目标。教师先将教材内容分解成一系 列较小的学习单元, 每一单元大体包含两周的学习内容, 并按学习顺序组织起来, 同时根据教育目标理论设计目标; 第二, 群体教学。在教授新课前, 对学生认知前提予以充 分重视; 第三, 形成性评价; 第四, 矫正学习。即给予未达标的学生以必要的补偿性的 矫正学习,目的在于给那些群体学习中速度较慢的学生以 额外的学习时间; 第五, 再次形成性评价。与前次同质异次; 第六, 进入下一单元的学习。
学习结果分类
练 习
•
1.小明原来见了陌生人就躲避。上幼儿园一个月后,小 明的这种行为消失了。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 了()学习。
• 2.小明在两岁时就学会了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 霜……”这首唐诗。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 学习是()。 • 3.小明两岁半就学会正确使用“你”、“我”、“他”三 个代词进行言语交流,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 的学习是()。 4.六年级的小芳通过一节几何课学习,学会用圆规画圆, 这里的学习结果类型是()。
加涅的指导学习理论
一、人物简介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 信息加工学的代表人 物,1974年获桑代克 教育心理学奖,1982 年又获美国心理学会 颁发的“应用心理学 奖”。
二、主要理论
• (一)学习结果分类理论
• (二)指导学习理论
学习结果分类理论
• 1、学习的八种阶梯类型: • 信号学习、刺激反应联接学习、连锁、言 语联想学习、多重识别学习、概念学习、 原则学习、问题解决学习 • 2、五阶段学习分类 • 智慧技能、言语信息、认知策略、态度、 动作技能
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表
教学评价理论
• 布鲁姆的教学评价理论侧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 它与教 育目标分类理论相辅相成, 共同成为“掌握学习”的理论 基础。布鲁姆不否认终结性评价, 但更侧重形成性评价, 即不重视评价结果, 更重视评价过程。他认为, 评价不在 教学过程之外, 而是教学过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布鲁 姆还要求在每单元结束时都进行形成性评价, 目的是确定 学生是否已经掌握,若尚未掌握, 则考虑如何弥补。评价 的结果不以分数计,而只标明达成或未达成, 以促进学生 有信心地学习形成性测验有助于为学生的学习进度作出判 断, 以便依照目标的层次逐层达到彻底掌握。
四、影响与评价
• “掌握学习”理论提出后, 迅速为各国所采用。
这是因为该理论博采众长, 具有易操作, 易为教 师理解和运用的特点。它为解决集体教学与因材 施教的矛盾, 认识教师期待与学生成绩影响的关 系, 将教学评价引入教学过程的必要性研究等方 面, 提供了成功的范例。但是,“掌握学习”理论 亦有其不足之处, 如一步一回头的矫正, 耗时过 多; 在对差生予以矫正学习的同时, 如何保证尖 子生的发展; 强调了巩固知识, 但却忽视了能力 的培养等等, 这一系列问题尚待研究和探讨。
二、理论背景
• • • • 1.美国传统教育体制的弊端 2.美国社会经济的变化 3.社会需要的变化要求教育变革 4.掌握学习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途径
三、主要观点
• 1.教学目标分类体系
• 2.教学评价理论 • 3.掌握学习理论及实施程序
教学目标分类体系
• 1.分类体系特点:具有可测性、目标具有层次结构 • 2.目标体系的具体内容: • 认知领域----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 情意领域----接受、反应、评估、组织、价值的性格 化 • 心因动作领域----整个身体的运动、协调细致的动作、 非言语交流、言语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