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测量水的温度》实验
小学科学学生分组实验报告---——水的沸腾
![小学科学学生分组实验报告---——水的沸腾](https://img.taocdn.com/s3/m/3dffb29bccbff121dc36831d.png)
⑦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灭,否则可能将火焰沿颈部压入灯内,引起着火或爆炸。
⑧用灯帽盖灭灯焰后,需再重盖一次,让空气进入,免得灯体冷却后盖内造成负压而打不开灯帽。
⑨不用的酒精灯必须将灯帽罩上,以免酒精挥发。如长期不用,灯内的酒精应倒出,以免挥发;同时在灯帽与灯颈之间应夹小纸条,以防粘连。
小学科学学生分组实验报告
班级
任课教师
时间
组长
组员
实验名称
水的沸腾
实验目的
学习测量液体的温度,初步了解水的沸腾现象
实验材料
铁架台、陶土网、酒精灯、温度计、100mL烧杯。
实验操作步骤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铁架台、陶土网、酒精灯、温度计等器材,按照实验装置自下而上安装。
2、取一只100mL的烧杯,加入50mL的水,放在陶土网上。
②使用酒精灯时,应先要检查灯芯,如果灯芯顶端不平或已烧焦,需要剪去少许使其平整。
③然后检查灯里有无酒精,灯里酒精的体积应大于酒精灯容积的1/4,而少于2/3。
④应该用火柴或燃着的木条来引燃酒精灯,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
⑤酒精灯灯焰分: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利用酒精灯加热时,应该用外焰加热,因为外焰温度最高。
3、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入水中(注意不要碰到烧杯底和烧杯壁)。
4、点燃酒精灯,观察并记录加热时烧杯内发现的现象。
拓展学习
※水在快要烧开时,翻腾得最厉害,并伴随响声。
※开水的最高温度100°C
※正确地使用酒精灯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移动酒精灯时,应该使用双手,一手托住酒精灯的底部,另一只手扶住灯身,小心并尽可能保持水平移动。
《测量水的温度》作业设计方案
![《测量水的温度》作业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f4dc6a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59.png)
《测量水的温度》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温度的概念和测量方法,掌握水温的测量技巧;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数据处理能力,提高动手能力;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温度的概念和单位;2. 测量水温的方法;3. 温度计的种类及使用;4. 实际测温实验。
三、教学重点:1. 温度的概念和单位;2. 测量水温的方法;3. 温度计的种类及使用。
四、教学难点:1. 温度计的校准与使用;2. 实际测温实验的操作和数据处理。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教科书《小学科学》;2. 工具:温度计、热水、冷水、水杯等实验用具;3. 实验记录表、实验报告模板。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和图片展示引导学生了解温度的概念;2. 概念讲解:讲解温度的概念和单位,介绍温度计的种类;3.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测温实验,记录数据;4. 数据处理:让学生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曲线图,分析结果;5.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展示实验成果。
七、教学评价:1. 实验操作:观察学生实验操作是否正确、熟练;2. 数据处理:评估学生能否准确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处理;3.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实验报告的撰写和表达能力。
八、作业设计:1. 检测水温的实验报告;2. 温度计的使用和校准练习;3. 温度单位换算题目。
九、延伸拓展:1. 利用温度计测量气温;2. 探究不同液体的温度特性;3. 研究温度对生活的影响。
以上是《测量水的温度》作业设计方案,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培养他们的实验和数据处理能力。
第二课时一、活动背景温度是物体冷热程度的衡量标准,是物体内分子的热运动程度的体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测量水的温度,比如煮水、洗澡、制作饮料等。
因此,本次作业旨在通过测量水的温度,让学生了解温度的概念以及测量温度的方法。
二、活动目标1. 了解温度的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实验(素材)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
![实验(素材)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bb0766e0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fa.png)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1.冷热与温度(1)实验名称: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实验目标: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实验器材:温度计、烧杯实验步骤:1.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温度计上端。
2.将温度计下端的液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温度计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壁和侧壁。
3.要等到温度计内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并且要使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
注意事项:1.实验时要注意安全,热水温度不宜过高。
2.不要将温度计拿出水杯读数。
温度计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再读数。
视线与温度计顶端保持水平。
3.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
1.冷热与温度(2)实验名称:探究一杯热水在变凉过程中温度是怎样变化的实验目标:在学生对温度有一定的认识以后,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热水变凉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并掌握一些探究方法和技能。
实验器材:温度计、多用途夹,装有热水的烧杯、计时器。
实验步骤:1.先引导学生预测热水降温的规律:先快后慢、先慢后快或匀速下降。
2.借助多用途夹将温度计放入入固定在水中。
(注意温度计,不能碰到杯壁或杯底)3.记录第一个数据。
视线与温度计液柱顶端保持水平。
4.每隔两分钟记录一次水温,连续记录六次。
5.把记录的数据在方格纸上描点,并连成线分析温度变化的规律。
6.思考:假如继续观测下去,水温会怎样变化?实验现象:热水的温度先下降的速度快,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变慢,当温度降到一定程度就不再下降了。
实验结论:一杯热水的温度变化规律是先快后慢到一定温度后不再下降。
注意事项:实验过程中提醒学生不要碰触烧杯的水和温度计,实验室热水温度不宜过高。
2.热胀冷缩(1)实验名称:研究液体受热和遇冷时体积的变化。
实验目标:通过实验认识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器材:玻璃瓶、玻璃细管、色素、装有热水和冷水的烧杯(三分之一)各一实验步骤:1.将玻璃细管用手捏住下端,慢慢推进瓶塞中。
2.在水中滴入两滴色素,搅拌后倒入玻璃瓶中,尽可能倒满玻璃瓶。
小学科学 3-6年级实验操作步骤
![小学科学 3-6年级实验操作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0254e651856a561253d36f2e.png)
小学科学3-6年级实验操作步骤三年级上册一、实验名称:比较硬度实验目的:1、材料的硬度越大,就越能防止别的物体破坏它的表面。
2、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实验材料:木片、纸片、金属和塑料片各两个操作步骤:1、用一根木条分别去刻画另一根木条、卡纸、铁片和塑料尺。
2、再分别用卡纸、铁片和塑料尺重复这个实验。
3、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在表格里。
注意事项:⑴依次选择其中一种材料,分别去刻划另三种材料的平面处。
⑵用力适度,并尽量保持在每一次刻划时用力大小相同。
⑶能划出刻痕的,在记录表格内打“√”,不能划出刻痕的,在记录表格内打“×”。
⑷要求每个人都操作一次,并且注意不要划伤手指。
二、实验名称:谁更柔韧实验目的:1.柔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
2.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同物理特性。
实验材料:1.一套宽度、厚度一样的塑料、不锈钢、木头尺(每种材料的一端打一个孔)2.一套宽度、厚度不一样的塑料、不锈钢、木头做成的物品。
3.50克钩码一个,回形针一个。
实验步骤及方法:1、把木条、金属条、塑料条放在桌面上,一端用手压住,另一端伸出桌面1厘米,用回形针挂上钩码,观察它们的前端弯下去了多少。
测量材料前端弯下的距离时,眼睛要平视。
2、分别测量木条、金属条、塑料条伸出桌面5厘米、10厘米和15厘米后前端弯下的距离,把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注意事项:1、实验的公平性2、一定要把尺子压住。
三、谁更容易吸水实验目的:1.使学生理解吸水性是指材料对水的渗透能力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2.培养学生会用观察的方法检验材料的吸水性,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3.发展学生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并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实验材料:大小和厚度尽量相同的纸片、塑料膜、铁片、木片;稀释的红墨水、滴管关于各种材料的吸水能力,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了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学生们也知道不同材料的吸水能力是不同的。
2024《测量水的温度》说课稿三年级科学说课稿范文
![2024《测量水的温度》说课稿三年级科学说课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ca92e5c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20.png)
2024《测量水的温度》说课稿三年级科学说课稿范文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测量水的温度》,下面我将就这个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测量水的温度》是三年级科学教材上的一篇课文。
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将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掌握温度的基本概念和计量单位,并了解水温对生活的影响。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掌握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的方法和步骤,了解温度的基本概念和计量单位。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总结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和思考。
③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说教法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实践性教学法。
通过设置情境和情景,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让他们主动参与实践活动,从而达到深入学习的效果。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准备温度计、水杯、温水和冷水等实验用具,以及图片和实物等教具,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测量水温的方法和步骤。
四、说教学过程新课标要求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本着这个教学理念,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环节一、呈现新课我将通过播放一段视频或展示一张图片,给学生呈现一个测量温度的场景,引发他们对温度的认知和兴趣。
并可以展示一些真实的温度计和温水,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引导他们提出问题和猜想。
环节二、引导探究我将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
比如:“如何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温度计上面的刻度代表什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实验,激发他们对测量水温的方法和原理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环节三、实践操作在学生已有一定认知的基础上,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让他们亲自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我会引导他们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操作,帮助他们掌握测量方法和技巧。
环节四、总结归纳在学生完成实践操作后,我将引导他们进行总结和归纳。
小学科学测量水的温度教案
![小学科学测量水的温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b7929a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c2.png)
小学科学测量水的温度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理解测量水的温度的重要性;②掌握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的方法;③了解水的常温和沸点的范围。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讨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热爱,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敢于质疑,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1.温度的概念与重要性;2.温度的测量单位;3.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4.水的常温和沸点。
三、教学重难点1.温度的测量方法;2.水的常温和沸点的概念。
四、教学准备1.教学媒体:幻灯片、投影仪;2.实验器材:温度计,水杯,热水、冷水;3.实验材料:PPT,实验报告模板。
五、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引导(5分钟)1.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测量过水的温度?为什么要测量水的温度?”2.让学生思考,并简短地回答问题,激发学生对测量水温的思考。
步骤二:概念讲解(10分钟)1.展示温度计的图片,并向学生介绍温度计的用途和结构。
2.解释温度的概念和重要性,温度是衡量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3.介绍温度的测量单位,摄氏度(℃),并与学生共同探讨摄氏度的零点和100度的含义。
步骤三: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15分钟)1.分组实验: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1-2人,进行实验操作。
2.实验操作:给每个小组发放一个温度计、一个水杯和一些热水和冷水。
3.操作步骤:a.小组成员选择一个小组代表,测量热水和冷水的温度。
b.将温度计放入水中,稍微搅动,等待温度计上面的数值稳定。
c.读数并记录温度。
d.将温度计清洗干净。
步骤四:实验结果总结(10分钟)1.汇总小组测量得到的温度数据,让学生用PPT展示自己的实验结果。
2.设置幻灯片,展示学生实验数据的统计结果,让学生对比和探讨不同小组测量结果的差异,并进一步明确水的常温和沸点的概念。
水温的变化实验报告
![水温的变化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aa350271eb91a37f0115c29.png)
0
钟)
温度(℃)
热水温度变化
探究常温下一杯热水温度的变化规律
铁架台、烧杯、水温计、计时器
1、将温度计悬吊在铁架台上。 2、在烧杯内倒上温度大约80摄氏度的半杯热水,并 调整烧杯与温度计的位置,使温度计的液泡完全浸 入到热水中,不要接触到杯壁和杯底。 3、等温度计的液柱上升到最高点时,读出此时的温 度,并将读数填写到表格的0分钟格内。从此时起每 隔两分钟记录一次,持续观察15——20分钟。 注意事项:0分钟的温度应该是液柱在最高点的数 值,也就是液柱刚要回落时的温度;在测量的过程 中,要保持温度计与烧杯位置不变,不能将温度计 拿出烧杯读数。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值,也就是液柱刚要回落时的温度;在测量的过程 中,要保持温度计与烧杯位置不变,不能将温度计 拿出烧杯读数。
时间(分 0
2
4
钟)
6
8 10
温度(℃)
热水的温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下降
热水降温的过程是先快后慢
班级
小学三年级科学实验报告
3.2
实验学生
指导教师
孟芸
实验时间
2013.10.16
实验现象
热水的温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下降
实验结论
热水降温的过程是先快后慢
时间(分
0
钟)
温度(℃)
水温的变化实验记录表
2
4
6
8
10
12
14
16
班级
小学三年级科学实验报告
3.3
实验学生
指导教师
孟芸
实验时间
2013.10.15
实验名称
热水温度变化
实验目的
探究常温下一杯热水温度的变化规律
小学科学优质课测量水的温度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科学优质课测量水的温度教学设计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b914573a216147916112815.png)
小学科学优质课《测量水的温度》教学设计与反思小学科学《测量水的温度》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学内容:《测量水的温度》是义务教育小学科学教科版教材三年级下册《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的第二课二、学习目标【科学概念】:1.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人们设计制作了不同的温度计。
测量物体温度时要根据不同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2.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
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过程与方法】:1.观察不同温度计的测量范围,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刻度范围在0℃~100℃)用于测量水的温度。
2.间隔相同时间(2分钟)连续测量和记录4杯不同冷热的水的温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在观测、记录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2.进一步巩固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测量水温的步骤、方法。
【教学难点】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水的温度四、教学准备:教师:教学PPT、各类温度计、烧杯等小组:4杯不同冷热的水(1号杯自来水,2号杯温水,3号杯烫手的热水,4号杯刚从热水瓶里倒出的烫水),4支相同的水温计(刻度范围在0~100℃),水温测量记录表、干毛巾、(气温计、体温计、高温计等),时钟,冰柜。
小学科学《测量水的温度》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学内容:《测量水的温度》是义务教育小学科学教科版教材三年级下册《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的第二课二、学习目标【科学概念】:1.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人们设计制作了不同的温度计。
测量物体温度时要根据不同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2.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
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过程与方法】:1.观察不同温度计的测量范围,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刻度范围在0℃~100℃)用于测量水的温度。
2.间隔相同时间(2分钟)连续测量和记录4杯不同冷热的水的温度。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核试题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核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88a3cd7910a6f524ccbf85ae.png)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核试题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核试题(一)实验题目:测量水的温度实验器材:温度计、烧杯、常温水一杯 、60--80摄氏度的水一杯 实验题目磁铁两极的相互作用实验实验器材两个标有磁极的条形磁铁2个 顺序操作步骤满分评分标准得分1 检查实验器材 1分 不检查不得分2用温度计测量常温水的温度。
3分把温度计的液泡浸入水中 。
温度计不贴住杯壁或抵住杯底。
3 读出温度 2分视线与温度计的液面持平,在液面不再上升时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不离开被测液体。
5 测量热水的温度 3分视线与温度计的液面持平,在液面不再上升时读数 ,读数时温度计不离开被测液体。
6 整理实验器材 1分不整理器材,不得分。
顺序操作步骤满分评分标准得分实验题目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实验器材烧瓶、带玻璃管的胶塞、红色水、冷、热水、大烧杯2个 1 检查实验器材 1分 不检查不得分2磁铁同极接近会有什么现象3分S---SN---N接近会有什么现象 3磁铁异极接近会有什么现象3分N---SS---N接近会有什么现象 5 实验现象及结论 2分磁铁两极相互接近时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6 整理实验器材 1分不整理器材,不得分。
顺序 操作步骤 满分 评分标准 得分1检查实验器材1分不检查不得分2给烧瓶中的液体加热并观察现象。
3分 把红线放在红色液面处,用热水给烧瓶里的液体加热,并观察变化现象3给烧瓶中的液体降温,并观察现象。
3分 用冷水给烧瓶里的液体降温,并说出现象。
实验题目:观察铜球(固体)的热胀冷缩的实验实验器材:固体热胀冷缩实验装置﹑水槽﹑水﹑酒精灯﹑火柴 实验题目让小灯泡亮起来5 实验现象及结论 2分液体受热体积膨胀,受冷体积收缩,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6 整理实验器材 1分不整理器材,不得分。
顺序 操作步骤 满分 评分标准 得分1检查实验器材1分不检查不得分2 让铜球通过铁环2分 让铜球通过铜环。
小学科学公开课《测量水的温度》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科学公开课《测量水的温度》教学设计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79ecfed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05.png)
小学科学公开课(测量水的温度)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材分析:1.(测量水的温度)是义务教育小学科学教科版教材三年级下册(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的第二课2教材内容:第—局部:测量水温的方法测量水温,首先要指导学生选择适宜的测温计。
选择时要让学生思考,水的温度值在什么范围内接着就学习和理解测量水温的方法。
教学时,可让学生图文结合阅读理解每一操作步骤的要求。
特别要让学生反思,如果不按照这样的要求操作,会出现什么情况同时教师肯定要进行正确的操作示范,因为这一阶段的学生的技能学习主要是以模仿为主的。
第二局部:测量水的温度这局部的第—项活动:是学习用水温计对四种不同温度的水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数据。
交流各小组测得的水温数据,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为下一步连续测量10分钟内的水温作铺垫。
第二项活动:每隔2分钟,分别测量一次每杯水的温度,并把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活动的主要意义在于通过对观测数据的整理分析,使学生认识水在自然降温时的一般规律:温差越大,降温幅度越大;水温越高,温度下降得越快。
第三局部:推测水温的变化对观测数据的整理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水在自然降温时的一般规律。
据此,引导学生推测,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四杯水的温度将分别作怎样的变化最后怎样?引出科学概念:对一个物体来说,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的热量减少;温度上升,说明物体的热量增加。
最后作一项推测:如果要让水的温度低于周围空气的温度,可能吗需要怎样做教师要引导并带着学生把一些水放入冷冻箱内,为下节课(水结冰了)的教学和学习做打算。
二、学情分析:(测量水的温度)是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二课,也是继前一课(温度和温度计)学习的连续。
本课我将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实际练习测量物体温度和识读摄氏温标。
学生在这一课将分别测量凉、温、热、烫4杯水的温度,并每隔2分钟连续测量10分钟内每杯水的温度。
本课中每位学生都将有比拟多的实践时机。
因此,测量水温的步骤、方法,是本课学习的重点。
小学科学实验研究天气变化
![小学科学实验研究天气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5e3428fd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cd.png)
小学科学实验研究天气变化天气变化是一个常见且重要的科学研究领域。
在小学科学实验中,通过观察和实验,可以帮助孩子们了解天气变化的原因和规律。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合小学生的科学实验,帮助他们研究天气变化。
一、实验一:气温的变化材料:温度计、热水、冷水、容器、冰块实验步骤:1. 将温度计放入容器中,记录室内温度。
2. 在另一个容器中加入热水,测量水的温度并记录。
3. 将温度计放入冷水中,测量水的温度并记录。
4. 放入冰块,观察温度计的变化并记录。
实验结果:热水中的温度比室温高,冷水中的温度比室温低,加入冰块后温度进一步下降。
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水的温度可以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改变。
这就是天气变化中温度的原因之一。
二、实验二:水蒸气的形成材料:水杯、冷水、吹风机实验步骤:1. 将水杯中装满冷水。
2. 将吹风机对准水杯的表面,用强风吹向水面。
3. 观察水杯的表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实验结果:吹风机吹向水面的时候,水面上出现水蒸气。
实验分析:观察到吹风机吹向水面时,水蒸气产生。
这说明水蒸气的形成和变化与外界环境的温度和风的影响有关。
三、实验三:云的形成材料:温水、冷水、玻璃容器、冰块、火柴实验步骤:1. 将一些温水倒入玻璃容器中,尽量保持容器内壁干燥。
2. 取一小块冰块,放在容器的底部。
3. 用火柴点燃,把火柴尽量熄灭后,立即把火柴丢入容器中。
4. 观察火柴对容器内壁的影响。
实验结果:火柴熄灭之后,容器内壁出现了雾露,形成了云状物质。
实验分析:火柴熄灭之后,产生一种烟雾,烟雾中的水蒸气在接触到玻璃容器冷面时,形成了云状物质。
这表明云的形成和水蒸气的冷凝有关。
通过以上实验,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天气变化的原因和规律。
天气变化涉及到温度、水蒸气和云等因素,这些实验可以帮助孩子们直观地观察和体验到这些现象。
同时,通过实验的过程,还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科学实验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让我们一起带领孩子们开展这些有趣的实验,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天气变化的奥秘!。
三年级科学实验
![三年级科学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3f7ff7b1a76e58fafbb00333.png)
实验二:把中间夹有细线的两个玻璃片 捆紧,放入水中,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
下册重点实验
1、摩擦力与物体表面的关系 2、磁铁的性质 3、空气占据空间 4、热空气能上升 5、土壤的成分 6、岩石的性质 7、组装小灯泡电路 8、导体绝缘体性质
实验1:摩擦力与物体表面的关系
❖ 注意事项:
1、有意识地准备干、湿两种木块。连接干木块时,灯泡不亮, 说明干木块不容易导电;连接湿木块时,由于电路电流小,灯 泡也不亮,但不能根据这一现象确定湿木块不容易导电,从而 属于绝缘体,这时教师应引导用更精密的仪器电流表来检测, 从而认识到湿木块是导体。
不当之处敬请指导!
研 究
1、用小刀时要注意安全。
注
意 2、千万不要把盐酸溅到皮肤、 事 衣服上。
项
实验器材:实验七:组装小灯泡电路
电池、电池夹、小灯泡、开关、导线
实验步骤: 1、清点实验所需器材。 2、将电池放入电池盒中,用导线把一个灯泡、
开关连接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电路。闭合开关, 小灯泡能发光。
3、将电池放入电池盒中,用导线把两个灯泡、 开关连接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电路。闭合开关, 小灯泡能发光。无论是串联还是并联,只要连接 正确,能发光即可。
实验结论:空气能占据空间。
实验四:热空气能上升
实验器材:塑料袋、酒精灯 实验步骤:
1、将酒精灯放在桌面上,点燃酒精灯。 2、将塑料袋展开,罩在酒精灯上方。 3、过一会,塑料袋膨胀起来,当感觉有种向上的 冲力时,轻轻放手,观察现象。
注意:塑料袋和酒精灯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免烧 坏塑料袋。熄灭酒精时不要用嘴吹,要用灯冒盖灭。 实验现象:先看到塑料袋充满气,膨胀变鼓,然后上升。 实验结论: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变轻,热空气会上 升。
冀人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测量温度》教案
![冀人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测量温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6d0a3e08a1284ac95043b1.png)
课题
第4课测量温度
教学目标
1、认识温度计,会正确使用温度计。
2、能用温度计测量常见物体的温度。
3、了解常见物体的温度。
重点难点
1、会正确使用温度计。
2、能用温度计测量常见物体的温度。
教学准备
温度计、活动手册、烧杯、冷水、温水、热水
教学过程
集体备课
一、情境与问题:
老师经常告诉你们不要自己接开水,不要喝凉水,我们说的凉和热指的是什么?
4、记录结果应写出数值和单位。
三、应用与拓展:
测量体温记录自己每天的体温变化
四、本课总结:
回忆一下,通过本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预设:知道了怎样使用温度计)
五、课堂练习:(课件出示)
1、练习册。
力量相差较悬殊的
反思与改进:
预设:温度计测量。
(二)测量水的温度
1、师:什么是温度呢?
预设: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那温度的单位是什么呢?
预设:摄氏度。
2、那我们可以用温度计测量什么啊?
提示先用手背触摸杯壁,感觉水的冷热,避免烫伤。
教,我们用的刻度尺和量筒都有最大量程和最小刻度值,那同样温度计也有最大量程和最小刻度值,那老师这有一个温度计,我们来观察一下这个温度计的最大量程和最小刻度值是多少呢?
指的是物体的冷热程度,
物体的冷热程度指的就是温度,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课“测量温度”。
二、探究与发现:
(一)感知水的冷和热
1、分别将两个手指放入热水和冷水中
2、5秒后,再将两个手指同时放入温水中
3、两个手指对水温的感觉相同吗?
预设:不相同,人们对冷热的感觉有时是不准确的。
师:我们对冷热的感觉不准确,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套实验报告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套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2bd84a1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17.png)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套实验报告实验一: 测量水的温度目的测量水的温度并记录结果。
材料- 温度计- 水杯- 水实验步骤1. 将温度计放入水杯中。
2. 等待几分钟,直到温度计的指针稳定不动。
3. 记录温度计上所示的温度。
实验结果通过测量,我们得出了水的温度为 {记录的温度} 度。
实验二: 测量不同物体的重量目的测量不同物体的重量并进行比较。
材料- 秤- 不同物体(如水杯、书、铅笔等)实验步骤1. 将秤放在平稳的表面上。
2. 将不同物体一个一个地放在秤上,记录每个物体的重量。
3. 比较不同物体的重量。
实验结果通过测量,我们得出了不同物体的重量为:- 水杯:{水杯的重量} 克- 书:{书的重量} 克- 铅笔:{铅笔的重量} 克实验三: 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目的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比较。
材料- 尺子- 不同物体(如铅笔、书、水杯等)实验步骤1. 将尺子放在物体旁边并与物体接触。
2. 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3. 记录每个物体的长度。
4. 比较不同物体的长度。
实验结果通过测量,我们得出了不同物体的长度为:- 铅笔:{铅笔的长度} 厘米- 书:{书的长度} 厘米- 水杯:{水杯的长度} 厘米实验四: 测量不同物体的容积目的测量不同物体的容积并进行比较。
材料- 容积杯- 不同物体(如水杯、书、铅笔等)实验步骤1. 将容积杯放在平稳的表面上。
2. 将不同物体一个一个地放入容积杯中。
3. 记录每个物体所占据的容积。
4. 比较不同物体的容积。
实验结果通过测量,我们得出了不同物体的容积为:- 水杯:{水杯的容积} 毫升- 书:{书的容积} 毫升- 铅笔:{铅笔的容积} 毫升实验五: 测量不同物体的表面积目的测量不同物体的表面积并进行比较。
材料- 尺子- 不同物体(如书、水杯、铅笔等)实验步骤1. 将尺子放在物体旁边并与物体接触。
2. 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3. 使用公式计算出物体的表面积。
4. 记录每个物体的表面积。
38摄氏度水温简易测量法
![38摄氏度水温简易测量法](https://img.taocdn.com/s3/m/6a988ff1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6f.png)
38摄氏度水温简易测量法教学内容: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卷第三单元第2课《测量水的温度》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人们设计制作了不同的温度计。
测量物体温度时必须根据相同测量对象,挑选最合适的温度计。
2、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
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晓得这个物体丧失热量还是赢得热量。
过程与方法1、观测相同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挑选最合适的温度计(刻度值在10℃~100℃)用作测量水的温度。
2、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和记录四杯不同冷热的水的温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在观测、记录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教学重点:测量水温的方法教学难点: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水的温度课前准备工作:为每组准备:250ml玻璃杯(编号○1~○4),0℃~100℃温度计(4支),不同冷热的水4杯,水温测量记录表(一),连续测量10分钟内水温变化记录表(二)。
为全班准备工作:0℃~100℃温度计,体温计, 500 ml玻璃杯,一热水瓶热水,秒表,投影,分组分工。
教学过程:一、趣味问答,引入新课师:孩子们,你们喜欢猜谜吗?今天,王老师就为大家说一则谜语,大家来猜猜,看谁是我们班的猜谜大王。
“身上一把尺,肚里一红线;夏天线儿长,冬天线儿短。
”生:猜猜。
师:真聪明,猜对了,就是温度计。
那你们都知道哪些温度计呢?生说师:同学们知道的还真多呀!今天,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温度计(出示课件ppt2:各种类型的温度计)。
师:(端的起至热水杯说道):必须想要晓得这杯水的精确温度,就得采用温度计。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的问题。
出示课题师:同学们,必须想要测量水的温度,我们必须必须存有最合适的温度计,老师这里存有测量35℃~42℃的体温计,-20℃~50℃的家用气温计,除了测量0℃~100℃的实验用温度计。
你指出测量水温必须采用哪一种温度计?为什么?出具ppt3生:生思考师:同学们,你们挑选攻来?哪个同学说道说道你挑选哪种温度计去测量水温?生:汇报。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e9edbb9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b3.png)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水的沸点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和记录水的沸点变化,了解水的沸点受到影响的因素,并加深对水的特性的认识。
实验材料,水、烧杯、温度计、火源。
实验步骤:1. 将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
2. 用温度计测量水的初始温度,并记录下来。
3. 将烧杯放在火源上,加热水直到水开始沸腾。
4. 在水开始沸腾时,用温度计再次测量水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果:1. 当水被加热时,水的温度逐渐上升,直到达到了100摄氏度,水开始沸腾。
2. 在水开始沸腾后,尽管继续加热,水的温度并没有继续上升,而是保持在100摄氏度左右。
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水的沸点是固定的,无论水的数量多少,水的沸点都是100摄氏度。
这说明水的沸点是一个物质的固有性质。
2. 水的沸点受海拔高度的影响。
在海拔较高的地方,由于大气压较低,水的沸点会降低;而在海拔较低的地方,由于大气压较高,水的沸点会升高。
实验总结:通过这次实验,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水的沸点特性。
水的沸点是一个固有的性质,受海拔高度的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水的沸点,比如煮饭、煮茶等。
因此,了解水的沸点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
实验展望: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可以通过更多的实验,了解其他物质的沸点特性,比如酒精、醋等。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物质的性质,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更多的帮助。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不仅学到了水的沸点特性,还学会了如何进行科学实验,如何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这对我们培养科学素养,提高动手能力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在未来的学习中,我们将继续进行更多的实验,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为培养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科学家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为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一份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水的温度
实验准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两只烧杯、温度计、温度较高的水、常温下的水。
实验步骤及评分范围 1、观察温度计(2 分)。 学生观察温度计,知道温度计的测定范围,每 一格代表的是多少。 2、正确使用温度计。(5 分) 手持温度计的上端(1 分),将温度计下端浸 入水中不接触底和壁(1 分);视线与温度计液面 持平(1 分);液柱不在上升或下降时读数(1 分);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1 分)。 3、填写实验记录(6 分)。 能按照实验的进程填写的得 4 分;填写客观、 真实、正确得 6 分。 4、整理实验器材(2 分) 整理好器材,摆放合理、擦拭桌面的得 2 分; 简单整理好器材,并摆放合理得 1 分; 未进行整理的不得分。 总得分(满分 15 分)
得分
评分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