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赵树理小说的主题特色
赵树理创作的艺术特色
赵树理创作的艺术特色:1]人物塑造:(1)给人起外绰号,这是抓住了人物的主要特征,加以形象的概括,画龙点睛。
(2)通过有特征的语言和行动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3)善于通过景物、环境的描写来写人。
(4)利用道具塑造人物2语言特色——群众语言的运用在语言风格和表现形式上,富有民族化、大众化的特色。
赵树理的语言,达到了通俗化与艺术化的结合,口头语与书面语的统一,朴素自然,明朗隽永,富有幽默感。
3、结构——具有民族传统形式的小说结构(1) 故事完整,头尾齐全。
多采用评书小说式的传统手法,讲究情节结构的故事性和连贯性。
⑵情节上,大故事套小故事。
不仅增强作品的波澜和布局上的变化,而且采用大故事套小故事组成生活众生图。
(3) 经常采用“扣子”和“卖关子”的手段。
如《登记》名词解释:伤痕文学:直接起因于揭露文革的灾难,描述知青、知识分子、受迫害的官员在文革中的悲剧性遭遇。
伤痕文学走出了文革的假大空颂歌模式,直面血泪人生。
反思文学:反思文学是略晚于伤痕文学出现的一种文学思潮,是伤痕文学发展的深化和必然结果。
反思文学把个人命运与社会历史道路的曲折过程联系起来,深刻揭示了建国以后社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
《青春之歌》林道静:①她是在三十年代觉醒、成长的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
②他的性格:是由出身、时代环境和文化教养造成的。
她的性格是发展的,但有着统一的性格因素。
多愁善感,狂热偏激,但又单纯、正直、有上进心,有着同情心等,追求进步,不畏强暴,勇于反抗。
③作家在时代风云变幻中塑造林道静这一个觉醒成长的形象。
[表情]④林道静的意义。
党与青年学生《关汉卿》田汉<1>人物分析:“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的一粒铜豌豆”<2>采用了“戏中戏”的结构和话剧加唱的形式<3>主题的多种阐释1)阶级斗争、民族压迫关汉卿:反抗封建压迫、满怀民主正义、为下层人民奋不顾身进行战斗的形象。
2)现实政治的“隐喻”与“象征”关汉卿:傲岸不屈,独立的、批判现实的品格,知识分子和艺术家理想人格的象征。
论赵树理的创作特色
论赵树理的创作特色在40年代的文学史上,赵树理有着独特的地位。
他的代表作《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使他成为抗日根据地人尽皆知的名人。
赵树理的父亲是当地民间艺术组织“八音会”的成员,他很小的时候就随父亲参加“八音会”的活动,民歌、民谣、、鼓词尤其是评书和地方戏曲等民间艺术的熏陶在他的作品中有明确的体现。
赵树理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很少有的真正农民出身的作家,他是革命根据地土生土长的作家,熟悉农村的生活,熟悉农民。
赵树理20岁的时候还曾在长治省立第四师范学校读书,接触了大量新文学。
这些独有的经历使得赵树理的作品呈现出一种不同于同时期其他作家的风格。
赵树理在抗战前曾写过一些鼓词和快板,真正成熟的作品出现在抗战爆发后,包括《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等。
在赵树理的这些作品中,他都选择了以农民为对象,为农民写作的准则,塑造了一些独特的农民形象。
在《小二黑结婚》中,作者写了在抗日根据地太行山区一个名叫刘家峤的村庄,一对青年男女——小二黑、小芹自由恋爱过程中遇到各种阻挠并最终在民主政权的支持下取得胜利的故事。
其实这个故事是有原型的,现实中的男女主人公是太行山区的岳冬至和智英祥,这一对青年也一样为了自由恋爱而与封建势力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但结局却是岳冬至惨死在几个村干部的棍棒下。
赵树理因为要表现反封建的思想主题,所以改动了结局。
在《小二黑结婚》中,赵树理主要描写了三种类型的人物形象。
首先是小二黑和小芹,他们作为农村中青年的代表人物,他们在面对种种阻挠时敢于用也懂得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爱情、婚姻自由,这对青年也是赵树理心中理想的农民形象。
二诸葛和三仙姑也是这部作品中作者着重塑造的人物形象,作者着力表现他们身上的落后因素,二诸葛和三仙姑都是受封建思想毒害、旧的道德观念比较浓厚的老一代农民。
在与小二黑和小芹的抗衡中赵树理选择了让后者取得胜利,这也体现了作者对他笔下的农村的一种希冀。
还有农村中的青年干部,尽管赵树理对农村中的青年持肯定态度,但对农村中的青年干部态度却不同。
论赵树理的农民题材小说
论赵树理的农民题材小说赵树理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以描写农民生活为主题的小说享有盛誉。
他以生动的情节、深入的人物刻画和细致的描写赢得了广泛的好评和认可。
本文将从赵树理农民题材小说的历史背景、文学特色和社会意义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
一、历史背景20世纪50年代,中国大陆进入了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这个时期,领导对在农村的土地、资产和人口进行全面的改革。
农村的社会关系和经济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
文学艺术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这种变革的影响。
赵树理作为一位对社会变革敏感的作家,透过故事,反映了当代农民生活的各种问题,如土地改革、合作化、集体化、劳改、移民等等。
他的小说让读者感受到了这个时期的深层次变革,也为后来的文学作品提供了潜在素材。
二、文学特色1、真实的生活赵树理非常注重表现生活的真实性。
他通过小说描绘农民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状况,将读者引入到一个真实的世界。
他让农民和农村成为小说的主角,将他们的习俗、文化、闲话、神话、梦想等等细节化地展现出来。
这样的细节描述,不仅是对读者的一种启示,也是对生活本身的一种赞颂。
2、细腻的情感描写在赵树理的小说中,人物之间的情感关系被精心地刻画。
他不仅描写了人物之间的爱情、友情、亲情,还表现了人物内心的矛盾和冲突。
他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深入了解人物内心的感受,为人物塑造了更为生动立体的形象。
3、生动的故事情节赵树理的小说情节生动,悬念丛生,精彩纷呈。
他通过复杂而紧凑的结构组织,将故事情节加以补充和丰富。
在许多作品中,他通过循序渐进的叙述方式,让读者沉浸在故事当中,使人物和情节逐步展开,让人们对生活的际遇更加共情。
三、社会意义赵树理的小说具有很强的社会意义。
他的作品通过诸如土地改革、集体化等社会变革为主题,探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和人类的生存本质,揭示出生产资料和人民群众之间存在的矛盾,呼吁人们转变思想观念,努力摆脱物质的束缚,追求内心的自我建构。
同时,他反映了社会的不公正性,揭示人们之间的贪婪和冲突,呼吁社会公正和良好的道德风尚。
赵树理小说的特点
赵树理小说创作特色
赵树理小说的创作特色赵树理在实现文艺大众化,创造“新鲜活泼的、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归纳其创作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民族精神的精心描绘。
文学作品的民族风格,与民族的生活题材有关系。
赵树理身处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他的《小二黑结婚》和《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等作品,都描写了抗日民主根据地普通农民的生活与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时代精神,这种题材本身就必然透露出中国历史的特点和民族特色。
不过,仅仅有了民族的生活题材,也还不能使作品成为真正民族的东西。
果戈理说得好:“真正的民族性不在于描写农妇穿的无袖长衫,而在表现民族精神本身。
”这里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作家的创作要表现民族性格的特征。
赵树理写小二黑和小芹,写李有才和小顺、小保、小明、小福,写铁锁,以至于写二诸葛、三仙姑、老秦,福贵等等,都写了他们的心灵和我们这个民族的民族性的活生生的血肉联系。
即使是金旺兄弟、阎恒元一伙、李如珍等恶霸地主,也都打上了民族的印记。
这些人物理解事物的方式,对待生活的态度,评价社会的价值观念,他们所依循的伦理法则和道德规范,他们的全部言行,所有的作为,虽然表现了不同阶级的阶级特征,却又有其共同之处,即:既带有中国革命的那个阶段的特点,又都是纯粹的中华民族的,都是中华民族所独有的。
当然,除了描绘这种民族精神,赵树理小说的民族风格也还借助了民俗细节的描写,其中包括中国农村风物习俗的描写。
(二)把“情节”和“性格”融为一体的小说体式。
我们说过,小说的成败主要系于是否创造出不朽的人物,而那万千的世事,尽管转眼即逝,虽新颖亦必归于陈腐,却仍是小说作家们不可忽视的一个要素。
鲁迅改变了中国传统小说以情节故事为主的素质,受外国小说影响,开始了以描写人物为主的现代潮流,诚然推动了中国现代小说的进步。
但是,有些作家偏执一端,不注意情节故事,而终于不合乎中国人的文学欣赏的民族传统,难以获得众多的读者。
浅议赵树理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特色
浅议赵树理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特色作者:王雪萍来源:《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年第06期赵树理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有着广泛的影响,他是继中国文坛鲁迅、郭沫若、矛盾这些新文学奠基人之后与巴金、丁玲、老舍等人齐名的又一位大师级的人物,是中国“乡土文学的大家”,是“山药蛋派”这一文学流派的奠基人和杰出领袖。
在他的作品中不仅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农村的社会生活和农民的精神面貌,而且真正站在农民的立场,以农民为对象,为农民说话。
他的小说经常采用农民群众民间语言,从艺术的角度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特别是对落后人物的成功塑造。
这些人物分别通过情节发展,语言、形体动作,细腻的外部描写及辨证的、现实主义手法塑造人物形象。
赵树理小说在艺术上的成就在于创造了一种新颖活泼、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大众化风格。
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农民形象,特别是对农民落后人物的成功塑造。
这些人物无论其是否达到了典型人物的水平,都是性格鲜明,血肉丰满的。
据统计,在他的小说中人物不下百人,给人留下难忘印象的也有几十人,如“三仙姑”、“二诸葛”、“吃不饱”、“小腿疼”、“常有理”、“惹不起”……等等,几乎成了“典型共名”,常常被作为与其有相似特征的人们的代名词。
正如鲁迅称赞果戈里所说的:“名号一出,就是你跑到天涯海角,他也要跟着你走,怎么摆也摆不脱。
”赵树理认为“小说的重要人物不是写事而是写人,要通过人去教育人”。
塑造人物形象的特点,也是形成赵树理风格的一个重要方面。
而关于如何塑造人物形象,他说:“突出写人物无非是语言和形体,再没别的办法”。
一、通过情节发展自然展示人物性格在表现人物性格方面,赵树理小说的一个鲜明特色就是尽量不由作者出面介绍、分析、评价,而让人物自己“亮相”,并且通过语言、行动自我表演展现性格。
赵树理小说中,矛盾一提出,人物就立即活动起来。
《小二黑结婚》中“二诸葛的神课”一节,三仙姑与二黑娘的龙虎斗及二诸葛的占卦,这一系列的情节中所发生的冲突鲜明地表现了三个人物的性格。
浅析小说《小二黑结婚》中的乡土特色
浅析小说《小二黑结婚》中的乡土特色《小二黑结婚》是赵树理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目前节选于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之中国小说赏析里的第七单元,第一部分的小说主题是“情系乡土”,从这个主题中可以大概知晓这部作品是乡土题材的,结合赵树理生平可知,他出身于农村,这部作品也是以表现农村生活为主的。
小说通过对对生活在乡土间的普通儿女们的故事的讲述,突显出生活中应有的本真、简单与质朴。
那这篇小说的哪些地方体现了乡土特色、怎样去体现的,便是我将着力探讨的点。
标签:故事概要;主要人物;乡土特色的体现《小二黑结婚》写于1943年5月,发表于1943年9月,取材于太行山的辽县(今山西左权)一个农村发生的故事,描写的是一对农村的小辈争取婚姻自主的故事,描写了中国浓密翻身解放的历史必然性与复杂性。
但在赵树理笔下的安排下,这对有情人最终在民主政府的支持下结成一对。
高中书本里节选的是小说的后四节,也就是小二黑和小芹依靠新力量,通过坚决斗争,终成眷属的部分。
一、人物塑造方面通过阅读这四个部分可以发现,小说中主要存在着思维人物,即:小芹、小二黑、三仙姑和二诸葛。
其中小芹是三仙姑的女儿、小二黑是二诸葛家的儿子。
其中二诸葛是一个胆小怕事、落后迷信、极力想维护家长制的权威,顽固地反对儿子小二黑与小芹的自由恋爱结婚,这种思想在文中也是随处可见“我今年是罗!星照运,要谨防带孝的冲了运气,因此哪里也不敢去,谁知躲也躲不过?”又如“不犯罪就好,结婚可不行,命相不对!”从这些简短的话语中足以看出二诸葛的思想之落后;三仙姑则是一个好逸恶劳、作风不正、极其自私的妇女形象。
如当区长问她给闺女找的婆家花了多少钱时,她回答是三千五外加一些首饰布匹。
仅是这些钱财就让她直接把自己的女二嫁给一个不曾相爱的人,这是一种极其自私的行为,并且这样一种作风也是不允许的,自己挣不了钱便想要依靠女儿来替他挣钱,足以见出她的自私自利的品性。
小二黑与小芹是小说着力刻画的两个晚辈形象,他们对婚恋自由的勇敢追求突破了父母的旧观念,战胜了以金旺、兴旺兄弟为代表的农村封建恶势力的破坏,节选的文中虽没有多少具体的人物描写,但从他们大胆追求婚姻自主这件事来看,便可以知道他们是一个敢于追求新思想解放、追求民主自由的新青年。
赵树理创作的风格及其意义
俞
赵树 理的 “ 乡土叙事”创作手法写农 民心 中想 的事情 ,说
泉
亲切 ,在轻松幽默 中让人发 出会心 的微笑 。赵树 理的叙述语言 注重对群众 口语 的加工提炼 ,使其语言 既通俗 化 、大众化 ,又 不粗俗 、简陋 ,是富有表现力 的、有韵 味的语 言。这样的语言
受到原汁原味的 乡土气息 。 赵树理是普通农 民的代 言人。他的小说大多 以描写农村普
阎恒元就 是村 子里的伪 村长上 官恒元 ,李有才则是贫农 尚秋成
一 一
的化身 。 ”
所 以赵树 理 “ 乡土叙 事”的成就 “ 就是因为零距离地贴近 生活 ,从农村 生活中提取素材 ,赵树理的作品才有独特的 乡土 气息 ,正如他说 :‘ 我在做群众 工作 的过程 中,遇到 了非解决不 可而又不是轻易能解决 了的问题 , 往往就变成所要写的主题 。 ” ’
《 t b - -黑结婚 》是 赵树理 “ 乡土叙 事”小说中非常有代表
性 的一篇作 品 ,表现了农村 婚嫁 观念的进步。小二黑和小芹不
再以 “ 父母之命 、媒妁 之言”决定 自己的婚姻大事 ,敢于和封 建礼教对抗 ,追求属于 自己的幸福。《 李有才板话 》则被认为取 得 了比 《 小二黑结婚 》更大的成就 ,“ 这个 中篇 当然可 以视为赵 树理 ( 到1 9 4 3年为止 ) 的代表作”( 茅盾 ) 。这部作品描写 了民 主政权初建 时 ,农 民和地主恶霸所进行的曲折复杂的斗争 。而
(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 兰州 7 3 0 0 2 1 )
农 民 口中所说 的事情 , 充满 了浓郁 的农村气息与农 民的幽默感 ,
主题 不流于俗套 ,且又给人 以乐观开 朗之感 ,总之 ,他成 功的
赵树理的写作风格
赵树理的写作风格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有个小说流派“山药蛋派”。
这个流派以著名作家赵树理为代表,因其作品具有新鲜朴素的民族形式,生动活泼的群众语言,清新浓郁的乡土气息,而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这个流派还包括冯志勤、西虎、威树、林依晨、赵少康等一批小说家。
在50年代后期,他们结成了一个作家群体,创作出众多带有“山药蛋味”的优秀作品。
如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短篇小说)、《李有才板话》(中篇小说)、《三里湾》、《李家庄的变迁》(长篇小说)、《登记》,马烽的《三年早知道》、《我的第一个上级》,西戎的《盖马棚》、《姑娘的秘密》,孙谦的《伤疤的故事》,胡正的《两个巧媳妇》,以及年青作家韩文洲、杨茂林、李逸民、义夫、成一等人的作品。
“山药蛋派”的开创者赵树理,以其巨大的文学成就被称为现代小说的“铁笔”、“圣手”,在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重要地位。
他取得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植根于晋东南这片家乡的土壤,熟悉农村,热爱人民,大量描写了晋东南独特的区域民俗事象,或作为作品深厚的民俗文化背景,或作为塑造人物形象,揭示人物心理,推进人物性格发展的手段,表现出了鲜明的民族特色。
赵树理小说的可贵之处就在于:通过自己的审美加工,把混沌稚朴的民俗变成活生生的文学创作题材,具体深刻地反映了30年代到60年代太行地区的农村生活,为我们展出了一轴生动的农村风俗画卷。
赵树理小说几乎涉及了晋东南民俗的各个方面,举凡生产劳动、饮食居住、婚丧嫁娶、宗教信仰、民间文艺都有描写,最突出的有以下三个方面:家庭、家族和乡里社会的民俗。
在《三里湾》第二节里,介绍了王宝全、王金生的居住环境,按东西南北的顺序介绍了窑洞房子及使用习俗。
例如西边四孔窑洞的分工是这样的:金生、玉生兄弟俩已娶妻成家,各住一孔。
王宝全老两口住一孔。
女儿玉梅住一孔,但却是套窑,与父母住的那孔窑相通,有窗无门,进进出出必须经过父母的门。
这表明,一方面闺女大了,需和父母分开居住;另一方面又因她未出嫁,要谨防越轨乱礼,和父母的窑洞串在一起,一举一动都可受到父母的监督、约束。
赵树理作品人物分析[2篇]
赵树理作品人物分析[2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赵树理作品人物分析的资料2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赵树理作品人物分析第一篇试论赵树理作品的民间文学特征赵树理是一位蜚声文坛的“农民作家”,他创作了大量以农民生活为题材的小说。
这些作品无论是选题、情节结构、叙述表达,还是人物形象、语言对话,都富有鲜明的民间文学特征,为广大老百姓,特别是农民所喜闻乐见。
如1943年5月,赵树理创作了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这是赵树理的成名之作。
这篇小说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中的一个真实事件,结合当时农村斗争的需要加工提炼而成的。
小说发表后,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文学作品的魅力往往源于其鲜明的艺术特色,《小二黑结婚》的成功同样也是如此。
在这里,我就主要以这篇小说所体现出的民间文学特征谈一谈自己理解。
我认为,作品《小二黑结婚》所体现出的民间文学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具有民间文学传承性特征一般来说,民间文学作品固然有不断变化的特征,但是,同时又存在着一些相对稳定的因素,世世代代传承下来。
这显然是口头文学几千年以来的传统所决定的。
这些标志了民间文学传统的诸特点,总括起来我们可以称其为传承性。
民间文学的传承性,主要表现在艺术形式方面。
一些常见的体裁、常用的表现手法和格式,在人们口头世代相传沿袭长久。
赵树理小说主要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古典小说和说唱文学的传统,以叙述故事为主,人物情景的描写融化在故事叙述之中,结构顺当,层次分明,人物性格主要通过语言和行动来展示,善于选择和运用内涵丰富的细节描写,语言朴素、凝炼,作品通俗易懂,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
并大量借鉴使用了中国传统民间文学的艺术手法,创造了为中国人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赵树理说过:“我不想上文坛,不想做文坛文学家,我只想上文摊,写些小本子夹在卖小唱本的摊子里去赶庙会,三两个铜板可以买一本,这样一步一步地夺取那些封建小唱本的阵地,做这样一个文摊文学家就是我的意愿。
赵树理小说的艺术特色
赵树理小说的艺术特色①人物塑造方法和手法,主要是现实主义,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注意细节的真实性,这也是中国古代优秀小说的传统。
表现手法多采取白描,在故事情节的推进中,以简练传神的笔墨,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刻画人物性格,有时也采取侧面描写方法。
这也是中国古代小说的传统手法。
如《小二黑结婚》中三仙姑在区上一段,就采用这种手法把三仙姑的老来俏和她的难堪尴尬心理表现得极其精彩。
②在情节结构方面,故事性强,情节连贯,环环相扣,有头有尾。
如《小二黑结婚》是一个大故事,大故事中穿插小故事:“不宜就种”和“米烂了”就是二诸葛和三仙姑的两个小故事,分别表现了一个真迷信、一个假迷信的不同性格特点。
每章结尾和下章开头衔接很紧,一环扣一环.几乎没有跳跃、空白,多取单线顺序发展形式。
作品的故事和人物的来龙去脉都一一交代清楚,结局往往是大团圆,如小二黑和小芹的恋爱以“一对好夫妻”为结局,二诸葛和三仙姑的思想也有了好的变化,恶霸金旺、兴旺被判刑法办。
这些特点,也都是中国小说情节结构的传统特点。
③语言大众化。
赵树理小说的语言是以群众(主要是农民)口头语言为基础提炼而成的文学语言:通俗生动、幽默风趣,富有表现力。
人物语言个性化,叙述语言大众化,并采用一些俚语民谚,但很少用偏僻方言,没有丝毫洋腔洋调或书卷气学生腔。
例如在《小二黑结婚》中,对三仙姑的“老来俏”,用了一句“可惜官粉涂不平脸上的皱纹,看起来好像驴粪蛋上下了霜”,就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地勾勒了她的形象特点,并作了辛辣的讽刺。
赵树理小说在艺术的民族化、群众化方面,做了重大的贡献。
在人物塑造、情节结构和语言上,他都有所创造,形成了他在艺术上的独特风格。
这既是他个人的艺术风格,也是民族的、大众的风格。
创造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小说民族形式,是赵树理对新文学发展所增添的又一新因素。
赵树理小说的思想特色
赵树理小说的思想特色
1、对农村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复杂性的描绘。
如短篇《小二黑结婚》中,小二黑和小芹的自然恋爱,遭到了把持村政权的恶霸流氓势力金旺、兴旺的迫害,也遭到了具有封建家长制和封建迷信思想的父母二诸葛和三仙姑的阻挠,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交织,斗争呈现复杂性。
2、对农村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暴露。
赵树理称自己的小说为“问题小说”,他把农村工作中遇到的非解决不可而又不易解决的问题作为作品主题,如实地暴露这些问题。
这表现出他作品的现实主义特色。
如在《李有才板话》中,他如实地描绘了两个问题:一是解放区在初期,有些基层村政权还被坏人把持;二是农村干部中的官僚主义。
3、对解放区新社会的热情歌颂。
《小二黑结婚》中,小二黑和小芹自由恋爱婚姻自主得到胜利结局,表现和歌颂了人民政权为人民的思想,歌颂了解放区新社会,鼓舞了青年们为争取自由幸福生活进行斗争的勇气和信心。
4、对解放区社会生活变革和农民思想心理变化的表现。
小二黑和小芹的斗争胜利不仅是争取婚姻自主的胜利,而且是解放区农民反霸斗争和反对封建迷信思想的胜利,赋予恋爱婚姻题材以更深刻的主题意义。
赵树理小说中的现实主义风格
试论赵树理小说中的现实主义风格摘要赵树理是以一个有觉悟、有文化的以农民眼光观照农村、认识农村、评价农村、表现农村的作家,在创作中追求环境、情节、细节的真实,排除了作品中的“假大空”描写,呼唤着文学的真实性和现实主义的回归。
本文主要论述了赵树理在创作中自觉运用现实主义理念而获得的巨大成就。
关键词:小说创作现实主义形象塑造矛盾冲突赵树理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现实主义要求除了细节的真实,还要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而要达到这一步,首先,要严格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来再现生活。
典型化的生活固然是从大量生活现象中概括、提炼出来的;但是,即使它已经高于普通生活时,它仍要符合生活的实际形态。
赵树理正是这样严格地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来塑造艺术形象的。
他严格的现实主义主要表现在对农民形象的塑造、对矛盾冲突的处理和反映生活的准确时空性,这样三个方面。
第一,赵树理在描写农民时,坚决摒弃了好的绝对好,坏的绝对坏的形式主义。
他在写某些农民或农民出身的干部时,都把他们写成了普普通通、实实在在的人。
赵树理对农民在中国革命中起的作用,是十分敬佩的。
他在川底生活时,就这样赞美这里的人:”他们经过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以及正在继续进行的支援抗美援朝的人民志愿军,不但锻炼出现有村级的党、政、军、群各种干部,而且还锻炼出了几十个县、区级干部,人民解放军军官和战士。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这个九十多户人家的村庄需要各方面的干部、人才,从村长、党团支部书、妇联主席,到财务、会计、保管、出纳、采购,一直到造林、养羊、管理耕畜、基本建设、经营副业、文化教育、福利工作等,真是五花八门,都由农民自己培养出来了。
在这创造新生活的过程中,如同在战争年代一样,出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和事迹。
赵树理对农民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怀着崇敬之心歌颂他们的历史贡献。
同样,赵树理也看到农民思想的变化,小生产者的局限性随着革命的发展,不断被克服。
赵树理作品
试论赵树理作品的民间文学特征赵树理是一位蜚声文坛的“农民作家”,他创作了大量以农民生活为题材的小说。
这些作品无论是选题、情节结构、叙述表达,还是人物形象、语言对话,都富有鲜明的民间文学特征,为广大老百姓,特别是农民所喜闻乐见。
如1943年5月,赵树理创作了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这是赵树理的成名之作。
这篇小说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中的一个真实事件,结合当时农村斗争的需要加工提炼而成的。
小说发表后,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文学作品的魅力往往源于其鲜明的艺术特色,《小二黑结婚》的成功同样也是如此。
在这里,我就主要以这篇小说所体现出的民间文学特征谈一谈自己理解。
我认为,作品《小二黑结婚》所体现出的民间文学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具有民间文学传承性特征一般来说,民间文学作品固然有不断变化的特征,但是,同时又存在着一些相对稳定的因素,世世代代传承下来。
这显然是口头文学几千年以来的传统所决定的。
这些标志了民间文学传统的诸特点,总括起来我们可以称其为传承性。
民间文学的传承性,主要表现在艺术形式方面。
一些常见的体裁、常用的表现手法和格式,在人们口头世代相传沿袭长久。
赵树理小说主要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古典小说和说唱文学的传统,以叙述故事为主,人物情景的描写融化在故事叙述之中,结构顺当,层次分明,人物性格主要通过语言和行动来展示,善于选择和运用内涵丰富的细节描写,语言朴素、凝炼,作品通俗易懂,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
并大量借鉴使用了中国传统民间文学的艺术手法,创造了为中国人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赵树理说过:“我不想上文坛,不想做文坛文学家,我只想上文摊,写些小本子夹在卖小唱本的摊子里去赶庙会,三两个铜板可以买一本,这样一步一步地夺取那些封建小唱本的阵地,做这样一个文摊文学家就是我的意愿。
”而赵树理借鉴“传统民间文学的艺术手法”又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以故事为中心结构小说描写手法赵树理继承了我国古典小说塑造人物的特点,适应群众的欣赏习惯,把人物放到故事情节的发展中,在矛盾冲突中,通过人物自身的行动和语言,来展现自己的性格特征。
赵树理小说的语言特色研究
赵树理小说的语言特色研究
赵树理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曾荣获茅盾文学奖、毛泽东文艺奖等多项大奖。
他创作的小说风格独特,语言表现力极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个人风格。
本文将从字音、词语、句子结构、修辞手法四个方面浅谈关于赵树理小说的语言特色研究。
一、字音方面
赵树理的小说语言善于刻画人物形象,他的字音丰富多彩,能够营造出细致丰富、生动有色的形象效果。
例如,在小说《白银豆腐坊》中,赵树理用“碾同”、“礴碾”等词语来形容豆腐的制作过程,这些字音凝练、意境明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词语方面
赵树理的小说文学艺术手法多样,其词语选择准确、得体,能够很好地表现人物性格和情感。
例如,在小说《转山》中,赵树理用到了“鬼怪屯”、“妖异村”等词语,这些感性词语在表现人物所处环境的同时,还能有效地达到激发情感的效果。
三、句子结构方面
赵树理的小说语言蕴含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其句子结构清楚、流畅,晦涩难懂的句子很少。
例如,在小说《奇境》中,赵树理的句子结构简练明了,直白地表达了主要意思,读起来舒适自然。
四、修辞手法方面
赵树理的小说语言艺术风格多样,修辞手法丰富,能够很好地表现人物情感和思想。
例如,在小说《大漠青春》中,赵树理
采用了反问、排比等修辞手法来表达主人公的思想和情感,在表现人物形象的同时,加深了主旨的表达。
综上所述,赵树理小说的语言特色在字音、词语、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方面表现突出,这为他的小说创作赋予了鲜明的个性和艺术风格,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代文学发展的趋势。
浅谈赵树理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特色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浅谈赵树理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特色作者姓名:王树梅专业:汉语言文学主考学校:兰州大学准考证号: 232306130066指导教师姓名职称:雷恩海教授甘肃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印制2010年3 月1日浅谈赵树理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特色The Rhetorical Art of ZhaoShuli’s novels王树梅WangShumei目录内容摘要 (Ⅰ)关键词 (Ⅱ)正文 (Ⅲ)参考文献 (Ⅳ)浅谈赵树理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特色(修改稿)王树梅【内容摘要】:赵树理对中国现代文学有广泛的影响,他是“山药蛋派”这一文学流派的奠基人和杰出领袖。
他的文学作品,可以说是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农村社会变迁和中国农民生存状态的一面镜子。
在他的作品中不仅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农村的社会生活和农民的精神面貌,而且是真正站在农民的立场,以农民为对象,为农民说话。
他的小说经常采用农民群众民间语言,从艺术的角度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特别是对落后人物的成功塑造。
如“三仙姑”、“二诸葛”、“吃不饱”、“小腿疼”、“常有理”……等等,几乎成了“典型共名。
”这些人物分别通过情节发展,通俗恰切的语言、细腻的外部描写、传神的动作形体描写及辨证的、现实主义手法塑造人物形象。
而这些人物常常被作为与其有相似特征的人们的代名词。
【关键词】:赵树理;小说;人物形象;艺术特点赵树理小说在艺术上的一个突出成就,就是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农民形象,特别是对农民落后人物的成功塑造。
这些人物无论其是否达到了典型人物的水平,都是性格鲜明的,血肉丰满的。
据统计,在他的小说中人物不下百人,给人留下难忘印象的也有几十人,如“三仙姑”、“二诸葛”、“吃不饱”、“小腿疼”、“常有理”、“惹不起”等等,几乎成了“典型共名,”常常被作为与其有相似特征的人们的代名词。
正如鲁迅称赞果戈里所说的:“名号一出,就是你跑到天涯海角,他也要跟着你走,怎么摆也摆不脱。
赵树理作品
赵树理作品的特色摘要:赵树理是现代小说家,戏曲家,被称为“人民艺术家”。
他的作品始终以农村、农民为出发点,密切关注变化中的农村和农民生活,他有明确的目的意识,为农民、写农民、给农民听、给农民看,由此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赵树理被称为语言大师,他的语言创造达到了极高的成就,并且开辟了一条独特的道路。
一是扬弃了传统小说章回体的程式化框架,成功地借鉴民间文艺里“讲故事”的手法,以故事套故事,巧设环扣,引人入胜,使情节既一气贯通,又起伏多变,结构完整、趣味性强。
赵树理在创作中尽量照顾群众的习惯:群众爱听故事,他就增强故事性;爱听连贯的,他就不会因为讲求剪裁而把故事割断了。
尽量照顾群众的习惯,能叫大多数人读,这是赵树理进行创作时刻意追求的。
本文主要从赵树理的作品入手,分析其作品的主要特色。
关键词:赵树理政治问题小说文学大师《小二黑结婚》《邪不压正》《李有才板话》美国作家贝尔登认为赵树理“可能是共产党地区中除了毛泽东、朱德之外最出名的人"。
抗日战争时期赵树理因为创作《小二黑结婚》而享誉整个解放区,并被树立为“方向作家”,《小二黑结婚》是文艺大众化道路上里程碑式的作品。
这篇小说的发表使赵树理成为中国新文学史上真正解决了文艺大众化问题的第一位作家。
三十年代左翼进步文艺界撒下的种子在四十年代的解放区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此后,中篇小说《李有才板话》和长篇小说《李家庄的变迁》等的接连问世,进一步显示出赵树理在文艺大众化方面的巨大成就。
赵树理的创作使文艺大众化运动呈现出崭新的风貌,他开辟了一个新的文学时代。
而《邪不压正》发表后却又受到严厉批判,最后这个只着眼于农村题材的作家在文革中被迫害致死。
他的作品只是真实的反应了不同时期农村的面貌以及出现的问题,却忽而誉满天下忽而谤满天下。
一、文学创作与政治的方向(一)政治方向下的创作赵树理因创作《小二黑结婚》而一举成名,被树立为“方向作家”号召文化界学习,之后的《李有才板话》《孟祥英翻身》《李家庄的变迁》也是备受推崇的佳作。
浅谈赵树理小说的艺术特色
浅谈赵树理小说的艺术特色内容摘要:赵树理小说具有深刻的现实主义精神、生动的人物描写、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曲折的故事情节等艺术特色。
深刻的现实主义精神是赵树理小说创作的一贯特色。
四十年代由于他的小说对解放区农村生活的深刻开掘,真实反映了解放区农村正在发生的伟大变革,他被人们称为“地道的解放区歌手”。
赵树理小说的现实主义精神,首先,表现在反映生活的真实性与深刻性;其次还突出地表现在建国以后他更加注意人物形象的多样化,努力根据实际生活创造出多种多样的人物来。
赵树理小说是典型的现实主义小说,但是,他基本上不用现实主义小说常规的“典型化”原则来刻画人物。
赵树理笔下的人物刻画具有独具风格,形成了他的小说的一大特色。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赵树理笔下的人物,从来不脱离故事情节作抽象介绍,而是让人物在具体的环境中以自己的行动来自然的显示出他们的性格特征。
其次,他还擅长于用人物语言来塑造人物形象。
其三,用辩证的观点,现实主义手法塑造人物形象。
其四,赵树理讲究用传神的“白描”手法描写人物。
赵树理被称为语言大师,他的语言创造达到了很高的成就,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他的小说语言是真正的三晋农村农民语言。
其二他的小说语言具有辛辣的讽刺幽默感。
赵树理的小说故事性很强。
其创作情节曲折,耐人寻味。
努力探索民族化,大众化,重视使自己的作品要为中国老百姓,特别是广大农民群众喜闻乐见。
关键词:赵树理小说现实主义生动描写独特语言曲折情节浅谈赵树理小说的艺术特色赵树理(1906—1970),山西沁水县人,他是一个在中国民间传统文化浸淫和“五四”新文学熏陶下成长起来的有政治头脑和政治热情的农村知识分子。
他始终认为,新文学的圈子过于狭小,无法正真满足农民的需要,他一直希望能将民间文化直接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实现“老百姓喜欢看,政治上起作用”的创作理想。
因此,他积极参加过解放区的反奸反霸、减租减息、土地改革等一系列的群众斗争,了解农村生活的特点,熟悉农村中各阶层人物和他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浅谈赵树理小说的内容“大众化”特色
着手写此作品的。 作 品着重描写的是阎家山村农 民与地主
之 间的斗争, 阎家 山地主阎恒元利用我党抗 日民族统一战 线的政策和章工作员的主观主义、 官僚主义作风 , 百般抵制 党 的减租减息政策, 腐蚀农民干部, 退居幕后, 安插亲信 , 操 纵村政权 , 利用种种手段 , 维护他在 阎家 山的统治 。 同时也 描写 了李有才 这个受苦的贫穷农 民, 带领农 民斗争地主的
时, 也成功地描写 了农民中的转变人物二诸葛和三仙姑, 展 示 了农村生活和斗争的复杂性 。 二诸葛和三仙姑 的转变 并
面都有准备的作者 , 一位在成名之前 已经相 当成熟了的作
家” 。 他 作 为这 个 时代 文 学 创 作 的代 表 , 结合 自己 的生 活经
不彻底 , 但毕竟不在用迷信去害人 了, 这 也是进步。 这种进
2代文学创作的代表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及时代精神在他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等作品中都直接取材于太行抗日根据地的斗争生活并以新鲜的朴实的民族形式活泼生动的群众语言健康乐观机智的幽默风格描绘了全新的时代新的人民生活与斗争风貌创造了新的民族化大众化形式不仅赢得了根据地广大工农兵的热爱也受到了中国著名的老作家郭沫若茅盾朱自清等人的高度赞扬
步是 时 代 逼 出来 的 。 新 的社 会 , 新 的制 度 , 在 发 展 前 进 的道
历及时代精神, 在他的《 小二黑结婚》 《 李有才板话》 《 李家庄 的变迁》 等作品中, 都直接取材于太行抗 日根据地的斗争生
活, 并以新鲜的朴实的民族形式 , 活泼、 生动的群众语言 , 健
路上 , 也必将把落后 的人们 改造成新人。《 登记》 发表于 5 O 年代的评书体小说 , 作品主要反映农村婚姻存在的问题, 作
赵树理小说特色
1、情节结构上,注意故事性,情节连贯,环环相扣,有头有尾,而且往往是大团圆的结局。
如《小二黑结婚》采用大故事套小故事的方式来安排结构、组织情节,作者先用“不宜栽种”和“米烂了”两个小故事交代先出场的小芹有引出金旺兄弟和小二黑。
情节发展一环扣一环,人物之间的关系交代得清清楚楚。
每章节尾和下章开头扣得很紧,例如第二章叙述“三仙姑的来历”的故事,结尾“三仙姑有什么本领能团结这伙青年呢?这秘密在他女儿小芹身上。
”非常自然的转入第三章“小芹”的故事。
最后又用“怎么交底”交代了任务归宿:恶霸金旺、兴旺被判刑法办,二诸葛,三仙姑的思想也有了转变。
这些也是中国古典小说的情节结构特点,但扬弃了传统小说章回体的程式化构架。
《李有才板话》写阎家由贫苦农民斗倒阎恒元的故事。
开始怎样,后来这样,结果又怎样,小说都一一作了清楚的交代。
同时,坐直在小说是的叙述过程中,继承了传统说书艺术中的“扣子”手法保留故事中的关节,类似于传统小说中“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造成阅读心里上的悬念以吸引读者。
2、在描写与叙事上,把人物放在情节与矛盾冲突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刻画人物性格。
赵树理吸取中国“评书式”小说的传统手法,把描写情景融化在故事言语来展现其性格,很少有静止的景物与心理描写。
如二诸葛就是通过不宜栽种的情节,还有小说小芹与小二黑“命相不对”,求区长“恩典恩典”等言行。
栩栩如生地表现出了他那迷信、迂腐、懦弱、老实得性格特征。
3、采用经过加工提炼的民间语言,风格质朴、明快、风趣。
赵树理小说的语言是一种经过加工提炼的民间口语,朴素自然,幽默风趣,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如《小二黑结婚》介绍“三仙姑的来历”中的一段叙述,完全是平淡无奇的口语而这种口语在赵树理笔下,却便可很有表现力:“三仙姑却和大家不同,虽然已经四十五岁,却还爱当个老来俏,小鞋上仍要绣花,裤腿上仍要镶边,顶门上的头发脱光了,用手帕盖起来,只可惜官粉涂不平脸上的皱纹,看起来好像驴粪蛋上下了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赵树理小说的主题特色
10中师本三班林凤100101309
英国作家佛斯特曾说:“小说必须要有一个中心点:一个单一的主题、情节和表现方式。
这个中心点控制着全部人物,引发情节,以及将小说从外至内紧紧的连结起来——将散乱无章的语句连成一张网,并使其有条不紊,犹如一个行星在记忆的天空中循轨运转。
”可以认为,主题是统帅一部作品的灵魂,它决定着素材的取舍、布局的安排、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塑造,同时反映着作家对生活的观察、分析和认识。
所以,无论从创作的角度看,还是从评论的角度看,都无法忽略主题。
现在我们就来探讨赵树理的小说在主题思想上的特色。
一、开拓性
赵树理的小说选择了新的角度,开辟了新的领域,对中国广大农民的生活方式、心理习惯、精神追求及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诸多问题上的种种表现进行了深入的体察、探索和艺术概括,并且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首先,从反映生活的角度上说。
他的作品反映出来的喜怒哀乐,完全是农民感情的自然流露,决无客观描摹之感。
以《福贵》为例,小说写了二流子福贵耍钱、偷窃、自轻自贱的劣迹,但不渲染这些,而是站在自己人的立场上,深入挖掘福贵性格中健康美好的一面。
他聪明、勤劳、乐观,正月里唱戏打扮起来唱正生“比谁都漂亮”。
他对妻子银花关心体贴。
为人要强,农活样样精通。
这是一篇完全站在农民立场上为二流子“平反”的小说。
纵观赵树理的小说,几乎篇篇都在为农民说话,成为农民的忠实代言人。
坚定地站在农民布尔什维克的立场,运用马列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分析和反映我国农村不断变革的现实,这正是赵树理小说的主题具有开拓性成就的根源之一。
其次,从反映生活的内容上看。
赵树理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开拓新的领域。
1943年9月发表的《小二黑结婚》是表现抗日民主根据地翻身农民的新生活的第一篇杰作。
同年底出版的《李有才板话》是第一部正面反映根据地改造村政权和减租减息复杂斗争的成功之作。
1945年发表的《孟祥英翻身》是解放区文艺首批接触妇女解放主题的力作之一。
赵树理一贯致力于大众化的文艺,同农民群众保持着血肉联系,十分熟悉翻身农民的生活道路、思想感情和语言习惯,因而在表现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农民主题上显示了开拓性。
最后,从反映生活的思想深度上说,赵树理力避因袭别人和自己作品的旧套,务求出新。
如果不跳出名著的窠臼,把《小二黑结婚》也写成爱情悲剧,恐怕不会有什么震动,他的高明之处就是在于独辟蹊径,勇于突破真人真事的局限,从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出发,把悲剧结尾改成喜剧结尾。
这便极大地鼓舞了广大群众争取自由解放的斗志,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列宁曾说:“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
”正因为如此,赵树理在中国新文学史上才占有重要的位置。
二、现实性
赵树理是一位有强烈历史责任感和政治热情的革命作家,他总是直面人生,针对现实中的旧人旧事旧作风痛下针砭,对新人新事新风尚热情讴歌。
因为看到“有些很热心的青年同事,不了解农村的实际情况,为表面上的成绩所迷惑”,便写了《李有才板话》;因为“农村习惯上误以为出租土地也不纯是剥削”,便写了《地板》;因为流氓钻空子和少数农村干部变坏,常使土改发生偏差,为了使土改中的干部和群众“知所趋避”,
便写了《邪不压正》等等。
可以说,赵树理的小说篇篇都是有感而发,有为而作,他常称之为“问题小说”。
有人对赵树理的“问题小说观”提出了指责,斥之为“政治配合论”。
文学有独特的美学要求,有质的规定性,单向地提“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显然是不符合文艺发展的规律。
但是,文艺无法摆脱一定时代一定阶段对它的政治影响,它们总是密切相关的。
这也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其次,配合革命的政治,阐扬时代的精神,乃是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之一。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文艺是否配合了政治,而在于它所表现的主题是否源于生活,是否深刻可信。
三、深刻性
首先,赵树理通过艺术形象的成功塑造,独具慧眼地揭示了生活的某种本质,开人眼界,令人信服。
比如《李有才板话》中的“章工作员”,他恐怕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官僚主义者”的典型。
此人本质并不坏,爱憎分明,嫉恶如仇。
在改造村长的会上,听到群众揭发了原村长阎喜服横行霸道的一些罪状,便“发命令道:‘这个好村长!把他捆起来!’”他积极肯干,工作热情高。
然而,他的致命弱点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自以为是,主观武断。
每逢开会,他总要先宣讲一番国内外形式,不管观众听得懂,听不懂。
他不了解农村的实际情况,不关心群众的疾苦,又吃不得苦,不肯与贫民农民打成一片,只在地主阎恒元一伙划定的圈子里活动。
所以,他听不到贫下中农的真正呼声,只看表面现象,凭主观想象去工作,被假象蒙骗,不能自拔。
这类人虽然是我们的“同志”,但是,他们往往可以做到敌人想做而做不到的坏事,对革命有极大的危害,不可等闲视之。
在四十年代初,革命政权刚刚建立的时候,赵树理就能洞幽发微,提出并解决这样的问题,确实非同凡响。
其次,他主题的深刻性还体现在典型化的深度和广度。
拿《求雨》来说,中心事件是写解放后金斗坪又发生旱灾,老贫农于天佑不但不参加开渠抗旱斗争,反而领着八个老头到龙王庙跪祷“求雨”。
老农民迷信龙王爷,实属常情,批评他们迷信的主题也算不上新鲜。
但是,赵树理没有一般化地表现这一主题,而是做了典型化的处理。
一是,写于天佑土改时曾在斗争地主周伯元的大会上发言,控诉解放前周利用“求雨”之机,勒索长工,掠夺农民土地的罪行。
土改中的积极分子,现在怎么信起龙王来了呢?而于天佑回应:“那是周伯元坏,不是龙王爷不好!”这就说明了打到政治上的敌人——地主阶级还比较容易,而清除封建观念对农民思想的毒害却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办到的,这需要经历一个长期、艰难和复杂的历史过程。
二是,把“求雨”活动和党支部组织群众修渠抗旱的斗争联系起来。
当修渠遇到困难的时候,龙王庙跪祷的队伍就扩大;当修渠成功的时候,引来了灌田的河水,跪祷的人便自动退出。
“民以食为天”,农民是最讲实际的,一旦发现新事物真有好处,他们还是能够接受的。
但这并不表示他们摆脱了封建的旧思想旧观念的影响,再次遇到风浪和曲折,他们还是会反反复复,动动摇摇。
但每一次的反复和曲折,总使他们有些长进,这就是生活本身的辩证法。
罗丹曾写道:“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看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
”这也是赵树理小说主题具有深刻性的重要根源和标志之一。
综上所述,赵树理小说的主题具有开拓性、现实性和深刻性的特色,而他能够创造出如此一流的艺术精品,乃是他一生扎根农村,勤于学习,反复思索,勇于实践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