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雕塑看佛教的发展(终)

合集下载

融入本土成传统艺术——浅谈佛像创作的演变过程

融入本土成传统艺术——浅谈佛像创作的演变过程

陈其平,男,1972年12月出生,艺美术师。 现任德化县罗艺陶瓷研究所艺术总监。
他的风格却在龙兴寺出土的佛像上找到了。吴道 子佛画中的人物已开始本土化,人物之衣纹更多 地表现了中国士人所着汉服“褒衣博带”的飘逸 感。
佛像在中国本土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最早的佛的形象系雅利安人的特征:高鼻、细 眼、薄唇。当佛教东进阳关以后,逐渐地被汉族 地区的文化所融合。随着佛教逐渐中国化,佛的 面庞也逐渐汉族化了,鼻梁的造型逐渐低了下 来,耳轮越来越大,佛的形象被改造成汉族人心 目中的‘福相’而出现在善男信女们的面前。这 种转变过程在敦煌、云冈和龙门三个石窟中表现 得十分明显。在敦煌石窟第二九O窟中,北周时期 ( 公 元 557至 589年 ) 所 绘 的 《 佛 传 图 》 , 是 以 《 修 行 本 起 经 》 为 主 而 画 成 的 。 这 幅 长 达 25米 的 《连环画》,内容包括从摩耶夫人夜梦菩萨乘白 象在音乐声中自天而降,因此‘受孕’起,到释 迦牟尼坐在菩提树下舍家苦修止。令人感兴趣的 是,这幅画上的人物服装打扮都是汉、普风格, 释迦牟尼的父亲净饭王被画成了中国皇帝的模 样。他的母亲摩耶夫人穿上了汉、晋时后妃的服 装,释迦牟尼回宫时所乘的蛟龙车,就是按晋代 大画家顾恺之画的《洛神赋图》中的云车临摹的。 这说明,释迦牟尼的像,只是佛教信徒们和民间雕 塑家、画家们心目中的佛的形象,他们是按照自己 的想像进行描绘和塑造的。同时,由于制作的年 代、地区不同,制作者的需求、素养各异,同样的 一尊佛或一尊菩萨,却有许多不同的形象”。
ART ESSAYS 艺术随笔
融入本土成传统艺术
——浅谈佛像创作的演变过程
陈其平
佛教在公元前六世纪初发源于印度,最初流 行于印度恒河的中上游一带。佛教的创始人释迦 牟尼以无常和缘起思想反对婆罗门的梵天创世 说,以众生平等的思想反对婆罗门的种姓制度, 很快得到流行。佛教经过了原始佛教、部派佛 教、大乘佛教、小乘佛教和大乘密教的发展过 程,在公元前三世纪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时代,集 结佛教经典,派遣布教师分赴四方各国弘扬佛 法,开佛教之鸿基,佛教遂成为世界性的宗教。

唐代雕塑艺术的发展与成就

唐代雕塑艺术的发展与成就

唐代雕塑艺术的发展与成就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而辉煌的时期,文化艺术也达到了巅峰。

在这个时期,雕塑艺术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与推广,成就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唐代雕塑艺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但在唐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唐代雕塑主要表现在佛教艺术和皇家雕塑两个方面。

佛教艺术在唐代的发展是非常显著的。

唐朝是佛教的鼎盛时期,也是佛教艺术繁荣的时期。

在唐代的佛教雕塑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大型佛像。

唐代的佛像高大雄伟,栩栩如生。

无论是在造型上还是在表情上,都给人一种庄严肃穆、宏伟壮观的感觉。

例如,著名的大佛像 "洛阳白马寺大佛" 和 "四川乐山大佛" ,都是唐代佛教艺术的杰出代表。

这些佛像不仅仅是艺术作品,也是佛教信仰的象征。

它们以其丰富的细节和优雅的线条,在唐代传承了佛教艺术的独特风格。

此外,唐代的佛教雕塑还有一个特点是刻画了佛教故事和人物。

唐代雕塑家通过细致入微的雕刻技巧,将佛教故事和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雕塑作品中。

有些雕塑作品还用雕塑材料的颜色来衬托人物的形象和情绪。

这种创新的手法使得唐代佛教雕塑更加生动、立体、具有表现力。

另一方面,在唐代的皇家雕塑中也有卓越的成就。

作为一个庄严而严肃的时代,唐代的皇家雕塑也是威严肃穆的。

皇帝和皇后的像像都被塑造得庄重、雍容,体现了唐代皇家血统的尊贵和威严。

比如,洛阳 "龙门石窟" 中的 "太平公主像" 和陕西"华山石窟" 中的 "皇帝和皇后像" 都是唐代皇家雕塑的代表作品。

这些作品不仅仅是皇家权威的象征,还展示了雕塑家对人物形象的准确刻画和技巧。

在唐代的雕塑艺术中,还有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就是陶塑。

陶塑在唐代的发展也非常显著。

通常,陶塑作品在形式上更加灵活多样,可以塑造各种各样的形象,例如人物、动物等。

唐代的陶塑作品不仅仅用于装饰建筑物和壁画,还被广泛应用于民间艺术和宗教仪式。

佛教文化对中国现代雕塑的影响(改)

佛教文化对中国现代雕塑的影响(改)

目录摘要 (2)1、佛教艺术起源及对中国艺术影响 (3)1 .1 佛教艺术的起源 (3)1.2佛教对中国艺术的影响 (4)2、佛教对中国雕塑的影响 (4)2.1 佛教雕塑的发展历史 (4)2.2 佛教雕塑的特征 (5)3、我国雕塑发展的历史轨迹 (6)3.1 我国各朝代雕塑的特征 (6)3.2 我国雕塑的缺陷 (8)4、历史的借鉴与启迪 (8)4.1 坚守本民族的文化传统。

(9)4.2 树立公共艺术的观念。

(10)4.3 保证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10)结束语 (10)参考文献 (11)摘要本文主要概述了佛教艺术的发展以及对中国艺术的影响,介绍了中国各个朝代雕塑艺术的发展,以及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后与中国雕塑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过程。

从佛教展开的心理审美与宗教审美相融合,开拓了更深广的内涵,丰富了中国雕塑艺术的宝库。

经过对这些几千年遗留下来的雕塑作品回味和研究,形成了对现代雕塑艺术的思考和感悟。

关键词:佛教文化影响雕塑艺术佛教文化对中国现代雕塑的影响1、佛教艺术起源及对中国艺术影响1 .1 佛教艺术的起源佛教基于教义的构架精妙及深邃的含义而成为世界闻名的三大宗教之一,佛教艺术起于公元前3世纪,是在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时代。

如今我们看到的孔雀王朝所遗留的雕塑艺术,距离现在已经超过了2400年,其精妙的技艺,丰富的内涵,绝美的形式,无一不让人为之惊叹,后人为之倾倒。

目前世人可以欣赏的有关阿育王时代所立的现存较完整的石柱还有十几处,上面刻以不同的动物形象雕塑,其中刻以辨认的包括柱顶的狮子、大象、骏马以及牛等,朴实而不失精美、简单而不缺内容。

不仅如此,在当时还建立了许多的石塔,大量精美的浮雕装饰了石塔的围栏,其中的推山奇大塔不仅保持最为完整,而且历史十分悠久,广被世人熟知。

1.2佛教对中国艺术的影响佛教自东汉末年传入中国,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与中国文化相结合,佛教文化的引入不仅推动了中国工艺文化的发展,而且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文化艺术的范畴及内容。

从印度到蓝田孔雀明王雕塑的形象看佛教美术中国化的过程

从印度到蓝田孔雀明王雕塑的形象看佛教美术中国化的过程

从印度到蓝田孔雀明王雕塑的形象看佛教美术中国化的过程佛教是一种源自印度的宗教,但在中国却有着深远的影响,甚至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

佛教美术作为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中国发展出了独特的风格。

而蓝田孔雀明王雕塑就是佛教美术中国化过程中的一个典型代表。

本文将从印度到蓝田孔雀明王雕塑的形象,探讨佛教美术中国化的过程。

我们需要了解印度佛教美术的特点。

印度佛教美术在形象上更加注重的是造型的华丽和宏伟,神态庄严肃穆,通常使用的材料是金、银、铜等金属,以及宝石、珠宝等。

在雕塑形象上,印度佛教美术更注重超脱尘世的神圣感和超凡脱俗的仙人气质。

而在中国,佛教美术则经历了与印度佛教美术风格的融合与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中国佛教美术更加注重的是与当地文化的融合和融化,对于物质的表现更注重的是朴实自然的表现,尊重人文主义和自然主义的美学观念。

在佛教美术中国化的过程中,蓝田孔雀明王雕塑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蓝田县是陕西省的一个县城,也是中国古代一座重要的佛教文化城市,蓝田孔雀明王雕塑作为蓝田佛教文化的代表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蓝田孔雀明王,亦称孔雀王明王或孔雀法王,是佛教阿弥陀世界的护法神。

在佛教经典中,孔雀明王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护法神之一,以孔雀为坐骑,手持各种法器,具有驱魔降魔的神力,也是佛教信众祈愿祥福、超度亲人的对象。

蓝田孔雀明王雕塑起源于印度,并在隋唐时期传入中国,成为中国佛教美术的一部分。

在中国,蓝田孔雀明王的形象与印度孔雀明王略有不同。

蓝田孔雀明王更加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念和文化气质,具有更加亲和、质朴、自然的艺术风格。

蓝田孔雀明王雕塑的造型,更加强调了孔雀明王的威严和神圣感,但没有过分渲染金碧辉煌的华丽感,更加注重的是艺术的朴实和自然的表现。

在雕塑的手法上,蓝田孔雀明王采用了大量的临摹自然的手法,突出了孔雀明王的神态和体态,让人感受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仙人气质,同时又具有与人亲近的人文主义情怀。

蓝田孔雀明王雕塑还融入了中国传统的艺术元素。

中国传统佛像雕塑造型研究

中国传统佛像雕塑造型研究

一、中国传统佛像雕塑发展中国文化中传统的佛教雕塑等方面的艺术创造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厚的影响,在各大佛教圣地、寺院等地方都能看到栩栩如生的佛像雕塑,让人不禁赞叹中国古代石匠技艺的高超,塑造的这些佛像是为弘扬佛法,为佛教修行而为。

中国的传统佛像雕塑源于深厚的文化氛围中,在文字产生之前就已存在,历史悠久,随着民族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艺术体系,这从传统佛像雕塑的作品中都能体现出来,这是雕塑艺术的精髓所在,融汇着雕塑独有的特色,这些雕塑记载着中国文化的演变,凝聚着民族文化的传承。

1、传统佛像雕塑产生最早的佛像产生源自于古希腊文化,其雕塑技艺的传入对中国传统佛像的出现有着深远的意义,这让中国的传教艺术家和民间石匠都为之震撼,吸取希腊的人体艺术表现形式,以人物形象来表现佛。

当公元一世纪左右大乘佛教思想的形成让中国的艺术家们认识到制造和供奉佛像能积累功德,是高超的修行,因此建造制作佛像的热潮由此开始。

2、传统佛像雕塑流传佛像艺术传人中国后,最先在新疆地区出现佛像,最早的风格以粗放线条为主,色彩单调,风格粗糙。

随着佛像雕塑的流传,受到中国民间工匠的再创造,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点的佛像雕塑,在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佛像艺术成为划时代的成就,这些在《历代名画记》中有所体现,那时所创造的佛像真实体现人们生活理想、审美情趣,成为南北朝时代的典型特征。

到了北魏时期受政府的保护和提倡,佛教发展迅速,此阶段佛像造型在中国艺术发展史上成为里程碑,有着鲜明时代特征。

隋唐时期的佛教艺术明显转变,让中国佛像雕塑发展上一个新台阶。

五代宋之后,在佛像中还出现许多罗汉雕塑,此时的佛像已吸收了浓厚的中国色彩,融合中华民族特有的风格,已成为代表中国文化和艺术的产物。

二、各朝代佛像雕塑造型1、北魏时期雕像特征北魏时期雕塑的佛像最著名的莫过于山西大同云冈,河南洛阳龙门两大石窟,其规模巨大,气势宏伟,是北魏时期佛像雕塑的代表作。

北魏时期受南北战乱的影响,人们都把解脱苦难的希望寄托在佛教上,因此那个时代的佛像雕塑都有尊贵无极珍的地位,让佛像艺术得到长足的发展,无论官民都造佛像保平安。

从大足宝顶山石刻的世俗化倾向看佛教的中国化

从大足宝顶山石刻的世俗化倾向看佛教的中国化
三题刻的世俗化宝顶山的碑刻题识往往使用俗文俗字据陈明光等先生统计宝顶山石刻铭文中有异体字包括古字俗字别字和自造字达118字由此可见宝顶山石刻将生活化的图像与通俗的经文碑刻相结合使其成为一个传播宋代佛教教义的俗讲道场

美术与设计 ・
大 众 文 艺
从大足宝顶山石刻的世俗 宋朋 超 ( 云ຫໍສະໝຸດ 南 大学 向看佛教的中国化
6 5 0 5 0 0 )
摘要 :宝顶 山摩崖 造像 是 中国石 窟 艺 术 民族化 、生 活化 的典 式 ,呈现 出求 子 、怀胎 、临产 ,以及 婚娶 、送 别等 一系 列 日常生 范 ,其通俗的艺术表现手 法将佛教教 义形象地展现 出来 ,流露 出浓厚 活情 节 。上 部 凿七 佛 , 中部凿 一 对 夫妇 正在 佛 前求 子 ,左 右雕 刻 的 生 活 气 息 ,拉 近 与 信 众 的距 离 。 宝 顶 山 石 刻 的 世 俗 化 倾 向是 这 一 时 父母 抚 育 儿子 成长 的十 幅 图像 ,情 节 连 贯 ,感 人至 深 。把 父母 养 期佛 教 中国化的重要体现 ,亦可窥探佛教 中国化的路径 。 育 儿女 的辛 劳 过程 以写意 的雕 刻 手法 呈 现于 石 壁上 ,将 世 间养 育 关键词 : 大足 宝顶 山石刻 ;世俗化 ;中国化 儿 女 的繁琐 生 活细 节提 炼 为 父母 对 儿女 的十 大 恩德 ,每 一 幅 画都 是 熟悉 的 生活 细节 ,使 人 们在 观 赏 艺术 的过 程 中 回忆 生活 ,深 刻 体 味和 反思人 生 。 引言 还有 《 养 鸡 女 》 ,表 现 的完全 是 一个 地 道 的古 代 劳动 妇 女形 伟人 邓 小平 身 前参 观 大足 石刻 的时候 说 过这 样 一句 话 : “ 这 完全 是 中 国的 了 ”, 一语 道破 大足 石 刻 艺术 在 中 国石窟 艺 术发 展 象 。她衣 着 朴 素 ,无任 何 装饰 ;面庞 丰 盈 ,略 带微 笑 ,散 发 出温 史上 与众 不 同 的精 神气 质 和美 学风 貌 。而 宝 顶 山石 刻 , “ 凡释 典 柔 、善 良、朴 实 的气质 。四 只鸡 的刻 画 更是 活 泼而 喧 闹 ,进一 步 所载 无 不备 列 ,大 小神 佛 像约 万余 ”, 是大 足石 刻 造像 的代表 。 衬托 出女主 人 的祥 和 、温 顺 。这 不 是单 纯 的人 物造 像 ,她 是宝 顶 观看 宝顶 山石 刻 ,仿 佛畅 游在 一 幅幅 宋代 生 活 画卷 之 中 ,同 时领 山摩 崖 造像 “ 地狱 变 ” 的一个 组 成部 分 ,利 用 她来 宣扬 佛 教 中不 略到 佛教 中 国化 的魅 力 。 杀 生的教 义 。 ( 三 )题 刻 的世 俗化 宝顶 山 石刻 简述 宝 顶 山古 今 同 名 , 位 于 大 足 县 城 东 北 面 1 5 公 里 。宝 顶 山石 宝 顶 山的 碑 刻 题 识 往 往 使 用 俗 文 俗 字 ,据 陈 明光 等 先 生 统 窟是南宋名僧赵本尊 ( 智风 ) ,承 持 唐 末 四川 “ 唐 瑜 伽 部 总 主 计 ,宝 顶 山石 刻铭 文 中有 异 体字 ( 包括 古字 、俗字 、别字 和 自造 持 王 ” 柳 本尊 ( 居 直 )教 派 ,于 淳 熙 至淳 佑 年 间 ( 1 l 7 4 —1 2 4 1 字 )达 1 1 8 字 , 由此 可 见 ,宝 顶 山石 刻将 生 活 化 的 图像 与通 俗 的 年 ) , 以大 、小佛 湾 为 中心 营建 的 一座 完 备而 有特 色 的佛 教密 宗 经 文 、碑 刻相 结合 ,使其 成 为一 个传 播 宋代 佛 教教 义 的 “ 俗 讲道 石窟 道 场 ,为 世所 罕 有 。 ( 关于 宝 顶 山的造 像 年代 ,近 代 有创 于 场 ” 。虽 然这 样 的处 理方 式 为代 表 精英 文化 的人士 所 不齿 ,但对 唐或 建 于 宋的 学术 争 辩 ,但 笔者 倾 向于 采取 了普遍 被接 受 的 一种 佛 教的 宣传 作用 却是 不可 忽视 的 。 观 点 ,定为 南宋 。 ) 三 、宝 顶 山石刻 世俗 化 与佛教 中国化 二 、宝 顶 山石刻 的世 俗化 倾 向 大 足宝 顶 山石 刻 从佛 教 人物 造 型 、题材 、题刻 都 呈现 出明显 李泽厚说 : “ 在 宗 教 雕 塑 里 ,随 着 时 代 和 社 会 的变 易 ,有 的世俗 化倾 向 ,从 中可见 佛教 中国化 的种 种努 力 。 各种 不 同的审 美标 准 和美 的理想 ,大体 可划 为 三种 ,即魏 、 唐 、 宝 顶 山造 像 的 内容和 表现 手 法 力求 生活 化 , 以通 俗 易懂 的故 援儒 入 佛 ” ,是佛 教 中 国化 的重 要路 宋 。 魏 以 理想 胜 ,宋 以现 实胜 ,唐 以二 者胜 。 ” “ 宋 代 以现 实 事 阐释 佛 教哲 理 ,巧 妙地 “ 胜 ”揭 示 了大 足石 刻 的 总体特 点 ,世俗 化特 征 贯 穿其 中 ,这 也是 径 。如 《 父母 恩重 经 》 中 以十组 塑 像述 说父 母 抚养 儿 子 的艰 辛过 佛 教 中国化 的结 果 。 程 以及 d , J L 反 哺 的故 事 。该 组 图表 达 的核心 意 义 是 中国传 统 儒家 ( 一 )佛教 人物 造 型的世 俗 化 思想的 “ 孝道 ”,充 分 体现 “ 外佛 内儒 ”的特 征 。 因为 印度 佛教 佛 教 自汉 代进 入 中土 ,就 开始 了 中 国化 的进程 ,逐渐 深 入 到 中虽然 也 有尊 崇 父母 等 思想 ,但 并 不 占重 要地 位 。 为 了适 应 以孝 世 俗 阶层 。初 以传 入 的 佛教 为 蓝本 或依 经 描述 雕 塑佛 、 菩萨 像 , 亲 为本 的中 国伦 理社 会 , 中 国佛教 徒一 直 非常 注 意 以孝 的观 点来 伪经 ”来 阐释孝 道 ,调 和 佛教 出家修 行 与 主 要 受芨 多式 艺术 的影 响 ,无 不表 现 出外 来 “ 梵相 ”的特 征 。 晚 阐释佛 经 ,甚 至 编造 “ 唐 以后 至 两 宋 年 间 的 石 窟 造 像 , 由于 受 理 学 的 影 响 ,要 求造 像 儒 家孝 亲 观 的矛 盾 。佛 教与 中 国正 统 思想 的调 和 ,适 应 了 国家政 “ 有威 重粲 然之 色 ,使人 见 则肃 恭 ,有归 仰心 ”。 治 和社 会 风 尚 的需求 ,也俘 虏 了更 多 的信 众 ,是 其 中 国化 的最 关 宝 顶 山佛 龛 中佛 、菩 萨 像 的面 型 既没 有 云 冈石 窟 造 像 形 象 键 一 步 。在宝 顶 山石 刻 和其 他 石窟 中也有 佛儒 道 三教 共 窟或 两两 明显 的 印度或 西域 面 相 ,也 没 有龙 门石 窟 “ 汉” “ 胡 ”结合 造像 共 窟 的现象 ,亦 是儒 佛道 三 教合 一思 想 的体现 。 形 象 的丰 满脸 形 ,往 往 以 当地 百姓 形象 为 创作 “ 蓝本 ”,是 地地 四、总 结 道 道 的 中国人 ( 汉族 人 ) 的形 象 。如宝 顶 山菩 萨 群像 ,没有 外 来 宝 顶 山石 刻 是石 窟 艺术 中 的一 朵奇 葩 , 强烈 的世 俗 化风 格 是 “ 梵 相 ”的 味道 ,体 态 端庄 、广 袖 长袍 、婷婷 玉 立 。圆 觉洞 中 的 佛 教 中 国化 的表 征 ,不 仅展 示 了宋 代 的文 化风 貌 , 同时 也使 一代 十 二个 菩 萨个 个 风姿 飘 逸 , 目光柔 和 、嘴 角后 收 , 浅浅 的微 笑 无 代 人接 受其 教 义熏 染 。 不 透 露 出她们 内心 的恬 静优 雅 。脸 部 的肌 肉丰 满 细腻 ,具有 童颜 肌 肤 的质 感 ,她 们 的轻 纱薄 裙 、璎 珞飘 带 随着 身 体 的起 伏转 折 产 注释 : 生 微妙 的变 化 ,整 体结 构表现 出优美 的韵 律感 ,令 人 陶醉 。 ( 二 )题材 内容 的世 俗化 1 . 李泽 厚 . 《 美 学四讲 》[ M】 . 天 津 :天津 社会 科 学 院 出版 社 ,2 0 0 1 宝顶 山造 像 的大 量题 材 取 自日常 生活 场景 , 以通 俗 的故 事 诉 ( 2 0 2). 说 佛 教教 义 ,成 为 老百 姓 喜 闻乐见 的对 象 。 由于 表现 内容贴 近 生 活 ,在彰 显 强烈 的 艺术 感 染力 的 同时 , 能够 发挥 巨大 的社会 教 化 参 考文献 : 作用。 [ 1 】 龙红 . 《 风俗 的 画卷—— 大足石 刻 艺术 》[ M】 . 重庆 大 学 出版 社 , 在 南 崖 西 段有 一铺 造像 叫 《 牧 牛 图颂 》 , 依 山 而 刻 , 崖 高 2 0 0 9 . 5 7 0 厘 米 , 东西 宽2 9 1 0 厘米 。经 过 古代 匠 师 的精 雕 细刻 ,塑 造 了 [ 2 ] 侯冲 . 《 宋代 的信 仰性佛教 及其特 点—— 以大足 宝顶 3 a X ; 刻的解读 形 神 兼 备 的十 个 牧 人 和 十 头 耕 牛 。牧 人 或 持 鞭 赶 牛 , 或 结 伴 休 为 中心 》f E B/ OL ] . 佛教导航 网,2 0 0 9 . 憩 ;牛或 回 首 、或任 意 步游 的、或 依崖 而 息 ,不 管 是人 是 牛 ,都 [ 3 ] X F 小刚、子房 . 《 大足石刻和佛教 的世 俗化 》Ⅱ ] . 文 史杂志,2 0 0 4 . 情 态 各异 。表 面 上 看 , 《 牧牛 图颂 》表 现 的是 一 幅美 妙 的 田园 风 光 、牧 人 生活 ,其 实不 然 ,它 是借 用牧 人 的驯 牛 的经 过 比喻 佛 门 弟 子 修行 的过 程 。这 样 的叙 述 方式 ,既能 够 引起 信众 的 兴趣 ,又 作者 简介 : 宋朋超 (1 9 8 4 一), 男,汉族 ,河 北石 家庄人 。现 为云 南大学 很 好地 传达 了佛 理 。 0 1 2 级油画专业研 究生。 表 现 家庭 生 活情 趣 的 《 父 母恩 重经 变 图 》 ,采用 连 环画 的 方 2

中国古代佛教雕塑艺术演变

中国古代佛教雕塑艺术演变

浅谈中国古代佛教雕塑艺术的演变佛教传入前,中国已具有高度的雕塑艺术,传入之后,与中国文化相融,开拓了更深广的内涵,丰富了中国雕塑艺术的宝库,有寺院的雕梁画栋、塑像、石窟的佛像雕塑及各种佛教雕刻艺术品,其中以木刻、石雕或泥塑圣像为典型的代表。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佛教中国古代佛教的雕塑艺术,始于佛像的雕刻。

根据《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八及《大唐西域记》卷五的记载:原始佛教时代,跋耆国优填王以栴檀木雕塑一尊五尺的佛陀形像。

这是佛教雕塑佛像的开始。

秦汉时代,随着大一统封建中国的建立、巩固与发展,为雕塑艺术的繁盛开辟了广阔的前景,表现了广阔无垠的宇宙意识,体现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精神。

自西汉佛教传入中国,佛教成为统治阶级教化民众的工具,佛教雕塑艺术也被视作宣教的工具而大力发展。

东汉时期,我国已有佛教美术之创作。

山东滕县画像石中的六牙白象,沂南画像石中顶有头光,手施无畏印的佛像,均属东汉佛教雕刻遗迹。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四川乐山麻浩崖墓享堂后壁上方的浮雕坐佛像,这些雕塑成为了中国佛教雕塑早期作品的遗作。

魏晋时期,即4~5世纪末,是古代雕塑史上重要发展时期,至今保存下来大量泥塑、铜、石造像,特别是遍布北方的佛教石窟,在这一时期居于主体地位,成就最为突出。

经过雕塑匠师的在吸取、借鉴外国的基础上的创作实践,丰富了中国雕塑的艺术语言。

如麦积山石窟第44窟西魏泥塑佛坐像面相雍容优美,表现出一种富于内心修养的儒雅气质。

石窟寺雕刻艺术样式风格的变化,也直接影响了同时期为寺庙供养而雕塑的单体造像和造像碑、金铜佛造像。

云冈石窟第20窟高13.7米的大佛坐像,庄严浑朴,是这一时代大型石造像的杰作。

南北朝后期,随着佛教的深入传播,中国雕塑的风格也受其影响,以传统手法融入外来作风,使中国的雕塑无论从题材到艺术风格,都发生变化,而进入另一个新的阶段。

因此,佛教的塑像、石雕、石刻便成为这个时期主要雕塑的内容。

而西域粗犷豪放的艺术作风也逐渐传入中国,结果使汉地和西域艺术融为一体,结合建筑、雕塑、壁画三者于一身的洞窟艺术从此发展开来。

佛学文化年终总结范文(3篇)

佛学文化年终总结范文(3篇)

第1篇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转眼间,一年又即将过去。

在这一年里,我国佛学文化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现将本年度佛学文化工作总结如下:一、佛学文化传承与发展1. 佛教经典翻译与整理本年度,我国佛教界在经典翻译与整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各大佛教研究机构、寺庙和佛学院纷纷推出了一批高质量、权威性的佛教经典译本。

这些译本涵盖了佛教各大流派、各类经典,为佛学研究者、信众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2. 佛教文化研究本年度,我国佛教文化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专家学者们围绕佛教哲学、历史、艺术、文学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推出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学术著作。

同时,佛教文化研究还与儒、道等其他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了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

3. 佛教教育本年度,我国佛教教育取得了长足进步。

各大佛学院、寺庙纷纷开展佛学教育,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佛教人才。

此外,佛教教育还走向社会,开展各类佛学讲座、培训班,让更多的人了解佛教、接触佛教。

二、佛学文化普及与传播1. 佛教活动丰富多样本年度,我国佛教活动丰富多彩。

各大寺庙举办各类佛事活动,如法会、讲经、斋僧等,吸引了众多信众参与。

同时,佛教活动还走出寺庙,走进社区、企业、学校等,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佛教的智慧和魅力。

2. 佛教文化传播渠道拓展本年度,我国佛教文化传播渠道不断拓展。

除了传统的寺庙、佛学讲座等渠道外,佛教文化传播还借助互联网、新媒体等新兴平台,实现了跨越时空的传播。

佛教网站、微信公众号、APP等纷纷涌现,为信众提供了便捷的佛学学习途径。

3. 佛教文化交流与合作本年度,我国佛教文化交流与合作取得丰硕成果。

我国佛教界积极参与国际佛教交流活动,与各国佛教团体建立了友好关系。

同时,我国佛教文化还走出国门,传播到世界各地,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贡献。

三、佛学文化创新发展1. 佛教艺术创新本年度,我国佛教艺术在传统基础上不断创新。

佛教壁画、雕塑、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为佛教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国佛教雕刻艺术的历史与发展

我国佛教雕刻艺术的历史与发展

我国佛教雕刻艺术的历史与发展作者:雷雨浓来源:《大观》2017年第01期摘要:佛教在我国有很广泛的信仰群众,对我国民间文化的影响非常深远。

佛教在公元前5-6世纪产生于古印度,创建者为悉达多乔达摩。

相传,悉达多乔达摩在其20岁时就离家游行成道,在印度次大陆游历,被人们尊称为“佛陀”,简称为“佛”,意为已经觉悟的人,而他所创立的宗教也因此被称为“佛教”。

在“佛陀”悉达多乔达摩去世后,他所遗留的佛教在印度次大陆受到广泛信仰。

但是因为佛教内部众人对于悉达多乔达摩所遗留下来的教义有着不同的理解,佛教也因此发生了分裂,比较主要的部分为上座部和大众部。

而传入我国的这派印度佛教的分支名为南传佛教。

南传佛教这一分支派系属于上座部,其传播范围主要在东南亚地区。

关键词:佛教;雕刻佛教虽然源头在印度,但是由于它的传播范围很广,派系较大,因此在东南亚各国都留下了不同风格的文化痕迹,佛教的雕刻艺术便是佛教文化这顶王冠上的一颗明珠。

佛教雕刻文化艺术在盛行之时,东南亚各国正在积极的进行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因此佛教雕刻文化艺术得到了充分的传播与发展。

当时为了能够弘扬佛法来让更多人了解佛教、信仰佛教,印度的阿育王开始诏令匠人为佛教经典进行雕刻,大量的凿建石窟,雕刻石塔。

由此为开端,佛教的雕刻文化艺术开始迅速传播并发展。

一、中国佛教雕刻艺术史与雕刻内容(一)中国佛教雕刻艺术史佛教经由丝绸之路,由印度传入我国。

而在进入我国新疆地区后,佛教又沿着三条路线进行传播与发展:云冈、龙门和响堂山。

云冈石窟的雕刻手法是纯粹的印度式雕刻,雕刻是在岩石上直接雕刻而成。

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中国的匠人们已经印度式的雕刻手法上更进一步,融合了印度与中国的风格,所雕刻的石像也更加具有东方人的韵味。

响堂山的石窟雕刻艺术体现出一种独特的建筑美,同时在雕刻人物上增加了一些宝珠等饰品。

到了我国唐代,佛教雕刻文化艺术已集大成,匠人们开始融合这三大石窟雕刻的不同的艺术风格,并且逐渐将我国的佛教雕刻文化艺术传向当时的高丽、日本等地。

南北朝佛教雕塑的艺术演变及特点

南北朝佛教雕塑的艺术演变及特点

南北朝佛教雕塑的艺术演变及特点作者:鲁金勇来源:《艺术评鉴》2020年第11期摘要:雕塑是一种空间造型艺术,它通过立体的外在形式展现了人们的思想与生活。

雕塑作品在制作的过程当中,主要应用了雕、刻和塑这三种方法。

东汉时期,佛教开始由印度传入中国,并与中国传统雕塑融合在一起。

在经历岁月的演变之后,佛教雕塑变得民族化和世俗化。

在南北朝时期,佛教雕塑技艺得到了快速地发展,佛教雕塑艺术也得到了空前的繁荣。

在这个过程当中,具有异域风格的印度佛教艺术开始与我国传统民族艺术相融合,形成了千古流传的佛教雕塑艺术。

本文主要对南北朝时期佛教雕塑的艺术演变过程以及特点进行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南北朝时期; ;佛教雕塑; ;艺术演变; ;特点中图分类号:J0-05;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11-0166-04在我国的历史发展过程当中,佛教雕塑是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它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表现出了丰富的题材,能够将当时社会当中的人物形象、人民意愿真实地展现出来,同时也可以表现出不同时代人民的幻想与渴望。

因此佛教雕塑在我国社会发展进程当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佛教是从印度传入到我国的,并与我国传统的雕塑艺术融合在一起。

但是通过我国早期保存下来的佛教雕塑作品可以看出,我国的佛教雕塑与印度的佛教雕塑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异性。

我国的佛教雕塑作品当中具有明显的中华民族印记,这也说明佛教雕塑在我国的发展过程当中融入了民族性,并不是完全照搬印度的佛教雕塑。

在时代发展的过程当中,我国的佛教雕塑随着人们精神观念的变化和现实生活的变迁也在不断发生演变。

在南北朝时期,各地战乱频繁,佛教艺术成为了我国统治阶级的艺术形式,佛教雕塑在这一时期也展现出了鲜明的特色。

一、南北朝佛教雕塑的艺术演变(一)南北朝佛教雕塑起源与发展的社会背景佛教所提倡的精神是苦行与禁欲,这与印度人的性格特征出现了不适应性,甚至给当时的印度人造成了精神上的压抑,这使得佛教及其艺术作品在印度本土呈现出了消退的趋势。

南北朝时期的佛教美术与文化传承

南北朝时期的佛教美术与文化传承

南北朝时期的佛教美术与文化传承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

此时期受到佛教的影响,佛教文化在中国开始出现了一定的影响。

佛教美术也在南北朝时期开始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南北朝时期佛教美术的发展和文化传承。

南北朝时期的佛教美术和文化的传承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汉朝时期。

汉朝时期佛教的传播和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佛教美术的发展。

佛教美术在南北朝时期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发展。

南北朝时期的佛教美术与文化传承,主要体现在雕塑、壁画、佛教经书等方面。

其中,佛教艺术的最高典范是佛教雕塑。

佛教雕塑的发展,始于汉代,而在南北朝时期达到了顶峰。

南北朝时期的佛教雕塑,外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内涵也十分丰富。

雕塑的表现手法已经逐渐从单纯的传统模仿转向了大胆的创新和表现。

雕塑中的善、恶、美都得到了合理的表达。

在南北朝时期以前,佛教雕塑主要表现的是佛教经典中的形象,以及佛陀的特征,而南北朝时期佛教雕塑的表现已经突破了这个局限。

佛像的外型可以逐渐地与其他文化相融合,表现出更广泛的文化影响。

壁画是南北朝时期佛教美术的另一种形式。

南北朝时期的壁画较为注重艺术形式和艺术表现。

壁画的绘制主要分为干法和湿法。

干法和湿法的主要区别在于,干法使用的是粉画的技法,而湿法使用的则是水墨画的技法。

南北朝时期的佛教壁画,有着丰富的内容和精湛的技巧。

这些壁画充分体现了佛教文化和艺术的高度发展。

同时,壁画中除了佛教故事之外,还引入了很多当时的时代特色和文化内涵。

南北朝时期的佛教经书对当时的佛教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佛教经书中,包含了佛教的思想、历史、艺术等多方面的内容。

佛教书法也是南北朝时期的杰出成就。

佛教经书的文字内容让当时的人们更好地理解佛教思想,传承佛教文化。

佛教文化的传承是南北朝时期的重要主题。

佛教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的融合,也是南北朝时期佛教文化传承的关键之一。

佛教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用当时的先进文化,创新的思想,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作为环境来实现。

论佛教对中国古代雕塑的影响

论佛教对中国古代雕塑的影响

论佛教对中国雕塑的影响姓名:周洁桦学号:2011010130专业:美术学指导老师:唐珂佛教在印度,经过五百年的流传,才通过西北印度,由中国的新疆地区,传遍中国。

而事实上自古佛教的传入是各说其是,莫衷一是的,它的兴起是在东汉明帝时期,在中国经过五百年的传播及发展,由于和中国儒家及道家文化的相互激扬,便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中国佛教。

在这条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从而慢慢走上中国化的道路的同时,中国化的佛教亦给中国文化艺术带来深入骨髓的影响。

在我国的艺术史上,佛教给我们留下了枚不胜举的经典文化遗产,而佛教雕塑更是我国雕塑史的集中体现。

南北朝至唐代中期,我国更热衷于建造石窟寺,这些石窟通常以巨大佛像为中心,由众多石窟摩崖雕像组成石窟群,营造出广阔的佛教环境,而环境又给佛教提供一个好的场所,使其更好发扬,这是个相辅相成的关系。

佛教诞生在印度,佛教的诞生也带动了佛教艺术特别是佛教雕塑的发展。

就佛教雕塑而言,印度人在这方面的成就是显而易见的。

印度人对视觉艺术的探索基本上是三维的。

在印度,雕塑、建筑甚至绘画均能以被触觉感知的三维立体的观念来表现。

他们制作雕塑不是有意模仿对象,而是创造出经概括的形体,这些雕塑有一种厚实的分量感,从而达到了一种对质感、三维空间,以及纪念碑气势的表现。

佛教与回教,犹太教,基督教等宗教概念不同,无存在神明,佛陀亦是人,亦有生老病死,是在经历长期修行顿悟后达到涅槃状态。

佛教不同于唯神论与唯物论,是平易近人的宗教,更是宽容博大的宗教,它们相信死亡是解脱。

在佛教中,菩萨是指那些本可成佛却不愿成佛的,它们心存悲悯之心,体恤世间还有如此多人正遭受苦难,一心普渡他人。

如地藏王菩萨曾立于地狱门口说地狱一日不空,我便永不成佛。

这便是大成佛学,而同儒家文化的相互渗透,使得中国是重要的也便是大成佛学。

而现代我们在庙里常见的十八罗汉便是属于小乘佛学的,他们讲究用各自自身的方法修炼而达到顿悟。

在中国,佛教与儒道两家最大的矛盾在于佛教主张出世而入到主张入世,这抑制了佛教在我国的发展。

浅析佛教艺术对我国建筑与雕塑的影响

浅析佛教艺术对我国建筑与雕塑的影响
艺 术 殿 堂
浅析佛教艺术对我国建筑与雕塑的影响
◎李 慧
(山东大学艺术学院 山东・济南 250100)
摘 要 在中国古老的艺术长河中, 佛教的影响同样是不可否认的。 就总体而言, 佛教艺术都是 “非 ‘非有’ ” 、 “非 ‘非美’ ” 、 适应俗谛权行方便的产物。再明白些说, 佛家从缘起论出发, 为普度众生, 向俗众说法, 佛家借用俗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 式, 寓教于乐的进行弘法事业, 进而产生了大量的佛教艺术。 关键词 佛教 影响 建筑 雕塑
河南, 山西, 四川等地均有分布。从公元三世纪开始, 直到明 清时期, 都陆续有开凿。 其中, 敦煌, 云冈, 龙门是最著名的三 大石窟。 二、 佛教艺术对我国雕塑的影响 中国雕塑艺术的历史十分悠久, 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的工艺水平不断提高, 雕塑品也由简到 繁, 由粗到精, 越来越具有审美价值。在后汉晚期, 当中国石 雕艺术开始有大发展的时候, 佛教传入中原地区。佛教进入 不久, 就给中国雕刻艺术带来了新的内容和形式, 促进了传统 工艺的发展。钱绍武在 《谈太原崛围山多福寺明代雕塑兼及 壁画》 中定义 “中国的雕塑大体而言, 以先秦两汉为盛, 南北朝 至隋唐是吸取外来文化又得到长足发展的大兴旺时期, 两宋 虽国力孱弱而文化昌明, 在心理刻画、 写实技巧、 与环境相融 合等方面实有大进步。 ” 从后汉开始, 佛寺的建筑在中国绵延不断, 许多建筑都采 用了石雕。 而佛教石雕艺术的最突出代表是石佛像的雕刻。 佛教石雕艺术在印度称为 “健驮罗艺术” , 它是印度传统雕刻 艺术与古希腊雕刻艺术相结合的产物, 所雕刻的艺术品主要 是佛像、 菩萨像。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开凿于北魏时期, 其第十二窟中的大 佛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佛像高 13.7 米, 是佛的坐像, 其胸 部、 肩部显得十分厚壮有力, 这与印度的古佛很相似。 其面部 轮廓分明也接近于 “健驮罗艺术” 中佛像的容貌。 这些情况足 以说明, 大同云冈石窟的佛像雕刻, 不仅有中国传统的工艺, 同时也吸收了印度、 希腊的某些雕刻艺术, 其意义不仅仅促进 了佛教艺术的发展, 也加强了中西文化的交流。 在各类石雕中, 除了石佛受佛教影响颇深外, 石柱的雕刻 也有很大的影响。从现存的遗物看, 中国雕刻石柱的历史可 以上溯到东汉时期。由于西汉丝绸之路的开通, 东汉石雕艺 术受佛教影响, 中国的石雕艺术开始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 时期。 到了南北朝时期, 由于石窟寺的大量开凿, 石窟寺中有 许多的石柱被雕刻出来, 这些石柱有的立于窟口, 支撑着窟 楣, 使石窟的外观像大殿的大门一样。随着佛教大举进入中 国, 中国唐代出现了一个新的佛教雕刻艺术的品种, 就是经 幢。 石经幢的样子有些像塔, 分成好多层, 只是每一层都不一 样。一般的石经幢常常有须弥座或莲花座, 座上是幢身。

佛教与中国艺术--雕塑篇

佛教与中国艺术--雕塑篇
此造像记字体端庄,结构谨严,笔画方整俊快; 显得锋铩闲利,是北魏碑中的典型风格之一。有人怀 疑它是刀刻的效果,其实它是书家使用硬毫,斜执笔, 斜下笔形成的。赵之谦曾说它是“北魏造像中最佳 者”。康有为评此碑:“遍临诸品,终于《始平公》, 极意疏荡,骨格成,体形定,得其形雄力厚,一生无 靡弱之病。”
山西沁县南涅水石刻
• 在甘肃河西走廓,有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 永靖炳灵窟、天水麦积山等石窟造像;
• 再东进,有山西大同云冈、河南洛阳龙门、山 西太原天龙山、河北邯郸响堂山、河南巩县石 窟寺、山东云门山、江苏连云港、辽宁义县恨 佛堂等大小石窟造像,蔚为盛观。
• 在江南的有摄山石窟造像,分布既广,数目亦 多。乐山大佛,尤呈伟观。
• 斯坦因、伯希和在敦煌盗窃了大量的经卷,云 岗、龙门无数的佛头,都被陈列在西方国家的 博物馆里。
• 龙门石窟著名的宾阳洞里两幅精美绝伦的“帝 后礼佛图”的浮雕,被美国万达尔(VANDALS) 敲成碎块,运到纽约的都市博物馆里去了。
• 在龙门石窟中,碑刻题记共有三干多件,前人择其精 美者集为《龙门二十品》。又集为《龙门四品》,而 《始平公造像记》(北魏,公元498年)被认为诸品 之首。龙门造像多为阴刻,此碑独为阳刻,且有限格, 这在古代石刻中颇为少见。
• 在公元500年前后,北方鲜卑族的拓跋氏从山 西的大同迁都到河南的洛阳,建立了新首都。 在首都洛阳,也建造了一千三百个佛寺。
• 同时也在洛阳城南的伊水边上选择了一片石质 坚硬的石灰石山崖,开凿了著名的龙门石窟。
• 洛阳石窟不像云岗石窟那样采用了大量的建筑 形式,而着重在佛像雕刻上。
• 山西省大同城外的云冈石窟 • 北魏的雕刻家们大约在450—500年五十年间,在长约一公里的
• 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敦煌千佛崖没有像印度一些石窟那样坚 实的石崖,而是比较松软的沙卵石冲积层,不可能进行细致的 雕刻。

佛教对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影响分析

佛教对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影响分析

佛教对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影响分析作者:胡钢来源:《美术文献》2017年第03期[摘要]佛教自从传入中国就与我国的文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随着文化的发展,佛教的内涵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延伸。

我国雕塑艺术中就融入了佛教的元素和理念,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化和消融,不仅突出了佛教的艺术成就,也使我国古代雕塑艺术得到更好的发展,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的文化瑰宝。

本文主要就佛教对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影响进行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佛教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影响中图分类号:J309文献识别码:A中国古代的佛教雕塑艺术源于对佛像的雕刻。

秦汉时期中国实现统一,社会经济得到稳固发展,雕塑艺术取得明显进步,呈现出更加广阔的宇宙意识以及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精神。

佛教在西汉时期传入我国,并快速成为统治者教化民众的工具,因此对我国古代雕塑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比如山东藤县的六牙白象、四川乐山的大佛雕像等都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受佛教影响的见证。

一、中国古代佛教影响下的雕塑艺术演变过程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中国的雕塑艺术已经有了巨大的进步;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使我国雕塑艺术的内涵得到丰富和延伸,各种佛教雕塑艺术品也开始涌现并成为中国艺术文化发展的重要资源。

(一)魏晋时期佛教影响下的雕塑发展魏晋时期是我国古代雕塑发展的重要阶段。

在魏晋时期遗留下的雕塑作品中,我国北方的佛教石窟占很大的比例。

分析这些历史遗迹我们可以发现,雕塑师们在不断地借鉴和吸取国外的创作元素和理念,使中国的雕塑艺术语言得到极大的丰富。

比如云冈石窟的大佛坐像,是当时石造像的典型代表,体现出庄严浑朴的风格。

由于佛教是由印度传入我国,因此我国的佛像雕塑也充满印度的异域风格。

但是随着我国雕塑艺术的发展,在佛像的创造上也开始融入我国的传统文化,佛像的造型更加庄严、古朴,尤其浮雕更是雕塑史上的一个新的突破和创新,浮雕、刻线以及圆雕的有效融合使得雕塑作品的主题更加鲜明。

(二)南北朝时期佛教影响下的雕塑发展南北朝时期,佛教的传播更加广泛和深入,同时雕塑风格也受到了更强烈的影响,在雕塑的创作上开始融入外来的风格,使我国的雕塑从题材到艺术风格的表现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开启了我国雕塑艺术发展的新篇章。

六朝时期的佛教艺术

六朝时期的佛教艺术

六朝时期的佛教艺术六朝时期,佛教在中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艺术成为了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时期,佛教影响了中国社会,形成了独特的佛教艺术风格。

佛教雕塑佛教雕塑是六朝时期佛教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雕塑多数是用石头、青铜、木头和泥土等材料制成的,形式多样。

早期的佛教雕塑重视表达“佛教教义”,尤其是“涅槃”和“菩提”等概念。

而晚期的佛教雕塑强调意境和创新,表现更多的是“佛性”和“圣贤”的形象。

佛教雕塑的典型代表是唐代的“大佛”。

唐代的大佛是当时最具代表性的佛教雕塑,尤其是大唐禅寺的大雕塑,被誉为东方的东方。

这种雕塑不但具有精湛的技艺和雄伟的气势,更重要的是表达出了佛教教义的核心和几百年来佛教文化的精髓。

佛教绘画佛教绘画是六朝时期佛教艺术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

佛教绘画在内容上主要是描绘佛教的故事、传说和禅宗的境界。

在六朝时期,佛教绘画的主要形式是壁画和轴画。

在这些绘画中,表现了佛教一些重要的概念,如轮回、涅槃和菩提等。

佛教绘画的样式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最为代表性的样式是“泥塑色绘”和“匠刻人化”的样式。

在唐代,佛教绘画也逐渐变得更加写实和注重色彩的表现,尤其注重画面的整体感和良好的构图。

佛教文化艺术佛教文化艺术是六朝时期佛教文化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佛教文化艺术主要是包括佛教音乐、佛教舞蹈、佛教诗歌和佛教笔记等。

在这些艺术中,最为流传的是佛教诗歌和佛教笔记。

佛教诗歌主要是通过诗歌来传达佛教的教义和哲学思想。

唐代的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也开创了很多佛教主题的诗歌。

佛教笔记则是通过文章来讲述佛教的历史和传播,是佛教文化的重要载体。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金刚经》和《森林法师传》等。

总结六朝时期佛教艺术是中国佛教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佛教艺术的发展达到了一个巅峰,成为了中国文化和佛教文化交融的代表。

佛教雕塑、佛教绘画和佛教文化艺术的发展和变化,不仅代表了佛教文化的某种趋势和风格,更是表现了当时中国文化的繁荣和高峰。

浅析中国佛像艺术的演变

浅析中国佛像艺术的演变

浅析中国佛像艺术的演变作者:王辉来源:《现代交际》2011年第01期[摘要]在佛教传入中国以前,中国的佛像雕塑艺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

很多出土的文物中的雕像造型生动优美,神采奕奕,这表明中国古代的雕像已经具有很悠久的历史。

佛教的传入对中国古代的佛像艺术有了很大的推动,并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的佛像雕塑艺术宝库。

对中国传统雕塑产生极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内容上由以表现人和动物为主题,变为着重表现佛、菩萨的宗教信仰崇拜;在技巧上由简明质朴发展到了精巧圆熟;在风格上由雄伟、挺秀转为庄严、富丽。

[关键词]佛教中国佛像艺术特征时代精神影响[中图分类号]B9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1-0071-01一、佛教的传入与中国佛像艺术的起源印度佛教的传入主要是通过丝绸之路逐步深入到中国内地的。

佛教最初的传入与中国的本土文化是有矛盾的,它经过不断的适应,并与中国文化相融合,被人们所广泛接受。

中国佛像受印度佛像影响最大是“犍陀罗艺术”,犍陀罗艺术中佛像有很明显的艺术特征:身材匀称,其佛与菩萨像一般都体型高大;前额较宽;鼻梁高挺,眉细而长;嘴唇薄;头发和髻呈波纹状,呈螺旋状;衣服及带饰都如印度人;衣服紧贴在身上。

中国佛像对此吸收并进行了演变。

二、中国佛像艺术的特点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从各个方面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影响,其中对中国古代佛像艺术的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

佛像一般在两个场所,一是佛殿,二是石窟。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像和犍陀罗佛像一样,把佛及其胁从弟子均塑造成亲切微笑的青年形象。

原因是早期从印度传来的佛教,因之前早吸收了大约公元前一世纪时西方希腊雕刻艺术的影响,开始雕刻佛像、菩萨像,也就面部像希腊人,甚至有的佛头像与希腊的太阳神阿波罗头像很相似。

佛穿的袈裟很轻柔,而菩萨像则像腼腆的少女。

佛教东来之初曾被视为一种神仙方术。

经过百余年到了汉末,佛陀与道教的区分仍不很明确。

魏晋时,人们以老庄解释佛教,东晋以后佛学又与玄学趋于合流,深为士大夫们所欣赏。

佛教雕塑入门知识点总结

佛教雕塑入门知识点总结

佛教雕塑入门知识点总结一、雕塑材料佛教雕塑的材料种类繁多,主要包括石雕、金属雕塑、木雕、泥塑和瓷塑等。

每种材料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适用场合。

石雕在佛教雕塑中占有重要地位,石质雕刻可以保存较长时间,并且具有一定的装饰价值。

金属雕塑则以其精致的工艺和金属光泽受到人们的喜爱。

木雕作为一种传统材料,常被用来雕刻大型佛像,其自然的纹理和色彩给人以亲近自然的感觉。

二、造像技法佛教雕塑有着丰富的造像技法,其中最为常见的包括浮雕、圆雕和塑铸。

浮雕是指在平面上雕刻出浮出的图案,常见于佛教石碑和壁画中。

圆雕则是将立体的雕塑像塑造出来,能够展现出雕塑的全貌和立体感。

塑铸是一种使用铸造技法制作雕塑的方法,常用于制作金属佛像。

这些技法各有千秋,在表现形式和细节处理上各有不同,可以根据不同的艺术需求和寓意选择合适的技法。

三、佛教雕塑的题材佛教雕塑的题材多样,主要包括佛陀形象、菩萨形象、神明形象、护法神像等。

佛陀形象常以释迦牟尼佛为主,而菩萨形象则有观音菩萨、文殊菩萨、地藏菩萨等。

神明形象则包括各种佛教传说中的神祗,如天人、龙王等。

护法神则是佛教信徒的护法和守护神明,通常被雕刻在佛寺的门楼、墙壁、庙宇等地方。

四、佛教雕塑的象征意义佛教雕塑的象征意义丰富多样,常常通过形体、表情、手势、神态等方式来表达。

其中,佛陀手势被称为“印相”,不同的手势代表着不同的含义,如施无畏印、福德印、智慧印等。

菩萨形象也常以不同的手势和姿态来表达其所代表的含义和作用。

此外,佛教雕塑中的各种象征物品和装饰也都有其特定的象征意义,如莲花、宝珠、鼓、伞等。

五、佛教雕塑的发展历史佛教雕塑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印度古代,开始于公元前三世纪的著名佛教雕塑艺术,是古印度艺术的代表之作。

随着佛教的传播,佛教雕塑也传入了中国、日本、韩国以及其他东亚国家。

在不同地域和时期,佛教雕塑形式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和时代特色,各有其独特的魅力和艺术价值。

六、佛教雕塑的意义佛教雕塑是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佛教信仰的表达和传播工具,更是一种艺术形式的体现。

敦煌雕塑的艺术赏析

敦煌雕塑的艺术赏析

敦煌雕塑的艺术赏析(一)从睡佛说起在158洞窟中,我们看到《卧佛》,这是一个16米的大卧佛,也叫做《睡佛》。

首先,我们感到震惊的是大佛雄伟的气魄,长近16米。

其次,我们感到这个大佛心灵的宁静,他安安静静地睡着了。

不管人世间有什么烦恼的事,都不能打扰他。

他自己没有任何烦恼的事情,睡得那么恬适,那么平静,甚至没有噩梦。

这个佛,就是释迦牟尼。

其次,要明白,他不是在睡觉,而是“涅槃”了。

所谓涅槃,不是死,是解脱了人世间的束缚,进入了不生不灭的境界。

涅槃是佛教的最高境界。

据佛经记载,公元前587年的冬天,释迦牟尼在一次讲法中告诉弟子,三个月后将涅磐。

三个月后,释迦牟尼躺在娑罗树下,头枕北方,足指南方,面向西方,背向东方寂然无声,便是涅槃。

你看,这时的释迦牟尼双目半闭,唇含笑意,神情恬静,没有丝毫临死前的痛苦和悲哀。

他安详自信、心满意足地进入了幸福的境界。

从佛教的观点看来,这是一件幸事。

但是,只有极少数的人才知道释迦牟尼涅槃了。

我们看壁画上的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对释迦牟尼的涅槃,平平静静。

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壁画上所表现的前来吊唁的各国王子,他们不知道释迦牟尼的涅槃,以为他死了。

他们割脸、割鼻,甚至剖腹,挖心。

这个习俗,可能与原始社会流传下来的葬礼有关。

那时,老人去世,晚辈或割一耳,或割破面容,以哀悼死者。

释迦牟尼是一个真实的人。

他曾经结过婚,有过孩子,是一个男人。

但是,这座雕像,却是女像。

圆润的肌体,优美的线条,透过如纱的袈裟,隐隐约约地表现出来。

二、敦煌石窟雕像的发展敦煌莫高窟的雕塑,其宏伟壮丽,举世无双,从时间上说,上起公元366年的北凉,下到清代,上下1500余年;从雕塑的数量来说,历代雕塑三千余身,其中圆雕二千余身;从雕塑的质量来说,敦煌的雕塑,被誉为东方的维纳斯。

从敦煌各个时期的洞窟中的佛像,就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佛教中国化的进程。

雕塑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早期、中期和晚期。

(一)早期是莫高窟雕塑的发展期,是指隋唐以前的时期,特别是指北魏、西魏、北周三个时代。

从印度到蓝田孔雀明王雕塑的形象看佛教美术中国化的过程

从印度到蓝田孔雀明王雕塑的形象看佛教美术中国化的过程

从印度到蓝田孔雀明王雕塑的形象看佛教美术中国化的过程
佛教是一种重要的宗教和文化传统,在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

自佛教传入中国以来,其艺术表现形式也随之发展变化。

中国的佛教美术经历了与印度佛教美术的接触和相互融合的过程,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中国风格。

本文将以蓝田孔雀明王雕塑为例,探讨从印度到中国的佛教美术中国化的过程。

我们来了解一下蓝田孔雀明王雕塑的背景。

蓝田孔雀明王,又称为孔雀王佛,是佛教中的护法神之一。

在印度传统佛教美术中,孔雀明王的形象通常是一个披甲戴冠,手持法器,骑在孔雀上的神祇形象,是佛教中的辟支佛之一。

在佛教传入中国后,孔雀明王也得到了中国人的创作和崇拜。

蓝田孔雀明王雕塑是中国陕西省蓝田县水沟乡张家庄出土的一组北魏时期的佛教石窟雕塑,其形象是中国佛教美术中国化过程的一部分,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蓝田孔雀明王雕塑的形象在表现手法上也展现了佛教美术中国化的特点。

在印度佛教美术中,常常使用浮雕、塑像和壁画等多种形式来表现佛教故事和神祇形象。

而蓝田孔雀明王雕塑则是采用了石雕技艺,通过雕刻的方式来表现孔雀明王的形象。

这种表现手法不仅符合中国传统的雕刻工艺,也体现了中国佛教美术在表现形式上的新的发展和变化。

蓝田孔雀明王雕塑的形象在宗教寓意上也展现了佛教美术中国化的特点。

在印度佛教美术中,孔雀明王代表了智慧和神圣的力量,是佛教传统中至高无上的存在。

而在中国的蓝田孔雀明王雕塑中,孔雀明王的形象更加接近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审美情趣,比如在服饰上更加注重装饰和华丽,更贴近人们的审美需求。

这种宗教寓意的变化体现了佛教美术在中国化过程中的融合和创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雕塑看佛教的发展摘要:佛教以其禅宗思想而深入中国历史将近2000年,而其佛教雕塑不仅作为宣扬佛教禅宗的一种重要方法,更是作为其发展历史的重要见证,成为佛教文化中极具特色的组成元素。

本文讲述了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以及在中国发展的历史,分析各个历史阶段佛教雕塑所具有的不同特色,揭示中国文化与佛教文化之间的相互促进发展、融合的关系。

关键词:雕塑佛教汉化融合正文:印度佛教由释迦牟尼创立于公元前六世纪,传入中国后,逐渐汉化。

西汉至清末,经历了传入、传播、兴盛和时盛时衰几个阶段,即两汉魏晋南北朝的传译阶段,隋唐的创造阶段,以及宋元明清的融合阶段,从一个文化的“舶来物”,到被汉文化所同化,到最后完全地汉化而与民间世俗相结合,逐步发展成为我国影响最大传播最广泛的宗教。

佛教是从外国传入的,但佛教艺术在中国的发展,不可能是外来艺术的简单叠加,而是寄去了外来优秀文化艺术的精髓以后,在中国传统艺术基础上进行的再创造。

因此佛教雕塑在中国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与我们本民族文化相互借鉴、吸收、融合直至民族化、本土化的过程。

艺术总是受到时代文化的强烈影响,随着佛教在中国的逐步汉化,佛教雕塑必然地随之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佛教雕塑的发展史与佛教的发展史一样,同样是一个汉化、世俗化的过程。

并且,其发展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佛教在我国的发展变化。

1、佛教雕塑艺术的东传佛教雕塑艺术的第一次兴起应该是阿育王弘法的年代,阿育王孔雀王朝在国力强盛的基础上,宣扬佛法,佛教建筑雕刻一时大兴。

但是在阿育王时代的佛教雕刻中却回避了释迦牟尼佛具体造像问题,佛的具体造像都是用佛座、佛足印等物来“标号式”的表现,而回避佛的形象直接出现在画面上。

到公元前127年,孔雀王朝的实力已渐势微,大月氏迅速强盛起来,建立了崇奉佛教的“贵霜王朝”。

这时候开始了具体的佛教造像艺术活动,形成后世所谓“犍陀罗”、“秣菟罗”两种艺术风格。

犍陀罗和秣菟罗的佛教造像艺术随着佛教的东向传播,逐渐延伸到中国境内。

从战国到汉代,新疆地区分散着诸多小国,汉武帝时候,与汉朝有交往关系的西域诸国就从三十六个逐次增加到五十多个。

而这时候中国佛教雕塑成就主要体现在新疆地区发现的众多佛洞。

其中有新疆库车“森木塞姆千佛洞”、新疆拜城“克孜尔千佛洞”、库车库木吐拉千佛洞等。

如果把这些千佛洞的地点联系起来,就会看到有一条沿着塔克拉玛干沙漠北部边缘地带由西向东的上行传播路线。

2、南北朝时期佛教艺术的流变西域的于、莎车、疏勒一代虽然在汉代已经是佛教开始兴起的国度,但是西汉武帝刘彻“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国策雷厉风行,深入人心,此后一直是汉代治国的思想之本,佛教思想的东渐必然受到抵制。

到了三国以后,北方少数民族逐鹿中原,先后有“三秦五凉”等十六国政权更迭。

从思想文化上说,这些少数民族的汉文化根基有限,汉代儒家思想观念的影响也不深,这就为原本在西域一带甚为流行的佛教东向提供了空间。

南北朝社会弥散着崇佛的风气,由于绝大多数君王对佛教的利用和支持,以及长期的崇佛的社会生活气氛,修建佛寺和开凿石窟在这一段时期一直方兴未艾。

如果以敦煌为一个站点,那么,在十六国直至北朝时期,从敦煌到玉门,再到张掖、威武的各个站点,正是沿着河西走廊的通道直下到达天水,即沿着东南与西北向的祁连山北侧产生了大大小小的石窟。

这段时间的佛教雕塑艺术主要包括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的雕塑。

北方少数民族和汉人一样,都属于蒙古人种,对“佛”的理解即“当今陛下即佛”,这就是是背反的佛像造型和新疆克孜尔等地石窟的艺术形象有了一定区别。

就莫高窟的雕塑来说,佛、菩萨的头部虽然鼻梁较高直,口唇较薄,但眼窝并不内陷,眼眉骨相对平整,特别是眼脸的内眼角低于外眼角,仍有蒙古人种的明显特征。

就佛、菩萨的整体造型来说,半裸的身体,紧贴着骨肉的薄衣都可以看到印度佛教造像的某些痕迹,可以说,敦煌地区的十六国至北朝时期的造像艺术是北方少数民族的佛教艺术,还不是汉族的宗教艺术。

3、隋、唐佛教造像的逐渐“汉化”佛教的东传过程,也是不断接触汉文化的过程,尽管北朝时候,少数民族政权纷立,但作为治国治民的思想,他们还是要纳入到儒家济世意识的框架之中,而汉族士人研习佛教,更是促进了佛教和汉文化的进一步兼容。

唐代是继汉代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强盛之国。

如果说,汉代艺术如同一个巨人从莽莽林海中登上高山之巅,有着俯瞰大地般的气魄,那么,唐代艺术犹如花团锦簇的世家子弟,有的是“逍遥一世之上,睥睨天地之间”的气度。

在这个充满自信的社会中,佛教在初唐之际,虽然不被官方重视,李世民有意识地崇道抑佛,但佛教依然可以在社会上活动,相反,这一现实反而刺激它更主动地适应儒家思想统领下的社会需要。

到盛唐之时,佛家由于经过武则天执政时的大力倡导,已经相当普及。

文人相互之间探讨义理,或在寺院苦读经书以应科举,或在空余之日相邀浏览佛寺建筑,观赏壁画雕塑,几乎成为唐人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作为雕塑艺术,如果说在北朝尚有相当多的少数民族的宗教观念的反映,那么,到了北朝后期,尤其是北周的时候,佛像的造型比例与汉人接近,装彩开始富丽明艳,同时与汉文化中强调的“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审美追求相协和,北周许多造像都有生动、鲜明的精神体现,如敦煌莫高窟四二七“阿难”的虔诚、二零六窟“菩萨”的自信,都有含蓄深沉的特点,预示了造像艺术“汉化”的总趋势已不可改变。

佛教造像在隋代的时候,除了以往一佛两菩萨的格局外,又流行阿难和迦叶两位大弟子的造像,而且在具体造像上,已不再注重过去瘦削严肃的特色,面庞和手足都开始趋于丰满,鼻梁略低而双耳下垂,神情亦以和善宽厚见长。

只是由于隋代过于短促,造像艺术的进一步“汉化”,只有在唐代才得以长足的发展。

而唐朝佛教雕塑在构图和造型上突破了北朝的诸式,使雕塑形象贴近世俗社会的生活情调,换言之,完全以汉文化的审美标准来创作佛教造像,“汉化”的佛教造像已经成熟了。

4、汉化佛教造像的世俗化发展宋元明清是佛教经过隋唐的汉化成熟之后与世俗文化紧密结合的时期。

在佛像雕塑艺术上则表现出与世俗审美、民间文化的相结合。

(1)宋代佛教与雕塑北宋立国后,采取“只看文章,不论门第”的科举方针,促使大批出身平民的子弟通过科举进入朝廷,形成艺术审美层次上的文人士大夫群。

他们和贵族的追求富丽堂皇的审美意识不同,更主张含蓄平和,天真自然的格调。

同时,宋代市民阶层扩大,增加了佛教的新教徒。

同样,作为市民的信徒也会把自己的生活审美趣味有意无意地影响到佛教艺术活动中来。

我们看到,宋代以来的石窟造像在数量上说不如唐代那样众多,但是在石刻造像或彩塑佛像上的精神体现,却更注意于生活趣味的展示。

南宋经济一度发展,海外贸易亦较唐代发达,作为都市的经济活动相当昌兴,社会生活相对安定而富足,因此可以说,宋代佛教造像的进一步世俗化是有深厚的市民社会基础的。

民间的世俗观念必然会进一步影响造像艺术。

如飞来峰临溪有大弥勒佛造像,形体肥胖,坦胸露腹,圆头大耳,作开口嬉笑状,完全不同于唐代庄严肃穆的弥勒形象。

自此之后流行的弥勒佛像不再有法相庄严的肃穆意味,而是带有浓厚市民审美趣味的布袋和尚的形象,和“大肚能容,笑口常开”的通达人生观相谐和,成为各地寺院庙宇山门后首先出现的第一尊喜佛、笑佛。

宋代是佛教雕塑艺术还体现在宋代北方的石窟造像。

北宋石窟在地区分布上不广,近代以来在陕西北部黄陵至延安一线发现一批宋代石窟,确实富有特色的当代雕塑艺术作品之一。

和唐代相比,这些石窟造像并没有出现多少心得题材,但在一些原有的传统题材表现上,却有不少从前所未曾有过的构思。

例如,“涅槃变”是北朝至唐代盛行不衰的表现对象,艺术处理上一般都是众弟子面对主尊的圆寂而表现出的痛苦,着重在呼天抢地般的动态塑造上。

相较而言,富县阁子头寺石窟的佛涅槃造像、黄陵千佛寺石窟的佛涅槃造像,围绕卧佛的众弟子没有举手投足,或持刀相残的动态。

大部分弟子的神情是哀伤而不能自制,或以手扶额,或以手掩目,即如黄陵窟顶一缕祥云护持的摩耶夫人也只是扶手掩面饮泣而已。

另外,菩萨的造像在宋代已经普遍注重衣饰的装扮。

子长县北钟山石窟佛坛上一尊坐式菩萨,头发向上作高髻,四周长发披下覆肩,插满花钿。

双肩长披巾交缠花结披下,璎珞从顶上垂至正胸落下,双裙覆盖双足。

长披巾垂落莲座,散挂在莲花瓣上。

衣饰之外,宋代菩萨造型还普遍出现半倚坐的形式,上身斜倚,右手撑立台座。

右脚垂下,左腿屈膝放台座上。

左手腕放膝上,手掌垂下,是一种相当轻松散漫的坐姿。

这种装饰化的倾向恰恰也体现了市民阶层对于佛教造像艺术形象的审美倾向,这也正是佛教雕塑的世俗化的体现。

(2)元代“梵式”造像的插曲元朝虽以藏传佛教为国教,但对其他宗教如汉地佛教、儒教、道教、乃至外来的回教、基督教等,也不予排斥,而取宽容姿态。

但由于因西藏密宗势力随元朝军事统治力量的推展,普遍渗入全国各地,据有宗教的特权,喇嘛们幻想政教合一的局面,全国各宗派的佛法,都受到极大的斫丧,从此各宗佛教,元气大丧,几至一蹶不振,只有禅宗在丛林制度的卵翼下,尚能存其微弱的传统命脉。

净土宗因其平易近人,始终还能存在,而为民间普遍的信仰。

就雕塑而言,元代出现出现了所谓的“梵式”造像。

这种梵式造像一开始就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由于藏传佛教的传入以及政权对于藏传佛教的扶持,藏传佛教的势力扩散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佛教雕塑艺术作为一种附属,必然会受到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这就体现在元代“梵式”造像的出现。

梵式造像实际上是藏蒙佛教造像样式,在仪规上比起已经“汉化”、“俗化”的佛教造像又有一套标准,总的来说就是:佛面丰满如月,菩萨、度母面修长如枣状,护法深面方影,呈四方形。

梵式造像的另一特色是服饰、背光、莲座、须弥座等法相相当丰富,人体结构关系的表现却相当简单,神情表现亦显浅薄。

然而元蒙政治势力一度推广的梵式造像终究抵不过世俗的力量,在大江南北消退了。

因此,元代“梵式”造像只能作为佛教雕塑上的一个插曲,并没有长远的发展。

(3)明清彩塑造像与工艺造像明清是中国佛教的衰微时期。

在理学的制约下,佛学研究进一步衰微;佛教思想为满足一般信徒的现实利益和个人愿望,与儒、道乃至民间信仰、神话传说等更加紧密结合。

与此同时,与净土信仰有关的各种佛教实践,如念佛法会、放生法会等十分盛行,人们对观音菩萨、地藏的信仰普遍加强。

由于这时候佛教在民间的广泛传播,人民大众的世俗观念进一步渗透到佛教文化当中,如果说唐代是佛教汉化的成熟期,那么明清则是完成了佛教的最后的汉化与世俗化。

由于佛教与世俗的结合,佛教雕塑在审美趣味上更加倾向与世俗的审美。

在造像题材上,由于明代志怪、传奇小说流行,佛教的尊神往往和民间流传的种种神话人物,历史人物想混杂,互为补充,使得佛教造像题材显得庞杂。

在造像技艺上更是结合了民间的创造力,使得明清时代的佛教造像又开始了新的一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