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基础化学小结

合集下载

大一基础化学总结

大一基础化学总结

大一基础化学总结1. 引言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对于理解物质的性质、变化规律以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大一基础化学课程为我们提供了化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技能。

通过学习基础化学,我们能够理解化学的基本原理以及其在现实生活和其他学科中的应用。

2. 原子结构2.1 原子模型在大一基础化学中,我们学习了原子模型的发展历程。

从道尔顿的实心球模型到汤姆孙的“西瓜糖果”模型,再到卢瑟福的金属箔散射实验,我们逐渐认识到原子具有核和电子的结构。

2.2 原子的组成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电子围绕原子核旋转,带负电。

2.3 原子的电子排布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一定的规则,包括能级、壳层、轨道和电子数等概念。

能级表示电子的能量状态,壳层表示能级的集合,而轨道则表示电子在特定壳层内运动的路径。

根据泡利不相容原理、奥克塔规则和胡克定律等规则,我们可以确定原子中电子的排布顺序。

3.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家根据元素性质的共性和周期性总结、分类的重要工具。

在大一基础化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元素的分类。

3.1 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按照原子序数的递增顺序排列,并且按照元素的电子排布和性质进行了分类和分组。

周期表的列称为周期,横行称为周期。

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按照周期表的结构和规则,能够反映元素的周期性变化。

3.2 元素分类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根据电子配置和性质可以分为金属、非金属和类金属等不同类别。

金属通常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非金属通常具有较高的电负性和较低的导电性和导热性;类金属在性质上介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

4. 化学键和分子结构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用来形成分子或晶体。

在大一基础化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化学键的种类和形成过程,以及分子的结构。

4.1 化学键的种类常见的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医学生基础化学大一知识点总结

医学生基础化学大一知识点总结

医学生基础化学大一知识点总结大一医学生基础化学知识点总结在医学生物学学科中,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对于学习生物化学和药理学等后续课程的理解和应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大一学习阶段,我们学习了一些基础的化学知识,这些知识将成为我们未来学习和实践的基础。

本文将总结医学生大一阶段所学习的基础化学知识点,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和理解。

1. 原子结构和周期表1.1 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电子以能级的形式存在。

1.2 原子质量单位:原子质量单位(amu)是一个无量纲的物理常数,常用于表示原子质量。

1.3 周期表:周期表是化学元素按照原子序数和元素性质排列的表格。

它分为周期和族,周期表上的元素有特定的周期趋势和族趋势。

2. 化学键和分子结构2.1 化学键: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在一起形成分子或者晶体。

共价键和离子键是最常见的两种化学键。

2.2 分子结构:分子结构指的是分子中原子的相对排列方式,包括分子的几何构型和键长、键角等参数。

3. 化学方程式和化学计量3.1 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方程式由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组成。

化学方程式反映了物质的物质转化过程和化学反应的平衡。

3.2 化学计量: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例关系称为化学计量关系。

通过化学计量关系,可以计算物质的反应量和生成量。

4. 氧化还原反应4.1 氧化还原反应:又称为红ox化和还原reduction反应,是指物质中电子的转移过程。

有氧化剂和还原剂两个参与反应的物质。

4.2 氧化态和还原态: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的氧化态指的是物质中元素的最高化合价,还原态指的是物质中元素的最低化合价。

5. 酸碱中和反应和pH值5.1 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称为酸碱中和反应。

5.2 pH值:pH值是用来衡量溶液酸碱性的指标。

pH值越小,溶液越酸性;pH值越大,溶液越碱性;pH值为7,溶液为中性。

大一基础化学原子结构总结

大一基础化学原子结构总结

大一基础化学原子结构总结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所示:引言部分是一篇长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用于向读者介绍所要讨论的主题和内容,并提出文章的目的和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着重讨论大一基础化学中的原子结构。

原子结构是化学的基础,它的理解对于我们深入学习化学知识具有关键性的意义。

原子结构的研究起源于古希腊哲学家们的思考,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家们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实验研究,逐渐揭示了原子结构的奥秘。

通过先驱者们的工作,我们了解到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基本单位,它由电子、质子和中子组成。

本文将首先介绍原子的基本概念和历史发展。

我们将回顾古希腊哲学家对原子的思考和假设,以及后来科学家通过一系列实验的结果,逐渐建立起现代原子理论的进展。

了解原子的历史发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现代原子结构理论的重要性和科学价值。

之后,我们将深入探讨原子结构的组成和特征。

我们将讲解原子模型,从最早的汤姆逊模型到后来的卢瑟福模型和波尔模型,以及现代的量子力学模型。

我们将详细解释原子的组成部分,包括电子、质子和中子的性质和相互作用。

我们还将介绍原子的特征,如原子的质量、电荷、能级和轨道等。

总而言之,本文旨在全面总结大一基础化学中的原子结构知识。

通过对原子的基本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回顾,以及对原子结构的组成和特征的深入探讨,我们希望读者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和掌握原子结构的重要性和基本原理,为进一步学习化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引起读者对化学领域的兴趣,并激发他们对原子结构及其研究的好奇心。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包含以下内容:文章结构部分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对整篇文章的概览和组织框架。

通过清晰地介绍文章的章节和内容安排,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结构和逻辑,从而更好地掌握文章所要传达的信息。

本文的文章结构如下:引言部分将概述原子结构的重要性和研究意义,并介绍文章的结构安排和目的。

正文部分主要分为两个章节,分别是原子的基本概念和历史发展,以及原子结构的组成和特征。

大一无机化学下知识点总结

大一无机化学下知识点总结

大一无机化学下知识点总结大一无机化学课程是理工类大学本科生通常要学习的一门基础化学课程。

它是化学专业学生的基础课,也是其他学科领域的前提。

下面将对大一无机化学课程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1. 原子与元素周期表无机化学研究的基础是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

原子是最小的化学单位,由带电粒子构成,包括质子、中子和电子。

元素周期表是一种分类和组织所有已知元素的方式,它按照原子序数排列元素,并将它们分为不同的组和周期。

2. 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相互之间的结合。

常见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离子键是由正负带电离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形成的,如NaCl中的Na+和Cl-。

共价键是由原子之间相互共享电子形成的,如氢气中的两个氢原子共享电子。

金属键是金属元素之间由金属离子形成的。

3. 结构与几何体分子的形状对其性质和反应至关重要。

分子的结构主要受共价键和孤对电子的影响。

几何体的形状取决于中心原子周围的原子数目和孤对电子的存在。

常见的分子形状有线性、平面三角形、四面体等。

4. 配位化合物配位化合物是由一个中心金属离子和周围以配体形式存在的原子或分子构成的。

配位数指的是金属离子周围配体的数目。

配体中的原子或分子通过配位键与中心金属离子结合。

配位化合物的性质和结构对于催化、分离和生物学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5. 化学反应动力学和平衡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反应速率和反应机理。

平衡化学研究在给定条件下各组分之间的相对浓度。

各种反应速率常数和平衡常数可用于衡量反应的速率和平衡位置。

6. 配合物和离子平衡在水溶液中,配合物和离子之间可以发生反应。

这些反应的平衡与络合反应和配体和金属离子的亲和力有关。

离子平衡也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科学和水处理等领域。

7. 酸碱平衡酸碱平衡是无机化学中的重要概念。

酸是能够释放质子(H+)的物质,碱是能够接受质子的物质。

酸碱中和反应是质子的转移过程。

8.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涉及电子的转移过程。

大一化学知识点梳理

大一化学知识点梳理

大一化学知识点梳理化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学科,是大一学生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

在大一化学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以建立起对化学的基础理解。

本文将对大一化学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化学知识。

1.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原子是物质的最小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带正电荷,中子无电荷,电子带负电荷。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电子以轨道围绕原子核运动。

同时,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结构也是大一化学学习的重点,元素周期表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化学性质进行排列。

2. 化学键和化合物化学键是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常见的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离子键是正负电荷之间的电吸引力,共价键是原子间电子的共享,金属键是金属中自由移动电子形成的独特键。

化合物是由两个或更多种元素以化学键相互结合而成的物质,常见的化合物包括盐类、酸、碱和氧化物等。

3. 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是物质发生变化并转化成其他物质的过程,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包括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置换反应等。

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过程的符号表示,反应物在左侧,生成物在右侧,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用“→”表示。

4. 化学计量学和物质的量化学计量学是研究物质之间质量关系和化学方程式的关系,包括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和摩尔等。

物质的量是衡量物质数量的单位,用摩尔(mol)表示。

摩尔质量是指物质的质量与其摩尔数的比值,单位为克/摩尔。

5. 溶液和溶剂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体系,溶质可溶于溶剂中形成均匀透明的溶液。

溶涂是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根据溶解度的不同,溶液可以是饱和溶液、过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6. 化学平衡和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是指化学反应物质浓度或沉积速度不发生净变化的状态。

常见的化学平衡包括酸碱中和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质浓度或沉积速度的变化量,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包括温度、浓度、催化剂和表面积等。

大一基础化学第七版知识点总结

大一基础化学第七版知识点总结

大一基础化学第七版知识点总结大学的化学课程是理科生们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大一基础化学第七版提及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以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

一、原子与分子在化学中,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

它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其中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荷、电子带负电荷。

原子的核心为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原子核,而电子则环绕在原子核外。

分子是由相同或不同的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粒子。

化学键可分为共价键和离子键。

共价键是由共享电子对形成的,当电子对共享得越多,键越强。

离子键则是由电子的转移形成的,通常是阴阳两种带电离子互相吸引而成。

二、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发生变化的过程。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发生变化并生成产物。

通常可以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化学反应。

方程式中的化学式代表反应物和产物的组成,而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性表示了反应物与产物之间的摩尔比例关系。

化学反应的速率取决于多种因素,如温度、浓度、催化剂等。

较高的温度通常会加快反应速率,因为高温加快了分子的运动速度。

浓度的增加也会增加反应速率,因为有更多的反应物分子能够相遇。

催化剂是能够改变反应速率的物质,它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来加速化学反应。

三、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物质的性质可以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在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硬度、密度等。

化学性质则指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燃烧、腐蚀等。

物质的性质还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来描述。

宏观性质是指人眼可以直接观察到的性质,而微观性质则需要通过实验和测试来确定,如热力学性质、电化学性质等。

四、化学键与化学离子化学键是维持原子之间结合的力。

共价键是通过原子间电子的共享形成的,它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单一共价键、双重共价键和三重共价键。

离子键是由正负电荷间相互吸引而形成的,在化学反应中经常与共价键共存。

化学离子是带电粒子,它可以是正离子或负离子。

大学有机化学 小结(一)

大学有机化学 小结(一)

大学有机化学小结(一)引言概述:大学有机化学是化学专业中的重要课程之一,主要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反应机制。

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于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和应用于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五个大点来总结大学有机化学的主要内容。

正文:一、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和结构1. 碳骨架的命名规则:主链、侧链和官能团的命名方式。

2. 确定化合物结构:使用谱学方法(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等)确定化合物的结构。

3. 分子构象和构象异构体:立体化学的基本概念,构象异构体的分类和间隔能的影响。

二、有机化学反应的相关原理1. 化学键的形成与断裂:酸碱催化、共价键的极性和强度。

2. 亲核反应和电子亲合反应:主要以亲核试剂或电子亲合试剂作为反应物,介绍亲核试剂的选择性和反应条件的控制。

3. 重排反应和杂环化合物的合成:重排反应的类型和机制,杂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和重要性。

三、有机化学的机理研究1. 反应速率和反应动力学:反应速率方程的推导和解析解,活化能的概念。

2. 反应中的中间体与过渡态:电子云重新排列和键形成的过程,中间体和过渡态的能量垒和稳定性。

3. 化学平衡和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平衡的条件,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和影响因素。

四、有机合成方法1. 烃类的合成:烷烃、烯烃和芳香烃的合成方法。

2. 醇和酚的合成:亲核加成、消除和还原反应。

3. 氨基化合物的合成:胺和酰胺的合成方法。

五、有机化学的应用领域1. 药物化学:药物的设计、合成和活性研究。

2. 食品添加剂和香料:合成甜味剂、防腐剂和调味剂。

3. 聚合物材料的合成:合成高分子材料如塑料和纤维。

总结:通过对大学有机化学的概述,我们可以了解到有机化学的命名和结构、反应原理、反应机理研究、有机合成方法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的内容。

掌握这些基本知识,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和应用有机化学在现代化学中的重要性,为将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一工科化学知识点总结

大一工科化学知识点总结

大一工科化学知识点总结一、化学基础知识1. 元素和化合物在化学中,元素指的是由同一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物质,化合物是由不同种类的原子组成的物质。

2. 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分为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

3. 物质的分类物质根据其组成元素可以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根据其组成结构可以分为分子物质和非分子物质。

4.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包括化学方程式、摩尔和物质的计算等内容。

二、化学实验基础1. 安全知识化学实验存在一定的危险性,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安全知识,如化学品的标志、实验室常规和急救等。

2. 基本仪器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有烧杯、容量瓶、酒精灯、试管和计量管等。

3. 基本操作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基本操作包括称量、溶解、过滤、加热、制取气体等。

三、常见物质的性质与应用1. 金属金属具有导电、导热和延展性等特点,常见的金属包括铁、铜、铝等。

2. 非金属非金属常用的代表物质有氧气、氮气和氢气等。

3. 酸碱盐酸有酸性、碱有碱性、盐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的化合物。

四、纯净物质和混合物1. 纯净物质纯净物质是由同种分子或离子组成的物质,如金属元素、无机盐和有机物。

2. 混合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物质,如空气、淡盐水和砂糖水。

五、化学能与化学反应1. 细胞呼吸细胞呼吸是生物体内的一种化学反应过程,会释放能量。

2. 核能与核反应核反应是原子核发生变化的过程,会释放巨大的能量。

六、常见物质的组成及其性质1. 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的气体,主要是燃烧不完全产生的。

2.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不可燃的气体,是生物体内的一种代谢产物。

3. 氧气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可燃的气体,是生物体内的一种重要气体。

4. 氢气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可燃的气体,是化学反应中的还原剂。

七、常见物质的制备和应用1. 盐酸盐酸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有腐蚀性的液体,常用于化学实验室中。

化学大一知识点归纳

化学大一知识点归纳

化学大一知识点归纳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基本性质、组成、结构、变化和相互作用的科学学科。

作为理工科的一门基础必修课,大一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化学的基础知识。

本文将对化学大一知识点进行归纳。

一、原子结构1.1 原子模型:包括汤姆孙原子模型、鲁瑟福原子模型和玻尔原子模型。

1.2 元素的基本性质:原子序数、原子量、化学符号等。

1.3 元素的电子结构:由主量子数、角量子数和磁量子数确定。

二、化学键和化合价2.1 共价键: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进行化学结合。

2.2 极性共价键:共享电子对不平均地分布在两个原子之间。

2.3 离子键:通过正负电荷的相互吸引进行化学结合。

2.4 金属键:金属离子通过自由电子互相结合。

2.5 化合价:原子在共价化合物中所呈现的价数。

三、化学方程式和化学反应3.1 化学方程式: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化学变化关系。

3.2 氧化还原反应:电子的转移引起化学反应。

3.3 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

3.4 气体的化学反应:气体的反应容易受到压力、温度和浓度的影响。

四、化合物的性质4.1 酸碱性:酸性溶液具有酸性物质的特征,碱性溶液具有碱性物质的特征。

4.2 氧化性和还原性:具有氧化剂特性的物质能够氧化其他物质,具有还原剂特性的物质能够还原其他物质。

4.3 溶解性:物质在溶液中的溶解程度。

五、物质的组成5.1 元素与化合物:元素是由相同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化合物是由两个或更多不同元素以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物质。

5.2 水和溶液:水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溶液是溶质在溶剂中形成的均匀混合物。

六、摩尔和化学计量6.1 摩尔质量:单位摩尔物质的质量。

6.2 摩尔体积:单位摩尔气体的体积。

6.3 摩尔浓度:溶质在溶液中的摩尔量与溶液总体积的比值。

七、化学平衡和化学反应速率7.1 平衡常数:反应物浓度和生成物浓度之间的比值。

7.2 平衡常数与平衡位置:平衡常数大于1表示反应向生成物方向偏移,小于1表示反应向反应物方向偏移。

基础化学大一知识点总结大全

基础化学大一知识点总结大全

基础化学大一知识点总结大全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是理工科学生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

在大一阶段,学生将接触到许多基础化学知识,这些知识将为日后更深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对大一阶段的基础化学知识进行全面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

一、化学基本概念1. 化学的定义: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 原子: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3. 元素:由具有相同原子序数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目前已知118种元素。

4.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

5. 反应方程式:描述化学反应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6. 物质的分类:元素和化合物,以及混合物和纯物质的区别。

二、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1. 原子结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围绕原子核运动的电子分布在不同的轨道上。

2. 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排列的化学元素表格,可以用来预测元素的性质和结构。

3.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族、原子半径、电离能、电负性等。

三、化学键与化学反应1. 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以及它们的特性、性质和结构。

2. 化学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生成反应等基本反应类型。

3.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平衡常量、平衡位置和影响平衡的因素。

四、溶液与溶解度1. 溶液的定义:溶质溶解在溶剂中而形成的均匀混合物。

2. 溶解度:溶液中溶质的最大溶解量,与温度、压力等因素有关。

3. 浓度: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比、体积比、摩尔浓度等。

五、气体与气体反应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 nRT,解释理想气体的性质和行为。

2. 气体压力:压强、大气压、压力单位等。

3. 气体反应:气体的摩尔分数、摩尔比例、摩尔体积等。

六、化学热力学1. 热力学基本概念:焓、熵、自由能和吉布斯自由能。

2. 热力学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3. 热化学反应:热反应焓变、热反应标准焓变、热反应热力学平衡等。

七、酸碱中和与溶液的pH值1. 酸碱中和反应:酸、碱和盐的定义与性质。

大一化学工程基础知识点总结

大一化学工程基础知识点总结

大一化学工程基础知识点总结在大学的化学工程专业学习中,化学工程基础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

它为我们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为之后的专业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本文将对大一化学工程基础课程的一些关键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能够为广大学习化工的同学们提供一点帮助。

一、化学工程概述化学工程是研究化学过程的物理、化学、数学及工程等方面知识的综合应用学科。

它研究如何通过改变物料的组成、状态以及反应条件等因素,实现化学过程的控制和优化。

同时,化学工程还研究如何设计、构造和运行化学过程的设备,以及如何管理化学工程项目等。

二、化学平衡在化学工程中,化学平衡是一个非常核心的概念。

化学平衡是指在一个封闭系统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浓度达到一定的比例,使得反应速率前后保持不变。

在化学平衡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称为化学平衡常数。

通过对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可以预测反应物质的浓度变化。

三、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失或生成物出现的摩尔数。

化学反应速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浓度、压力以及催化剂的存在等。

在化学工程中,我们经常需要通过调整这些因素来调控反应速率,以实现化学过程的控制和优化。

四、物质传递物质传递是化学工程中另一个重要的概念。

它涉及到物质在不同相间的传递过程,如气体与气体之间的传质、液体与液体之间的传质以及固体与液体或气体之间的传质等。

物质传递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浓度差、温度差、物理吸附等。

掌握物质传递的原理和方法,可以指导我们在化学过程中进行传质操作的设计和优化。

五、热力学热力学是研究能量转化和能量守恒的科学。

在化学工程中,热力学经常被应用于热工过程的优化。

热力学涉及到热平衡、熵变、焓变等概念,它可以用来解释化学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和能量传递的原理。

六、传热传质在化学工程中,传热传质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它涉及到热量和物质在不同相间的传递过程。

传热传质的过程可以通过对传导、对流和辐射的研究来了解。

无机化学大一知识点总结手写

无机化学大一知识点总结手写

无机化学大一知识点总结手写无机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非碳化合物及其性质、结构和反应规律。

大一学习无机化学,是为了打下化学基础知识,并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下面是无机化学大一知识点的手写总结:一、元素与原子结构在无机化学中,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而元素又由原子组成。

原子由核和电子构成,核中包含质子和中子,电子环绕核运动。

原子的质子数就是其原子序数或电子数,而中子数可以通过原子的质量数减去质子数得到。

二、化学键与化合物的命名1. 电子共享键: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如氢键、氧键。

2. 电子转移键:一个原子失去电子,另一个原子获得电子,形成带电离子,如氯离子Cl-、钠离子Na+。

化合物的命名遵循一定的规则,常见的有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依次命名阳离子和阴离子,共价化合物要根据化学式的元素种类和个数命名。

三、化学反应与平衡1. 化学反应类型:(1)加热反应:反应物通过加热产生产物,如燃烧反应。

(2)置换反应:反应中两种离子相互置换位置,如单质与化合物反应。

(3)酸碱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2. 化学方程式与化学计量:化学方程式描述了反应物与产物的种类和个数。

对于平衡状态下的化学反应,可以根据反应物与产物的物质的量比例来写出化学计量关系式。

四、周期表与化学周期律周期表是由元素按照原子序数和元素性质排列而成的表格。

周期表是无机化学的基础,可以用来预测元素的性质和化合物的反应规律。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由原子结构决定的,周期表上横向的周期称为周期,纵向的列称为族。

五、溶液和溶剂溶液是指溶质溶解于溶剂中形成的均匀混合物。

常见的溶液类型有:固体溶解于液体、气体溶解于液体和液体溶解于液体。

溶液中溶质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决定了溶解性,其中水是一种重要的溶剂,被称为“万能溶剂”。

六、酸碱与氧化还原反应1. 酸碱反应:酸是能释放H+离子(质子)的物质,碱是能释放OH-离子的物质。

酸碱反应中,酸和碱中的离子相互交换位置,生成盐和水。

大学化学基础期末总结

大学化学基础期末总结

大学化学基础期末总结【引言】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规律以及与能量的交互关系的科学。

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自然科学学科,化学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大学化学基础课程作为大学学习的重要一门课程,对学生的科学素质、学科基础、思维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通过对整个学期所学内容的总结和回顾,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和理解化学知识,加深对化学的兴趣,以及为今后学习更高级的化学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知识回顾】本学期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1.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我们首先学习了化学的基本概念,如物质、能量、化学反应等,并了解了化学中的基本规律,如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

这些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是化学学科的基础,对于我们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2.元素、化合物和化学式我们学习了元素的概念和特性,了解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元素的分类。

同时,我们学习了化合物的概念和性质,并掌握了化学式的书写和命名规则。

这些知识对我们理解元素和化合物的组成和性质,以及进行实验和研究都有重要的帮助。

3.化学反应和化学平衡我们学习了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并了解了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平衡。

通过学习化学反应和化学平衡,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预测化学反应的结果,并进行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的控制和调控。

4.溶液、酸碱和氧化还原反应我们学习了溶液的概念和性质,并了解了酸碱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特点和应用。

通过学习溶液、酸碱和氧化还原反应,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在生活和实验中的应用,如水处理、药物制造、金属加工等方面。

5.有机化学基础我们学习了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结构特点,了解了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性质。

通过学习有机化学基础,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有机化学在生物、医药、化工等领域的重要性,并为以后学习更深入的有机化学课程打下基础。

【二、实验操作】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外,我们还进行了多次实验操作。

在实验中,我们学会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和安全措施,如称量、溶解、过滤、析出等。

大一化学知识点梳理总结

大一化学知识点梳理总结

大一化学知识点梳理总结(此处省略标题,直接进入正文)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是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重要一环。

对于大一学生来说,掌握化学基础知识是建立深厚化学素养的重要一步。

本文将对大一化学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梳理总结,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一、化学基本概念与实验室安全1. 物质的分类与性质:在化学中,物质根据其组成和性质可分为元素和化合物。

元素是由原子组成,可通过化学符号表示;而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按固定比例结合形成。

此外,化学还研究物质的性质,如颜色、臭味、熔点等。

2. 基本粒子与相态转变:化学基本粒子包括原子、离子和分子。

原子是最小的化学颗粒,同一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化学特性;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结合而成的。

在不同条件下,物质会发生相态转变,如固态、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相互切换。

3. 实验室安全与操作技巧:在进行实验室操作时,安全意识与操作技巧同样重要。

必须佩戴实验室安全装备,注意安全用火和储存化学品的方法,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

二、原子与元素周期表1. 原子结构与元素符号: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而电子围绕核心运动。

元素由其原子核内质子的数目决定,而元素符号通常用拉丁字母缩写表示。

2.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元素原子序数排列的化学元素表格,可以为我们提供元素的基本信息。

元素周期表按周期性规律将元素分类,便于我们理解元素之间的关系和性质。

三、化学键与化学反应1. 化学键的形成:化学键是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主要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离子键是正负电荷之间的电荷作用力,共价键是电子共享,金属键是金属中导电电子的共享。

2. 化学反应与反应类型:化学反应指物质发生变化并形成新物质的过程。

化学反应可分为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置换反应和合成反应等不同类型。

四、化学方程式与摩尔计算1. 化学方程式的表示:化学方程式通过化学符号和化学计量数表示化学反应。

大一分析化学知识点总结

大一分析化学知识点总结

大一分析化学知识点总结分析化学是研究分析方法和技术的一门学科,对于化学专业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在大一阶段,我们学习了许多分析化学的基础知识和技术。

下面,我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一、分析化学基础知识1. 分析化学的定义与分类- 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成分和性质的科学,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大类。

- 定性分析用于确定物质的成分和性质,例如鉴别有机物的官能团。

- 定量分析用于测定物质的含量,如酸碱滴定、原子吸收等。

2. 分析物质的样品准备- 样品准备是分析化学的重要步骤,包括溶液的配制、固体样品的制备等。

- 配制溶液时需控制浓度和容量,避免溶解不完全或超出目标浓度。

3.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试剂与仪器设备- 常见的试剂有标准物质、指示剂、络合剂等,用于定量或定性分析中。

- 常用的仪器设备有天平、移液器、分光光度计等,用于称量、移液和测量。

4. 分析化学的常用方法和技术- 标准加入法:通过加入已知浓度的标准物质来推算待测物质的浓度。

- 原子吸收光谱法:利用原子吸收的特性来测定物质的含量。

- 气相色谱法:通过分离和检测样品中的化合物来鉴定它们的成分。

- 毛细管电泳法:利用电流和毛细管等进行物质的分离和检测。

二、定性分析知识点1. 离子反应的颜色变化- 铁离子的酸性溶液可以通过加入氢氧化钠来生成棕色沉淀。

- 钡离子可以通过加入硫酸来生成白色沉淀。

2. 官能团鉴别- 醇类可以通过尾气点燃产生蓝色火焰反应。

- 酮类可以通过使用2,4-二硝基苯肼溶液来检验。

三、定量分析知识点1. 滴定反应- 酸碱滴定法是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通过酸碱溶液反应的中和点来测定浓度。

- 需要注意指示剂的选择和滴定过程中溶液的搅拌与控制。

2. 原子吸收光谱-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测定物质含量的重要方法,利用物质对特定波长的光吸收的特性。

- 需要选取合适的光源、样品浓度和火焰条件,避免干扰物质的影响。

3. 毛细管电泳- 毛细管电泳法是分离和检测化学物质的有效手段。

大一基础化学知识点归纳

大一基础化学知识点归纳

大一基础化学知识点归纳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的科学,作为理工科领域中重要的一门学科,大一学生首次接触到的化学知识点往往是基础而重要的。

本文将对大一基础化学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概述,帮助大家系统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一、物质分类与性质1. 物质的分类:元素和化合物2.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二、原子与分子1. 原子的组成和结构2. 元素的原子量和分子量3. 分子的组成和结构4. 原子和分子的化学式三、化学方程式与化学反应1. 化学方程式的表示和平衡2. 化学反应的类型: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电解反应3.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平衡四、离子和离子反应1. 离子的定义和产生方式2. 强酸、弱酸、强碱和弱碱的离子产生3. 盐的命名和离子反应五、气体和气体反应1. 气体的性质和气体状态方程2. 理想气体和非理想气体3. 气体反应的摩尔关系六、溶液与溶液反应1. 溶液的组成和溶解度2.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离子反应3. 水的离子平衡和酸碱中和反应七、化学平衡和化学平衡常数1. 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的表示2. 平衡常数的定义和计算3. 影响平衡的因素和平衡的移动八、化学键与分子结构1. 原子间的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2. 分子的形状和分子极性3. 分子结构与化学性质九、酸碱中和与酸碱滴定1. 酸碱的定义和性质2. 酸碱滴定的原理和方法3. 酸碱滴定计算和指示剂的选择十、红ox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1.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特征2. 红ox反应的步骤和计算3. 氧化还原反应在实际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以上是大一基础化学知识点的基本归纳和概述,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我们能够建立起扎实的化学基础,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学习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验和练习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培养化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培养自己的科学素养。

基础化学大一知识点总结

基础化学大一知识点总结

基础化学大一知识点总结
基础化学大一知识点总结:
1、原子结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微观粒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而电子以具有特定能量的电子云分布在原子核周围。

2、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元素是物质的最小单位,由相同的原子组成;化合物是不同的原子以特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或化合物混合而成的物质。

3、气体、液体和固体:气体是由电子云围绕的原子或分子形成的物质,具有无定形和可扩散的特性;液体是由原子或分子组成的物质,具有可流动性和可折叠性;固体则是原子或分子组成的物质,具有固定形状和恒定体积的特性。

4、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原子或分子之间发生的相互作用,从而产生新的物质。

常见的化学反应有燃烧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放热反应等。

5、溶液:溶液是指将溶质(溶剂)与溶解物(溶质)混合在一起,形成的透明或半透明的物质。

溶液的浓度可以用molarity来衡量,即每升溶液中含有多少摩尔数量的溶解物。

药学专业基础化学大一知识点总结

药学专业基础化学大一知识点总结

药学专业基础化学大一知识点总结一、化学物质的分类化学物质可以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两大类。

有机物主要由碳元素构成,包括烷烃、烯烃、芳烃等。

而无机物则是指除了碳以外的元素构成的物质,如金属、非金属等。

二、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反应类型1. 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发生的转化过程,包括生成新的物质和消耗旧物质。

2. 反应物是发生化学反应前的物质,而生成物则是反应后产生的物质。

3. 反应可以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等。

三、离子和电解质1. 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可以通过化学反应生成或消耗。

2. 电解质是在溶液中能够导电的物质,包括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四、化学平衡和化学动力学1. 化学平衡是指在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正反应速率相等的状态。

2. 化学动力学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机理的变化。

五、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1. 原子的结构包括原子核和电子壳层,原子核包括质子和中子,电子壳层则是围绕原子核的电子轨道。

2. 元素周期表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化学性质进行排列,分为周期和族。

六、化学键和分子构型1. 化学键是原子之间共享或转移电子形成的连接。

2. 化学键的类型包括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等。

3. 分子构型描述了分子的排列和空间形状,有直线型、角型、平面型等。

七、化学反应速率1.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的变化。

2.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包括浓度、温度、催化剂等。

八、溶液和溶解度1.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均匀混合物。

2.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能够溶解的最大量。

九、酸碱的基本性质和中和反应1. 酸是能产生H+离子的化合物,碱是产生OH-离子的化合物。

2. 酸碱反应中,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十、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剂还原剂1.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反应中发生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

2. 氧化剂能接受电子,而还原剂能够提供电子。

十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和安全注意事项1. 化学实验需要正确使用实验仪器、示范品和化学试剂。

大一基础化学小结

大一基础化学小结

强酸溶液:
一元弱酸
c 判据 : cKa 20K w , 且 500 Ka

1 [H ] K a c或pH (pc pK a ) 2
一元弱碱
1 [OH ] Kb c或pOH (pc pKb ) 2

16、某弱酸HA的Ka=1.0×10-4,则1.0mol· L-1该酸的水 溶液pH值为 ( C) A.4.00 B.3.00 C.2.00 D.6.00
质子条件PBE
(1)、选取质子参考水准物质(选择零水准):通 常是溶液中大量存在并参与质子转移的物质。一般 是原始的酸、碱组分和溶剂水分子。 (2)、与零水准比较,找出得失质子的组分。 (3)、根据得失质子数相等,列出等式。 15、写出下列组分的质子平衡式 (1)NaNH4HPO4、(2)HAc+H3BO3 (4)NaOH+NH3
9、下列物质中,常用作基准物质直接来标定NaOH溶 液浓度的是(B)
A、硼砂 B、邻苯二甲酸氢钾 C、碳酸 D、苯酚
分析结果有效数字: >10% 4位; 1~10% 3位;<1% 2位 误差取一位有效数字已足够,最多取二位。 原子量、分子量取4位有效数字
化学计量点(sp)
当滴加的标准溶液与被测物质定量反应完全时 即两者的物质量正好符合化学反应式所表示的 化学计量关系时,称反应达到了化学计量点。 滴定终点(ep) :
MIn稳定性仅次于相应MY,使得化学计量点处 EDTA与MIn之间的置换反应缓慢,终点拖长, 采用加热或加入适当的有机溶剂。
28、在配合滴定中,有时出现“封闭”现象,其原因是 (D)式中,M为待测离子;N为干扰离子;In为指示剂; Y为EDTA。 A. K´MY> K´NY D. K´NIn> K´MY B. K´MY< K´NY C. K´MIn> K´MY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 、某溶液主要含有 Ca2+ 、 Mg2+ 及少量 Fe3+ 、 Al3+ 。今 在 pH=10 时,加入三乙醇胺后以 EDTA 滴定,用铬黑 T 为指示剂,则测出的是 ( C) A、Mg2+含量 B、Ca2+含量 C、Ca2+和Mg2+总量 D 、Fe3+和Al3+总量
EDTA与金属离子大多数形成1:1的配合物,
lgKMY=lgKMY-lgY
1、滴定曲线的上限高低取决于lgKMY′ 当cM一定, lgKMY′越大,突跃范围越大。 2、滴定曲线的下限取决于cM lgKMY′一定,cM越大,突跃范围越大。
单一金属离子准确滴定的条件
lgc K MY 6
sp M
(2) 质量-体积
m( A ) c(B)V (B) aM (A) b
共轭酸碱对的解离常数之积等于水的离子积。
pK a pK b pK w 14.00
pK w lg1.0 1014 pH pOH 14.00
酸越强,其相应的共轭碱就越弱或碱越强, 其相应的共轭酸就越弱
(2) pK b 14.00 pK a 14.00 4.74 9.26, 即K b 10 9.26
cK b 1010.26 20K w ; c / K b 108.26 500 [OH ] cK b 1010.26 105.13 pOH lg[OH ] lg105.13 5.13 pH 14.00 pOH 14.00 5.13 8.87
滴定度: 每毫升标准滴定溶液相当的被测组分的质量。 T待测物/滴定剂,g· mL-1
计算依据:等物质量规则 n(A) n(B) aA + bB = cC + dD b 找出所求与已知间的物质的量关系: a
滴定分析计算的两个基本公式:
c(A)V (A) c(B)V (B) (1) 体积-体积 a b
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精密度高不 一定准确度高,准确度高则一定要求精密度高
4 、在定量分析中,精密度与准确度之间的关系是( C ) A、精密度高,准确度必然高 B、准确度高,精密度也就高 C、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 D、准确度是保证精密度的前提
有效数字 = 各位确定数字 + 最后一位可疑数字。
19、用纯水将下列溶液稀释10倍时,(1)其中pH值变 化最小的是那一种?( D )(2)其中pH值变化最大的 是那一种?(C ) H3=1.0mol· L-1的氨水溶液 B. cHAc=1.0mol· L-1的醋酸溶液 C.cHCl =1.0mol· L-1的盐酸溶液
D. 1.0mol· L-1HAc+1.0mol· L-1NaAc
20、某酸碱指示剂的Ka=1.0×10-5,其变色点pH为 (pH=5.00),理论变色范围为(pH=4.00-6.00)。
影响强酸强碱滴定突跃的因素:浓度 c
c 影响强碱滴定弱酸突跃范围的因素:
→ pH
Ka →pH
弱酸被准确滴定条件:
c0Ka≥10-8;
21 、用 cHCl =0.10mol· L-1 的盐酸滴定 cNaOH=0.10mol· L-1 的氢氧化钠溶液, pH 值突跃范围是 9.7~4.3 。用 cHCl =0.010mol· L-1 的盐酸滴定 cNaOH=0.010mol· L-1 的氢氧化 钠溶液,pH值突跃范围是( D )。 A. 9.7~4.3 B. 9.7~5.3 C. 8.7~4.3 D. 8.7~5.3
•17、用最简式计算下列溶液的pH值 •(1)0. 10mol/LNH4Cl溶液(NH3的pKb=4.74);
•(2) 0.10 mol/LNaAc溶液(HAc的pKa=4.74)
解:(1)
pK a 14.00 pK b 14.00 4.74 9.26, 即K a 10 9.26 cK a 1010.26 20K w ; c / K a 108.26 500 [H ] cK a 1010.26 105.13 pH lg[H ] lg105.13 5.13 1 1 或[H ] cK a pH (pc pK a ) (1 9.26) 5.13 2 2
V1>V2 : V1<V2 :
NaOH(V1-V2) , Na2CO3 (2V2) Na2CO3 (2V1) , NaHCO3 (V2-V1)
22、某碱样为NaOH和Na2CO3混合液,用HCl滴定,以 酚酞为指示剂耗去HCl体积为V1,再以甲基橙为指示剂 继续滴定又耗去HCl体积为V2,V1与V2的关系是( D ) A、V1=V2 B、V1=2V2 C、2 V1=V2 D、V1>V2 23、某碱溶液25.00mL,以cHCl =0.1000mol· L-1标准盐 酸滴定至酚酞褪色,用去20.00mL ,再用甲基橙为指 示剂继续滴定至变色,又消耗了6.50mL,此碱液的组 成是(B) A.NaOH B. NaOH+Na2CO3 C.NaHCO3+ Na2CO3 D. Na2CO3
质子条件PBE
(1)、选取质子参考水准物质(选择零水准):通 常是溶液中大量存在并参与质子转移的物质。一般 是原始的酸、碱组分和溶剂水分子。 (2)、与零水准比较,找出得失质子的组分。 (3)、根据得失质子数相等,列出等式。 15、写出下列组分的质子平衡式 (1)NaNH4HPO4、(2)HAc+H3BO3 (4)NaOH+NH3
7、写出标定下列物质的最佳基准物质 标定NaOH:邻苯二甲酸氢钾; 标定HCl:无水碳酸钠 标定Na2S2O3:K2Cr2O7; 标定AgNO3 :基准NaCl 8、用硼砂(Na2B4O7· 10H2O)作基准物标定HCl时,如 硼砂部分失水,则标出的HCl浓度(B,实际消耗的体 积增大) A、偏高 B、偏低 )5Cl](NO3)2中,中心离子电荷是(C)
A.+1 B.+2 C.+3 D.无法确定 25 、在 EDTA 配合滴定中,下列有关酸效应的叙述中, 正确的是( B )。 A. 酸效应系数越大,配合物的稳定性越大 B. 酸效应系数越小,配合物的稳定性越大 C. pH值越大,酸效应系数越大 D.酸效应系数越大,配合滴定曲线的pM突跃范围越大 26、配合滴定法直接测定单一金属离子的条件是
9、下列物质中,常用作基准物质直接来标定NaOH溶 液浓度的是(B)
A、硼砂 B、邻苯二甲酸氢钾 C、碳酸 D、苯酚
分析结果有效数字: >10% 4位; 1~10% 3位;<1% 2位 误差取一位有效数字已足够,最多取二位。 原子量、分子量取4位有效数字
化学计量点(sp)
当滴加的标准溶液与被测物质定量反应完全时 即两者的物质量正好符合化学反应式所表示的 化学计量关系时,称反应达到了化学计量点。 滴定终点(ep) :
改变单位不改变有效数字的位数 对于pH、pK、pM、lgK等对数值的有效位数只 由小数点后面的位数决定。
5、指出下列各数中的有效数字的位数 0.1210 mol· L-1( 4 ) [H+]=0.0266 mol· L-1( 3 ) 4200.0 ( 5 ) pH=10.23 ( 2 )25.00 ×10-3 ( 4 ) lgβ =16.50 ( 2 ) 6、下列哪个条件不是基准物质所应具备的?( C ) A.稳定 B.最好具有较大的摩尔质量 C.易溶解 D.必须有足够的纯度 E.物质的实际组成与化学式完 全符合
sp lgcM K MY 。 6
27、在EDTA配合滴定中,为了使滴定突跃增大,一般讲, pH值应较大。但也不能太大,还要同时考虑到待测金属 离子的(水解)和(羟基)的配合作用。所以在配合滴定 中要有一个合适的pH值范围。
金属指示剂的封闭现象: KMIn>KMY或KNIn>KMY
MIn(NIn)比相应的MY还要稳定,以致到达 化学计量点时,加入稍过量的EDTA仍不能夺取 MIn中的M离子使指示剂游离出来,因而看不到 终点颜色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为指示剂的封闭 现象。可以采用掩蔽剂或返滴定法消除。 僵化现象 KMIn≈KMY
误差(绝对误差): 分析结果(x)与真实值(xT)的差值。
相对误差(Er):
Er
E x xT 100 % 100 % xT xT
偏差: 个别测定值(x)与几次平行测定结果 的平均值之间的差值。
1、用EDTA配位滴定法测定石灰石中CaO含量,经六次平 行测定后,得到CaO的平均含量为54.50%,若其真实含量 为54.30%,则54.50%-54.30%=0.20%为( C )。 A.绝对偏差B.相对偏差 C.绝对误差 D.相对误差 E标准偏差
MIn稳定性仅次于相应MY,使得化学计量点处 EDTA与MIn之间的置换反应缓慢,终点拖长, 采用加热或加入适当的有机溶剂。
28、在配合滴定中,有时出现“封闭”现象,其原因是 (D)式中,M为待测离子;N为干扰离子;In为指示剂; Y为EDTA。 A. K´MY> K´NY D. K´NIn> K´MY B. K´MY< K´NY C. K´MIn> K´MY
在滴定过程中,指示剂正好发生颜色变化的转变点。
10、在滴定分析中,通常借助指示剂的颜色的突变来 判断化学计量点的到达,在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 这一点称为(D) A.化学计量点 B.滴定分析 C.滴定 D.滴定终点 E. 滴定误差 11、由于(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不一致)而引起的 误差称为滴定误差。
12、共轭酸碱对的Ka和Kb的关系是(C) A、Ka=Kb B、Ka×Kb=1 C、Ka×Kb=Kw D、Ka/Kb= Kw
13、HPO42-是PO43-的共轭酸,是H2PO4-的共轭碱。 14、在pH=6.0的土壤里,下列物质中浓度最大的为(B) A、H3PO4 B、H2PO4- C、HPO42- D、PO4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