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基础性实验:趣味光学实验
初中八年级物理光学家庭小实验汇总
初中八年级物理光学家庭小实验汇总光是神奇多彩的,光学实验室奇妙的,一些在实验室里完成的实验,在家仍然可以很好的完成。
笔者就光学家庭小实验进行简短汇总,期待抛砖引玉。
一、观察小孔成像实验原理:光的直线传播实验仪器:一支削得很尖的铅笔,一张硬纸片,一支蜡烛,火柴。
实验步骤:(1)把一支削得很尖的铅笔,在一张硬纸片的中心部分扎一个直径约三毫米左右小孔。
(2)拉上窗帘,使室内的光线变暗。
(3)用火柴把蜡烛点燃,放在靠近墙面的地方。
(4)把做好的小孔放在蜡烛和墙面之间。
这样,你就会在墙面上看到一个倒立的烛焰。
探究像的变化:(1)前后移动小孔,瞧瞧烛焰的像有什么变化。
当小孔离墙面比较近的时候,像小而明亮;当小孔慢慢远离墙面的时候,像慢慢变大,亮度变暗。
(2)改变小孔的大小,再来观察蜡烛的像有哪些变化。
二、小孔成像的应用──自制针孔眼镜实验原理:小孔成像实验器材:两个直径30—40 毫米的软塑料瓶盖,大头针,打火机实验步骤:(1)用打火机把大头针烧红,在瓶盖中间扎一个小孔(直径约1 毫米)。
(2)再在瓶盖两侧各扎两个小孔,用线穿起来就是一副眼镜。
实验用途:戴上这副眼镜,便能看清楚周围的一切。
奇怪的是,不管是300 度、500 度的近视眼,还是远视眼,戴上它都能看清楚物体。
实验解析:运用了小孔成像原理。
当光线通过小孔后,不管光屏远近,成像总是清晰的。
人眼睛的视网膜,就好像是个光屏,一般情况下近视眼的人,成像在光屏之前;远视眼的人,成像在光屏之后。
成像不在光屏上,所以看不清楚。
加了小孔之后,不管近视远视,都能在视网膜上成像了,所以看得清楚了。
此技术已经进入日常生活。
三、观察光的反射实验器材:平面镜一块实验步骤:选择一个晴天的中午,手拿平面镜,镜面对着太阳,调节镜面,在镜面的所指的墙面上便出现了一个亮斑。
四、光的折射实验器材:碗一个,水,币一枚(筷子也可)实验步骤:把硬币放入碗内,慢慢向碗内注入水观察到硬币仿佛浮起来了实验解析:当硬币放在空碗中时,硬币反射的光线在空气中沿直线射入人的眼里,看到了硬币当碗内注满水时,我们在硬币上取点A,从A点斜射到水面2条光线AO1,AO2并在水与空气的界面上发生折射,两条光线在空气中传播时,远离法线,如图,光线O1B,O2C,人眼延折线光线O1B,O2C的反向延长线看去两条光线交于A’点,我们的视觉就感到折射光线是从它的反向延长线A’点发出似的。
基础性实验:趣味光学实验综述
光学基础性趣味实验目录实验1 光与彩虹(人造彩虹) (2)实验2 人造彩虹2 (3)实验3 光的折射实例 (5)实验4 自制放大镜 (6)实验5 红外线实验的设计 (7)实验6 多功能小孔成像仪的制作 (8)实验7 自制针孔眼镜——小孔成像的应用 (9)实验8 镜子中有无数个镜子 (10)实验9 日食和月食的演示 (11)实验10 制作针孔照相机 (12)实验11 用激光器演示光的直线传播 (13)实验12 全反射现象观察.......................................................................... 14错误!未定义实验1 光与彩虹(人造彩虹)思考:你用什么办法能制作出与空中彩虹颜色一样的彩虹?实验准备:清水1盆、平面镜1个实验操作:1.取一小盆并加入2/3的水,再把镜子斜放于盆内;2.使镜面对着阳光,在水盆对面的墙上就能看到美丽的彩虹。
实验中的科学:将镜子插入水中时,在对面的墙上就能看到美丽的彩虹。
它是光的折射作用,实验表明: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就会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颜色的光,这就是光的色散。
这里镜面左侧的水就好像一个三棱镜,因而光射出水面后就会发生色散,形成彩虹。
创新: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制造出美丽的彩虹?实验2 人造彩虹2准备材料:水、一个玻璃杯、一张白纸。
实验步骤:1.在玻璃杯中装满水,把杯子拿到阳光可以照射到的窗台上;2.把纸放到阳光透过杯子投射进来的地方,这样在纸上就可以看到彩虹的色彩。
实验中的科学:光线被水折射了,因而投射到纸上的颜色是阳光被分解之后的颜色,原理跟天空中彩虹的形成是一样的。
当阳光以40到42度的角度照射空中的水珠时,阳光通过水珠时发生折射,投射到空中形成了彩虹。
知识问答:彩虹为什么总是弯曲的?想象你看着东边的彩虹,太阳在从背后的西边落下。
白色的阳光(彩虹中所有颜色的组合)穿越了大气,向东通过了你的头顶,碰到了从暴风雨落下的水滴。
仪器科学趣味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趣味光学实验——色彩的秘密实验目的:1. 了解光的折射和色散现象。
2. 探究不同颜色光的传播速度差异。
3. 培养学生对光学实验的兴趣,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实验时间:2023年3月15日实验地点:物理实验室实验器材:1. 三棱镜2. 激光笔3. 玻璃板4. 纸张5. 记录本实验原理:光是一种电磁波,当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当白光通过三棱镜时,由于不同颜色的光在介质中的折射率不同,白光会被分解成七种颜色,即红、橙、黄、绿、蓝、靛、紫。
实验步骤:1. 将三棱镜放置在激光笔的路径上,确保激光笔发出的光束可以穿过三棱镜。
2. 调整三棱镜的角度,观察激光束通过三棱镜后的颜色变化。
3. 记录不同颜色光的传播路径和速度。
4. 将玻璃板放置在激光笔的路径上,观察激光束在玻璃板上的折射现象。
5. 比较不同颜色光在玻璃板上的折射角度。
实验结果:1. 当激光束通过三棱镜时,可以看到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沿着不同的路径传播。
2. 通过记录和比较,发现不同颜色光的传播速度存在差异,红色光的传播速度最快,紫色光的传播速度最慢。
3. 在玻璃板上,不同颜色光的折射角度不同,红色光的折射角度最小,紫色光的折射角度最大。
实验分析:1. 三棱镜分解白光的现象是由于不同颜色的光在介质中的折射率不同,导致光线在通过三棱镜时发生色散。
2. 不同颜色光的传播速度差异是由于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率不同,而折射率与光的频率有关。
3. 在玻璃板上,不同颜色光的折射角度不同,这也证明了不同颜色光的折射率不同。
实验总结:本次趣味光学实验让我们了解了光的折射和色散现象,以及不同颜色光的传播速度差异。
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我们不仅巩固了光学知识,还提高了对实验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将继续探索科学奥秘,为我国科技事业贡献力量。
实验心得:1. 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刻体会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只有亲自动手操作,才能真正理解光学原理。
关于光的科学小实验
关于光的科学小实验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粒二象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光,但你是否对光的性质产生了好奇呢?那么,让我们一起进行一些有趣的光学实验,来探索光的科学奥秘吧!实验一:光的直线传播材料:一张白纸、一支针、一个小孔袋、一根手电筒步骤:1. 在白纸上用针尖轻轻扎一个小孔。
2. 将小孔袋放在针尖上,确保光线只能通过小孔射出。
3. 关掉房间的灯光,用手电筒照射到小孔上。
观察现象:你会看到从小孔射出的光线呈直线传播,并在环境中形成一个明亮的光斑。
这说明光线在真空或均匀介质中是直线传播的。
实验二:光的折射材料:一盆水、一张白纸、一支铅笔步骤:1. 将白纸固定在盆的一侧,使其呈倾斜状态。
2. 将铅笔放入水中,使其斜插入水中,部分在水中,部分在空气中。
3. 调整盆和纸的位置,使你能够看到铅笔在水中的倒影。
观察现象:你会发现,铅笔在水中的倒影是断断续续的,而不是连续的。
这是因为光在从水中到空气中的界面上发生了折射,导致铅笔的光线被折射了。
实验三:光的反射材料:一面镜子、一张白纸、一支手电筒步骤:1. 将白纸放在镜子前方,使其与镜子成一定的角度。
2. 打开手电筒,将光线照射到白纸上。
观察现象:你会发现,光线照射到白纸上后,部分光线被镜子反射了回来。
这是因为镜子是一个光滑的表面,具有反射光线的能力。
实验四:光的色散材料:一杯水、一张白纸、一支针步骤:1. 在白纸上用针尖轻轻扎一个小孔。
2. 将白纸放在杯子的顶部,使针尖的光线通过小孔射入杯子中。
3. 观察光线在杯子中的表现。
观察现象:你会发现,光线在经过杯子中的水时,会发生折射和色散现象。
不同波长的光被折射的程度不同,导致光线分离成不同的颜色,形成一个色散的光斑。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光的性质。
光的直线传播、折射、反射和色散都是光学中重要的现象,这些现象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光的本质和应用。
同时,通过实验的过程,我们也能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和动手能力。
几个妙趣横生的光学实验
几个妙趣横生的光学实验光学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学科,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实验来探索它的奥秘。
以下是几个妙趣横生的光学实验:1. 反射和折射这个实验可以通过一块平面镜和一块透明三棱镜来进行。
首先,将平面镜固定在一个支架上,然后将三棱镜放在镜子上方,直接照射一束光线。
观察光线在平面镜和三棱镜的反射和折射路径。
你将会发现,光线在照射到镜子上时会发生反射,而在照射到三棱镜上时会发生折射。
这个实验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光线在不同介质中的路径。
2. 薄膜干涉这个实验可以通过使用两块玻璃片和透明胶水来进行。
首先,在一个玻璃片上涂上一层透明胶水,然后将另一块玻璃片放在上面,将其压平并保持水平。
然后,将组成的结构放在反射光源下方,观察在不同角度下的反射光。
你将会发现,在某些角度下,反射光会变得非常亮,并显示出不同的颜色。
这是由于两块玻璃片之间形成了薄膜,在光线发生干涉的地方产生了干涉条纹。
这个实验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干涉现象,以及光线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
3. 棱镜分光这个实验可以通过使用三棱镜和一束白光来进行。
首先将三棱镜放在白光源前面,将光线照射在三棱镜表面上。
你将会看到,白光在经过三棱镜后被分成了七种不同的颜色,形成了彩虹色的光谱。
这是由于不同颜色的光线在透过三棱镜时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折射。
这个实验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白光是由不同颜色的光线混合而成的。
4. 光纤通信这个实验可以通过使用一根光纤和一个光源来进行。
首先将光源接在一端,并将另一端放在一个黑暗的房间里。
你将会发现,即使在极暗的环境下,光线仍然可以通过光纤传递,并在另一端形成光点。
这是因为光纤的内部由一层层反射面组成,可以将光线保持在光纤内部。
这个实验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光纤通信的原理,以及在传输过程中如何保持信号的清晰度。
这些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光学的原理和现象,同时也带来了很多乐趣。
希望你能够尝试其中的一些实验,探索光学的奥秘!。
有趣的多彩光学实验
有趣的多彩光学实验作者:吕琪来源:《中学物理·初中》2014年第11期光学实验丰富多彩,教师一般在演示时采用太阳光或者蜡烛等作为光源,受自然条件限制,演示效果也并不理想.这里笔者收集了几则利用多媒体投影仪、激光笔、显示屏做光源的演示实验,取材简单,容易操作,且演示效果清晰漂亮.1 利用教室的多媒体投影仪演示光的色散牛顿曾经利用一束太阳光透过三棱镜照射到屏上,发现了光的色散实验.白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实验也可以运用新的器材对光进行更多彩的探究.(1)实验器材多媒体投影仪,三棱镜.(2)实验步骤①使用PPT软件,制作一张背景全黑的幻灯片,在幻灯片中央偏下合适位置(考虑演示的高度)画白线一条;②打开做媒体设备,放映幻灯片,得到从投影仪射向屏幕的一束白光;③将三棱镜放置到合适位置,调整角度,屏幕上可见清晰的彩色光条.(3)实验原理及分析光的色散现象是由于构成白光的不同颜色的光在介质中的折射率不同,所以经过三棱镜后发生偏折的角度不同,分成不同颜色的光,形成连续光谱.这个演示实验操作简单,演示效果清晰明了.若没有三棱镜,也可用透明矿泉水瓶替代,取材于生活,环保节约.2 光的全反射演示实验(1)实验器材长方体水槽,激光笔,单晶冰糖,水,奶粉,透明饮料瓶.(2)实验步骤①在长方体水槽中加适量的水,水中掺入少量奶粉.利用丁达尔现象,可在水槽中清晰看见光的全反射;②将一个塑料瓶的一侧靠底端附近开一个小孔,里面装入掺奶粉的水,拧紧瓶盖.用激光笔从瓶身另一侧小孔同一位置入射,拧开瓶盖,光顺着小孔中流出的水流传播;③在水槽底部铺一层单晶冰糖,加入掺奶粉的水,待冰糖溶解后,用激光笔从侧面入射一束光,可以观察到弯曲的光路.(3)实验结果及分析光从折射率比较大的物质(此处是水)到折射率比较小的物质(此处是空气)发生了全反射(如图1).现在的光纤之所以可以长距离输送信号,就是因为光在光纤中是通过全反射传播的,光信号强度损失得非常小.图2中演示了光在水流中全反射,沿水流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中学生头脑中形成了思维定势,演示如图3光在不均匀液体中的曲线传播,有助于拓展学生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海市蜃楼和沙漠绿洲等现象.其原理实际上是冰糖在水中溶解后并不均匀分布,靠近水底浓度越来越大.光从折射率小的物质进入折射率大的物质时会弯折(如图4),如果浓度均匀变大,光路就会呈弧线.若在此实验条件下,能用一小束白激光入射,可以观察到弧线状的彩虹.3 用显示屏做光的双折射(光弹性)实验(1)实验器材显示屏(电脑屏幕或手机屏幕),透明塑料制品(量角器,直尺,勺子,叉子等),偏光太阳镜.(2)实验步骤①将显示屏打成白屏,在上面放置透明塑料制品,透过偏振太阳镜,可以观察到彩色图案;②将显示屏打成单色屏,如红色,在上面放置透明塑料制品,透过偏振太阳镜,可以观察到明暗交替的花样.(3)实验结果及分析塑料等非晶体受到应力时,就会变成各向异性显示出双折射性质,这种现象称为光弹性效应.这里显示屏相当于偏振光源,经过形变介质两束光都是偏振光,由于它们频率相同,有固定的位相差,振动方向又相同,因而能产生干涉,干涉的结果决定于它们的位相差.再加一个偏振片(偏振眼镜)时,可以滤掉未加改动的光线,清楚地看到不同方向偏振的光相互干涉的情形,也就是看到彩色干涉条纹.如果形变介质受力是均匀的,那么观察到的彩色是相同的,如果形变介质受力是不均匀的,有的地方出现的颜色也就不同,如果应力分布相当复杂,那就会呈现出五彩缤纷的复杂图案.如果偏振光源是单色光(如绿光),那么呈现的就是对应的明暗条纹.以上三个小实验都是在传统实验的基础上,使用了生活中的光学工具.实验器材简单,实验现象漂亮明显,实验原理清晰简洁,体现了物理科学之美.光学实验五彩斑斓,在相关物理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现场演示,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得学生更好地掌握现象和原理.小小的实验中蕴藏着科学的物理知识,光学作为物理学中与生活息息相关、实验丰富多彩的一部分内容,应该更好地在低年级学生学习物理时加以开发和利用,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物理实验的简洁与取材简单,便于学生的参与和重复,可以更好地融入物理教学中去.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视.规范的实验器材往往给学生以刻板的操作规范,趣味的实验则更容易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参与,去探究.物理课堂应与时俱进,我们利用身边的“新器材”,设计操作简单而有趣的实验,提升教学效果.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是科学家不断创新的物理实验推动着物理学的进程.作为教师,在讲授物理学的实验时,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尤其是在显示屏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手机、电脑、激光笔、投影仪都可以作为创新实验光源的便捷之选,为学生营造更轻松的现代化实验环境.。
有趣的光学小实验
有趣的光学小实验:
1.人造彩虹
彩虹是比较难得的天气景观,每一个小朋友都喜欢看。
其实,我们只要利用一个简单的道具,就能在阳光下制造出一道人造彩虹,给孩子一个惊喜。
具体做法是:在阳光下放一盆清水,将镜子竖立在盆边,并对着一面墙。
这时,墙面就会出现一道美丽的彩虹。
2.阳光点火
我们都知道用放大镜可以在阳光下取火,方法就是把放大镜放在阳光和要点燃的物体中间,使得透过放大镜的亮点刚好落在物体,如火柴上。
放大镜就是凸透镜,而凸透镜有聚光的作用,这就是放大镜点火的原理。
3.简易照相机
利用小孔成像原理我们就可以制作简单的光学照相机。
首先我们要准备好一块硬纸板、一根蜡烛和一张白纸,通过小孔成像原理就可以给孩子模拟照相机的工作过程。
首先,在硬纸板上钻一个小孔,竖立放置在点燃的蜡烛和白纸中间(如图)。
拉上窗帘,使屋内尽量显得昏暗。
慢慢移动白纸,直到白纸上出现一个清晰的蜡烛倒影。
这个倒影,就相当于用照相机拍出来的照片。
光学小实验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自制一只光路观察箱,就可以进行光路的观察与实验,尤其对光的反射、吸收、折射等实验中光路的观察非常有帮助。
制作方法:找一个长文形硬纸盒(如装皮鞋的纸盒),在盒端一侧近中心处,开一个直径约10毫米的孔,盒内壁用墨汁涂黑。
在盒内壁两侧各固定一面镜子(镜面相对)。
把蚊香安在坟香架上,点燃后放入盒内,盒上面覆盖一块玻璃。
当整个盒内充满烟雾时,就可以进行光路观察实验了。
一、光的反射:将一张有一个2毫米直径小孔的硬纸片遮在手电筒上,使手电筒射出的光呈一细束。
使这束光从观察箱开口处与镜面成一角度射入箱内。
从玻璃片向下观察,会看到光束在两镜面之间反射后呈w形折线传播(如图1)。
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折线角度随之发生变化,但入射角与反射角始终相等。
二、光的吸收:在其中一镜面上覆一块黑绒布与黑纸。
光束射到上面时,光路即中断,观察不到反射光,说明光被吸收了。
(如图2)。
三、光的折射:取下手电筒上的纸片,使光直接由孔射入箱内,在箱内形成直径约10毫米的光柱。
设法在光柱中放置一片凸透镜,可观察到光线经透镜折射聚集后形成圆锥形光柱实验器材:薄透明水槽一个,长15vm、宽3cm、高12cm;白屏一个;激光光源一个;蔗糖适量。
实验方法:(1)将蔗糖与水按不同的体积比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溶液。
浓度最大溶液记为A溶液。
其蔗糖与热水的体积比为2:1(100ml蔗糖:50ml沸水)。
由于蔗糖水浓度较大,在气温低时需加热才能使蔗糖完全溶解。
浓度较大的溶液记为B溶液,其蔗糖与热水的体积比为1.2:1(60ml 蔗糖:50ml热水)(热水的温度要求不高,只要能全部溶解即可)。
浓度较小的溶液记为C溶液,其蔗糖与冷水的体积比为2:5(20ml蔗糖:50ml热水即可),浓度最小的溶液记为D 溶液,其蔗糖与热水的体积比为1:10(5ml蔗糖:50ml冷水即可)。
配制完毕以后放置一会,待溶液A、B 冷却(冷却到同一温度以避免对流)。
若配制完能静置 30min 左右,使蔗糖完全溶解以减少蔗糖晶体对光的散射,光路会更清晰;配制完后 2---3h再实验,效果为最佳;在室温不太低的条件下(以保证 A溶液不析出结晶),配制完后的一两天内均可得到良好的实验效果。
光学小实验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自制一只光路观察箱,就可以进行光路的观察与实验,尤其对光的反射、吸收、折射等实验中光路的观察非常有帮助。
制作方法:找一个长文形硬纸盒(如装皮鞋的纸盒),在盒端一侧近中心处,开一个直径约10毫米的孔,盒内壁用墨汁涂黑。
在盒内壁两侧各固定一面镜子(镜面相对)。
把蚊香安在坟香架上,点燃后放入盒内,盒上面覆盖一块玻璃。
当整个盒内充满烟雾时,就可以进行光路观察实验了。
一、光的反射:将一张有一个2毫米直径小孔的硬纸片遮在手电筒上,使手电筒射出的光呈一细束。
使这束光从观察箱开口处与镜面成一角度射入箱内。
从玻璃片向下观察,会看到光束在两镜面之间反射后呈w形折线传播(如图1)。
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折线角度随之发生变化,但入射角与反射角始终相等。
二、光的吸收:在其中一镜面上覆一块黑绒布与黑纸。
光束射到上面时,光路即中断,观察不到反射光,说明光被吸收了。
(如图2)。
三、光的折射:取下手电筒上的纸片,使光直接由孔射入箱内,在箱内形成直径约10毫米的光柱。
设法在光柱中放置一片凸透镜,可观察到光线经透镜折射聚集后形成圆锥形光柱实验器材:薄透明水槽一个,长15vm、宽3cm、高12cm;白屏一个;激光光源一个;蔗糖适量。
实验方法:(1)将蔗糖与水按不同的体积比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溶液。
浓度最大溶液记为A溶液。
其蔗糖与热水的体积比为2:1(100ml蔗糖:50ml沸水)。
由于蔗糖水浓度较大,在气温低时需加热才能使蔗糖完全溶解。
浓度较大的溶液记为B溶液,其蔗糖与热水的体积比为1.2:1(60ml 蔗糖:50ml热水)(热水的温度要求不高,只要能全部溶解即可)。
浓度较小的溶液记为C溶液,其蔗糖与冷水的体积比为2:5(20ml蔗糖:50ml热水即可),浓度最小的溶液记为D 溶液,其蔗糖与热水的体积比为1:10(5ml蔗糖:50ml冷水即可)。
配制完毕以后放置一会,待溶液A、B 冷却(冷却到同一温度以避免对流)。
若配制完能静置 30min 左右,使蔗糖完全溶解以减少蔗糖晶体对光的散射,光路会更清晰;配制完后 2---3h再实验,效果为最佳;在室温不太低的条件下(以保证 A溶液不析出结晶),配制完后的一两天内均可得到良好的实验效果。
趣味科普设计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对科普知识的学习兴趣。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提高学生对科学实验的认识和理解。
二、实验器材1. 纸杯2. 彩色笔3. 热水4. 冰块5. 玻璃杯6. 纱布7. 橡皮筋8. 橡皮泥9. 透明胶带10. 胶水三、实验步骤1. 制作纸杯望远镜(1)将纸杯对折,用彩色笔在纸杯侧面画上眼睛的形状,并画出两条直线作为眼睛的视线。
(2)将纸杯展开,用橡皮筋固定在眼睛的形状上,使眼睛固定在纸杯侧面。
(3)将玻璃杯放在纸杯上,用透明胶带固定,使玻璃杯与纸杯侧面紧密贴合。
(4)用橡皮泥将纸杯底部固定在桌面上,使望远镜稳定。
2. 制作冰块望远镜(1)将冰块放入玻璃杯中,用彩色笔在冰块上画出眼睛的形状,并画出两条直线作为眼睛的视线。
(2)将冰块取出,用纱布擦拭干净。
(3)将冰块放在纸杯上,用橡皮筋固定在眼睛的形状上,使眼睛固定在纸杯侧面。
(4)用橡皮泥将纸杯底部固定在桌面上,使望远镜稳定。
3. 制作手电筒(1)将橡皮泥放在桌面上,用手指将其捏成一个小球。
(2)将橡皮泥小球放在纸杯底部,使其与纸杯底部紧密贴合。
(3)将橡皮泥小球与纸杯底部之间放入一根橡皮筋,使橡皮筋与纸杯底部固定。
(4)将手电筒的头部放入纸杯中,用橡皮泥将手电筒的头部与纸杯侧面固定。
(5)将手电筒的尾部插入橡皮泥小球中,使其与纸杯底部紧密贴合。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制作纸杯望远镜和冰块望远镜,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望远镜的原理,激发学生对天文知识的兴趣。
2. 制作手电筒实验,让学生了解光的传播和反射原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 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动手操作,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五、实验总结本次趣味科普设计实验,通过制作纸杯望远镜、冰块望远镜和手电筒,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科普知识,提高了学生对科学实验的认识和理解。
实验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了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今后,我们将继续开展此类活动,激发学生对科普知识的热爱,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带有趣味性的光学实验教案详解
光学实验是学习光学知识的重要手段。
通过光学实验的实践,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光学原理加深对光学知识的理解。
然而,一些老师的光学实验教案可能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如何让光学实验变得更加有趣呢?在本文中,我们将为您介绍一些有趣的光学实验教案及其详细步骤,让您的学生们能够感受到实验的乐趣。
一、反射定律的实验该实验使用的仪器:反射镜三组,激光笔一支。
该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1.在一块墙上挂上三面反射镜,每两面反射镜之间的夹角应该在90度左右,使它们形成一个倒置的“T”形结构。
2.打开激光笔,并将其光束靠近一面反射镜。
观察光束如何被反射,并从另一面反射镜传送到第三面反射镜。
光束从第三面反射镜反射回来,并形成一个交叉点。
3.记录下光束从第一面反射镜到第三面反射镜的路径和角度,并绘制它们之间的角度。
4.重复此实验多次,更改激光笔到第一面反射镜之间的距离,并观察光束的路径和角度的变化。
二、光的折射定律的实验该实验使用的仪器:一个玻璃棱镜,一个便携式光源。
该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1.将光源指向玻璃棱镜的一个侧面。
观察光束在进入玻璃棱镜后发生折射。
2.记录下光束入射角和出射角,并使用此数据计算折射率。
3.移动光源的位置,并记录不同角度下光束的进入角和折射角度。
4.将另一个玻璃棱镜置于第一个棱镜之间,以观察光束在两个棱镜之间的折射。
以上两种实验都需要较少的仪器,以及简单的实验环境。
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轻松地完成这些实验,并从中学到光学原理的实际应用。
在实验过程中,老师可以与学生互动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光学原理。
此外,老师还可以增加一些趣味性元素,如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实验,并将成绩排名,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竞争心理。
老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和改进实验,让实验更加有趣和具有创造性。
光学实验可以通过增加趣味性元素和互动性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这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光学原理,并激发学生对光学科学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希望本文能给您带来一些启示,让您的光学实验更加有趣和富有创意。
光的干涉双缝干涉的趣味实验
光的干涉双缝干涉的趣味实验现代物理学中的光学实验可以非常有趣和富有启发性。
其中,光的干涉实验是一种经典但令人着迷的实验。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双缝干涉的趣味实验,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光的干涉现象以及波动性质。
实验材料:- 一块白纸- 黑色纸板- 一只针- 一支激光笔或者白炽灯实验步骤:1.准备材料:首先,我们需要在黑色纸板上做两个很小的平行缝隙,尽量保持缝隙之间的距离恒定,这两个缝隙就是我们实验使用的双缝。
2.将双缝固定在白纸上,确保纸板与白纸平行。
然后将整个装置放在一个较暗的房间或者遮光罩内。
3.打开激光笔或者白炽灯,将光源对准双缝,使光通过双缝后以圆形光斑照射到白纸上。
4.观察白纸上的干涉条纹,这些条纹是由双缝发出的光波的干涉所形成的。
实验现象:当光通过双缝后,它们将以波动的形式传播到白纸上,并在交叉区域形成一系列明暗相间的条纹。
这些条纹是由光波的干涉所引起的,称为干涉条纹。
干涉条纹的明暗变化取决于光波的相位差,这种相位差是由于光波从不同缝隙传播到某个点的路径不同所引起的。
解释:当两个缝隙之间的距离足够小时,光波将通过两个缝隙以相同的偏离角度传播到白纸上。
这些波在白纸上交叉干涉,形成一系列明暗相间的条纹。
如果两个光波的相位差为整数倍的波长,它们将会增强彼此,形成明亮的条纹。
相反,如果相位差为半个波长或其中一个波峰对齐一个波谷,它们将会相互抵消,形成暗条纹。
光的波动性质在干涉实验中得到了很好的展示。
实验结果表明,光以波的形式传播,并在空间中干涉,形成波纹。
这一现象不仅验证了光的波动性,也揭示了光波相位差对干涉条纹形成的重要性。
应用:光的干涉实验在科学研究、光学仪器的精度校准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干涉条纹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测量光波的波长、研究材料的光学特性等。
同时,光的干涉现象也在全息术、干涉显微镜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我们提供了进一步深入了解光学和物理学的机会。
总结:光的干涉双缝干涉的趣味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光的波动性质和干涉现象。
光的折射斯涅尔定律的趣味实验
光的折射斯涅尔定律的趣味实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光线的折射现象。
在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方向和速度的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现象。
而斯涅尔定律则描述了光线在折射过程中的规律。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个趣味实验,通过实验展示光的折射斯涅尔定律。
实验材料:1. 空心三棱镜2. 水3. 白纸4. 光源(如手电筒)实验步骤:1. 将空心三棱镜置于一张白纸上,确保三棱镜的底面与纸的边缘平行。
2. 在三棱镜周围围上一个较高的边,用于容纳水。
3. 将光源放在三棱镜的一侧,使光线射入三棱镜的第一个面。
4. 同时,将适量的水慢慢倒入三棱镜中,使水的高度逐渐提高。
5. 观察光线在水中的折射现象,并注意光线的方向和角度的变化。
6. 重复实验多次,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在进行实验时,我们可以观察到以下现象:1. 当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时,光线会发生折射,其折射角度会小于入射角度。
2. 随着水的高度增加,光线的折射角度会逐渐变小,同时出射的位置也会发生相应变化。
3. 当光线垂直射入三棱镜的界面时,不会发生折射,光线会直接通过。
实验解释: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进一步理解光的折射斯涅尔定律。
斯涅尔定律规定了光线在两个介质之间传播时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的关系,即sinθ1/sinθ2=ν2/ν1(其中θ1和θ2分别为入射角和折射角,ν1和ν2分别为两个介质的光速折射率)。
在实验中,当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由于水的光折射率较大,光线会向法线方向弯曲。
而水的折射率与光速的比值较大,故光线的折射角度较小。
随着水的高度增加,光线在水中传播的路径变长,它在光线射入水面后的弯曲程度也会随之增加,因此折射角度变小。
此外,当光线垂直射入三棱镜的界面时,不会发生折射。
这是因为当光线垂直射入界面时,入射角为0度,根据斯涅尔定律,折射角也为0度,光线会直接通过而不发生折射现象。
结论:通过这个趣味实验,我们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光的折射现象,并验证斯涅尔定律。
光学魔镜小实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光学魔镜小实验,了解光学镜面反射的原理,观察并记录镜面反射产生的现象,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实验原理光学魔镜实验是基于光的反射原理。
当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如果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光线会发生反射。
在光学魔镜实验中,使用平面镜或球面镜作为反射面,通过改变入射光线的角度,观察反射光线的路径和变化。
三、实验器材1. 平面镜或球面镜2. 激光笔或手电筒3. 白色墙面或纸板4. 胶带5. 记录本和笔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场地,将平面镜或球面镜垂直固定在墙面或纸板上。
2. 用胶带将白色墙面或纸板固定在实验台上,确保其平整。
3. 使用激光笔或手电筒作为光源,调整光源方向,使其光线垂直照射到镜面上。
4. 观察反射光线在墙面或纸板上的光斑,记录光斑的位置和大小。
5. 改变光源的角度,观察反射光线的变化,记录不同角度下的光斑位置和大小。
6. 重复步骤4和5,记录不同入射角度下的反射现象。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当光源垂直照射到镜面上时,反射光线垂直反射,光斑在镜面的正下方,大小与光源面积相近。
2. 当光源与镜面形成一定角度时,反射光线偏离垂直方向,光斑位置随之变化,光斑大小随入射角度的增大而减小。
3. 当入射角度接近镜面法线时,反射光线几乎与入射光线重合,光斑位置变化不明显。
4. 当入射角度过大时,反射光线可能发生全反射,光斑消失。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光学魔镜小实验,我们验证了光的反射原理。
实验结果表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之间的关系遵循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律。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反射光线的路径和光斑的大小随入射角度的变化而变化。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调整光源和镜面的角度,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观察反射现象时,尽量保持视线与反射光线平行,以减少视差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 实验结束后,整理实验器材,保持实验台面的整洁。
八、实验总结本次光学魔镜小实验让我们对光的反射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光的物理小实验
光的物理小实验引言: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现象,通过光的物理小实验,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光的特性和行为。
本文将介绍一些简单的光的物理小实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光的本质。
实验一:光的折射材料:玻璃杯、水、铅笔、纸片实验步骤:1. 将玻璃杯中装满水,使其充满。
2. 将铅笔放入水中,观察铅笔在水中的形态。
3. 将纸片放在玻璃杯旁边,将纸片的一角放入水中,观察纸片弯曲的情况。
实验原理:当光从一种介质(如空气)进入另一种介质(如水)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观察到铅笔在水中看起来弯曲了,这是因为光在从水进入空气时发生了折射。
同样地,当我们将纸片的一角放入水中,纸片也会发生弯曲,这是因为光在从水进入空气时再次发生了折射。
实验二:光的反射材料:镜子、激光笔(或手电筒)实验步骤:1. 将镜子竖直放置在桌子上。
2. 打开激光笔(或手电筒),将光线照射到镜子上,观察光线的反射情况。
3. 将镜子倾斜一定角度,再次照射光线,观察光线的反射角度。
实验原理:光的反射是指光遇到物体表面时,发生方向的改变。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光线照射到镜子上后,会按照相同的角度反射回去。
当我们改变镜子的倾斜角度时,可以观察到光线的反射角度也会相应改变。
实验三:光的散射材料:空气中的灰尘、激光笔(或手电筒)实验步骤:1. 关闭房间的窗户和门,使室内尽可能暗。
2. 打开激光笔(或手电筒),将光线照射到空气中,观察光线的散射情况。
3. 可以用一些空气中的灰尘来增加观察的效果。
实验原理:光的散射是指光在遇到物体或介质时,发生方向的改变。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光线在空气中照射到灰尘上后,会发生散射现象,使得光线在不同的方向上呈现出来。
实验四:光的色散材料:玻璃棱镜、白色光源(如激光笔、阳光)实验步骤:1. 将玻璃棱镜放置在桌子上。
2. 将白色光源照射到玻璃棱镜上,观察光线的色散情况。
3. 可以调整光源的位置和角度,通过观察不同颜色的光线来了解光的色散现象。
用小实验让学生理解光的传播
用小实验让学生理解光的传播光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物理现象,了解光的传播对于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日常生活都非常有帮助。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光的传播过程,引导他们通过小实验亲自观察和探索,可以使知识更加生动有趣。
本文将介绍几个简单又有趣的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光的传播。
实验一:光的直线传播材料:一块白纸、一支笔、一支手电筒步骤:1. 取一块白纸,将其固定在平坦的桌面上。
2. 打开手电筒,将其灯光对准纸张上的某一点,从一定距离处让光线照射到纸上。
3. 在纸张上观察并记录光线的传播情况。
可以用笔在纸上标记光线的路径。
实验原理: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观察到光线是直线传播的。
光线从手电筒发出后,在空气中传播到纸上,并在纸上形成一个圆形的光斑。
学生可以看到手电筒离纸越远,光斑越大,离纸越近,光斑越小。
这是由于光线在传播过程中受到空气的散射现象所引起的。
实验二:光的折射材料:一块玻璃、一支笔、一盆水步骤:1. 将玻璃放置在桌面上,一端留出一定悬空。
2. 用笔在玻璃上标记入射光线的位置和方向。
3. 将盆中的水倒满至玻璃的一端,使得水面与笔标记的入射光线相切。
4. 通过玻璃的另一端观察并记录入射光线射入水中的情况。
实验原理: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观察到光线在介质界面上的折射现象。
当光线从空气射入玻璃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学生可以观察到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的关系,即斯奈尔定律。
他们会发现,光线从空气射入光密介质时(如玻璃),入射角越大,折射角越小;反之亦然。
实验三:光的反射材料:一块小镜子、一支笔、一盆水步骤:1. 将镜子放置在桌面上。
2. 用笔在镜子上标记入射光线的位置和方向。
3. 将盆中的水倒满至镜子的一侧,使得水面与笔标记的入射光线相切。
4. 通过观察镜子的反射光线,并记录下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关系。
实验原理: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观察到光线在镜面上的反射现象。
当光线射入镜子时,会发生反射现象。
学生会发现光线的入射角和反射角相等,并且入射角、反射角和法线(垂直于镜面的直线)三者处于同一平面上。
光学小实验
第三节光学小实验光1:光的直线传播器材:香、火柴、烧杯、激光笔过程:点燃香,固定在桌面上,将烧杯倒扣在香上,过一会用激光笔向烧杯内发射激光,观察。
现象:在烧杯内看到一条光线。
结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2:光的直线传播器材:盛水烧杯、细沙(或泥土)、木棍、激光笔过程:把细沙放入盛水烧杯中,搅拌均匀,过一会用激光笔向烧杯内发射激光,观察。
现象:在烧杯内看到一条光线。
结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3:光的直线传播器材:小喷雾器、激光笔过程:用小喷雾器向空中喷水雾,会用激光笔向水雾内发射激光,观察。
现象:在水雾中看到一条光线。
结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4:光的直线传播器材:长饮料吸管、激光笔过程:把饮料吸管伸直,打开激光笔,让激光从管的一端射入,从另一端射出,在墙上(或白纸)留下光斑,逐渐弯曲饮料管,观察光斑的情况。
现象:光斑没了。
结论: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光5:光在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器材:透明玻璃片、激光笔、玻璃胶。
过程:将3cm厚的透明玻璃割成2cm宽的细条,再取一块长25cm、宽15cm的透明平板玻璃,平放在桌面上,将2cm宽的透明玻璃细条,按需要(扇形分布)割成长度不等的小段,在每小段透明玻璃细条的测面涂上少许玻璃胶,再将透明玻璃细条与平板玻璃成垂直关系固定在一起。
为安全起见,可在四个侧面各固定一片玻璃,等玻璃胶干后,固体不均匀介质就做好了。
用激光笔从侧面贴着平板玻璃水平照射,观察现象。
现象:光路不是直线。
结论:光在固体不均匀介质中不沿直线传播光6:小孔成像器材:硬纸板两张、透明无色塑料薄膜、火柴、蜡烛、胶带。
过程:先将两张硬纸板卷成粗细不同的圆筒状,用胶带固定住,在粗筒的一端用硬纸板封闭(不透光),并在其中间扎一小孔,细筒的一端用塑料薄膜封住,然后两筒套在一起,观察蜡烛的火焰所成的像;前后移动内筒,观察所成像的变化情况。
现象:可观察到倒立的像成在塑料薄膜上,并且像的大小随着内筒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内筒薄膜离小孔近,成的像变小;内筒薄膜远离小孔,所成的像变大。
趣味光学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趣味光学实验实验目的:1. 了解光学基本原理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通过实验加深对光学现象的理解。
3. 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XX大学物理实验室实验器材:1. 凸透镜2. 凹透镜3. 平面镜4. 光源(激光笔或手电筒)5. 光屏6. 白纸7. 三脚架8. 尺子9. 记录本实验原理:光学实验主要涉及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和干涉等现象。
本实验通过观察和分析这些现象,帮助学生理解光学基本原理。
实验步骤:1. 光的直线传播:- 将激光笔固定在白纸上,调整位置,观察激光束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
- 将激光笔置于三脚架上,调整高度和角度,观察激光束在白纸上的投影。
2. 光的反射:- 将平面镜放置在白纸上,调整角度,观察激光束在平面镜上的反射。
- 改变激光束的角度,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
3. 光的折射:- 将凸透镜和凹透镜分别放置在白纸上,调整位置,观察激光束通过透镜后的折射现象。
- 通过调整光源和透镜的距离,观察折射光线的方向和聚焦情况。
4. 光的干涉:- 将两块平面镜放置在白纸上,调整角度,观察激光束在两块平面镜之间的干涉现象。
- 通过调整光源和镜子的距离,观察干涉条纹的变化。
实验结果与分析:1. 光的直线传播:- 实验观察到激光束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是直线的,符合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2. 光的反射:- 实验观察到激光束在平面镜上的反射符合反射定律,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3. 光的折射:- 实验观察到激光束通过凸透镜和凹透镜后,其传播路径发生改变,符合光的折射原理。
- 通过调整光源和透镜的距离,观察到折射光线的聚焦情况,进一步理解了透镜的成像原理。
4. 光的干涉:- 实验观察到激光束在两块平面镜之间的干涉现象,形成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 通过调整光源和镜子的距离,观察到干涉条纹的变化,进一步理解了光的干涉原理。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趣味光学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光学基本原理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学基础性趣味实验目录实验1 光与彩虹(人造彩虹) (2)实验2 人造彩虹2 (3)实验3 光的折射实例 (5)实验4 自制放大镜 (6)实验5 红外线实验的设计 (7)实验6 多功能小孔成像仪的制作 (8)实验7 自制针孔眼镜——小孔成像的应用 (9)实验8 镜子中有无数个镜子 (10)实验9 日食和月食的演示 (11)实验10 制作针孔照相机 (12)实验11 用激光器演示光的直线传播 (13)实验12 全反射现象观察 ..................................................................................... 14错误!未定义实验1 光与彩虹(人造彩虹)思考:你用什么办法能制作出与空中彩虹颜色一样的彩虹?实验准备:清水1盆、平面镜1个实验操作:1.取一小盆并加入2/3的水,再把镜子斜放于盆内;2.使镜面对着阳光,在水盆对面的墙上就能看到美丽的彩虹。
实验中的科学:将镜子插入水中时,在对面的墙上就能看到美丽的彩虹。
它是光的折射作用,实验表明: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就会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颜色的光,这就是光的色散。
这里镜面左侧的水就好像一个三棱镜,因而光射出水面后就会发生色散,形成彩虹。
创新: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制造出美丽的彩虹?实验2 人造彩虹2准备材料:水、一个玻璃杯、一张白纸。
实验步骤:1.在玻璃杯中装满水,把杯子拿到阳光可以照射到的窗台上;2.把纸放到阳光透过杯子投射进来的地方,这样在纸上就可以看到彩虹的色彩。
实验中的科学:光线被水折射了,因而投射到纸上的颜色是阳光被分解之后的颜色,原理跟天空中彩虹的形成是一样的。
当阳光以40到42度的角度照射空中的水珠时,阳光通过水珠时发生折射,投射到空中形成了彩虹。
知识问答:彩虹为什么总是弯曲的?想象你看着东边的彩虹,太阳在从背后的西边落下。
白色的阳光(彩虹中所有颜色的组合)穿越了大气,向东通过了你的头顶,碰到了从暴风雨落下的水滴。
当一道光束碰到了水滴,会有两种可能:一是光可能直接穿透过去,或者更有趣的是,它可能碰到水滴的前缘,在进入时水滴内部产生弯曲,接着从水滴后端反射回来,再从水滴前端离开,往我们这里折射出来。
这就是形成彩虹的光。
水滴对光的反射,折射加色散形成彩虹。
色散后不同色光出射的方向不同,对一个水滴出射的光我们只有站在特定的观察点上才能看见特定的颜色光,而我们平时是站在固定的观察点上去看空中多个水滴,这样,不同水滴中出射的同一种色光能够到达眼睛,这些水滴必然是在空中排成圆弧(相对观察者讲)。
如果观察点移动,就由一组新的水滴构成一个新的圆弧,其实我们每个人看到的并不是同一个彩虹。
光穿越水滴时弯曲的程度,端视光的波长(即颜色)而定——红色光的弯曲度最大,橙色光与黄色光次之,依此类推,弯曲最少的是紫色光。
每种颜色各有特定的弯曲角度,阳光中的红色光,折射的角度是42度,蓝色光的折射角度只有40度,所以每种颜色在天空中出现的位置都不同。
若你用一条假想线,连接你的后脑勺和太阳,那么与这条线呈42度夹角的地方,就是红色所在的位置。
这些不同的位置勾勒出一个弧。
既然蓝色与假想线只呈40度夹角,所以彩虹上的蓝弧总是在红色的下面。
彩虹之所以为弧型这当然与其形成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同样这也与地球的形状有很大的关系,由于地球表面为一曲面而且还被厚厚的大气所覆盖,在雨后空气中的水含量比平时高,当阳光照射入空气中的小水滴形成了折射,同时由于地球表面的大气层为一弧面从而导致了阳光在表面折射形成了我们所见到的弧形彩虹!实验3 光的折射实例思考:当筷子插一半在水中时,看到的是筷子“折断”的样子,这是什么原因呢?实验准备:纽扣1枚、水少许、浅底盘1个、玻璃杯1个实验操作:1.将纽扣放在盘中;2.杯子杯口朝上,压在纽扣上;3.一同学从侧面观察,另一同学往杯内慢慢倒入清水,倒着倒着就会发现看不到纽扣了;4.如果向盘子中加些水,慢慢可以看到纽扣又出现了。
注意:观察纽扣时要从侧面观看,如果从纽扣上方观察,总能看清纽扣。
实验中的科学:1.当杯子渐渐注入水时,由于光线折射,纽扣的影像会消失。
2.把水再加入盘子中,改变光的折射角度,纽扣影像会重新出现。
想一想:光由空气进入水中,或由空气进入玻璃中,就会产生一些折射的现象,那么,就请你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光的折射事例呢?实验4 自制放大镜思考:水也能当放大镜,你知道吗?实验准备:水、保鲜膜、大碗1个、彩色珠子实验操作:1. 把彩色珠子放入碗中,用保鲜膜封住碗。
2. 用手轻轻把碗口上面的保鲜膜向下按一些,使保鲜膜成倒锥形。
3. 将水倒在保鲜膜上,通过水看碗中的物体,观察彩色珠子与平时有什么不同。
实验中的科学:碗里的物品看起来大了不少,这是因为保鲜膜上的水形似凸透镜,而通过凸透镜看到的物体往往会大于原有形状。
我们通常所说的放大镜就是凸透镜,中间厚而边缘薄。
投影仪、照相机、摄像机、显微镜等仪器的镜头就是凸透镜。
实验5:红外线实验的设计1实验器的制作(1)把内壁后面镀有银,功率为250W,带灯座和电源插头的红外线灯固牢在光学光具座的最左端上。
(2)用超粘胶把圆球形烧瓶的底粘牢在光学光具座烛台上,然后把它装在光具座上红外线灯的右边,距灯约20cm。
(3)用超粘胶把乒乓球粘牢在光具座另一烛台上,并把它装在光具座上的圆球形烧瓶的右边。
实验装置便安装完成。
2实验操作(1)调节光具座上的红外线灯、烧瓶和乒乓球,使灯丝、球形体和乒乓球三者的中心点在同一水平高度的一条直线上。
(2)把含碘的二硫化碳溶液倒进圆球形烧瓶里,装满圆球形体(碘含量能使溶液呈黑色为好)即可(3)接上电源,开启红外线灯。
(4)含碘的二硫化碳溶液能吸收可见光而让红外线穿透过。
这个装有含碘的二硫化碳溶液的圆球形烧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把乒乓球左右移动至这个“凸透镜”的焦点上时,乒乓球就会被烧焦。
(5)把其他的易燃物或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在乒乓球的位置上时,也会看到易燃物被烧焦燃烧起来或温度计的液柱迅猛升高的现象。
实验6:自制针孔眼镜——小孔成像的应用实验原理:小孔成像实验器材:两个直径30—40 毫米的软塑料瓶盖,大头针,打火机实验步骤:(1)用打火机把大头针烧红,在瓶盖中间扎一个小孔(直径约1 毫米)。
(2)再在瓶盖两侧各扎两个小孔,用线穿起来就是一副眼镜。
实验用途:戴上这副眼镜,便能看清楚周围的一切。
奇怪的是,不管是300 度、500 度的近视眼,还是远视眼,戴上它都能看清楚物体。
实验解析:运用了小孔成像原理。
当光线通过小孔后,不管光屏远近,成像总是清晰的。
人眼睛的视网膜,就好像是个光屏,一般情况下近视眼的人,成像在光屏之前;远视眼的人,成像在光屏之后。
成像不在光屏上,所以看不清楚。
加了小孔之后,不管近视远视,都能在视网膜上成像了,所以看得清楚了。
此技术已经进入日常生活。
实验7:制作针孔照相机制作步骤:用两个口径相差不大的易拉罐。
在口径较大的易拉罐底部中央用钉子打一直径为1mm的小孔,把开口的一端放在砂纸上磨一磨,去掉前盖。
把另一个口径较小的易拉罐后端放在砂纸上磨一磨,把后端去掉,再在这一端蒙上半透明纸或塑料薄膜作为成像屏。
把口径较小的易拉罐蒙着成像屏的一端向里小心套进口径较大的易拉罐中,小孔照相机就制作成了。
你可以让小孔对准光亮的物体,眼睛从口径较小的易拉罐口往里看,就可以看到所观察物体的像了。
你也可以把口径较小的易拉罐前后拉动一些再进一步观察,看一看景物的像大小怎样变化。
你如何解释景物所成的像和像的变化呢?原理揭秘:针孔照相机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
根据几何知识,景物所成的像和景物是相似的。
屏离小孔的距离不同,相似比大小不同,所成的像自然发生大小的变化。
实验8:镜子中有无数个镜子步骤:取两个小圆镜(市面上能买到)正面相对,你观察镜子会看到奇怪的现象──一个镜子中有无数个镜子出现。
原理揭秘:正面相对的两个镜子甲、乙,甲相对于乙是个物体,可以在乙中成一个像,这个像相对于甲镜子又是一个“物体”,在甲镜子中成像,在甲镜子中成的像相对于乙镜子又是一个物体再次在镜子乙中成像,如此不断的有“物”出现,就有无数个大小相同的像出现在镜子中,因此,在甲、乙镜子中都能看到无数个镜子。
扩展:一个物体在两个互成角度的平面镜中能成几个像?取两个平面镜使其镜面相对互成角度,在两镜之间夹角处放一硬币,改变两平面镜的夹角,看看在镜子中能找到几个硬币的像。
现象:观察中发现,两个镜子之间夹角大于90°,在每个镜子中只能成一个像。
两个镜子之间夹角等于90°,在每个镜子中成一个像,在镜子交角处成了一个像或者在一个镜子中看到两个像,在另一个镜子中看到一个像),(总共有三个像出现。
当继续减小两镜之间的夹角,会看到每个镜子中的像的个数逐渐增加,当两个镜子之间夹角为0°时,每个镜子中又有无数个像出现。
原理揭秘:实际上,两个镜子之间夹角为0°和180°是特例。
夹角为180°时,两个镜子在一个平面内,两个镜子中只能成一个像。
0°时相互平行,情况和“两个平面镜镜面相对的成像观察”相同。
夹角为锐角时,成像原理和夹角成0°是类似。
实验9:日食和月食的演示【器材】:地球仪,皮球,蜡烛。
【操作】(1)在桌上放一支蜡烛(代表太阳),一只手拿地球仪,另一只手拿皮球(代表月亮)。
(2)使“地球”围绕“太阳”转动,“月亮”绕“地球”转动。
当“月亮”转到“太阳”与“地球”之间时(使三者处于一条直线上),“月亮”的黑影落在地球上,形成日食,如图(a)所示。
当“月亮”运行到“地球”的背后,这时“地球”处在“月亮”与“太阳”之间(三者在一条直线上),“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亮”的光线,形成月食。
全部挡住是月全食,挡住一部分是月偏食。
如图(b)所示。
实验10:多功能小孔成像仪的制作制作材料:内外筒用PVC管;光屏用半透明绘图纸;固定插槽和铝制插片用易拉罐;观察孔和小孔封闭端用薄铁皮;外包装用自贴纸;黑油漆。
1.解决光屏过亮的问题。
将成像仪主体改为两个短长不一,可相互套着并能抽拉的内外圆筒(内壁涂黑油漆),外筒长约32CM,一端封闭,中间只留一个(直径8MM)的小孔(母孔),开口端可套内筒。
内筒一端贴光屏,另一端封上只留一个长方形的观察孔(8CM*2CM),内筒较外筒略长,考虑到,人眼的明视距离,内筒长度约为34CM。
将内筒有光屏一端插入外筒。
两筒相套,这样内外筒便成了光屏的暗室,不论在暗室观察烛光,还是在白天光线强的情况下均能看清像,可抽动的内外筒,还解决了可调节光屏及像距这一问题。
2.解决可调节孔的大小和形状这两个问题。
在母孔的外侧装上两个固定插槽,用来固定铝制插片,插片上钻几个形状各异或大小不同的小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