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共29页文档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https://img.taocdn.com/s3/m/c8fc878f83d049649b6658f2.png)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提笔前,万般无奈,实在不知道该从何下笔,这不是我第一次遇到同样的困境,只是这一次,却是,最万难的。
就如同,影片浮岛中那片宁静的水塘,表面平静如镜,却在夜晚成为酸腐翻江倒海的漩涡,没招没底的。
与之前看过那些残酷现实主义的电影不同,那些电影中关于人性或之生活平面一角,是赤裸裸的揭示和撕裂,让你从内心的某个点开始扩展,开始战栗,直至最后,仿佛人生中所有的残酷都被无情的剥离出来,午市悬挂,直面人之残酷。
而这一次,李安却将这些深藏,藏的没头没尾,藏得如同生命本身一样,悬而不绝,秘而不宣。
让所有人都看明白那个瑰丽的世界,也让人看完后似乎什么都没得到。
李安将一个世界童话般简单易懂却意喻深刻表露得不露痕迹,而我只知道,理查德 帕克的眼睛总在某个时刻,露出那骨子的清澈,凝望着我。
李安的这部电影,很浅显,浅到没有刻意而为的说教。
这部电影很平,没有太多错综复杂的情节充斥。
而技术的运用真正成为了电影故事讲述的辅助工具,没成为喧宾夺主的概念性大片让故事整体失衡而变成形式主义和内容空洞。
电影讲述的风格更似另一种生命存在形式的本身,一切平常的事物,往往在背后,深藏着深邃的眼睛,一双永远看不到的,猜不透的,不知来至哪里,不知去往何处的翻飞复杂的,人生。
不论我们问多少次自己同样的问题,我们仍旧不知道,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人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而我们是什么,而世界又是什么。
我们不能将这样庞大的疑惑附加在一部电影之上,但,李安此次借由一部小说的奇妙世界的展示,似乎已经碰触到了,上帝的神迹,世界的尽头,还有一丝残留在内心狂野的不羁。
故事本身很简单,线索简单,平铺直叙;人物简单,几乎一人直述;场景简单,人、动物和自然;情感简单,不见波澜壮阔也不见人性复杂;一切都化繁为简,一切都还原本质,一切都顺理成章,而一切也遵循最自然的伸展。
少年时叩问信仰与人生意义派,一个印度的男孩,父亲因为相信妈妈纪对法国最美丽游泳池的信仰,给他起名为皮辛。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叙事解读-精品文档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叙事解读-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8f4767d0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3b.png)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叙事解读-精品文档《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叙事解读一.叙述者分析《少年派》中有两个显在的叙述者:一个是派,向作家讲述自己的故事;另一个是创作失忆来印度寻找灵感的作家,向读者讲述派的故事,两个叙述者的交织增添了叙事的魅力。
根据叙述者与所叙述的对象之间的关系,派和作家都是同叙述者。
派是“奇幻漂流”的经历者和叙述者,是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处于故事的第二层,叙述的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从而形成了叙述者与叙事对象同一的叙述关系,使故事的真实性得到强化。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另一个同叙述者――作家,他处于故事的第一层,是以次要人物身份出现的同叙述者形象。
作家为了寻找灵感投入了大量行动参与到故事的进程中。
在参与的过程中,他也表现出了自己的态度与看法,如在最后一章评价派“表现了在极端困难和悲惨境遇面前的勇气和忍耐力”[1],作家在叙述中发挥了不可小视的作用:首先,他是故事的引导者,推动情节发展,他以获取灵感为目的探访派、收集资料,贯穿全文,使故事的面目得以呈现。
其次,他是一个见证者,与主人公之间存在距离和空白。
作家的身份使他能进入故事,但也必须是个忠实于叙述者的叙述者。
如果没有他,读者将直面派的讲述,丧失对故事的深层思考;因为他的存在,故事讲述者的叙述客观上已被他筛选,间接对故事的真实性起到旁证作用,增加了作品的客观性和层次感。
根据文本叙述的不同层次,《少年派》可分为两层:外部叙事中的外叙事者――作家为写书寻找灵感的故事为一个叙事层;内部叙事中的内叙述者――派的漂流历程构成另一个叙事层。
因为前者在全书中占绝大篇幅,为了避免读者忽略外部叙事的层面,作者在首尾章节采和第2、6、12、15、21、30、33、36、95章都采用外部叙事,通过描写他的外貌、行为,家庭等提醒读者这一层的存在,内外叙述者相互参照,给读者营造出“入乎其内,超乎其外”的阅读体验。
根据叙述者的叙述行为,派和作家是具有“自我意识”的叙述者,作者既让读者进入故事,又不时地用间离手法将读者赶出来。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https://img.taocdn.com/s3/m/099557f0551810a6f52486b0.png)
今生度此身东方西方的意识形态的根本差异,无外乎于一个“心”字。
西方意识形态的成就在于心外之物,而东方意识形态的成就则是对于自心的觉知与反省的知识的传承。
可是这颗心,我们越是急于将它传达,却发现它根本无法得到传达。
我们心中的意念与感知,被我们转换成语言文字,以求在别人心中唤起相同的感受。
或是诗歌,或是小说,或是闲谈,虽然我们明白,然我们明白,“我”的所闻所见,所思所想,永远都是不为外人所知的。
没有人知道一个“我”的存在,正如没有人真正的知道此时此刻正在阅读这篇文字的你。
身边的人只能凭着直觉与猜测而感知到你的存在,因为他们无法证明在你的眼神背后,是否有一个正在经历着喜怒哀乐的无穷无尽的你。
这就是你的处境,不为人知的自我,绝对的孤独。
天空,大海,一条小船,一只老虎,共同构成这不为人知的自我的隐喻。
在《少年派》中,将一颗心用隐喻的手法来传达,由此来讲一个人一生的心路历程,就是隐藏在电影里的第三个故事。
正如电影名称的直译《派的生活》或是《派的人生》。
李安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男人如何在人生中的大风大浪中经受了历练,从一个稚嫩的孩子变成一个成熟刚强的男人,直至到达人生巅峰,然后又放下所拥有的一切,出离尘世,终于到达彼岸净土的全部历程。
别忘了,第三个故事中,一切都是隐喻,真正的场景是一颗心,而不在心外。
在开始正文前,我想再提醒一下你,真正的主人公,其实是你。
因为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不为人知的内心世界。
在印度神话里,象头神是排除障碍之神,是命运之神,代表着智慧,象征着吉祥和成功。
电影的开头,张开双臂的象头神的形象,暗示派将要面对一个生死无常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派必须破除一切障碍,勇往直前,否者就只能在苦海中沉沦。
主人公一共讲述了了三个故事:1. 一个单纯的奇幻故事;2. 一个血腥的真实的故事;3. 一个男人一生的心路历程;而在第三个故事里,所有的人物,动物,场景,都是作为隐喻而出现。
如果不先梳理一下这些略显杂乱的隐喻,电影的台词就会显得不知所云,整部电影的精华也无法得到透彻的领悟。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一个关于生命意义的心灵之旅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一个关于生命意义的心灵之旅](https://img.taocdn.com/s3/m/8283452c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63.png)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一个关于生命意义的心灵之旅《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一个关于生命意义的心灵之旅电影是一种艺术形式,它能够通过视觉和听觉的表达方式,唤起观众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则是一部让人深思的电影,它以令人震撼的视觉效果和富有哲理的故事情节,带领观众进入一个关于生命意义的心灵之旅。
影片的故事发生在印度,讲述了一个少年派在海难中幸存后,与一只孟加拉虎共同漂流的经历。
整个故事以派为叙述者,通过回忆和讲述的方式,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充满奇幻和寓意的世界。
首先,影片的视觉效果令人叹为观止。
导演李安运用了精湛的特效技术,将海洋和野生动物的形象展现得栩栩如生。
特别是在与孟加拉虎理查德的相处过程中,观众能够真切地感受到派与理查德之间的情感纽带。
这种逼真的表现方式,让人仿佛身临其境,与派一同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冒险与挑战。
然而,这部电影并不仅仅是一场视觉盛宴。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在情节上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派在漂流的过程中,经历了饥饿、孤独和恐惧等无尽的煎熬。
但他没有放弃,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
这种坚持和勇敢,让人不禁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影片中的孟加拉虎理查德象征着派的本能和欲望。
在漂流的过程中,派与理查德之间建立了一种奇特的关系。
他们互相依赖,互相扶持,一同面对着生活的艰难。
这种关系引发了观众对于人与动物之间的共生关系的思考,也让人重新审视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除此之外,影片还通过宗教和信仰的主题,探讨了人类对于生命意义的追寻。
派同时信仰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他将这些不同的信仰融合在一起,寻找着自己内心的平衡。
这种对于宗教的包容和理解,让人思考了宗教在人类文明中的作用,以及人们对于生命意义的不同追求。
总的来说,《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一部具有深度和内涵的电影。
它通过视觉和故事情节,引发观众对于生命意义和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影片中的派和理查德的关系、派对于宗教的理解,都让人对于人类的存在和生命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一本书带给我的启示
![一本书带给我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86aa3ff8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dc.png)
一本书带给我们的启示(一)《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谈话”。
一本好书,能够让我们的视野开阔;能够让我们获取丰富的知识;能够让我们的语言交际能力提高;能够让我们变得更加优秀……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本关于的励志小说《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说到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很多人会想到李安那部精彩而且引人深思的原名电影。
今天,我想说说看完原版小说之后的想法。
此书作者扬、马特尔,这是一个关于的故事。
主人公是一位名叫派西尼·莫利托·帕特尔的少年,简称派,16岁的他,与父母登上了前往太平洋的轮船。
然而夜里发生了可怕的海上风暴,突如其来的风暴像一头饥饿的雄狮一样怒吼着吞噬了货船。
只有他在这场灾难中逃过一劫,一艘孤单的小船,一个落难少年,一只名叫理查德·帕克的孟加拉虎,一片海洋,一个和一大堆物资,这就是可以支持他活下去的东西,他们要挺过南太平洋上,最艰难的生存考验……其实少年Pi所身处的就已经是个难以想象的绝境,要和一头孟加拉虎在救生艇中一起漂流,要对抗外在恶劣的环境,还得保卫自己免受猛兽的攻击。
从打开书起我就想着这故事到底该如何进行?作者想象力可谓是运用到极致,虽然老虎可能对生命构成威胁,但却相对形成一股努力求生的力量,就像汤姆。
汉克漂流到荒岛上一个人生活,后来得找个排球当作伙伴,还无时无刻煞有介事的和它聊天谈心。
所以说,绝对的孤独才是可怕的,比老虎还要可怕。
这本书中的少年派他勇敢、智慧,还与老虎形成了一种互生关系,既要驯服老虎,同时还要让老虎离不开他,因为他是老虎食物与淡水的供应源。
他总是让自己忙碌着,捕鱼、抓海龟、储存淡水,一切都是为了生存下去。
正因为这只老虎,让他时刻保持警醒的状态,不停的忙碌,才会让他忘记悲伤与绝望。
他的坚强,令人叹服。
一名少年,与一只孟加拉虎,在太平洋上漂流生存了227天,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下面,我想从两个方面来谈谈我的感悟。
一是关于希望和奇迹。
Life of Pi 派的奇幻漂流
![Life of Pi 派的奇幻漂流](https://img.taocdn.com/s3/m/768dffd2bb4cf7ec4afed0d0.png)
最终派获救。 而老虎头也不回的离开,代表了兽性的褪去
结尾,派问作家:“这两个故事,你相信哪 一个?” 作家说:“有老虎的那个。” 派回答“所以你跟随上帝。”
由于第二个故事本身太过残忍, 日本调查员也选择了有老虎的一个, 所以作家翻开档案看到„„
相信哪一个故事, 取决于你自己。
极端环境下,残杀、食用同类,孰对孰 错,没有答案 每个人心中都有莲花,只是我们心中的 “老虎”往往占据上风。
而人终究是需要压抑兽性 来自我救赎
派对两个人讲了上述故事,两人表示不信。 并要求派讲出一个没有动物、不奇幻的经过。
于是派颤抖着说出另一个版本 „„
LIFE
of
PI
同样这艘救生船上, 综合派的叙述, 经推测,第二个版本大概是这样„„
动物本质
性情暴戾的厨子先杀死水手并吃了它。
厨子在想伤害派的时候,被派的母亲打了一 巴掌,随后母亲被厨子杀死。
少年派 的 奇幻漂流
派
生于印度虔诚的信仰着三种宗 教,他的父亲拥有一个动物园
派年少时,父亲带着动物举家, 举家乘游轮前往加拿大
游轮途中遇险,派乘上一艘救生船
同船的共有五个角色
斑马在最初跟派一起乘上救生船, 并摔断了腿
而后猩猩乘着香蕉漂流到船边, 被派救起
鬣狗忽然从船舱围布下钻出, 活吃了斑马,并咬死了猩猩 此时老虎也从围布下出现, 杀死了鬣狗
接下来就是派与老虎斗智斗勇寻求 平衡的共处
期间,他们在食物耗尽,陷入绝境时, 到达一个宛如天堂的无人岛,获得粮食 补给
在短暂停顿休整后, 派发现这是个食人岛。 于是他带着老虎离开,开始继续漂流。
最终他们抵达墨西哥海滩。 派获救, 老虎头也不回离开,自此在也没有出现。
到此为止,此影片还是单纯的“奇幻漂流”。 这时出现两个日本沉 Nhomakorabea调查人员。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ppt课件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1a9ca9c10a6f524ccbf85cd.png)
1.All of life is an act of letting go, but what hurts the most is not taking a moment to say goodbye. 人生也许就是不断地放下,然而令人痛心的是,我都没能好好地与他们道别。
2.Pi: “Religion is a house with many rooms.” Writer: “But no room for doubt?”Pi: “Oh yes! On every floor.” 派:“信仰就像一座房屋,可以有很多楼层、很多房间。”作家:“那有怀疑的空 间么?”派:“当然,怀疑在每一层都占了几间。”
I must say a word about fear. It is life’s only true opponent. Only fear can defeat life. 恐惧,它是生活惟一真正的对手,因为只有恐惧才能打败生活。13
祭祀时放的莲花灯是一个Lotus,食人岛上派在晚上从树上 摘下的荧光橘子状物体打开来是Lotus包裹的一颗巨型牙齿 ,舞女的这句话是将派从最后一个幻境中彻底唤醒的重要 凭据 没错,就是人吃人,这也是作家和日本人后来不愿相信第 二个故事的重要理由之一
14
15
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的无理数, 象征漂流过程中无数不可预计的 艰难险阻,以及常人无法理解的 派内心的思想斗争
第一个故事是对现实的隐喻, 第二个是现实。
11
剧情里牧师见到少年派说了一句:You must be "Thirsty". 在后面中年派对加拿大 作家的描述中有提到,老虎有两个名字,到达派家里前名字被笔误,Thirsty改成 Richard Park(理查帕克),猎人和老虎的名字颠倒了。也就是说,影片开场就确 认了即将出现在漂流中的猛虎就是少年派本人。 我曾看过一本爱伦坡1838年写的《阿瑟戈登皮姆的故事》,里面的理查帕克,是个 暴戾的水手,在四个船员逃生后,他建议抽签,抽到谁谁就死掉给大家吃,结果他 自己不幸中招。 然后几十年后的1884年,真实发生了mignonette号沉没,也是四个船员逃生,一 个真真的就叫理查帕克的cabin boy被杀了分食。 坡叔的小说当了恐怖的预言帝... ... 那么,老虎是少年派。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https://img.taocdn.com/s3/m/01271d2f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60.png)
为什么Pi相信是老虎理查德帕克帮助他活了下来?
• 理查德·帕克很可怕,但讽刺的是,他的存在帮助派活了下来。 独自一人 在救生艇上,除了船上的老虎,派还有许多问题要面对:缺乏食物和水, 食肉的海洋生物,变幻莫测的洋流,以及暴露在恶劣的环境中。 被环境 压倒,害怕死亡,派变得心烦意乱,无法采取行动。 然而,他很快意识 到他最直接的威胁是理查德·帕克。 他的其他问题现在暂时被遗忘了,通 过几次训练,派设法控制了帕克。 这次成功给了他信心,使他的其他障 碍看起来不那么难以克服。 重生后的派能够采取具体的步骤来确保自己 的生存:寻找食物,让自己保持动力。 照顾和供养理查德·帕克让派很忙, 打发时间。 如果没有理查德·帕克的挑战和分散他的注意力,派可能已经 放弃了生命。 当他在墨西哥上岸后,他感谢老虎让他活了下来。
困难2 饥饿与干渴
海难漂流的人,总是对食物和水念念不忘。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救生艇周围都是食物 和水; 然而,咸水是不能喝的,食物很难捕捉。
解决办法:他必须稳定而持续地使用太阳能蒸馏器收集新鲜的饮用水一样,派不断地 努力让一条鱼上岸或把一只龟拉到飞船的一侧。 反复与饥饿和干渴作斗争,说明了派 以前的生活和他现在在船上的生活之间的巨大差异。 在城镇里,人们就像动物园里的 动物一样被喂养着——他们从不需要花费太多的精力来获取食物。 但在开阔的海洋上, Pi要靠自己来保护自己。
少年派的背景故事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以印度历史上被称为紧急时 期的动荡时期为背景。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莫里 特·帕特尔的父亲是印度本地治里的一名动物园管理员, 他对当前的政治局势感到紧张。 派的父亲猜测领导人可 能会试图接管他的动物园,面对萧条的经济状况,他决 定卖掉动物园的动物,举家迁往加拿大,从而开启了海 上漂流。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少年Pi)》中英文版作者:杨·马泰尔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少年Pi)》中英文版作者:杨·马泰尔](https://img.taocdn.com/s3/m/f94d18ce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9d.png)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少年Pi)》中英文版作者:杨·马泰尔《少年Pi的奇幻漂流》(英语:Life of Pi)
是一部描述一名印度男孩在太平洋上与成年孟加拉虎同船而撑过两百二十七天的生存故事。
作者为加拿大作家杨·马泰尔(Yann Martell)。
本书获2002年度英国布克奖;被评为亚马逊网站2002年度最佳图书、《纽约时报》年度杰出图书、《出版家
周刊》年度最佳图书、《洛杉矶时报》年度最佳小说;2004年又获德国图书奖。
无论从什么方面来看,本书都是一部奇特的小说。
它是一个扣人心弦的历险故事,一个关于人
类在宇宙中的
位置的寓言,一部引人入胜的超小说。
机智使它更有活力,恐怖为它增添了趣味,它是一位不同寻常的天才的作品。
看过李安导演的电影的同学一定会感动看下书版吧这是奇迹是神迹。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https://img.taocdn.com/s3/m/5d0a47e3998fcc22bcd10d34.png)
•Pi年幼是信仰多种宗 教,印度教(家庭背 景)、基督教(跟哥 哥打赌去教堂里喝圣 水,从而和牧师交 谈)、伊斯兰教(被 伊斯兰教的诵经所感 染)。他认为这些宗 教是可以兼容的,他 认为自己这样就接近 了神,了解了神。
孟 加 拉 虎 “ 理 查 德 帕 克 ” 。
-
影评
虎是恐惧的化身。这种恐惧来自对自然的敬畏、生存的挑战,以及 由此而生的内心的孤独。人的这些恐惧,恐怕是持久而绝望的。成年 PI的选择,恐怕就是李安的选择——经历他பைடு நூலகம்面对他、接受他。 影片的中段都是与自己独处,但影片的开始和结束,PI的生活中 都有两样东西陪伴——家庭和宗教。家庭和宗教,对人来说,这都是 逃避恐惧的最佳方式。宗教,提供了解释世界的一种猜想,对于个体 来说,他永远是我们面对未知的一种安慰。而家庭,让我们觉得对这 个世界有责任、有联系、有贡献,它证明了我们存在的价值。这两样 在出世和入世方面,给了我们面对自己的勇气。 当你明白人生和自我,都不是用来战胜,而是用来相处的,你 就会明白,有些东西虽然并不合理,你必须相信,有些东西并不牢固, 但你必须依靠。这不是李安电影里的选择,而是李安人生里的选择。 • 我们怀疑所有的美好,又拒绝承认现实的残酷。 所以,有信仰的 人,和老虎都比我们容易幸福。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 李安,1954年10月23日出生于台湾,祖籍 江西德安,是一位享誉世界影坛的著名导 演。他屡次获得奥斯卡金像奖、金球奖、 金狮奖、金熊奖、英国学院奖等国际顶级 电影奖项,是华人迄今唯一获得奥斯卡最 佳外语片奖的导演,更是亚洲迄今唯一获 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导演。
• 影片介绍 Pi是一个生于印度并且同时信仰基督教、伊斯兰教和印度教 的少年,他的父亲经营着一个动物园,所以派从小就了解动物的 习性……这个故事的开头并不算吸引人,混合着宗教信仰的一个 少年的成长经历。不过随后剧情正式进入到“奇幻漂流”。 派 举家迁往加拿大,与他们同船的还有动物园的动物,Pi的父亲想 把它们带到异国他乡卖个好价钱。但是动物园园长一家经历了一 次类似泰坦尼克号式的沉船事件,除了Pi,家人全部遇难。Pi侥 幸落在救生艇的舱盖布上得以生存,与他同处一艇的还有一条鬣 狗、一只断了一条腿的斑马、一只母猩猩,以及一只成年孟加拉 虎“理查德-帕克”。 在漂流的最初3天,鬣狗咬死了猩猩,活吃了斑马,老虎又 杀死了鬣狗。接下来这个少年在海上求生的故事,就是如何对付 理查德-帕克的故事。自知无法战胜老虎的Pi最终选择与它一起 面对漂流生活。7个月中,他要收集淡水、捕鱼捉虾,他要使用 一切海上生存技能喂饱老虎,也让自己活下来。当然,这场漂流 也遇到了暴风雨、鲨鱼的袭击以及各种精彩而血腥的险境。在Pi 与老虎所剩的食物耗尽后,陷入绝望的他们已准备从容赴死。但 奇迹的是他们随着小船漂到了一座天堂般的岛屿。在短暂的停留 休整之后,他发现这儿是个食人岛。惊恐的Pi与老虎再次开始了 漂流,直到在墨西哥的海滩上获救,那只老虎却头也不回地消失 了。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https://img.taocdn.com/s3/m/fec990030b4e767f5acfce9f.png)
• •
•
主人公派: 普通的一个16岁少年,动物园长大。 性格: 多信仰,也就是完全没信仰了。剧情里他父亲就说了,你信那么多,等于什么也不信。记忆 力好。 对应动物=人+老虎
• 1,斑马=父亲,除了都是瘸子以外,在原书27%的地方,特地冒了
一段派询问斑马身上条纹的对话,派问别人,斑马的条纹能不能是不 是装饰刷上去的,大人回答他不是,他又问,下雨的时候能不能冲掉 斑马,大人继续回答 不能。其实这段的意思是,黑白条纹是天生的, 不会轻易改变,跟人的性格一样。 • 接着后面写喂食斑马的描写,斑马显得非常的粗暴固执和贪婪。这些 性格跟派的父亲一样,1,贪婪在原书28.6%的时候写到他父亲是完 全为了钱才卖掉动物园,为了卖更高的价钱才选择过太平洋卖到加拿 大。2,粗暴在原书里也描述了跟电影一样的情节,父亲为了让他们 兄弟2个看见老虎的真面目,在派8岁的时候亲自送了一头活羊给老虎 撕碎。3,固执:原书12.%的部分写了父亲带派去看各个动物,然后 教训他,派很怕他的父亲,一直回答了13个:“是的,父亲!”他父 亲才放过他的错,让他摸了一下豚鼠,告诉他这个才没有危险性。 • 电影里,李安用了前2个情节,第三个情节,我放在了他母亲的证据 里面。因为电影不是写书,要算好电影时间,也不需要重复展示。
• 当三位智者要求Pi只能选择一个宗教时,Pi以“所有的宗教都是真的,我只想
• • • •
要崇爱神” 争取他相信三个宗教的权利,后来三个智者都不让Pi进入他们的 会堂做宗教崇拜, Pi认为他们“心胸狭窄”。 “而我一辈子都是印教徒。心中怀有印度教,我才看清自己在宇宙中的定位。 但我们不该执着!……印度教徒的博爱精神确实和基督徒不相上下,两者都 认为上帝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正如回教徒也是蓄胡的印度教徒,而基督徒, 他们对上帝的虔敬也让他们成了戴帽子的回教徒。” 这就是Pi的宗教观---众多对神的指称,最后都会归依到同一个对象,那么, 不妨异中求同,无须拘泥在单一的宗教信仰?重点是信仰神、在万事万物中 感受神的同在,与大化宇宙合为一体,不是吗? 谈到宗教这种“大哉问”的议题,恐怕不是在这里三言两语就能代过,因而 我做的只是先标记出Pi 的宗教信仰。 身为船难之后唯一的生还者(如果理查德· 帕克不算在内的话),在海上漂流 等于一种令人绝望的隔离状态---与人类社会隔离,缺乏文明物质,生命朝不 保夕,除了一本求生求册之外,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帮助排解精神上的无聊, 漂荡,失去方向,不知结局,人生中,偶然就会有这般被弃绝的状态。Pi在 船上保持着祷告的习惯,是的,向不同的神。
中学生课外阅读必读书目《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读后感
![中学生课外阅读必读书目《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3a732c30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9d.png)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读后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杨·马特尔的著名小说,讲述了一个印度少年在海上漂流的奇幻旅程。
这本小说在出版后迅速走红,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畅销书。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被杨·马特尔的想象力和文笔所吸引。
他以一种极具诗意和哲理性的方式,描绘了少年派在海洋中的生存之旅。
书中充满了各种奇特的海洋生物、神秘的岛屿和令人陶醉的海洋风光,这些描写让人感受到了奇幻的美妙和生命的奇迹。
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杨·马特尔不仅以少年派为视角,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奇幻和冒险的世界,同时也通过这个故事向我们传达了一些深刻的信息和思想。
其中最引人深思的是作者对于生命、信仰和自我救赎的探讨。
首先,作者通过少年派的旅程让我们思考生命的脆弱和不确定性。
少年派在海上漂流的过程中,不仅要面对恶劣的海洋环境,还要应对各种未知的危险。
这种生命的脆弱性和不确定性,让我们更加珍惜眼前的生活,感恩我们所拥有的一切。
其次,作者通过少年派的故事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信仰。
少年派是一个印度教徒,但在海上漂流的过程中,他逐渐失去了对于神的信仰。
然而,在面临困境时,他重新找到了信仰的力量,这种力量帮助他在困境中坚持下去,找到了生存的希望。
最后,作者通过这个故事向我们展示了自我救赎的可能性。
在漂流的过程中,少年派经历了很多困难和挫折,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对于生命的热爱和对于未来的希望。
最终,他成功地生存下来并找到了新的家园。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面对困境和挫折,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追求梦想和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自我救赎。
总的来说,《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一部充满想象力和哲理的小说,它以少年派的奇幻旅程为线索,向我们展示了生命的脆弱和不确定性、信仰的力量以及自我救赎的可能性。
这些思想不仅适用于当今社会,也对于我们面对生活中的困境和挑战时提供了积极的启示。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感受到奇幻的美妙和生命的奇迹,同时也可以从中汲取力量和勇气来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信仰与生存的挑战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信仰与生存的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bf7a3507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a7.png)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信仰与生存的挑战【正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信仰与生存的挑战尼尔斯·波序言生活中的挑战无处不在,它们可以是物质的、人际的,也可以是精神的。
然而,在绝境中仍然能够坚持下去的人们,常常可以从信仰中寻找到力量和希望。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一书,以其独特的故事情节和思考深度,为我们呈现了信仰与生存的挑战。
第一章漂流的开始故事的开始,我们见到了少年派因一次海难而孤舟漂流的情景。
没有食物、没有水源,没有任何生存的条件,少年派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困境。
然而,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寻找到了自己的信仰,一个神秘的信仰,这信仰赋予了他力量和勇气。
第二章信仰的力量在广袤的海洋中,少年派身边有一只孟加拉虎作为伴侣。
这只孟加拉虎名为理查德·帕克,它们的相处充满了艰难和摩擦,然而少年派并没有放弃对理查德·帕克的信任。
正是凭借着这种信仰,少年派与理查德·帕克共同面对了无数的困难,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
第三章寻找生存的希望在一次激流中,少年派和理查德·帕克奇迹般地登上了一个神秘的岛屿。
这个岛屿富饶而宜居,这本是少年派的福音。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少年派发现这座岛屿背后隐藏着可怕的真相。
即便如此,他仍然坚守着自己的信仰,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生存。
第四章信仰的归宿与理查德·帕克分离后,少年派最终漂流到了墨西哥的一座海滩上。
在这里,他得到了人们的帮助和关爱,重新融入了社会。
然而,即便是如此,少年派的信仰依然深深地刻在了他的内心,成为了他生活的一部分。
第五章虚幻与现实的边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在讲述信仰与生存的故事之余,也引发了我们对虚幻与现实的思考。
少年派在漂流的日子里,经历了种种奇幻的冒险,这些冒险可以看作是他内心世界的映射。
然而,这些奇幻的故事是否真实存在,这成为了我们思考的重点。
结语《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主人公少年派,通过信仰与生存的挑战,勇敢地面对着一切难题。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在生活中无论面临多大的困境,只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寻找到自己心中的力量和希望,便能够战胜一切困难。
有选择的真实——《少年Pi的奇幻漂流》荐读
![有选择的真实——《少年Pi的奇幻漂流》荐读](https://img.taocdn.com/s3/m/d41206117e21af45b307a8cb.png)
KUAILE 28SHUXIANGMANWU〉〉〉书香满屋 1.《少年Pi 的奇幻漂流》是扬·马特尔的代表作,2001年出版,2002年获当代英语小说界最高奖项——布克奖。
布克奖几乎是“最好看的英文小说”的代名词。
2003年获加拿大CBC广播电台读书竞赛冠军。
2. 2011年1月3日,中国著名导演李安将《少年Pi 的奇幻漂流》改编为同名3D 电演。
该片于2012年11月22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影片获奖众多,有:第85届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视觉效果、最佳配乐奖,第70届美国金球奖最佳电影配乐等奖项。
3.少年Pi 的故事有极强的励志性。
是难得的青少年成长励志教材。
4.这是一个关于灾难的故事,是一般人不可能有的经历,有很强的吸引力和可读性。
有选择的真实——《少年Pi的奇幻漂流》荐读江西 黄玉平推 荐理 由书名:《少年Pi 的奇幻漂流》作者:[加拿大] 扬·马特尔 翻译:姚媛出版:译林出版社 我 派西尼·莫利托·帕特尔,本文的主人公,简称派西尼或者派。
“Pi”是外文原文,译者认为“派”字不能完全传达作者原意,所以在标题里用了“Pi”。
我的名字是玛玛吉帮我取的,莫利托是一个游泳池的名字,这是玛玛吉最喜欢的一个游泳池。
我叫派西里,同学们却给我取了个难听的外号,叫“排泄哩”。
这个外号对我伤害很大:“声音会消失,但伤害却留了下来,像小便蒸发后留下的气味。
”后来在班级介绍自己时,我想出了一个妙招儿,拿起粉笔到黑板上边说边写:派·帕特尔。
并且加上以下一行字:π=3.14!我热爱并信仰多种宗教。
我是一人游泳健将。
在一次海难中,我勇敢地漂流了227天,并且活了下来。
拉维 派的哥哥,大派三岁。
在小修院他是同龄人中的运动员,一个令人生畏的击球员,城里最好的板球队队长。
在海难中死亡。
父亲 动物园园长。
本地治里于1954年11月1日加入印度联邦,一项城市建设成就带来了另一项成就。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https://img.taocdn.com/s3/m/1c96639edd88d0d233d46a82.png)
8、Animal and person have substantial distinction, forget that some people will die. 动物和人有本质区别,忘记那一点的人就会没命。 9、Suspected enormous effect, it makes the religion activity. 怀疑作用巨大,它使信仰永葆活力。
3、When you understand life and self are not used to overcome but to get along! You will understand some things although not reasonable, but you must believe, they are strong, you must rely on!
恐惧才能打败生活。
5、Don't be deceived by these things and scenery,
children, the society is complicated.
别被这些事物和光景蒙骗了,孩子们,社会很复
杂。 6、Faith is like a house, can have a lot of room. 信仰就像房子,可以有很多房间。 7、At the same time letter of different religions is not what to teach letter. 同时信不同的宗教就等于什么教都没信。
Character Ⅲ Irfan Khan
伊尔凡·可汗,印度演员,代表作:少 年Pi的奇幻漂流,超凡蜘蛛侠等。可汗出生 于斋浦尔的一个穆斯林帕坦纳瓦布家庭。可 汗 的 母 亲 Sayeeda Begum 来 自 Tonk Hakim family家族。可汗的父亲late Jagirdar来 自Tonk区附近的Khajuriya村,是跑轮胎业 务的。1984年可汗在新德里国家戏剧学院 (NSD)考取M.A.学位时他赢得了奖学金。
少年Pi的奇幻漂流
![少年Pi的奇幻漂流](https://img.taocdn.com/s3/m/1fc24c2cde80d4d8d15a4fc4.png)
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时间,我们会展露出不一样得面貌,有些东西由不得你选择
两个故事
【两个故事】的【开头】相同——
少年【pi】全家乘船出国。海上遇到【暴风雨】(威力kong怖)——海难:船沉没。
【第一个故事】(【pi】自己编造的:假故事。本片【重点】)——
1、为访派,因为妈妈纪告诉他:听了派的故事,你就会相信上帝了。派一开始讲了他的成长,还讲了他的信仰。作家疑问,为什么要先讲这些,是的,如果直接告诉你故事,不告诉你这些,你是不能明白故事背后的故事的。
印度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宗教本应是排他的,但少年确实是虔诚地笃信着每一种信仰。多信仰就是无信仰,这里的无,指的其实是对信仰形式的否定。少年如何内心统一相斥的三种信仰,只是因为他有更大的信仰,超越了基督教意义的“上帝”。那么,上帝到底是谁?或者是什么?这在最后,我们再说。
只有【pi】侥幸乘上【救生船】。
这条【救生船】上【鼎盛时期】,曾有5只【动物】——
【pi】(人类)、【斑马】(摔断了腿)、【猩猩】;
【老虎、非洲野犬】(躲在被帆布覆盖的部位)。
【非洲野犬】出现——咬S了【斑马】、【猩猩】。
而后:【老虎】出现——咬S了【非洲野犬】。
之后【pi】和【老虎】——漂流227天。期间,各种剧情。
2、片子的主题是什么?几大象征意象?
片子在漫长的时光里,只有我和老虎,另外还有那未曾出现却总被念叨的“上帝”。这是故事的主线索,其实就是故事主题的外显。他们三者就是派的三个人格因素。本我其实就是被压抑,被“超我”(社会性、所谓的文明性)所压抑、规训的部分。
老虎就是本我,本我就是本能,而人类最大的本能就是生存。这是动物性保留下来的最核心本质。生发来说,就是人的三大欲望——睡眠、食欲和性欲。那老虎就是派自己,而这个自己是三我中的“本我”,并且这个本我在这一海难事故中直接指向食欲,为了活下来的食欲。自我就是故事中的派自己。而超我其实就是社会性、文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