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的产生背景与时代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效课堂的产生背景与时代意义
上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社会学家阿尔文?托夫勒所著的《第三次浪潮》一书曾给国人带来过巨大冲击,至今仍有余波。这本书将人类社会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即"第一次浪潮",是指始于1万年前的农业社会,其生产工具是以锄头为代表的低价值、低价格工具,主要能源为人的体力;第二阶段即"第二次浪潮",是指始于17世纪的工业社会,其生产工具是以机器为代表的高价格、高价值工具,主要能源为石化燃料;第三阶段即"第三次浪潮",是指当前这个始于上世纪50年代的信息化社会,其生产工具是以计算机、互联网为代表的低价格、高价值工具,主要能源为人的脑力。
班级授课制就是在工业社会初期为了提高教学效率而在农业社会个别教学组织形式上发展而来的。而现在我们的所谓高效课堂,并没有否定"高效率"的班级授课制。那么为什么原本高效率的班级授课制现在不再高效了呢?应不应该对现行的班级授课制进行继承中的否定,创造出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来?
历史告诉我们:教学组织形式是与社会发展形态密切相关的。在分散小农经济和封建隔绝状态下是以个别教学为主要组织形式,在工业社会规模化大生产和开放社会状态下是以班级教学为主要组织形式,学生通过个别教学和班级教学求得适应社会生产生活的知识和技能。如今社会进入了信息化智能化社会,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渠道不再仅仅依赖于教师和课堂,学生从互联网上获取知识信息的速度比教师特别是低素质教师课堂获得的速度快得多、内容宽广丰富得多。同时,由于智能化机械化极大地代替了人的体力和脑力劳动,一部分人富余起来,而"傻瓜型"劳动工具和"低门槛"产业兴起又让一部分人从事的劳动简单化,这一事实确实刺激部分学生放弃了辛苦的学习生活。所以传统的灌输知识和技能的班级教学形式受到了严重挑战,出现了低效和无效的课堂教学。
但是,这些放弃学习的学生真能享受智能化机械化信息时代带来的"美好生活"吗?显然不能,天上掉馅饼的时代还没有到来,因为所需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享受的有限性。要在信息时代胜出,需要更高的素质。因此,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任务是认清时代特征,重建"高效课堂"。
首先,要认识"高效课堂"是信息时代对传统班级授课制的改造与创新。"高效课堂"必须重新定位信息时代课堂教学的功能,这就是课堂教学要真正从传授知识技能为主转变到以培养学生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精神和实"教学方法。践能力为主上来,切实改变低层次的"灌输式
其次,"高效课堂"必须重新定位信息时代教师的育人角色。教师必须由"教书匠"向"教育家"转变,由"教师"向"导师"转变,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负责。
第三,"高效课堂"必须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信息储存和传播的渠道和技术,大力开发网络教育资源,满足师生教育教学活动的需要,扩大传统班级授课制活动空间和效率。
"高效课堂"必须真正把握素质教育精神实质。素质教育是党中央适第四,
应信息社会时代特征提出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关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科学决策,"高效课堂"与"素质教育课堂"具有同一性。
可以预言,高效课堂,最终必将与信息社会形态完美结合、与素质教育完美结合、与高素质教师队伍完美结合,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应该是建立在个别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基础之上的一种更高级别的教学形态--素质教育教学组织形式。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