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输血的并发症和护理

合集下载

输血反应与护理措施

输血反应与护理措施

输血反应与护理措施输血是一种重要的医疗手段,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出血性疾病以及手术中的失血等。

然而,输血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各种不良反应,即输血反应。

这些反应不仅会影响治疗效果,还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了解输血反应的类型、表现及护理措施对于保障输血安全至关重要。

一、输血反应的类型及表现(一)发热反应这是最常见的输血反应之一,多发生在输血后 1 2 小时内。

患者会出现发冷、寒战、发热,体温可高达 38 41℃,同时可能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发热反应的原因主要是致热原(如细菌的代谢产物、白细胞内的致热原等)随血液输入体内引起。

(二)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瘙痒、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等。

过敏反应的发生与患者的过敏体质、输入的血液中含有致敏物质等有关。

(三)溶血反应这是输血反应中最严重的一种。

可分为急性溶血反应和迟发性溶血反应。

急性溶血反应通常在输血后立即发生,患者会出现腰背部疼痛、寒战、高热、血红蛋白尿、黄疸等,甚至会发生休克、急性肾衰竭。

迟发性溶血反应多发生在输血后 7 14 天,表现为黄疸、血红蛋白下降等。

溶血反应的主要原因是输入的血型不合、血液保存不当等。

(四)细菌污染反应如果输入的血液被细菌污染,患者会出现发冷、发热、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败血症。

(五)循环超负荷常见于心脏功能不全、老年、幼儿及低蛋白血症患者。

患者会突然出现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咳嗽、咯粉红色泡沫痰等急性肺水肿症状。

(六)输血相关的移植物抗宿主病这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并发症,主要发生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

表现为发热、皮疹、腹泻、肝功能异常等。

(七)其他输血反应如大量输血后的出血倾向、枸橼酸盐中毒等。

二、输血反应的护理措施(一)预防措施1、输血前认真做好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确保血型相符。

2、严格遵守输血操作规程,认真核对患者姓名、血型、住院号、血袋编号等信息。

儿童大量输血标准

儿童大量输血标准

儿童大量输血标准一、引言儿童大量输血是在紧急情况下为了挽救生命而采取的一种治疗措施。

由于儿童生理特点与成人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儿童大量输血需遵循特定的标准和指南。

本文将详细介绍儿童大量输血的标准和治疗建议,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儿童大量输血的定义儿童大量输血通常指在短时间内输入较大量的血液制品,以迅速提高血红蛋白水平、改善氧合功能并纠正休克等严重病理生理状态。

一般而言,儿童大量输血的阈值可定义为:在短时间内输入超过儿童全身血容量50%的血液制品。

三、儿童大量输血的适应症1.急性大失血:如外伤、手术等原因导致的短时间内大量失血。

2.严重贫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引起的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降低。

3.休克:如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等需要迅速提高血容量以纠正休克状态。

四、儿童大量输血的注意事项1.血液制品选择:应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病情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血液制品,如红细胞悬液、血浆、血小板等。

2.输血速度:应根据儿童的耐受程度和病情调整输血速度,避免过快导致循环超负荷。

3.输血过程中的监测:应密切监测儿童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等,以及血红蛋白水平、凝血功能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输血相关并发症。

4.输血后的观察:输血后应继续观察儿童的病情变化,评估输血效果,并根据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五、儿童大量输血的并发症防治1.输血反应:如发热、寒战、皮疹等,应立即停止输血,并给予抗过敏、退热等对症治疗。

2.循环超负荷:如肺水肿、心衰等,应减慢输血速度、给予利尿剂、扩血管药物等支持治疗。

3.输血相关感染:如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引起的感染,应严密监测,及时发现并应用敏感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

4.免疫相关并发症:如溶血反应、移植物抗宿主病等,应给予免疫抑制剂、血浆置换等治疗。

六、结论儿童大量输血是一种紧急治疗措施,需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和注意事项,选择合适的血液制品,并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和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静脉输血常见并发症护理

静脉输血常见并发症护理

(一)发热反应
护原理因措施
症预状防
➢减慢输血滴速或停止输 血,维持静脉通路。
➢对症处理 保暖、降温, 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遵医嘱用退热、抗过敏 药或肾上腺皮质激素。
➢ 输血器贮血袋及剩余血 液送血库进行检验。
➢严格管理血液保养液和 输血用具。 ➢ 输血过程中严格执行 无菌操作,防止污染。
返回
(二)过敏反应
观察有无输血反应。
六、输血的并发症
(一)发热反应 (二)过敏反应 (三)溶血反应 (四)大量输血后反应 (五)其他反应
(一)发热反应
原症因状
血液保养液贮血器 或输血器被致热原 污染,违反无菌技 术操作原则,造成 血液污染,受血者 血液中产生抗体所 致的免疫反应。
症状
一般发生在输血后的 1~2h内,有畏寒或寒 战、高热,体温达38 ~41℃,伴有皮肤潮 红、头痛、恶心、呕 吐和肌肉酸痛等症状 。
原因
症状
➢病人为过敏体质,对某些物 质易引起过敏反应。 ➢输入血液中含有使病人致敏 的蛋白质或药物。 ➢多次输血,病人体内产生了 过敏性抗体。
➢供血者的变态反应性抗体传 给受血者所致 。
轻者出现皮肤瘙痒。 局部或全身出现荨麻疹。 中度血管神经性水肿。 重度因喉头水肿出现呼吸 困难,两肺可闻及哮鸣音。 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
(三)溶血反应
(1)立即停止输血,维持静脉输液通道
通知医生给予紧急处理。
护 (2)保护肾脏,双侧腰部封闭,并用热水袋

敷双侧肾区以解除肾小管痉挛。
措 (3)遵医嘱用药,静脉滴注5%碳酸氢钠溶液。
施 (4)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尿量,做好病情记录。
(5)出现休克症状,立即配合抢救。
(6)保留余血和血标本送血库重新鉴定。

输血后的观察与处理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

输血后的观察与处理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

输血后的观察与处理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输血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可以帮助恢复血液功能,改善患者的健康。

然而,输血也可能引发一些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因此,在进行输血治疗后,观察与处理及时与关键。

本文将重点讨论输血后的观察与处理,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

一、输血后的观察与处理1. 观察血压与心率:输血后,及时监测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变化。

突然升高或下降的情况可能出现输血反应,需要立即处理。

2. 观察体温的变化:输血可能导致发热反应,因此应该密切观察患者体温的变化。

如果患者体温超过38℃,应及时通知医生。

3. 观察皮肤变化:输血反应可能导致荨麻疹、红斑、皮肤瘙痒等症状。

如果患者出现皮肤变化,应立即停止输血并通知医生。

4. 观察呼吸情况:严重呼吸困难可能是输血过敏反应的表现。

在输血过程中,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

5. 观察尿液变化:输血过程中,患者可能出现尿液颜色变暗等异常情况。

如果尿液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进行进一步观察与处理。

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1. 输血反应:输血反应是输血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轻度输血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背痛等,可通过给予解热镇痛药进行处理。

严重输血反应会导致呼吸困难、低血压等危险情况,应立即停止输血,并给予适当的治疗措施。

2. 过敏反应:过敏反应是一种常见的输血并发症。

患者可能出现荨麻疹、皮肤瘙痒、呼吸困难等症状。

在发生过敏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血,并给予抗过敏药物,如抗组胺药或皮质激素。

3. 传染性疾病:输血过程中,有一定概率传播传染性疾病,如乙肝、艾滋病等。

为了防止输血传播疾病,应该对供血者进行相关的检测与筛查,并确保输血安全可靠。

4. 血栓形成:输血后,患者可能发生血栓形成的并发症。

为了防止血栓形成,应给予患者适当的血液稀释剂,如肝素等,并加强患者的运动和活动。

5. 酸碱平衡失调:输血可能导致患者酸碱平衡失衡,特别是大量输血后。

护理静脉输血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护理静脉输血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护理静脉输血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静脉输血是将全血或成分血如血浆、红细胞、白细胞或血小板等通过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

静脉输血是急救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在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

静脉输血操作并发症包括: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过敏反应、溶血反应、循环负荷过重、出血倾向、枸橼酸钠中毒反应、细菌污染反应、低体温、疾病传播、液血胸、空气栓塞、微血管栓塞、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一、非溶血性发热反应临床表现可在输血中或输血后1~2h内发生,有畏寒或寒战、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伴有皮肤潮红、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症状持续1~2h后缓解。

预防及处理1.严格管理输血用具,使用一次性输血器,有效预防致热源,严格无菌操作。

2.一旦发生发热反应,立即停止输血,报告医师并予以紧急处理,同时封存所使用过的血袋并通知输血科。

3.遵医嘱给予抑制发热反应的药物,伴寒战者予以抗组胺药物,严重者予以肾上腺皮质激素。

4.对症处理: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畏寒、寒战时应保暖,给予热饮料、热水袋、加厚被等积极处理。

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的变化并记录。

二、过敏反应临床表现1.轻者出现皮肤局限性或全身性红斑、荨麻疹和瘙痒、轻度血管神经性水肿(表现为眼脸、口唇水肿)。

2.严重者因喉头水肿出现呼吸困难、喘鸣、面色潮红,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而危及生命。

面对疫情不必恐慌1.勿选用有过敏史的献血员。

献血者在采血前4小时内不吃高蛋白、高脂肪饮食,宜进少量清淡饮食或糖水。

2.输血前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既往有输血过敏史者尽量避免输血;若确定因疾病治疗需要输血时,可输注洗涤红细胞或冰冻红细胞,输血前半小时口服抗组胺药或使用类固醇类药物。

3.仅表现为局限性皮肤瘙痒、荨麻疹或红斑者,可减慢输血速度,口服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25mg,继续观察;反应重者,立即停止输血,保持静脉畅通,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遵医嘱给予0.1%盐酸肾上腺素0.5-1ml皮下注射。

4.过敏反应严重者,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给予高流量吸氧;喉头水肿者,应及时作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以防窒息;循环衰竭者,给予抗休克治疗。

大量输血导致出血倾向的处理措施_概述说明

大量输血导致出血倾向的处理措施_概述说明

大量输血导致出血倾向的处理措施概述说明1. 引言1.1 概述大量输血是指在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接受大量的血液制品,以弥补体内失血过多或造成失血倾向的状况。

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严重创伤、手术、恶性肿瘤等情况下。

虽然输血可以有效地提供丢失的血液组分和维持循环功能,但同时也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尤其是出血倾向。

本文将针对大量输血导致的出血倾向进行深入探讨,并介绍相关处理措施。

希望通过本文能够提醒医务人员关注并妥善应对输血所引起的问题,以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五个章节,每个章节都从不同方面介绍了处理大量输血导致出血倾向的措施。

具体章节内容如下:第二章:背景知识,包括对大量输血和出血倾向的定义及原因进行阐述,并介绍与大量输血相关的并发症。

第三章:出血倾向处理措施的介绍,包括实验室检查和评估方法、输血指征和策略,以及药物治疗及干预措施的详细说明。

第四章:临床实践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和经验分享,包括高风险患者的预防与管理方案、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制定与优化,以及护理团队合作与沟通技巧等。

第五章: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所述内容,并对未来在该领域的发展进行展望。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介绍大量输血导致出血倾向的处理措施,并提供临床实践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和经验分享。

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和归纳总结,为医务人员提供有效的参考和指导,以提升大量输血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

同时也希望促进该领域相关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为患者提供更好地医疗服务。

2. 背景知识:2.1 大量输血的定义和原因:大量输血是指在短时间内给予患者大量的血制品,包括红细胞、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等。

常见的原因包括手术失血、创伤、严重贫血以及某些特定疾病导致的出血等情况。

大量输血的目的是迅速补充失去的血液成分,以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

2.2 出血倾向的原因和影响:出血倾向是指机体出现异常易于出血或无法停止出血的情况。

引起出血倾向主要有以下原因:凝血功能缺陷、凝血酶原活化剂过多、抗凝系统功能异常、纤维蛋白溶解增加等。

静脉输血操作并发症循环负荷过重的预防及处理

静脉输血操作并发症循环负荷过重的预防及处理

静脉输血操作并发症循环负荷过重的预防及处理
(一)原因
多发生在老年、小儿及心、肺功能不健全的病人,因输血过量或速度太快而造成循环负荷过重。

(二)临床表现
早期症状是头部剧烈胀痛、呼吸困难、发绀、咳嗽、咳大量血性泡沫痰。

之后有周身水肿、颈静脉怒张、肺部湿啰音、静脉压升高等症状,胸部摄片显示肺水肿表现,严重者可致死。

(三)预防和处理
1.严格控制输血速度。

2.立即停止输血,通知医生并协助抢救。

3.取半坐位、吸氧和利尿。

4.在四肢轮扎止血带,以减少回心血量。

5.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通畅。

6.进行心理护理,减轻病人的焦虑和恐惧。

输血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输血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酸碱平衡失调

肝炎
期 疾病传播 艾滋病
疟疾
2
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最为常见。
多发生在输血后1~2小时 内,往往先有发冷或寒 战,继以高热,体温可高达39 ℃ ~40℃。伴有皮 肤潮红、头痛,多数血压无变化。症状持续少则十 几分钟,多则1~2小时后缓解。
要注意其他反应也可首先表现为发热。
3
引起发热反应的主要原因
治疗首先应立刻中止输血,并保持静脉输液畅 通,可用抗过敏药物,如苯海拉明、异丙嗪及 地塞米松5mg肌肉静脉注射。必要时作气管切开, 防止窒息。
7
溶血反应
最严重的并发症。
绝大多数为免疫性的,即输入ABO血型不配的红细胞所致,少 数为非免疫性的,如输入低渗液体、冰冻或过热等。
典型症状是输入几十毫升血后,出现休克、寒战、高热、呼吸 困难、腰背酸痛、心前区压迫感、头痛、血红蛋白尿、异常出 血等,可致死亡。
发生率0.1%(美国),好发于 接受放化疗、移植过程中、免疫缺陷的病人 接受近亲新鲜血者
输血3~30天出现,死亡达90% 皮疹、黄疸、腹泻、发热、三系减少、肝功异常
预防为主,避免近亲输血,免疫低下人群用幅照血 或幅照成分血( 射线15~30Gy)
26
免疫抑制
输全血超过600ml对免疫功能即有抑制,随着 输血量增加,免疫功能进一步抑制。
输血前进行白细胞交叉配合试验,选 用洗涤红细胞或用尼龙滤柱过滤血液 移除大多数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可以 减少免疫反应所致的发热。
发热反应症状出现后,立即减慢输血 速度,严重者须停止输血。
常用药物有阿司匹林,初剂量为1g, 以后每小时给一次,共3个剂量。有 寒战时肌肉注射异丙嗪25mg或度冷 丁50mg。抗组胺药物不能预防发热 反应。

输血并发症及处理

输血并发症及处理

输血并发症及处理1.发生原因输血时,快速输入大量血液,使心脏负荷过重,导致心肌损伤和心功能障碍,进而发生急性左心衰。

2.临床表现患者出现呼吸急促、胸闷、心悸、心律不齐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甚至危及生命。

3.预防及处理1)根据患者的心功能状况和输血量,合理控制输血速度和输血量。

2)输血前评估患者心功能,对于心功能不良的患者应慎重考虑输血。

3)输血时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

4)一旦发生急性左心衰,应立即停止输血,给予氧气吸入、利尿剂等治疗,必要时进行心脏支持治疗。

四)空气栓塞1.发生原因输血时,输血管道中进入空气,形成气泡,进入循环系统,阻塞血流,导致组织缺氧。

2.临床表现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心悸、烦躁不安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昏迷、心跳骤停等。

3.预防及处理1)输血前检查输血管道是否通畅,排除空气。

2)输血时避免输血管道进入空气,输血管道应保持通畅。

3)一旦发生空气栓塞,应立即停止输血,让患者平卧,头偏向患侧,使用氧气吸入、抗休克等治疗。

五)微血管栓塞1.发生原因输血时,输血管道中进入微小血栓或血小板聚集,阻塞微血管,导致组织缺氧。

2.临床表现患者出现局部疼痛、肿胀、发绀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组织坏死等。

3.预防及处理1)输血前检查输血管道是否通畅,排除血栓和血小板聚集。

2)输血时避免输血管道进入血栓和血小板聚集,输血管道应保持通畅。

3)一旦发生微血管栓塞,应立即停止输血,使用局部热敷、按摩等治疗,必要时进行手术处理。

大量输血的并发症及预防

大量输血的并发症及预防

大量输血的并发症及预防输血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及时正确地输血能够有效地治疗和挽救病人的生命,但同时也伴随着一些不良反应。

大量输血在创伤、消化道大出血和手术等中被大量运用,本文简要地就大量输血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其预防措施做了简要论述。

标签:大量输血;输血反应;预防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随着各种高新技术不断渗透进输血领域和基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输血医学正發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自1818年英国生理学家兼妇产科医生Blundell第一个将人的血液输注给严重出血的产妇之后,输血渐渐成为临床上一种有效的医疗手段,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

[1]正常人的血量是相对恒定的,占总体重的7%~8%。

健康人一次失血不超过全身血量的10%,所失去的血浆和无机盐可在1~2h内由组织液渗透入血管内补充,血浆蛋白可在1d内得到恢复,但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则需要3~4周才能逐渐恢复。

当健康人一次失血超过全身血量的15%时,自身机体的代偿机能便不足以维持血压的正常水平,引发机体活动障碍,此时便要输血。

输血除了用以补给血量,维持血容量,提高血压以抗休克和防止出血性休克的措施外,还可供给具有带氧能力的红细胞以纠正因红细胞减少或其带氧能力降低所导致的急性缺氧症以及补充各种凝血因子以纠正某些病人血液凝固障碍。

1.大量输血的定义、原因及后果:1.1大量输血的定义:大量输血是指12h内输血量大于或相当于患者总血量;一次连续输血超过患者血容量的1.5倍;短时期输入库血达循环量的3/4或者在24h内输入的血量超过5000~7000ml。

1.2大量输血的原因:大量输血最常见的原因是创伤、消化道大出血和复杂手术,其他还包括心血管外科疾病、妇产科大出血等。

总之,不论何种原因引起的失血性休克都可能需要大量输血。

1.3大量输血的后果:接受大量输血的病人的病死率达到了30%,病人的死亡原因除了与失血性休克相关,也与输注的PRBC(浓缩红细胞)总量有关。

术中大量快速输血的并发症观察及护理

术中大量快速输血的并发症观察及护理

术中大量快速输血的并发症观察及护理大量快速输血是指:紧急输血超过患者血容量的1.5倍,或者1小时内输血量相当于患者血容量的1/2[1]。

外科手术中由于严重创伤、大出血等常需大量快速输血,手术中输血与常规输血不同,尤其是术中需要大量输血的患者,常常是病情急重且凶猛,生命在垂危的边缘徘徊,术中需要大量输血,否则患者会因为失血过多而死在手术台上,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此时除可发生输血的一般不良反应如过敏、溶血、发热等外,还可发生一些特殊并发症,此类患者多伴有休克及脏器功能障碍,病情危重、复杂。

标签:大量输血不良反应并发症出血倾向输血是抢救患者的重要手段,但由于无偿献血者自身的生活习惯、饮食等原因,导致了血液成分的复杂化,而且因受血者个体差异的不同,使输血过程中会出现潜在的输血反应。

而术中大量快速输血很容易引发心血管并发症,特别是在患者又处于全麻的状态下,极易掩盖输血反应的症状[2]。

通常以低体温、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枸缘酸中毒、凝血功能变化、低钾血症、肺功能不全等。

因此术中大量输血患者的反应观察对手术的巡回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术中应严密观察患者。

现将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28例手术患者大量快速输血并发症的观察以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1.1临床资料本组大量输血患者28例,男16例,女12例,年龄10—57岁,其中严重多发创伤2例、肝脾破裂4例、颅脑手术3例、产后大出血6例、严重车祸伤13例,手术时间2—13小时,最多输血量9000ml,最少输血量3000ml,均是手术室病人。

1.2结果本组28例患者中,输血过程中发生并发症循环超负荷4例,出血倾向3例,低钾血症5例,低体温14例。

死亡2例,其中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死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其余26例治愈出院。

2.观察与护理2.1低体温的护理:2.1.1低体温是大量快速输血的常见并发症。

低体温增加了血红蛋白对氧的亲和力,损害血小板的功能,当深部体温40ml,输血速度不宜过快。

产妇快速大量输血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产妇快速大量输血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齐齐哈尔医学 院学报 21 午第 鲞筮 趔 00 9
产妇 快 速 大 量 输 血并 发 症 的观 察 与 对 手 术 患者 快 速 大量 输 血 并 发 症 的 观 察 和 总 结 , 提 高 医护 人 员 的 认 识 , 少 摘 以 减 和 预 防 此 类 并 发 症 的发 生 。方 法 回 顾 性 分 析 2 例 给 予 快 速 大 量 输 血 的 手 术 患 者 所 出现 的 并发 症 , 1 并 进 行 了 临床 总 结 。 结果 快 速 大量 输 血 过 程 中发 生 低 体 温 1 3例 , 钾 血 症 4例 , 环 超 负荷 2例 , 低 循 出血 倾向 1 , 例 急性 肺 水肿 1例 。 结论 对 手 术 快速 大量 输 血 过 程 中 出现 并 发 症 的 患 者 , 行 密切 的 观 察 与 进
相 应 的 专科 护 理 , 可提 高并 发 症 患者 的 生 存 率 。 【 关键 词 】 产 妇 大量 输 血 并 发 症 护 理 产 妇 大 量 失 血 时 常 需 快 速 大 量 输 血 。 此 时 , 可 发 生 输 除 钾 1 ~ 3 加 入 5 葡 萄 糖 液 1 0 中 稀 释 缓 慢滴 人 。 5 0ml 0ml 0
例 , 性 肺 水 肿 1例 。 急
12 方法 .
下:
针 对不 同并 发 症 进 行 相 应 护 理 , 体 护 理 措 施 如 具
1 2 1 特 殊并 发 症 的观 察 和 相 应 护 理 . .
进 行 紧 急 处 理 。如 病 情 许 可 , 患 者 端 坐 、 腿 下 垂 、 减 少 使 双 以 下 肢 静 脉 回流 , 轻 心 脏 负 担 。也 可 给 予 6 / n的 高 流 减 ~8I mi
1 2 1 4 出 血倾 向 密 切 观察 患 者 情 况 , . . . 出现 非 手 术 部 位 的 皮肤 粘 膜 瘀 点 、 斑及 术 野 大 量 渗 血 不 止 等 出血 倾 向 时 首 先 瘀

大量输血常见并发症及处理策略

大量输血常见并发症及处理策略

大量输血常见并发症及处理策略摘要:输血为临床挽救患者生命及控制病情进展的常用手段,大量输血在救治严重创伤、大出血等急性失血患者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大量输血在取得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也难以避免地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若处理不当可引发严重后果,甚至会的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因此,明确大量输血常见并发症并及时采取针对性的处理策略对于保证救治效果以及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可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大量输血;并发症;处理策略大量输血包括以下方面:(1)一次输血量超过2500ml;(2)3h输血量达到患者总血容量的50%;(3)24h内输血量达到患者全身总血容量;(4)24h内输注的红细胞超过20U。

大量输血为临床救治各种类型大出血患者的重要举措,如若施行不当可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极大的损害,临床医师及输血人员明确大量输血常见并发症并及时采取针对性处理策略方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挽救患者生命[1]。

1大量出血常见并发症引发原因及危害分析1.1循环超负荷急速大量输血导致血容量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加并超出了受血者心血管负荷能力为循环超负荷的主要诱因[2]。

1.2酸碱平衡紊乱库存血保存期间酸碱度及电解质均会发生变化,随着保存时间延长,酸性代谢产物与血浆钾离子浓度随之增加,受血者短期内输入大量库存血的同时也导致大量乳酸、酮体等酸性物质进入体内,使得体内大量HCO3-被消耗,短时间内肝肾不能将酸性物质代谢出体外,容易诱发酸中毒。

血液进入人体后酸性物质可经肝肾转化,若患者肝肾功能无异常,由于大量输血引发的一过性酸中毒可在短时间内逆转。

抗凝剂内枸橼酸钠向碳酸氢钠转换,因此,大量出血引发碱中毒的可能性较大。

碱中毒时氧与血红蛋白亲和力增加,血红蛋白对组织摄氧的影响与碱中毒程度直接相关。

出现轻度碱中毒现象时由于其可促进糖酵解酶活性,使得细胞内2,3-DPG浓度增加,使得血红蛋白对氧亲和力增加的不良作用得到抵消,而发生重度碱中毒时血红蛋白对氧的亲和力进一步增加,导致组织出现缺氧现象。

大量输血的并发症及应对措施

大量输血的并发症及应对措施
现凝血 障碍 , 量 快速输 人冷库 血 , 者体温 可降低 3 4 大 患 ~ C, 此 时 血 小 板 计 数 、 凝 血 因 子 活 性 及 凝 血 酶 原 时 间 但 各
11 红细胞保存损害 : 液 离开人 体就开 始发生 变化 , . 血 这
些 变化 统 称 为“ 存 损 害 ” 损 害 程 度 与 温 度 、 间 、 存 液 保 , 时 保
( T)活 化部 分 凝 血 酶 时 间 ( TT) 在 正 常 范 围 , 是 因 P 、 AP 都 这
为检 验 室 进 行 这 些 检 测 时 的 温 度 条 件 是 3 这 一 点 需 引 " C, 7
种 类 和 保 存 容 器 等 因素 有 关 。血 液 在保 仔 过 程 中 红 细 胞 膜
向 , 过 5 0 0 mI , 1 3的 患 者 彳 出 血倾 向 ; 7 0 0 超 0 时 约 / 『 达 0 mI 时会 发 牛 出血 , 因如 下 。 原
15 低 体 温 : 量 输 血 时 , 致 凝 血 障 碍 最 常 见 而 又 经 常 . 大 导 被 忽 略 的原 因是 低 体 温 。 患 者 深 部 体 温 < 3 ℃ 时 即 会 出 5
抗 菌 药 物 的 局 部 预 防 应 用 : 局 部 抗 卡 素 冲 洗 创 腔 或 ①
伤 口无 确 切 预 防 效 果 , 予 提 倡 ( 不 因增 加 而 药 性 ) ② 尤 其 寸 。
不 应 将 日常 全 身 性 应 用 的 抗 生 素 用 于 伤 口局 部 ( 导高 耐 诱
药) 。③ 抗 生 素 缓 释 系 统 ( MMA 庆 大 霉 素 骨 水 泥 或 危 因 素 或 使 用 人 工 植 入 物 , 再 可
用 1 或 数 次到 2 , 殊 情 况 到 4 。 次 4h 特 8 h 器 官 移 植 患 者 , 后 需 用 药 ( ~ 5d 。 术 3 ) 严 重 污 染 或 已有 感 染 或 脏 器 穿 孔 者 ( 类 切 口) 手 术 Ⅳ , 后 应 继 续 以治 疗 为 目的 的使 用 抗 生 素 , 作 为 预 防 用 药 。 不

大量输血的并发症

大量输血的并发症

大量输血的并发症我国大量输血现状调研协作组通过调研将大量输血定义为:成人患者在24h 内输注红细胞悬液≥ 18U(我国1U红细胞悬液由200ml全血制备)或24h内输注红细胞悬液≥ 0.3 U/kg(体重)。

尽管大量输血在救治严重失血性休克的患者中起了关键作用,但大量输血带来与常规输血许多不同的特殊问题,处理好这些并发症,能进一步提高救治成功率。

1、低体温是大量输血的常见并发症,复苏时快速或大量输注库存血,可使受血者体温下降,引起心律失常,血红蛋白氧离曲线左移,氧释放减少,从而导致组织缺氧并且影响血小板的功能。

低体温还可增加红细胞变形,影响正常凝血机能。

应注意患者的保暖工作, 避免不必要的肢体暴露,库存血经过复温处理后,再行输入。

2、凝血障碍或出血倾向应高度重视大量输血引起的输血凝血障碍或出血倾向,对于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的补充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应该在凝血障碍发生之前,预防性的补充。

另一种认为应该根据有无临床出血征象和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因子等检查结果决定。

大量输血后容易引起凝血障碍导致死亡率显著增加,因此建议预防性输注血小板和凝血因子。

3、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严重创伤患者本身存在引起MODS的潜在危险,由于大量输血和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的毒性作用,MODS发生率显著升高,因此应密切监测并保护各脏器功能。

4、高(低)钾血症在大量输血过程中,应监测患者的血钾情况。

5、酸中毒短期内输入大量库存血,肝、肾不能充分代谢和排出酸性代谢产物,可能导致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

但一般来讲,只要患者肝、肾功能正常,酸中毒的状况可以很快逆转。

6、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严重失血性休克后,凝血活酶类物质大量释放入血,库存血中的细胞破坏后亦释放促凝物质,易引起DIC。

体内凝血系统激活,形成大量的微血栓,导致血小板消耗性减少,因此尽量输注新鲜血、血浆,同时配合应用抗凝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OGO
枸缘酸钠毒性反应
低血钙的临床表现:1.影响神经肌肉兴奋性:

手足抽搐、肌肉痉挛、惊厥
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心肌兴奋性升高

房性早搏、室性早搏、QT间期延长、T波或P波低平
临床症状: 病人表现手足抽搐、出血倾向、血压下降、心率缓慢甚至心跳骤 停
护理: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监测血气及生化,输入库存血1000ml以上 时,给予10%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
最为常见,偶尔也发生在输血后48 h
症状特点:急性呼吸困难
肺水肿 低氧血症
LOGO
LOGO
处理方法
✓ 输血量:一般认为>6u有可能发生 ✓ 预防:大量输血应该减少血中白细胞抗体 ✓ 治疗:立即停止输血,按照肺水肿及ARDS治疗原

急性左心衰
时间:输血后病人突然发生 症状:呼吸困难、紫绀、胸前紧迫感及咯粉红色泡沫痰 体征:肺部出现湿性罗音,心率加快及静颈脉怒张
LOGO
护理: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出现上述症状立即停止输 血,遵医嘱予急性左心衰处理。
2.严格控制输血量和输注速度,或用浓缩红细胞代替全血。
LOGO
枸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钠毒性反应
原因
1.肝脏功能障碍→肝脏对枸橼酸盐的分解作用减弱; 2.组织灌流不足→缺血、缺氧→pH下降→肝脏酶活性↓ 3.低温麻醉→肝脏酶活性↓ 4.新生儿 5.大量输血时也输入了枸橼酸钠,尚未氧化枸橼酸钠与血 中钙离子结合使血钙降低
LOGO
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大量输血时可能出现的代谢改变有:
1.枸橼酸盐中毒 2.酸碱平衡失调 3.血钾改变 4.高血氨 5.2,3—DPG的改变
LOGO
容易发生高血钾的临床情况
严重肌肉创伤合并肾功能不全者 婴儿输血,特别是换血者 大量并快速输入保存10天以上的血液者
LOGO
大输血时如何预防高血钾?
LOGO
传染病
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 艾滋病、巨细胞病毒感染、梅毒 疟疾、EB病毒感染、黑热病、回归热 丝虫病和弓形体病 血液被细菌污染的败血症
LOGO
肿瘤复发
免疫效应细胞抑制和免疫抑制细胞激活 输血后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异常,使T淋
巴细胞不能发挥有效功能,产生克隆衰竭 输血对多种肿瘤细胞生长均有促进作用
50×109/ L 且有伤口渗血不止者 血小板功能异常者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①血小板数在20×109/ L下,伴有无法控
制的出血危及生命者;③脾切除治疗本病的术前或术中有严重出血者
LOGO
输血方法
大量输血的方法是经多条静脉同时输血或 经深静脉输血,也可使用加压输血装置
LOGO
输血并发症
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二尖瓣狭窄所致的大咯血 消化道出血所致的呕血、柏油样便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子宫异位妊娠破裂 自发性或创伤性肝、脾破裂 骨盆、股骨干骨折 动脉瘤破裂 复合伤
LOGO
大量输血的概念
massive blood transfusion/amount of blood transfused
LOGO
3.预防与处理 (1)预防:认真作好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输血前仔
细查对,杜绝差错。严格执行血液保存规则,不可使用变质血 液。
LOGO
(2)护理: (1)停止输血并通知医生,保留余血,采集病人血标本重做血型鉴定和交
叉配血试验; (2)维持静脉输液通道,供给升压药和其他药物; (3)静脉注射碳酸氢钠碱化尿液,防止血红蛋白结晶阻塞肾小管; (4)双侧腰部封闭,并用热水袋敷双侧肾区,解除肾血管痉挛,保护肾脏; (5)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尿量,并做好记录,对少尿、尿闭者,按急性肾 能衰竭处理; (6)出现休克症状,即配合抗休克治疗。 (7)Rh系统血型反应中,一般在一周或更长时间出现反应,体征较轻,有 轻度发热伴乏力、血胆红素升高。对此种病人应查明原因,确诊后,尽量 避免再次输血。
LOGO
溶血反应
溶血反应是指输入的红细胞或受血者的红细胞发生异常破坏
,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为输血中最严重的反应。
1. 原因:
(1)输入异型血,多由于ABO血型不相容引起,献血者和 受血者血型不符而造成;
(2)输入变质血,输血前红细胞已变质溶解,如血液储存 过久、血温过高,输血前将血加热或震荡过剧,血液受细菌污 染均可造成溶血;
血生化和血氨情况,作出正确判断,应避免不加考虑地补碱、补钙、补充 凝血因子。 (3)观察患者心率、心律情况和尿量情况及生化判断血清钾。 ( 4)观察有无肝性脑病征兆。
急性肺损伤(ALI)
原因:库存全血时间长、血液成分遭到破坏, 肺循环毛细血管被阻塞;供血者血浆
中有白细胞凝集素和特异性抗体
时间:输血后数分钟至几小时内发生,2-6 h
1.大量、快速输血,选用保存7天之内的新鲜血液 2.选用少血浆的成分血,如洗涤红细胞 3.加温血液(低体温可刺激红细胞释放钾)
LOGO
高钾血症的治疗
停止输注7天以上的保存血 静滴10%葡萄糖加胰岛素(3g糖用1U胰岛
素) 必要时腹膜或血液透析 需要继续输血只能输洗涤红细胞
LOGO
(2)护理:
(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严密观察尿量及有无沉淀,并做好记录。 (2)考虑输血后病人可能发生的代谢改变,结合病情,定时监测血气分析及
------------------------------------------------------------------------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 135, 634–641
严重外伤 血管手术
LOGO
移植手术 呕血、咳血
LOGO
什么情况下大输血?
一次输血量大于2500mL 或3h输血达患者总血容量的50% 24小时内输血量相当于病人一个循环血容量
(正常成人7%体重、儿童8-9%体重)。 或24h输注的红细胞>18u,或24小时内输注
红细胞悬液大于或等于0.3单位/kg体重。 输血速度达到>100mL/min
LOGO
基础知识(血液)
LOGO
凝血因子丢失以及对症处理
LOGO
新鲜冰冻血浆
PT 或APTT延长至正常1.5倍,有出血傾向 大量输血所致凝血因子的稀释 (以PT、APTT值为指标) 心脏或其他大手术有异常出血现象 血浆交换术 (Plasma Exchange) 紧急中止口服抗凝剂(Warfarin)之抗凝效果时 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者的治疗
并发症
体温下降 早
免疫反应

凝血障碍或溶血
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急性肺损伤、左心衰
枸缘酸钠毒性反应


传染病
肿瘤复发
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LOGO
体温下降
氧离曲线左移 氧释放减少
组织缺氧
LOGO
处理方法
✓ 输血前尽量对冷藏血进行预热(不超过40℃) ✓ 加强对患者的保温、复温 ✓ 避免或减少使用储存3周以上的红细胞 ✓ 实时监测血气
到血浆中,可出现黄疸和血红蛋白尿。同时伴有寒战、高热、 呼吸急促和血压下降症状。
第三阶段,因大量血红蛋白从血浆中进入肾小管,遇酸性物 质变成结晶体,致使肾小管阻塞;又因为血红蛋白的分解产物 使肾小管内皮细胞缺血、缺氧而坏死脱落,也导致肾小管阻塞 。病人出现少尿、无尿等急性肾功能衰竭症状,严重者可导致 死亡。
LOGO
免疫反应
发热反应
过敏反应---常见荨麻疹,严重者出现
呼吸道反应甚至过敏性休克 大多数原因是是白细胞污染,以及微生物、致热源污染。
护理:严密监测,严格无菌操作、认真双人查对、对症处 理
LOGO
凝血障碍
患者本身状况
(如出血性休克)引起的 组织缺血、缺氧导致DIC
血小板活力↓ 低温 酸中毒
大量输血的并发症及护理
王丽丽
Guidelines on the management of massive blood loss
大出血定义:
24小时内输血量相当于病人一个循环血容量 (正常成人7%体重、儿童8-9%体重)。
相对严重情况,3小时内失血量大于50%血容 量,或出血速度大于150ml/min。
>50%
>80%
需加输凝血因子(FFP、血小板等)
LOGO
输血的目的
✓ 提高红细胞携氧能力★ ✓ 补充凝血因子★ ✓ 补充血容量 ✓ 补充血液的胶体成分
LOGO
红细胞丢失以及对症处理
一般患者:Hb为6-7 g/dL( Hct l8-21% ) 心肌缺血、冠状血管疾病等患者:Hb为10 g/dL
原则——首先考虑输浓缩红细胞 失血量大于2500 mL可采用全血
(3)血中加入高渗或低渗溶液或能影响血液pH变化的药物 ,致使红细胞大量破坏所致。
(4)输入Rh因子不同的血液
LOGO
2. 症状:典型的症状在输入10-20ml血后发生,随输入血
量增加而加重。 开始阶段,由于红细胞凝集成团,阻塞部分小血管,可引起
头胀痛、四肢麻木、腰背部剧烈疼痛和胸闷等症状。 第二阶段,由于凝集的红细胞发生溶解,大量血红蛋白散布
LOGO
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R)
原因:移植物中同种异型T细胞识别宿主同种异型组织抗原诱发的
针对受者的排斥反应 常见于胸腺、小肠和肝移植及免疫缺陷者接受大量输血时
临床表现:皮肤、肝脏和肠道等多器官上皮细胞坏死
如皮疹、黄疽、腹泻等,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慢性GVHD引起一个或多个器官纤维化和萎缩导致 器官功能进行性丧失
LOGO
浓缩红细胞补充量测算公式: RBC 补充量=(Hct目标值-Hct 实际观察值) *55*体重/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