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低压稀油站技术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低压稀油站
技
术
要
求
一、高低压稀油站技术参数
型号:GXYZ-63BF
公称流量:63L/min
公称压力:
过滤面积:
换热面积:12m2
进水温度:30℃
进水压力:
冷却水耗量:9m3/h
冷却水系统方式:闭式循环水冷却系统
电加热器:4kW×3 220V 油箱加热
过滤精度:
供油温度:≤42℃
站内油箱容积:1600L
驱动低压油泵电机:YX3-100L2-4/B5 3kW×2 380V
驱动高压油泵电机:YX3-132M2-6/B5 ×2 380V
高压泵主要技术数据:
高压油公称流量:10L/min 高压油压力:油压调节范围:
低压泵主要技术数据:
公称流量:风机轴承用:20L/min
油压调节范围:仪表输出信号:4-20mA信号,稀油站的温度、压力、液位等信号进电控箱数显仪显示控制,再送中控室DCS系统监控。
2台低压油泵能够自动互投,无主副泵之分,A泵运转中,B泵可拆卸解检,不停机;
高位油箱容积:400L(高位油箱回油时间保持20分钟)
站内油箱及高位油箱材质:碳钢(防锈处理)
二、供货范围:
高低压稀油站及配套设施、高位油箱、站内润滑管路;冷却器;现场电控箱<转换开关;启、停机按钮;指示灯;交流接触器;断路器;报警笛>等所有稀油润滑系统配套设施,构成一套完整的润滑系统。
不含:稀油站站外进、出口油管路、水管路及站外“球阀、止回阀、窥视镜、压力表”。
三、工作原理:
1、稀油润滑系统工作原理:即油液由油泵从油箱中吸出,经单向阀、双筒过滤器、冷却器,被直接送到设备的润滑点。稀油润滑系统的工称压力为,因此稀油润滑系统在出厂前,已经将稀油润滑系统中的安全阀泄荷压力调定在,当稀油润滑系统压力超过安全阀的设定压
力时,安全阀将自动开启泄压,多余的油液即流回油箱。为保证稀油润滑系统供油压力的稳定,防止因供油压力过高,使润滑点处产生润滑油外漏现象。在稀油润滑系统供油口设计安装了压力调节阀,其主要作用为:可根据各润滑点对供油压力的需要,设定压力调节阀的工作压力,一般供油压力为。
2、采用双油泵设计:稀油站安装了两台油泵,一台工作,另一台备用,可相互转换成互为备用。正常工作状态下,工作油泵运行,发生故障油压下降,备用油泵自动启动投入工作,保证向主机连续供送润滑油。润滑油系统在运行中因故障油压下降达到时,备用油泵自动启动运行,并发出报警信号,此时需人工检查设备状态,无问题后手动停止泵用泵,否则需对设备进行检修。如备用油泵启动运行后,系统压力继续下降达到时,发出低压报警信号,提示主控室采取措施,对整套润滑系统进行检修。
3、采用双筒过滤器:过滤器有两个过滤筒,一个过滤筒工作,另一个过滤筒备用。当工作筒由于杂质的沉积压差达到时,压力变送器发出报警信号,即可转动换向阀换向,使备用工作筒投入工作,即可取出滤芯进行清洗和更换滤芯。
4、油箱液位控制:油箱液位控制采用磁翻板式液位变送器。当油箱液位因某种原因不断下降或上升,都有具体数值显示,达到设计规定的液位时,发出液位异常报警信号。
5、油箱加热控制:在寒冷地区或冬季作业时,应对油箱中的润滑油进行加热处理。润滑油的温度一般应在30℃左右,以保持油的流动性,提高油泵的吸入性。否则整个系统的控制因润滑油温度低、油的粘度增加而发生故障。本油站采用电热元件加热。加热方式比较剧烈,有时会使油质发生裂化反应,降低粘度并生成胶质沉淀。因此必须先启动油泵,使油箱内的润滑油产生流动,并能缩短加热时间。并通过温度继电器自动控制加热器的启动和停止。
6、启动高低压稀油站系统时:先按动“润滑泵启动”按钮,润滑泵运转十秒钟后,再按动“高压泵启动”按钮,关闭高低压稀油站系统时:先按动“高压泵停止”按钮,高压泵停止运行延时十秒后,润滑泵才能停止运行。
四、电器控制与工作原理:
1、本系统设置机旁电控箱,所有控制连锁均在电控箱中实现。信号进控制箱,经数显仪显示控制,再送DCS系统监控,本电控柜不含双电源。
2、电控箱、接线箱防护等级IP56,采用双层结构,带防雨罩,电气控制内开关、接触器、继电器、指示灯等元器件采用正泰(标准型)。
3、油站电机国产电机产品。
本系统采用手动控制和中控室DCS系统控制两种控制方式,设有四台油泵,两台低压泵,两台高压泵。两台低压泵一台工作,另一台备用。
低压泵可以手动和DCS控制!高压泵可以手动和DCS控制!
电加热器投入使用后,通过温度变送器信号,经过数显仪转换,自动控制加热器的启动停止!
设备:本体颜色:75B05海灰色(GSB05-1426-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