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数式用作差法比较大小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用求差法比较大小

《求差法比较大小》教学设计【授课人:黑龙江省伊春市友好区第一中学李冰凌】【教材分析】《求差法比较大小》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书后《阅读与思考》的内容。
主要学习用求差法比较代数式的大小,并会用求差法解决实际问题。
求差法远接小学阶段关于数的大小比较,近承不等式、等式的性质。
也为后继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经历探索有理数比较大小的过程,理解代数式比较大小的方法,并能熟练运用求差法比较代数式的大小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数学思考:通过求差法比较代数式的大小,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解决问题:正确利用求差法比较代数式的大小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数学思考:如何用求差法比较代数式的大小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在经历探索用求差法比较代数式的大小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探索带来的成功体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
通过生生间合作、交流等活动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互助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用求差法比较代数式的大小教学难点:用求差法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学情分析】在小学阶段学生已学习了非负数的大小比较,在生活中他们也经常会进行同类量的比较,因此学生对比较大小并不陌生,另外他们也学习了整式的减法运算和不等式的性质,有一定的运算能力。
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探索欲望也较强,但交流合作的意识不强,自主探索的效率也较低.【教法分析】. 为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循序渐进与启发式的教学原则,本节课采用了发现尝试法、合作研讨法、启发谈话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始至终处于一种积极思维、主动探究的学习状态。
使课堂洋溢着轻松和谐,探索进取的气氛。
在思考中体会法则的形成过程中所蕴涵的数学方法。
同时借助多媒体进行演示、增加课堂容量和教学的直观性。
【学法指导】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不仅让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让学生学会学习数学的方法。
用求差法比较大小

阅读与思考用求差法比较大小【设计理念】学生小学就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现在根据数轴推导出用求差法来比较大小,让学生的比较大小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为后面代数式的比较大小奠定理论基础,将比较大小利用数轴数形结合的方式总结结论,让学生更直观,更易接受,并能用它来解答问题。
活动【活动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用作差法比较大小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数轴总结求差法比较大小,从而会比较两个代数式的大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数轴,用作差法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总结方法,得到比较两个代数式的大小,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
【核心问题】让学生亲自经历规律的发现、总结、应用的过程,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
【活动过程】一.课前导入比较姚明和李连杰的身高二.课堂情境(一)、具体活动:用数轴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并总结规律。
学习目标:掌握用求差法比较大小.1.什么是求差法?2.求差法的理论根据3.求差法的一般步骤师:我们要比较大小,就要用到大于、小于号,那么大于、小于号是怎么来的?咱们一起来了解一个数学小知识:不等号的由来:现实世界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如何用符号来表示呢?为了寻求一套表示“大于”或“小于”的符号,1631年,一个数学家哈里奥特首先采用符号“>”表示“大于”,“<”表示“小于”,这就是现在通用的大于号和小于号.但当时它们的使用并没有被数学界所接受,直到100多年后“>”和“<”才逐渐成为标准的应用符号.据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于1734 年1月写给瑞士数学家欧拉的一封信所述,现今通用之“≧”和“≧”符号为法国数学家布盖所首先采用,然后逐渐流行.知识回顾:实数大小比较的法则: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正数大于零,零大于负数.对于两个正数,绝对值较大的数较大.对于两个负数,绝对值较大的数反而小.探究问题:a <b ba请大家比较这两位巨星的身高。
比较两个代数式大小

比较两个代数式大小不等式这一章节有一类题型,告诉两个字母的范围,比较由这些字母组成的代数式的大小关系.简单的代数式的比较,大多数同学都会,可是复杂的代数式怎么比较呢?很多同学不知道怎么下手,复杂的代数式的比较,我们这儿给大家总结了三种方法:作差法,作商法,放缩法.相信学了这几种方法后,同学们遇到这类问题便可以如同瓮中捉鳖了.基本方法比较两个不等式的大小我们总结了三种方法.作差法:如a-b>0,那么a>b;如果a-b<0,那么a<b.这是最基本的方法,其它的一些比较方法均是由此推导出来的.作商法:如果>1,那么a<b;这种比放缩法:如果到:老大比老三大。
体验题1如果体验思路因体验过程∵∴5-a<5-b简单的代数式可以,我们再看一个复杂一些的。
看看我们的方法行不行?体验题2体验题2如1>a>b>0 ,试比较ab,ab2,b2a的大小关系.体验思路本题很明显,ab>0,ab2>0,ab2>0.因此,我们既可以选择作差法,也可以选择作商法.体验过程方法一,作差法.∵ab-ab2=ab(1-b)>0, ∴ ab>a2b∵ab-a2b=ab(1-a)>0, ∴ ab>a2b∵ab2-a2b=ab(b-a)<0, ∴ab2<a2b∴ab> a2b>ab2方法二,作商法.∵1>a>b>0, ∴ab>0,ab 2>0,b 2a>0. ∵21ab ab b=>1, ∴ab>ab 2. ∵21ab a b a =>1, ∴ab>a 2b. ∵22ab b a b a=<1, ∴ab 2<a 2b. ∴ab> a 2b>ab 2体验题3体验题3如果体验思路 ∵体验过程 ∵a<b<0, ∵b a 11--b a b a 题是分数形式的代数式,且上述代数式与0的大小关系已知.另外,易确b a,2a b ,2b a 与1的大小关系,故也可考虑放缩法.∵1>a>b>0, ∴a b >1, b a <1, ∴a b >b a; ∴2a b =a b .a>a b .1=a b>1 (这一步中间过程将a 放缩到1) ∴2b a =b a .b<b a .1=b a<1. (这一步中间过程将b 放缩到1)∴2ba<ba<ab<2ab方法二:作商法∵22bbaa ab=<1,∴ba<ab∵22baab=33ba<1, ∴2ba<2ab,∵2 a ba b∵2 b a b a∴2ba<小结:作差法,..毕竟实践出真知!祝你成功!实践题实践题1 如果a+2b>a+b+1,比较a与b的大小关系 .实践题2 有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是a,十位上的数是b,如果把这两位数的个位与十位上的数对调,新得到的两位数大于原来的两位数,那么a与b 哪个大?实践题答案实践题1实践详解∵a+2b-(a+b+1)=a-(b+1)>0,所以a>b+1b+1>b∴a>b实践题2实践详解原来的两位数是10b+a,新的两位数是10a+b, ∵10a+b-(10b+a)=9(b-a)<0,∴b<a。
用作差法比较大小(教案)

阅读与思考用作差法比较大小教学目标1、理解作差法比较大小的依据。
2、掌握作差法比较大小的一般步骤3、能利用作差法比较大小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一、课题引入1.计算下列减法算式的结果:3-2= 5-4= 6-5=2-3= 6-7= 5-9=1-1= 5-5= 3-3=2.小组讨论,从算式中发现规律第一组算式:被减数比减数大,得数为正数(大于零);第二组算式:被减数比减数小,得数为正数(小于零);第三组算式:被减数比减数大,得数为正数(等于零)。
二、探究新知提问1.从上述规律中大家能得到怎样的启示呢?(从上述规律中,我们可以归纳出一种比较两个数或两个代数式的大小的方法。
)作差法比较大小:如果a-b>0,则a>b;如果a-b<0,则a<b;如果a-b=0,则a=b.提问2.作差法比较大小应当经历那些步骤?运用求差法比较大小的一般步骤是:(1)作差;(2)根据差的情况确定被减数与减数的大小.三、实例巩固【例1】设x>y,试比较代数式-(8-10x)与-(8-10y)的大小,如果较大的代数式为正数,则其中最小的正整数x或y的值是多少?【思考与分析】根据求差法的步骤我们先求出两个式子的差,然后再根据已知条件x>y,来判断这个差的符号,从而比较两个代数式的大小.解:由两式作差得-(8-10x)-[-(8-10y)]=-8+10x+8-10y=10x-10y.因为x>y,所以10x>10y,即10x-10y>0.所以-(8-10x)>-(8-10y).又由题意得-(8-10x)>0,即x>4/5,所以x最小的正整数值为1.【例2】有一个三口之家准备在假期出外旅行,咨询时了解到东方旅行社规定:若父母各买一张全票则孩子可以按全票的七折购票;而光明旅行社则规定:三人均可按团体票计价,即按全票的80%收费.若两家旅行社的票价相同,则实际哪家收费较低呢?【思考与分析】要比较哪家旅行社的收费低,我们可以先用含有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两家旅行社需要的费用,然后根据求差法的步骤,求出两个式子的差,再根据已知条件判断这个差的符号即可比较出哪个旅行社的费用低.解:设这两家旅行社全票的价格为a元,依题意东方旅行社的收费为2a+70%a=2.7a,光明旅行社的收费为3a×80%=2.4a.因为2.7a-2.4a=0.3a>0,所以实际上光明旅行社的收费较低.【反思】若两家旅行社的票价不相同,我们能否比较出哪个旅行社的费用低呢?.四、课堂小结1.什么作差法比较大小2. 作差法比较大小具体操作步骤。
作差法与作商法比较大小精选文档

当0<a<1时,a<1a.
5
2、比较代数式的大小
把整体看着 实数轴上的
一个 a
把整体看着实数轴 上的一个 b
? 例:试比较 6x2 +3x+5与5x2+3x+的2 大小
?解: 6x2 +3x+5– ( 5x 2+3x+2)
作差
= 6x2 +3x+5– 5x2-3x-2
整理变形
=x2+3
Q
2 x
?
0
?
2 x
?
3
?
3
?
0
∴2x2 +3x+5 –( 5x2+3x+2)>0
定号
∴2x2 +3x+5 > 5x2+3x+2
下结论
6
类型三 利用作商法比较大小
[例3] 设a>0,b>0,且a≠b,比较aabb与abba的大
小.
[分析]
因为a >0,b>0,所以我们只要比较
aabb abba
与1的
大小即可.
7
[ 解]
a a
abbbba=a
a
-b·bb-
a
=(ab)a
-b,
当a >b>0时, ab>1,且 a -b>0,∴ (ab)a -b>1.
即aabb>abba;
当b>a >0时, 0<ab<1,且 a -b<0,
∴(ab)a -b>1.即a a bb>a b ba .
综上知: aabb>abba.
作差法与作商法比较大小

因为a>0,b>0,所以我们只要比较
aabb abba
与1的
大小即可.
精选ppt
7
[解] aaabbbba=aa-b·bb-a=(ab)a-b, 当a>b>0时,ab>1,且a-b>0,∴(ab)a-b>1. 即aabb>abba; 当b>a>0时,0<ab<1,且a-b<0, ∴(ab)a-b>1.即aabb>abba. 综上知:aabb>abba.
A.M>N
B.M=N
C.M<N
D.与x有关
精选ppt
10
3.设M=a2,N=-a-1,则M,N的大小关系为 ________.
解析:M-N=a2+a+1=(a+12)2+34>0 ∴M>N
答案:M>N
精选ppt
11
精选ppt
8
变式训练3 若a>0,比较aa与3a的大小. 解:a3aa=(a3)a 当0<a<3时,0<a3<1, 则(a3)a<1,aa<3a; 当a=3时,a3=1,(a3)a=1,aa=3a; 当a>3时,a3>1,(a3)a>1,aa>3a.
精选ppt
9
1.设M=x2,N=x-1,则M与N的大小关系为( )
类型二 利用作差法比较大小 [例2] 已知a>b>c>0,试比较a-b c与b-a c的大小.
精选ppt
1
[解] a-b c-b-a c=aa-c-abbb-c =a2-aca-bb2+bc=a2-b2a-b a-bc =a-baab+b-c. 因为a>b>c>0,所以a-b>0,ab>0,a+b-c>0. 所以a-baab+b-c>0,即a-b c>b-a c.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编稿:周尚达审稿:张扬责编:辛文升目标认知学习目标:理解并掌握不等式的性质,理解不等关系、感受在显示时节和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了解不等式(组)的实际背景.能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比较代数式的大小。
重点:不等式的性质及运用,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比较代数式的大小。
难点:不等式性质的应用。
学习策略:①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是进行不等式的变换,证明不等式和解不等式的依据,应正确理解和运用不等式的性质,注重性质的推导过程,弄清每条性质的条件与结论,注意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
②要比较两个式子的大小,通常只需将他们作差即可。
如果差的符号不确定,就需要对其差进行讨论。
③要证的不等式或者需要比较大小的式子含“幂”或“指数”,常采用作商比较法。
知识要点梳理知识点一:不等式的概念用不等号()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叫不等式.知识点二:不等式的性质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①对称性:②传递性:③可加性:()④可乘性:如果,则2、不等式的运算性质:①可加法则:②可乘法则:③可乘方性:④可开方性:知识点三:比较大小的方法1、作差法:任意两个式子、,可以作差后比较差与0的大小关系,从而得到与的大小关系,这种比较大小的方法称为作差比较法。
作差比较法的理论依据:①;②;③。
2、作商法:任意两个式子,如果、,可以作商后比较商与1的关系,从而得到与的大小关系。
作商差比较法的理论依据:若、,则有①;②;③.注意:作商比较法一般适合含“幂”、“指数”的式子比较大小。
3、中间量法:若且,则(实质是不等式的传递性).一般选择0或1为中间量.4、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比较大小若两个式子具有相同的函数结构,可以利用相应的基本函数的单调性比较大小.规律方法指导1、作差比较法的主要步骤:①作差;②变形(分解因式,配方等);③判断差的符号;如果差的符号不确定,就需要对其差进行讨论。
④下结论。
注意:这里“判断差的符号”是目的,“变形”是关键过程。
2、作商比较法的主要步骤:①判断要比较两式的符号都为正;②作商;③变形;④判断商与1的大小关系;如果商与1的大小关系不确定,就需要对其商进行讨论。
作差比较法

四.课堂练习
1.比较和的大小。 2.已知,试比较与的大小。 3.已知,试比较与的大小。
4.制作某产品有两种用料方案,方案 1用4张A型钢板,8张B型钢板;方 案2用3张A型钢板,9张B型钢板。A 型钢板的面积比B型钢板的大。从省 料角度考虑,应选哪种方案?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
山西省朔州市山阴县 第六中学校
初中数学 马艳
作差比较法ຫໍສະໝຸດ 1.作差比较法的理论依据: a-b>0⇔ a>b a-b=0⇔ a=b a-b<0⇔ a<b
2.作差比较法解题的一般步骤: ①作差; ②整理变形, ③判定符号, ④得出结论.
其中变形整理是解题的关键, 变形整理的目的是为了能够直接判 定差的符号,常用的手段有:合并 同类项,因式分解,配方,通分, 分子或分母有理化等.
所以x最小的正整数值为1.
例4.有一个三口之家准备在假期出 外旅行,咨询时了解到东方旅行社 规定:若父母各买一张全票则孩子 可以按全票的七折购票;而光明旅 行社则规定:三人均可按团体票计 价,即按全票的80%收费.若两家 旅行社的票价相同,则实际哪家收 费较低呢?
【思考与分析】要比较哪家旅行社 的收费低,我们可以先用含有未知 数的式子表示出两家旅行社需要的 费用,然后根据求差法的步骤,求 出两个式子的差,再根据已知条件 判断这个差的符号即可比较出哪个 旅行社的费用低.
解:设这两家旅行社全票的价格为a 元,依题意 东方旅行社的收费为2a+70%a= 2.7a, 光明旅行社的收费为3a×80%=
2.4a. 因为2.7a-2.4a=0.3a>0, 所以实际上光明旅行社的收费较低.
【反思】在解题时我们为什么设 这两家旅行社全票的价格为a元呢? 因为如果不设的话,我们即使知 道用求差法比较大小,也无从下 手。
《作差法比较大小》课件

总结作差法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帮助学生掌握。
02
CATALOGUE
作差法的定义
什么是作差法
作差法是一种通过比较两个数之差来判定原数大小的方法。
它基于一个数学原理:如果两个数的差小于零,则第一个数 小于第二个数;如果差等于零,则两个数相等;如果差大于 零,则第一个数大于第二个数。
详细描述
对于任意x的值,如果P(x)>Q(x),则P(x)-Q(x)>0;如果P(x)<Q(x),则P(x)Q(x)<0;如果P(x)=Q(x),则P(x)-Q(x)=0。因此,通过作差法,我们可以比较 两个多项式的大小。
实例三:比较两个函数的大小
总结词
对于任意两个函数f(x)和g(x),我们可以通过作差法比较它们的大小。
作差法的原理
01
作差法的原理基于实数的有序性 ,即实数集是有序的,任意两个 实数之间都可以比较大小。
02
通过作差法,我们可以将比较两 个数的大小问题转化为求两数之 差的符号问题,从而简化比较过 程。
作差法的应用场景
在数学学科中,作差法广泛应用 于比较代数式、函数值的大小。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作差法可以 用于比较不同方案、不同策略的 优劣,例如成本、效益等方面的
详细描述
最值问题是数学中的常见问题,利用作差法解决最值问题时,我们首先需要确定函数的 定义域,然后通过求导数或构造函数的方式找到函数的极值点,最后通过比较极值点与
边界点的函数值来确定最值。
利用作差法进行函数单调性判断
总结词
通过作差法,我们可以判断函数的单调 性,即函数在一定区间内是递增还是递 减。
代数式用作差法比较大小

1、将姚明和李连杰的身高标示在数轴上 观察他们的大小关系
李连杰身高 姚明身高
2.29-1.69=0.60>0 归纳: a-b>0 a-b=0 a-b<0
0
1.69 2.29
2.29>1.69 提示:运用了实数 减法运算符号法则
a>b a=b a<b
ab0 a b ab0 ab ab0ຫໍສະໝຸດ ab ab0 ab定号 下结论
3、思考:
①上述例题代数式有一个怎么样的特点? 答:都是整式
②结合上述例题概括下解题的一般步骤?
答:作差
变形
定号
下结论
合并同类项,
因式分解,配
③上述例题的解法名称是什么?
方等等
答:作差法
2、比较代数式的大小
把整体看着 实数轴上的
一个 a
把整体看着实数轴 上的一个 b
• 例:试比较6x2 +3x+5与5x2+3x+2的大小
•解: 6x2 +3x+5 –( 5x2+3x+2)
作差
= 6x2 +3x+5 –5x2-3x-2
整理变形
=x2+3
2 x 0
2 x 330
∴2x2 +3x+5 –( 5x2+3x+2)>0 ∴2x2 +3x+5 > 5x2+3x+2
解答不等式问题的几个技巧

解题宝典不等式问题侧重于考查同学们的分析与逻辑推理能力.常见的不等式问题有:(1)比较两个代数式的大小;(2)证明某个不等式成立;(3)由含参不等式恒成立求参数的取值范围.下面结合几道例题,谈一谈解答不等式问题的几个技巧.一、作差运用作差法解答不等式问题,需将要比较的两个代数式相减,并将所得到的差与0进行比较.有时所得的差式较为复杂,此时需采用移项、分解因式、通分、约分、平方等方式,将差式简化,以快速比较出其与零的大小.例1.设a,b为实数,比较a2+b2与ab+a+b-1的大小.解:将a2+b2与ab+a+b-1相减得,a2+b2-(ab+a+b-1)=12(2a2+2b2-2ab-2a-2b+2)=12[](a-b)2+(a-1)2+(b-1)2,因为(a-b)2≥0,(a-1)2≥0,(b-1)2≥0,所以a2+b2-(ab+a+b-1)≥0,所以a2+b2≥ab+a+b-1,当且仅当a=b=1时取等号.将要比较的两式作差,并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配方,即可运用作差法快速比较出两个代数式的大小.在解题时,要注意取等号的情形,确保取等号时的条件成立且满足题意.二、作商运用作商法解答不等式问题,需将要比较的两个代数式相除,并将所得到的商与1进行比较.在作商之前,要对两个代数式的正负进行讨论,只有在两式同号时,才能将其作商,运用作商法来比较二者的大小.若分母有可能为零,则要注意对此特殊情况进行单独讨论.例2.已知a=1816,b=1618,试比较a与b的大小关系.解:∵a=1816>0,b=1618>0,∴a b=18161618=(1816)16×1162=(98)1616=16<1,∴a<b.作商法适合于比较两个单项式的大小.在化简商式时,要选择合适的公式、运算法则,如指数幂运算法则、换底公式等进行运算,以将商式化为便于和1比较的形式.三、放缩放缩法是解答不等式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若已知关系式与目标式之间的差异较大,则需将其中一个式子进行适当的放缩,如扩大分子、缩小分母、去掉部分项、增加常数项等,使其与另一个式子靠拢,从而解答问题.有时需找到一个合适的中间量,以利用不等式的传递性建立已知关系式和目标式之间的联系.例3.若a>b>0,c<d<0,|b|>|c|,证明:b+c(a-c)2<a+d(b-d)2.证明:因为b+c>0,0<1(a-c)2<1(b-d)2,所以b+c(a-c)2<b+c(b-d)2,因为0<b+c<a+d,1(b-d)2>0,所以b+c(b-d)2<a+d(b-d)2,所以b+c(a-c)2<b+c(b-d)2<a+d(a-c)2,即b+c(a-c)2<a+d(b-d)2.不等号前后的两个式子之间的差异较大,但是结构一致,于是分别根据已知条件和不等式的性质将不等式左右两边的式子b+c(a-c)2、a+d(b-d)2放缩,使得b+c(a-c)2<b+c(b-d)2、b+c(b-d)2<a+d(b-d)2,再根据不等式的传递性证明结论.四、利用几何法运用几何法解答不等式问题,往往要挖掘代数式的几何意义,如将代数式x2看作抛物线,将ax2+by2看作圆,将ax+by看作同一条直线.画出几何图形,通过分析图形中点、直线、曲线的位置及其关系,找到使不等式成立的点的集合,即可解题.例4.证明:x12+y12+x22+y22≥(x1-x2)2+(y1-y2)2证明:设点A(x1,y1),B(x2,y2),则AO=x12+y12,BO=x22+y22,AB=(x1-x2)2+(y1-y2)2,因为三角形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即|AO|+|BO| >|AB|,周元祥38解题宝典所以x 12+y 12+x 22+y 22>(x 1-x 2)2+(y 1-y 2)2,当A ,B ,O 三点共线时,x 12+y 12+x 22+y 22=(x 1-x 2)2+(y 1-y 2)2,所以x 12+y 12+x 22+y 22≥(x 1-x 2)2+(y 1-y 2)2.我们由该根式可联想到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于是设出A 、B 两点的坐标,即可将问题转化为证明|AO |+|BO |>|AB |,根据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来解题.运用几何法解题,需进行数形互化,结合几何图形来分析问题.五、运用基本不等式若a ,b >0a 、b >0,则a +b ≥2ab ,当且仅当a =b 时等号成立,该式叫做基本不等式.在解答不等式问题时,可以根据不等式的结构特征进行适当的变形,如凑系数、常数代换、添项、去项等,以配凑出两式的和或积,以便能利用基本不等式证明不等式.运用基本不等式时,要确保“一正”“二定”“三相等”的条件成立.例5.已知正实数x ,y 满足2x +5y =20,若不等式10x +1y≥m 2+4m恒成立,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解:在2x +5y =20的左右同除以20,得x 10+y4=1,则10x +1y =æèçöø÷10x +1y æèçöø÷x 10+y 4=54+5y2x +x 10y ≥94,当且仅当x =203,y =43取等号.则m 2+4m ≤94,解得-92≤m ≤12.由于10x +1y 为分式,所以将已知关系式变形为x 10+1y=1,即可通过常数代换,将10x +1y 化为和式54+5y 2x +x10y .而5y 2x 、x 10y的积为定值,这样便可运用基本不等式求得10x +1y 的最小值,从而求得m 的取值范围.解答不等式问题的方法很多,我们需根据不等式的结构特征进行变形、代换,联系相关的公式、性质、定理等将问题转化为几何问题、最值问题、运算问题等,并选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求解.(作者单位:安徽省宣城中学)二面角问题的常见命题形式有:(1)求二面角的大小或范围;(2)证明两个平面互相垂直;(3)根据二面角的大小求参数的取值范围.这类问题主要考查同学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运算能力.那么,解答这类问题有哪些方法呢?下面结合实例进行归纳总结.一、直接法直接法是指直接从题目的条件出发,通过合理的运算和严密的推理,得出正确的结果.我们知道,二面角的大小可用其平面角表示,因此求二面角的大小,关键是求其平面角的大小.在求二面角时,需先仔细审题,明确题目中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灵活运用三垂线定理、勾股定理、正余弦定理、夹角公式,根据二面角以及平面角的定义,作出并求出平面角,即可运用直接法快速求得问题的答案.例1.如图1,在三棱锥S -ABC 中,SA ⊥底面ABC ,AB ⊥BC ,DE 垂直且平分SC ,分别交AC ,SC 于点D ,E ,且SA =AB ,SB =BC ,求二面角E -BD -C的大小.解:∵SB =BC ,E 是SC 的中点,∴SC ⊥BE ,∵SC ⊥DE ,BE ⊂平面BDE ,DE ⊂平面BDE ,∴SC ⊥平面BDE ,∵BD ⊂平面BDE ,∴SC ⊥BD ,∵SA ⊥底面ABC ,BD ⊂平面ABC ,∴SA ⊥BD ,又∵SC ⋂SA =S ,SC ⊂平面SAC ,SA ⊂平面SAC ,∴BD ⊥平面SAC ,又∵DC ⊂平面SAC ,DE ⊂平面SAC ,∴DC ⊥BD ,DE ⊥BD ,∴∠DEC 是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SA ⊥底面ABC ,AB ⊂平面ABC ,AC ⊂平面ABC ,∴SA ⊥AB ,SA ⊥AC ,设SA =2,得AB =2,BC =SB =22,∵AB⊥BC ,∴AC =23,∴∠ACS =30°,又∵DE ⊥SC ,∴∠EDC =60°,林菊芳图139。
比较两个代数式大小[技巧]
![比较两个代数式大小[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72f970c3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c5.png)
比较两个代数式大小不等式这一章节有一类题型,告诉两个字母的范围,比较由这些字母组成的代数式的大小关系.简单的代数式的比较,大多数同学都会,可是复杂的代数式怎么比较呢?很多同学不知道怎么下手,复杂的代数式的比较,我们这儿给大家总结了三种方法:作差法,作商法,放缩法.相信学了这几种方法后,同学们遇到这类问题便可以如同瓮中捉鳖了.基本方法比较两个不等式的大小我们总结了三种方法.作差法:如a-b>0,那么a>b;如果a-b<0,那么a<b.这是最基本的方法,其它的一些比较方法均是由此推导出来的.作商法:如果a>0,b>0并且b a >1,那么a>b; 如果a<0,b<0并且ba>1,那么a<b;这种比较方法需有一定的前提条件,就是必须知道各代数式与0的大小关系.放缩法:如果a>b,b>c,那么a>b>c.正如老大比老二大,老二比老三大,肯定可以得到:老大比老三大。
下面结合体验题来体验一下这三种方法,在中学所学的范围内,大部分代数式的比较大小我们都可以用这三种方法来比较大小.体验题1体验题1 如果a>b,试比较5-a,5-b 的大小关系。
体验思路因为我们无法判断5-a,5-b 与0的大小关系,故在此我们无法用作商法,我们只有选择作差法。
体验过程 ∵5-a-(5-b)=b-a<0∴5-a<5-b简单的代数式可以,我们再看一个复杂一些的。
看看我们的方法行不行?体验题2体验题2 如1>a>b>0 ,试比较ab,ab 2,b 2a 的大小关系.体验思路本题很明显,ab>0,ab 2>0,ab 2>0.因此,我们既可以选择作差法,也可以选择作商法.体验过程 方法一,作差法.∵ab-ab 2=ab(1-b)>0, ∴ ab>a 2b∵ab-a 2b=ab(1-a)>0, ∴ ab>a 2b ∵ab 2-a 2b=ab(b-a)<0, ∴ab 2<a 2b∴ab> a 2b>ab2方法二,作商法.∵1>a>b>0, ∴ab>0,ab 2>0,b 2a>0.∵21ab ab b =>1, ∴ab>ab 2.∵21ab a b a=>1, ∴ab>a 2b.∵22ab b a b a=<1, ∴ab 2<a 2b.∴ab> a 2b>ab2体验题3体验题3如果a<b<0,试比较a 1-,b1-的大小关系?体验思路∵a<b<0.∴a 1->0,b1->0.如果我们作差,也可以比较上述代数式的大小关系,但相对麻烦一些。
考点03 配方法、根的判别式以及根与系数关系的9考点归类-解析版 2023-2024学年九年级数学考

考点03 配方法、根的判别式以及根与系数关系的9考点归类1,配方法的应用的方法技巧(1)比较大小:配方法不但可以解一元二次方程,而且能求代数式的最值,还能用于比较代数式的大小.用配方法比较代数式的大小,主要是用作差法将代数式作差后得到的新代数式配方,根据新代数式与0的关系确定代数式的大小(2)求最值:用配方法求代数式的最值是将代数式配方为完全平方式与常数的和的形式,根据完全平方式的非负性确定代数式的最值;(3)未知系数的取值:配方法在求值中的应用,将原等式右边变为0,左边配成完全平方式后,再运用非负数的性质求出待定字母的取值.(4)用配方法构造“非负数之和”解决问题:通过配完全平方式,利用“非负性”解决问题。
2,根的判别式的应用的方法【技巧】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与△=b2﹣4ac有如下关系:①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②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③当△<0时,方程无实数根.上面的结论反过来也成立.(1)判断根的情况:式子b2-4ac叫做方程ax2+bx+c=0(a≠0)根的判别式,通常用希腊字母△表示它,即△=b2-4ac.(2)求字母的值或取值范围:根据判别式,确定与0的关系,直接代入解不等式即可。
(3)与三角形结合:一般会把根与三角形的边进行结合考察,考虑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能否构成三角形即可,有时候还会与等腰三角形结合。
(4)与一次函数结合:通过一次函数与方程和不等式的关系,观察图像即可。
3,根与系数的关系方法根与系数的关系:若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ax²+bx+c=0(a≠0)的两根时,x1+x2=-ba ,x1x2=ca.考点1比较大小考点2求最值考点3未知系数的取值考点4用配方法构造“非负数之和”解决问题考点5判断根的情况考点6求字母的值或取值范围考点7与三角形结合考点8与一次函数结合考点9 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变形式子考点1 利用配方法比较大小【详解】(1)224622x x x -+=-+(),所以当2x =时,代数式246x x -+有最小值,这个最值为2,故答案为:2-;2;2;小;2;(2)2123x x ---()222x x =-+2110x =-+()>则2123x x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配方法的应用,掌握配方法的一般步骤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偶次方的非负性的应用.2.(2022秋·七年级单元测试)我们知道20a ≥,所以代数式2a 的最小值为0.学习了多项式乘法中的完全平方公式,可以逆用公式,即用()2222a ab b a b ±+=±来求一些多项式的最小值.例如,求263x x ++的最小值问题.解:∵()2226369636x x x x x ++=++-=+-,又∵()230x +≥,∴()2366x +-≥-,∴263x x ++的最小值为6-.请应用上述思想方法,解决下列问题:(1)探究:()2245____________x x x -+=+;(2)求224x x +的最小值.(3)比较代数式:21x -与23x -的大小.【答案】(1)2-,1(2)2-(3)21>23x x --【分析】(1)根据完全平方式的特征求解.(2)先配方,再求最值.(3)作差后配方比较大小即可.【详解】(1)解:22245441(2)1x x x x x -+=-++=-+.(2)222242(211)2(1)2x x x x x +=++-=+-,故答案为:2,2-(2)解:221612611x x x x --+=-+2692x x =-++()232x =-+()30,x -³Q()23220,x \-+³>21612.x x \->-(3)解:()222323x x x x -++=--+()22113x x =--+-+()214x =--+ ()210,x --£Q ()2144,x \--+£ ∴223x x -++的最大值为4.【点睛】本题考查的是配方法的应用,掌握“配方法的步骤与非负数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考点2利用配方法求最值【分析】(1)根据完全平方式的特征求解;(2)先配方,再求最值;(3)作差后配方比较大小.【详解】(1)解:()2224644222x x x x x +=-++=-+-故当20x -=,即2x =时,代数式246x x -+最小值为2;(2)∵224250x x y y -+++=,则2244210x x y y -++++=,∴()()22210x y -++=,即20x -=,10y +=,∴2x =,1y =-,∴211x y +=-=;(3)()()2221232211x x x x x ---=-+=-+,∵()210x -≥,∴()2110x -+>,∴2123x x ->-.【点睛】本题考查配方法的应用,正确配方,充分利用平方的非负性是求解本题的关键.7.(2023春·陕西咸阳·八年级统考期末)把代数式通过配凑等手段,得到局部完全平方式,再进行有关运算和解题,这种解题方法叫做配方法.如:①用配方法分解因式: ²43a a ++.解:原式:²441(2)²1(21)(21)(3)(1)a a a a a a a =++-=+-=+++-=++②2246M a a =-+, 利用配方法求M 的最小值.解:2²462(²21)622(1)²4M a a a a a =-+=-++-=-+222(1)02(1)44a a -≥∴-+≥,,∴当1a =时,M 有最小值4.请根据上述材料解决下列问题:(1)用配方法因式分解²412x x --;(2)若 2441M x x =+-, 求M 的最小值.【答案】(1)(6)(2)x x -+考点3 利用配方法未知系数的取值∴2a =,1b =,∴1a b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配方法,熟练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是解题的关键.10.(2023春·山东威海·八年级统考期末)用配方法解方程2610x x --=,若配方后结果为2()x m n -=,则n 的值为( )A .10-B .10C .3-D .9【答案】B【分析】利用配方法将方程2610x x --=配成2()x m n -=,然后求出n 的值即可.【详解】∵2610x x --=,∴261x x -=,∴26919x x -+=+,即2(3)10x -=, 10n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熟练掌握配方法的步骤是解题的关键.11.(2023秋·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2630x x ++=时,将它化为2()x m n +=的形式,则m n -的值为( )A .6-B .3-C .0D .2【答案】B【分析】由2630x x ++=,配方可得()236x +=,进而可得m n ,的值,然后代入m n -,计算求解即可.【详解】解:∵2630x x ++=,∴2696x x ++=,∴()236x +=,∴3m =,6n =,∴3m n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代数式求值.解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的配方求出m n ,的值.考点4 用配方法构造“非负数之和”解决问题∵三角形的三条边为a,b,c,∴b-a<c<b+a,∴3<c<13.又∵这个三角形的最大边为c,∴8<c<13.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配方法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中的应用,熟练掌握配方法、偶次方的非负性及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4.(2023春·浙江·七年级专题练习)已知2248200++-+=,那么y x=()x y x yA.-16B.16C.-8D.8【答案】B【分析】利用配方法把已知条件变形为(x+2)2+(y-4)2=0,再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得x+2=0,y-4=0,即可求出x与y的值,进一步代入求得答案即可.【详解】∵x2+4x+y2-8y+20=0,∴x2+4x+4+y2-8y+16=0,∴(x+2)2+(y-4)2=0,∴x+2=0,y-4=0,∴x=-2,y=4,∴x y=16.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配方法的应用,非负数的性质,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5.(2023春·山东淄博·八年级统考期中)不论x、y为什么实数,代数式x2+y2+2x-4y+9的值()A.总不小于4B.总不小于9C.可为任何实数D.可能为负数【答案】A【分析】要把代数式x2+y2+2x-4y+9进行拆分重组凑完全平方式,来判断其值的范围即可.【详解】x2+y2+2x-4y+9=(x2+2x+1)+(y2-4y+4)+4=(x+1)2+(y-2)2+4,∵(x+1)2≥0,(y-2)2≥0,∴(x+1)2+(y-2)2+4≥4,考点5 利用根的判别式判断根的情况根.20.(2023·全国·九年级假期作业)若1x =是一元二次方程220(0)ax bx a -+=≠的一个根,那么方程220ax bx ++=的根的情况是( )A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 .有一个根是=1x -C .没有实数根D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答案】B【分析】先将1x =代入220(0)ax bx a -+=≠中得到20a b -+=,再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进行求解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1x =是一元二次方程220(0)ax bx a -+=≠的一个根,∴20a b -+=,即2b a =+,对于方程220ax bx ++=,∵242b a ∆=-⨯()228a a =+-()220a =-≥,∴方程220ax bx ++=有两个实数根,故选项A 、C 、D 错误,不符合题意;当=1x -时,2220ax bx a b ++=-+= ,即=1x -是方程220ax bx ++=的一个根,故选项B 正确,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和根的判别式,解答的关键是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意义,掌握一元二次方程20ax bx c ++=根的情况与根的判别式24b ac ∆=-的关系: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Δ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Δ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考点6 利用根的判别式求字母的值或取值范围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的根与24b ac ∆=-有如下关系: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Δ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方程无实数根.24.(2023春·吉林长春·八年级长春外国语学校校考期末)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1210k x x --+=有两个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A .21k k ≤-≠且B .21k k ≤≠且C .21k k ≥-≠且D .2k ≥【答案】B【分析】根据方程有两个实数根,得出0∆≥且10k -≠,求出k 的取值范围,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由题意知,24441840b ac k k ∆=-=--=-≥(),且10k -≠,解得:2k ≤,且1k ≠,则k 的取值范围是2k ≤,且1k ≠,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1)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与判别式∆的关系:①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②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③0∆⇔<方程没有实数根.(2)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不为0.考点7 利用根的判别式与三角形结合【详解】(1)证明:2(2)42k k∆=+-⨯2448k k k=++-2(2)0k =-≥所以此方程总有实根.(2)解:①若b c =,则此方程有两个相等实根此时20k -=,则2k =,原方程为:2440x x -+=,122x x ==,∴另外两边长为2和2,②若a c =,则1a =是方程2(2)20x k x k -++=的根,∴21(2)20k k -++=,∴1k =,原方程为2320x x -+=,解得:11x =,22x =,而1、1、2为边不能构成三角形.所以,三角形另外两边长为2,2.【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等腰三角形存在性、三角形三边关系等知识点,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点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6.(2023春·广东河源·九年级校考开学考试)若方程(c 2+a 2)x +2(b 2-c 2)x +c 2-b 2=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且a ,b ,c 是三角形ABC 的三边,证明此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答案】见解析【分析】先根据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得出△=0,再得出b 、c 的关系即可.【详解】解:Δ=[2(b 2-c 2)]2-4(c 2+a 2)(c 2-b 2)=4(b 2-c 2)(b 2-c 2+a 2+c 2)=4(b+c )(b-c )(b 2+a 2).∵方程有两个相等实根.∴Δ= 0,即4(b+c )(b-c )(b 2+a 2)=0.∵a ,b ,c 是三角形的三边,∴b+c≠0,a 2+b 2≠0,只有b-c=0,解得b=c .出判别式的值的情况,从而得到关于a、b、c及k的等式是解题的关键.28.(2011秋·江苏无锡·九年级统考期中)已知关于x的方程22a x bx c x-+++=有两个相等的实数(1)2(1)0根,试证明以a、b、c为三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答案】【详解】考点:根的判别式;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分析:先把方程变为一般式:(c-a)x2+2bx+a+c=0,由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得到△=0,即△=(2b)2-4(c-a)(a+c)=4(b2+c2-a2)=0,则有b2+c2-a2=0,即b2+c2=a2,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以证明以a、b、c 为三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解答:证明:a(1-x2)+2bx+c(1+x2)=0去括号,整理为一般形式为:(c-a)x2+2bx+a+c=0,∵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1-x2)+2bx+c(1+x2)=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0,即△=△=(2b)2-4(c-a)(a+c)=4(b2+c2-a2)=0,∴b2+c2-a2=0,即b2+c2=a2.∴以a、b、c为三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等知识.当△>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没有实数根.考点8 利用根的判别式与一次函数结合【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2210mx x --=无实数根得0m ≠且2(2)4(1)0m ∆=--⨯-<,即可得1m <-,又∵20b =>,可得一次函数2y mx =+的图象经过一、二、四象限,即可得.【详解】解:∵一元二次方程2210mx x --=无实数根,∴0m ≠且2(2)4(1)0m ∆=--⨯-<,440m +<,44m <-,1m <-,又∵20b =>,∴一次函数2y mx =+的图象经过一、二、四象限,∴一次函数2y mx =+的图象不经过第三象限,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一次函数的图像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这些知识点.30.(2023·广东汕头·广东省汕头市聿怀初级中学校考三模)一元二次方程2240x x --=有两个实数根a ,b ,那么一次函数(1)y ab x a b =-++的图象一定不经过的象限是(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答案】D【分析】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即可求出ab 与a b +的值,然后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可知:2a b +=,4ab =-,∴15ab -=∴一次函数解析式为:52y x =+,故一次函数的图象一定不经过第四象限.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根与系数的关系以及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31.(2020秋·贵州贵阳·九年级校考阶段练习)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10x x kb ++=-没有实数根,则一次函数y kx b =+的大致图象可能是( )A .B .C .D .【答案】A【分析】首先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没有实数根确定k ,b 的取值范围,然后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确定其图象的位置.【详解】解:∵方程2210x x kb ++=-没有实数根,∴()4410kb ∆=-+<,解得:0kb >,即k b 、同号,当00k b >>,时,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过一,二,三象限,当00k b <<,时,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过二,三,四象限,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及一次函数的图象的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确定k ,b 的取值范围,难度不大.32.(2023·安徽合肥·统考二模)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10mx x --=无实数根,则一次函数y mx m =-的图像不经过(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答案】C【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与判别式的关系,求得m 的取值范围,再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的关系求解即可.【详解】解:∵一元二次方程2210mx x --=无实数根∴224(2)4(1)0b ac m ∆=-=--⨯⨯-<,解得1m <-,由一次函数y mx m =-可得0k m =<,0b m =->,∴一次函数y mx m =-过一、二、四象限,不过第三象限,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与判别式的关系,以及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考点9 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变形式子。
作差法比较大小

①求两个数的差 ②比较差与0的大小
2 5
③得出结果
38
2.小试牛刀:比较下面各对数的大小
(1)4 与 5
5
6
<
(2)- 2 与 - 3
3
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5
三、运用新知
3.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1. 1+ 2与2 2. -1与-4+ 10
6
四、跳一跳
例2:当a b 0时,比较a2b与ab2的大小。
解:a2b ab2 ab(a b) ①作差
a b 0
ab 0, a b 0
②比较差与0的大小
a2b ab2 0
即a2b ab2
③得出结论
7
五、挑战自我
1.当a b 0时,比较a2b3与a3b2的大小。
解:a2b3 a3b2 a2b2 (b a)
a b 0 a2 0, b2 0, b a 0 a2b2 (b a) 0
8.1.1作差法比较大小
1
一、学习目标:
1.掌握两个数大小比较与两数的运算 性质的联系 2.初步掌握一些常见的变形方式 3.初步培养严密推理的意识
2
我们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 的,在数轴上不同的两点中,右边的点表示 的实数比左边的点表示的实数大.例如,在
右图中,点A表示实数a, 点B表示实数b.点 B在点A右边,所以a<b
①作差 ②比较差与0的大小
即a 2b3 a 3b 2 ③得出结论
2.当a b 0时,比较a2b(a b)与ab2 (a b) 的大小。
8
六、你今天收获了什么?
用作差法比较两个数或两个代数 式的大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将姚明和李连杰的身高标示在数轴上 观察他们的大小关系
李连杰身高 姚明身高
0
1.69 2.29
2.29-1.69=0.60>0 归纳: a-b>0 a-b=0 a-b<0
2.29>1.69
提示:运用了实数 减法运算符号法则
a>b a=b a<b
2、比较代数式的大小
把整体看着 实数轴上的 一个 a 把整体看着实数轴 上的一个 b
嘿嘿, 嘿嘿,2.29 米,是不 是太高了? 是太高了?
思考:这两位巨 思考 星的身高是怎样 的呢?
2.29米>1.69米,得 出结论 结论:姚明比李连 结论 杰高。
感觉压力有点 大啊,我才 1.69米!
讲课教师:冷 雪 讲课教师: 讲课对象:四川文理学院数学与财经系09级1.2班全体 讲课对象:四川文理学院数学与财经系09级1.2班全体 09 讲课时间: 讲课时间:2012/3/30 星期五 讲课地点:新教学楼323教室 讲课地点:新教学楼323教室 323
定号 下结论
3、思考:
①上述例题代数式有一个怎么样的特点? 答:都是整式 ②结合上述例题概括下解题的一般步骤?
答:作差
变形
定号
下结论
合并同类项, 因式分解,配 方等等 ③上述例题的解法名称是什么? 答:作差
4、课堂练习题
试运用作差法比较下列代数式的大小
ⅱ运用作差法的题型
ⅲ作差法的一般步骤
ⅳ作差法的理论依据
6、思考:
比较两个代数式的大小除了作差法,还能用什么方法呢?
7、作业
课后练习1、2、3
• 例:试比较6x2 +3x+5与5x2+3x+2的大小 •解: 6x2 +3x+5 –( 5x2+3x+2) 解
3x= 6x2 +3x+5 –5x2-3x-2 =x2+3
作差 整理变形
Qx
2 2
≥0
∴x +3≥ 3> 0
∴2x2 +3x+5 –( 5x2+3x+2)>0 ∴2x2 +3x+5 > 5x2+3x+2
①(x-3)2与(x-2)(x-4) 解: (x-3)2-(x-2)(x-4) =x2-6x+9-(x2-6x+8) ( )
变形
②当x>1时,x3与x2-x+1 时
作差
=x2-6x+9-x2+6x-8 =1>0 ∴ (x-3)2>(x-2)(x-4)
定号 下结论
5、课堂小结
ⅰ比较两个代数式的方法可以用作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