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绪言

合集下载

现代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

现代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

现代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第一讲绪言-安全管理学的发展罗云(中国地质大学,教授)管理,就是人们为了实现预定目标,按照一定的原则,通过科学地组织、指挥和协调群体的活动,以达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达到的效果而开展的各项活动。

安全管理就是企业经营者、生产管理者和全体员工,为实现安全生产目标,按照一定的安全管理原则,科学地组织、指挥和协调全体员工安全生产的活动。

实现现代企业的安全科学管理,需要研究安全管理科学,研究安全管理的理论、原理、原则、模式、方法、手段、技术等。

安全管理原理是一门理论性的学科。

为了有助于系统学习和掌握安全管理原理,首先要对安全科学的理论发展,以及安全管理科学的发展和体系作一基本的了解。

1.1安全科学理论的发展人类对于防范意外事故的认识与科学已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从宿命论到经验论,从经验论到系统论,从系统论到本质论;从无意识地被动承受到主动对策,从事后型的"亡羊补牢"到预防型的本质安全;从单因素的就事论事到安全系统工程;从事故致因理论到安全科学原理,工业安全科学的理论体系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追塑安全科学理论体系的发展轨迹,探讨其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对于系统、完整和前詹性地认识安全科学理论,以指导现代安全管理科学实践和事故预防工程具有现实的意义。

安全科学理论体系的发展经历了具有代表性有三个阶段:从工业社会到50年代主要发展了事故学理论;50年代到80年代发展了危险分析与风险控制理论;从90年代以来,现代的安全科学原理初见端倪,目前下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之中。

从基本的认识论、理论系统和方法特征三个方面可以总结出保阶段理论体系的发展内涵。

1.1.1事故学理论认识论:事故学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事故,以事故为研究的对象和认识的目标,在认识论上主要是经验论与事后型的安全哲学,是建立在事故与灾难的经历上来认识安全,是一种逆式思路(从事故后果到原因事件)。

方法论的主要特征在于被动与滞后,是"亡羊补牢"的模式,突出表现为一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事论事的对策方式。

第一讲中药与美容绪言

第一讲中药与美容绪言

区分生活美容和医疗美容
◆生活美容是指运用化妆品、保健品和非医疗器械等非医
疗性手段,对人体所进行的诸如皮肤护理、按摩等带有保 养或保健性的非侵入性美容护理。 ◆生活美容主要针对面部及皮肤保养、预防皮肤老化,在 个人原有基础上进行的美容修饰,包括美容知识咨询与指 导、皮肤护理、化妆修饰、形象设计和美体等美容服务项 目。如面部保养、美颈、美腿、化妆等。
治疗技术、注射美容技术 、美容文饰技术、不良文饰修
复技术)。 ◆医疗美容简言之,医学是手段,美容是目的。
何谓中医美容?中药美容?
中医学有数千年的历史,中医美容学是中医学的一 个分支,中医美容是将美学和中医学相结合,来研究 医学人体美和运用中医方法直接维护、修复、改善与 塑造人的形神美的一门科学。以其自然的手段和良好 的功效,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中医美容可分为中药 美容、食膳美容、针灸美容、推拿美容、气功美容、 音乐美容、心理美容七大类,而中药美容是其中最主 要、最常用、经验最丰富的一种中医美容方法。
美容中药多来源于天然植物,被称为“绿色药物”, 相对来讲,中药安全性较强。中药美容往往标本兼顾, 内服外用,使得美容作用有效、持久,且兼有预防作 用。中药美容可以弥补现代高科技美容方法如激光美 容的不足,中西结合,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和社会效 益。 下面我们就以祛痘、美白祛斑、减肥、抗衰老等医 学美容研究的热点做为专题,讲授常用的美容中药, 并使大家熟悉常见损容性皮肤病的临床表现与诊断以 及中医病因病理。
,通过中药的内 服、外用来防病健身、延衰驻颜或治疗损容性疾病的 一种美容方法。它的“以内养外”整体观,“内调外 用”的治疗观,在美容保健和美容治疗方面仍发挥着 现代激光美容和整形美容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今世 界正处在顺应自然、返朴归真、回归大自然的热潮中, 中药美容更显示出它的价值和作用。

电工仪表与测量第一讲绪言 常用电工仪表的分类、型号及标志

电工仪表与测量第一讲绪言 常用电工仪表的分类、型号及标志
教研组长签名:教务科(盖章)
年日




一、课程介绍
二、常用电工仪表的分类
(1)指示仪表
特点:能将被测量转换仪表可动部分的机械偏转角,并通过指示器直接指示出被测量的大小,又被称为直读式仪表
分类:按其工作原理分为:磁电系仪表,电磁系仪表,电动系仪表,感应系仪表,整流系仪表,铁磁电动系仪表等
举例:安装式指示仪表,便携式仪表
(2)比较仪表
磁电系仪表——C,电磁系——T,电动系——D,感应系------ G ,整流系——L,电子系——Z
用途号:表示该仪表的用途。
电流表—— A,电压表—— V,频率表——Hz,相位表——&,功率表——W,功率因数表——cos&
(2)便携式指示仪表的编制规则:
系列代号设计序号—用途号
(3)电能表型号的编制规则:
分类:带微处理器的智能仪器,自动测试仪器
举例:数字式存储示波器
三、电工指示仪表的型号:反映了仪表的用途,工作原理等重要特性
(1)安装式指示仪表的编制规则:
形状代号系列代号设计序号—用途号
形状第一位代号(数字)按仪表面板最大尺寸(外形尺寸)编制
形状第二位代号按仪表的外壳尺寸(安装尺寸)编制
系列代号(汉语拼音字母)按仪表工作原理的系列编制,
系列代号设计序号
系列代号按工作原理的系列编制,
单相电能表——DD,三项有功电能表——DS,三相四线电能表——DT,
无功电能表——DX
四.学习本课程的学习方法和要求
学习方法:理论+实践,注重理论和实际结合
考核:作业20%+考试80%
4.归纳总结:5分钟
5.布置作业:3分钟

高中化学第一节绪言课

高中化学第一节绪言课

耐热的透明陶 瓷聚硅氧烷
制作的时候有一个记忆 温度在人手的体温下又 回到了原来的状态
小猫在被火烤的情形下怎 么还坐的那么安稳?
魔术道具意念弯叉
化学能源造福人类
冰可以燃烧吗?
可燃冰是天然气和水的结合
人类能源危机的拯救者
你们的时间
说一说对初中化学的看法
你说:
“高一化学难学,内容多,理解困难, 习题难做。 ”尤其是那个“摩尔”
孙悟空能带凡人飞越山川,唐僧为什 么不让孙悟空用“筋斗云”带着他,一下 子飞到西天呢?因为唐僧知道自己的路只 能自己走,只有一步一步走到西天,才能 成佛。成佛在西天,更在去西天的路上, 但凡成功者,必是躬行勤练者,学习也是 如此。
三、怎样学好高中化学?
1、课前认真预习,课中认真听课,巧记笔记。 听课: 紧跟老师的思路,先听明白了,才能够 记忆 。 笔记: 笔记是教科书知识的浓缩、补充和深化,是思 维过程的展现与提炼。 (用自己的语言记下重点、难点,思路。)
4、勤练巧练、举一反三
练习是理解消化巩固课堂知识的重要途径。在解题过程 中,要注意一题多解和归纳总结,这样才能达到做一题会一 类的效果。
5、备好“错题本” 不在同一处摔倒
对平时出现的错题,应做好修正并记录下来。记录时 应详细分析出错的原因及正确的解题思路,不要简单 写上一个答案了事。同时,要经常翻阅复习,这样就 可以避免以后出现类似的错误。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我让大家有个谱
初高中化学知识和学习方法的区别
挖掘知识本质 注重理解记忆 研究性学习 上课听讲
怎样学好高中化学
认真听课,做好笔记
及时复习、学会巧记
备好“错题本”
重视化学实验
化学与生活
• 牛奶+巧克力 易发生腹泻 将牛奶与巧克力混在一起吃,牛奶中的钙 会与巧克力中的草酸结合成一种不溶于水 的草酸钙,食用后不但不能被吸收,还会 发生腹泻、头发干枯等症状。 • 水果+海鲜 不容易消化 吃海鲜的同时,若再吃葡萄、山楂、石榴 、柿子等水果,就会出现呕吐、腹胀、腹 痛、腹泻等。因为这些水果中含有鞣酸, 遇到水产品中的蛋白质,会沉淀凝固,形 成不容易消化的物质。

第一章绪言

第一章绪言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学目标:1.知道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它与人类进步和社会的关系非常密切。

认识到通过化学知识的学习能进一步认识自然、适应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

2.了解化学学科的学习特点,从而为学好化学做充分准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通过具体的事例,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从生活中才能感触化学的魅力,认识化学学习的价值,明白化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

4.知道探究性学习是学好化学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了解什么是化学,初步认识化学与生活、社会的发展具有密切关系。

教学准备:教学难点:了解什么是化学,初步认识化学与生活、社会的发展具有密切关系。

教学准备:1、演示实验:⑴水变“葡萄酒”,“葡萄酒”变水。

NaOH溶液、酚酞、盐酸、烧杯。

⑵清水变“牛奶”,“牛奶”变汽水。

Na2CO3浓溶液、石灰水、盐酸、烧杯、滴管。

⑶白纸显字。

NaOH溶液、酚酞、喷雾器。

教学过程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打开化学课本,你一定想知道化学学什么,有趣吗?学了有什么用?我们应该怎样学化学?本节课将引领我们走进化学世界。

观看“绚丽多彩的化学世界”的教学课件:①展示:•神七上天‣视频②课件展示:•隔水透气的鸟笼‣③课件展示:•08届奥运会焰火使夜晚绚丽多彩‣④火的运用——材料的开发利用。

(1)初步解读课本第2 页“图1-1”——绚丽多彩的物质世界。

了解这些精美的图片都与化学密切相关,都是用化学方法制成的特殊材料产生的神奇效果。

⑵利用图片引出,物质世界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结合课件解读插图,讨论什么是化学?化学与人类的关系?(讨论小结):化学就是要研究物质及其变化,它不仅要研究自然界已经存在的物质及其变化,还要根据需要研究和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质。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通过以下几个实验,让我们了解物质是变化的。

广东省江门市第一中学语文人教必修一课件:开学第一课《绪言》(共32张PPT)

广东省江门市第一中学语文人教必修一课件:开学第一课《绪言》(共32张PPT)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众生哗然,面面相觑,不解其意。 教授不紧不慢地道:“所谓燕子垒窝,是指
知识的积累如燕子衔泥巴作巢,要一点点地 堆积;关于老牛吃草,就是采取反刍的方式, 学到的知识也要常回顾复习;说到母猪吃食, 是来者不拒,知识的提高要博采以达到触类 旁通;谈起医生看病要写病例,听课也要做 好笔记。……” 众生急问:“小姐穿衣怎么解?”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多元
语言文字: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作为人的思维
的载体,作为人与人进行信息吸收、储存、 加工、输出的手段,用于交流思想,表达情 意。 (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语感的形成)
语言文化: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载和
传承了用语言文字构成的包含语言文章、语 言文学在内的文化,它本身也是一种文化。 (思想情感的感染、文化审美的熏陶、思维品质的培养)
口语交际
梳理探究(15个专题)
名著导读(10部名著简介)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语文选修课程
诗歌与散文系列: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唐宋散文选读 中国现代诗歌选读 中国现代散文选读
小说与戏剧系列: 短篇小说欣赏 戏剧欣赏 电影文学欣赏
新闻与传记系列: 新闻阅读与写作 传记选读
语言文字应用系列: 说话的艺术 语言文字规范与应用 常用文体写作
树立信心,语文为人生打底。 做好相关物资准备: 1、两本词典(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古代汉语词
典》),《语文基础知识手册》,一本字帖。 2、一个积累本,一个练笔本,一组一个时事评论本。充实班内
图书角。 3、文件夹或夹子若干(整理导学案,小组长一周一查,老师一
月一评价)。 听从老师的要求,保证课堂效率。 迅速适应导学案课堂,按要求做好课前准备及课后总结。

2010版国关史教学大纲

2010版国关史教学大纲

2010版《国际关系史》教学大纲第一讲绪言一、国际关系史的主要内容和线索:1、基本定义:★国际关系:是国际行为主体(国家,国家集团、国际组织、国家群体、非国家行为者)之间的各种交往关系的总和。

注意两点:第一,国际关系的内涵。

一般认为,国际关系就是跨越国界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它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种复杂的关系。

国际关系与一般的社会关系在实质性问题上是一致的——追求利益。

国际的各种关系实质上就是利益关系。

第二,国际关系的外延。

国际关系应该是一个广义的概念。

它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法律、外交等各方面的关系。

在这些关系中,国际经济关系是整个国际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政治关系是最活跃的关系。

经济关系是政治关系的基础和内因。

★国际关系史(两种表述):第一种:顾名思义,就是研究世界范围内的国家与国家之间、国家集团与国家集团之间以及国际组织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相互关系综合发展的历史的一门学科。

第二种:国际关系史是以国家与国家之间——包括国际组织——的政治关系的发生、发展、变化的历史进程及其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注意国际经济关系、军事关系以及文化、宗教关系,并使之与国际政治关系紧密结合,而且也不应忽视重要历史人物在国际关系演变种所起的作用。

2、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与国际关系学:是国际关系学的一个分支。

国际关系学属政治学范畴,着眼于现实;国际关系史属于历史学范畴,着眼于历史。

国际关系史和国际关系学两者是互为补充的。

与世界史:国际关系史是世界史的分支和组成部分,具有强烈的互补性。

3、国际关系史的分段及主要内容:(1)近代国际关系史的分段:近代国际关系史一般以1871年为界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时期:从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到1871年普法战争结束。

这一段时期主要是资本主义国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在这一时期内:①17世纪中叶——17世纪末,欧洲国际政治力量重新配置;②17世纪末——拿破仑战争结束,这一阶段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是英法矛盾,进行了三次重大较量(1701—1714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56—1763七年战争、拿破仑战争);③1814——1871年,主要反映出作为欧洲宪兵的俄国由顶峰衰落,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扩张步伐的加快。

中西神话比较 第一讲:绪言

中西神话比较 第一讲:绪言

2、故事想象说
• “神话被认为是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为 文学提供某种激动的情节与大量的装饰性 想象。” • ——Graham Hough, An Essay on Criticism
• 浪漫主义运动:
• “神话是戏剧家、诗人和画家的灵感的永 恒源泉,它们表达的是关于人的存在的深 奥真理,因而被认为不仅仅是人类童年的 遗迹。” • ——《西方神话学读本》
• “神话(myth)可以同时包罗万象,而又空空如 也。神话或许是唯一真实的故事,或许是精心编 造的虚妄不实;它可能是某种神谕启示,亦可能 是托名伪作;它有时貌似庄严神圣之天籁,有时 又活脱野叟村妇之雌黄;它可能是真实情景的再 现,亦可能是随意虚构的诗文;它可能是饱含象 征意义的符号,亦可能是曲径通幽之向导;它常 常传统素朴,但亦可现代时尚;等等。” • ——斯特伦斯基《二十世纪的四种神话理论》
1、原始非理性说
• 神话缺乏理性;
– 神话是出自科学性动机的有缺陷的理解,是由 于人类意识到对自然现象作出解释的必要性, 因而在没有科学知识的地方滋生出的理论。
“神话是人类发展中的过去阶段,正如 成年人的童年时期。自然,正如一个 成年人把他的童年甩在后面,人类已 脱离了其神话阶段,当然今天的原始 人们除外。”
3、真实、真理说
– 朝戈金:
– “神话是关于世界和人怎样产生并成为今天这 个样子的神圣的叙事性解释。…其中决定性的 形容词‘神圣的’把神话与其它叙事性形式, 如民间故事这一通常是世俗的和虚构的叙事形 式区别开来。”
• 巴斯科姆:
– “神话是散体叙事,在讲述它的社会中,它被认为是 发生于久远过去的真实可信的事情。它们被忠实地接 受,被告知是可信的,它们还被作为权威加以引述并 解答无知、疑窦或不信任。神话是信条的化身,它们 通常是神圣的,并总是与神学和宗教仪式相结合。其 间的主要角色一般不是人类,却又常具有人的本性; 他们是动物、神衹或高尚的英雄。他们行动于很久以 前的世界上,那时的大地与今天的不同。或者行动于 另一个世界里,如天堂或地下世界。神话讲述的世界、 人类、死亡的起源,或是鸟兽的习性、地理特征以及 大自然的现象。”

中药学(张廷模)讲稿

中药学(张廷模)讲稿

中药学(张廷模)讲稿目录目录 (1)第一讲绪言 (3)第二讲中药知识的初步积累 (9)第三讲中药学的发展(二) (14)第四讲中药材的品种、产地、采集 (20)第五讲中药材的储存 (25)第六讲中药的炮制:方法 (31)第七讲中药的性能:概述 (37)第八讲中药的性能:四气(一) (42)第九讲中药的性能:四气(二) (46)第十讲中药的性能:五味(二) (53)第十一讲中药的性能:归经(二) (58)第十二讲中药的性能:升降浮沉(二) (63)第十三讲中药的性能:毒性(二)、小结 (68)第十四讲中药的应用:中药的配伍(一) (74)第十五讲中药的应用:中药的配伍(二) (79)第十六讲中药的应用:中药的禁忌(二) (84)第十七讲中药的应用:中药的用法 (89)第十八讲解表药的概述发散风寒药概述 (96)第十九讲发散风寒药:麻黄、桂枝(一) (102)第二十讲发散风寒药:桂枝(二)、紫苏、生姜 (108)第二十一讲发散风寒药:香薷、荆芥、防风、羌活、白芷 (113)第二十二讲发散风寒药:细辛、苍耳子、辛夷、藁本发散风热药概述发散风热药:薄荷、牛蒡子 (120)第二十三讲发散风热药:桑叶、菊花、蝉蜕、蔓荆子、葛根(一)(126)第二十四讲发散风热药:葛根(二)、柴胡、升麻、淡豆豉清热药概述 . 131 第二十五讲清热泻火药概述清热泻火药:石膏、知母(138)第二十六讲清热泻火药:芦根、天花粉、淡竹叶、栀子、夏枯草、决明子清热燥湿药概述 (142)第二十七讲清热燥湿药: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苦参、穿心莲、秦皮(148)第二十八讲清热解毒药概述清热解毒药:金银花、连翘、板蓝根、大青叶、青黛、贯众 (153)第二十九讲清热解毒药:鱼腥草、蒲公英、紫花地丁、土茯苓(160)第三十讲清热解毒药:山豆根、射干、马勃、白头翁、马齿苋、鸦胆子清热凉血药概述 (165)第三十一讲清热凉血药: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水牛角、紫草 (171)第三十二讲清虚热药概述清虚热药:青蒿、地骨皮、白薇、银柴胡、胡黄连 (177)第三十三讲泻下药概述攻下药概述攻下药:大黄(一) (182)第三十四讲攻下药:大黄(二)、芒硝 (187)第三十五讲攻下药:番泻叶、芦润下药概述润下药:火麻仁、郁李仁峻下逐水药概述峻下逐水药:甘遂、大戟 (194)第三十六讲峻下逐水药:芫花、牵牛子、商陆、巴豆 (200)第三十七讲祛风湿药概述祛风湿散寒药概述 (205)第三十八讲祛风湿散寒药:独活、威灵仙、川乌、蕲蛇、金钱白花蛇、乌梢蛇、木瓜 (209)第三十九讲祛风湿清热药概述 (215)第四十讲祛风湿强筋骨药概述祛风湿强筋骨药:五加皮、桑寄生、狗脊 (221)第四十一讲化湿药:苍术、厚朴、广藿香、佩兰、白豆蔻、砂仁、草豆蔻、草果 (226)第四十二讲利水渗湿药概述利水退肿药概述 (232)第四十三讲利水退肿药:薏苡仁(二)利尿通淋药概述 (237)第四十四讲利湿退黄药概述利湿退黄药:茵陈蒿、金钱草、虎杖(243)第四十五讲温里药: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 (249)第四十六讲温里药:小茴香、丁香、高良姜、花椒、胡椒、荜茇、荜澄茄行气药概述行气药:橘皮 (255)第四十七讲行气药:青皮、枳实、木香、沉香、乌药、荔枝核、香附、佛手、香橼、川楝子、青木香 (260)第四十八讲行气药:薤白、柿蒂消食药概述消食药:山楂、神曲、麦芽、谷芽 (266)第四十九讲消食药:莱菔子、鸡内金、鸡矢藤驱虫药概述驱虫药:使君子、苦楝皮、南瓜子 (272)第五十讲驱虫药:鹤草芽、槟榔、雷丸、鹤虱、榧子止血药概述收敛止血药:仙鹤草、白及、棕榈炭、血余炭 (279)第五十一讲凉血止血药概述 (285)第五十二讲化瘀止血药:茜草、蒲黄、五灵脂、血竭温经止血药概述温经止血药:炮姜、艾叶、灶心土活血化瘀药概述活血止痛药:川芎 (292)第五十三讲活血止痛药:延胡索、郁金、姜黄、乳香、没药 (299) 第五十四讲活血调经药概述活血调经药:丹参、红花、桃仁、益母草、牛膝 (304)第五十五讲活血调经药:鸡血藤活血疗伤药概述活血疗伤药:虫、自然铜、苏木、骨碎补、马钱子 (311)破血消癥药概述破血消癥药:莪术、三棱、水蛭、穿山甲 (311)第五十六讲化痰药概述化痰药:半夏 (317)第五十七讲化痰药:天南星、禹白附、白芥子、皂荚、旋覆花、白前、桔梗、前胡 (322)第五十八讲化痰药:川贝母、浙贝母、瓜蒌、竹茹、竹沥、竹黄、昆布、海藻 (328)第五十九讲止咳平喘药概述止咳平喘药:苦杏仁、紫苏子、百部、紫菀、款冬花、马兜铃 (333)第六十讲止咳平喘药:枇杷叶、桑白皮、葶苈子、白果、矮地茶、洋金花 (339)第六十一讲安神药概述安神药:酸枣仁、柏子仁、远志、合欢皮、夜交藤(343)第六十二讲安神药:朱砂、磁石、龙骨、琥珀 (349)第六十三讲平肝潜阳药概述平肝潜阳药:石决明、珍珠母 (354)第六十四讲平肝潜阳药:牡蛎、代赭石、刺蒺藜、罗布麻、紫贝齿息风止痉药概述息风止痉药:羚羊角 (359)第六十五讲息风止痉药:牛黄、钩藤、地龙、天麻、僵蚕、全蝎、蜈蚣 (364)第六十六讲开窍药概述开窍药:麝香、冰片、苏合香、石菖蒲、蟾酥 . 369第六十七讲补虚药概述补气药概述补气药:人参(一) (375)第六十八讲补气药:人参(二)、西洋参、党参、太子参、黄芪(381)第六十九讲补气药:白术、山药、白扁豆、甘草 (388)第七十讲补气药:大枣、蜂蜜、饴糖补阳药概述补阳药:鹿茸(393)第七十一讲补阳药:巴戟天、淫羊藿、仙茅、补骨脂、益智仁、菟丝子、沙苑子、肉苁蓉、锁阳 (399)第七十二讲补阳药:杜仲、续断、蛤蚧、冬虫夏草、紫河车、核桃仁补血药概述 (404)第七十三讲补血药:当归、熟地黄、白芍、何首乌 (409)第七十四讲补血药:阿胶、龙眼肉补阴药概述补阴药:北沙参、南沙参、玉竹 (415)第七十五讲补阴药:麦冬、天冬、石斛、百合、黄精、枸杞子、墨旱莲、女贞子、龟甲、鳖甲 (420)收涩药概述止汗药概述止汗药:麻黄根、浮小麦 (420)第七十六讲止泻药概述止泻药:五味子、乌梅、诃子、五倍子、罂粟壳、肉豆蔻、赤石脂、禹余粮 (426)第七十七讲固精缩尿止带药概述 (432)第七十八讲攻毒杀虫去腐敛疮药概述攻毒杀虫去腐敛疮药:雄黄、硫黄、白矾、蛇床子、升药 (436)第七十九讲攻毒杀虫去腐敛疮药:轻粉、砒石、铅丹、炉甘石、硼砂 (442)第一讲绪言同学们,大家好。

第一讲:绪言和第一单元1

第一讲:绪言和第一单元1

7、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
8、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变成金刚石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例4、分别指出下列每句诗中是何种变化,写出化 学反应方程式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温
物理变化
CaCO3 CaO + CO2 烈火焚烧若等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Ca(OH)2 2 粉骨碎身浑不怕,CaO+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10. “低能耗”、“低废水”、“低废弃物”是低碳理 念的重要内涵。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B ) A.推广利用太阳能 B.家庭电器长期处于待机状态 C.循环使用生活用水 D.回收有机垃圾用于生产 沼气 例11.[09 浙江]“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科学发展的重 要方向之一,其核心是从源头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你认为“绿色化学”是指化学工业生产中( ) B A.对废气、废水、废渣进行严格处理 B.少用或不用有害物质以及少排或不排放有害物质 C.不使用任何化学物质 D.在化工厂种草、种树,使其成为花园工厂
例8. 某地曾发生了一起亚硝酸钠中毒事件。亚硝酸钠外观 酷似食盐且有咸味,亚硝酸钠和食盐的有关资料如下:
项 目 水溶性 熔 点
沸 点
亚硝酸钠(NaNO2) 易溶, 271℃
氯化钠 (NaCl) 易溶, 801℃ 1413℃
320℃会分解,放出有 臭味的气体
跟盐酸作 放出红棕色的气体NO2 无反应 用 (1)根据上表,请你写出亚硝酸钠的两个物理性质: 熔 点为271℃ ① 易溶, ②_________________ (1 )加热,并闻气味 (2)检验亚硝酸钠的方法可以是: __________, (2)滴加盐酸,并观察有无红棕色气体产生 ________________ 。

(完整版)课程与教学论整理笔记.

(完整版)课程与教学论整理笔记.

课程与教学论第一讲绪言第一节课程与教学概论一、研究对象与任务研究课程与教学现象,探讨课程与教学问题,从而揭示规律,确立价值,优化技术。

研究对象:现象—划定研究的范围,问题-事实问题,价值问题,技术(策略问题研究任务:揭示规律,确立价值,优化技术二、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相对独立、紧密联系。

课程论:主要探讨教育内容问题,教学论:主要探讨教育形式问题。

内容制约形式、形式影响内容第二节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演进一、古代的课程与教学思想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启发教学,因材施教,举一反三,学思结合《学记》世界最早的教育学专著--教学相长、藏息相辅、预时孙摩、长善救失一年离经辨志、三年敬业乐群、五年乐学亲师,七年小成、九年大成。

古希腊:雅典的文雅教育注重和谐发展斯巴达的军事教育注重思想统治和身体锻炼。

二、教学论学科的形成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标志着教学论学科的诞生。

1806年,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科学的教学论学科的形成。

三、学科的分化与多样化(一各种教学论流派的兴起和论争。

1、20世纪早期,“传统教学论"与“现代教学论”之争传统教学论(赫尔巴特:教师中心、课本中心、课堂中心现代教学论(杜威: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2、20世纪30、40年代,前苏联凯洛夫建立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理论指导的教学论流派.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师主导与学生主动性结合,分科教学、班级教学3、20世纪50、60年代,教学论多元化发展的时代美国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美国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美国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美国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苏联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苏联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苏联阿莫纳夫维利的合作教育学,德国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理论各种流派可分为两大阵营:科学主义教学论和人本主义教学论科学主义教学论包含:程序教学理论、结构主义教学论、教学最优化理论。

科学主义教学论:把教学主要理解为一个认知、理性和逻辑的过程,注意探寻教学的普遍规律和通用模式。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绪言教案(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绪言教案(含答案)

绪言—走进神奇的化学世界教学设计(共一课时)1. 通过阅读理解、倾听思考,进一步认识什么是化学,感受化学在促进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知道化学是揭示元素到生命奥秘的核心力量;2.通过讨论交流、深度学习,理解化学学科是从微观层次认识物质,以符号形式描述物质,在不同层面创造物质的基础科学,培养学生发现、提出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问题的创新意识与学习能力。

3.通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进一步了解高中化学学科特点,感受高中化学从物质类别和元素化合价的角度认识物质,从微观层次理解反应规律的学科学习方法,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丰富知识,发展思维。

重点:化学学科的特点及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1.(易)化学与人体健康及环境保护息息相关。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食品加工时不可添加任何防腐剂 B .掩埋废旧电池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C .天然气不完全燃烧会产生有毒气体 D .使用含磷洗涤剂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答案】C【解析】A .食品加工时,可适当添加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等,如苯甲酸钠,故A 错误;B .废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等金属离子,会造成土壤污染,水体污染等,故B 错误;C .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故C 正确;D .含磷洗涤剂的排放,使水中磷过多,造成水中藻类疯长,消耗水中溶解的氧,水体变浑浊,故D 错误;故选C 。

2.(中)硫和氮及其化合物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意义重大,但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造成的环境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O 2和SO 2均为红棕色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酸雨的主要成因B .汽车尾气中的主要大气污染物为NO 、SO 2和PM2.5C .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空气中的NO 和NO 2作为肥料,实现氮的固定D .工业废气中的SO 2可采用石灰法进行脱除 【答案】D【解析】A .2NO 是红棕色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而2SO 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A 错误;B .汽车尾气的主要大气污染物为C 与N 的氧化物,如NO x 和CO 等,B 错误;C .氮的固定是指将游离态的氮元素转化为化合态,且植物可吸收土壤中的铵根离子或硝酸根离子作为肥料,不能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氮氧化物,SO可采用石灰法进行脱除,如加入石灰石或石灰乳均C错误;D.工业废气中的2可进行脱硫处理,D正确;故选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993年威廉姆斯和克里斯曼主编《殖民话语与后 殖民理论》,完全撇开后殖民文学的思路,直接 强调萨义德以来的理论脉络。
• 1997年穆尔-吉尔伯特《后殖民理论:语境、实践、 政治》建构“后殖民理论三剑客”地位。
• 罗伯特·扬《白色神话》
• “英美知识分子对法国理论的吸收是显而易 见的,但因其一直回避欧洲中心论及其与 殖民主义关系的问题而受到损害。直到爱 德华/萨义德的《东方主义》出版后这才成 为英美文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后殖民文学”
• 后殖民文学可以被狭义地理解为那些来自前殖民 地国家的文学,也可宽泛地理解为我们现在所处 时代的所有文学,即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殖民帝国 走向没落,殖民地纷纷独立后的历史时期里产生 的文学。
• 后殖民文学是多元文化的产物,它产生于不同文 化的交融过程中,因此特点是跨民族、跨文化性, 关注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的冲突为主题,关注文 化身份的流放和对民族之根的寻求为主题。
帝国小说
• “在所有主要的文学形式中,小说是最近出 现的,其形式最有资料可考,也是最西式 的文学体裁,其社会权威的规范性模式是 最高度结构式的;帝国主义和小说相互扶 持,其程度之深,使我认为若要以某种方 式阅读小说,却不去处理帝国主义,根本 是不可能的。”
《文化与帝国主义》: 对西方经典的检视
• 一方面,萨义德在强调这些作家作品特殊 地位的同时,揭露了其潜藏其中的帝国主 义阴谋;
萨义德《东方主义》
• 将西方理论运用于对西方文化与帝国主义之间关系的研究, 论证所有西方系统的文化描述都已深深受到“权力的政治、
考虑、地位和战略”的污染。
• 正是这种对以西方代表文本和知识为一方,以西方物质和 政治权力为另一方,两者之间关系的关注、支持决定性地
推出《东方主义》,实现了从早期宗主国对帝国文学和新 文学的研究到对现在称为后殖民领域研究的转变。
斯皮瓦克
• 斯皮瓦克的著作是对后殖民形式文化批评 最有分量、最有创造性的贡献之一。
• 斯皮瓦克更重视反话语的各种表现。她提 出后殖民分析首先要体现出一种对与(后) 殖民文化相关的“异类的恒久承认”。
• 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
三个女性文本与帝国主义的批判
• 《简爱》 • 《藻海无边》 • 《弗兰肯斯坦》
后殖民文学的地理意义
• 一是作者对殖民解体后的民族文化和政治有意识 的主体关注;
• 二是作品建立在独立以后的前殖民地复杂的文化 和政治语境之中;
• 三是在具备了前两种因素的前提下,表现前殖民 地形形色色文化现象中蕴涵着的欧洲殖民文化基 础。从时间概念出发,可以理解为二战之后跨语 言、跨国别、跨民族、跨宗教的所有文学书写。
后殖民文学的文本世界
• 流亡-文化脐带的断血、 • 家园-一口随身携带的皮箱、 • 形上的困惑-遗课程所关注的后殖民文学
• 后殖民文学主要指涉的是西方英语文学中 所呈现出来的西方白人作家书写中的帝国 中心、后殖民文学针对帝国中心的逆写帝 国及其帝国批判和全球化时代西方社会文 化多样性中的流散写作。
– 1,白人侨居国家之间的比较,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 文学的比较;
– 2,黑人侨居国家的文学比较; – 3,联系这些地区的文学比较,如西印度群岛和澳大利亚文学的比较。
• 三是‘黑人写作’,这种以肤色为分类标准的文学跨越了不同 的地区和社会
– 如美洲黑人、非洲黑人等。还有其它名称,如‘联邦文学’、新英国文 学、殖民文学等。
“后殖民”空间概念的延展
• 成为一种对世界文化生存状态的研究。
• 斯皮瓦克:“全世界都是后殖民的”。
• 后殖民批评话语成为一种考察整个当代全球文化 的具有独特意义和广泛适用性的批评视角,涉及 政治、经济、社会、宗教、教育、文学、地理、 历史等学科领域,被运用到当代文化存在形态与 不同文化交往的对抗关系研究中。
英联邦
• 英联邦是一个以英国为主导的国家联合体, 由5个主权国家(或属地)所组成,成员大 多为前大英帝国的殖民地或附属国,该组 织元首为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同时身 兼英联邦王国内16国的国家元首。
英联邦文学
• “英联邦文学”指称大英帝国殖民统治下的 国家和地区兴起的英语文学。这些国家和 地区包括英国在非洲、加勒比、南亚、北 美等殖民地和新独立的国家,标志着昔日 的大英帝国与海外殖民地关系的历史性转 变,同时也间接表达了帝国的文化意志。
• 三、它的表现手法是杂糅与多样性的,反映了流散群体的 文化间性及其对于家园的渴望与不得的困惑和痛苦处境, 因此文本既是模拟、戏仿,更是创造,反映了全球化时代 移居群体的精神状况。
• 四、它是构建一种新文学的尝试,是对于世界新形态的描 摹与展望。
三、后殖民文学在西方文学中的地位
• 西方文学研究的显学
• ——任一鸣《后殖民:批评理论与文学 》
赵稀方:后殖民文本的论述模式
• 一是国家或地区的模式:
– 殖民地国独立后,多数的殖民文学以独立的民族国家的文学形式出现, 如尼日利亚文学、印度文学、澳大利亚文学等;
– 区域性则以地域为标准,如西印度群岛文学、南太平洋文学、非洲文学 等。
• 二是两处或更多的地区的文学比较模式,其中主要有三种:
第一讲
绪言
学习内容
• 一、为什么会出现后殖民文学 • 二、后殖民文学呈现出怎样的特性 • 三、后殖民文学在西方文学中的地位 • 四、我们今天如何看待西方后殖民文学
的书写策略与文化批判
一、“后殖民”与“后殖民文学”
• “后殖民”最初指称二战后那些独立后的殖 民地国家。
• “后殖民”这个词条第一次出现于1959年, “在敏感的后殖民潮流中,印度可能不免

——穆尔-吉尔伯特《后殖民理论》
爱德华·萨义德
• 萨义德在其学术生涯中提出了许多问题, 其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是:在考虑文化差 异的问题时,是否可以不诉诸本质主义的 身份模式,或不把不同的文化放在一个多 多少少由任意对等栏目构成的系统之下, 使它们降低为其中的一些缺乏色彩的、可 交换的项目。
《东方主义》
• ——穆尔-吉尔伯特《后殖民批评》
2、地理意义上:“后殖民”的 “后”
• 指向后殖民国家,研究它们在完成了政治上的独 立以后在文化价值观和社会其他领域所遗留的殖 民时代的痕迹。
• 三类后殖民国家: • 殖民者国家或移居国家,如澳大利亚和加拿大; • 殖民地国家,如印度、牙买加、尼日利亚等; • 介于两者之间的国家,如南非、津巴布韦。
• 另一方面,他也分析了对帝国主义和后殖 民势力进行文化抵抗的某种模式和类型, 以期提出解读文学文本、殖民历史及两者 相互关系的可行方法。
佳亚特里·斯皮瓦克
• 斯皮瓦克迫使那些从事后殖民批评的人在 考虑他们的批判观点和方法的效果时,也 要认真考虑他们的政治地位和政治归属, 不管他们有何种背景或来自何许处。
• “东方不是真正的东方,而是西方人眼中的 东方”
• 西方对东方长久以来的陈词滥调式认识, 即西方是文明的、民主的、理性的、道德 的、进步的,而东方则是落后的、专制的、 非理性的、淫逸的和野蛮的。
《文化与帝国主义》
• 关注19世纪和20世纪的现代西方帝国主义 问题,并特别讨论作为文化形态的小说对 于形成帝国主义态度、参照系和生活经验 的重要意义。
二、后殖民文学的文学特性
• 一、它是跨文化性的,后殖民文学中往往呈现了西方与东 方(第三世界)的错综复杂的关系,无论是显在的还是潜 在的,都反映了西方中心与东方边缘之间的二元对立以及 由此而来的复杂形态;
• 二、它是比较性的,因为后殖民文学中无法割裂的意识形 态性,所以文本中处处显现出西方对于东方的压制以及东 方对于西方的反叛与颠覆;
• 后殖民主义作为一股潜流,虽早在19世纪 后半叶就已有所流动,但是世纪上它始自 1947年印度独立后的一种新的意识。其后, “后殖民主义批评”这一理论术语便进入 了当代学术话语,并承袭了“英联邦文学” 和“第三世界文学”这两个具有意识形态 意义的范畴。

——王宁《后现代主义之后》
• “如果说后殖民主义是一个时期,则就其实 质而言,它应该是一个以对进步的怀疑为 特征的时期。归根结底,这个时期的标志 是西方的所谓进步,而世界其他地方则是 发展被钳制,资源被剥削,民众被奴役, 以进步的名义、以历史前进的名义所作的 一切如此便可看做后退、堕落、反动。”
• “后殖民主义是指世界上那些在20世纪中叶 以后,摆脱了欧洲帝国主义控制的国家所 处的历史阶段,随着帝国的瓦解,亚洲、 非洲和加勒比需要修复它们在被帝国统治 之前的文化,估价殖民体系所遗留的文化、 语言、法律和经济影响,建立新的政府和 民族身份。”
• ——Colombia Dictionary of Modern Literary and Cultural Criticism
本课程的后殖民文学研究
• 立足于后殖民文学的跨文化性,梳理西方 后殖民文学中英语文学的帝国书写模式、 逆写帝国模式以及混杂性叙事新策略,勾 勒出西方文学在其发展及其扩张过程中潜 在的意识形态性与帝国心态,以及这种西 方中心主义在帝国内部、外部及其中间部 所遭遇的挑战与解构,挖掘文学表现形式 内在复杂、微妙的精神动态与形态变化, 试图呈现英语文学在全球化时代的叙事、 内容及表现形式的混杂性与批判性。
帝国主义与女性主义个人主义
• 帝国主义使繁衍后代与塑造灵魂之间的距 离成为了现实
– “坚定、忠实、虔诚,充满精力、热情和真诚, 他(圣约翰/里弗斯)为他的同类工作。、、他 的严厉是武士格里特哈忒的那种严厉,正是格 里特哈忒保卫着他所护送的香客不受亚勃伦的 袭击、、他的野心是傲慢的征服精神的那种野 心、、他们毫无罪过地站在上帝御座前,共享 着耶稣最后的伟大胜利;他们都是被召唤、被 上帝选定的忠诚的人。”
担心,那一时期它与美国的关系可能会卷 入原与亚洲无关的麻烦。”

——米什拉(Vijay Mishra) 和霍奇(Bo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