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综合管廊立法与管理的难点以及对策
地下综合管廊管理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地下综合管廊管理的问题与对策分析摘要:当前,在我国城市规划和建设的过程中,地下综合管廊占据较为重要的地位。
伴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提升,相关体系的占地面积也在不断提高。
技术人员在开展地下综合管廊的管理工作时,依然存在较多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相关问题如果没能得到妥善解决,势必会对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干扰。
本文简要概述地下综合管廊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相关问题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地下综合管廊;管理;对策引言:在我国,伴随着城市化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国民在生活和工作中提出的基本需求得到了满足。
但是在地下综合管廊的管理过程中,由于其中包含多条市政线路,处于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内,如若在运转阶段出现问题,不仅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还会对社会的稳定发展造成影响。
所以,技术人员应全面了解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围绕各类问题,制定对应的紧急预案。
一、地下综合管廊管理的问题(一)信息不同步当前,在我国大多数城市地下管廊的管理工作中,各司其职的问题时常出现,各级管理人员的信息不同步,部分职能部门获取的数据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无法有效完成地下管廊的统一管控[1]。
上述内容也导致工作人员在管理地下综合廊道时遇到问题,降低相关结构的稳定性。
表 1 2020-2022年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长度变化202220202021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长度2562.334266.355768.26新型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长度2572.462196.222162.45(二)法律不完备在城市综合管廊的管理过程中,我国的机关政府早已出台了与之对应的法律规范。
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常常会出现执法不严等问题。
另外,由于施工团队的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在管理地下综合管廊时,虽然拥有有效政策和制度,但是工作质量依然有待提升和完善,技术人员无法确保各类工作都能顺利进行。
(三)协调难度高工作人员在开展地下综合廊道的管理时,首先要解决管廊内部各类管线和设备中存在的隐患。
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不同的管道线路都有专业的团队管控,例如:供电、通讯、供水、供热等。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管理中的难点与对策分析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管理中的难点与对策分析一、前言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地下空间逐渐成为瓶颈,垂直增长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城市的需要。
因此,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管理成为解决城市地下空间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然而,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与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难点与挑战。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与管理提供有益借鉴。
二、建设管理中的难点1.融合难度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涉及多个部门、多个领域,需要进行各种资源的整合,以满足城市建设的需要。
因此,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协调不同利益方之间的关系,权衡各方利益,化解各种矛盾,这是一个难点。
2.设计难度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设计需要考虑众多因素,包括地质勘探、地下管线等。
而且,由于地下空间的限制,其设计复杂度远高于地上建筑。
同时,对于复杂的管廊系统,需要有效的程序进行模拟和仿真,以验证设计方案的是否可行和安全。
3.建设难度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过程中,需要面对诸多困难。
比如说,有些建筑物的地下空间已经被占用,需要进行拆迁或者重建;有些管线穿越了车站、机场等重要公共设施,建设难度较大。
4.运营管理难度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后的运营管理难度同样不容忽视,面临着应急处理能力不足、设施损坏难以维修等问题。
特别是,由于管廊系统通常为多部门、多运营商联合掌管,缺乏有效的统筹和协调机制,运营管理难度更为复杂。
三、对策分析1.建立统一运营机制应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协调各方面利益,确立领导机构的权责清晰、运营机制健全、治理结构合理的政策支持。
有效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防止出现管理上的错位与协调不力等现象。
2.构建完善的设计平台建立地下空间信息管理和规划软件平台来支撑地下空间设计和规划工作,提高设计的工作效率。
同时,应引入现代技术手段,如智能化方案的设计和模拟仿真等,提高设计水平和设计质量。
3.优化技术方案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如水利工程、地质勘探、建筑工程等领域的高标准先进技术,提高地下空间工程的技术水平,发展新型地下空间设施,为城市发展提供更多的空间,同时保证质量和安全。
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
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功能的不断扩大给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地下综合管廊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对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存在以下问题:1. 建设规模不足。
虽然地下综合管廊在我国城市建设中得到了重视,但是由于资金、土地等方面的限制,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规模较小,无法满足城市快速发展的需求。
2. 建设质量不高。
由于建设进度紧张和监管不到位等原因,一些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质量不高,存在漏水、断裂等问题。
这不仅影响到城市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还给周围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困扰。
3. 管廊功能单一。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下综合管廊只满足了某一类管线的需求,如电力、电信等。
缺乏综合管线的整合和协同配套,导致了管廊的空间资源浪费和管理不便。
1. 提高建设规模。
政府应加大对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支持力度,增加投入,优化资金使用渠道,鼓励社会资本参与。
要进行市场研究,根据需求预测,合理规划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规模。
2. 加强质量监管。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监管,强化质量控制。
加强施工过程的监督,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罚。
3. 实现综合管线的整合。
在地下综合管廊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应考虑不同类型管线的整合和协同配套。
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提高管廊的综合利用率,最大程度地节约空间资源。
4. 强化运维管理。
地下综合管廊的运维管理应进行科学规划,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加强巡检和维修工作,保持管廊设施的正常运行。
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管廊管理的效率和精准度。
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在规模、质量和功能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通过加大投入、加强质量监管、实现管线整合和强化运维管理等对策,可以进一步提高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水平,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地下综合管廊施工中的难点分析与解决方法
地下综合管廊施工中的难点分析与解决方法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地下综合管廊作为一种集通信、电力、水利、燃气等各类管线于一体的综合设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地下综合管廊施工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难点问题。
本文将从工程规划、施工技术、安全管理和人员培训等方面,对地下综合管廊施工中的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工程规划阶段地下综合管廊项目的工程规划是施工的基础,但是由于监管不严和缺乏综合考虑,很多项目在规划阶段便存在难点问题。
比如,很多地下综合管廊施工项目中存在管线布置不合理、难以满足未来城市发展的需求等问题。
解决方法:在工程规划阶段,应加强对地下综合管廊施工项目的监管力度,制定相应的规范和标准,要求项目方必须进行细致的工程规划,并充分考虑未来城市发展的需求。
同时,在规划过程中要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以确保管线布置的合理性。
二、施工技术难题在地下综合管廊施工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技术难题。
比如,施工中经常遇到土壤质量差、地下水位高等问题,这些都给施工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解决方法:针对土壤质量差、地下水位高等问题,施工方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减轻影响。
例如,可以通过加固土壤、排水降水位等方式,解决土壤质量不佳和地下水位高的问题。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方还需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调整施工工艺,并进行必要的技术改进。
三、安全管理挑战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涉及到各类管线的施工,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一定难点。
比如,施工现场存在高风险作业,如高温作业、电气作业等,一旦安全措施不当,就会引发事故。
解决方法:在安全管理方面,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并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
施工方必须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管,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到位。
同时,还需做好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人员培训难题地下综合管廊施工需要熟悉相关技术和工艺的人员参与,而目前缺乏相关技术人员的情况比较普遍,给施工带来了一定困难。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探讨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探讨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有了很大进展,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越来越多。
由于综合管廊可以充分利用地下空间、省钱和刺激经济发展,也可以提高城市的外观和安全性。
因此,加强地下综合管道走廊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但是,有很多问题,比如提前开发和不考虑投资支出,所以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
政府必须详细分析形势、不盲目投资、优化施工技术、有效建设和利用综合管廊,促进城市健康稳定发展。
为此,在本文,将围绕城市地下综合管道走廊建设的关键技术进行详细研究。
关键词:管廊建设;问题;措施引言随着全国地下综合管道走廊建设的大力推进,建立合理的收费机制是保证地下综合管道走廊长远发展的关键。
在优化中国城市形象的过程中,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城市地下一体化管廊的布局是集中的,即城市中的各类管道集中布置在道路的下部,各管道之间有一定的空间,便于维护和检查。
因此,相关技术人员应高度重视城市地下一体化管廊的施工技术,不断创新和完善,确保施工水平。
1地下综合管廊概述地下综合管廊是将城市中的给排水、电力电信、燃气、热力等市政管线集中敷设在同一个地下设施内,并配备管理和检测系统的共同管道。
地下综合管廊最早起源于1833年的法国巴黎,当时人们为了解决地下管线的铺设问题,建设了地下管线共同沟,随后欧洲各国纷纷效仿。
1861年伦敦修建了12m×7.6m的半圆形截面共同沟,收容了给排水、煤气、电信电力等管线,1893年汉堡市修建了德国第一条包含取暖、给水、电信电力和煤气线路的管线共同沟,这些地下管线共同沟便是综合管廊的雏形。
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起开始研究综合管廊,从技术难度和城市发展等角度论证了综合管廊建设的必要性。
日本于1926年建设了国内第一条综合管廊,经过20世纪后半叶的快速发展,目前已经成为全世界管廊技术最先进的国家。
经过近两百年的探索和实践,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综合管廊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维护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有效利用了现代城市的地下空间。
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
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1. 引言1.1 研究背景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密集度的增加,我国城市地下管线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愈发凸显重要。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作为集输水、供电、通讯、燃气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地下管线设施,具有节约用地、降低维护成本、减少管线重复建设等诸多优势。
目前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行深入的现状分析和对策建议。
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相对滞后,规模较小,设施老化严重,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
管廊建设维护管理缺乏规范和统一标准,存在着安全隐患和管理漏洞。
由于城市发展速度快、用地资源紧张等因素,使得地下管线建设难度增加,建设成本也相应提高。
本文旨在深入分析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推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水平的提升,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深入分析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寻找有效的对策和解决方案。
通过研究,可以为城市地下管廊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促进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现有建设现状的深入了解和分析,可以为未来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提供更加科学和有效的管理和运营策略,为城市基础设施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通过研究目的的明确,可以更好地引导研究的深入和发展,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改进和优化提供有力的支持。
1.3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地下空间日益紧张,地下管线的建设和管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研究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现状及对策,对于优化城市地下空间利用、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涉及多个方面的技术和管理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够取得成功。
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
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建设相应的管道系统,集中布置各类管线,以解决城市地下空间的复杂交叉、混乱管线难题,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
目前,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一、现状分析1. 城市管线数量庞大: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管线数量不断增长,各种电力、通信、燃气、给排水、热力等管道错综复杂地分布在城市地下,相互交错、交叉施工。
2. 管道隐患频发:由于管线建设零散化、无序化,原地下管线老化严重,存在着安全隐患和管道破坏问题,造成了水、气、电事故的发生。
3. 管廊建设滞后:目前,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相对滞后,专业管理及维护体系未形成,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开发存在不足。
4. 局部管廊存在利益冲突:地下空间有限,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往往需要占用地下层面高价值的土地资源,与其他地下设施如地铁、地下停车场等存在利益冲突。
二、对策提出1. 加强管线整合规划:进行全面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统筹各类管线的布设,避免重复建设、冲突和浪费。
2. 推进管廊建设与设施迁改:加大对老化管线的改造力度,推进管廊建设,并与城市设施迁移改造结合,提高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效率。
3. 健全维护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综合管廊的运行管理机制,明确各级政府、部门的职责和权责,加强对综合管廊设施的日常维护和管理。
4. 强化利益协调机制:建立起政府主导的地下空间规划和利益协调机制,处理好地下空间的多方面利益关系,确保各类地下设施和管线的和谐共存。
三、实施路径1. 提高规划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规划管理体系,制定相应的法规和政策,实现管廊建设与城市规划的有机衔接。
2. 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积极引入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技术研发和应用,提高管廊建设的智能化和先进化水平。
3. 加强人才培养和管理:加强对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和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管理者的专业水平和技能素质。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困境与对策分析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困境与对策分析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然而,目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仍存在着诸多困境,如法律条文匮乏、投资较大且模式单一、分制管理等。
本文以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为例,探讨了这些困境的具体表现和原因,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对策,如优化设计方案、树立设施管理、加快多种渠道融资综合管网建设和构建地下综合管廊收费机制等,以期为相关人员或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困境;对策;管理措施引言: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提高城市地下空间利用效率,减少资源和空间浪费,还可以保障各类管线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城市综合运行水平。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也面临着诸多困境。
这些问题极大地制约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发展。
为解决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面对的困境,文章提出一些有效的对策,以期推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发展。
一、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困境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集水、排水、供电、通信、燃气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管网系统,可实现多种管线的共建共享,减少城市地下空间的重复开挖和占用,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效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然而,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中,存在着一系列的困境和挑战:1.法律条文以及相关标准匮乏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涉及多个领域,如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管线布置等,但目前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尚不完备。
一方面,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会导致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另一方面,缺乏相关的标准也会导致建设过程中存在各类不规范的行为,从而影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运行效果和安全性。
2.投资较大模式单一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但目前的融资模式单一,主要以政府投资为主。
这不仅限制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规模和速度,还可能导致公共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的使用。
原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四大困境与六大对策
原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四大困境与六大对策目前正处于我国大力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时期,但实际项目建设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下面根据目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四大困境相应提出六大对策措施,为我国综合管廊建设与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四大困境1前期投资巨大与投资模式单一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造价由地质条件、纳入管廊管线种类、管廊舱数及断面尺寸大小等因素决定,建造成本很大。
如正在建设的海口市综合管廊一期试点工程,纳入管线有电力、给水、天然气、信息等,施工内容包括土建、电气、监控与报警、消防、排水、通风等,其单舱造价为4000千万元/km、双舱造价为6900千万元/km、三舱造价为9200万元/km。
综合管廊投资巨大,建安费用较传统埋设方式高出1至2倍。
我国已建成和正在建设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投资主体单一,主要以政府全额出资或政府与管线单位联合投资为主。
政府财政压力较大、运营管理水平较低、政府承担全部或主要风险是其主要特点。
2利益协调难度大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利益涉及面广,协调难度大。
政府部门是主要发起人,对综合管廊项目起主导作用,注重社会效益;社会公众是主要受益者;各管线单位是使用者,若入廊费用和日常维护管理费收取过高,都会对管线单位入廊的意愿产生影响;第三方投资者作为出资人希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能带来收益回报,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
3有偿使用尚未推广市政管线纳入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有利于管线的日常维护管理,也带来了维护管理费用的难题。
综合管廊属准公共物品,可收取一定经营费用,但目前多数城市尚未明确建立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管线收费机制,已投入运营的综合管廊大多数对入驻管线采取免费入驻方式,见表1。
另外,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管廊的维护管理费用将呈现不断增长趋势,若没有明确收费机制,必将影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后期的可持续运营。
(点击可见大图)4老城区综合管廊建设步伐缓慢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需要一定的建设规模、形成网络,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
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地下空间管理问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被提出并逐渐得到推广。
目前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就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建设进展缓慢。
虽然我国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和技术储备,但目前的建设进展相对较慢。
主要原因包括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投资需求大、审批程序繁琐、协调机制不完善等。
2. 投资缺乏保障。
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上的投资意愿有待提高。
缺乏有效的融资渠道和资金保障机制也限制了地下综合管廊项目的推进。
3. 管廊设计标准不统一。
由于我国各地的地下空间利用需求存在差异,导致了地下综合管廊的设计标准不统一。
这不仅使得不同地区的管廊建设难以协调,也影响了管廊的功能和效益。
4. 运营管理不规范。
地下综合管廊的运营管理涉及多个行业部门的协调合作,而目前各部门之间的协作机制不完善,导致了管廊的管理不规范。
一些地下综合管廊甚至出现了维护不及时、设备老化等问题。
二、对策建议1. 完善政策法规。
加快完善地下综合管廊方面的政策法规,为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提供明确的指导和保障。
特别是要加强对地方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为地下综合管廊的投资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
2. 建立协调机制。
建立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协调机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确保管廊的设计和建设能够与相关工程和设施相衔接。
应加强对地下综合管廊的统一规划和管理,确保管廊的功能和效益得以实现。
3. 推动创新技术应用。
鼓励和支持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中的创新技术应用,提高建设效率和质量。
可以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模块化设计等技术,提高管廊的智能化程度和灵活性。
4. 加强运营管理。
加强地下综合管廊的运营管理,建立健全设备维护和保养机制,加强设备更新和替换,确保管廊的正常运营。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困境与对策分析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困境与对策分析摘要: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如何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已经成了市政规划人员所面临的严峻问题。
这篇文章研究的就是城市地下管廊空间建造的相关问题,详细说明了管理建造工作所面临的困境以及解决办法。
关键词:地下综合管理;空间资源;解决办法引言简单来说,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就是集中铺设电力、给排水、燃气等管线的地下结构体。
这些管线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市政规划人员必须要对管廊建设工作给予高度重视。
一、地下综合管廊的优势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结构对于城市的稳定运行以及未来的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第一,可以为其内部铺设的各种管线提供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特别是对于一些地质结构容易发生变化的地域,建造管廊能够有效防止沉降、塌陷等事故对于管线的破坏。
同时也避免了地下水以及土壤对于管线的侵蚀作用,提高管线的安全性[1]。
第二,建造管廊结构体可以提升城市抗灾的能力,当城市遭受到洪水、地震以及大风等天气的时候,可以保证一些具有危险性的管线的安全,比如说燃气管线以及供电线路,避免爆燃或者漏电等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将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第三,可以更加高效地利用地下空间,随着城市的发展,地下管线网络的铺设也变得更加复杂,在建设了地下管廊之后,埋藏在地下的各种管线能够得到统一的管理,通过科学合理的布局提高地下空间的利用率。
第四,地下管廊具很高的长期受益,虽然建设成本比较高,但是使用寿命非常长,而且后期维护成本很低。
从长远上来看,利用地下管廊可以大大减少管线铺设工程的成本。
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面临的困境(一)旧城区管廊建设进展缓慢城市中旧城区地下管廊建设缓慢是管廊建设工作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首先,很多城市的旧城区在建设的时候没有进行科学的规划,占地面积往往比较大,在进行地下管廊建设的时候成本会比较高。
其次,旧城区人口密集,存在商业街或者是景观建筑,而建造地下管廊工程就需要封锁街道,开挖道路,对于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产生影响。
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
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一、现状分析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是在城市地下空间中建设的一种综合性设施,用于容纳各种管线、线缆和设备,以便于管理和维护。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扩展,城市地下空间的使用需求不断增加,但地下空间的有限性和地上空间的保护要求使得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变得尤为重要。
目前,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1.规划不够统一:各地在地下综合管廊的规划、设计和施工上存在不统一的情况。
有的地方规划过多,导致过度打压地下空间,有的地方则规划不足,造成地下水平的混乱。
2.施工质量不高:地下综合管廊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使用效果和安全问题,但目前施工质量参差不齐,存在工程质量差、管道破损、泄漏等问题。
3.管理机制不完善:地下综合管廊的管理需要有完善的机制和制度来保障。
当前,管理机制还不完善,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和管理流程。
4.缺乏专业人才: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需要各种专业人才,如规划师、设计师、施工人员等。
但目前专业人才的供需矛盾严重,且培养周期较长。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对策:二、对策建议1.统一规划:加强地下综合管廊的规划工作,建立统一的规划标准和设计指南,划定各类管廊的布局和功能,合理规划管廊的布局和空间利用。
2.提高施工质量:加强施工管理,制定严格的施工标准和规范,加强监督和检测,对违规施工进行处罚,确保工程质量。
3.健全管理机制: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流程,明确各级责任,并建立信息化平台,实现对地下综合管廊的全过程管理。
4.加强人才培养:加大对地下综合管廊相关专业的培养力度,加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培养出大批的地下综合管廊专业人才。
还应加大对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各界的认知度和支持度。
加强各地交流合作,推动地下管廊的经验分享和技术交流。
加强技术研发,提升地下综合管廊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性。
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现状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统一规划、提高施工质量、健全管理机制和加强人才培养等对策,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推动我国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稳步健康发展。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困境与对策分析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困境与对策分析摘要:在城市建设中加大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力度,可以充分利用城市的地下空间,提高城市建设水平。
我国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带尚处于初级阶段,但已取得一定的社会效益,但面临诸多建设困境,不能充分发挥这条地下综合管廊的作用,促进制定有针对性的配套措施,可以加快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平稳发展。
本文研究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困难和对策。
关键词:城市;市地下综合管廊;困境;对策引言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是一个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证城市发展的顺畅,稳定,要加大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重视程度,制定科学有效的建设方案,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和环境。
随着城市建设规模和面积的扩大,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增多,市政管理体制交叉重复等问题不断出现,地下综合管廊无序挖掘等各种问题将给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
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提供参考。
一、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重要性和特点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各大城市也在逐步进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而该工程却很复杂,具有专业技术高,各方面合作程度高的特点,而且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还不完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问题越来越突出。
推进城市发展,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必须更加科学合理,使之与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速度相适应。
一是实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系统化规划和管理,积极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比城市发展情况更为突出,能有效创造和谐的城市生态环境,这样就比较好地解决了管道的埋设和分布,对涉及管道和电缆的各类案件的管理和维护十分方便。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已成为衡量一个城市基础设施是否优良,是否现代化的重要标准之一。
二是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与城市发展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挂钩,主要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1)综合性强,便于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进行资源,供水,供暖等综合布局,形成了智能化地下管理网络。
城市道路地下综合管廊工程的重点难点分析及对策
城市道路地下综合管廊工程的重点难点分析及对策(包括冬雨季施工)第一章工程重点1、环保、绿色文明施工(1)环保、绿色文明施工是本工程的重点绿色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已成为社会各界特别关注的热点,同时环境保护与环境治理是北京市城市治理工作的重点,本工程采用明挖法施工,存在裸露面积大,围护结构施工泥浆处理等环境影响。
因此,环保、绿色施工是确保本工程顺利施工的重点。
(2)环保、绿色文明施工应对措施1)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国家和北京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真正切实提高环保、绿色文明施工意识,落实建设项目施工工地环境保护措施,确保绿色施工。
2)在整个施工期间,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环境保护领导小组,明确各级、各部门在施工期环境保护工作中的职责分工;建立、健全施工期环境管理体系和各项环境管理规章制度,加强过程检查、评比、考核、落实。
3)场区内道路硬化,配置足够数量的洒水车,做到清扫、洒水常态化,控制扬尘,土方裸露处用绿网做到100%全覆盖,按建委要求设置洗轮机,设置封闭式自动配料拌合系统。
土、石、砂、水泥等材料运输和堆放进行遮盖,遇有四级风以上天气不得进行土方回填、运转以及其他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
施工现场设密闭式垃圾站,垃圾清运采用封闭式专用容器吊运,严禁凌空抛撒。
优先选用电动机械,尽量减少内燃机械对空气的污染,并指派专职人员负责检测空气质量,每天用环境检测仪检测,并及时汇报和采取相应措施。
4)做好邻居,与周边居民、各企事业单位联创共建绿色和谐社区,与属地环卫部门签订联创共建绿色施工协议,配合环卫部门做好场区周边及土方运输道路等的清扫、清洗工作。
5)做好预防水污染的控制工作。
开工前完成工地排水和废水处理设施建设,保证工地排水和废水处理设施在整个施工过程的有效性;现场油料的储存和使用都要采取措施,防止跑、冒、滴、漏,污染土壤水体;食堂设置简易有效的隔油池,专人负责定期掏油;生活区设置化粪设备,不得直接排入施工场地外。
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
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
地下综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埋设的针对不同管线系统进行集中管理的地下通道,可以将供水、供气、供电、通信、排水等一系列地下管线整合在一起,从而提高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率和管线设施的安全性。
目前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制定有效的对策来加以解决。
一、现状分析1.建设缓慢目前,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进度缓慢,很多城市的地下管线系统依然是零散分布,管线交织混杂,不仅给城市地下空间利用带来障碍,也增加了管线设施的安全隐患。
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相关部门对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重视不够和缺乏长期规划导致的。
2.管理不规范在一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后,管理问题凸显。
由于地下综合管廊系统涉及多个部门的管理职能,因此往往出现管理责任不清晰、协调困难的情况,导致地下综合管廊系统的管理不规范,给城市运行带来隐患。
3.技术要求高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需要运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进行施工,而目前我国在这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瓶颈。
一些城市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过程中遇到了技术方面的困难,限制了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进展。
二、对策建议1.加强规划和管理相关部门需要在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中对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进行充分的考虑和规划,明确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总体布局,推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有序推进。
还需要建立健全地下综合管廊系统的管理机制,明确各部门的管理职责,加强协调。
2.加大投入力度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需要大量的投入,相关部门应当增加对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快建设进度,完善地下综合管廊系统。
还可以鼓励社会资本的参与,通过PPP等模式,引入社会资本进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提高建设效率。
3.强化技术支持为了解决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中的技术难题,应当加强技术研发和引进,提高我国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领域的技术水平。
还应当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确保地下综合管廊系统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困境和解决思路
78YAN JIU存疑。
一方面高额的建设投入和较长回收期中包含的风险必将使得管廊的使用成本居高不下;另一方面,管廊的目标使用方——即市政设施管理部门,已经具备了能满足当下城市发展基本需要的地下管网,因此入廊意愿不高。
这两个因素会导致管廊较低的使用率,无法达到盈亏平衡的要求。
从目前已投入使用的管廊来看,情况也恰是如此。
3.产权归属不明,缺乏发展动力基于投资主体与产权主体相一致的原则,投资方享有建设项目的最初产权及相应的处置权利。
各市政管线单位作为目标使用方,彼此分散而埋设标准不一,建造需求和入廊意愿存在较大的差异,难以达成一致的投资建设协议。
而地方政府作为行政管理机构,充当管廊的最初产权主体并承担其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诸多事务,不仅不现实也与其行政职能不相符。
而很多以管廊的投资、经营为核心业务的管廊公司仍为政府功能的延伸,其难以利用市场经济为公司的发展提供持续的驱动力。
三、PPP 管廊项目中存在的问题作为一种新型投资建设模式,PPP(Public Privacy Partnership)近年来在国内取得了大规模的推广。
简而言之,PPP 即为政府与民营企业合作、在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引入社会资本,授予其一定时间内的经营权与收益权。
这种模式可以减少传统建设和融资过程中对于政府财政的过分依赖,通过社会资本快速获得大量建设资金,使项目得以顺利实施。
同时,社会资本方的参与也会带来现代管理模式和市场竞争机制,有助于提升效益。
整个过程成功的关键在于合理的风险分担和利益分配机制:地方政府需做出具体的承诺,允许社会资本获得基础设施的经营权和收益权,使其得以在回收成本的基础上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PPP 模式不可替代的优势,使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在投资额巨大的管廊项目中倾向于与社会资本合作,通过延长投资周期以减小财政压力。
综合管廊的所有权及收益权在运营期内为以社会资本为主体的运营公司所有,政府担负监控职责。
待运营期结束后,社会资本将管廊所有权移交给政府。
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
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是指统筹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建设的城市地下管网系统,集中布置了供水、供热、供气、供暖、供电、电信、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排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消防、燃气等多种公共基础设施的地下通道。
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逐渐得到重视。
本文就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规划不统一。
目前,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规划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各地规划实施存在差异,容易导致管线错综复杂、管廊资源利用不均衡等问题。
二、管理不规范。
由于管廊涉及多个部门和单位,各个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机制,导致建设、管理、维修、拆除等环节缺乏一体化的管理,管廊在建设后的维护和管理方面存在困难。
三、建设成本高。
与传统的地下管网相比,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成本较高。
投资主要涉及管道、设备、人工、土地等多个方面,而且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地质条件、土地利用等因素,大大增加了建设的难度和成本。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加强规划统一。
建立统一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标准和技术规范,统一城市综合管廊建设的设计、建设和管理。
各地可以参考已有的标准和规范,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规划,确保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布局合理、管线通畅、资源利用均衡。
二、建立协调机制。
各地应建立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协调机制,明确各个参与部门的职责和协作关系,加强信息沟通和资源共享。
可以成立专门的综合管廊管理机构,统筹协调各个环节的工作,提高管理效率。
三、创新建设模式。
可以采用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和运营,降低政府负担,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引进先进的建设技术和管理经验,通过科技创新降低建设成本,提高建设速度和质量。
四、加强监管和维护。
建设完整的地下综合管廊管理信息系统,实时监测和掌握管廊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加强维护和保养工作,定期进行巡查和检修,确保地下综合管廊的稳定运行和安全性。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困境与对策分析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困境与对策分析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属于公共隧道,其所发挥的作用是将城市设施建设中的各种管线都在这个空间中辐射,都可以容纳于这个空间中,以做到城市管线的规范化管理。
但是,在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建设困难。
为保证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合理利用,就要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
本文针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困境与对策进行研究。
关键词:城市;市地下综合管廊;困境;对策引言城市的发展使得其地下管道也开始不断增多,无论是给排水管道还是有线电视等线路都会安置在城市的地下部分,这部分管道数量之大,如果不做好规划,将会变得十分混乱,对于城市的发展十分不利。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城市在这一方面已经取得了良好进展,但其中仍存在问题需要被解决,部分城市在地下管廊的建设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必须提出想要的策略以使其能够得到更好的建设与规划。
1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重要性和特点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各大城市也进行了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但是这项工程十分复杂,因其必须要专业技术高、各领域配合程度高等多类要求,且我国的城市地下管廊建设还不够完善,所以城市地下管线的问题日益凸显。
首先,对城市地下管线进行系统化的规划与管理,积极推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它的重要性主要凸显于城市的发展状况,可以有效的创造和谐的城市生态环境;可以较好的解决管线的填埋和分布;可以方便于管理和维护突发性管线事件。
已经成为了衡量一个城市的基础设施是否优良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准之一。
其次,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与城市发展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挂钩,主要具有三方面的特点。
综合管廊,顾名思义其综合性强,可以方便科学合理的开发运用地下空间资源,如将供水、供热等进行综合布置,形成智能化的地下管理关系网。
然后是其成效性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所运用的建筑结构是钢筋混凝土式框架,有良好的时存性,使用寿命长达使用寿命长达50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下综合管廊 立法项目
汇报内容
一、立法必要性 二、立法空间 三、实践中存在的难题 四、对策分析与经验
一、立法必要性
大雨内涝
A C
B D
安全事故
拉链道路
经济美观
“地下综合管廊”定义
综合管廊(日本称“共同沟”、台湾称“共同管道”),就是地下城市管 道综合走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讯,燃气、供热、 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 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 “生命线”。
(3)有序建设
• 划定建设区域。划定同步建设区域、统筹安排区域、优先建设区域。
• 明确实施主体。鼓励由企业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地下综合管廊。
• 质量安全。建立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质量终身责任永久性标牌制度。
(4)严格管理
• 入廊要求。已建设的地下综合管廊,该区域内所有的管线必须入廊。
• 有偿使用。确定收费标准,入廊单位应交纳入廊费和维护费,政府补贴
• 管理水平。制定管理办法,加强指导和监督;运营单位要完善管理制度。
对入廊管线单位与运营单位进行责任划分。
(5)支持政策
•
投入:人民政府要在年度预算和建设计划中优先安排地下综合管廊项目,
并纳入地方政府采购范围;
• •
融资支持; 责任:城市人民政府是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管理工作的责任主体,将地下综 合管廊建设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
2.山东省文件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国办发[2015]61号文件推 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实施意见
工作目标
工作要求
保障措施
(1)工作目标
• 潍坊:到2020年年底潍坊建成40公里以上地下综合管廊。
(2)工作要求
•
• • •
规划体系:A市政府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同步编制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
(二)相关政府规范性文件
1.国务院文件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
总体要求
统筹规划
有序建设
严格管理
支持政策
(1)总体要求
• 坚持立足实际,加强顶层设计,积极有序推进,切实提高建设和管理水 平。 • 坚持规划先行,明确质量标准,完善技术规范,满足基本公共服务功能。 • 坚持政府主导,加大政策支持,发挥市场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广泛参与。
(一)大雨内涝
济南“7.18”暴雨
• 2007年7月18日,是济南历史上难以忘却的一天。济南遭遇了一场百年不遇的大 洪水,偌大的城市转瞬间变成了危机四伏的水乡泽国,34条鲜活的生命无情的 被大雨带走。
(二)安全事故
青岛 “11·22”事故
• 2013年11月22日,山东省青岛市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发生泄漏爆炸事故(以 下简称“11·22”事故),这起被称为中国油气管道史上最惨烈的事故,共造成 62人遇难,136人受伤。在“11·22”事故发生一个月之后,泄漏原油海滩污染开 始显现,居民养殖的蛤蜊、螃蟹和鱼虾受污染海水影响开始大量死亡,海滩石 头和沙滩上残存的原油在短时间内难以自然净化。 通过调查,此次事故被国家安监总局定性为重大责任事故,国务院事故调查 组组长、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杨栋梁指出了这次事故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 输油管道与城市排水管网规划布置不合理;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对输油管道 疏于管理,造成原油泄漏;泄漏后的应急处置不当,未按规定采取设置警戒区、 封闭道路、通知疏散人员等预防性措施。
(三)拉链马路
(四)经济
•
•
使管线不接触土壤和地下水,避免了土壤对管线的腐蚀,延长了管线的使用 寿命; 集约化敷设管线的方式,为城市发展预留了宝贵的空间。《电力设施保护条 例》第五条有明确的相关规定,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各级电压导线边线在计 算导线最大风偏情况下,距建筑物的水平安全距离66千伏—110千伏为40米
B地下综合管廊专项规划要确定管廊系统总体布局,明确断面形式、 入管线种类,管廊空间位置等问题。 C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中,要落实专项规划的各项要求。 项目库:建立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项目库,明确5年项目滚动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
(3)工作要求
• 质量安全。应根据100年的设计使用年限和环境类别进行耐久性设计。
•
上海张杨路地下综合管廊
• 上海张杨路地下综合管廊由于定期进行检修,自建成以来已经多次避免电力、 电缆火灾事故。
十分钟法则
• 加拿大原油出口公司Enbridge,除了著名的十分钟法则(若管道出现异常工况, 十分钟内没有排查清楚就必须实施停输)外,任何人只要报告声称闻到了油味, Enbridge都会毫不犹豫执行停输,且不问原因。而且,在Enbridge调控中心里还 有一个专门负责泄漏检测的团队,从系统开发、安装维护再到管道泄漏检测全 程包办。
美观
• • 消除城市蜘蛛网视觉污染 井盖道路
二、立法空间
城乡规划法
国务院规范性文件
上位 法
物权法
规范性 文件
山规划法
第三十五条 城乡规划确定的铁路、 公路、港口、机场、道路、绿地、 输配电设施及输电线路走廊、通信 设施、广播电视设施、管道设施、 河道、水库、水源地、自然保护区、 防汛通道、消防通道、核电站、垃 圾填埋场及焚烧厂、污水处理厂和 公共服务设施的用地以及其他需要 依法保护的用地,禁止擅自改变用 途。
2.物权法
第一百三十六条 建设用地使用权 可以在土地的地表、地上或者地 下分别设立。新设立的建设用地 使用权,不得损害已设立的用益 物权。
第一百四十二条 建设用地使用权人 建造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 施的所有权属于建设用地使用权人, 但有相反证据证明的除外。
3.人民防空法
第十三条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制定人 民防空工程建设规划,并纳入城市 总体规划。
(2)统筹规划
•
• • •
编制专项规划,编制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规划。
建立建设项目储备制度,明确五年项目滚动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 完善标准规范,制定和完善国家标准。 结构设计应考虑各类管线接入、引出支线的需求,满足抗震、人防和综合 防灾等需要。
• •
满足所在区域所有管线入廊的需要。 满足各类管线独立运行维护和安全管理需要,避免产生相互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