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观察中比较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科学一年级在观察中比较(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一年级在观察中比较(教学设计)

《在观察中比较》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作为单元的起始课,学生将先从观察套娃开始,比一比套娃模型的大小。

本课对学生具有挑战性的是,通过活动,他们会意识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比较方法,比较方法不同结果可能会所不同。

另外,他们还要学会用排序的方法来描述比较的结果,同时需要鼓励学生根据不同的结果再来描述物体的大小。

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学会有意识地进行“公平比较”。

【学情分析】到学习本单元时,一年级的学生经过一个多月的数学学习,已认识了数字1至5,同时也学生了比多少,能够用“谁比谁多”“谁比谁少”的句子来描述比较的结果。

同时,数学课中的比较通常是通过图形(两种事物一一对应排列),一目了然的看出谁多谁少,因此当我们让学生比模型大小的时候,一年级的孩子往往会仅凭“一看”来下定论,这个定论的潜在依据可能是比较模型的胖瘦,也可能是比较模型的长短,还有可能是比较模型的高矮。

这恰恰是学生比较的前概念,可成为我们课堂生成资源,引导学生学会用不同方法对物体进行不同角度的比较,结果可能也会有所不同。

【教学目标】1.观察物体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2.不同的观察和比较方法,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

3.能从多种角度观察和比较物体。

4.尝试用排序的方式来描述和记录观察的结果,并与同学讨论、交流。

5.具有对探究过程与方法进行反思的意识及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乐于进行同桌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能用合理的方法对不同物体进行比较。

【教学难点】理解比较物体是需要公平的。

教学准备:每组四个套娃模型(要求:长短不同、高矮不同、胖瘦不同)、课件、篮子、和、托盘课前:【教学过程】一、导课:生活中的观察眼看:衣服的色彩;物体的形状手摸:杯子的冷、热;桌子的硬与衣服的软;耳听:听周边的声音小朋友们,刚才我们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手摸,这些都是“观察”的方法。

(板书:观察,带读两遍)4.让我们继续认真看、用心听(视频)买水果的时候,发现有些水果大,有些水果小,下面这两个水果哪个大,哪个小?上体育课时,小朋友们跳绳,有的喜欢跳长绳,有的喜欢跳短绳,这两条绳子哪条长,哪条短呢?做操排队的时候,一般情况都要按照身高来排队,矮的排在前面,高的排在后面,这两位小朋友谁高谁矮呢?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比一比,这两个苹果谁大谁小,这两根跳绳呢?这两位小朋友呢?(请生回答)小结:苹果的大小、跳绳的长短、个子的高矮,我们是通过比一比知道的。

《在观察中比较》科学教学PPT课件(7篇)

《在观察中比较》科学教学PPT课件(7篇)

六、说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恐龙模型、多媒体课件。 小组:四只恐龙模型(要求:长短不同、高矮不同、胖瘦不同),四张恐 龙的轮廓图;活动记录单(学生活动手册)。
板块一、导入 采用科幻电影《侏罗纪公园》宣传片的视频导入,创设情境,允许学生发表 自己关于恐龙已有知识的见解。
中间教师适时点拨: 这些恐龙的大小都一样吗? 那些大? 哪些小? 大的有多大,小的有多小? 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出观察和比较的概念)。
• 作业:
• 1. 今天我们学习了用手比较物体的长短和 高矮,回到家,同学们用这种方法去比较 一些物体(苹果的大小,铅笔的长短,杯 子的高矮) 。
课题引入
课题引入
这是什么动物?
课题引入
图中的恐龙,哪只大、哪只小?
课题引入
图中的恐龙,哪只大、哪只小?
探究新知
小游戏:给恐龙排队探究新知Fra bibliotek探究新知
拓展延伸
孔融让梨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 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神童。4岁时,他 就能背诵许多诗词,并且还懂得礼节, 父母亲非常喜爱他。
一天,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给 孔融兄弟们吃。父亲叫孔融分梨,孔融 挑了个最小的梨子,其余按照长幼顺序 分给兄弟。孔融说:“我年纪小,应该 吃小的梨,大梨该给哥哥们。”父亲听 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 啊?” 孔融说:“因为弟弟比我小,所以 我也应该让着他。”孔融让梨的故事, 很快传遍了汉朝。小孔融也成了许多父 母教育子女的好榜样。
3、学生领取恐龙模型,比较恐龙模型的大小。 (1)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教师观察学生的比较过程,提醒学生把记录结 果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教师将学生中有代表性的内容记录到黑板上。 (2)教师巡视,并在学生小组内引导讨论:有几种比较结果?关于恐龙 的大小排序,小组内能有一个大家都认可的结果吗?怎样比才能更准确?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小学科学《在观察中比较》教案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小学科学《在观察中比较》教案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小学科学《在观察中比较》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比较与测量单元的第1节课《在观察中比较》,主要介绍了通过观察进行比较的方法。

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已经有了一定的观察经验,本节课将通过观察不同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比较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比较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比较的概念,能通过观察比较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比较能力,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比较的概念和方法,观察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比较能力,引导他们进行合理的比较和归纳。

四、学情分析:学生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他们的观察力和比较能力还比较薄弱,需要通过具体的实物和生动的例子进行引导和训练。

同时,学生的注意力比较短暂,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形式来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参与度。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新课导入1. 老师出示一个苹果和一个香蕉,并问学生两个水果有什么不同之处。

-老师:同学们,我这里有一个苹果和一个香蕉,请你们告诉我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学生回答:形状不同,颜色不同。

2. 引导学生观察水果的形状、颜色等特征,并帮助他们发现不同之处。

-老师:非常好!你们观察得很仔细。

请你们告诉我,苹果的形状是什么样的?香蕉的形状呢?-学生回答:苹果是圆形的,香蕉是弯曲的。

-老师:对!苹果是圆形的,香蕉是弯曲的。

那它们的颜色呢?-学生回答:苹果是红色的,香蕉是黄色的。

第二环节:讲解比较的概念1. 老师简单解释比较的概念,即通过观察物体的特征,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老师:同学们,你们刚才观察水果的时候,是不是发现了苹果和香蕉的不同之处?这就是比较的方法,通过观察物体的特征,我们可以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2.1《在观察中比较》教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2.1《在观察中比较》教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2.1《在观察中比较》教案一. 教材分析《在观察中比较》是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的物体,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

教材通过提供丰富的图片和实物,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观察和比较,从而理解比较的概念。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科学,他们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喜欢观察和探索。

但是他们还没有形成科学的观察和比较方法,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教学活动,逐步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比较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学会使用比较的方法来描述物体。

2.培养学生观察和比较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3.让学生在观察和比较的过程中,发展他们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学会使用比较的方法来描述物体。

2.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和比较的能力,让他们能够准确地描述物体的不同之处。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实物和图片,让学生学会观察和比较。

2.比较法:通过比较不同的物体,让学生理解比较的概念。

3.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交流自己的观察和比较结果。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一些不同的事物,如水果、动物图片等,用于让学生观察和比较。

2.学具:准备一些表格和画笔,让学生记录和展示自己的观察和比较结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让学生初步了解比较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实物和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比较,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物体的不同之处。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比较,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比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交流自己的观察和比较结果,然后让学生用表格的形式来展示自己的比较结果。

5.拓展(10分钟)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比较结果,来设计一个比较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比较的概念。

《在观察中比较》教学设计

《在观察中比较》教学设计

《在观察中比较》教学设计第一篇:《在观察中比较》教学设计《在观察中比较》教学设计【教材简析】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在观察过程中,人们会有意无意地对观察的事物进行比较,这种比较常常是事物之间互为参照物的对比,比较结果也是一种相对的结果,不是标准化测量的结果。

本课作为测量单元的第1课,学生将先从观察恐龙开始,比一比恐龙模型的大小。

我们也许会发现,学生们对恐龙模型的大小仅“一看”便有了定论,这个定论的潜在的依据可能是比较恐龙的胖瘦,也可能是比较恐龙的长短,还可能是比较恐龙的高矮。

对学生具有挑战性的是,通过活动,他们会意识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比较方法,比较方法不同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

另外,他们还要学会用排序的方法来描述比较的结果。

在活动的最后,需要展示所有小组的比较结果,使学生养成关注他人信息的习惯,同时,需要鼓励学生根据不同的结果再来描述恐龙的大小。

在研讨环节,可以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比较过程,引出公平比较的话题。

比较需要公平和准确的话题也将贯穿于整个单元的始终。

【学生分析】一年级学生观察和比较时通常会集中在物体外观的相似之处与不同之处上,例如物体的颜色、形状等。

生活中,他们已有丰富的比较经验,例如比身高和体重。

学生在比较恐龙模型大小的过程中,会有意识地把恐龙对齐后比较长短或把它们放在同一桌面上比较高矮,这是“公平比较”的行为表现,也说明学生已意识到只有公平的比较才能得出有说服力的结果。

学生对多个物体之间的比较结果的描述是有困难的。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观察物体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就是在进行比较。

2.不同的观察和比较方法,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

科学探究目标1.能从多角度观察和比较物体。

2.尝试用排序的方式来描述和记录观察的结果,并与同学讨论交流。

3.具有对探究过程和方法进行反思的意识。

科学态度目标1.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

2.乐于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一年级科学在观察中比较教案

一年级科学在观察中比较教案

一年级科学在观察中比较教案第一篇:一年级科学在观察中比较教案2.1在观察中比较教学内容:P24~27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观察物体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就是在进行比较。

2.不同的观察和比较方法,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

科学探究:1.能从多种角度观察和比较物体。

2.尝试用排序的方式来描述和记录观察的结果,并与同学讨论、交流。

3.具有对探究过程与方法进行反思的观点。

科学态度:1.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

2.乐于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观察和比较是人们经常用到的认识活动。

教学准备:每组四只恐龙模型、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1.聚焦(1)情境导入。

采用视频导入,创设侏罗纪公园情境,允许学生即时表达所见所闻。

(2)聚焦问题。

在学生观察教科书中的图片后,教师提问: “图中的恐龙,哪只大、哪只小?”并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回答中总结提炼:我们需要进行比较,这样才能知道恐龙的大小。

探索: 比较恐龙模型的大小明确观察任务:比一比四只恐龙模型的大小,给它们排序。

探究要求:四人小组,分工合作;可以有多种比较方法;每人都要及时记录比较结果。

(3)比较恐龙模型的大小: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教师观察学生的比较过程,提醒学生把结果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

教师要将学生比较结果中有代表性的内容记录到黑板上。

(4)可以引导学生在小组内思考和讨论:有几种比较结果? 关于恐龙的大小排序,小组内能有一个大家都认可的结果吗? 怎么比才更准确? 3.研讨汇报:展示并介绍自己小组的比较方法,同时说出比较结果。

4.课堂小结教师总结:不同的观察和比较方法,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

不同的比较方法,比较的标准是不同的,比如长短和高矮,所以结果不同。

第二篇:在观察中比较教案第1课在观察中比较【科学概念目标】1.观察物体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就是在进行比较。

2.不同的观察和比较方法,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

【科学探究目标】1.能从多种角度观察和比较物体。

《在观察中比较》教案

《在观察中比较》教案

《在观察中比较》教案【教材简析】本节课学生将先从观察恐龙开始,比一比恐龙模型的大小。

通过活动,学生会意识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比较方法,比较方法不同结果可能会有所不同。

学生们要学会用排序的方法来描述比较的结果,还要学会根据不同结果描述恐龙的大小。

本节课的设计在三个板块的基础上,增加了拓展版块。

具体安排如下:聚焦板块:比较图画中恐龙的大小。

利用学生喜欢的恐龙情景,引出比较的话题。

探索板块:比较恐龙模型的大小。

让学生动手操作,进行恐龙模型的大小比较,目的是让学生去关注如何比较大小,学会公平比较的方法。

研讨板块:怎样比较恐龙模型的大小,比较的结果是什么。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比较过程,引出公平比较的话题。

比较需要公平和准确的话题也将贯穿于整个单元的始终。

拓展版块:比较纸青蛙大小。

利用本节课所学的比较的方法,公平准确地比较纸青蛙大小,巩固本节课知识的同时,又为下节课的比较活动做铺垫。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观察物体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就是在进行比较。

2.不同的观察和比较方法,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

科学探究目标1.能从多种角度观察和比较物体。

2.尝试用排序的方法来描述和记录观察的结果,并与同学讨论、交流。

3.具有对探究过程与方法进行反思的意识。

科学态度目标1.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

2.乐于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观察和比较时人们经常用到的认识活动。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从多种角度观察和比较物体。

难点:尝试用排序的方法来描述和记录观察的结果。

【教学准备】四只恐龙模型(长短、高矮、胖瘦不同),A4纸,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一、聚焦:观察比较图中恐龙1.谈话:地球上的恐龙虽然已经灭绝,但是科学家通过研究恐龙的化石,借助电脑技术再现恐龙生存的远古时代和恐龙原貌。

2.观察书中插图,比较哪只恐龙大,哪只恐龙小,说一说理由。

3.汇报交流:我认为____大,____小,因为________。

2.1《在观察中比较》教案

2.1《在观察中比较》教案
4. 行为习惯:在课堂学习中,学生表现积极,愿意参与讨论和互动。但部分学生课堂纪律意识较弱,容易在小组活动中走神或开小差,影响课堂效果。
对课程学习的影响:
1. 知识层面:学生对比较方法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课程学习效果。本节课将通过丰富多样的实例,引导学生系统地学习和运用比较方法,提高观察、分析、判断能力。
- 学生通过反思和总结,不断调整学习策略,提高了学习效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学生对科学课程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了进一步激发。
- 学生在课程学习中,逐渐形成了尊重事实、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 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了对科学价值的认识。
具体表现如下:
1.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比较方法,对周围物体进行观察和分析。例如,在课堂活动中,学生通过比较不同石头的重量、大小和形状,找出了它们之间的共性和差异,从而加深了对比较方法的理解。
2.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积极参与讨论,主动提出自己的想法。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倾听他人意见,提高了沟通能力。此外,学生能够将小组讨论的成果进行整理和汇报,增强了表达能力。
5. 学生在课程学习中,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预习、听课、复习、拓展学习等环节,学生都能够认真对待,形成了持续学习的动力。
6. 学生对科学探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愿意主动探索科学知识。在课程结束后,许多学生表示,希望继续学习更多关于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技巧,为未来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七、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4. 信息化资源:
- 数字化教学资源(电子教案、教学动画、虚拟实验室)
- 教育教学APP(支持观察、记录、分析等功能)
5. 教学手段:
- 探究式教学
- 小组合作学习

小学科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21在观察中比较教科版

小学科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21在观察中比较教科版

小学科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21在观察中比较教科版观察是小学科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提升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

在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中,第21课的内容是关于在观察中比较不同事物的教学,本文将围绕这一教学内容展开论述。

引言:观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自然的行为之一,他们通过观察来认识和了解周围的世界。

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观察作为一种主要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从实际中发现科学、了解科学。

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观察不同事物的特征和差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比较能力。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理解观察的重要性,并学会正确观察;2. 学会根据观察到的事物特征进行比较,并能够合理地进行分类;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提升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正确观察的能力;2. 帮助学生学会比较不同事物的特征;3. 引导学生用科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环境。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PPT或教学展板;(2)相关实物或图片,例如水果、动物等;(3)书籍或视频素材,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

2. 学生准备:(1)教师事先布置的观察任务,比如观察水果的外形、颜色等。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课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图片或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来导入新课。

例如,教师可以展示一张有不同颜色的水果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不同之处。

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对事物进行观察和比较。

步骤二:观察和比较1. 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观察和比较。

例如,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种类的水果,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外形、颜色和大小,并进行比较。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水果的不同特征,如“这些水果形状有什么不同?”或者“这些水果颜色是不是都一样?”通过问问题,鼓励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2. 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其他事物,如动物、植物或日常用品。

《在观察中比较》教案

《在观察中比较》教案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在观察中比较》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比较物体的情况?”比如,选择礼物时比较大小、挑选水果时比较重量。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比较的奥秘。
4.培养学生将比较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增强解决问题的素养。
5.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观察成果,发展人际沟通与团队协作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掌握观察与比较的基本方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需熟练运用肉眼观察、放大镜观察以及尺子等工具进行物体的测量和比较,掌握基本的观察与比较技巧。
-理解比较的意义:学生应理解比较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能够帮助我们发现物体的异同,从而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
-应用比较结果:学生需学会将比较结果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如选择合适的物品、分析现象等。
举例:在学习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比较不同植物的高度、叶子的形状等来认识各种植物的特点。
2.教学难点
-观察的准确性:学生往往在观察过程中容易忽视细节,导致比较结果不准确。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细心观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比较的概念和实际应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他们能够很快地理解比较的重要性。在理论介绍环节,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对于观察的准确性掌握得不够好,这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强化。
课堂上,我尝试用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们更直观地感受比较的过程,这个方法似乎效果不错,他们能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想法。在实践活动环节,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让学生们动手动脑,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加深他们的理解。

《在观察中比较》精品教案

《在观察中比较》精品教案

《在观察中比较》
一、教学目标
1.能用不同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等特征。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用不同的方法比较物体的特征。

2.难点:准确描述比较的结果。

三、教学方法
观察法、比较法、讲述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1.展示两个不同大小的球,问学生:“哪个球大?哪个球小?”
2.引出课题:在观察中比较。

2.比较物体的大小
1.教师分发一些不同大小的物体,让学生用眼睛看、用手摸等方法比
较物体的大小。

2.让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比较的结果。

3.比较物体的长短
1.教师分发一些不同长短的物体,让学生用尺子、绳子等工具比较物
体的长短。

2.让学生用数字或图形记录比较的结果。

4.比较物体的高矮
1.教师让学生站成一排,比较学生的高矮。

2.让学生用语言描述比较的结果,并说明比较的方法。

5.总结
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比较物体特征的方法和重要性。

2.布置作业:让学生在家里比较一些物体的大小、长短、高矮等特征,
并记录下来。

在观察中比较一年级科学教案

在观察中比较一年级科学教案

在观察中比较一年级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基础的观察与比较方法,能够区分物品的特征并比较其差异。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与比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基础的观察与比较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区分物品的特征并比较其差异。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物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物品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2.新课教学:介绍观察与比较的方法,如对比观察、分类观察等,引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对物品进行比较,并记录他们的观察结果。

3.巩固练习:提供一些物品,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观察与比较,并记录他们的观察结果。

4.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鼓励学生回家后继续进行观察与比较活动。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教学方法:讲解、示范、小组讨论和实验相结合。

2.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课堂练习:提供一些物品,让学生现场进行观察与比较活动,并记录他们的观察结果。

2.作业:让学生回家后,选择一些物品进行观察与比较活动,并记录他们的观察结果。

3.评价方式:通过学生的表现和作业情况进行评价。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教学资源:实物展示、多媒体课件等。

2.工具:放大镜、天平等。

七、结论本节课通过观察与比较的方法,让学生了解了物品的特征和差异,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活动,也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良好,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掌握基础的观察与比较方法,也能够区分物品的特征并比较其差异。

一年级科学教案在观察中比较

一年级科学教案在观察中比较

一年级科学教案在观察中比较课题:观察中的比较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运用观察的方法比较并描述物体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2.学生能够理解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并能够在观察中进行比较。

3.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并进行比较,提出合理的推测和假设。

4.学生培养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教具准备:1.不同颜色、形状、大小的水果(如苹果、橙子、香蕉等)。

2.不同颜色、形状、大小的玩具(如小汽车、娃娃、积木等)。

3.不同颜色、形状、大小的学习用具(如铅笔、橡皮、尺子等)。

4.教学课件或绘画纸及绘画用具。

5.记录本和铅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利用教学课件或实物让学生观察不同颜色的水果,并提问:你们觉得这些水果有什么不同?2.引导学生观察水果的颜色,并询问:哪个是红色的水果?哪个是黄色的水果?哪个是橙色的水果?3.让学生将红色、黄色、橙色的水果分别放在一起,比较它们的颜色,并让学生用简单的句子描述它们的颜色。

二、观察比较水果的形状(15分钟)1.准备多种不同形状的水果,如圆形的苹果、椭圆形的橙子、长方形的香蕉等。

2.让学生观察这些水果的形状,并询问:哪个水果是圆形的?哪个水果是椭圆形的?哪个水果是长方形的?3.让学生将圆形、椭圆形、长方形的水果分别放在一起,比较它们的形状,并让学生用简单的句子描述它们的形状。

三、观察比较水果的大小(15分钟)1.让学生观察不同大小的水果,并询问:哪个水果最大?哪个水果最小?还有一个水果大于哪个水果?2.让学生将大小不同的水果进行比较,并用简单的句子描述它们的大小。

四、观察比较其他物体(15分钟)1.带出不同颜色、形状、大小的玩具和学习用具,让学生观察并进行比较。

2.让学生自由发表观察和比较的结果,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推测和假设,并记录下来。

五、综合训练(15分钟)1.准备课件或绘画纸及绘画用具,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物体进行观察和绘画。

2.让学生用简单的句子描述这个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并将绘画作品与同桌分享。

在观察中比较教案

在观察中比较教案

在观察中比较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观察比较的意义和方法。

•能力目标: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进行观察和比较不同物体或现象。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教学内容:•观察比较的定义和意义。

•观察比较的方法和步骤。

•观察比较的应用实例。

3.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观察比较的意义和方法。

•难点: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进行实际操作。

4.教具和多媒体资源:•黑板、粉笔。

•多媒体投影机、观察比较的实物或模型。

5.教学方法:•激活学生的前知:回顾学生之前学过的观察方法,引出观察比较的概念。

•教学策略:通过实例演示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掌握观察比较的方法。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实际操作观察比较实验。

6.教学过程:•导入:通过实例演示,引导学生进入观察比较的主题。

•讲授新课:讲解观察比较的定义、方法和步骤,并通过实例演示进行说明。

•巩固练习: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观察比较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归纳小结: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总结观察比较的方法和步骤,以及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7.评价与反馈:•设计评价策略:通过小组报告和口头反馈的方式,了解学生对观察比较方法的掌握情况。

•为学生提供反馈,指导学生如何改进自己的观察比较实验,并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观察比较方法。

8.作业布置:•选择一种物品或现象,进行观察比较实验,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观察比较的结论,并思考如何运用观察比较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小学科学21在观察中比较(教案)

小学科学21在观察中比较(教案)

小学科学21在观察中比较(教案)小学科学21在观察中比较一、教学目标:1. 能够通过观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现象、材料等进行比较。

2. 能够描述相同和不同之处,并总结出规律。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总结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学生能够准确观察物体、现象或材料,并进行详细描述。

2. 学生能够根据观察到的不同点进行比较,并总结出规律。

三、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不同颜色的球、不同形状的木块、不同重量的物体等。

2. 教学工具:黑板、多媒体课件。

3. 教学环境:整洁的教室,光线充足。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引入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激发学生对观察的兴趣。

例如,让学生观察一个红色和一个蓝色的小球,询问学生它们有什么不同,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

2. 观察比较实验(30分钟)教师将准备好的实验材料展示给学生,例如不同颜色的球、不同形状的木块、不同重量的物体等,要求学生进行观察比较,记下不同和相同之处。

学生可以自由配对进行实验,也可以分组进行合作,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观察和记录。

3. 总结规律(20分钟)学生集体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和记录。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物体或现象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帮助他们总结出规律。

学生可以用图表、文字或图片等形式呈现他们的结论,以加深对规律的理解。

4. 拓展应用(15分钟)教师提出更多的观察比较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继续观察和比较。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差异,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推理和探究。

5. 归纳总结(10分钟)教师帮助学生归纳总结所学到的内容,并与学生一起复习重点和难点。

同时,教师也可以提出一些新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并预习下一堂课的内容。

六、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上网搜索相关观察比较实验,进一步了解科学的观察方法。

2.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设计自己的观察比较实验,发现更多有趣的现象。

七、教学评价:1.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在观察中比较》教案及反思

《在观察中比较》教案及反思

《在观察中比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观察物体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就是在进行比拟。

2.了解不同的观察和比拟方法,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

3.知道比拟需要公平。

科学探究目标:1.能从多种角度观察和比拟物体。

2.尝试用排序的方式来描述和记录观察的结果,并与同学讨论、交流。

3.具有对探究过程与方法进行反思的意识。

科学态度目标:1.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

2.乐于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观察和比拟是人们经常用到的认识活动。

【教学重点】能用合理的方法对不同物体进行比拟。

【教学难点】理解比拟物体是需要公平的。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评价表、五角星、奖励贴、演示用恐龙模型、板书用恐龙模型、纸带、田字格磁贴、一大气球、伸缩棒、翻页笔、课件学生准备:水槽、4只恐龙、排序模具、记录表【教学过程】课前:1.听说你们班主任老师说,你们班有个口令可厉害了,试一下2.小组确立,小组长起立,你们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实验结束时要收好器材并保管好,不能再让其他小朋友动了,能做到嘛?3.同学们表现得都很棒,给每组都加一个五角星,介绍评价方法〔等会课堂中如果你们小组的小朋友遵守纪律的、积极发言的、认真听讲的小组,老师会继续加五角星,最后五角星数量最多的小组,每一位小朋友能够得到一份神秘礼物噢。

4.科学小游戏:〔1〕一大气球,哪个大?哪个小?〔2〕伸缩棒变长变短〔3〕比拟两个学生的身高,正常比拟和踮脚比拟,铺垫比拟要公平。

PPT〔比拟〕开始正式上课:一、直接导入师讲述:刚刚我们比拟了两个气球的大小,比拟了伸缩棒的长短,比拟了两位小朋友的身高,这些比拟都是在观察的根底上进行的。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在观察中比拟。

板书:在观察中比拟二、比拟图片中的恐龙1.师讲述:气球的大小会比拟了,其他东西的大小你们会比拟吗?都这么厉害啊,老师有点不相信啊,PPT出示图片,现在难度升级,我们再来比拟一下列图中的恐龙哪只大哪只小?2.学生答复,追问理由。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1课《在观察中比较》教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1课《在观察中比较》教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1课《在观察中比较》教案一. 教材分析《在观察中比较》是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1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观察和比较,让学生学会使用比较的方法来认识物体和现象。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发现物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科学课程,对于观察和比较可能有一定的陌生感。

但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善于观察,善于发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物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物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培养学生学会使用比较的方法来认识物体和现象。

3.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学会使用比较的方法来认识物体和现象。

2.发现物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发现物体的特征。

2.比较法:通过比较,引导学生发现物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观察和比较,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物体,如苹果、橙子、香蕉等,用于教学演示。

2.准备一些图片,如动物、植物等,用于教学演示。

3.准备一些卡片,上面写着物体的特征,用于教学演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物体和图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让学生说出他们看到的物体的特征,例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物体,让学生观察并进行比较。

引导学生发现物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

3.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发放一些物体和图片。

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观察和比较,发现物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师可以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卡片,上面写着物体的特征,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比较。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课《在观察中比较》(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课《在观察中比较》(教案)

教科版本科学一年级第七课时教学设计课题在观察中比较单元第二单元学科科学年级一上学习目标(一)科学知识:认识比较的含义。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改变观察和比较的方法,明白他们对结果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观察和比较的作用,培养学生利用他们进行认识活动的兴趣。

重点认识比较的含义。

难点感受观察和比较的作用。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1.播放侏罗纪公园的情境视频,说一说你看到了什吗?2.老师把这几位恐龙朋友请到了教室(出示恐龙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几个“朋友”他们有哪些特点?学生观看视频并表达所看到的内容观察特点,并表达通过播放动态的视频,为学生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

通过一起展示不同的恐龙,能够引导学生潜意识的对他们的外貌进行对比,从而引出课题。

第二只恐龙:个头最大,脖子最长第一只恐龙:尾巴最长第三只恐龙:个头最小讲授新课这只大,那只小,这个长,那个短……为什么会有大小和长短之分呢?之所以有大小、长短之分,用到的是一种方法——“比较”,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走进《在观察中比较》比较:对比几种同类事物的异同、高下。

一、观察比较1.要想比较这些恐龙,我们又见不到它们,怎么办呢?2.每个小组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恐龙模型,明确观察任务:比一比四只恐龙模型的大小,并排序。

要求:小组合作仔细观察多种方法记录结果3.汇报比较的方法。

回答问题按要求小组合作完成任务通过学生的语言自然地引出比较的课题通过小组合作既能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又能让学生找出比较的特点比较高矮比较长短比较胖瘦注意:因为恐龙的体型是不规则的。

所以,比较胖瘦的时候,要选择共同的标准,比如都比较腹部的胖瘦,或者都比较胸围等等……汇报完,让其他学生进行补充二、研讨方法1.我们是怎样比较的?比较的结果是什么?根据小组研究,汇报观察方法补充汇报结果通过汇报自己的观察记录,既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又能检查学生的观察结果在学生补充其他小组的资料时,既能丰富结论,又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听其他小组的汇报恐龙模型排排站从高到矮 1 2 3 4身体从长到短 1 2 3 4从胖到瘦 2 4 3 1头从大到小 2 4 3 12.观察比较的结果,你有什么新发现?不同的观察和比较方法,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在观察中比较科学教案一等奖

在观察中比较科学教案一等奖

在观察中比较科学教案一等奖科学教案一等奖教案主题:植物的生长与发育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和发育特点;2.观察植物的不同部位的生长特点和功能;3.掌握植物的结构组成及其与生长发育的关系;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教学内容:1.植物的基本结构2.植物的生长过程3.植物的发育特点4.植物的根、茎、叶的结构与功能教学重点:1.学生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和生长过程;2.学生掌握植物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3.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和操作,提高实践动手能力;4.学生培养良好的科学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教具准备:1.若干盆栽植物或鲜花;2.显微镜;3.放大镜;4.植物的切片标本;5.实验器材和材料。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1.教师出示一盆栽植物或鲜花,问学生:你们知道植物是如何生长的吗?2.学生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第二步:植物的基本结构(15分钟)1.教师出示植物切片标本,通过显微镜和放大镜的观察,让学生了解植物的根、茎、叶的结构;2.教师解释植物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植物各部位的功能;3.学生自主观察和思考,并做好记录。

第三步:植物的生长过程(20分钟)1.教师通过示意图和实际观察,介绍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萌发、根的生长、茎的生长和叶的生长;2.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和实际操作,模仿植物的生长过程,加深对其了解和掌握。

第四步:植物的发育特点(20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植物的发育特点,包括生长有序、分化专业化、稳定性和可塑性等;2.学生通过情景模拟和案例分析,通过观察和实践,加深对植物发育特点的理解。

第五步:植物的结构与功能(20分钟)1.教师总结植物的根、茎、叶的结构和功能,并与学生一起讨论;2.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和实验操作,进一步探索植物结构与功能的关系;3.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和心得体会。

第六步:归纳总结(10分钟)1.教师帮助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和观察记录,归纳总结植物的生长与发育过程;2.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和总结,提出问题和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在观察中比较
【科学概念目标】
1.观察物体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就是在进行比较。

2.不同的观察和比较方法,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

【科学探究目标】
1.能从多种角度观察和比较物体。

2.尝试用排序的方式来描述和记录观察的结果,并与同学讨论、交流。

3.具有对探究过程与方法进行反思的意识。

【科学态度目标】
1.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

2.乐于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观察和比较是人们经常用到的认识活动。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每组四只恐龙模型等(要求:长短不同、高矮不同、胖瘦不同;最好是缩放比例相同的恐龙模型)、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聚集
1.情境导入,创设侏罗纪公园情境,允许学生即时表达所见所闻。

2.聚焦问题。

在学生观察教科书中的图片后,教师提问: “图中的恐龙,哪只大、哪只小?”并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探索:比较恐龙模型的大小
1.明确观察任务:比一比四只恐龙模型的大小,给它们排序。

2.探究要求:四人小组,分工合作;可以有多种比较方;每人都要及时记录比较结果。

3.比较恐龙模型的大小: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教师观察学生的比较过程,提醒学生把结果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

教师要将学生比较结果中有代表性的内容记录到黑板上。

4.可以引导学生在小组内思考和讨论:有几种比较结果?关于恐龙的大小排序,小组内能有一个大家都认可的结果吗?怎么比才更准确?
三、研讨
1.汇报:展示并介绍自己小组的比较方法,同时说出比较结果。

2.引导学生总结:我们用了哪些方法比较恐龙的大小? 我们该怎样描述比较结果?
3.教师总结:不同的观察和比较方法,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

不同的比较方法,比较的标准是不同的,比如长短和高矮,所以结果不同。

五、学生活动手册
完成比较的表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