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作为一种文化隐喻
疾病的隐喻读后感
疾病的隐喻读后感疾病的隐喻读后感读英国作家维多利亚?希斯洛普的处女作《岛》的间隙,不时会想到桑塔格在《疾病的隐喻》中的论述:疾病是生命的阴暗面,是一重更为麻烦的公民身份。
我们每个人生活在世上都有双重的公民身份,其一属于健康王国,而另一种则属于疾病王国。
尽管我们都很乐于享用健康王国的护照,但在人生中总有一段时间,每个人都会被迫承认我们也会成为疾病王国的公民。
在我看来,希斯洛普的《岛》完全以此作为小说的背景和分界,书名孤零零的一个字,已经预先建立起了读者心目中与世隔绝的形象。
唯一让我没料想到的是,这样一个预先建构起的冰冷和恐怖的意象随着叙述的展开和深入竟然一点点的消解融化了。
最终的阅读体验反而是如此地美好。
岛,是斯皮纳龙格岛;病,是麻风病。
小说中有段文字介绍说,1903年该岛成为麻风病隔离区。
1941年德国人入侵克里特岛,占领到1945年,斯皮纳龙格岛因麻风病人的存在而幸免。
1957年该岛被废弃。
而麻风病更是一种历史久远的疾病,甚至可以与《圣经》一样古老。
当无法治愈这种病症的时候,人们唯一所能做的就是遵循《旧约》中对待麻风病人的残酷指示:让他们与社会隔离。
通常而言,在麻风病肆虐的时期,它很容易引起社会性的恐慌。
在桑塔格的论述中,在麻风病盛行的中世纪,麻风病人经常被看作是一个“社会性文本”,“从中可以看出社会的腐败,是道德的一种劝谕,也是腐化的一个象征”。
但在这部小说中,似乎是特意规避了这种对麻风病人的历史性叙述。
麻风病人作为小说背景存在的时候,似乎目的是为了引起人们的不安。
但有理由相信,这种不安的情绪是作者特意营造出来的,为的是给小说的氛围制造出某种令人印象深刻的反差。
小说的叙述基调是一种悄无声息的温情,一步步不动声色的叙述,带领我们进入一个家族的秘史,一个因为麻风病的肆虐而分崩离析的家族,后同样因为这种令人恐怖的病症重新找寻到了失去的希望和生活的动力的故事。
按照巴尔扎克的说法,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
疾病隐喻与女性书写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疾病意象探析
疾病隐喻与女性书写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疾病意象探析一、本文概述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中国现代文学中疾病隐喻的运用及其对女性书写的影响。
疾病,作为一种生理现象,自古以来便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和社会意义。
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疾病意象不仅作为叙事元素出现,更是一种深刻的隐喻,反映了作者对时代、社会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特别是在女性作家的笔下,疾病往往与女性的身体和经验紧密相连,成为表达女性声音、探讨女性身份和抗争的一种手段。
本文首先将回顾疾病隐喻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发展历程,分析不同时期文学作品中的疾病意象及其所承载的社会文化意义。
接着,我们将重点探讨女性作家如何运用疾病隐喻来表达女性的身体经验、心理状态和社会地位,以及这些书写如何挑战和颠覆了传统的性别观念。
本文将讨论疾病隐喻在女性书写中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它对当代女性文学创作和社会实践的启示。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中国现代文学中疾病隐喻的理解,而且对于认识女性书写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反思和推动性别平等的社会实践,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疾病隐喻理论框架疾病隐喻理论源自于20世纪中叶的文学批评理论,主要受到了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的影响。
在《疾病的隐喻》一书中,桑塔格批判了将疾病视为道德或政治隐喻的文化现象,指出这种做法不仅忽视了疾病的生物学本质,还可能导致对患者的歧视和误解。
桑塔格的观点为疾病隐喻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在疾病隐喻理论框架中,疾病不仅是一种生物学上的状态,更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疾病隐喻通过对疾病的概念化,揭示了人们对于健康、疾病、身体和心灵的理解。
在文学作品中,疾病往往被用来象征社会、政治或心理上的问题。
例如,结核病在19世纪欧洲文学中常常象征着浪漫和死亡而在20世纪的中国文学中,疾病则常常被用来隐喻社会的腐败和个人的困境。
在女性书写中,疾病隐喻尤其具有特殊的意义。
由于女性在历史上长期被边缘化,她们的身体和疾病往往被用来象征社会的压迫和性别的不平等。
《疾病的隐喻》与文化研究
疾病的隐喻与文化研究前言疾病作为一种现实现象,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然而,我们在对待疾病时,往往不仅仅是把它当做一种医学问题,还涉及到了文化、意识形态等多个领域。
本文章将围绕“疾病的隐喻与文化研究”展开探讨。
疾病的隐喻概念疾病的隐喻可以视为一个广泛的研究范畴,指的是我们在表达和描述疾病时所使用的隐喻。
通俗点说,就是我们把疾病和其他物体、事物做类比,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它。
例如,我们常说某人“得了癌症”,这里的“癌症”就是疾病,而“得了”就暗示了一种“失去”的含义,也就是说,癌症对于身体健康是一种负面的影响。
又例如,我们常说某一个社会或文化中存在“病态现象”,这里“病态”就暗示了不正常、不健康的含义,等等。
疾病隐喻的文化研究视角文化研究是在社会学、人类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跨学科研究领域,它主要致力于探讨人类社会文化的本质和现象。
那么,疾病隐喻在文化研究中是如何被看待和研究的呢?从不同文化之间的比较研究可以看出,疾病隐喻在不同社会和文化中表述和体现的方式存在着多样性。
以中国文化为例,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古代的医学著作中,疾病的隐喻主要采用了望闻问切的方式,即根据患者的面色、形态、感觉、声音等各种特征来识别疾病和确定疾病的类型。
这种寓言化的表述方式反映了中国古代人们对于疾病认识的一种主观体验方式。
而在西方文化中,疾病的隐喻则更加注重医学和科学的描述方式。
例如,在欧洲文化中,疾病的隐喻通常是基于解剖学和生理学的描述,比如肺结核的病因与症状等。
疾病隐喻的性别、阶层和权力维度分析另一方面,在文化研究中,对于疾病隐喻的研究注重关注社会的性别、阶层和权力维度,尤其是女性和弱势群体。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中,疾病隐喻往往与社会性别角色有关。
例如,在很多文化中,卵巢癌、乳腺癌等妇科疾病的隐喻通常都与女性的生殖器官有关。
这种隐喻的存在体现了社会性别角色的一种刻板印象和歧视现象。
此外,阶层和权力维度是另一个需要研究的方向。
《盲刺客》中疾病的社会文化隐喻意义
ds a e d s rb d i h o e id A s s i y Ma g r t w o h r st e s me f n t n i s e c e n t e n v l n sa sn b r ae e i Bl At o d s a e h a u ci .B i sa s Sa o l As i i d n s n
刺客》 中所描述的疾病也具备这样的功能。作品中, 诺弗尔的残疾、 阿 , 同时也体现 了整个 现 实社 会 的病 相。运 用 作 品细 读及 归类 分析 的方 法可 以挖掘该 作 品疾 病 阐述 中所 隐藏 的社会 、 文化 及道德 内涵。
Ke r s:Bl s a sn d s a e me p o u c in y wo d i A s s i ie s d n a t h rf n t o Au h t or:LiBian s a s ca e p oe s r o gih tt e S h o fFo eg n ua e f g i so it rf s o f En ls a c o lo r in L g g s,F z o i e st h a u h u Un v riy
.
sae h g n fi d vd a ie b ti lo c n i r d t e mea h ra d cii im o t e cvlz to t tst e a o y o n ii u llf u S as o sdee O b tp o n rtcs t h i i ain. T e i h
wo k wi o lc t d n ra ie sr cu e a d rc o tnt n whih t tr ft e Ch s a l St e man r t c mp ia e a r t tu t r n ih c n e s.i c heso y o a ef mi i i h v h y h
疾病的隐喻pdf
疾病的隐喻pdf
《疾病的隐喻》是由英国文化批评家苏珊·桑塔格所著的一本书,通过批判文学和医学隐喻的关系,探讨了人们对疾病的不同理解。
以下是本书的几个重要隐喻:
1. 疾病是冲突
这个隐喻将疾病与战争、斗争等冲突类比,认为疾病是人体内部的不同力量之间的斗争,如白血球和细菌的战斗。
这种隐喻强调了疾病的对抗性质,同时也暗示着身体内部常常是一个相互协调与冲突的平衡状态。
2. 疾病是机器
这个隐喻将身体比作一台机器,认为疾病是由于机器的故障或者失灵所引起的。
这个隐喻强调了身体的有机性和系统性,同时也暗示了疾病的治愈应该在于对身体自身部件的调整或修复。
3. 疾病是旅程
这个隐喻将患病的人们比作在路上的旅客,因为某个原因需要走一段不同寻常的路,同时也经历过许多漫长的辛苦。
这个隐喻强调了身体
的历程性和旅途的曲折性,同时也暗示了疾病治疗的重要性,因为需要针对不同的疾病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
4. 疾病是故事
这个隐喻将疾病看作一种故事,任何一种疾病都可以被视为其背后的故事。
这个隐喻强调了病人的个体性和情感性,同时也暗示了病人需要被认真对待和关注,因为身体问题背后往往是复杂而深刻的心理问题。
总的来说,《疾病的隐喻》强调了疾病背后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告诉我们在面对疾病时不能简单地用一个隐喻或者概念来解释。
只有多角度、多维度地去理解疾病,才能更好地帮助病人治愈疾病。
浅谈疾病的文学隐喻
摘
要 :疾病 是每 个 人 都 必 然 会 遭 遇 的 生 命 黑 暗 面 。疾 病 隐 喻 的 产 生 和 变 化 ,除 了 来 自人 类 本
能 的联 想 力 之 外 ,文学 创 作 在 赋 予 疾 病 隐 含 意 义 的 过 程 中起 了 关 键 作 用 。 但 另 一 方 面 ,若 加 以 合 理
示惩 罚 的记 载 ,疾 病 意 味 着 对 恶 行 的 报 应 。 在 史 料 中 ,各 种 瘟 疫 的 由 来 也 被 解 释 为 统 治 者 行 恶 、失 道 的 结 果 ,瘟 疫 是 上 天 将 要 剥 夺 其 合 法 统 治 权 的 预 兆 。 这 种 种 附 加 于 疾 病 的 喻 义 ,无 一 不 与 人 的 道 德 和 社 会 准
一
、
不 平 等 的 疾 病 王 国 公 民
折 磨 ,痛 不 欲 生 。
疾 病 是 每 个 人 都 必 然 会 遭 遇 的 生 命 黑
一
暗面 ,正 如 苏 珊 ・ 塔 格 在 《 病 的 隐 喻 》 桑 疾 书 中所 说 : “ 病 是 生 命 的 黑 夜 ,是 一 种 疾
二 、 不 平 等 身 份 的 由来 — — 源 自本
第 二十 四卷 第八 期
20
学
院
学
报
V o _ 4 N o l2 .8
J OURNAL OF - CIUXI I ONG NORM AL UNI VERS Y rr
Aug .200 9
浅 谈 疾 病 的 文 学 隐 喻
李 姝
( 旦 大 学 ,上 海 2 0 3 ) 复 0 4 3
能 想 象 的 隐 喻 同 为 疾 病 ,为 什 么 会 有 这 样 的 区 别 ? 这 首 先 要 从 人 们 附 加 在 疾 病 背 后 的 喻 义 谈
鲁迅小说中的疾病隐喻策略
鲁迅小说中的疾病隐喻策略鲁迅小说中的疾病隐喻策略鲁迅的小说,所要关照的不仅是生理的疾病,而是作为一种隐喻和形象化的疾病。
狂人、疯子是旧的封建专制文化叛逆者的艺术象征,肺结核患者与革命者构成悖论性关系,身体畸形正是千疮百孔的病态社会的象征,中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捍卫者的形象出现。
鲁迅疾病意象的设置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和指导性。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鲁迅小说中的疾病隐喻策略,欢迎大家阅读。
鲁迅小说中的疾病隐喻策略篇1从有人类社会以来,人们对社会的想象常常与人体官能相关,社会的稳定合理对人们而言就象征着一个健全的肌体,而社会的失范则意味着身体的某一部分生了疾病。
而疾病是身体的不正常状态,是必须被控制或根除的,这是疾病的最直接的隐喻意义。
一旦把人类为了应对和超越痛苦、死亡以至生活本身而展开的想象努力都视为多余、额外的铺垫,所剩下的便只能是一副纯粹的肉身,而这副肉身同时也就宣告了疾病作为一种主体性存在的终结,正是这种形式的主体性终系着诸种关于疾病的隐喻性思维。
如此自主自足、纯粹生理的人体,同时却也向我们暗示出这样一个辩证法:现代人的主体性存在,本身即一种疾病,源自人们所目睹的意识与存在之间的鸿沟,或者说是言与行之问的断裂;现代主体性最富于创造性而又最根深蒂固的表现方式,则当推尼采所说的“怨恨”。
而鲁迅对受疾病折磨的个体生命的关注,以及他对疾病的一般象征意义的探索,则成为鲁迅写作的基本出发点。
一、鲁迅的小说,所要关照的不仅是生理的疾病,而是作为一种隐喻和形象化的疾病。
鲁迅将医学的知识渗透到小说创作中,在具有医学病理学的“症候”真实的基础上来描写人物的心理、性格和行为,从中透射出“意在医外”的文学主题,寄托和隐喻作者与作品的双重“所指”。
如《狂人日记》“准确入微地写出了狂人的精神病态,甚至经得起精神病理学者的检查。
”[1](p35)林毓生认为,“用现代医学中精神分裂症的精神状态描写狂人有系统的幻觉,使故事从表面上看完全是写实,实际上却是作者为控诉中国传统而作的寓意的构思。
肺病隐喻与性别文化象征
肺病隐喻与性别文化象征在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疾病”是出现频率很高的意象,作家所要观照的是作为一种隐喻和形象化的疾病。
疾病作为个人的遭遇乃是社会一文化的构成,个体的疾病现象本质上存在于人体一社会一文化关系的体系中。
对于文学来说,疾病隐喻既是一种文学修辞和叙事方式,也是创作者阐释表达的空间和意义生成的载体,同时也意味着一个知识系统的建构,它无疑要吸纳最广泛的文化象征资源,要诉诸一系列的文化象征符号。
长期以来,对疾病隐喻的研究多侧重于社会一文化的内涵,而忽略了它与性别文化象征之间的复杂关联。
事实上,疾病隐喻一直有一种性别化的倾向。
肺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中最常见的典型的疾病意象之一,从性别文化的视角对其加以观照,可以发现性别政治在女性身体上的种种权力痕迹。
一、肺病及其隐喻肺病俗称“痨病”,从病理学上讲,它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又被称之为“艺术家的病”。
肺病的隐喻非常丰富,苏珊?桑塔格和日本学者柄谷行人都对它给予了特别观照。
他们观照的重点主要有两方面:第一,肺病隐喻的道德化和社会化倾向。
两位学者都不约而同地从隐喻视角发掘肺病的道德含义和社会批判取向。
肺病“被颂扬成那些天生的不幸者的疾病,是那些敏感、消极、对生活缺乏热望以致不能生存下去的人们的疾病”。
柄谷行人指出:“作为事实的结核本身是值得解读的社会、文化症状”。
这表明结核病不再是一个孤立的病理学现象,而是反映一种社会文化的症状。
第二,肺病隐喻的审美化、意象化取向。
肺病在被道德化的同时,更被审美化、意象化,甚至与浪漫主义联系在一起。
正如桑塔格所指出的:“结核病曾是一种效劳于某种具有罗曼蒂克色彩的世界观的疾病”。
它被看作是文雅、精致和敏感的象征,并且“被想象成爱情病的一种变体”。
因为结核杆菌不断地吞噬着患病者的身体,导致身体逐渐变得消瘦起来,成为一种“适宜的柔弱的标志”。
而结核病经常导致的发烧症状,使病人脸上出现潮红,也使结核病被颂扬成一种“热情病”,与浪漫主义联系在一起。
当下流行文化中的疾病隐喻
文化和我们以前所理解的影视艺术有着相当大的区别),而是打破各种界限,围 绕着社会的热点话题或时髦话题而展开,这些话题又同当下的社会生活息息相
关,因此流行文化与当代人的欲望和生存状态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因此也说明
诡异之美。或者可这么说,白血病是在当下文化中的隐喻如同十九世纪的肺结核 的变身。它们在病理学上有着类似的症状:发热,面色苍白,日渐消瘦,食欲改 变。同结核病不同的是,白血病没有传染性,因此不会带来强制隔离,也不会带 来爱人亲人的嫌弃。在文化隐喻上,发热和消瘦,按照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 的说法,这是一种燃烧,“它加速了生命,照亮了生命,使生命超凡脱俗’’①。柔
世界技术的原料,而世界技术的目的只在其自身虚无主义的无尽蔓延。"① 20世纪初,普鲁斯特写出了他洋洋几大卷的恢弘巨著《追忆似水年华》。闭 上眼睛,含着-d,块儿玛格丽特甜饼,普鲁斯特乐于退回栩栩如生的昨日,昨日 的世界也在他的重述中焕发了全部的魅力。和普鲁斯特在同一向度上创作的人至 少还应该包括:宫崎骏的传统手绘动画片和维斯康蒂的《豹》。用一句话来概括,
弱的身体、苍白的面色符合了东方传统对女体美的想象,是一种文雅空灵之美。
在中日韩地区,属于青春感伤一脉的影视、动漫、音乐、广告、游戏、服装、报
刊一直为流行文化主力群体的青少年偏好。集各种娱乐形式于一体的的流行偶像 剧主人公以患白血病的恋爱少女为主角是再合适不过的,成功营造出如同早逝的 花蕾般美丽惆怅的情调。
当下流行文化中的疾病隐喻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常凌
【摘要】本文以当下流行文化(包括文学、电影电视、博克)中的大量出现 的白血病、失忆症、多重人格紊乱症和抑郁症四种疾病题材为研究对象,探讨了 这些蔚然成风的疾病背后的社会隐喻和折射的深层人性. 【关键词】流行文化白血病失忆症多重人格紊乱症抑郁症
文学中的疾病隐喻:健康与病态的对比
文学中的疾病隐喻:健康与病态的对比文学,作为人类情感与思想的载体,历来不乏对疾病的描绘。
在文学作品中,疾病往往不仅仅是生理上的不适,它更是一种隐喻,象征着社会病态、精神困境乃至人性的阴暗面。
通过对健康与病态的对比描写,作家们展现了丰富的主题和深刻的思考。
一方面,健康在文学中象征着秩序、和谐及理想状态。
像莎士比亚笔下的《威尼斯商人》中的波西亚,她的智识和正直是正义与公平的象征,她的形象传递出一种精神上的健康和美德。
而在现代文学中,健康的人物形象往往代表了对抗逆境、积极向上的力量,如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老渔夫,他虽然年老体衰,但内心的坚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力量却是生命力的最佳写照。
另一方面,病态则常被用来象征社会腐败、道德沦丧或心灵的扭曲。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中,拉斯科尔尼科夫的精神崩溃和身体疾病反映了其内心的罪恶感和道德的挣扎。
而卡夫卡的《变形记》通过主人公格雷戈尔的昆虫化,暗喻了个体在现代社会中的异化和失落。
这些作品中的疾病隐喻揭示了人类存在的困境和社会现实的矛盾。
进一步地,文学中的健康与病态对比还体现在人物关系和情节发展上。
例如,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和达西的关系转变从误解和偏见到相互理解和尊重,象征着从社会病态到个人健康的过渡。
同样,查尔斯·狄更斯的《双城记》中,革命前夕的法国社会充斥着血腥和狂热,与英格兰相对平静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不同社会环境下人们的精神状态和道德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疾病隐喻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并非单一维度的批判或否定,它也可能是对人性深处复杂情感的探究和对生命意义的哲学思考。
加缪的《局外人》中,主人公默尔索对母亲逝世的冷漠和对生命事件的疏离态度,表面上呈现了一种情感上的病态,实则深藏着对生命真谛的追问和对荒诞性的反抗。
综上所述,文学中的疾病隐喻通过健康与病态的对比,不仅丰富了作品的主题和深度,也促使读者思考个体与社会、心灵与身体之间的复杂关系。
疾病的隐喻
《疾病的隐喻》与文化研究专业:准考证号:姓名:[摘要]苏珊·桑塔格对于西方文化中“疾病隐喻”的分析, 揭示了人类文化在疾病隐喻中表现出来的问题。
她的批评实践触及文化研究的一些重要问题: 隐喻修辞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身体的文化与道德意义以及疾病与“他者”的建构。
[关键词] 苏珊·桑塔格; 疾病隐喻; 《疾病的隐喻》; 文化研究一、隐喻修辞与意识形态对于“隐喻”, 苏珊·桑塔格采用了亚里斯多德的定义, 即“以他物之名名此物”; 而所谓“疾病隐喻”, 就是把疾病作为形容词, 即说某事物“像”或“是”疾病, 是指这事恶心或丑恶, 在社会意义和道德意义上不正确。
桑塔格在论述中引用了西方文化中的许多疾病隐喻, 比如, “看任何一个大城市纵横交错的平面图, 就是在看纤维瘤的纵横交错”; “西藏的那种隐修生活方式, 对文明来说, 是一种结核病”。
这告诉我们, 隐喻这种人类创造性思维形式和修辞手段, 可能是危险的, 应该警惕和摒弃那些在文化上不正确、在意识形态上具有欺骗性和鼓动性的隐喻, 尤其是疾病隐喻。
作为一种常识, 人们总是认为隐喻修辞的巢穴是文学语言, 它使文学描绘显得生动、形象和充满想象力。
然而, 这一常识逐渐为当代西方知识界所颠覆, 隐喻不再被视为文学语言的专长,而被确认为是语言、甚至思维的基本形式与特征。
美国当代认知语言学家纳可夫和约翰逊的观点具有代表性。
他们在其名著《我们赖以生活的隐喻》中指出: “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是无所不在的, 不但存在于语言中, 而且存在于思想和行为中, 我们赖以生存和思考的一般概念系统, 从本质上说都是隐喻性的。
”这一观点指出, 人类赖以思维的语言概念都是隐喻性的。
比如,“长江口”、“瓶颈”、“桌子腿”、“箭头”、“了如指掌”中的身体隐喻; “人生道路”、“社会舞台”、“把温度调高”、“情绪高涨”中的空间隐喻; “大脑是台机器”、“人类社会的肌体”中的结构隐喻等等。
文学创作中的疾病隐喻初探
文学创作中的疾病隐喻初探疾病始终伴随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基本斗争中,并因为人类文化上的缺陷,疾病被赋予了许多的隐喻意义,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学题材,对作家以及文学思潮均产生重要影响。
著名德国文论家维拉·波兰特说:“艺术与医学自古以来就存在着基本的本质上不无根据的关系,古典思想将医学和艺术合而为一奉为和谐的最高目标。
希腊神话中的阿波罗同时是诗歌神和医药神,因为他是作为和谐之神供人祭祀的。
”“医学在德语里有一种古老的表达,叫做‘治愈艺术’。
医学在这里被理解为艺术(治病的艺术),艺术获得了医学的功能。
”古往今来,很多伟大的人物都是以医生和作家的双重身份来展开自己的研究和创作的,中国现代作家鲁迅,就是其中的一个范例。
在鲁迅的小说中,“疾病”是出现频率很高的意象,就像苏珊·桑塔格在其《疾病的隐喻》一书中所阐释的那样,作为生理学层面上的疾病确实是自然的事件,但在文化(或文学)层面上,它又从来都是负载着一定道德批评和价值判断的。
因而,在鲁迅众多文学作品中出现的这些疾病意象的背后,也有着耐人寻味的文化意蕴和审美指向。
鲁迅以社会治疗者的文化身份,从病理学的角度透视国人的精神状况,进行心理——精神的诊断和治疗,在精神——文化病理型的探察中,显示了强大的文化批判力量。
《狂人日记》《药》《阿Q正传》《孔乙己》《离婚》《祝福》等名篇佳作,都与疾病有着或隐或显的关系,通过对个体人物的深层心灵描写,揭示了这种文化病症的基本特征及其社会历史根源。
在《(呐喊)自序》中,鲁迅指出:“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
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
正是基于这一种崇高的使命感,在“启蒙主义”的文学观念指导下,鲁迅从人学的角度,通过狂人、阿Q、祥林嫂、华小栓、孔乙己……这些或精神或生理残缺的艺术形象,这些不为“庸众”接受的“病人”,对人性的本质和精神状况进行深刻地观照和反思。
疾病隐喻与文学
疾病隐喻与文学疾病,一直以来都是人们讨论的热点,不仅和生命的重要性紧密相连,也和人类健康的品质有关系。
在历史长河中,人们也始终将疾病隐喻到文学之中。
疾病隐喻与文学融合是一种无形的艺术形式,它将病毒感染性的概念带入文学当中,把疾病和社会环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所谓“病”,不仅指身体上的疾病,也可以指社会精神上的病症,从而体现出作家的政治思想。
比如,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中的百日疫病,描述的是一种充满虚无主义的政治统治,讥讽了当时的英国政府。
在《哈姆雷特》中,莎士比亚则通过伊丽莎白的“瘟疫突袭”,暗示了地位贵族的腐败,肯特家族的自私、腐朽等多种问题。
另外,尼采的《普鲁斯特的青春》剧本中,则用鼻疥病毒作为比喻,彰显出普鲁斯特当时社会的腐败不堪。
而罗丝玛丽勃朗特在《瓦尔登湖》中,对比喻百日咳了隐喻了人们历史上审查制度的执行,展示了一个社会主义等共同体的阴影。
更多的作品如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巴金的《家》都加入了疾病的比喻。
在《老人与海》中,海明威用癞病来描述老人失去了理想,被社会抛弃的悲惨状态;《家》中,巴金则描写了瘟疫席卷而来,把一个家庭拆散的悲惨景象,从精神上毁灭了一个家庭。
从以上可以看出,疾病隐喻在文学作品中历史地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赋予文学更深刻的意义,而且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力,警示了人们要避免社会腐败,为自己的健康而抗争。
虽然疾病隐喻并不能改变它的实际社会影响力,但它至少可以为后人提供警示,告诫他们不要重蹈覆辙。
综上所述,疾病隐喻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不仅可以作为向作家致敬,也可以为当下人们提供提醒,唤起对社会腐败、不健康的重视。
只有我们共同努力,才能把病毒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守护自己的健康。
苏珊·桑塔格“疾病隐喻”研究
苏珊·桑塔格“疾病隐喻”研究苏珊·桑塔格“疾病隐喻”研究导言:语言是人类交流与表达的重要工具,而在语言中,隐喻作为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旨在通过比喻性的表达方式,使得抽象的概念更为具象,更易被理解。
然而,我们是否意识到,在日常的语言中,我们经常使用一些关于疾病的隐喻,比如“这个问题是个顽疾”、“他的话痨症让人无法接受”等等。
在此,我们将探讨苏珊·桑塔格对“疾病隐喻”的研究。
正文:苏珊·桑塔格是一位美国语言学家和文化批评家,她在其著作《疾病为喻》中深入探讨了疾病隐喻在我们日常语言中的使用,并对其带来的思维模式和文化影响进行了分析。
首先,桑塔格从语言使用者的观点出发,认为疾病隐喻在我们的思维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她提到,我们使用隐喻时很少会意识到自己在使用隐喻,这使得隐喻具备了一种自然而然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
她以“战胜疾病”和“失去战役”为例,指出这些隐喻在我们谈论成功和失败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我们常说某人“战胜了病魔”,形容他们在面对困难或挑战时的坚韧和胜利,而当他们失败时,我们用“失去战役”来表达,强调了失败者在竞争中的努力和挫折。
这些疾病隐喻在我们的思维中引发了一种身体和健康与成功和失败之间的紧密联系。
其次,桑塔格指出疾病隐喻在我们的文化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她认为,疾病隐喻通过将抽象的概念与身体和疾病联系起来,把它们描绘成了一种可以被理解和对待的实体。
这种联系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描述和理解一些复杂的问题。
举例来说,我们常说“这个社会正在腐烂”,“政府是腐败的”等等。
通过将腐烂、腐败等疾病隐喻应用在社会和政府上,我们将抽象的社会问题具象化,让人们更易于理解和讨论。
这种疾病隐喻的使用使我们的语言更加丰富有趣,同时也让我们对于社会问题或政治现象产生了更为直观的认识。
然而,桑塔格也提到了疾病隐喻可能带来的某些负面影响。
疾病隐喻的使用往往会将患者与正常的身体状态进行对比,产生了一种“正常”与“异常”的二分对立。
《疾病的隐喻》与文化研究
《疾病的隐喻》与文化研究《疾病的隐喻》是美国文化研究学者Susan Sontag所写的著名散文集,文中主要探讨了疾病在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和影响。
在文化研究领域中,疾病作为一种生理现象,往往被忽视其文化属性。
但从Sontag的角度来看,疾病不仅仅是生理痛苦,而是一种文化现象,它与文化、社会、政治、历史等方面紧密相关。
在这本书中,Sontag以医学的角度为基础,对疾病提出了一种新的解释方式,她从疾病的象征意义、医学的权威性、疾病与性别、疾病与权力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从疾病的象征意义上来看,Sontag认为,疾病是一种文化隐喻,它往往带有某种象征意义。
例如,在西方文化中,癌症通常被视为一种死亡宣判,因此,可能会给人们带来来自道德上的谴责、自我认同上的缺陷感等。
此外,疾病也可能受到文化的影响而产生不同的象征意义。
在不同的文化中,疾病可能被视为神的惩罚、冥界的使者等等。
从疾病与权力的关系上来看,又可以引出男女性别的话题。
Sontag认为,在性别中,女性往往容易被视为弱者,而男性则被视为强者,因此女性得到治疗和护理的机会较少,更易遭受疾病的“沉默”和忽视。
Sontag因而指出,将性别和疾病联系起来,可以揭示出很多社会的不公和不平等现象,并且呼吁人们在平等的角度上看待疾病和病人。
总之,Sontag在《疾病的隐喻》一书中对疾病及其在文化中所具有的象征意义进行了一番深入的探讨。
她提出的诸多观点不但对医学、文化研究等领域产生影响,同时也引导着我们正视疾病的文化属性,以及文化在疾病中所扮演的角色。
在探讨文化问题时,我们也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和解读,以此更好地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文学作品中的疾病隐喻探析
文学作品中的疾病隐喻是作家在文学作品中使用疾病的比喻来表达某些深刻的思想、感情或社会现象的一种手段。
这种手段能够增强文学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并使作品具有更多的感悟性和深度。
因此,疾病隐喻在文学作品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并且深受读者的喜爱。
让读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作家的思想和感情。
例如,在《愤怒的葡萄》中,阿西莫夫用艾滋病的隐喻来描述苏联社会的腐败和堕落。
在《丧尽天良》中,王小波用癌症的隐喻来描述中国社会的病态和没落。
疾病隐喻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也可以增加作品的感悟性和深度。
例如,在《我的兄弟》中,张爱玲用结核病的隐喻来描述某些人的孤独和绝望。
在《百年孤独》中,加西亚·马尔克斯用感冒的隐喻来描述某些人的浅薄和虚伪。
在使用疾病隐喻时,作家需要注意一些方面,以避免使用不当。
1、应该尽量避免将真实的疾病作为隐喻使用。
这样可以避免对疾病本身产生误解,也能够尊重疾病患者的感受。
2、应该合理使用疾病隐喻。
在使用疾病隐喻时,应该让疾病与文学作品的主题、情节、人物性格等紧密结合起来,以使隐喻更加有说服力。
3、应该注意疾病隐喻的语言表达。
在使用疾病隐喻时,应该注意使用适当的语言表达方式,使隐喻不显得突兀或不自然。
例如,可以使用“疾病般的”、“病痛般的”等表达方式,而不是直接使用疾
病的名称。
4、应该注意疾病隐喻的文化差异。
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对疾病隐喻的使用产生影响,因此在使用疾病隐喻时应该注意文化差异。
总之,疾病隐喻在文学作品中是一种有效的手段,但也需要作家进行合理的使用。
《麦克白》中疾病现象的文化隐喻
《麦克白》中疾病现象的文化隐喻作者:鹿佳妮来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21年第12期摘要:莎士比亚戏剧中的疾病现象俯仰皆是,随着现代医疗科学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莎剧中的疾病现象正被重新认识与阐释。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的《麦克白》涉及众多疾病现象,这些疾病不仅客观描述了人物的身体健康状况,起到了基本的剧作功能,同时具有深刻的文化隐喻,展现了莎士比亚对社会现实与人性道德的认识与反思。
关键词:莎士比亚;《麦克白》;疾病现象;文化隐喻疾病是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常见意象,纵观其戏剧作品,可以发现莎剧中的许多人物都在生理上或是精神上呈现出一种病态特征。
同时,瘟疫等具有传染性的流行病也作为环境描述的一部分在作者笔下得以呈现。
在莎剧中,通常所说的生物学与病理学意义上的疾病不仅是作者为推动情节发展或制造戏剧冲突而做的一般设定,还蕴含着一定的社会文化内涵。
作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麦克白》涉及众多疾病意象。
随着现代医疗科学体系的建立与发展,研究者们对剧中人物展现出的病态生理现象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通常麦克白被认为患有精神分裂,麦克白夫人被认为患有梦游症,其症状与现代医学所定义的神经症的临床表现大体一致。
此外,莎士比亚还在《麦克白》中提到了“摸治”这一医疗手法,为疾病治疗覆上了一层超自然的神秘色彩。
在《麦克白》中,疾病现象“并不仅仅用来表现戏剧人物的健康问题”,在起到表达主题思想、展现人物心理、塑造戏剧冲突、推动情节发展的基本作用外,还“是对社会病态问题的象征或隐喻”。
[1]一、无序的社会文学中的疾病现象常与社会国家联系在一起,一个最常见的隐喻便是认为处于黑暗或陷于危机的社会国家是患了疾病的。
健康的要素之一是身体诸器官的平衡稳定,疾病的重要表征之一是身体诸器官的失衡反叛。
《麦克白》的主要叙事线索是麦克白的叛乱,以及由叛乱引发的社会动荡。
若以身体疾病隐喻社会疾病,那么剧中疾病现象隐喻的便是混乱无序的社会现实。
《麦克白》中疾病现象的文化隐喻
··2021年12月第18卷第12期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Vol.18No.12Dec.2021《麦克白》中疾病现象的文化隐喻鹿佳妮(山东师范大学,山东济南250014)摘要:莎士比亚戏剧中的疾病现象俯仰皆是,随着现代医疗科学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莎剧中的疾病现象正被重新认识与阐释。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的《麦克白》涉及众多疾病现象,这些疾病不仅客观描述了人物的身体健康状况,起到了基本的剧作功能,同时具有深刻的文化隐喻,展现了莎士比亚对社会现实与人性道德的认识与反思。
关键词:莎士比亚;《麦克白》;疾病现象;文化隐喻疾病是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常见意象,纵观其戏剧作品,可以发现莎剧中的许多人物都在生理上或是精神上呈现出一种病态特征。
同时,瘟疫等具有传染性的流行病也作为环境描述的一部分在作者笔下得以呈现。
在莎剧中,通常所说的生物学与病理学意义上的疾病不仅是作者为推动情节发展或制造戏剧冲突而做的一般设定,还蕴含着一定的社会文化内涵。
作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麦克白》涉及众多疾病意象。
随着现代医疗科学体系的建立与发展,研究者们对剧中人物展现出的病态生理现象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通常麦克白被认为患有精神分裂,麦克白夫人被认为患有梦游症,其症状与现代医学所定义的神经症的临床表现大体一致。
此外,莎士比亚还在《麦克白》中提到了“摸治”这一医疗手法,为疾病治疗覆上了一层超自然的神秘色彩。
在《麦克白》中,疾病现象“并不仅仅用来表现戏剧人物的健康问题”,在起到表达主题思想、展现人物心理、塑造戏剧冲突、推动情节发展的基本作用外,还“是对社会病态问题的象征或隐喻”。
[1]一、无序的社会文学中的疾病现象常与社会国家联系在一起,一个最常见的隐喻便是认为处于黑暗或陷于危机的社会国家是患了疾病的。
《疾病的隐喻》读后感
《疾病的隐喻》读后感疾病作为一种生命现象,是和人类共始终的。
它不仅是医学关注的范畴,同时广泛渗透于社会、文化、哲学、艺术以及日常生活的诸多领域当中。
遭遇疾病、承受疾病、战胜疾病是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有的经验,而疾病常常被用作隐喻,来使对社会腐败或不公正的指控变得活灵活现。
在许多文章中,疾病常被隐喻为民族肌体的强健或衰败。
如大作家鲁迅先生,在他的作品中,描写“疾病”从来都不只是为了表现个人的身体痛苦,而是蕴含着丰富的形而上意味。
其笔下的疾病描写始终不止于身体的疾病本身,而是从身体指向精神,从个人指向民族。
“病”成为整个民族精神状态的隐喻;无论是曹禺笔下的“身体孱弱”,还是沈从文笔下的“神经衰弱症”都不是一种实指,而是被当作对封建文明、传统文化或者现代都市文明的一种批判性隐喻。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常常有用疾病来当做隐喻的例子,如文革时期的“四人帮”被喻为“中国的毒瘤”;当一个老奶奶拿她调皮的小孙子没办法的时候,常常会把他称作“小瘟神”等。
或因为患有某些疾病,尤其是传染性疾病,就被周围的亲人朋友议论,疏远,甚至排斥的例子。
如性病,当某个人得了这方面相关疾病,就如被判了罪,各种能想到的污秽词语用在他身上似乎都不为过,该人之前的好名声或光辉事迹都可能因为得了这类病而变得一文不值;有一种疾病对于中国人来说,隐喻后所带来的后果似乎更具有典型意义,那就是乙型肝炎。
在中国有很多乙型肝炎的病毒携带者,在诸如入学、考公务员、入伍等等需要严格身体体检的时候,这样的人往往就是最不幸的人。
一旦检验的结果公布,他们的生活就会立刻发生变化。
吃饭的时候,人们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他们,小心翼翼地盯着碗里生怕一个吐沫掉进去让自己一命呜呼。
住宿的时候,没有人愿意和一个这样的人住在一起。
尽管“乙型肝炎的病毒携带者”和“乙型肝炎患者”有很大的区别。
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来说,如果不是他们的“秘密身份”暴露,没有人知道他们的身体情况,与周围人相处并无差异,但当被人所知,从此在健康这个问题,许多携带者自己也会觉得永远低人一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疾病:作为一种文化隐喻
书评人:陈蓉霞
《疾病的隐喻》,[美]苏珊·桑塔格著,程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15.00元
以今年刚出现的非典病例为例。
不幸的患者被媒体称之为“宋某”等,这至少是对人的一种不尊重。
为何不能称呼他们是“杨先生”或“魏女士”之类呢?难道他们的人格因患上此病而打了折扣以至只能以这种方式被媒体提及?在此意义上,疾病的隐喻所涉及的不只是一个学术层面上?
记得上世纪80年代,日本电视剧《血疑》曾风靡一时。
片中的女主角患上了不治之症———白血病,于是,她的形象平添了一份特有的柔美、凄楚,赢得了观众的同情之泪。
难以想象编导会让这位花季少女患上诸如乳腺癌、子宫癌等疾病。
可见,疾病背后有着耐人寻味的文化意蕴、审美指向。
《疾病的隐喻》带来的就是对这种文化意蕴的沉思。
在书中桑塔格反思并批判了诸如结核病、爱滋病、癌症等如何在社会的演绎中一步步隐喻化,从“仅仅是身体的一种病”转换成了一种道德批判,并进而转换成一种政治压迫的过程。
顺便提及,作者本人是一名癌症康复者,想必她对此有着独到的亲身体验。
此外,译者还为本书加上了不少有用的注解,从而增加了阅读的信息量。
在抗生素发明之前,结核病与癌症一样是不治之症,然而,两者却有着截然相反的文化和审美意向。
这也许是因为,结核病通常出现在某个特定器官,如肺部,而癌症却可发生在全身任何一个器官;结核病的症状有起有伏,苍白与潮红,亢奋与疲乏交替出现,而癌症带来的却是病情的持续加重;结核病的症状从一开始就公开亮相,咳嗽、发烧直至手帕上的血,毫无遮掩,而癌症却诡异莫测,犹如伺机而动的毒蛇,一旦明显暴
露治疗为时已晚;结核病能带来情绪高涨、胃口大增、性欲旺盛,而癌症则使人食欲消退,性欲大减;结核病最终使躯体变成痰、粘液直至血,而癌症却使躯体组织变成无法消除的硬物;最后,结核病加速燃烧了生命,使生命超凡脱俗,使死亡似乎具有了一定的审美意味,而癌症却是残酷地折磨、耗尽生命,癌症带来的死亡一点都不具有“浪漫”色彩。
难怪在19世纪的文学作品中,结核病常常被赋予浪漫主义色彩。
诗人拜伦对朋友说:我宁愿死于痨病。
因为这种凄美的死法能博得女士们洒上一掬同情之泪。
不仅如此,癌症还有心理学层面上的负面描述。
它被认为与某种心理失调有关,这就是焦虑、沮丧,对情感和性欲的过度压抑等。
显然,这样的人格一点都不具可爱之处。
癌症源于局部细胞的无限制疯狂增长,因而它象征着无序、失控。
癌症还象征了工业文明种下的一枚恶果,表现为环境中致癌因素的存在,营养过剩,不良生活方式等。
遗传学研究表明,癌症还与特定的基因有关,这几乎具有宿命论的色彩。
不幸撞上此运的癌症患者不由得发出辛酸的质问:为什么是我?而死亡率更高的心脏病患者却不见得会这样质问。
言下之意,这是命运的一种不公正嘲弄。
可见人们谈癌色变,或干脆讳莫如深,固然与癌症本身的病程有关,但也与它所携带的负面意义有关。
不由得想到歌星梅艳芳,她当众承认自己患上子宫颈癌,尽管早有专家告诫这种病的相关因素之一是不洁性生活。
这种勇气着实可嘉,因为它是对癌症所有负面隐喻的公然挑战。
艾滋病是20世纪后期降临的一场灾难,由于它在起源、感染方式、易感人群及病症等方面的特殊性,更使它成为一种文化意义上的疾病。
首先,艾滋病起源于古老、不发达的非洲,它几乎就是对现代西方文明的一种挑战;其次,它的传播方式与性行为、尤其是反常的性行为有关,当它在欧美最初出现时,主要集中于男人的同性恋群体;最后,它的发病过程惨不忍述。
理所当然地,艾滋病在某种意义上被看作是性放纵的结果,是对当今极度享乐的生活方式的一种控诉。
有意思的是,医学的进步(如避孕手段、抗生素等)曾使得人们无须承担性行为导致的后果,但艾滋病的出现却使得天平又摆向了
另一侧。
性行为本身是为了及时行乐或孕育生命的,这两者差不多是织就生命意义的经纬,于是,对性的担忧当然使现代人的生活充满了不安全感。
想想,血液和体液———本是生命的象征,现在却成了污染的载体。
难怪艾滋病承受了如此严厉的道德评判。
于是,回归家庭,忠于一夫一妻制,远离异常性行为,杜绝各种恶习(如吸毒等),这些保守主义热衷提倡的说教,终于又赢回了它的价值。
但情况的另一面却是,严肃的舆论又拒绝以防范艾滋病之名来推销道德说教。
就连教会人士(如保守的特雷莎修女)也反对艾滋病是上帝的惩罚这一说法。
在我国,早期曾有爱滋病这一译法,暗指由爱滋生的病,现在已遭废弃,而代之以中性化的说法———艾滋病。
作为防范艾滋病的措施,安全套的使用被大张旗鼓地推出,这本身就是一种价值中立的做法。
对艾滋病的这一双重态度,在我看来,正反映了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在道德观上的分裂:一方面,是鼓励及时行乐、潇洒走一回的消费观;另一方面,又是提倡拼命工作、远离各种诱惑的伦理观。
疾病的隐喻提示我们,作为生理学层面上的疾病,它确实是一个自然事件;但在文化层面上,它又从来都是负载着价值判断的。
对于前者,合适的语言是医学术语,错误的使用就会导致误诊;对于后者,合适的语言是伦理规范,使用不当,就会使病人承受超出生理范围的负担。
以今年刚出现的非典病例为例。
不幸的患者被媒体称之为“宋某”等,这至少是对人的一种不尊重,它背后暗含了什么,想必读者可自行体会。
其实,他们只是社会中的普通成员,为何不能称呼他们是“杨先生”或“魏女士”之类呢?难道他们的人格因患上此病而打了折扣以至只能以这种方式被媒体提及?在此意义上,疾病的隐喻所涉及的不只是一个学术层面上的问题,它就发生在现实生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