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就业权益保护相关法规

合集下载

就业权益保护

就业权益保护

就业权益保护在当今社会,就业是每个人都要面临的重要问题。

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计和发展,还涉及到一系列的权益保护。

然而,许多人在求职和就业过程中,对自己应有的权益并不十分清楚,或者在权益受到侵害时不知道如何维护。

因此,了解和掌握就业权益保护的知识至关重要。

就业权益是指劳动者在就业过程中依法享有的权利和利益。

这包括但不限于平等就业权、获得劳动报酬权、休息休假权、劳动安全卫生保护权、职业培训权、社会保险和福利权等。

平等就业权是就业权益中的首要权利。

这意味着劳动者在求职过程中,不应因为种族、性别、宗教信仰、年龄、残疾等因素而受到歧视。

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劳动者的能力和素质进行公平选拔和录用。

但在现实中,我们仍能看到一些不平等的现象。

比如,某些企业在招聘时明确限制只招男性或只招特定年龄段的人员,这显然是对平等就业权的侵犯。

获得劳动报酬权是劳动者付出劳动后应得的回报。

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按时、足额支付工资。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支付,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

同时,用人单位还应当支付劳动者加班工资、津贴、补贴等。

然而,有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故意拖欠员工工资,或者通过各种手段变相降低员工的薪酬待遇,这都是不合法的行为。

休息休假权是保障劳动者身心健康的重要权利。

劳动者有权按照法律规定享受法定节假日、带薪年休假、病假、产假等休息休假时间。

但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强迫员工加班加点,甚至剥夺员工的正常休息时间,这严重损害了劳动者的身心健康。

劳动安全卫生保护权也是不容忽视的。

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预防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

如果工作环境存在安全隐患,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进行整改。

职业培训权对于劳动者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用人单位应当有计划地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这不仅有助于劳动者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也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国家就业政策及法律法规

国家就业政策及法律法规
同时也要看到,即使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我国职业技术类学 生的就业率还是比较高的。毕竟高层次、高学历的人才需求还是少数, 大部分的工作岗位需要技能型、技术型人才来承担,这与职业技术类 学校的培养日标是一致的。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2.1 我国的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
2.1.2 毕业生应了解的就业方针、原则
下一页 返回
2.1 我国的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
2.国家扶持 党和政府对就业工作十分重视。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在全国再就业
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作为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事 来抓。此外,随着我国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大力调整经济结构, 大量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科教兴国和可持续 发展战略等,都为毕业生提供了自我发展的大好契机,为就业和创业 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3.发展趋势 就业形势的发展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 (1)从所有制结构上看国家采取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及非公有制 经济发展的政策,为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间,私 营、个体经济成为增加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特别是对于职业技术类 学生来说,很多私营企业非常需要技术型人才,中职生也可以利用自 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创业,搞个体经营。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2.1 我国的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
2.1.3 促进就业的政策和措施
就业政策是党和政府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和历史阶段为促进经济发展 和社会进步,为劳动者创造就业条件、扩大就业机会所制定的行为准 则。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为了使毕业生就业工作适应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保证大中专毕业生具有更多的就业机 会和更优越的就业条件,进行了一系列就业制度的改革,制定了适应 新的形势的就业政策。各类学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是党和国家就业政策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指导毕业生就业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生劳动就业权益与法律保障

大学生劳动就业权益与法律保障

大学生劳动就业权益与法律保障作者:李增艳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06期摘要: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由于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录用不公平、法律意识淡薄等方面的问题,造成大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比较普遍,本文旨在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有关劳动就业的一般常识与法律问题,帮助大学生化解就业过程中的法律风险,全方位维护大学生就业中的合法权益,为大学毕业生成功顺利就业助一臂之力。

关键词:大学生劳动就业权益法律保障一、大学生劳动就业权益受侵害的现状作为刚从校园跨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一方面对就业环境以及相关的法律不了解,迫于就业压力与求职心切,往往在自身的合法权益遭到损害时,忍气吞声,消极应对。

另一方面由于体制、观念、市场机制等方面的原因,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中,大学生就业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非常普遍。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一)大学生就业中的受歧视现象严重。

用人单位基于职业合理需要外的其他因素的差别,而给予大学生区别对待,从而侵犯大学生就业平等权的行为。

如招聘职位要求必须有工作经验、毕业于211工程高校等条件为大学生的求职设置种种障碍,在实际生活中,最为普遍的是:学历歧视、健康状况歧视、地域歧视以及性别歧视。

(二)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频陷就业陷阱。

有些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的相关规定,通过隐瞒、欺骗等各种手段侵犯大学生人身财产利益的行为。

常见的有以高薪为诱饵,实施虚假招聘。

还有的巧立名目,违规收费,强行向大学毕业生收取各种名目的报名费、考试费、押金、培训费等,并无条件地延长试用期,致使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严重侵害。

(三)用人单位随意变更劳动关系。

由于用人单位处于强势地位,导致随意更改就业协议内容、不实际履行就业协议条款,甚至随意解除就业协议。

如个别单位在试用期、见习期上做足了文章,很多时候是用而不录。

当大学生上岗后,之前约定的待遇得不到兑现或不完全兑现,损害了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草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草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草案)劳动合同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就业,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推动经济发展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制定本法。

第二条国家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多渠道扩大就业,逐步实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的目标。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发展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目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制定促进就业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通过发展经济和调整产业结构、规范人才和劳动力市场、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完善就业服务、提供就业援助等措施,创造就业条件,扩大就业机会。

第五条劳动者依法享有平等就业和自主择业的权利。

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年龄、身体残疾等因素而受歧视。

第六条用人单位依法享有自主用人的权利。

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第七条国务院建立全国促进就业工作协调机制,研究就业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协调推动全国的促进就业工作。

国务院劳动保障部门具体负责全国的促进就业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促进就业工作的需要,建立促进就业工作协调机制,协调解决本行政区域就业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共同做好促进就业工作。

第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履行促进就业职责中,应当简化审核、登记等手续,提高办事效率,为劳动者自主择业、自主创业提供便利。

第九条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协助人民政府开展促进就业工作,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劳动权利。

第十条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对在促进就业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政策支持第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把扩大就业作为重要因素考虑,统筹协调产业政策与就业政策。

大学生就业权益与法规政策

大学生就业权益与法规政策

第二节 大学生就业权益保护
毕业生就业权益保护的
1 原则
毕业生就业权益保护的
3 方法
大学生就业权益保护
毕业生就业权益保护的
2 途径
大学生的就业权益及义务
毕业生就业权益保护的原则
双赢原则
在就业过程中,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方都应以避免意气用事,相互猜忌,并通过适当的渠道解 决就业过程中的分歧,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实现个人职业发展与企业发展的“双赢”。
就业协议
是为了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3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受到《普 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的保护。
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
(二) 就业协议与其他相关合同
劳务合同
劳务合同通常意义上是指雇佣合同,是平等主z体zz公zzz民zz之zz 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以提供劳务为内 容而签订的协议,是受雇人为雇佣人提供服务的合同,
对用人单位的要求
规定用人单位要如实介绍本单位的情况,明确对毕业生的要求及使用意图做好各项接收工作。 凡取得毕业资格的毕业生,用人单位不得以学习成绩为由提出违约,未取得毕业资格的结业生,本协议无效。
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
(二) 就业协议书的主要内容
1. 内容及要求
对学校的要求
学校作为签约的一方要实事求是地向用人单位介绍毕业生的情况,做好推荐工作。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学校 具有管理职能,该职能要求学校根据国家的就业方针政策和学校的规定,对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就业协议书进 行形式和内容上的审核,做好派遣工作。
接受就业指导与服务是每个毕业生享有的权利。 毕业生应充分利用该权利通过学校就业指导中
心、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获得就业指导,帮助自 己早日找到适合的职位。

就业权益与法律保障pptx

就业权益与法律保障pptx
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和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02
劳动法律制度
劳动法律制度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劳动法律制度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 律制度的总称。
特点
劳动法律制度具有普遍适用性、强制性、规范性和稳定性等特点,旨在保障劳动 者权益、维护劳动秩序和促进经济发展。
劳动法律制度的体系与内容
就业促进法律制度的意义与作用
意义
就业促进法律制度的实施,可以保障劳动者的就业权益,促 进就业机会的平等和充分,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作用
通过立法和执法,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管,保障劳动者权 益,提高就业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04
劳动保障法律制度
劳动保障法律制度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劳动保障法律制度是指国家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法律法规来保障劳动者权 益的法律制度。
劳动法律制度的意义与作用
意义
劳动法律制度是保障劳动者基本权益的重要法律制度,是国 家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作用
劳动法律制度规范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行为,维护了劳动 者的基本权益,保障了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促进了劳动资 源的合理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03
就业促进法律制度
就业促进法律制度的定义与特点
完善劳动法律制度
制定和完善劳动法律法规,明确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为保障劳动者权益提供法律依据。
建立健全劳动法律法规的修订和解释机制,及时反映和解决 劳动争议和社会问题。
加强执法监督,提高执法水平
建立健全劳动监察和执法监督体系,加强对劳动法律法规 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保障劳动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
就业权益的内容与特点

常飞云——大学生就业相关法律法规

常飞云——大学生就业相关法律法规
• 违约金数额过高,学生无力承受
• (三)空白条款
• 空白条款多为试用期、月薪、违约金等不宜由格式就 业协议规定的事项,但事关毕业生切身利益
• 尽量约定明确和完善,减少空白,防止就业后的岗位 或待遇与毕业生期望大相径庭
• (四)补充协议
• 可在格式协议书外单独签署
• 可能会出现一些有损毕业生 权益的内容:如……年内不 允许考研究生或公务 员;……年内不得生育子女 等。
七就业协议的解除双方协商解除可约定解除的法律后果如是否需要赔偿要在就业方案上报省教育主管部门前进行否则需要办理改派手续需要办理改派手续需要办理改派手续双方协商解除双方协商解除可约定解除的法律后果如是否需要赔偿可约定解除的法律后果如是否需要赔偿要在就业方案上报省教育主管部门前进行否则要在就业方案上报省教育主管部门前进行否则单方面解除单方面擅自解除违约单方面依法或依协议解除不属违约但双方可能对解除是否依法或符合协议有争议可能对解除是否依法或符合协议有争议可能对解除是否依法或符合协议有争议单方面解除单方面解除单方面擅自解除单方面擅自解除单方面依法或依协议解除单方面依法或依协议解除违约违约不属违约但双方不属违约但双方八违约责任及毕业生违约的后果?就业协议书一经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签署即具有法律效力任何一方不得擅自解除否则违约方应向权利受损方支付协议条款所规定的违约金
用人单位无故要求解约
• 毕业生、用人单位签订协议后,任 何一方不得擅自毁约。如用人单位 无故要求解约,毕业生有权要求对 方严格履行就业协议,否则用人单 位应对毕业生承担违约责任,支付 违约金,毕业生有权利要求用人单 位进行补偿。
九、就业维权建议
(一) 端正求职心态 (二)掌握政策、熟悉
法律 (三) 全面了解用人
2、无效就业协议的种类

大学生就业权益保护

大学生就业权益保护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大学生作为劳动者,有权参加社会保险并享受相应的福利 待遇。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规定,为大 学生办理社会保险手续,并按照规定支付相应的保险费用 和福利待遇。如果企业未按规定办理社会保险手续或未支 付相应的保险费用和福利待遇,大学生可以向劳动监察部 门投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对未来的展望和建议
展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大学生就业权益保 护将越来越受到重视。未来,政府将进一步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力度;高校将 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企业将更加注重人才的长期发展,提供更 好的职业发展平台;社会各界将更加关注大 学生的就业问题,形成更加良好的就业环境 。
自己的权益,获得了一份满意的工作。
案例二:大学生工资待遇低的维权之路
总结词
工资待遇是劳动者在工作中所获得的报 酬,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等。
VS
详细描述
小李是一名大学生,毕业后进入了一家企 业工作。然而,他发现自己的工资待遇非 常低,远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小李开始 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发现自己的权益受到 了侵害。他与企业进行了多次沟通协商, 最终成功地提高了自己的工资待遇,获得 了公平的待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引导大学生了解劳动法律法规和 政策,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培养大学生的法律素养,使其具 备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
益的能力。
05
案例分析
案例一:大学生遭遇就业歧视的维权之路
总结词
就业歧视是指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对求职者进行不公平对待,导致求职者无法获得公平 的就业机会。
详细描述
小张是一名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他发现很多企业都明确表示不招聘应届毕业生,或 者对非本地户籍的求职者存在歧视。小张认为这是不公平的,于是他开始搜集相关法律 法规,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企业的义务。通过与企业的沟通协商,小张最终成功地维护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为了促进就业,促进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相协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下面是促进法的详细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政策支持第三章公平就业第四章就业服务和管理第五章职业教育和培训第六章就业援助第七章监督检查第八章法律责任第九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就业,促进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相协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制定本法。

第二条国家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多渠道扩大就业。

第三条劳动者依法享有平等就业和自主择业的权利。

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歧视。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制定促进就业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通过发展经济和调整产业结构、规范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提供就业援助等措施,创造就业条件,扩大就业。

第六条国务院建立全国促进就业工作协调机制,研究就业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协调推动全国的促进就业工作。

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具体负责全国的促进就业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促进就业工作的需要,建立促进就业工作协调机制,协调解决本行政区域就业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共同做好促进就业工作。

第七条国家倡导劳动者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提高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自谋职业。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简化程序,提高效率,为劳动者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提供便利。

第八条用人单位依法享有自主用人的权利。

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的,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第九条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协助人民政府开展促进就业工作,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劳动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权益保护法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权益保护法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权益保护法全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权益保护法》就业年龄我国最低就业年龄为16周岁。

严禁使用童工,对违反规定招用了童工的单位或个人,由劳动部门责令其将童工送回原居住地,所用费用,全部由用人单位负担,并视情节给予行政处分或罚款。

劳动者应享有的权利(1)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2)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用人单位应当按月以货币形式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工资,不得无故拖欠或克扣工资。

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婚丧假期间及社会活动期间也应当有权利取得工资。

(3)有休息、休假的权利。

用人单位应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天,每日工作不应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不应超过44小时。

如果用人单位由于生产需要而延长工作时间,应与劳动者协商,每天最长不超过3小时。

(4)有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5)有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

(6)有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

(7)有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8)有权拒绝用人单位强令冒险作业的权利。

劳动者应履行的义务(1)努力完成劳动任务。

(2)遵守劳动纪律,维护用人单位的财产安全。

(3)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制度。

未成年工和女职工的特殊保护(未成年工指已满16周岁而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

)(1)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和重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及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不得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及重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2)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和重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对怀孕7个月以上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女职工生育享受产假不得少于90天。

对哺乳未满周岁婴儿的女职工,不得安排从事重体力劳动强度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3)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和重体力劳动强度劳动,以及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

用人单位须对未成年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确定劳动者最低工资标准的参考因素(1)劳动生产率和就业状况。

(完整版)就业保障制度

(完整版)就业保障制度

(完整版)就业保障制度1. 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变革,就业问题成为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为了保障每个人的就业权益,建立健全的就业保障制度势在必行。

2. 目标就业保障制度的目标是为每个劳动者提供一个稳定的就业环境,并且能够帮助劳动者在就业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得到支持和帮助,以确保其基本生活和权益的保障。

3. 内容就业保障制度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3.1 就业机会推动政府应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推动经济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同时,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就业创造。

3.2 劳动合同保护建立健全的劳动合同制度,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明确劳动条件和权益的约定,减少不正当解雇和违法用工现象的发生。

3.3 基本工资保障确保劳动者享有合理的基本工资,以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并结合物价和经济水平调整,以确保工资水平与生活成本的平衡。

3.4 劳动争议解决机制建立健全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为劳动者提供公正、公开、高效的解决途径,以维护劳动者的权益和社会稳定。

3.5 培训和再就业服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并为失业人员提供再就业服务和援助,帮助他们尽快重新就业。

3.6 职业安全和劳动保护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和劳动保护工作,提高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保障水平,减少劳动灾害事故的发生。

4. 实施机制与监督建立健全的就业保障制度需要政府、企业、劳动者和社会各方共同参与。

政府应加强对就业保障政策落实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同时,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定明确的责任和义务,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

5. 结论就业保障制度的建立是保证每个人的基本权益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措施。

只有建立完善的制度,才能为劳动者提供一个公正、稳定和有保障的就业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解释一、引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是我国政府为了促进就业、保障劳动者权益和调整劳动关系而颁布的一部重要法律。

本文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进行深入解释和探讨,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部法律。

二、总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从总则中明确了促进就业的基本原则和政府、企业、个人的权利和义务。

其中,尊重劳动者的权利和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我国政府将促进就业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政策,而企业和个人也有着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这为我们的就业问题提供了明确的政策指导和依据。

三、就业服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中还规定了就业服务的内容和方式。

政府将提供就业指导、职业培训等服务,并建立健全的就业信息系统和公共就业服务机构。

这些规定为求职者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资源,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好的招聘环境,从而促进了双向选择,更好地满足了供需双方的需求。

四、就业创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对于鼓励和支持创业也有着明确的规定。

政府将出台扶持政策,提供创业培训和金融支持,为创业者提供更多的保障和便利。

这一部分内容的出台,为更多的人提供了创业的机会和评台,也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更多的活力和创新。

五、劳动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还对劳动关系进行了细致的规定,包括劳动合同、薪酬、劳动保护等内容。

通过这些规定,既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加稳定和健康的用工环境。

这体现了政府的立法理念和民生情怀,也为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六、结语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的解释和讨论,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部法律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

政府将促进就业作为一项重要政策进行推进,为劳动者和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作为个人,我们也应该更加积极地参与和支持这一政策的实施,共同推动我国的就业和经济发展。

希望本文能够为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的理解提供一些帮助。

第六讲就业权益与法规保护PPT课件

第六讲就业权益与法规保护PPT课件
不一会,一个自称姓陈的负责任接待记者。并在得知记者为高中毕业,没 有特长之后,给记者推荐了10多个工作,但当记者具体问公司名称的时候,该负 责人说“你还没交钱不能告诉你,你知道我们是靠信息吃饭的”。随后要求记者 登记身份证,记者说没带,就说没带也没关系,交50元钱。记者交钱之后,陈某 说没有发票,只有收据,而且说公司章在总公司,因此也没有盖章。
– 个人信息保护。简历信息中不要主动透露与求职无关的信息, 如健康状况、家庭状况、婚姻状况、个人照片等。联系方式 应以电子邮件为主。
9
非法中介
案例7: 某报记者接到反映某“友诚”房地产公司做起了职业介绍,于是假扮求职者
暗访。 记者来到这家房地产公司后,发现门外贴满了各种招聘信息,但是办公 室里空摆这两套椅子,不见人影,墙上贴着一张营业执照复印件,经营范围写名 为房产服务,没有发证日期,也没有发证机关盖章。
第六讲 就业法规与权益保护
1
学习目标
能够识别求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陷阱及自我保 护
能够正确签订就业协议或劳动合同,维护自身 权益
能够识别试用期可能遇到的陷进,进行自我保 护
能够正确识别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的侵权事件, 维护劳动权益。
2
一、求职陷阱与自我保护
网络招聘的风险
– 虚假信息 – 个人信息滥用 – 传销骗局
不断发布信息,收取登记费、中介费,用人单位得到大量劳动力,然后 不停的“炒”试工者“鱿鱼”,达到免费或廉价使用劳动力的目的。 中介与用人单位和培训学校串通行骗。即中介收取中介费把求职者介绍 到用人单位,用人单位以需要培训为名将求职者介绍到指定学校参加培 训,求职者交纳培训费,求职者培训上岗发现所做的工作根本无法完成, 或在求职者培训完成上班之前找各种理由将求职者辞退。

大学生就业权益的法律保障

大学生就业权益的法律保障

大学生就业权益的法律保障大学生在保护自己的就业权益时要做到的很重要的两点就是了解有关就业政策和法律规定,增强法律意识以及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因此在了解了就业权益的基本内容后,大学生还要了解一些最基本的与就业相关的法律常识,这样才能在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时,知道用相应的法律知识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一、与大学生就业有关的法律法规(一)《劳动法》1994年7月5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了《劳动法》,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这是一部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

毕业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必须掌握该法律的有关内容,才能避免自己的权益遭到侵害。

《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劳动法》还对劳动者工作时间以及延长工作时间等做了相应的规定。

鉴于新颁布的《劳动合同法》在保护劳动者权益方面做了很多的规定,此处不再赘述。

(二)《劳动合同法》2007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劳动合同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这是一部调整平等主体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的法律。

毕业生正式报到后与用人单位签定的劳动合同也应符合《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因此,在与用人单位签定劳动合同前,应对《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进行了解,特别是订立阶段的有关注意事项,以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劳动合同法》规定了其调整对象和适用主体,从相关法条可以看出,劳动合同法调整通过劳动合同建立的劳动关系,即凡是通过合同而形成的劳动关系,由劳动合同法调整,其他的则不予调整。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只有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才适用劳动合同法。

其次,劳动合同法的适用主体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就业权益保护相关法规
就业权益保护是指国家为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而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

以下是中国相关的就业权益保护法规的简要概述:
1. 《劳动法》:《劳动法》是中国最基本的劳动法律法规,对劳动关系的建立、解除、变更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规定。

它规定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并明确了劳动者与雇主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2. 《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是我国劳动法领域的重要法规,主要规定了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解除等方面的规定,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确保劳动关系的稳定和公平。

3.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该法规定了劳动争议调解和仲裁的程序和规则,为劳动者提供了一种解决劳动争议的有效途径。

劳动者可以通过调解或仲裁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该条例规定了劳动保障监察的职责和权限,保障劳动者的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

它对雇主进行监督,确保其履行劳动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的规定。

5. 《劳动保险条例》:该条例规定了劳动保险的实施范围、参保条件、缴费义务和待遇支付等事项。

它为劳动者提供了社会保险保障,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

6. 《就业促进法》:该法旨在促进就业,保障劳动者的就业权益。

它规定了政府的职责和义务,支持和鼓励各类经济组织和个体劳动者创造就业机会,并提供就业援助和就业培训等服务。

7.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该条例规定了职工带薪年休假的
条件和程序,保障劳动者享受休假的权益,维护其身心健康。

这些法规都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的平衡和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劳动者应当了解自己的权益,并合法维权。

同时,雇主也应遵守相关法规,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共同营造良好的劳动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