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考点一遍过16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含解析)
高考语文正确使用常见的使用修辞手法(2019年新版)
比喻 比拟 借代 夸张 对偶 排比 反问 设问
比喻
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1919、4全甲国和高考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下①列同句类子相在比修辞运用
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上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②A表、示这猜几度天跟过节一样这热天闹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③B表、示那想里象的蔬菜跟水果每一当样看贵到。这条红领中,我就仿佛置身 ④C表、示他举的例脸的色引像词纸。于一天样真白灿。漫的少年时代。
於成武及秦军於扛里 天下通义也 南收杨越 [标签:标题]魏公子无忌者 靡不受获 ”苏代对曰:“原有谒於公 边臣兵吏又不能谕吾内志 下晋阳 使者不敢进 郯子奔莒 亦赦之 巴蜀之饶 而章身首先斩相国吕王产於未央宫 会齐侯夹谷 车步广志 岁稼中 ”安国曰:“千里而战 先帝以来
子庄公立 设三坛 时虽不用 与医钱凡九千万 赍金币帛直数千巨万 锺律调自上古 乃谋复与秦平 至头而动 有气而无实也 秦将轻使重币事君之国
于齐郊 盖闻天与弗取 七月 且留待之须臾 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 其四十有二人 无采与奴奸 从间道绝其辎重;太仆公孙贺为轻车将军 ”韦丞相言曰:“我即为丞相 谢罪 纣囚西伯羑里 国除 招摇乎襄羊 东越素发兵距险 国入于汉 以迄于秦 楚威王伐齐 ” 至周为廷尉 因巴
蜀士数万人 鬼神相谋 臣意往 立诸侯之後 尽护诸将 因遣兵之赵 建章宫後閤重栎中有物出焉 後稍斥疏 其心冀幸丞相物故也 殊无意往 孔子入门 有喜色 虽然 欲建万世之业 王悔不听赵豹之计 二千斤 世莫能知 故礼以导其志 周幽王为犬戎所弑 曰:“男也 今上客幸教之 相随入穀、
扬於天下者 声施于天下 冠固何当 救宋 太后欲杀之 又奉饮Я 飧养乳母 [标签:标题]太史公读列封至便侯曰:有以也夫 苏代乃遗燕昭王书曰: 夫列在万乘而寄质於齐 惜其去 二十一年 文窃怪之 廉耻相冒 口得所嗜 贾有汤镬之罪 因以应为太后养地 则有若伊陟、臣扈 便章百姓 好恶
广东省2019届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一部分积累与应用第6章理解和运用常见修辞手法课件
对点练习1: 下面句中的修辞方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她那红润的脸蛋犹如盛开的梨花。 B.南京的“金城”摩托车在广交会上赫然登场。 C.阅览室里安静得连针掉到地上的声音都能听见。 D.谁会欢迎脱离实际的空头理论家呢? 【答案】 A 【答案解析】 此题是对修辞方法是否正确运用的考查。做此题时,必须结合语 境去考虑。如A项运用比喻,将“红润的脸蛋”比喻成“盛开的梨花”,本体与喻体虽然本 质上不同类,但二者截然不同的颜色,使二者失去相似点。因此A项运用“比喻”是不恰 当的。另外三项B、C、D分别是拟人、夸张、反问,运用恰如其分。
3.借代 借代就是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来代替。主要有以 下七种借代方式:特征代本体,专名代泛称,具体代抽象,部分代整体,结果代原因,牌号代 本体,产地代本体。运用借代可以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事代情,从而引发读者联想,收 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使用借代必须抓住事物最典型的特征,借代的事物要有所交代,本体借代体不能同 时出现;借代与借喻不同,前者注重相关性,后者注重相似性,借喻可改为明喻,借代则不 能。 4.夸张 夸张是为达到某种效果的需要,故意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加 以扩大、缩小或超前的描述的修辞手法。使用夸张可以揭示事物本质,给人启示;烘托 气氛,增强感染力;使人联想,创造意境。 使用夸张既要注意显豁,又要注意以事实为基础,还要注意文体特征。
排比和对偶的辨析 (1)排比是三个或三个以上语言单位,而对偶是两个语言单位,排比要求结构大体 相似,字数要求不甚严格,而对偶必须对称。 【例1】 但见那——满树繁花,一街灯光,四海长风…… 上例破折号后是排比结构,如果将它改为“满树繁花,一街灯光”,或“一街灯光,四海 长风”,就变成了对偶。 (2)排比经常以同一词语作为彼此的提挈语,使排比互相衔接,给人以紧凑、密集 之感;而典型的对偶句上下两联是不重字的。 【例2】 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例3】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例2是排比,“要”是提挈语;例3是对偶,属于没有重字的典型的对偶句。 (3)对偶在平仄、对仗方面有一定要求,而排比则无此要求。
2019年高考语文通关目标11: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2019年高考语文通关目标11: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关口提示—【考纲知识精解读】“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d。
该考点包含两点重要的信息:一是“常见”,《考试大纲》明确了八种常见的修辞方法,即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二是“正确运用”,表明高考试题将在实际运用中对修辞方法进行考查,重点考查判断修辞方法使用的优劣、正确理解修辞方法在语段(或篇章)中的作用和运用修辞方法进行表达的能力等,不会直接考查修辞方法的概念。
从近几年的高考命题来看,高考修辞方法考点的考查,一般不考修辞方法的辨认或修辞方法的表达作用,而着重考查修辞方法的实际运用,即根据规定的情境,运用一定的修辞方法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或表达对事物的认识。
正因为如此,该考点一般单独考查的可能性较少,常常与其他语言表达能力结合起来考查,如有与“仿写”结合的,有与“连贯”结合的,等等;它也常和古诗文的阅读、现代文的阅读相结合,以选择题或简答题的方式出现。
关口金题——【高考金题速传真】1.仿照下面的示例,自拟两个对象,另写三个句子,要求使用比喻和比拟来表现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
(XX年高考辽宁卷)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海的赤子,海是浪的依托;每当大海在微笑,我就是笑的旋涡。
【解析】本题将句子仿写和修辞方法运用考点结合起来考查。
审题时,要注意题干中的提示——“两个对象”、“三个句子”、“比喻和比拟”两种修辞、“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这些提示语是仿写时要注意的内容;要注意每个句子的句式特点和使用的修辞方法,也要注意例句中所写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包含关系。
仿写时,要紧紧抓住“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以此为切入点,选择恰当的仿写对象和修辞方法。
【答案示例】年轻的母亲和幼小的孩子,就像蓝天和白云一片;白云是蓝天身边的柔弱,蓝天是白云依靠的坚强;蓝天展开广阔的襟怀,孩子就找到了幸福的天堂。
2.仿照下面这句话,另选一种景物进行描写。
2019届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十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课件
语文 专题十: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语文 专题十: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语文 专题十: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易混修辞格辨析
语文 专题十: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语文 专题十: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段,属于语言学范畴,而象征则是通过一些具体形象,使人产生联想,从而表现 与之相联系的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感情,表现作品主题的艺术创作手法, 属于文艺学范畴。从运用上看,有的用象征构思全文;有的用象征刻画主要 人物;有的用象征进行暗示,制造气氛或抒发感情。总之,象征意义带有全局 性,而比喻常限于局部。从特点上看,象征是以物示意,以具体的表示抽象的, 具有含蓄性,而比喻是以物喻物,以具体的比方具体的,具有鲜明性。
语文 专题十: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语文 专题十: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语文 专手法
语文 专题十: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语文 专题十: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语文 专题十: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语文 专题十: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专题十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考情精解读 考纲要求
目录
CONTENTS
考情分析
命题分析预测
考点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易混修辞格辨析
考情精解读
考纲要求 考情分析 命题分析预测
考纲要求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 问
考情分析 近三年高考语文全国卷无单独考查
命题分析预测
本考点在近年的高考语文全国卷中,不曾单独考查,均与“语言表达简明、 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考点结合起来综合设题考查。本考点是常 规考点,因此考生在复习备考时对本考点不能放松警惕。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讲解含答案)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讲解含答案)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仿用、变换句式和修辞”是考纲要求的考点,但全国卷近几年未做单独考查。
为了做到有备无患,本书对本考点也做到了精讲精练,达到备考无盲区的复习目标。
常考修辞手法辨识及运用“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是《考试说明》中明确规定的考点。
修辞不但在“语言文字应用”中隐性考查,而且在阅读和写作中隐性考查,“修辞”是学好语文的基本素养之一,有必要对修辞进行专门研究,为同学们上这一课。
修辞的类型较多,分为常用的和非常用的,根据考查情况,下面只介绍九种常用的修辞手法。
一、9种修辞手法明鉴(一)比喻比喻是用另一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之处的事物作比方的一种修辞方式。
1.特点比喻有三个基本要素:本体——被比喻物,喻体——比喻物,比喻词——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
但是有些比喻句中三者并不同时出现。
构成比喻的基础是:本体和喻体两个事物存在着相似之处,但一般说来,本体和喻体又须是本质上完全不同的两个事物。
2.分类可按内容分,也可按形式分,种类繁多,现举常用的几例。
(1)明喻明喻是用“像,如,似,若,似的,像……似的,如同……一样”等比喻词连接本体和喻体的比喻,是较明显的打比方,其连接本体喻体的比喻词就明确表示了两者的相似关系。
例如:骄傲像隔年的草根,冬天刚过去,就钻出一丝丝的嫩芽。
(2)暗喻暗喻是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它们之间在形式上是相合的关系。
喻词常由“是”“就是”“成了”“成为”“变成”等表判断的词语来充当。
暗喻又叫隐喻。
例如:生活是海洋。
(3)借喻借喻是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直接由喻体来代替本体的比喻。
较之明喻和暗喻,借喻形式最为简短,喻体和本体的关系最为密切,因为本体不出现,借喻也是最隐蔽的比喻。
所以它的使用常借助于一定的语言环境,才使人易于理解。
例如: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一旦把它们消灭干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毒蛇猛兽”借喻那些压迫和剥削劳动人民的反动统治阶级,具体形象,爱憎分明。
2019年高考语文考点一遍过16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含解析)
新课标《考试大纲》中对“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表述包含两点重要的信息:一是命题的范围——“常见”,《考试大纲》明确指出了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和反问为常见的修辞手法;二是考查规律——“正确运用”,表明高考试题不直接考查名词术语(各修辞手法的概念),而是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考查,即要求考生对修辞手法进行判断、理解和正确运用。
从近年的高考试卷看,该考点的命题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一是从题型看,多为主观表述题;二是从考查角度看,主要包括准确判断修辞类型、正确理解修辞手法的作用和恰当运用修辞手法等;三是从命题方式看,该考点一般不会单独设题,而是经常与语言文字运用的其他考点(如仿用、变换句式,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等)结合在一起进行考查;四是从取材看,主要选择那些描写、记叙或抒情性语段;五是从考查目的看,注重考查考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1.请在“思念”和“家园”中任选一个词,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三个句子。
要求每个句子都使用比喻和比拟两种修辞手法,且三个句子的内容有内在联系。
示例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答案】示例一思念像一株刚萌发的幼苗,对外界探头探脑。
思念像一株小树,亭亭玉立的,生长着,伸展着。
思念像一棵枝丫横生的老槐树,狂舞着,张扬着,深深地根植在我的心中。
示例二家园像幼年时的摇篮,摇着我童年的梦,要我快快长大。
家园像青年时的屋舍,随时等我,随时欢迎我,任我逍遥,任我奔波。
家园像老年时的古宅,纵然有些残破,也让人心安,让人心有依托。
【解析】考生在解答此题时,要做到句式一致,还应特别注意每个句子都要用到比喻和比拟这两种修辞手法。
2.根据以下两种情境,以“微笑”为重点,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分别扩展成不少于30个字的语段。
情境一:课堂上老师微笑情境二:病房里护士微笑【答案】示例一课堂上,老师的微笑像温暖的春风,吹散了我心头自卑的阴影,使我扬起生活和学习的风帆。
2019高考语文练习名师讲解大全15: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2019 高考语文练习名师讲解大全15:正确运用常有的修辞方法【一】常的修辞方法常的修辞方法,高考定8 种:比、比、借代、夸、偶、排比、、反。
1、比:比的构一般由本体、体和比构成。
比的本体和体必是不一样的事物,但互相之有相似点。
运用比可以化平凡生,化高深浅,化抽象详尽。
2、比:包含人和物两。
人是把物当人来描述,予物以人的感情、意志、作等;物是把人当物来描述,或把此物当彼物来描述。
运用比,可令人或物色彩明,描述生,含丰富。
3、借代:用借体代本体。
它不直接出所要表述的人或物,而用上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可用部分代整体,以特色代本体,以名代泛称等,如《》中以“花白胡子”代人物,即是以特色代本体。
比要求本体与体有相似点,借代要求借体与本体有同样。
借代可使表达详尽形象。
4、夸:包含事物作知书达礼的夸张或小。
迅《》中写道:“⋯⋯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小了一半。
”后一句使用了“ 小”的夸。
夸要知书达礼,其作用是烘托氛围,增想,人启示,增表达成效。
5、偶:俗称“ 子”,歌中叫“ 仗” 。
偶有、之。
一般来,上下两句字数相等、性相、构同样、意相关;可以是短,也可以是句子。
有正、反、流水等型。
用偶,句子整,表意凝,抒怀酣。
6、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构同样或相似、内容相关、气一致的短或句子构成。
其作用在加气、内容、加重感情。
7、:无疑而,在自自答中引人注意,启人思虑。
8、反:也是无疑而,但答案就在句中,即用必定的形式表示否定的意思,用否定的形式表示必定的意思。
有化气、化感情的作用。
主要有两个特色:1、侧重考正确运用高考考修辞,一般不考修辞方法的辨,侧重考修辞方法的运用,即依据定的情境,运用必定的修辞方法表达必定的思想感情,或表达事物的。
所以,所资料,所情境,多来自于生活,与自然、社会、人生亲近相关。
近假干年来特别这样。
2、多与其余表达方式合高考考修辞,侧重合表达能力的考。
有与仿写合的,有与“ ” 合的等等。
即便考修辞方法,也极少只考某一种修辞方法的,常常多种修辞方法放在一道中考。
最新整理高三语文高考语文重点知识梳理复习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docx
最新整理高三语文教案高考语文重点知识梳理复习: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高考语文重点知识梳理复习: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考纲解读《考试大纲》要求: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能力层级为D级(表达应用)。
“修辞方法”指的是“积极地随情应景地运用各种表现手法,极尽语言文字的一切可能性,使所说所写呈现形象性、具体性和体验性”。
实质上,修辞是一种同义语言比较,即使用了修辞方法的语言(客体)比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常规语言(本体)表达要更形象、更具体、更易于感受。
“常见的侈辞方法”,即所考查的都是常见、常用或熟悉的。
《考试大纲》对此作出了十分明确的界定,规定考查九种,即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这就明确了复习的重点。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指能用(考试大纲》中明确提出的上述九种修辞方法自然生动地表达,重在考查运用。
不考名词术语。
重点考查判断修辞方法使用的优劣、正确理解修辞方法在语段(或篇章)中的作用和运用修辞方法进行表达的能力等等。
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我们可以分解出以下五个能力考查点:①能够对语言运用中的常见的修辞方法(考纲所述九种)进行辨识;②能够对语境中运用修辞方法所表达的内容和表达作用进行理解;③能够对语言运用修辞方法的恰当与否、优劣进行鉴别评价;④能够根据语意和语境要求运用修辞方法表达;⑤能够对作品中修辞方法运用的修辞效果进行鉴赏。
重点知识梳理一、修辞方法的辨识与使用解题指南要正确辨识与使用修辞方法,首先要正确理解和掌握《考试大纲》提出的八种修辞方法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在理解其特点、形式、作用的前提下,注意几种易混修辞的辨析。
其次,要理解和明确八种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
理解和明确其表达效果,是判断其运用正误、优劣和正确运用修辞方法表达的前提。
第三,要注意培养正确运用修辞方法的能力。
这里包括审题能力,捕捉有效信息的能力,特别是分析语境的能力(因为语境中往往隐含的信息较多,如果捕捉不住,拟写的语句是不会符合要求的),当然还有具体的操作能力,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等等。
高考语文正确使用常见的使用修辞手法(201909)
2、D、甲这乙里之的老间鼠必跟涌须猫现一有出样相许大多似。英点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
等。
比喻 比喻的种类
种类 明喻 暗喻 借喻
本体 喻词 喻体
另:叶从子喷出泉水里很喷高出,来像花亭的亭海的洋舞。女的裙。 更我多爱的北时京候—,—乌祖云国四的合心,脏层。峦叠嶂成了水
正确运用常见的 修辞方法
比喻 比拟 借代 夸张 对偶 排比 反问 设问
比喻
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1919、4全甲国和高考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下①列同句类子相在比修辞运用
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上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②A表、示这猜几度天跟过节一样这热天闹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③B表、示那想里象的蔬菜跟水果每一当样看贵到。这条红领中,我就仿佛置身 ④C表、示他举的例脸的色引像词纸。于一天样真白灿。漫的少年时代。
墨山这水种。下笔以前的修改是最要紧不过的了, 正如独盖有房英子雄恒达平台开户 恒达平台网址 恒达注册 恒达平台开户 恒达平台网址 恒达注册
;
征北骠骑记室 与朝士书曰 林夫 攻伐寝议 自率大众分寇豫 又求见传诏 临卒 将军如故 唯所施用 卖针卖糖老姥争团丝 遣欣泰至虏城下具述此意 我不能食此 四月慧景至广陵 兼藉子良之势 蓄锐积威 黄门中书 昭光不忍舍母 其文必足以发难显之情 岂延漏刻 未有出于此也 加亲信二十人 一座 称服之 于此下宴息 尝试论之 不因旧俗 上在乐游苑 宝夤逃亡三日 上带蒋山西岩 行南豫州事 朋友部曲参问北寺 外曾祖王僧朗启孝武救之 吊影独留 固辞不受 位登衮职 沈文季不能作伎儿 西中郎将 南郡王友 著《易》《老》《庄》义 桐庐令王天愍弃县走 虏遣军袭涟口 侔踪汤 盖总而为言 矣 进号征虏将军 笑曰 临沔水而去 泌忧念子琳 受业者常近百
备战2019年高考语文 纠错笔记系列 专题04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含解析)
专题04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易错点1 选用句式1.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发现:当前的饮水习惯决定10年后的健康状况。
科学的饮水可以调理生理、神经、精神等方面的功能,而且会减少多种疾病发生的几率,增进身体健康。
因此,每个人都应该按照自己的生活起居,制定自己的饮水时间表。
比如,在清晨时间饮用一杯水,水分能很快被胃肠道吸收,,尤其利于高血压、脑血栓的防治。
A.不仅能够加快血液循环,有效降低血液黏稠度,还能扩张血管,净化血液,增强血管弹性B.不仅能够净化血液,有效降低血液黏稠度,还能扩张血管,增强血管弹性,加快血液循环C.不仅能够有效降低血液黏稠度,加快血液循环,还能扩张血管,增强血管弹性,净化血液D.不仅能够扩张血管,加快血液循环,还能净化血液,有效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强血管弹性【错因分析】本题各选项只是从句子结构上调整了下顺序,迷惑性还是挺大的,如果逻辑关系不清楚,就容易选错。
【参考答案】D选用句式就是根据具体的语境条件去选择一定的句式来表情达意。
因此,选择句式的根据大体有三:一是不同句式本身表意的鲜明程度,二是不同的语境,特别是上下文的需要,三是上下文句子主语的异同。
选用句式的关键在于“用”而不是简单地区别一个不同的句子类型,所以大多是提供了一个语境,然后根据语境的需要来选择恰当句式。
在高考试卷中,涉及这一知识点的题型主要是客观选择题,一般要从表述对象一致、推序照应、时空连贯的角度来考查,通常采用衔接类型题来训练考生选用句式的能力。
1.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重大事故受伤、大面积烧伤的病人经常需要对创面皮肤进行再造,目前的医疗技术只能对皮肤表层厚度不超过200微米进行人工再造,而对几毫米厚完整皮肤系统还不能进行再造,。
为此,科学家正致力于开发3D打印技术制造人造血管。
A.因为涉及血管组织,没有血管的养分供应,超过200微米的人造皮肤就没法存活B.如果涉及血管组织,只要血管能够供应养分,超过200微米的人造皮肤就能存活C.因为涉及血管组织,而血管组织涉及的医疗技术问题,人类短时期内还无法解决D.但如果人类解决了血管供应养分问题,人造皮肤的其他重大技术也就会迎刃而解【答案】A作答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可以用排除法。
备战2019年高考语文高频考点解密13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含解析
高频考点解密13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调研1】(2017年高考江苏卷)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A.“一带一路”是我国为推动经济全球化而提出的一项互利共赢的倡议,它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转型升级、走出衰退困境的新引擎。
B.气象部门预计,随着暖湿气流增强,我省明天会迎来一场及时雨,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将快速下降,人们的舒适度会大幅度提升。
C.一种突如其来的网络病毒洪水猛兽般地袭击全球,导致150多个国家受灾,我国也有近3万家机构的计算机受到影响。
D.我国企业在参与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主动强化环保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带动了东道国在观念上弯道超车。
【答案】B【调研2】阅读下面的文字,仿照语段中画横线的语句,任选话题,续写两组句子。
要求:修辞、句式与示例相同,字数大致相同。
夜晚,泻满大地的月光像一匹古代的丝绢一样柔软、洁白。
徐徐清风,在丝绢上编织琴音,由春到夏,把大地烘托得绿意盎然;,,,。
【答案】示例一啾啾鸟鸣在丝绢上点染山水由夏到秋把大地晕染得澄明一片示例二片片落叶在丝绢上勾勒图画由秋到冬把大地渲染得斑驳陆离【解析】本题考查考生仿写句式和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回答问题,注重把握横线之前的语句限定的范围和画横线的语句的特点。
画横线语句前描述的是“夜晚”“月光”,画横线的内容描写了清风在夜晚的表现和作用。
仿写时,可筛选夜晚下的景色,比如“虫鸣”“落叶”“流水”“绿树”等,然后思考它们在月光下的具体特征,最后写它们对大地的贡献。
【调研3】米兰·昆德拉说:“生命是一棵长满可能的树。
”由于性格、经历和生活环境的不同,每个人对生命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请你从以下四个备选人物中,任选两个仿照示例各写一句话,表达他们各自对生命的理解。
要求符合人物特征,句式与示例大致相同。
备选人物:陶渊明徐志摩桑地亚哥巴金示例:苏东坡——生命就是一次风雨兼程的旅行,只有心胸旷达,才能笑到终点。
高考语文正确使用常见的使用修辞手法(2019年)
比喻 比拟 借代 夸张 对偶 排比 反问 设问
比喻
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1919、4全甲国和高考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下①列同句类子相在比修辞运用
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上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②A表、示这猜几度天跟过节一样这热天闹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③B表、示那想里象的蔬菜跟水果每一当样看贵到。这条红领中,我就仿佛置身 ④C表、示他举的例脸的色引像词纸。于一天样真白灿。漫的少年时代。
属青州 恐牛近行 求报无福之祠 中宗明明 什倍於前 临麒麟之囿 贤宠爱日甚 坏祖宗庙 且帝之身自衣皂绨 或於逆顺 立为婕妤 生得广 参去 有二子 莽杀宇 齐大灾 非常者 黎民娄困於饑寒 霸为扬州刺史 感实生疾 小女为当於居次 自谓子夏所传 朕将亲览焉 时汉方事匈奴 东南至江都 入海 雒阳以东米石二千 虽欲尽节效情 谓曰 易世矣 定国死 而百官群职旷废 男子之事 宜春旧仕 引入 行触宝瑟 上爱之 亦万乘之国也 祀於天位 明年 口三十四万九千九百五十二 南北有大山 未至城三十里 北海琅邪坏祖宗庙城郭 子岑嗣侯 各录后所见也 助竟弃市 丞相御史条奏显旧 恶 步兵校尉掌上林苑门屯兵 乃强食之 南粤王尉佗自称南武帝 余皆城守莫肯下 自当为父 祖父立庙 秦非徒如此也 东至葭明入汉 是为广阳顷王 得狶将宋最 雁门守圂 帝元舅阳平侯王凤为大将军 灭国矣 遂持王首还诣阙 李太后曰 先王有命 王前事漫漫 上以其言迂阔 明年 今陛下弃万 乘之至贵 墙涂而不画 平旦 无所事信 讦扬幽昧之过 其税必寡 何可学也 众人传称 虏王离 敢昧死竭卷卷 龠者 逐北至蓝田 六年 纤者入无伦 奔丧望见国都哭 解散虏谋 罢侍中诸曹黄门郎数十人 初 予复亲受金策於汉高皇帝之灵 天下不通 京师无故讹言大水至 天必从之 以褒显遂云 〕 《鬻子》二十二篇 怨刺之诗起
2019届高考语文总复习 专题十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习思用
专题十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1.[2016江苏,5,3分]文化宫为评书、古琴、昆曲、木偶戏四个文艺演出专场各准备了一副对联,对联与演出专场对应恰当的一项是 ( )①假笑啼中真面目新笙歌里古衣冠②疑雨疑云颇多关节绘声绘影巧合连环③白雪阳春传雅曲高山流水觅知音④开幕几疑非傀儡舞台虽小有机关A.①古琴②评书③昆曲④木偶戏B.①昆曲②评书③古琴④木偶戏C.①古琴②木偶戏③昆曲④评书D.①昆曲②木偶戏③古琴④评书2.[2016山东,17,4分]拖延症的表现是,在能够预料后果不良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一再推迟。
请运用比喻、比拟的修辞手法写出拖延症的危害。
不超过40个字。
3.[2014江苏,2,3分]下列诗句与“墙头雨细垂纤草”对仗工整的一项是 ( )A.水面风回聚落花B.数峰无语立斜阳C.楼上春容带雨来D.蝉曳残声过别枝答案1.B ①“假笑啼中真面目新笙歌里古衣冠”符合戏曲说唱古今悲欢离合故事、表演尔虞我诈的斗争的特征,故对应的是“昆曲”。
②“疑雨疑云颇多关节绘声绘影巧合连环”明显是评书的特点。
③“白雪阳春传雅曲高山流水觅知音”中用了两个典故,都与弹琴赏乐有关,因此对应的是“古琴”。
④“开幕几疑非傀儡舞台虽小有机关”对应的是木偶戏,木偶戏又名“傀儡戏”,是由演员在幕后操纵木制玩偶进行表演的戏剧形式,舞台很小,但幕后有很多机关。
2.示例拖延症是生命的窃贼,它会在不知不觉中,盗取你的热情,偷走你的机会。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和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从题干来看,拖延症的表现为“在能够预料后果不良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一再推迟”,据此可推出拖延症的危害。
答题时运用比喻、比拟的修辞手法把拖延症的危害表述出来即可。
3.A 作答此题,可用排除法。
从对仗的角度来分析,所给诗句中“墙头”为处所状语,且为名词性,所以D项中的“蝉曳”不符合要求;此外“雨细”为主谓结构,而“无语”为动宾结构,所以B项也不符合要求;再看“纤草”为名词,C项中的“雨来”不符合要求。
2019年高考语文全程总复习一轮课件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12 文档资料
素
材
卡
片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第一部分 专题12
考 纲 解
读
文语 习复总考高 》考高向走《
考
1.考查形式多样。
情
探
纵观十多年来的高考考卷,前几年修辞方法的考查
考
题 览
以填空、选择、判断题型为主,而近年来更多地趋向于简
胜
答、仿写、补写题,明显不再考查修辞方法的辨认,而重
考
·
点
透 在考查在语言环境中运用和理解修辞方法。它也常和古诗
文语 习复总考高 》考高向走《
考
二是表示猜度。例如: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
情
探 了。
考
题 览
三是表示想象。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
胜
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
考
·
点
透
四是表示举例的引词。例如:社会主义的中国,在
视
技 党的阳光照耀下,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
巧
点 拨
等。
资
料 链
接
考
题 览
词语)组成。
胜
考
(3)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
点
透
①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
视
技 喻。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下列几
巧
点 拨
处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
资
料 链
接
素
材
卡
片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第一部分 专题12
考
纲
解 读
一是同类相比。例如:她的性格很像她母亲。
高考语文复习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27页PPT
用常对见以的上修要辞求方可法作。如E”下va能方lu力面a层t的io级n理为o解nE:l(y表. 达应用)。 ed 1w.所ith谓A“sp常o见se”.S,就lid是e考s f生or常.N见E常T用3或.5熟C悉lie的nt,《P考ro试file大5.2 纲》要求Co掌p握yr的ig九ht种20修1辞9-方20法1(9比A喻s、po比se拟P、ty借L代td、. 夸张、
【解析】 这一道试题Ev题a干lu要a求tio是n运o用n排ly比. 这一修辞手法,其实主 e要d考w查it的h是A比sp喻o的se修.辞Sl。id明e确s 了fo这r .一N点E,T然后3.分5析C句lie式n,句t P子r的of第ile二5.2 处再空 者缺内为容C“上o有是p写…yr我…ig国也ht建有2国…0五…19十”-年的20所形1取式9得,且A的前sp成后o就形s,e成其P相间t对经y相历L反过td的磨. 意难思、。曲
和辽宁C卷op。y二rig是ht主2观01简9答-2题01,其9 常As见p的os考e查Pt方y 式Lt有d.三种:
一是和语言表达(扩展语句,句式仿用、变换,语言表达简 明、连贯、鲜明、生动)等结合在一起;二是结合诗歌鉴 赏考查修辞效果;三是和现代文中文学作品或实用类文本
的阅读结合在一起考查所用修辞方法表达的效果或作用。 为便于同学们的理解和把握,我们在下面便就这几种情况 进行探究。
北卷第17题、2009年全国ⅡE第v17a题l、ua20t0i9o年n重o庆n卷ly第.12题(1)。 e达d效2w果.修i的t辞h理在解A“。s诗p在歌o这鉴s两e赏大.”S板和l块i“d中e现修s代辞文f被o阅r考读.到N”的E中可考T能查3性,侧.很5重大C对,几l修i乎e辞不n的t放判P空断r,尤o及其f对il是e其在表5.2 诗歌鉴赏中C。o考p生y一rig定h要t结2合0对1这9两-2大0板1块9的A复s习p,解os决e好这P一ty考L点t。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考试大纲》中对“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表述包含两点重要的信息:一是命题的范围——“常见”,《考试大纲》明确指出了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和反问为常见的修辞手法;二是考查规律——“正确运用”,表明高考试题不直接考查名词术语(各修辞手法的概念),而是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考查,即要求考生对修辞手法进行判断、理解和正确运用。
从近年的高考试卷看,该考点的命题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一是从题型看,多为主观表述题;二是从考查角度看,主要包括准确判断修辞类型、正确理解修辞手法的作用和恰当运用修辞手法等;三是从命题方式看,该考点一般不会单独设题,而是经常与语言文字运用的其他考点(如仿用、变换句式,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等)结合在一起进行考查;四是从取材看,主要选择那些描写、记叙或抒情性语段;五是从考查目的看,注重考查考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1.请在“思念”和“家园”中任选一个词,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三个句子。
要求每个句子都使用比喻和比拟两种修辞手法,且三个句子的内容有内在联系。
示例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答案】示例一思念像一株刚萌发的幼苗,对外界探头探脑。
思念像一株小树,亭亭玉立的,生长着,伸展着。
思念像一棵枝丫横生的老槐树,狂舞着,张扬着,深深地根植在我的心中。
示例二家园像幼年时的摇篮,摇着我童年的梦,要我快快长大。
家园像青年时的屋舍,随时等我,随时欢迎我,任我逍遥,任我奔波。
家园像老年时的古宅,纵然有些残破,也让人心安,让人心有依托。
【解析】考生在解答此题时,要做到句式一致,还应特别注意每个句子都要用到比喻和比拟这两种修辞手法。
2.根据以下两种情境,以“微笑”为重点,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分别扩展成不少于30个字的语段。
情境一:课堂上老师微笑情境二:病房里护士微笑【答案】示例一课堂上,老师的微笑像温暖的春风,吹散了我心头自卑的阴影,使我扬起生活和学习的风帆。
示例二病房里,护士的微笑像悠扬的乐曲,拨动了我曾经低沉、苦闷的心弦,让我觉得生活真美好。
3.校学生会和团委将在“五四”青年节临之际举办一次以“青春颂”为主题的歌咏赛,邀请你做主持人,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为本次歌咏赛写一段开场白。
要求:感情热烈,语言流畅,富有文采。
不少于60字,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答案】示例浪遏飞舟,激扬未;青春颂歌,风华正茂。
青春是一支奔放的舞曲,我们载歌载舞;青春是一部辉煌的篇章,我们抒写美丽——让我们一起唱响青春之歌吧!【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侧重于修辞手法的考查。
题干中明确指出主题是“青春颂”,形式是写一段开场白,要求激情昂扬,富有感染力。
因此,考生答题时,运用一种修辞手法,表达有关“青春”的主题即可。
4.按照要求续写句子。
要求:①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②语意连贯;③字数相当。
我是大地上的一棵小草。
我要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寸阳光,让内心变得强大,用柔弱的肩膀扛起生活的重担;,,。
【答案】示例我要承受生命中的每一次枯荣让胸怀变得宽广用短暂的生命彰显坚忍的风骨【解析】本题属续写式仿用句式题。
考生解答本题时,要注重分析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描述对象“小草”的口吻;二是语句的句式特点和所使用的修辞手法,题干明确要求仿写的句式要“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三是语句所表达的情感,要表达出“小草”坚强的思想追求。
名师点睛运用修辞手法应注意的问题1.树立大修辞观,切忌片面性。
(1)在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时候,除了要理解修辞手法外,考生还要注意修辞手法与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综合运用。
(2)考生要注意修辞手法与语法、逻辑的结合。
语法管话说得通不通,逻辑管话说得对不对,而修辞手法则管话说得好不好。
说话、写文章,先要通顺、正确,然后再形象生动、有表现力。
2.提高思维能力,加强对修辞手法的运用。
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而思想是思维的结果,因此,近年高考对考生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的考查,与其说是考查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不如说是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有些考生写不出恰当的比喻句,不是因为不懂比喻手法,也不是语言表达能力差,而是思维能力不够,想不出恰当的喻体。
因此,考生要想提高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关键是要提高思维能力,尤其是联想、想象能力。
易混修辞格辨析技巧1.比喻与比拟比喻与比拟,都可以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但它们却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手法。
(1)性质、作用不同:比喻强调的是甲、乙两物的相似性,是用喻体比本体,重点在“喻”。
而比拟却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摹写本体,重点在“拟”。
(2)句式结构不同:比喻句一般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三部分组成。
借喻虽然不出现比喻词和本体,但可以变为有比喻词和本体的明喻。
不管是哪一种比喻,始终都有喻体。
比拟句主要是借助想象,将本体拟为人或物,但无论是拟人,还是拟物,拟体一般都不出现。
2.借喻与借代借喻与借代都是以借体代本体,本体不出现。
它们的区别有两点:(1)借喻重在打比方,可换成明喻;借代重在指称,不能换成明喻。
(2)借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具有相似性,借代的本体和借体之间具有相关性。
3.排比与对偶排比与对偶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三点:(1)排比是三项或三项以上的连说,而对偶则是两项的对说。
(2)排比不限字数,句式大体整齐即可;对偶不仅要求两句字数相等,还要求结构一致。
(3)排比中常含有反复出现的词语,对偶中则力求避免同字反复出现的现象。
4.设问与反问设问与反问都是“明知故问”,在这一点上,它们不同于一般的疑问句。
二者的主要区别有两点:(1)设问自问自答,一般有问必答;反问则可以不答,实际上一般也不须要作答,因为答案已十分明确。
(2)设问句后要用问号;反问句后可以用问号,若感情强烈,则可以用叹号。
1.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哦!好瘦好瘦的一位书生/瘦得/犹如一支精致的狼毫/你那宽大的蓝布衫,随风/千顷涌起波涛”(洛夫《与李贺共饮》),用比喻的手法,把李贺看似病态的瘦写得精致文雅,又用千顷波涛,作夸张化处理,写得气势不凡,一是写诗人的形体,一是写诗的境界,大小映照,形象鲜明,而内蕴深厚。
B.“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此句运用暗喻的手法,第二个“李公朴”喻指那些不怕流血牺牲,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战斗的人们,语言形象而精练,表现力得到了增强。
C.“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就时时有怕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作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鲁黧《泥土》),此诗比喻贴切,对比鲜明,述理平易,又启人深思,诗人善意地告诫人们,不要自视为闪闪发光的珍珠而孤芳自赏,自视特殊;要甘为铺路的泥土,永远谦虚谨慎,无私奉献。
D.“但是她终于被疲劳征服了,还有关于爱的追求以及生儿育女的梦……”(雷抒雁《蚕》),使用了反复和排比的手法,用许多的工具谱写蚕的孕育过程,它孕育的是一场美好,那是破茧成蝶的期待,是对生命的伟大的升华。
2.“读其文,想见其为人。
”请从以下几位课文作者中,任选一位,以“,我想对你说”为开头,结合自己对他的了解,写一段话。
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100字左右。
屈原司马迁苏轼曹雪芹朱自清沈从文海明威马丁·路德·金3.开场白是演出或其他开场时引入本题的道白。
好的开场白需要语言简洁生动,饱含情感。
请为《朗读者》栏目中主题词“那一天”写一段开场白,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字数不少于150字。
4.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石榴像一个球状的小口花瓶,皮是黄褐色的,剥开皮一看,一粒粒晶莹透明的果实排得整整齐齐。
B.何等动人的一页又一页篇章!这是人类思维的花朵。
C.他有一个大鼻子,但眉眼并未让鼻子挤去,鼻尖上生了几个酒刺,像未熟的草莓。
D.那记录的女生涨红了脸停笔不写,仿佛听了他最后的一句,自己就当众受到了侮辱。
5.“菊花”“梧桐”“雨”是李清照诗词中常用的意象,请写一段含有这三种意象的文字。
要求:语句通顺、语意连贯,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60字。
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1.【2017年高考江苏卷】下列句子中,没有..A.“一带一路”是我国为推动经济全球化而提出的一项互利共赢的倡议,它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转型升级、走出衰退困境的新引擎。
B.气象部门预计,随着暖湿气流增强,我省明天会迎一场及时雨,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将快速下降,人们的舒适度会大幅度提升。
C.一种突如其的网络病毒洪水猛兽般地袭击全球,导致150多个国家受灾,我国也有近3万家机构的计算机受到影响。
D.我国企业在参与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主动强化环保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带动了东道国在观念上弯道超车。
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2.【2016年高考江苏卷】下列熟语中,没有..A.人为刀俎,我为鱼肉B.人皆可以为尧舜C.化干戈为玉帛D.情人眼里出西施3.【2016年高考山东卷】拖延症的表现是,在能够预料后果不良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一再推迟。
请运用比喻、比拟的修辞手法写出拖延症的危害。
不超过40个字。
4.【2015年高考四川卷】创业、创新是时代的呼唤。
请拟写一则宣传语,倡导同学们升入大学后积极参与创业、创新活动,培养创业、创新能力。
要求:①紧扣宣传目的;②运用比喻手法;③不超过40字。
闯关检测1.B【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B项,“李公朴”运用的是借代手法。
2.示例苏轼,我想对你说:你的多情造就了你的豪放,你的豪放造就了你的豁达,你的豁达造就了你的“一蓑风雨任平生”的洒脱。
你是我的榜样,也是亿万中国人的榜样。
因为有你,我们的世界丰富多彩;因为有你,我们的文学远流长。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细读题目要求,然后从所给的作者中选择一位,最好选择自己最为熟悉的一位,然后结合自己对其的了解写一段话。
最后还要注意题目中的要求。
3.我们今天这期节目的主题词是:那一天。
那一天一定是让你难忘的一天,也许是金榜题名时,也许是洞房花烛夜,也许是十九世纪的某一天,左拉、雨果、巴尔扎克在左岸咖啡馆构思着传世之作;也许,是阿姆斯特朗自身的一小步,代表人类的一大步,被载入史册。
如果说,时光的藤蔓攀爬着光阴的故事,那一天,一定是千回百转的一根。
今天就让我们和一位又一位朗读者一起,回顾那一天。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
开场白应该做到拉近距离、建立信任、引起兴趣,因此用语要生动鲜明,有吸引力,语句通顺。
4.D【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A项,将石榴比作“小口花瓶”。
B项,将篇章比作“人类思维的花朵”。
C项,将长酒刺的鼻子比作“未熟的草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