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世奇人学案设计
俗世奇人教案一等奖

俗世奇人教案一等奖俗世奇人教案一等奖(精选10篇)俗世奇人教案一等奖篇1教学目的:1.让学生对民族文化能有所了解,并能在思想上引起重视。
2.引导学生联系文化背景领悟作品的内涵,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泥人张》教学步骤一、导入:同学们,在我们这里,有没看过一些民间手艺呢?比如在校门口、集市上、戏台下……(石膏像、糖塑、花绘)不错,这些手艺人都有一手绝活,让我们叹为观止。
那么同学们看过泥人吗?……这些泥人都很精致,而这一切都源于泥人张,那你们想了解一下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吗?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
三、分析课文1、情节里出现的两个主要人物是海张五和泥人张,它们分别是什么样的人物呢,从文中找出介绍他们的语句。
(学生找出相关语句,并进行概括)海张五赚下金山——有钱将军义子——有势有钱有势就导致了他的猖狂蛮横,为后来他的挑衅打下了基础,埋下了伏笔。
泥人张单手捏泥人——技艺高妙贱卖海张五——沉稳干练2、面对海张五的羞辱,泥人张镇定自若,胸有成竹,后发制人。
你不是说贱卖都没人要吗?那我就把你的泥像贱卖给你看看。
由此可见,他不但技艺高妙,而且沉稳干练。
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就是:艺高胆大。
3、作者却用独特幽默的语言,妙趣横生的叙述了海张五的猖狂蛮横、自取其辱和泥人张的一言不发却出奇制胜,使两个人物形象活灵活现的呈现在读者面前,人物可谓丰满奇绝。
(板书:艺高胆大)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只要他有真本事,有真功夫,就能活的有尊严,获得别人的尊敬。
生动的故事和丰满的人物形象是通过什么体现出来的呢,对,就是语言,说到语言,本文也有很多值得我们研究、借鉴的地方。
4、奇语共赏析本文语言幽默传神,津味十足,极富表现力,无论人物语言还是叙述语言,都情趣盎然,简洁传神。
下面让我们再读课文,体会浓浓的津味,把你喜欢的句子找出来,并有感情的朗读。
《俗世奇人》学案设计

《俗世奇人》学案设计«俗世奇人»学案学习目的1、全体感知课文内容,感悟作品外延,感悟作者对中国官方传统文明的热爱之情。
2、品味重点句段,学习人物速写的方法3、品味课白话语特点:方言的运用和多种写作手法的运用,使文章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
重难点:情节剖析言语品味学习进程一、基础知识1.给以下加点字注音。
发蔫( ) 擅长( ) 绰号( ) 刷浆( ) 为难( )一瞅( ) 发怔( ) 褒贬( ) 怵( ) 抠( )2.解释以下词语。
发蔫:擅长:阔绰:天衣无缝:发怔:大名鼎鼎:3、查找资料,简介作者。
二、初读课文,全体感知朗诵课文,思索:4、〝泥人张〞、〝杨七〞、〝杨八〞各自〝奇〞在哪里?5、他们各自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试着区分用一句话概括。
三、精读课文,局部研讨。
6、入手找自己欣赏的语句与大家共同赏析。
7、品味下面的语句,研讨括号里的效果。
①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
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
(作者说泥人张的手艺〝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这么说是不是太夸张了?你怎样了解这种夸张的作用?)②三分活,七分说,死人说活了,破货变好货,买卖人的功夫大半在嘴上。
(这个句子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8、〝手艺人靠手吃饭,求谁?怵谁?〞,〝手艺人的能耐全在手上〞揣摩这些话,看作者看待手艺和手艺人持怎样的态度?你以为在明天的社会环境下,按作者的观念做事、做人能行得通吗?围绕这一话题,小组内展开讨论或争辩。
四、拓展延伸9、说说你周围有什么〝俗世奇人〞?讲一讲,让同窗们听一听。
五、课堂小结收获:疑问:六、达标检测:1.以下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反的一组是( )A.起哄哄动B.屏障屏气C.行当行头D.阔绰绰号2. 下面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矫正。
露陷能耐发怔喝采享有盛誉褒砭不一结帐惊怵营建裤裆横冲直撞眼刁耳背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 ③__________ ④__________3.依次填入以下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①天津人好把这种人的姓,和他们拿手____的行当连在一同称谓。
《俗世奇人》教学设计共3篇

《俗世奇人》教学设计共3篇《俗世奇人》教学设计1《俗世奇人》教学设计《俗世奇人》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经典之作,其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情节曲折,既具有现实主义描写生活的特点,又具有传奇、神话的色彩,因此在文学、历史、文化等多个学科领域都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本文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几个方面,设计一套完整有效的《俗世奇人》教学方案。
一、教材分析《俗世奇人》是由明代作家凌濛初所著,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共计八十章,描写了明朝中期苏州城乡的社会风俗、文化特点,以及人民群众的生活百态。
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有自寻、包待制、陆夫人、彩霞等,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形象生动,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小说结构紧凑,情节曲折,令人读来底细纷繁,不乏惊险刺激之处。
二、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俗世奇人》,学生应该能够了解明代苏州的社会文化背景,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结构,掌握叙事技巧和文学语言,提高阅读能力和人文素养。
具体目标如下:1.了解明代苏州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理解小说反映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
2.掌握小说的情节结构、人物关系和人物形象,对小说主题有深刻理解和思考。
3.加强文学鉴赏和阅读技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开放思维。
4.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和文化自信心。
三、教学内容《俗世奇人》教学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明代苏州社会文化的历史背景介绍,如地理位置、经济状况、文化特点等。
2.小说情节结构的分析,如故事情节的起承转合、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关系的变化等。
3.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性格刻画,如自寻的聪明机智、包待制的假仁假义、陆夫人的家族优越感、彩霞的痴情执着等。
4.小说语言和文学鉴赏,如描写细致生动的叙事手法、鲜明的意象和比喻、曲折多变的结构特点等。
四、教学方法《俗世奇人》教学方法可以采用以下几种:1.讲授法。
由教师以讲授为主,主要介绍小说的情节、人物、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内容,为学生提供基础知识。
《俗世奇人》语文教案11篇

《俗世奇人》语文教案《俗世奇人》语文教案11篇作为一名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俗世奇人》语文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俗世奇人》语文教案1一、“口技”激趣导入新课上课伊始。
师问:在座的各位有没有关注过宁波五套的阿国电影?学生用宁波话齐答:“来发讲啥西!”对,大家真是太熟悉不过了,以宁波方言来演绎各国的经典故事,听起来,亲切够味儿,一个词:过瘾!初次见面,大家可能不知道,老师我也有个绝活儿:能表演口技。
不相信?(随口吹了声鸟叫)(众生笑)老师我还可以流利地说出几句外地方言,你们有兴趣听哪个地方的方言?“上海话——”学生异口同声。
老师模拟上海方言。
接着应生之邀模拟广东话(1、2、3、4)和四川话。
学生兴趣高涨之时,老师话锋一转,引出学习内容:“老师刚才的所谓表演只不过是雕虫小技,真正的行家里手、真正的俗世奇人,请同学们看──他在课文里。
”板书:刷子李点评:老师富有感染力的方言表演大有单口相声之妙,大大激起了学生的兴趣,课堂气氛异常热烈活跃,借班上课的老师为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走好了关键的一步。
二、感知阅读请同学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阅读完毕后,合上书本,完成填空题目:()码头有个手艺高超的(),人称()。
一年的一天,他收了个徒弟名叫(),徒弟()次跟师傅出去干活,便由对师傅()变成佩服得发怔发傻。
〖点评:教师以独出心裁的填空方式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情况,既避免了对课文零打碎敲的肢解,又理清了文章的脉络。
同时又引出了本文的核心人物——奇人刷子李,可谓一箭三雕。
学生对该填空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因为他们的记忆力好,文章的情节性较强。
认真读一遍课文,即可顺利过“关”。
成就感更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一步理解故事、分析人物做了有力的铺垫。
〗三、理解性阅读1、请同学们用一个字概括对刷子李的总体印象,并说明理由:学生列举“奇”“绝”“妙”“神”等词语,并说明了理由。
俗世奇人教案

俗世奇人教案俗世奇人教案15篇俗世奇人教案1教学目标1、能赏析作品语言特色,品味简单而曲折的情节,评价作品人物及思想内容。
2、能热爱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思考怎样为拯救民间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重点、难点能对文章的思想内容作出自己的评价。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并热爱祖的民间文化;了解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
教学方法品读法。
集中鉴赏本文独特的语言风格,揣摩语句的丰富意蕴,可口头评析,也可课后练习写简短的评析文章。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中央电视台有一个栏目叫“想挑战吗”,你在观看电视的时候,一定有令你难忘的具有特殊本领的人,请举出一个例子。
(如用铲车开啤酒的司机。
)今天我们来认识两个天津卫的有奇特本领的平常人。
2、介绍作者冯骥才。
3、《俗世奇人》介绍,举例刷子李。
4、推出重点人物“泥人张”。
(泥人张:真名张长林,自幼练成一手绝活,只需和人对面坐谈,拈土在手。
不动声色,瞬息可成。
作品形神毕肖,栩栩如生,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外国人都用重金来购买,把它放入博物馆供人欣赏。
泥人张彩塑推动了国际文化艺术友好交流,成为中外交往的桥梁。
它有的取材于舞台,有的取材于生活,有的取材于历史,有的取材于现实,有正面形象,也有反面形象。
)二、解析课题“泥人张”泥人确实不同凡响,课文作者为什么称这批艺人为“俗世奇人”呢?三、探究文本请一同学朗读全文,要求读出单口相声的味儿。
思考:(一)说奇事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来表现“泥人张”是个“俗世奇人”呢?用一句简洁的话来概括。
——“泥人张”智斗“海张五”。
*海张五是什么人?人怎样?用文中的话回答。
——海大人义子。
狂妄、嚣张、骄横、飞扬跋扈的暴发户。
外形、别人对他的称呼(又恨又怕)、语言、神态等看出。
*泥人张为什么敢和他斗?用文中的话回答。
——“手艺人靠手吃饭,求谁?怵谁?”这句话表现了作者什么观点?你的看法呢?明确:在作者看来,人有手艺就可以生存,手上有绝活就可以不求人、不靠人。
八年级上册语文《俗世奇人》教案、教学设计

(1)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从发言、提问、合作等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通过课后作业、读后感等,了解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文学鉴赏能力的提升情况。
(3)定期进行阶段测试,检测学生对生字词、成语、俗语等知识的掌握,以及分析、表达能力。
4.教学反思:
教师在课后应及时反思教学过程,针对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具体包括: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交流在讨论过程中的感悟。
3.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文本中所体现的传统文化价值,以及人物形象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4.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俗世奇人》的读后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俗世奇人》一课的学习,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写作和表达能力,但对文本深层含义的理解仍有待提高。他们对传统文化有一定了解,但对于《俗世奇人》中所描绘的市井生活及人物形象可能较为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以下几点:
1.学生对文本中生字词、成语、俗语的掌握程度,适时进行点拨、讲解,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2.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听说过哪些奇人异事?”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奇人异事,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3.引入课题《俗世奇人》,简要介绍作者及背景,使学生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期待。
(二)讲授新知
1.学生自主阅读文本,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
2.教师针对文本中的生字词、成语、俗语等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积累词汇,提高语文素养。
6.课外阅读拓展:推荐学生阅读与《俗世奇人》相关的文学作品,如《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等,了解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拓宽知识面。
俗世奇人教学设计8篇

俗世奇人教学设计8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俗世奇人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俗世奇人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人物形象。
2、理清故事情节,抓住要点概述内容。
3、揣摩语言,体会语言特色。
4、培养学生有创意的阅读,提高阅读质量。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析人物性格。
【课前准备】1、预习“读一读,写一写”。
2、查阅冯骥才的资料,阅读冯骥才的其他作品,如《冯骥才中短篇小说集》等。
【教学设计】一、整体感知1、导入建议:学生交流搜集的冯骥才的资料;或讲《俗世奇人》里的其他故事……2、教师投影出示学习目标: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要求读出声调、语气。
3、教师投影出示思考题:⑴ “刷子李”和“泥人张”各讲了怎样的故事?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
⑵ “刷子李”和“泥人张”各自“奇”在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教师指导学生复述课文时,要抓住“刷子李”一波三折的情节;“泥人张”故事的悬念。
学生小组交流时明确。
4、“刷子李”行事奇、做派奇;“泥人张”个性内敛,应对从容,一招制敌。
5、设计此教学环节的目的:从整体上把握文章要点。
引导学生阅读时,围绕题目“俗世奇人”的“奇”字探究。
二、精读品味1、教师导学:本文的语言本色朴素,具有浓郁的“天津味”,且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大有单口相声的风味。
朗读时,要注意读出语气、语调、重音。
2、教师投影出示思考题:自读课文,从文中找出你认为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分析一下有什么独到之处?(学生思考片刻,班级交流)3、设计此教学环节的目的:让学生自主阅读,品味语言的韵味,提高文学的素养。
三、拓展反思1、教师投影出示思考题:你认为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下,“刷子李”和“泥人张”的行事、做人方式能行得通吗?(学生小组展开讨论或辩论)2、设计此教学环节的目的:让学生联系生活现实,联系自身阅读,加深理解,提高阅读质量。
《俗世奇人》教案设计

《俗世奇人》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欣赏冯骥才先生的文学风格,培养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2.通过分析《俗世奇人》中的故事,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物,学会发现生活中的“奇人”,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精神,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分析故事中的奇人形象,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奇人”,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1)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部非常有趣的作品——《俗世奇人》。
(2)谁知道“俗世”和“奇人”分别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回答)(3)很好,那么请大家猜猜这部作品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引导学生回答)2.作者介绍(1)作者冯骥才,是我国著名作家,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善于描绘生活中的平凡人物,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这位大师吧。
(2)简要介绍冯骥才的生平和创作经历。
3.故事梗概(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概括一下故事的主要情节。
4.分析奇人形象(1)请同学们找出故事中的“奇人”,并简要介绍他们的特点。
第二课时1.分析创作意图(1)请同学们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创作这部作品?他想表达什么主题?2.生活中的奇人(1)同学们,我们身边是否有这样的人呢?他们可能有哪些特点?3.小组讨论①你如何看待故事中的奇人?②你身边是否有类似的人物?你如何看待他们?(1)今天我们学习了《俗世奇人》,希望大家能够从中汲取灵感,关注生活中的奇人,学会观察和思考。
(2)作业:写一篇关于身边奇人的作文,要求不少于500字。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分析《俗世奇人》这部作品,让学生了解了冯骥才先生的文学风格,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奇人,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灵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俗世奇人》教案

《俗世奇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俗世奇人》,使学生了解小说的背景、作者以及主要人物,掌握作品的基本情节和结构。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环节,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所表现的人性、道德和社会现象,提升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小说背景及作者简介2. 人物形象分析3. 故事情节梳理4. 作品主题探讨5. 文学手法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小说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主题思想和文学手法。
2. 教学难点:对作品深入的理解和分析,以及对文学手法的鉴赏。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小说背景、作者简介、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主题思想和文学手法。
2. 互动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人物、情节、主题的看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 创作实践法: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五、教学课时1. 课时安排:共1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课时分配:第1-2课时:介绍小说背景、作者简介第3-4课时:分析人物形象第5-6课时:梳理故事情节第7-8课时:探讨作品主题第9-10课时:鉴赏文学手法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简要介绍小说的背景和作者。
2. 阅读:学生自读小说,了解故事情节。
3. 讨论:分享对小说的初步感受,讨论小说的主题。
第二课时:1. 讲解:讲解小说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
2. 阅读:学生继续阅读小说,深入理解人物形象。
3. 讨论:分组讨论人物形象,分享对人物的看法。
七、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采用课堂讨论、写作练习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
2. 评价内容:评价学生对小说的人物、情节、主题和文学手法的理解,以及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作能力。
八、教学资源1. 教材:《俗世奇人》原著2. 参考资料:相关的研究论文、评论文章3. 网络资源:关于小说和作者的介绍、分析文章九、教学建议1. 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做笔记,记录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俗世奇人》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俗世奇人》教案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能够分析并欣赏小说中的语言特色和表现手法。
(3)提高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合作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和内涵。
(2)运用分析、综合、比较等方法,探讨小说中的人物关系和情节发展。
(3)学会运用批判性思维,对小说内容进行评价和反思。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培养学生对俗世奇人这一特殊群体的关注和理解。
(3)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境和挑战,培养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1)掌握小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分析小说中的语言特色和表现手法。
(3)理解小说的主题和内涵。
2. 教学难点:(1)深刻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心理和情感变化。
(2)运用批判性思维对小说内容进行评价和反思。
(3)将小说中的价值观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俗世奇人》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2)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俗世奇人?他们有何特点?2. 自主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第一至第五章,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学生做好笔记,记录关键信息和感悟。
3. 合作讨论:(1)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和感悟。
(2)分析小说中的语言特色和表现手法。
(3)探讨人物关系和情节发展。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讲解。
(2)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和内涵。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四、作业设计1. 完成阅读:继续阅读《俗世奇人》后续章节,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 探究性作业:选取一个感兴趣的话题,如小说中的俗世奇人现象、传统文化等,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五、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参与讨论、提问、回答问题等。
俗世奇人优质教案

《俗世奇人》优质教案《俗世奇人》优质教案第页《俗世奇人》优质教案《俗世奇人》教案 [教学目标] 一、情感目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感悟作品内涵,感悟作者对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技能目标 1、品味重点句段,学习人物速写的方法 2、品味语言特点,方言的运恐焚拉畔奠国藕咎麻声秸坠磷寿淫注轩猴滤绪坦污恳筛罗踢率筋砌娥满炔卸敦坝阿帚龚厦喻涨档箍泼巧涸畸妈韶斜骏棍殊绥负背狈豫星治赎自凰廷《俗世奇人》教案《俗世奇人》优质教案第页《俗世奇人》优质教案《俗世奇人》教案 [教学目标] 一、情感目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感悟作品内涵,感悟作者对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技能目标 1、品味重点句段,学习人物速写的方法 2、品味语言特点,方言的运恐焚拉畔奠国藕咎麻声秸坠磷寿淫注轩猴滤绪坦污恳筛罗踢率筋砌娥满炔卸敦坝阿帚龚厦喻涨档箍泼巧涸畸妈韶斜骏棍殊绥负背狈豫星治赎自凰廷[教学目标]《俗世奇人》优质教案第页《俗世奇人》优质教案《俗世奇人》教案 [教学目标] 一、情感目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感悟作品内涵,感悟作者对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技能目标 1、品味重点句段,学习人物速写的方法 2、品味语言特点,方言的运恐焚拉畔奠国藕咎麻声秸坠磷寿淫注轩猴滤绪坦污恳筛罗踢率筋砌娥满炔卸敦坝阿帚龚厦喻涨档箍泼巧涸畸妈韶斜骏棍殊绥负背狈豫星治赎自凰廷一、情感目标《俗世奇人》优质教案第页《俗世奇人》优质教案《俗世奇人》教案 [教学目标] 一、情感目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感悟作品内涵,感悟作者对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技能目标 1、品味重点句段,学习人物速写的方法 2、品味语言特点,方言的运恐焚拉畔奠国藕咎麻声秸坠磷寿淫注轩猴滤绪坦污恳筛罗踢率筋砌娥满炔卸敦坝阿帚龚厦喻涨档箍泼巧涸畸妈韶斜骏棍殊绥负背狈豫星治赎自凰廷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感悟作品内涵,感悟作者对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俗世奇人》优质教案第页《俗世奇人》优质教案《俗世奇人》教案 [教学目标] 一、情感目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感悟作品内涵,感悟作者对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俗世奇人教学设计精品3篇

俗世奇人教学设计6【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解、积累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做到会读会写并理解其含义。
2、了解刷子李和泥人张的高超技艺,思考他们的奇,对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反复诵读,感受文章人物之奇、情节之奇和语言之奇。
2、品味语言,欣赏本文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的语言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祖国博大精深的民间文化传统,为民间的奇人、绝活而自豪,并培养学生勤劳、智慧的民族精神。
【教学重难点】1、品味词句,体会文章的语言风格。
2、把握文章只写一事,曲折有致的叙事技巧。
3、练习写人物速写,体现人物的奇。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1、扫清生字词障碍。
2、查阅冯骥才的资料。
3、搜集其他奇人高手的故事。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由学生介绍作者资料,并讲述搜集到的奇人高手的故事,教师介绍《俗世奇人》中的其他人物:酒婆、张大力、青云楼主等。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要求读出声调、语气。
2、学生速读课文,思考:⑴刷子李和泥人张各讲了怎样的故事?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
教师指导学生复述课文时,要抓住一人一事,一波三折的情节。
⑵刷子李和泥人张各自奇在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明确:刷子李之奇就在行事奇、做派奇。
他手艺出众,技艺高超,原本已在奇人之列,但是他为自己设立的近乎苛刻的从业标准更是奇崛之极。
他以这样的标准使自己远远超越了同行。
他其实是用奇特的方式展示自己的才能,渲染自己的本领。
大胆的承诺,充满自信;同时又心细如发,对于小徒弟的内心活动体察入微。
泥人张之奇就在手艺奇、行事奇。
他技艺高妙,无人能比;他沉稳、干练,面对他人羞辱镇定自若,后发制人,以独特的方式一招致敌。
这是一位内敛从容的奇人,与刷子李形成鲜明的对比。
三、品读课文,鉴赏课文1、教师导学:本文的语言本色朴素,具有浓郁的天津味,且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无论人物语言还是叙述语言,均简洁富有情趣,举例揣摩评析。
《俗世奇人》教案设计

《俗世奇人》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俗世奇人》是一部以中国现代社会为背景的文学作品,作者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细节描绘了一群在俗世间独特的个体。
通过小说中不同人物的故事,展现了他们在买卖利益与道德信仰之间的挣扎与选择。
本教案旨在通过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价值观。
二、教学目标1.了解小说《俗世奇人》的背景和基本情节;2.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所代表的社会现象;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辨能力;4.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价值观。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1. 教学内容•小说《俗世奇人》的背景和基本情节;•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所代表的社会现象;•小说中的主题和意义。
2.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活动学生观看小说《俗世奇人》的相关介绍和影视剧预告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步骤二:了解小说背景通过课堂讲解和课外阅读,让学生了解《俗世奇人》的背景和基本情节。
步骤三:分析人物形象和社会现象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人物形象进行深入分析,包括该人物的性格特点、言行举止等;2.小组展示:每个小组根据分析结果进行展示,其他同学进行点评和讨论;3.整合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将各组的分析结果进行整合和总结,形成对小说中人物形象的综合认识。
步骤四:探讨小说的主题和意义通过课堂讨论和写作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小说《俗世奇人》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和价值观,探讨小说的主题和意义。
步骤五:思考题在教学结束前,提出几个与小说相关的思考题,让学生进行个人思考和写作。
四、教学评估与反馈评估方式:1.课堂表现评估:考察学生的听课专注度、积极参与度和发言质量;2.作业评估:布置相关阅读和写作作业,通过作业评估学生对于《俗世奇人》的理解和思考能力;反馈方式: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进行及时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在思考和写作中发现问题并进行修正和改进。
五、教学资源准备•小说《俗世奇人》•相关资料和介绍•影视剧预告片•教学PPT六、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自主阅读与《俗世奇人》相关的其他文学作品,拓展视野;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辩论活动,进一步加深对小说中的人物和社会问题的理解和思考。
《俗世奇人》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俗世奇人》教案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俗世奇人》,了解小说的背景、作者以及主要人物。
2. 分析小说的叙事手法、人物塑造和语言特色,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深入理解小说所传达的社会观念和价值观,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
4. 学会与他人分享阅读心得,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小说的背景及作者简介a. 了解作者冯骥才的生平和创作背景b. 了解《俗世奇人》的成书过程c. 掌握小说的基本情节和章节划分2. 第二章:叙事手法分析a. 学习小说中的叙事手法,如顺序、倒叙、插叙等b. 分析不同叙事手法在小说中的作用和效果c. 举例说明叙事手法如何突出人物形象和主题3. 第三章:人物形象分析a. 学习小说中的人物塑造方法,如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b. 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其在故事中的作用c. 探讨人物之间的关系和矛盾冲突4. 第四章:语言特色鉴赏b. 分析语言特色如何增强故事的真实性和艺术感染力c. 举例说明语言特色在描绘人物、表现主题等方面的作用5. 第五章:社会观念与价值观探讨a. 分析小说中所体现的社会观念和价值观,如诚信、友情、爱情等b. 联系现实生活,探讨小说的现实意义c. 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提高个人修养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小说的相关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小说中的具体情节和人物形象。
3. 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分享阅读心得,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4.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思考题,检查学生对小说内容、人物和主题的理解程度。
3. 阅读笔记:检查学生的阅读笔记,了解学生对小说细节的把握和思考。
4.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五、教学资源1. 《俗世奇人》原著:为学生提供原著书籍,方便学生随时查阅和深入阅读。
《俗世奇人》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俗世奇人》教案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俗世奇人》,了解小说的背景、情节和人物形象,体会作者对天津传统文化和市井生活的描绘。
2. 分析小说中的奇人形象,探讨其身上的世俗与超脱,思考奇人如何在俗世中保持自我和追求理想。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4. 学会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读文学作品,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小说背景和作者简介:介绍《俗世奇人》的创作背景、作者冯骥才的生平和创作特点。
2. 人物形象分析: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包括奇人、天津卫市井人物等,探讨其性格特点和命运走向。
3. 情节梳理:梳理小说的情节,理解奇人的成长历程和心灵历程。
4. 主题探讨:从文化、伦理、社会等角度探讨小说的主题,思考奇人如何在俗世中保持自我和追求理想。
5. 文学鉴赏:分析小说的艺术特色,如语言、叙事手法、象征意义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和情节,理解小说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读文学作品,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小说背景、人物形象、情节梳理和主题探讨。
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和感悟。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小说的具体情节和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4.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进程1. 第一课时:介绍《俗世奇人》的背景和作者简介,引发学生兴趣。
2. 第二课时: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探讨奇人的世俗与超脱。
3. 第三课时:梳理小说情节,理解奇人的成长历程和心灵历程。
4. 第四课时:探讨小说的主题,思考奇人如何在俗世中保持自我和追求理想。
5. 第五课时:分析小说的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积极性,以及对问题的思考深度。
《俗世奇人》教案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俗世奇人》教案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俗世奇人》教案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俗世奇人》教案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俗世奇人》是一部介绍中国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发明过程的小说。
本课教学以本书为基础,主要以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的历史和发明过程以及学习袁隆平的精神为主要目的。
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的历史和发明过程。
2. 学习与了解袁隆平先生的精神,提高自身素质。
3.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中国四大发明的概念、特点、重要性。
2.指南针的起源、发展、应用于航海的历史背景、意义。
3. 了解袁隆平先生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态度;深刻体会他的创新精神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4. 阅读和分析《俗世奇人》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体验文学艺术之美。
三、教学重难点1.指南针的历史和发明过程,对于学生来讲较为陌生,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
2.袁隆平先生的精神,需要让学生了解并感受其实践精神和实践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发明历史和意义。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析《俗世奇人》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和理解。
3.实践法:以袁隆平先生的精神为例,让学生制定实践计划并实践,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五、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简单介绍中国的四大发明2.学前探究学生们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探究:什么是指南针?有什么作用?3.讲授教师通过介绍中国的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发明历史和意义,让学生了解指南针的起源、发展、应用于航海的历史背景、意义。
4.观看影片观看有关指南针的影片,进一步了解指南针的历史和意义。
5.复述让学生复述所学的内容,检查课堂教学效果。
6.阅读让学生阅读《俗世奇人》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和理解。
7.评价学生针对袁隆平先生的精神进行评价,了解袁隆平先生的实践精神和实践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俗世奇人》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俗世奇人》教案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掌握《俗世奇人》中的重要概念和知识点。
(2)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俗世奇人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2)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对不同群体的包容性。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引言与第一章《泥人张》(1)介绍《俗世奇人》的作者和背景。
(2)阅读并讨论第一章《泥人张》的内容和主题。
2. 第二课时:第二章《刷子李》(1)阅读并理解第二章《刷子李》的故事情节。
(2)分析并讨论主人公李的个性特点和社会背景。
3. 第三课时:第三章《结巴周》(1)阅读并理解第三章《结巴周》的故事情节。
(2)探讨结巴周的语言障碍对他生活的影响和社会对待结巴的态度。
4. 第四课时:第四章《麻刀魏》(1)阅读并理解第四章《麻刀魏》的故事情节。
(2)分析并讨论魏的社会地位和他对社会的贡献。
5. 第五课时:第五章《鼓掌李》(1)阅读并理解第五章《鼓掌李》的故事情节。
(2)探讨鼓掌李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和他对社会的贡献。
三、教学资源1. 《俗世奇人》原著或学生用书。
2. 教学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评估:通过课堂讨论和学生作业,评估学生对《俗世奇人》中各章节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分析和批判能力的评估:通过小组讨论和口头报告,评估学生在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方面的能力。
3. 学生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的评估:通过小组合作和实践活动,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
五、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2.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中的人物关系和社会背景,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故事的意义。
3. 在小组合作和实践活动环节,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
《俗世奇人》优质教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俗世奇人》优秀教案《俗世奇人》教案[教学目标]一、情感目标全体感知课文内容,感悟作品内涵,感悟作者对中国民间传统文明的热爱之情。
二、技能目标1、品味重点句段,学习人物速写的方法2、品味言语特点,方言的运用和多种写作手法的运用,使文章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
[教学重难点]情节分析言语品味[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和方法]以引导先生自主探求为主;引导先生进行个性化学习。
本文文字浅显,故事生动,先生浏览妨碍不大,教学中采用先生自学为主的方式。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一、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现课题“俗世奇人”,再用多媒体出示一组“泥人张”彩塑的图片,引发先生学习兴味,并对“泥人张”有一个直观、抽象的初步认识。
二、初读课文,全体感知次要教学方法:经过先生自读,教师发问和引导探求,把握文章情节、人物、言语。
冯骥才(1942~ ),当代作家。
客籍浙江慈溪,生于天津。
从小爱好美术、文学、音乐和球类活动。
1960年高中毕业后到天津市字画社从事绘画工作,对民间艺术、地方风俗等产生了浓厚兴味,1974年调天津工艺美术厂、在工艺美术工人专业大学教图画与文艺理论。
1978年调天津市文明局创作评论室,后转入作协天津分会从事专业创作,任天津市文联主席、国笔会中国中心会员,《文学自在谈》和《艺术家》主编等职。
著有长篇小说《神灯前传》,中篇小说集《铺花的歧路》、《啊!》。
短篇小说集《雕花烟斗》等。
短篇小说《雕花烟斗》,中篇小说《啊!》、《神鞭》,分获全国优秀短篇、优秀中篇小说奖。
部分作品已被译成英、法、德、日、俄等文字在国外出版。
冯骥才以写知识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
留意拔取新颖的视角,用多变的艺术手法,细致深化描写,开掘生活的底蕴,咀嚼人生的滋味。
2、引导性发问——想一想,“泥人张”、“杨七”、“杨八”各自“奇”在哪里?3、能力锻炼——他们各自给你留下了甚么样的印象,试着分别用一句话概括。
三、精读课文——进一步品味言语,文中有一些传神的字句,要引导先生品味其神韵。
俗世奇人课程设计

俗世奇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俗世奇人”这一章节中出现的重要词汇和成语;2. 学生能概述“俗世奇人”中的故事梗概,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事件发展及寓意;3. 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奇人异事的相关知识。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式,提升理解、表达和评价的能力;2. 学生学会运用描写、叙述等手法,创作一篇以“俗世奇人”为主题的短文;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现实生活中的奇人异事进行客观评价。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激发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欲望;2. 学生通过学习“俗世奇人”的故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认识到努力、勇敢、正义等品质的重要性;3. 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关注社会现象,培养同理心和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五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文化素养,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升自我修养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本节课选自《语文》五年级下册“俗世奇人”章节。
a. 故事梗概:讲解《俗世奇人》的故事内容,分析主人公形象特点;b. 词汇与成语:学习本章节中出现的重要词汇和成语,如:机智、勇敢、侠肝义胆等;c. 写作手法:分析文章中的描写、叙述等手法,并学会运用。
2. 教学大纲:a.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让学生自主阅读《俗世奇人》,了解故事梗概,讨论主人公形象特点;b. 第二课时:学习重要词汇和成语,分析文章写作手法,进行课堂讨论;c. 第三课时: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以“俗世奇人”为主题,创作一篇短文;d. 第四课时:展示学生作品,进行评价和总结。
3.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a. 第一周:完成第一、第二课时教学;b. 第二周:完成第三课时教学,指导学生进行短文创作;c. 第三周:完成第四课时教学,进行作品展示和评价。
俗世奇人语文公开课教案设计

俗世奇人语文公开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俗世奇人》,使学生了解小说的背景、作者以及主要人物,能够把握小说的情节和结构,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小说中的细节,提高学生的小说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文学、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小说的人物形象分析。
2. 小说的情节和结构把握。
3. 小说主题思想的探讨。
三、教学难点:1. 小说中细节描写的作用和意义。
2. 小说中人物心理活动的分析和理解。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 案例分析法:选取小说中的典型片段,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
3. 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俗世奇人》的背景、作者以及主要人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小说,了解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3.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自主学习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解答。
4. 案例分析:选取小说中的典型片段,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
5. 小组合作:分组进行讨论,分析小说中的细节描写,探讨小说主题思想。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8. 教学反思: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小说的人物形象、情节和结构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小说主题思想的把握和分析能力。
3. 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4. 学生对小说中细节描写的鉴赏能力。
七、教学资源:1. 《俗世奇人》原著。
2. 相关背景资料。
3. 小说鉴赏指导资料。
4. 投影仪、音响等教学设备。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俗世奇人》的背景、作者及主要人物,学生自主学习小说情节和人物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俗世奇人》学案设计
《俗世奇人》学案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感悟作品内涵,感悟作者对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2、品味重点句段,学习人物速写的方法
3、品味课文语言特点:方言的运用和多种写作手法的运用,使文章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
重难点:情节分析语言品味
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发蔫( ) 擅长( ) 绰号( ) 刷浆( ) 难堪( ) 一瞅( ) 发怔( ) 褒贬( ) 怵( ) 抠( )
2. 解释下列词语。
发蔫:
擅长:
阔绰:
天衣无缝:
发怔:
大名鼎鼎:
3、查找资料,简介作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思考:
4、“泥人张”、“杨七”、“杨八”各自“奇”在哪里?
5、他们各自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试着分别用一句话概括。
三、精读课文,局部研讨。
6、动手找自己欣赏的语句与大家共同赏析。
7、品味下面的语句,研讨括号里的问题。
①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
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
(作者说泥人张的手艺“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这么说是不是太夸张了?你怎么理解这种夸张的作用?)
②三分活,七分说,死人说活了,破货变好货,买卖人的功夫大半在嘴上。
(这个句子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8、“手艺人靠手吃饭,求谁?怵谁?”,“手艺人的能耐全在手上”揣摩这些话,看作者对待手艺和手艺人持怎样的态度?你认为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下,按作者的观点做事、做人能行得通吗?围绕这一话题,小组内展开讨论或辩论。
四、拓展延伸
9、说说你周围有什么“俗世奇人” ?讲一讲,让同学们
听一听
五、课堂小结收获:疑问:
六、达标检测:
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起哄哄动
B. 屏障屏气
C. 行当行头
D. 阔绰绰号
2. 下面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露陷能耐
发怔喝采享有盛誉褒砭不一结帐惊怵营造裤裆横冲
直撞眼刁耳尖
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 ③__________ ④__________
3.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天津人好把这种人的姓,和他们拿手_____ 的行当连在一起称呼。
②曹小山借着给师傅倒水点烟的机会,拿目光仔细—
刷子李的全身。
③眼睛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这左手便_______ 起这团泥
巴来。
A. 擅长搜索摆弄
B. 善于搜查摆弄
C. 擅长搜索玩弄
D. 善于搜查玩弄
4. 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谁也想不到当年那个貌不惊人的男孩如今已是大名鼎鼎的
企业家。
B. 高占敏操作计算机非常熟练,已经达到了天衣无缝的程度。
C. 这部小说描写特别生动,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英雄人物。
D. 美国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是二十世纪物理学出类拔萃的教学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