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单元总结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心内容
在坚持公 有制前提 下,实行分 户经营,自 负盈亏
影响
极大地调动 了农民的生 产积极性,推 动了农业生 产的发展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民 个体经济的不同:①生产资料所有制根本不同。 新中国成立初的农民个体经济实行的是农民的 土地所有制,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建立在土 地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之上的,农民只是享 有经营权和使用权。②农业生产的经营管理方式 不同。新中国成立初的农民个体经济是一家一户 的落后的生产方式,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 集体统一规划下进行农田基础建设和生产的。
3.第三次:20世纪 90年代以来。 (1)内容: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 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 (2)原因:党中央在认识国情和总结社会主义经济 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加快改革开放的步 伐,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核心是把企业推向市场。 (3)结果: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4.认识 (1)中共非常重视工业化建设,早在新中国成立前 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就确定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工业 国的任务,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化建设不断取得新 成就。 (2)中共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 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 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 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2.(2012年安徽文综,18)下表是依据龚关主编《中
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的相关数据编制的。该
表反映出( )
1979-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均
增长率
收入
农村(家庭收入) 城镇(职工货币工资)
17.6% 8.0%
消费水平
农村
8.9%
城镇
4.5%
Biblioteka Baidu
A .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已建立 B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还没有启动 D .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农村 解析:B 本题主要考查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进 程及作用。注意题干材料时间(1979~1984年), 此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已进行了多年,而城市 经济体制改革尚未完全展开,故造成表格材料 中农村收入和消费水平高于城镇的状况,故 B 项 符合题意。A 、C 两项不符合史实,D 项不是表格 材料信息反映的本质问题。
合 以满足国民经济发
公有制,实行 农村生
作
展需要
集体经营
产力
化
挫伤了
人 党的一些领导人主
生产者
民 观地认为农业合作 提高公有化
积极性,
公 化规模越大,公有化 程度和扩大
阻碍了
社 程度越高,就越能促 公有化规模
生产力
化
进生产力发展
发展
家庭 联产 承包 责任 制
原因 党中央在 总结教训 的前提 下,决定 实行经济 体制改革
工业兴国,工业化道路是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的必然趋势,工业经济体制的调整适 应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为中华民族的 复兴创造了条件。
1.(2012年全国新课标文综,32)1958年,美国一份 评估中国“二五”计划的文件认为,中国虽然面 临着农业生产投入不足与人口快速增长的压力, 但由于中苏关系良好而可以获得苏联援助,同 时减少粮食出口,中国可以解决农业问题,工业 也将保持高速发展。这一文件的判断( )
单元总结
网络构建
栏
目
专题归纳
导
航
高考体验
一、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原因
核心内容
影响
土 新解放区的 废除封建土 解放了农
地 封建土地制 地所有制,实 村生产力,
改 度严重阻碍 行农民土地 促进了农
革 生产力发展
私有制
业发展
原因
核心内容
影响
农
把土地等生 进一步
业 分散的小农经济难
产资料变为 解放了
A .对中美关系的急剧变化估计不足 B .低估了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作用 C .符合中苏两国关系的基本走向 D .与中国工农业发展状况不符 解析:D 解答本题需把材料信息与所学知识联系 起来分析。材料认为 1958年由于苏联援助,中国可 以解决农业问题,工业也将保持高速发展,根据史 实可知 1958年由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农业生产出现大幅下降,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工 农业发展比例严重失调。材料中没有涉及到中美 关系,故 A 项错误。
二、新中国成立后工业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转变 1.第一次:新中国成立初到 1956年。 (1)内容: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 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 划经济体制转变。 (2)原因:照搬苏联模式、主观上急于追求实现现代 化。 (3)结果:这种体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对恢复国民 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曾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并取得一定成就。但它超越了历史发展的阶段,严 重的弊端使企业失去了活力。
③产品的分配方式不同。新中国成立初的农民 个体经济不存在按劳分配和集体提留,而家庭 联产承包责任制贯彻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 原则。④发展结果不同。新中国成立初的农民 个体经济的经营方式落后,生产难以满足社会 需要,人民生活困苦,大大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仅调动了农民的积 极性,也有利于改革农业经营结构,有利于我国 农业的商品化、现代化。
2.第二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1)内容: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 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从 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的经济。 (2)原因:党中央正确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 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吸取了“文革”的 教训,并借鉴了外国经验,决定实行经济体制改革, 对外开放。 (3)结果:增强了企业活力,解放了生产力,工业开始 腾飞,成就举世瞩目。
3.(2012年全国大纲文综,19)1980年 12月,我国颁 发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 这表明( ) A .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 B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 .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开始实行 D .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已被突破
解析:D 本题考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 济体制改革的相关问题。从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 后,我国形成了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个体工商业的 出现,说明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已经开始被突破,故 本题选 D 。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在社会主义时期 何时都不会改变,A 项不正确;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全面展开是在 1984年以后,B 项不正确;企业承包 经营责任制是国有企业的,与个体工商业无关,C 项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