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和碳的化合物习题课课件

合集下载

碳和碳的化合物说课稿PPT培训课件

碳和碳的化合物说课稿PPT培训课件
——叶圣陶
谢谢
培养精神 强化意识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课 标 要 求
二、编写体例 、编者的意图
编写体例
各栏目以问题、 填空等形式为学 生提供思维发展、 合作交流的空间
阅 读 资 料
学完本课你应该知道
活动与探究 讨论
正文
单元前图、 引言
调 查
家 庭
与小
研实
究验
合学
为加深对相关内容的认识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学
化 生学 活

共 同 行
“ 低
动 !


三、本单元知识结构和内在逻辑关系
横向联系
金刚石薄膜 人造金刚石

装 置
检 验
药理

石墨
实验室制法
金刚石
C60
性质
组成、构成
用途
物理 性质
性 质
CO2
化学 性质



化学与环境
温室效应
太阳能 氢能等

可替代的 新能源
碳的氧化物
CO
性质
用途
知 识 结 构
风 力 发 电
收集信息
布置问题
课前准备
引导 促进
教师

联系生活实际 艺术欣赏
学案导学
创设情境
课堂活动
构建课堂

教 学 建 议
自主
学生
合作
交流
铅笔芯:石墨
玻璃刀:金刚石
碳 的 稳 定 性
我出生于空气这个大家庭里,由于我 密度大,他们把我压在最低层。但我不满 足于现状,于是我的分子偷偷逃了出来, 看看外面的世界,就开始漂流……

《常考题》人教版化学九年级第六章碳和碳的氧化物经典练习题(课后培优)

《常考题》人教版化学九年级第六章碳和碳的氧化物经典练习题(课后培优)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节能减排中“减排”的重要手段是合理利用CO2,科学家利用CO2为原料制取炭黑的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过程2的变化中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B.此流程中FeO和Fe3O4可重复循环利用C.此流程制取炭黑的同时,还有氧气生成D.可用过滤的方法解决炭黑和Fe3O4的分离问题2.证据和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B.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C.二氧化碳不可燃也不支持燃烧,所以可用燃着的木条检验二氧化碳气体D.有氧气参与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没有氧气参与的反应一定不属于氧化反应3.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的类推结果,其中正确的是()A.单质只含一种元素,因此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B.把燃着的木条伸进某无色气体中,木条熄灭,证明瓶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C.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不显电性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D.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分解为氢气和氧气,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可以分的4.下列除去括号中的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CO2(CO)往集气瓶中伸入一根燃着的小木条B.CO(CO2)把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C.CuO(C)把固体混合物隔绝空气加强热D.N2(O2)往集气瓶中伸入一根燃着的小木条5.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错误的是A.元素观: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B.微粒观:保持C60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C60分子C.转化观: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相互转化D.守恒观:3g镁在2g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5g氧化镁,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6.如图装置有较多用途,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如瓶内为空气,要收集氧气,气体应从a端进入B.如瓶内装满水,要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气体应从a端进入C.医院给病人输氧时,也有类似装置(瓶内装半瓶蒸馏水)。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 课题3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第二课时)课后练习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 课题3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第二课时)课后练习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课题3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第二课时)课后练习一、选择题1.实验室里,用如图所示装置还原氧化铁的过程中可能会生成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或铁等固体物质。

对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实验时,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B.当红棕色的氧化铁粉末变成黑色时,所得固体产物的质量可能比反应前固体的质量大C.实验结束后,应用磁铁和稀盐酸来检验固体产物中是否有铁生成D.为了减少空气污染,尾气应点燃或收集处理2.下列方法或做法不能用来鉴别CO2和CO的是A.分别闻两种气体的气味B.将两种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C.将两种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两瓶气体中3.对大气都有严重污染的一组有害气体是( )A.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气B.二氧化碳、氦气、二氧化硫C.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D.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硫4.欲除去二氧化碳中含有的少量一氧化碳,可以( )A.点燃B.通过灼热的CuO C.通过澄清石灰水D.通过灼热的炭层5.汽车尾气中的CO在四氧化三钴(Co3O4)纳米棒的催化作用下,低温即与O2反应生成CO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B.可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C.反应前后Co3O4化学组成改变D.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改变6.分析下列化学反应,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2C+O22CO C+O2CO22CO+O22CO2A.反应物相同,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不同时,生成物不同B.碳、一氧化碳和天然气一样都可用作燃料C.上述反应都是化合反应,且生成物都是氧化物D.C→CO→CO2的转化都只能通过与O2反应来实现7.如果要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应采用的方法是()A.把混合气体点燃B.通入澄清石灰水C.通过灼热的氧化铜D.从一个容器顷倒到另一个容器8.木炭还原氧化铜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食品课件】第四章碳水化合物 习题与思考题

【食品课件】第四章碳水化合物 习题与思考题

125、利用淀粉酶法生产葡萄糖的工艺包括、、三个工序。

26、常用于淀粉水解的酶有、、。

27、制糖工业上所谓的液化酶是指,糖化酶是指和。

28、试举出五种常见的改性淀粉的种类:、、、、。

29、在果蔬成熟过程中,果胶由3 种形态:、和。

30、果胶形成凝胶的条件:,,。

二、名词解释1、吸湿性;2、保湿性;3、转化糖;4、糖化;5、糊化6、液化;7、β-淀粉;8、α-淀粉;9、解释DE、DS、DP的含义。

10、果胶酯化度; 11、低甲氧基果胶12、糊化温度; 13、冰点降低三、问答题1、比较Maillard反应与焦糖化反应的主要异同点,指出影响Maillard反应的主要因素和相应的控制方法。

2、什么是糊化?影响淀粉糊化的因素有那些?3、什么是老化?影响淀粉老化的因素有那些?如何在食品加工中防止淀粉老化?何为凝胶化?淀粉凝胶化与老化之间有何区别?4、果胶有何主要的食品特性?试论述果胶形成凝胶的条件及影响果胶形成凝胶的影响因素。

如何利用果胶制作无糖果冻?5、何为淀粉的改性?简略说出预糊化淀粉、磷酸淀粉、交联淀粉的改性原理和改性后的特点。

6、试比较淀粉酶、-淀粉酶、葡萄糖淀粉酶的异同并论述他们在水解淀粉的方式和产物上有何区别。

7、试论述糖的溶解度、结晶性、保湿性、吸湿性、冰点降低等性质在实际生产中有何应用,并请举例说明。

8、何为膳食纤维?一般包括哪几类?有何生理功能?按照溶解性可分为几种?何为双歧杆菌增殖因子?有何保健功能?9、某厂生产的澄清果汁在贮存过程中产生混浊现象,影响品质外观。

请分析原因,并想出解决办法。

10.碳水化合物对人体的主要生理功能有哪些?根据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碳水化合物的一般摄入量占所需总热能的多少为宜?何为碳水化合物对蛋白质的节约效应?2四、应用题①磷酸淀粉、醚化淀粉、交联淀粉中,哪种可以满足耐高温、耐酸等要求?②在达到平衡的果葡糖浆中,果糖含量为42%,若要得到更甜的果葡糖浆,可以应用糖的什么特性,采取怎样的技术措施达到目的?③果糖、蔗糖、山梨糖醇、淀粉糖浆中,哪一种最适合做不易吸潮的咖啡伴侣粉末?哪一种适合做货架期长的保健型蛋糕?④测定某淀粉的糊化温度,可用什么方法?⑤有种果胶在加糖、调PH后均不能形成凝胶,但加入钙离子后可凝胶。

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章)教材分析本单元包括三个课题。

课题1主要介绍碳的几种单质:金刚石、石墨、与碳60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和碳的化学性质。

课题2引导学生探究实验室中支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课题3通过实验探究碳的氧化物的性质。

学生在学习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和有关氧气的知识后,再学习碳及其氧化物是顺理成章的。

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前几单元里已获得不少有关碳的知识,知道了碳具有可燃性,跟氧气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学习碳的单质的基础上,学习碳的氧化物的性质等,认识碳酸及碳酸盐,为今后学习酸、碱、盐、金属的知识打下一个基础。

本单元在整个教材中占有承上启下的地位,并具有以下特点:(1)注意采用体验学习与探究学习的方式;(2)教材内容在呈现方式上注意教学情境的创设和练习学生的生活实际;(3)紧密联系社会和高新科技;(4)图文并茂,教材中许多内容是以图代文,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碳及碳的氧化物的性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形成以发展的观点看待碳的单质;形成关注社会和环境的责任感。

教学难点: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教学思路:在进行碳的单质时,应注意联系自己生活中用刀或见到的物质以及紧密联系社会和高新科技来分析它的结构、性质及其与用途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学习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时,要积极参与活动与探究,讨论、归纳、总结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与物质状态和性质的关系,学习碳的氧化物时应注意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及社会实际分析归纳碳的氧化物的性质、用途以及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学习本单元时,要“突出典型、体验探究、挖掘本质、揭示规律、掌握类型”这种从个别到一般的科学方法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的主要方法之一。

教材中的许多内容以图代文,以帮助学生理解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用途及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图形,理解图示涵义,掌握图示有关知识,想象、推测物质的结构、性质、用途、培养空间想象能力,为学习碳和碳的氧化物奠定必备的基础。

初中化学教案碳和碳的化合物

初中化学教案碳和碳的化合物

初中化学教案-碳和碳的化合物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碳的单质形态,掌握金刚石、石墨、C60等碳的同素异形体;(2)掌握碳的氧化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3)掌握碳化物的概念,了解碳化硅、碳化钨等碳的化合物。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2)运用比较法,分析碳的氧化物的性质和用途;(3)运用分类法,对碳的化合物进行归纳和总结。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3)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关注碳的化合物在环境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1. 碳的单质形态和同素异形体;2. 碳的氧化物的性质和用途;3. 碳化物的概念和特点。

三、教学难点:1. 碳的同素异形体的结构和性质;2. 碳的氧化物的溶解性和化学反应;3. 碳化物的分类和应用。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酒精灯、试管、试管夹、导管、澄清石灰水等;2. 教学课件:碳的单质、碳的氧化物、碳化物的图片和资料;3. 教学视频:碳的同素异形体、碳的氧化物的性质实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碳的单质形态;(2)展示金刚石、石墨、C60等碳的同素异形体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内容与活动:(1)介绍碳的同素异形体:金刚石、石墨、C60等,讲解它们的特点和性质;(2)讲解碳的氧化物的性质,如一氧化碳的毒性、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和化学反应;(3)介绍碳化物的概念,举例说明碳化硅、碳化钨等化合物的特点和应用。

3. 课堂练习:(1)根据碳的同素异形体的特点,完成相关习题;(2)根据碳的氧化物的性质,完成相关习题;(3)根据碳化物的概念,完成相关习题。

4. 实验环节:(1)进行碳的氧化物的性质实验,如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实验;(2)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3)总结实验结论,巩固所学知识。

初三化学上册《碳和碳的氧化物》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初中巩固练习题附加答案

初三化学上册《碳和碳的氧化物》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初中巩固练习题附加答案

《碳和碳的氧化物》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巩固练习】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15•广东一模)根据如图所示实验,不能得到的结论是()A.CO2不能燃烧B.CO2不支持燃烧C.CO2密度比空气大D.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2.下列叙述中“碳”和“炭”两字使用正确的是()①木炭、焦炭、活性炭等都是无定形碳;②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都是含氧、炭二种元素的化合物;③木碳有吸附能力,焦碳常用于冶金工业;④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碳有金刚石和石墨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种元素只能形成一种单质B.金刚石和石墨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C.金刚石和石墨都是黑色晶体D.金刚石和石墨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4.下列有关金刚石、石墨及C60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B.它们都能导电C.它们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单质D.它们都很硬5.(2015•河南模拟)下列过程中,只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二氧化碳使石蕊试液变红C.二氧化碳灭火D.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6.下列关于碳单质的用途叙述中,错误的是( )①橡胶里添加炭黑能增加耐磨性;②干电池里的碳棒是石墨制成的;③电冰箱除味剂是活性炭;④防毒面具用焦炭吸收有毒气体;⑤制糖工业用炭黑来吸附有色物质;⑥金刚石不仅能刻划玻璃,还能装在钻头上钻凿坚硬的炭层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D.④⑤7.①水银不是银②干冰不是冰③铅笔不含铅④金刚石不含金,以上说法正确的是()A.①④B.②C.②③D. ①②③④8.把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CO2气体中,石蕊试纸不变色。

将CO2气体通入滴有石蕊指示剂的水中,溶液变红色。

再将该溶液敞口加热一段时间,发现溶液的红色褪去,冷却到原温度后,再次通入CO2,溶液又变红色。

上述实验现象不能说明的是()A.CO2能和水发生化学反应B.CO2的水溶液具有酸性C.加热能使CO2水溶液的酸性减弱D.CO2具有酸性9.碳及碳的化合物在生产及人类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下列各项描述都正确的是( )A.物质与其性质木炭——可燃性一氧化碳——有剧毒二氧化碳——酸性B.反应与反应类型高温煅烧碳酸钙——化合反应一氧化碳燃烧——分解反应木炭还原氧化铜——化合反应C.物质与其用途金刚石——刻画玻璃石墨——作电极活性炭——除臭味D.物质与其分类碳——单质二氧化碳——化合物大理石—纯净物10.用一氧化碳还原12g含有杂质的氧化铜(杂质不参加反应,而且不含铜元素),完全反应后得到8g 铜,则氧化铜的质量分数是()A.83.3%B.42.6%C.50%D.10%11.一氧化碳和某一气体的混合气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5%,则该气体可能是()A.CO2B.NO2C.H2OD.SO212.将一定质量的CO和CO2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石灰水中,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沉淀质量恰好等于原混合气体的质量,则原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质量比为()A.14:11B.11:14C.7:11D.11:713.下列物质中,不能与焦炭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氧气B.一氧化碳C.二氧化碳D.氧化铜14.已知甲为固体,乙、丙、丁为气体,它们相互间能发生下列反应:甲+乙→丙;乙+丁→丙;甲+丙→丁,则甲可能是( )A.氧化铜B.铁C.碳酸钙D.碳二、实验题15.(2015•益阳中考)在一次化学课上,老师提供了以下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方法。

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课件(3课时)1

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课件(3课时)1

5 、下列事实中,能说明二氧化碳存在的是 ( D)
A.集气瓶正放在桌上,瓶中没有颜色
B.往集气瓶内倒入紫色的石蕊试液,振荡,变红色
C.将烧着的木条伸入瓶口,木条熄灭
D.向集气瓶中倒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6、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会引起温 室效应,下面关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 来源的说法中,最合理的一种是( D ) A.全球人口增多后呼出的二氧化碳
2、CO2跟水反应 CO2+H2O = H2CO3
1、一般情况下,CO2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不能供呼吸
H2CO3 = CO2↑ +H2O 3、CO2与石灰水[Ca(OH)2]反应。 CO2+ Ca(OH)2 = H2O +CaCO3 ↓
巩固练习: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CO2 , H2CO3 , (2) 干 冰 _____ (1) 碳 酸 ______ Ca(OH) CaCO3 。 (3) 石灰水中 主要成分 ______2, (4) 碳酸钙 ________
CO和CO2的组成元素是相同的 但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它们的化学性质是否相同呢?
二、化学性质
1、可燃性
1 、火焰呈蓝色
现象
2、 放热
3、 生成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点燃 结论:2CO + O2 ==== 2CO2
2、一氧化碳的毒性
煤气中毒实际上就是一氧化碳中 毒。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 比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能力强200倍, 从而使血液失去输送氧气的功能。一 氧化碳中毒时,人会感到全身乏力, 头剧烈疼痛。急救的办法是将病人移 至室外空气流常在家用煤气(含有 一氧化碳)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 气体?如发生煤气泄漏应当怎么办? 因CO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泄漏后 无法查觉,掺入少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 体,可以判断CO是否泄露。 煤气泄露后,应迅速关闭阀门,打开 门窗透气。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测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学校:___________ 姓名:班级:得分:一、单选题(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下列物质或方式中的“碳”,主要不是针对碳单质的是()A.碳素墨水B.打印碳粉C.低碳生活D.石墨碳棒【答案】C【解析】“低碳生活”的理念中的碳是指二氧化碳,不是针对碳单质,故选C2.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氢气充探空气球B.焦炭用于炼铁C.干冰用作人工降雨D.木材可以制作桌椅【答案】B【解析】A、氢气充灌气球,是利用了氢气密度小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B、焦炭用于炼铁,是利用了焦炭的还原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C、干冰用作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D、木材可以制作桌椅,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B.3.被誉为“21世纪神奇材料”的石墨烯以其神奇特性承载着人们的无数想象。

石墨烯是从石墨中分离出来的一层或几层碳原子构成的石墨片,用石墨烯和铝合金可制出一种具备特殊性能的烯合金,下列对石墨烯和烯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A.石墨烯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B.石墨烯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C.烯合金具有优良的导电性D.烯合金是一种新型材料【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石墨烯由碳原子构成,碳一定条件下可与氧气反应,所以石墨烯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故正确;B、由题意可知,石墨烯是从石墨中分离出来的单层石墨片,所以,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故错误;C、石墨烯与铝合金,研制出一种具备特殊性能的烯合金,依然具有金属的性质,所以具有优良的导电性,故正确;D、烯合金是一种新型材料,故正确。

初中化学教学课例《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化学教学课例《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说明所用的试剂、装置、收集方法的原因。
(3)、建立以 CO2 为中心的化学反应网。
(4)、CO2、CO 的检验。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归纳,总结构建知识网络,并通过示例讲解,练
习反馈让学生再次感受、体验碳和碳的化合物在生活中
的广泛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本单元一些规律性知识,让学生感受到学
习化学是有规可循。
教学效率高,课堂容量很大,学生思维活跃,气氛
热烈。学生参与了,投入了;很兴奋,也很喜欢。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的思考过程包括了知识与技能,还包括了
学生学习能 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学生受
力分析 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知识、
能力、思想情操目标达成。教师面向了全体学生,实行
从本节课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过程来看。教学活动 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体 课例研究综 验、经历探究活动,真正的将教学的重心和立足点从教 述 师的教转移到学生的学上,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了学习的全过程,体现了一切为
了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教师具有良好的课改意 识。
初中化学教学课例《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学设计及总 结反思
学科
初中化学
教学课例名
《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

本单元包括三个课题和实验活 2 是引导学生探究实验室中制取
二氧化碳的装置。课题 3 在课题 2 的基础上,通过实验
教材分析 探究碳的氧化物的性质。实验活动 2 是讲解二氧化碳的
(3)木炭具有结构,它具有能力,的吸附能力比木 炭强,防毒面具里的滤毒罐就是利用来吸附毒气。
(4)C60 分子是由构成的,它形似足球,常用于材 料科学超导体等方面。

初中化学教案碳和碳的化合物

初中化学教案碳和碳的化合物

初中化学教案-碳和碳的化合物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碳的单质形态,掌握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和性质;(2)掌握碳的化合物的概念,了解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碳酸盐的性质;(3)学会使用实验仪器进行碳及其化合物实验,提高实验技能。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碳的单质的性质;(2)通过对比、分析等方法,认识碳的化合物的性质;(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3)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向上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碳的单质:金刚石、石墨、C60的结构和性质;2. 碳的化合物: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碳酸盐的性质;3. 碳及其化合物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掌握实验操作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碳的单质的性质,碳的化合物的性质,碳及其化合物的实验操作。

2. 教学难点:金刚石、石墨、C60的结构和性质的理解,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碳酸盐的性质的区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碳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2. 运用实验法,让学生亲身体验碳及其化合物的实验现象;3. 采用对比法,帮助学生区分碳的化合物性质;4.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碳及其化合物的结构模型和实验过程。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掌握碳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熟悉碳及其化合物的实验操作;2. 学生准备:了解碳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准备实验仪器;3. 实验准备:准备碳及其化合物的实验药品和仪器。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碳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碳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作用;2. 探究碳的单质:分组讨论金刚石、石墨、C60的结构和性质,进行实验观察;3. 认识碳的化合物:介绍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碳酸盐的概念和性质;4. 实验操作:分组进行碳及其化合物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5. 总结与拓展:分析实验结果,总结碳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提出拓展问题。

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课《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三课时课件

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课《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三课时课件

探究新知
微观解释
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夺取了氧化铜中的氧发生了氧化反应, 氧化铜失去了氧发生了还原反应。
化学方程式
CO+CuO △ Cu+CO2
探究新知
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毒性 1. 现象 CO分子和血红蛋白结 合,使血红蛋白减少,鲜红 的动脉血变为暗红。
探究新知
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探究新知
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1)与水反应
CO2 化
CO2 + H2O ==== H2CO3

碳酸很不稳定,容易分解

H2CO3 ==== H2O+ CO2↑
质 (2)与石灰水反应
总 结
CO2 + Ca(OH)2 ==== CaCO3 ↓+ H2O
碳酸钙
探究新知
物 理 性 质
化 学 性 质
探究新知
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知识点 2 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人工降雨
CO2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灭火 纯碱
CO2
尿素
汽水
工业原料
光合作用
制冷剂
探究新知
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CO2对环境的影响(温室效应)
1. 什么是温室效应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能像温室的 玻璃或塑料薄膜那样,使地面吸收的 太阳光的能量不易散失,从而使全球 变暖,这种现象叫“温室效应”。
Ⅲ 直接放入二氧化碳
现象:紫色的石蕊花不变色
结论:干燥的二氧化碳不能使紫 色石蕊花变为红色
解释: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不呈 酸性
探究新知
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Ⅳ 向二氧化碳中放入喷水后的小花

初三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习题答案知识点)

初三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习题答案知识点)

碳和碳的氧化物习题附答案1.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等都使用碳素墨水书写,这是因为墨汁中的碳 ( ) A.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B.常温下被氧化成稳定性的物质C.常温下被还原成稳定性的物质 D.常温下跟纸反应生成稳定性的物质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用活性炭净化水B.干冰能灭火C.二氧化碳通入水中D.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为金刚石3.将燃着的木条伸入某种集气瓶中,木条熄灭,对瓶中气体判断错误的是()A.一定是CO2B.一定不是O2C.可能是CO2D.可能是氮气4.关于CO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CO2是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B.CO2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C.C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D.CO2是由碳、氧元素组成5.实验室制CO2选用的合适药品为()A.木炭燃烧B.煅烧石灰石C.石灰石跟稀硫酸反应D.大理石(或石灰石)跟稀盐酸反应6.按碳元素化合价由高到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C、CO、CO2B.CO、C、CO2C.CO2、C、CO D.CO2、CO、C7.下列各物质和用途相符合的是()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B.石墨可用于冰箱除臭C.石灰石可用来粉刷墙壁D.二氧化碳可用来抢救病人8.某同学为解决助力车污染空气问题,提出以下建议:①马路上喷洒石灰水②在助力车尾部燃烧尾气③改进助力车发动机结构,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④控制助力车数量。

这些建议中,你认为切实可行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9.用一氧化碳在加热的条件下还原氧化铜,发现已制得的铜很快又变黑了。

你推测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反应开始时,没有把试管内的空气排干净B.温度太低C.铜没有在一氧化碳气流中冷却而又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D.试管口倾斜了10.分子数相同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它们的质量比为()A.1:2B.2:1C.7:11D.11:711.大气层中,因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增加而引起“温室效应”。

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不断增多、呼吸作用增加B.绿色植物减少、光合作用减少C.大量燃烧矿物燃料D.冰箱中制冷剂“氟里昂”的泄漏12.测得某物质中只含有碳元素,这种物质 ( )A.一定是一种单质 B.一定是石墨C.可能是二氧化碳 D.可能是一种单质,也可能是几种碳的单质的混合物13.铜粉和碳粉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后,最终得到的黑色物质与原混合物质量相等,则碳粉在原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为()A.20%B.80%C.15.8%D.84.2%14.下列气体中,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是()A.O2B.H2C.CO2D.CH415.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应采取的方法是()A.点燃混合气体B.把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C.把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D.把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水中16.吸烟的危害之一是烟气中含有能破坏血红蛋白结合氧气的有毒气体,这种气体是()A .CO 2B .COC .N 2D .SO 217.在CO 和CO 2的混合气体中,含氧元素64%,将该混合气体5g 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完全反应后,气体再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的白色沉淀质量是A .5gB .10gC .15gD .20g18.实验室制取CO 2一般有五个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按要求装配好仪器;③向漏斗中注入酸液;④向广口瓶放人小块的大理石;⑤收集气体。

【化学】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练习题及答案

【化学】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练习题及答案

【化学】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说法正确的一组是()①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元素组成相同,性质相同.②二氧化碳能使染有紫色石蕊的干燥纸花变红.③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成反比.④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应进行灯火实验.⑤一氧化碳、木炭、氢气都具有还原性和可燃性.⑥一氧化碳能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缺氧窒息死亡.A.①②③B.②⑤⑥C.④⑤⑥D.③④⑤【答案】C【解析】【详解】①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元素组成相同,分子构成不同,性质不相同,故不正确;②二氧化碳能使湿润的染有紫色石蕊的干燥纸花变红,故不正确;③气体的溶解度与压强成正比,所以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量跟压强成正比,故不正确;④久未开启的菜窖或深洞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不能支持呼吸,故要做灯火实验,故正确;⑤一氧化碳、木炭、氢气都具有还原性和可燃性,故正确;⑥一氧化碳能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缺氧窒息死亡,故正确。

故选C。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性质一定相同B.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单质C.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D.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答案】B【解析】A、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性质不一定相同,例如氧气和臭氧混合,性质不同,故A错误;B、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单质,例如氧气和臭氧混合,故B正确;C、含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例如碳酸钠,属于盐,故C错误;D、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例如氧气和臭氧混合,属于混合物,故D错误。

点睛∶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单质,,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性质不一定相同。

含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

3.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错误的是()A.构成:都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只是二氧化碳多一个氧原子B.性质: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C.用途:CO2可用作气体肥料;CO可用作气体燃料D.危害:CO2无毒,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答案】A【解析】A. 构成:两种物质的分子都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只是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错误;B. 性质: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正确;C. 用途:CO2可用作气体肥料,CO可用作气体燃料,正确;D. 危害:CO2无毒,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正确。

襄阳市人教版化学九年级第六章碳和碳的氧化物经典练习题(提高培优)

襄阳市人教版化学九年级第六章碳和碳的氧化物经典练习题(提高培优)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节能减排中“减排”的重要手段是合理利用CO2,科学家利用CO2为原料制取炭黑的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过程2的变化中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B.此流程中FeO和Fe3O4可重复循环利用C.此流程制取炭黑的同时,还有氧气生成D.可用过滤的方法解决炭黑和Fe3O4的分离问题2.地表约有71%被水覆盖,但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总量却不足总水量的1%。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用活性炭给水杀菌消毒B.为了健康可多饮蒸馏水C.软水一定是纯净物D.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3.能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方法是A.闻气味B.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集气瓶中C.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插入集气瓶中D.分别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4.分析下列化学反应,有关说法错误的是2C+O2点燃2CO C+O2点燃CO2 C+CO2高温2COA.上述三个反应中碳元素表现出两种化合价B.反应物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表现出氧化性C.上述三个变化中的最小粒子都是碳原子和氧原子D.等质量碳在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不同是因为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不同5.下列物质鉴别方案不正确的是()选项鉴别物质实验方案A水和双氧水加入二氧化锰A.A B.B C.C D.D6.归纳是化学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下列对有关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是()A.A B.B C.C D.D7.实验室里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时一般有以下操作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连接装置;③加入大理石;④加入稀盐酸;⑤收集;⑥验满。

其中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①④③⑤⑥C.②①③④⑤⑥D.②③④①⑤⑥8.下列是四位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你认为可行的方案是A.把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气体中,火焰熄灭,证明原瓶中的气体是CO2B.向盛满CO2的塑料瓶中倒入少量水,拧紧瓶盖振荡后瓶子变瘪,则证明CO2与水反应C.某气体燃烧的产物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一定是COD.某气体与氧气混合后经点燃发生爆炸,可说明该气体具有可燃性9.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中的重要循环(如图)。

碳和碳的氧化物练习题(含答案)

碳和碳的氧化物练习题(含答案)

【答案】A 【解析】碳和碳的氧化物练习题(含答案)一、碳和碳的氧化物选择题1.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说法错误的是()A.CO2无毒,CO有毒B.CO2用于灭火,CO用于助燃C.通常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D.CO2能与Ca(OH)2反应,CO不能与Ca(OH)2反应【答案】B【解析】A、二氧化碳无毒,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正确;B、二氧化碳能用于灭火,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没有助燃性,错误;C、通常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正确;D、CO2能与Ca(OH)2反应生成水和碳酸钙沉淀,CO不能与Ca(OH)2反应,正确。

故选B。

2.实验室制取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全部都不会用到的装置是()①②③④⑤⑥A.①③⑤B.②④⑤C.①④⑤D.②④⑥【答案】C【解析】实验室制取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不会用到的装置是C.①④⑤。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实验室制取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

3.下列装置都能够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其中与启普发生器原理不相符的是【分析】启普发生器是利用压强使固体和液体分离,从而都能够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详解】装置A是靠外力使固体和液体分离,从而都能够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所以与启普发生器原理不相符的是A;B、C、D均是利用压强使固体和液体分离,从而都能够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利用了启普发生器原理。

A.AB.BC.CD.D故选A。

4.关于CO2与CO的比较,正确的是A.组成:都是由碳和氧元素组成,但CO2比CO多一个氧元素B.性质:都能溶于水;CO2不能燃烧,CO有可燃性C.用途: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O用于冶炼金属D.危害:都有毒性,CO2还会造成温室效应【答案】C【解析】A、组成:都是由碳和氧元素组成,但CO2比CO多一个氧原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元素只有种类没有个数,故A错误;B、性质:CO2能溶于水,CO不溶于水,CO2不能燃烧,CO有可燃性,故B错误;C、用途:干冰升华吸热,用于人工降雨,CO具有还原性,用于冶炼金属,故C正确;D、危害:CO有毒性,CO2还会造成温室效应,故D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习题课
【学习目标】
1.通过知识网络图复习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会熟练地写出方程式。

2.通过比较学习掌握碳和一氧化碳还原性的异同、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质的异同,利用其性质的差异地解一些综合性的实验题。

3.小组内成员讨论、合作学习,互帮互助,取得共同进步。

【教学重、难点】利用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解决综合性题目。

【前置学习】
回忆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性质
写出图中转化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小结:
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活动方案】
活动一、碳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反应的比较
图1 图2
讨论:
①两套装置或反应的异同点?
②图1中停止加热时,应先将导管从试管②中撤出,并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待试管①冷却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出。

这样操作的原因?
③图2中先点处的酒精灯(点燃前已对气体验纯);先熄灭处的酒精灯。

例1.下列关于碳、一氧化碳分别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反应现象基本现同 B.反应装置有明显不同
C.氧化铜都是发生了还原反应 D.两个反应产物不同
尾气处理 澄清石灰水 C D 混合气体 A B 课堂训练一
1.在实验室中,老师用下面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图中固定试管的仪器已略去):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木炭粉的质量明显减少;氧化铜粉下
部出现了一层红亮的铜;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停止
加热并冷却到室温。

(1)写出硬质大试管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
、。

(2)C 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此现象
说明 。

(3)气球的作用是 。

(4)B 装置的作用是 ;
活动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性质的区别
讨论:如何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两瓶无色气体?
例2.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应采用的方法是 ( )
A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焦炭
B .把混合气体点燃
C .把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
D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思考:如何除去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碳?
课堂训练二
1.下图所示装置可以验证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H 2、CO 和CO 2)是否含有CO 和CO 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 装置中的试剂是(写名称,下同) ,B 装置中的试剂是 ;
(2)证明原混合气体中CO 2存在的实验现象是 ; 证明原混合气体中CO 存在的实验现象是 ;
(3)如果没有B 装置,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活动三、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之间相互转化
例3.如图A、B、C、D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四种物质。

其中A
为黑色单质,D为红色单质,B、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态
化合物。

“→”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
及反应条件已省略)。

请回答:
(1)C的化学式是。

(2)B的一种用途。

(3)C→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课堂训练三
1.取一定量炽热的木炭放入充满氧气的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后,同学们对密闭容器里气体的充分产生了兴趣,想对其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气体的成分可能是什么呢?
【提出猜想】
猜想1:可能全部是CO2;猜想2:可能全部是CO;
猜想3:可能是;
猜想4 :还可能是。

【实验推断】
他们把密闭容器内的气体先通过澄清的石灰水,发现石灰水;再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发现黑色的粉末。

由此得出猜想3正确。

【反思】有同学认为:在验证猜想3的实验过程中,也可以先把密闭容器内的气体先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再通过澄清的石灰水。

这种看法对吗?
【盘点收获】
学完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课堂检测】
1.证明汽水中含有CO2气体,最合理的做法是()
A.B.C.D.
2.关于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C、CO和CO2均有还原性 B.C、CO和CO2均有可燃性
C.常温下,C、CO和CO2均可与水反应 D.CO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相互转化
3.右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
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说明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
现象是 ( )
A.①变红,③不变红
B.④变红,③不变红
C.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
D.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
4.为加深对一氧化碳还原性的理解,减少一氧化碳对环境的污染,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A B C
回答下列问题:
(1)图B中,薄铜片受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趁热将图B所示的薄铜片插入到图A所示的装置中(如图C所示),观察薄铜片的颜色变化,现象是;振荡集气瓶,观察到的现象是。

(3)实验结束后用燃着的木条点燃瓶中的剩余气体,有明显的蓝色火焰出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