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学》[1]

合集下载

色彩学

色彩学

色彩学一、基本知识:1、色彩基本概念自然界中的颜色可以分为非彩色和彩色两大类。

非彩色指黑色、白色和各种深浅不一的灰色,而其他所有颜色均属于彩色。

任何一种彩色具有三个属性:(1)色相(Hue):也叫色泽,是颜色的基本特征,反映颜色的基本面貌。

(2)饱和度(Saturation):也叫纯度,指颜色的纯洁程度。

(3)明度(Brightness或Lightness或Luminousity):也叫亮度,体现颜色的深浅。

非彩色只有明度特征,没有色相和饱和度的区别。

2、色彩的三原色电脑屏幕的色彩是由RGB(红、绿、蓝)三种色光所合成的,而我们可通过调整这三个基色就可以调校出其它的颜色,在许多图像处理软件里,都有提供色彩调配功能,你可输入三基色的数值来调配颜色,也可直接根据软件提供的调色板来选择颜色。

3、电脑影像的色彩电脑影像的色彩是经由位元(BIT)的计算和组合而来,单纯的黑白图像是最简单的色彩结构,在电脑上用到1位元的资料,虽说只有黑色和白色,但仍能透过疏密的矩阵排列,将黑与白组合成近似视觉上的灰色调阶。

灰阶(Grayscale)的影像共有256个阶调,看起来类似传统的黑白照片;除黑、白二色之外,尚有254种深浅的灰色,电脑必须以8位元的资料,显示这256种阶调。

全彩(Fullcolor)是指RGB三色光所能显示的所有颜色,每一色光以8位元表示,各有256种阶调,三色光交互增减,就能显示24BIT的1677万色(256*256*256=16,777,216),这个数值就是电脑所能表示的最高色彩,也就是通称的RGBTureColor。

8位元色是指具有256种阶调,或256种色彩的影像,而我们在常常见到GIF 格式的图象文件就是带有256种色彩的图象文件。

若要把24位元的全彩图片转成256色的8位元,通常必须经过索引的步骤(Indexed),也就是在原本24位元的1677万色中,先建立颜色分布表(histogram),然后再找出最常用的256种颜色,定义出新的调色盘,最后再以新色盘的256色取代原图。

色彩学

色彩学

色彩学五光十色、绚丽缤纷的大千世界里,色彩使宇宙万物充满情感显得生机勃勃。

色彩作为一种最普遍的审美形式,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衣、食、住、行、用,人们几乎无所不包,无时不在地与色彩发生着密切的关系。

人的感觉是认识的开端。

客观世界的光和声作用于感觉器官,通过神经系统和大脑的活动,我们就有了感觉,就对外界事物与现象有了认识。

色彩是与人的感觉(外界的刺激)和人的知觉(记忆、联想、对比…)联系在一起的。

色彩感觉总是存在于色彩知觉之中,很少有孤立的色彩感觉存在。

一,颜色定义:色是光作用于物体上,通过人眼在大脑中引起的视觉反应;二,色彩产生的三要素1.光源: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2.被照射物体3.人眼:可感觉色的眼睛和头脑1.1光源自然光(太阳光)太阳光包含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 射线,r 射线。

光可用波长来描述太阳光中能被人眼感觉的部分称为可见光(400~700纳米),包括红(630-750 纳米)、橙(595-630 纳米)、黄(580-595 纳米)、黄绿( 560-580 纳米)、绿(500-560 纳米)、蓝绿(480-500 纳米)、蓝(435-480 纳米)、紫(400-435 纳米)注:1 纳米约等于10亿分之一米。

人造光源A 光源(色温2854 °K )B(色温4800°K )D65(色温6500 °K )色温指黑体与光源之颜色对色时之温度。

黑体(光源的一种,是一中空的加热室,受热会发光)加热到一定温度会辐射一定波长的能量,如与某一光源发出光的波长相同,此时黑体的温度就是该光源的色温。

标准光源·CIE ( 国际照明委员会 ) 标准照明体 ( 指特定的相对光谱功率分布参数 )·A 光源 , 色温2856 ° K 的白枳灯光源·C 光源 , 模拟平均日光的钨丝灯光源。

色温6774 °K·D65 光源 . 近似平均自然日光 . 色温6500 ° ,是一般常用的测试照明体·CWF, 色温4200 ° k.TL84 色温4000 ° k 是在商业和工业中大量应用的荧光灯(在玻璃管内壁涂上荧光物质 , 充入水银蒸气制得)2.1被照射物体当光照射到物体时会发生·透射:入射光经过折射穿过物体的现象·吸收:光照射至物体上,一部分的光线被物体吸收,另一部分被反射·反射:光经过不透明物体产生折回3.1人眼是色彩感受器,眼睛疲劳、视觉环境、色样大小,均会影响眼睛的判断和配色光谱反射率测量标准∙工作白标准 . 用硫酸钡粉喷涂制成 . 作为测量基准 .∙黑体(完全辐射体)是以中空的热的腔体 , 它在可见光谱范围内辐射能量取决于它的温度 , 其颜色只和温度有关三,颜色的特性颜色有三种显著的特性,也称为色的三属性,即色相、明度、彩度(也称纯度、饱和度),有色彩的颜色都具有三属性,无色彩的颜色只具有三属性中的一个属性,即明暗度。

色彩学

色彩学

目錄( 一) 前言( 二) 基本色彩感覺要素A . 光源( LIGHT )B . 被照體( OBJECT )C . 接受( 收) 體( RECEIVER )( 三) 色彩語言A . 三刺激值( TRISTIMULUS V ALUES )B . 色相( HUE )彩度( CHROMA )明度( LIGHTNESS )( 四) 儀器測量值與人員判色的認知附錄第2 頁第4 頁第4 頁第6 頁第7 頁第8 頁第9 頁第11頁第16頁第18頁( 一)前言大多數的人不十分明瞭色彩對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影響及衝擊有多大,( 我們視色彩為生活中的一部份),我們每天都基於對某些顏色的感覺和態度做決定和行事。

我們大多會潛意識地根據季節性的色彩趨勢來選擇服裝、化粧品、家飾及汽車。

我們所選擇的色彩不僅顯示了我們的個性,甚至在我們投資的價值上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

當我們買賣房子、汽車時,顏色常是我們首先著眼的要素之一。

一棟粉紅色的房子不會和一棟裝修潔白的灰褐色房子一樣有市場性。

如果我們想要一部火紅的車而不是一部老舊不起眼的車時,我們大多希望它的性能和它的顏色一樣不平凡。

有些顏色會引起我們自然的生理反應,如紅綠燈或是因沒有確切遵守交通號誌而尾隨你的警車上的紅色閃光燈,還有慢慢朝你車窗走來的警察身上的藍色制服,這些均會使你的心跳加速。

顏色的光亮或鮮明會使人聯想到新奇、清新或謹慎,很顯然地,當我們在雜貨店裡選購食品時都會依一個產品包裝的新鮮度來決定,退色的包裝使人聯想到過期或沒有人要的感覺,同樣的我們也根據顏色來判斷日常食物是否新鮮。

從以上這些簡要例子中,我們可以了解到,顏色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極重要的心理角色,撇開心理作用不說,色彩是一個實際的物理現象,它可以被測量並且可以用很通俗的辭彙來表達給每一個人。

過去色彩的表示真是一項難題,一個人認為是紅色的顏色也許對另一個人來說是橘紅色,而一個人認為是帶藍光紅色也許對另一個人而言是深紅色。

什么是色彩学

什么是色彩学

什么是色彩学
色彩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对颜色的认识、感受和应用的科学。

它涉及到色彩的物理、心理和文化特性,以及色彩在视觉传达、艺术创作、设计等领域的应用。

色彩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研究、统计分析和跨学科交叉等。

在色彩学中,有三个主要的维度来描述颜色:色相、饱和度和明度。

色相是指颜色的基本种类,如红、黄、蓝等;饱和度是指颜色的纯度或强度,即颜色越鲜艳则饱和度越高;明度是指颜色的明暗程度,也可以理解为颜色的深浅。

这三个维度的不同组合可以形成无数种不同的颜色。

除了基本的颜色属性外,色彩学还研究了人们对颜色的情感反应和文化含义。

例如,在中国文化中,红色通常代表喜庆和好运,而在西方文化中,红色则可能与爱情和激情有关。

此外,色彩还可以影响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如蓝色可以使人感到平静和放松,黄色则可以提高人的注意力和警觉性。

在视觉传达领域中,色彩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设计师需要了解不同颜色之间的搭配原则和效果,以便创造出具有吸引力和表现力的作品。

此外,色彩学还可以应用于品牌建设和广告宣传等领域,帮助企业树立独特的形象和价值观。

总之,色彩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的科学,不仅揭示了人类对颜色的认知机制,还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色彩语言和表达方式。

《色彩学基础》课件

《色彩学基础》课件
色相的分类
在设计中,合理运用不同色相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感,如红色代表热情、黄色代表快乐等。
色相的应用
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与光线有关。在无色彩中,白色明度最高,黑色明度最低。
明度的定义
通过加入白色或黑色,可以调整色彩的明度,进而改变色彩的感受。
明度的调整
明度对比是指不同明度之间的对比,对视觉有重要影响,如高明度对比显得更加明亮、鲜艳。
明度对比
色调的运用
在设计中,合理运用色调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感,如冷调代表冷静、理性,暖调代表热情、感性等。
色调的定义
色调是指色彩的整体倾向,如冷调、暖调、中性调等。
色调搭配
通过合理的色调搭配,可以创造出和谐、统一的视觉效果,使设计更具美感。
03
色彩的混合与搭配
红、绿、蓝三种颜色被称为原色,它们是其他颜色无法调配出来的基本色。
在中国文化中,紫色通常与神秘和高贵相关联,而在西方文化中,紫色则更多地与奢华和浪漫相关联。
在西方文化中,绿色通常与嫉妒和嫉妒相关联,而在中国文化中,绿色则更多地与和平和健康相关联。
在中国文化中,红色通常代表喜庆和吉祥,而在西方文化中,红色则更多地与危险和警告相关联。
05
色彩的运用技巧
通过明暗、冷暖、纯度等对比,突出重点,增强视觉冲击力。
《色彩学基础》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色彩学概述色彩的基本属性色彩的混合与搭配色彩的心理效应色彩的运用技巧色彩学案例分析
01
色彩学概述
色彩学定义
色彩学是研究色彩产生、接受及其应用规律的科学。它与光学、心理学、物理学、社会学等多门科学密切相关。
色彩分类
原色、间色和复色。
古代人们对色彩的认识多来源于生活实践,如中国画中对色彩的运用。

色彩学 Colour Theory

色彩学  Colour Theory

色彩學講義第1章光與人眼視覺色彩產生的要素:光源、被照射物體、眼睛、大腦光(能量)->物體->眼睛->腦->視覺形成1.1 光1666年牛頓(Issac Newton 1643~1727)以三稜鏡分解太陽光,發現其由許多不同色光諸如紅、橙、黃、綠、藍、靛(indigo)、紫等等所組成。

圖1.1-1 牛頓(Sir Issac Newton 1643~1727)圖1.1-1 牛頓的色相環(1704, Book I, Part II, Plate III)Isaac Newton, Opticks: or, a treatise of the reflections, refractions, inflections and colours of light, 1704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 1952, based on the 4th edition, London, 1730).光是一種電磁波(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具有波長(wavelength) 。

可視波長範圍380nm~780nm,此範圍內的光稱為可見光。

圖1.1-2 可見光譜380nm以下:紫外線(Ultraviolet)380nm~450nm:紫(Violet)450nm~490nm:藍(Blue)490nm~560nm:綠(Green)560nm~590nm:黃(Yellow)590nm~630nm:橙(orange)630nm~780nm:紅(red)780nm以上:紅外線(Infrared)--R. W. G. Hunt, Measuring Colour, 2d, Ellis Horwood, London, p. 22, (1992).Nm: nanometer,百萬分之一公釐(a millionth of a millimeter)或10-9公尺。

振幅:光波之高低起伏,影響彩量。

色彩学

色彩学

色彩学一、色彩的分类根据一般惯例,可分为无彩色系和有彩色系两大类。

在色环上,将色相分为冷色系、暖色系两大类。

(一)一般惯例的色彩分类1、无彩色系是指黑色、白色及深浅不同的灰色。

2、有彩色系是指红、橙、黄、绿、青、蓝、紫,以及各色所衍生的其他各种色彩。

(二)色环不的色彩分类这种分类是从日常生活中的联想与感觉而来的1、冷色系色环中的蓝、蓝紫等色感到寒冷,故称为冷色。

2、暖色系色环中的红、橙、黄等色使人感到温暖,因些称为暖色。

色彩的冷暖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存在的,同一色相也有冷、暖之分,如柠檬黄与蓝色相比,它是暖色,而与中黄相比则显得较冷。

二、色彩三要素认识各种不同的颜色,最基本的前提是必须了解色彩的基本要素。

每一种色彩都具有三种重在的性质,即色相、明度及纯度,此三种被称为色彩的三要素。

(一)色相所谓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以区分不同色彩的名称。

色相的范围相当广泛,光谱上的线、橙、黄、绿、紫六色,通常用来当作基础色相,但是人们能分辨出的色相,不仅这六种颜色,还有如红色系中有紫红、橙红;绿色系有黄绿、蓝绿等色彩。

1、三原色原色也称第一次色,是指能调配出其他一切颜色的基础色。

颜料的三原色为红、黄、蓝。

将三原色按照不同的比例调配,可以混合成无数的色彩。

2、三间色间色也称第二次色,是由两种原色混合而成的。

如红与黄相混合成橙色,黄与蓝相混合成绿色,红与蓝相混合成紫色。

3、复色复色是指两种间色相加而形成的色彩,色彩相加得越多,得到的色彩越多。

(二)明度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也就是色彩的深浅程度。

一种颜色,按其光度的不同,可以区别出许多深浅不同的颜色。

由深到浅按不同明度依次排列称为色阶。

七种色彩的明度依次为:黄色明度最高,橙、绿次之,然后是青,明度最低的为蓝、紫。

(三)色彩的搭配(一)色调色调也称色彩的调子。

是将色相、明度与纯度综全在一起考虑的色彩性质,是指色彩的基本倾向,又是色彩外观的重要特征。

每个化妆设计都应有自己独到的色调,色调是构成色彩统一的主要因素。

色彩学

色彩学
即色彩在明暗、深浅上的 不同。它有两种含义。
明度高
明度低
色彩基本要素

同一色相:同色之间的深浅变化。
在同一色相中, 加入不同程度的白
或黑,也会使明度发生相应的变化。 如在黄色中加入白色越多,明度越
高,越亮,变成浅黄;黑色越多,
明度则越低,越暗,变成深黄。 * 不同色相:不同颜色的明暗程度也 存在不同,如在六种基本色相中, 明度由大到小排列为黄、橙、绿、 红、蓝、紫。
和搭配。如色环图中的1和2是12的
类似色。
邻近色:色环上间隔 50°左右90°以
内的色彩组合搭配,亦可界定划到
120°以内的色彩。
对比色

24色相环上相距120度到180 度之 间的两种颜色,称为对比色。 两种可以明显区分的色彩,叫对 比色。包括色相对比、明度对比、 饱和度对比、冷暖对比 红 对 绿




黄 对 紫
橙 对 蓝
互补色

在色相环中每一个颜色对 面(180度对角)的颜色,称 为互补色,也是对比最强 的色组 红与绿 橙与蓝 黄与紫

就是互为补色的关系

色性: 色彩的冷暖属 性,是指色彩给予人 心理上的冷暖感苋。 颜色的冷暖不是绝对 的,而是颜色在相互 比较中显现出来的。 但一般来说,冷色系 的色彩多带有蓝色, 而暖色系的色彩多带 有黄色。

有彩色系:
色环谱为我们呈现了绚烂 的彩色世界,是学习色彩 的极好工具。借助它,你
可以清晰地找到各个色彩
的位置,以及色与色之间 的区别和联系。有彩色系
可按色彩的构成和色彩间
的关系来分别分类。
色彩的三属性(色彩基本要素)
(1)色相:就是色彩的名称,是区别色与色的名称,是色彩的“相貌”, (2)明度:明度是色彩的明暗程度,它是我们借以区别一种浅色和一种深

色彩学

色彩学




380nm以下:紫外線 (Ultraviolet) 380nm~450nm:紫 (Violet) 450nm~490nm:藍 (Blue) 490nm~560nm:綠 (Green) 560nm~590nm:黃 (Yellow) 590nm~630nm:橙 (orange) 630nm~780nm:紅 (red) 780nm以上:紅外線(Infrared)
加法混色與減法混色

加法混色 色光三原色:紅(red)、綠(green)、藍(blue), 紅為正紅,綠為正綠,藍為微偏紫的藍。


減法混色 色料三原色:洋紅(magenta)、黃(yellow)、 氰藍 (cyan) ,洋紅為鮮艷的粉紅,黃為正 黃,青為不偏紫也不偏綠的藍。
光源與光色

視覺細胞 視網膜上的感光細胞:錐狀細胞 (cone)、桿 狀細胞 (rod) 視紫紅質(rhodpsin):桿狀細胞之視色素, 含有暗視白(scotopsin)及維生素A1醛 (retinene1),使人具有暗適應之視色能力。 視紫質(iodopsin):錐狀細胞之視色素,含 有明視白(photopsin)及維生素A1醛(retinene1), 使人具有明視覺。



色彩屬性的絕對量與相對量 絕對量:Brightness、Colourfulness 相對量:Lightness、Chroma 工業上的應用多採用相對量,例如印刷品以字黑 為最黑,以紙白為最白(因為在紙上留白不印任 何色彩);但與理想白與理想黑相比,一張微黃 的紙張其Lightness 100可能僅為Brightness 90,而非 如理想白一樣白;其Lightness 0可能為Brightness 10,而非如理想黑一般黑。

《色彩学》[1]

《色彩学》[1]

色彩的基础原理第一节色彩的形成一、光的本质从远古到17世纪以前,人类对色彩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认识上。

真正对色彩进行科学的分析,是由英国科学家牛顿于1667年通过三棱镜分解出来开始的,称为可见光谱色,投在垂直的白色立面上呈现一种连续的色带,相互渐次变化,分为红(red)、橙(orange)、黄(yellow)、绿(green)、青(blue-green)、蓝(blue)、紫(purple)七色。

光学上把这种使白光分解的现象称为“光的色散”。

光是属于一定波长范围内的一种电磁辐射,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吸收照射到地球表面。

而人的视觉对从380~780nm(纳米或者毫微米)这一极小范围内的电磁辐射最为敏感,这叫可见光谱。

眼睛对于一定范围内的辐射的选择性反映是感受光能的有利条件,也是保护人眼避免热辐射和过强的其他辐射的伤害的必要条件。

波长的作用是区别色彩,它的长短会产生色相的变化,波长最长的为红色,最短的是紫色。

高于780nm的光叫红外线,低于380nm的光叫紫外线。

波长和色的关系如下:红—780~630nm 橙—630~590nm 黄—590~560nm绿—560~500nm 青—500~470nm 蓝—470~430nm 紫—430~380nm二、三原色与三原色光红、黄、蓝与红、绿、蓝色彩的基础原理之二第一节色彩的属性色光三原色的确定:三原色的本质是三原色具有独立性,三原色中任何一色都不能用其余两种色彩合成。

另外,三原色具有最大的混合色域,其它色彩可由三原色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出来,并且混合后得到的颜色数目最多第二节一、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和纯度,是色彩的三要素。

几乎每出现一块色彩,都伴随着三要素的不同显现,三者均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

1、色相色相指色彩的相貌和主要倾向,也指特定波长的色光显现出的色彩感觉。

一个画面,主要的色彩倾向往往是色相起作用。

2、明度明度是指色彩明暗的程度。

色彩明度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种是各种色相之间的明度差别,同样的纯度,黄色明度最高,蓝色最低,红绿色居中;另外一种情况是同一色相的明度,因为光量的强弱而产生不同的明度变化。

《色彩学讲义》课件

《色彩学讲义》课件

互动方式:设置 问答、投票、游 戏等互动环节, 提高观众参与度
演示时间:控制 演示时间,避免 过长或过短
演示环境:确保 演示环境适宜, 如光线、音响等
05
色彩学讲义PPT课 件案例分析
优秀案例介绍
案例作者:XXX
案例名称:《色彩学讲义 PPT课件》
案例特点:内容丰富,逻辑 清晰,案例生动,易于理解
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对比色:红与绿、蓝与橙、黄与紫等,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调和色:相邻色、类似色、互补色等,具有柔和、和谐的视觉效果 色彩搭配原则:主色调、辅助色、点缀色等,形成统一的视觉效果 色彩运用技巧:色彩对比、色彩调和、色彩渐变等,增强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色彩的搭配原则
色彩对比:使用 对比色或互补色 来增强视觉效果
案例应用:适用于色彩学教 学、设计等领域
案例分析
案例名称:色 彩学讲义PPT课件案例背景:色 彩学在教育领
域的应用
案例内容: PPT课件的设
计与制作
案例分析: PPT课件的优 缺点及改进建

案例总结与启示
色彩学在PPT设 计中的重要性
如何运用色彩学 原理进行PPT设 计
色彩搭配技巧与 案例分析
色彩学在PPT设 计中的应用与创 新
易于理解:PPT的内容要易于理解,包括语言简洁、逻辑 清晰等
PPT课件的布局与排版
布局原则:清晰、简 洁、美观
排版技巧:对齐、对 比、重复、亲密
色彩搭配:根据主题 选择合适的色彩搭配
图片与文字:图片与 文字比例适中,避免 文字过多或图片过大
动画效果:适当使用 动画效果,增强视觉 效果
互动性:设计互动环 节,提高观众参与度
06
结语

色彩学

色彩学
5
第一節 色彩的意義3

在視覺藝術中,色彩作為給人第一視覺印象的藝術魅力更為深遠, 常常具有先聲奪人的力量。人們觀察物體時,視覺神經對色彩反映最 快,其次是形狀,最後才是表面的質感和細節,所以在實用美術中常 有"遠看色彩近看花、先看顏色後看花、七分顏色三分花"的說法。生動 地說明了色彩在藝術設計中的重要意義。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的精 神生活和物質生活獲得不斷提高之後,將越來越追求色彩的美感。色 彩美已成為人們物質和精神上的一種享受。因此,藝術家總是運用色 彩這一手段在設計作品中賦予特定的情感和內涵。
18
二、光的本質1




人們對光的本質的認識,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七世紀。從牛頓的微粒說到惠更 斯的彈性波動說,從麥克斯韋的電磁理論,到愛因斯坦的光量子學說,以至 現代的波粒二象性理論。 光按其傳播方式和具有反射、干涉、衍射和偏振等性質來看,有波的特 徵;但許多現象又表明它是有能量的光量子組成的,如放射、吸收等。在這 兩點的基礎上,發展了現代的波粒二象性理論。 光的物理性質由它的波長和能量來決定。波長決定了光的顏色,能量決 定了光的強度。光映射到我們的眼睛時,波長不同決定了光的色相不同。波 長相同能量不同,則決定了色彩明暗的不同。 在電磁波輻射範圍內,只有波長380nm到780nm(1nm=10-6mm)的輻射能引 起人們的視感覺,這段光波叫做可見光。如 圖2-1 所示。在這段可見光譜內, 不同波長的輻射引起人們的不同色彩感覺。英國科學家牛頓在1666年發現, 把太陽光經過三稜鏡折射,然後投射到白色屏幕上,會顯出一條象彩虹一樣 美麗的色光帶譜,
7
第二節 色彩感覺2

美國光學學會(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的色度學委員會曾經 把顏色定義為:顏色是除了空間的和時間的不均勻性以外的光的一種 特性,即光的輻射能刺激視網膜而引起觀察者通過視覺而獲得的景象。 在我國國家標準GB5698-85中,顏色的定義為:色是光作用於人眼引起 除形象以外的視覺特性。根據這一定義,色是一種物理刺激作用於人 眼的視覺特性,而人的視覺特性是受大腦支配的,也是一種心理反映。 所以,色彩感覺不僅與物體本來的顏色特性有關,而且還受時間、空 間、外表狀態以及該物體的周圍環境的影響,同時還受各人的經歷、 記憶力、看法和視覺靈敏度等各種因素的影響。 在人類發展的漫長歲 月裡,人們無時無刻不與色彩打交道。色彩作為自然界的客觀存在, 本身是不體現思想感情的。但是,在人類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和改造過 程中,自然景物的色彩卻逐步給人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影響,產生了冷 暖、軟硬、遠近、輕重等感受,以及由色彩所產生的種種聯想。

色彩学

色彩学

• 二、色立体的种类 • (1)孟谢尔色立体创立于1905年,他是美国的色彩 学家、教育家,是以二维空间的近似球状模型把色彩 的色相、明度、纯度这三种视觉特征全部表现出来。
(图1、孟塞尔色立体)
• 图2、孟谢尔表色系色相环 • 图3、孟谢尔色立体纵断面图
• (2)奥斯特瓦德表色体系(O.C.S) • 奥斯特瓦德色立体的垂直轴为明度系列,共分为8个阶级, 从顶端的白到底的黑分别以字母a、c、e、g、i、l、n、p表 示。 • 每个字母均表示一定的含白量和含黑量。 a—含白量最高, 含黑量最低;p—含黑量最高,含白量最低。 • 见表
红色在表现中具有丰富的变调手段
黄色
黄色的联想: 秋、柠檬(橙)、香蕉、佛光、阳
光、明亮、灿烂、落叶、向日葵、 菜花、月亮、凤梨、南瓜、蛋黄
黄色的情感因素(象征):光明、希望、权
威、财富、骄傲、 高贵、明快、明 朗
色彩搭配
色彩搭配
蓝色
蓝色的联想:天空、海洋、湖泊、宇宙、龙宫、
大海
蓝色的情感因素(象征):崇高、纯净、透明、
• (3)青色或绿色系统—色相不受影响,但是变得更冷、 沉着而生辉 • (4)紫色或紫色类的色彩—会失去一部分红色味,有 近似红色的玫味色 • 日光灯的直接照射与强度都会产生不同的演色味 • (5)彩色灯光的演色性—这是需要我们重点研究的一 个方面
第三节
一、色彩分类
色彩的种类及属性
最基本的色:即不可分解的颜色,那就是红、黄、青三 色,再加上白色(严格说:白色属于非彩色系,但在 颜料应用中,可看成一种颜色) 混合色:即由这三种(四种)颜色以不同比例混合产生, 由于各自分量上的差异而变化出上百种颜色。 1、在色彩学中把颜料中的红、黄、青三色称为原色,亦 称第一次色,即指能混合成其它颜色的基本色,而它 们自身不能由别的颜色调配产生。 2、由2种原色混合而成的颜色称为间色,也叫第二次色。 原色和间色是最纯正的六种颜色,接近于光谱上标准 色的程度,故称为标准色

色彩学

色彩学

颜色(仅供参考)色彩为我们创造了五彩缤纷的世界。

我们举目所及的视野中,都有颜色的反映,但是想得到一个和谐,舒畅而富有美感的室内环境色彩,除了选择合适的装饰材料外,还应选择合适的色彩,并有效的搭配可使室内装饰效果倍增。

因此,颜色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

A.一颜色的基础知识任何颜色均有三种性质组成,这就是颜色的色相、明度、艳度。

色相指色彩的相貌,也就是哪种颜色。

明度指颜色的明暗程度,明色称为明度高,暗色称为暗度低。

艳度指颜色的鲜,灰程度。

艳度也称纯度。

鲜色称为艳度高,灰暗色称为艳度低。

1颜色的分类颜色有原色、间色、复色三种。

原色是红、黄、蓝三种的总称。

原色是基本色,不能再分解,也称一次色。

两种颜色相配,配出来的颜色叫间色,也称二次色。

把原色和间色或间色和间色相配即可产生复色,复色种类多。

在我们生活中常用的有红、橙、黄、绿、蓝、紫六个色,其中红、黄、蓝是原色,橙、绿、蓝是间色。

一般绿、蓝、青、灰称为冷色,红、橙、黄、紫称为暖色。

2颜色与视觉的效果世界上的物体都有颜色,而物体的颜色和周围的颜色可能相互协调或相互排斥,也可能出现混合反射,这样对视觉有不同的感受,也就是视觉通过颜色能感觉体积、温度、距离的变化,这种变化在室内装饰效果影响极大。

颜色的温度感:太阳光照在身上暖和,火焰燃烧也暖和,所以人们把与太阳,火焰有关的颜色称为暖色,如红、橙、黄都称为暖色,具有温暖、活跃、欢乐、喜庆的象征。

而将白、蓝等与海水、冰雪产生联想,称为冷色,具有平静、安宁、幽雅、洁净等感觉。

颜色的温度感与物体表面的光滑程度有关。

表面光滑度越高,给人以凉爽感越强,表面越粗糙温暖感越高。

颜色的冷暖通过视觉可差3—4度,因此,在室内装饰中,若能真确运用色温视觉变化,可以弥补居室朝向不佳的缺陷。

颜色的重量感:颜色的重量感主要是由颜色的明度决定,明度高颜色显得轻,明度低颜色显得重。

所以,室内装修的六个面一般从上到下的色序是由浅到重,也就是人们顺口讲的头轻脚重,这样给人以稳定感。

色彩学

色彩学

颜色密度
密度是对色彩评价的一种重要 形式。测量密度的常用仪器是 密度仪,在控制墨层厚度中得 到广泛应用。 评价油墨颜色质量的参数。 油墨色强度。油墨强度决定了 油墨颜色的饱和度。 色相误差,因为油墨颜色不纯, 使得对光谱的选择吸收不良, 产生不应有密度,而造成色相 误差。 灰度,该油墨中含有非彩色的 成分。这是由于低密度处不应 有吸收造成的,它只起消色作 用。 色效率,一种原色油墨应当吸 收三分之一的色光,完全反射 三分之二的色光。因油墨存在 不应有吸收和吸收不足,使得 油墨颜色效率下降。
补色
色光 色料 混合
红+绿=黄 红+蓝=品 绿+蓝=青 红光+绿光+蓝光=白光 黄+品=白-蓝-绿=红 黄+青=白-蓝-红=绿 品+青=白-红-绿=蓝 品+青+黄=白-红-绿-蓝 =黑
两种光混合后可以 得到白光的色光称 为互补色光,这两种 颜色称为补色光 两种色料混合后如 果是黑色,这两种颜 色为互补色 红绿蓝 青品黄
标准照明体及光源(二)
标准照明体是指特定的相对光谱功率分布。 绝对黑体:是指能100%地吸收任何波长的光辐射的物体。绝对黑体被加 热后,随温度的不断升高,颜色会发生由黑—红—黄—白—蓝的一系列 变化。可以认为温度与某些物体的颜色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色温是用温度值来描述光源颜色的一种值,它与光源本身的温度无关。 表示方法T(k)=T(℃)+273 衡量光源色温是以绝对黑体的温度与其相应的光谱功率分布为标准的。 标准照明体A代表绝对黑体在2856K时发出的光,光色略偏黄。标准照明 体D65色温约为6504K平均日光。标准照明体D代表标准照明体D65以外 的其它日光。天气晴好时,可以利用采光充分的北窗下的自然光,而应 避免在强烈直射的日光下评价色彩。因为北窗下的自然光柔和而稳定, 色温基本接近5000K-6000K,显色性优良;阴天、多云、雨天或雪天, 色温和照度均下降,此时不宜采用自然光。车间内人工照明光源多采用 日光灯。使用日光灯应注意两点:一是日光灯在使用5000小时后,色温 会发生变化,应及时更换。二是观色以前最好预热15分钟后再使用,避 免刚启动时光色不稳定而造成辨色误差。 观察反射样品时,光源的色温为6504K,否则在观察原稿或印刷品色彩 时会出现偏差。

色彩学

色彩学

色彩学色彩学(color science)研究色彩产生、接受及其应用规律的科学。

因形、色为物象与美术形象的两大要素,故色彩学为美术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课题。

它以光学为基础,并涉及心理物理学、生理学、心理学、美学与艺术理论等学科。

色彩应用史上,装饰功能先于再现功能而出现。

色彩学的研究在19世纪才开始,它以光学的发展为基础,牛顿的日光—棱镜折射实验和开普勒奠定的近代实验光学为色彩学提供了科学依据,而心理物理学解决了视觉机制对光的反映问题。

色彩学(color science)研究色彩产生、接受及其应用规律的科学。

因形、色为物象与美术形象的两大要素,故色彩学为美术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课题。

它以光学为基础,并涉及心理物理学、生理学、心理学、美学与艺术理论等学科。

色彩应用史上,装饰功能先于再现功能而出现。

色彩学的研究在19世纪才开始,它以光学的发展为基础,牛顿的日光—棱镜折射实验和开普勒奠定的近代实验光学为色彩学提供了科学依据,而心理物理学解决了视觉机制对光的反映问题。

色彩学简介色彩学是指建立在二十世纪表色体系和定量的色彩调和理论上的一套色彩理论,是重要的基础科学之一。

其理论奠立者是德国化学家W·奥斯特瓦尔德(1855~1932)和美国画家A·H·孟塞尔(1855~1918)。

色彩学是研究色彩产生、接受及其应用规律的科学。

它与透视学、艺术解剖学一起成为美术的基础理论。

由于形与色是物象与美术形象的两个基本外貌要素,因此,色彩学的研究及应用便成为美术理论首要的、基本的课题。

作为色彩学研究基础的主要是光学,其次涉及心理物理学、生理学、心理学、美学与艺术理论等多门学科。

因此它的产生与发展有赖于这些学科(尤其是光学)的长足进展,而色彩学研究的成果又为这些学科提供材料,推动它们的深入。

色彩应用史上,装饰功能先于再现功能而出现。

人类制作颜料是从炙烤动物流出的油与某些泥土的偶然混合开始的,后逐渐以蛋清、蜡、亚麻油、树胶、酪素和丙烯聚合剂等作颜料结合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色彩的基础原理第一节色彩的形成一、光的本质从远古到17世纪以前,人类对色彩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认识上。

真正对色彩进行科学的分析,是由英国科学家牛顿于1667年通过三棱镜分解出来开始的,称为可见光谱色,投在垂直的白色立面上呈现一种连续的色带,相互渐次变化,分为红(red)、橙(orange)、黄(yellow)、绿(green)、青(blue-green)、蓝(blue)、紫(purple)七色。

光学上把这种使白光分解的现象称为“光的色散”。

光是属于一定波长范围内的一种电磁辐射,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吸收照射到地球表面。

而人的视觉对从380~780nm(纳米或者毫微米)这一极小范围内的电磁辐射最为敏感,这叫可见光谱。

眼睛对于一定范围内的辐射的选择性反映是感受光能的有利条件,也是保护人眼避免热辐射和过强的其他辐射的伤害的必要条件。

波长的作用是区别色彩,它的长短会产生色相的变化,波长最长的为红色,最短的是紫色。

高于780nm的光叫红外线,低于380nm的光叫紫外线。

波长和色的关系如下:红—780~630nm 橙—630~590nm 黄—590~560nm 绿—560~500nm 青—500~470nm 蓝—470~430nm 紫—430~380nm 二、三原色与三原色光红、黄、蓝与红、绿、蓝色彩的基础原理之二第一节色彩的属性色光三原色的确定:三原色的本质是三原色具有独立性,三原色中任何一色都不能用其余两种色彩合成。

另外,三原色具有最大的混合色域,其它色彩可由三原色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出来,并且混合后得到的颜色数目最多第二节一、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和纯度,是色彩的三要素。

几乎每出现一块色彩,都伴随着三要素的不同显现,三者均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

1、色相色相指色彩的相貌和主要倾向,也指特定波长的色光显现出的色彩感觉。

一个画面,主要的色彩倾向往往是色相起作用。

2、明度明度是指色彩明暗的程度。

色彩明度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种是各种色相之间的明度差别,同样的纯度,黄色明度最高,蓝色最低,红绿色居中;另外一种情况是同一色相的明度,因为光量的强弱而产生不同的明度变化。

无彩色系有黑白灰三色,最高和最低明度色为白色和黑色,灰色居中。

人眼最大明度辨别力为近200个等级层次。

孟塞尔把明度定为(包括理论的)黑白11级,可视的黑白上下之间为9级不同的梯度。

3、纯度纯度是指色彩的鲜艳度或纯净饱和的程度,也称彩度。

它取决于色彩波长的单一程度。

可见光谱中的各种单色光为极限纯度,是最纯的颜色。

当一种色彩加入黑、白、灰以及其他色彩,纯度自然会降低。

孟塞尔色立体中采用了14级的纯度变化。

红色纯度最高,为14级,黑白灰纯度为零,橙、黄、紫居中,纯度最低的为蓝、绿色。

第三节色彩的表述与色彩体系为了更全面、科学、直观的表述色彩概念,运用色彩及其构成规律规范色彩的使用,需要把色彩三要素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在联系,立体而又明确标号的排列到一个完整而严密的色彩表述体系中,该体系借助三维的空间架构来同时表述出色相、明度和纯度三者之间的变化关系,我们简称它为“色立体”。

色彩体系对于研究色彩的标准化、科学化、系统化及实际应用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中最为有名使用最为广泛的就是由美国画家孟赛尔创立的孟赛尔色彩体系,以及由奥斯特瓦德创立的奥氏体系。

孟赛尔表色体系(M.C.S)孟氏色立体的中心轴是无彩色系的黑、白、灰色序列,分11个明暗等级,黑色为0级,白色为10级,中间1~9级为灰色。

同时,中心轴也有有色系的明度标尺,由于色相明度和中心轴的明度要素相对应,这样所有色相的位置亦随其自身明度的高低上下的变化而变化。

如:黄色最纯色相明度是8,而紫色最纯色相明度是4. 色立体的纯度序列与中心轴相垂直,且呈水平状态。

色立体外层是最饱和的色相,中心轴的纯度为零,以渐次的方式做相互转调变化,横向越靠近外圆纯度越高、越接近中心轴则越灰。

由于各色的纯度序数不等,所以各色相的位置与中心轴的距离显得参差不齐。

如蓝绿距离中心轴最近,红色则离中心轴最远。

纯度最高序数为14. 色光混合的规律为了表现色彩的类别、特征和相互关系,以及实用中的色彩控制和调节,就必须研究组成色彩的蓝、绿、红三原色光的比例,并使这些比例与色彩名称相对应。

这也是能否自如应用色彩的关键。

由于自然界的色彩是不计其数的,加之人的视觉分辨能力的限制,对所有色彩的三原色光组合比例都进行分析和研究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

只有选择一些典型的组合比例进行研究,即可证明了三原色光的混合规律及其对色彩特征的影响。

可用下式表现三原色光等量混合的规律(字母前的系数表示光量,2为最大的光量,是为了与色光滤减的规律相对应而设定的)绿光(2G)+ 红光(2R)= 黄光(Y)蓝光(2B)+ 红光(2R)= 品光(M)绿光(2G)+ 蓝光(2B)= 青光(C)绿光(2G)+ 红光(2R)+ 蓝光(2B)= 白光当蓝光与绿光以二比一的比例混合时,蓝多绿少为天蓝(2B+G),蓝少绿多为翠绿(B+2G);当绿光与红光以二比一的比例混合时,绿多红少为草绿(2G+R),绿少红多为橙色(G+2R);当红光与蓝光以二比一的比例混合时,红多蓝少为粉色(2R+B),红少蓝多为紫色(2B+R)。

掌握了色光混合的基本规律,就能够分析判断成分比较复杂的色光是由哪些原色光以何种比例混合形成的及一定比例的三原色光混合起来会形成什么样的色光。

比如:分析浅青色光的成分时,可以从浅淡色彩中会有白色成分判断是由蓝绿红三原色光组成,而浅青色的显现又表明其中除了有由一定数量的三原色光组成的白色成分(B+G+R)外,剩下的是由蓝光和绿光等量混合形成的青色成分(B+G),色彩的组合比例为(2B+2G+R);判断组合比例为“2B+G+1.5R”的三原色光组合形成的色彩时,先把其中的白色成分(B+G+R)分出,剩下的是蓝光和红光以二比一的比例混合的紫色成分(B+0.5R),由此确认其为浅紫色光。

一些看着深暗的色彩,是由于其中掺入了对三原色光同时吸收形成的黑色的成分,如深青色(B+G)的物体,由于反射的三原色光中没有一种达到最大值,表现了对三原色光的同时吸收而形成黑色的成分,它与由蓝光和绿光等量混合形成的彩色成分的组合,给人一种深青色的感觉;若在这种色彩中同时掺入白色成分,又会使深暗的色彩浅淡下来,给人一种彩中带灰的感觉,即灰青色(1.5B+1.5G+0.5R)三原色光的比例及成分色名三原色光比例黑色成分白色成分彩色成分2R 2R 纯红无无B+1.5G+2R B+G+R 0.5G+R 浅橙无G+R G+R 深黄有无0.5B+1.5G+0.5R 0.5B+0.5G+0.5R G 灰绿有 0B+0G+0R 黑色有无无 2B+2G+2R 2B+2G+2R 白色无无 B+G+R B+G+R灰色有无色彩基础理论之三在色彩的组成上虽然具有严密的物理学规律却由于视觉生理特性的影响往往你能够客观的反应色彩的原貌而形成了感觉与现实的差别。

这种视觉现象对影视节目制作的消极影响是会使拍摄的景物影像色彩与现场看到的有明显差别,影响节目的质量。

而积极影响是因为无论是对色彩的真实感觉还是与现实不符的反应都会影响人的心理,产生某种色彩意境和色彩感情。

因此,可以根据节目内容,通过景物色彩的选择与组合,人为的制造某种心理影响,产生设想的色彩艺术效果。

一、颜色视觉理论概述关于颜色视觉理论的研究已经进行了一百多年,主要有下面一些理论1、三色学说:英国的医学、物理学家杨(T,Young)最先提出了在人眼的视网膜中有三种神经纤维的假想,称为三色学说。

而后,又为德国的生理、物理学家赫姆赫尔兹所发展,提出了对光谱每一波长三种神经纤维都有一定的兴奋水平,使应用于实践中的颜色混合物理现象得到了满意的解释,从而,发展了杨的理论,形成了杨—赫姆赫尔兹学说,。

这个学说的缺陷在于不能够解释异常视觉现象。

2、1878年,德国的物理学家赫林根据颜色现象中发生的成对关系,假定在人眼的视网膜中存在着白—黑、红—绿和黄—蓝三对色素。

通过各对色素的分解与合成过程产生各种颜色感觉。

因此,称为对立颜色学说或四色学说。

这个学说虽然能对色觉现象做出一些解释,但是不能够说明三种原色以各种比例混合时,为什么能形成自然界的一切色彩,这样也就失去了它的实用价值。

二、视觉适应特性对色彩感觉的影响视觉适应主要有距离适应、明暗适应、色彩适应几种现象 1、距离适应人的眼睛能够识别到一定距离内的形状与色彩,这主要是基于视觉生理机制具有一定的调节远近距离的适应功能,也就是说具备一定的视觉生理功能。

2、明暗适应人从明处往暗处走,顿时感觉一片黑暗,要过好长时间才逐渐看清室内的情况,这种现象叫做“暗适应”,这个过程需要5~10分钟。

从暗室走进正常明亮的屋内,顿时一片白光耀眼,稍过一会儿,对物体形状色彩的辨认才可完全恢复正常,这种现象叫做“明适应”,这个过程约需要0、2~~ 0、14秒,由此看出人的视力对明、暗的适应能力是有较大差别的。

明适应是视网膜对光刺激的敏感度降低的结果,暗适应是由于视网膜对光刺激的敏感度升高的结果。

3、颜色适应人眼在颜色的刺激作用下引起颜色视觉变化称为颜色适应,关于这个问题,可以做个小实验说明:当你戴上墨镜观察外景时,开始景物会带有镜片的颜色,戴一段时间你就会感觉外景物恢复到接近原来的颜色,刚摘下时反而不适应周围的颜色,过一会儿才会恢复正常的视觉状态,这个就是颜色适应现象。

人的色彩感觉最佳时间为5~7秒。

4、色的恒常性色的恒常性指人们头脑和记忆中对体验过的事务所形成的色彩印象与色彩知觉度的联系。

当人看见红旗,并且在他以往的生活中也经常看见红旗,在他的脑海中形成了对红旗的印象和对红旗的概念。

那么,此时此刻,即使红旗处于蓝光、黄光的照射下,也会被感觉是红色,这种现象就是人的视知觉对色的恒常性的具体表现。

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人的主观色彩印象不会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有一定的恒常性。

作为光源光谱特性标志的色温,只与光源的光谱成分相联系,与光源的温度无关。

在色温低的光源中,蓝光成分少,红光成分多;在色温高的光源中,蓝光成分多,红光成分少。

三、色彩的错觉1、色的膨胀、收缩感就色彩对人的视觉产生膨胀与收缩感觉而言,它的原因包括物理的色光现象和生理的成像位置两个方面,各种色彩的波长长短有别,但是这种区别是微小的。

一般来说,暖色前进,冷色后退。

2、视觉后像(色觉相继对比)视觉后像也叫视觉残像,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正后像,另一种是负后像。

正后像的现象是:你在灯前闭上眼睛几分钟,突然睁开眼睛注视灯两三秒后再闭眼睛,在你闭上眼睛的暗背景上将出现灯的像,这种现象叫正后像。

电视机荧屏闪动的频率为每秒100次,眼睛的正后像作用是难以观察出来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