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之爱》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人教五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第六单元-群文阅读《父母之爱》教案
父母之爱【设计理念】以“从不同描写中体会父母的爱”为指导,让学生在充满情味、语言味的课堂中培养语文素养。
【教学内容】1.部编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单元:《慈母情深》、《父爱之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2.群文阅读(语文新课程1+x读本):《大地的耳朵》、《苦瓜》、《有太阳味的童年》【教学重点】1. 品读第六单元三篇文章中的句子,从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体会父母之爱。
2. 用梳理出的方法自学《大地的耳朵》、《苦瓜》、《有太阳味的童年》体会父母之爱。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实录】一、主题回顾1、出示ppt 天下的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从孩子呱呱坠地的那天起,他们就倾注了无私的爱。
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第六单元主题,学生齐读板书父母之爱2、出示ppt(三篇课文插图)师:请同学们再次快速阅读这三篇文章,说说哪个场景你最难忘。
生:慈母情深我最难忘的场景是母亲给“我”钱买书……3、下面我们回到《慈母情深》那些难忘的场景师: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生(读):ppt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凑到缝纫机板上。
师:我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脊背?生: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的脊背师:以前母亲的脊背是怎样的?生:挺拔直直的。
师:什么原因使母亲的脊背变得瘦弱、弯曲?生:工作劳累,工作辛苦,工作时间长,师:母亲为什么这样辛苦工作?生:我们家很穷,那时我家的破收音机已经买了,被我和弟弟吃进了肚子里。
师;我们家这么穷,母亲这么辛苦,但当我伸手向她要钱买书时,生(读):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教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师:你从这些句子体会到了什么?生:我从“塞”体会到妈妈动作迅速。
生:给我钱毫不犹豫。
师:妈妈塞到“我”手里的只是钱吗?生:不!师:那是什么?生:那是爱,那是期盼。
师:你还体会到了什么?生:我还体会到母亲对我读书的支持。
师:从哪里体会到的?生:母亲的语言。
师:读给大家听听。
五年级群文阅读《父母之爱》教案
(“精彩极了”,“糟糕透了”)
(2)结合全文的内容说说:巴迪的诗究竟写得好不好?面对同一首诗,母亲说“精彩极了”,父亲却说“糟糕透了”,这是为什么?
(3)小结:看来大家都明白,热情鼓励是一种爱,严格要求更是一种爱。这个道理起初巴迪并不明白,曾感到委屈难过。几年的时间过去了,巴迪才渐渐体会到这一点。你们交流的这段话其实写的是巴迪内心的感悟。(板书:内心感悟)
(1)你为什么感动?结合重点词句说一说。
(2)仔细读读,看看这段话跟我们平时写的句子有什么不一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你为什么感动?也结合重点词句说一说。
4、总结:母亲挣钱不易,却毅然给“我”钱买书,两相对比,足见慈母情深!
(三)《“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4)“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相信同学们心中已经有了答案。谁来说说?
(5)总结:读了巴迪这些内心的感悟,相信我们都明白了,父亲和母亲的这两个极端的评价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四、对比阅读,读中学写
1、今天我们重点分享了这本语文书上的三篇文章。对比一下,这三篇课文在写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吗?
(1)请说说这句话让你感动的原因,并想想自己是从哪些语句感受到的。
(2)从“掏”、“数”的动作,你体会到了什么?
(母亲对“我”无私的爱)
(3)小结:我们从母亲数钱的动作,体会到母亲对“我”深深的爱!(板书:动作)
过渡:课文中还有描写母亲动作的语句吗?你又从中体会到什么?请继续交流。
2、引导学生抓住描写母亲动作的倒装句、排比句:“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百花园二《群文阅读:父母之爱》|语文S版
群文阅读“父母之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够回顾本单元所学的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来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方法。
2、能够粗读、略读、浏览读本节课拓展的三篇文章,并且能够准确的概括出主要内容。
3、能够抓住文章中的细节描写来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
4、通过学习文章中的细节描写,与其中的人物产生情感共鸣,并且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父母的爱,懂的怎样回报这份爱。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虽然他们比较叛逆,但他们爱学习,有上进心。
对于老师布置的学习要求基本上能够独立完成,而且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完成的非常出色。
从语文学习来看,学生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
个别自觉性差的学生也能够在其他学生的带动下,做到最基本的学习要求。
教学重难点:1、能够粗读、略读、浏览读本节课拓展的三篇文章,并且能够准确的概括出主要内容。
2、能够抓住文章中的细节描写来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
3、通过学习文章中的细节描写,与其中的人物产生情感共鸣,并且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父母的爱,懂的怎样回报这份爱。
教学过程:课前导入:背诵古诗《游子吟》学生齐背。
(幻灯片1)师:如同我们刚才朗读的这首诗,这就是父母之爱!是人世间最伟大的亲情。
她的无私叫付出,她的坚定叫忍耐,她的回报叫孝道。
所以,我们在享受父母之爱的同时,一定要懂得回报爱!一、单元主题回顾师:同学们,在我们这三年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多次感受到了浓浓的父母之爱。
课文中的一些句子至今让我们触动心灵。
请看大屏幕,谁来读,并说说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方法。
1、父亲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2、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附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3、“儿子,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4、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有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雪上加霜。
群文阅读《父母之爱》—教学设计
单元整合·群文阅读五年级上册第六组“父母之爱”教学设计父母的爱,是慈祥的笑容;是亲切的话语;是热情的鼓励;是严格的要求。
通过本组教材的学习,一是感受父母之爱的深沉宇宽广,崇高与无私。
二是引导学生注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是鼓励学生积极行动起来,正确认识父母的爱,感恩父母的爱。
【设计理念】主题:在分享同步阅读教材成果,开拓视野,发展思维的同时,激起孩子心灵深处的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情景:以知识树为线,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方法的全面开放,使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相互渗透,有机整合。
【教学内容】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第9册六单元:《地震中的父与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慈母情深》《学会看病》五年级语文《同步阅读》教材:《两个电话》《父爱安全网》《一碗馄饨》【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品读文本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分享孩子同步阅读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激发阅读兴趣。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出主题──父母之爱1.讲述父母之爱的故事,引导发现,引出主题──父母之爱.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刚读过的故事吗(生说题目,师板书)?你发现这些故事的共同特点了吗(引出“爱”)?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爱的海洋,一起感受父母的爱(板书:父母的爱)。
二、主题回顾2.从第六单元的四篇课文,你感受到了什么?《地震中的父与子》——伟大《“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激励《慈母情深》——慈祥《学会看病》——广袤三、阅读概述(过渡):(出示课件三篇文章题目)前几天,选了三篇以父母之爱为主题的文章,老师已经布置让同学们进行了认真的阅读,请同学们小组之内交流一下,说说你最喜欢哪篇文章?3.学生汇报:你最喜欢的是哪一篇?为什么?4.结合阅读任务学生汇报引出主题。
《两个电话》:爱是问候《拐弯处的回头》:爱是一个动作《一碗馄饨》:爱是包容理解小结:同学们读书都非常认真,发言也很精彩!通过认真的阅读,我们对“父母之爱”已经有了一定的感受。
《父母之爱》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1994年,美国洛杉机发生大地震,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七岁儿子的学校。
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学楼,已变成一片废墟。
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他知道儿子的教室在一层楼的左后角,便疾步走到那里。
就在他挖掘的时候,不断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
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没有希望了。
”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接着挖。
消防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
”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吧。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人们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精神失常了。
然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爸爸,真的是你吗?”“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
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你现在怎么样?有几个孩子活着?”“我们这里有14个同学,都活着,我们都在教室的墙角,房顶塌下来架成个大三角形,我们没被砸着。
”父亲大声向四周呼喊:“这里有14个小孩,都活着!快来人!”过路的人赶紧跑过来帮忙。
父母爱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父母爱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注:根据您的要求,文章的标题和格式可以自行判断,但为了方便阅读,本文以小节的形式进行论述。
父母爱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一、引言阅读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重要的技能之一,它不仅能丰富孩子的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然而,由于忙碌的生活节奏和孩子对电子设备的过度依赖,越来越多的孩子忽略了阅读的重要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父母爱群应该通过创新的阅读教学设计,激发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和热爱。
二、目标设定1. 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与习惯。
2. 提高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孩子的思辨与创造能力。
4. 促进家庭共读与互动。
三、教学策略1. 选择适合孩子年龄和兴趣的书籍。
2. 制定每日阅读计划,并制约孩子的电子设备使用时间。
3. 为孩子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如图书馆、书店等。
4. 建立孩子的阅读笔记,鼓励他们记录想法、观点和感受。
5. 激发孩子的创意,通过绘画、写作和手工制作等方式展示阅读成果。
6. 创造家庭共读环境,父母与孩子一起阅读和讨论书籍。
四、实施步骤1. 确定阅读目标和选取书籍。
2. 制定每日阅读计划和时间表。
3. 提供阅读资源和材料。
4. 建立孩子的阅读笔记和记录本。
5. 开展有趣的阅读活动,如朗读比赛、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
6. 创建家庭共读氛围,每周选择一天全家一起读书。
7. 鼓励孩子通过绘画、写作和手工制作展示阅读成果。
五、评估与反馈1. 每月对孩子的阅读习惯和进步进行评估。
2.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阅读计划和教学策略。
3. 鼓励孩子进行自我评估,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阅读技能和成绩。
六、总结父母爱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创新的教学策略和阅读活动,激发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和热爱。
通过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的思辨与创造能力,以及促进家庭共读与互动,我们能够帮助孩子享受阅读的乐趣,从而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和学习能力。
七、延伸阅读建议1. 了解孩子的阅读兴趣和倾向,选择适合他们的书籍。
父母之爱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父母之爱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1. 理解和感悟父母之爱的重要性;2. 掌握群文阅读的技巧,如阅读理解、文本分析等;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和感悟父母之爱的重要性;2. 掌握群文阅读的技巧,如阅读理解、文本分析等。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教学课件、教具;2. 学生准备:课前阅读相关教材,并准备提问或讨论的问题。
四、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口头提问和展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和讨论对父母之爱的理解和感受。
引入课文:(10分钟)教师出示课文《父母之爱的故事集》,引导学生观察封面、标题和目录,并提问:1. 这本书大概讲述了什么内容?2. 你们认为为什么要读这本书?阅读理解:(20分钟)学生开始阅读故事集中的故事,并回答教师提供的相关问题。
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文本分析:(25分钟)学生完成阅读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父母之爱的表达方式,例如细节描写、对话等。
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情感互动:(1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情感互动活动,例如小组分享自己与父母之间的亲密时刻,并写下自己的感受或心情。
2.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将自己的故事,或者课文故事中的情节和描写重新书写,表达对父母之爱的理解和感悟。
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学习内容,并进行思考:1. 父母之爱对我们的成长有何影响?2. 阅读群文对我们感悟人生有何帮助?五、课堂延伸1. 借助家长的支持,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家访,采访父母的故事,然后与课堂上的故事进行对比和分享。
2. 学生可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群文作品进行深入阅读,并撰写读后感或作品鉴赏。
六、作业布置要求学生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群文作品进行阅读和分析,撰写读后感,并与同学进行分享。
七、板书设计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群文阅读的方式,将父母之爱作为教学主题,加强学生对父母之爱的理解和感悟。
父母的爱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父母的爱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一、引言父母的爱是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支撑力量。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父母的爱,我们设计了一堂群文阅读教学课程,通过精选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感知父母的爱。
二、选材与目的我们在选材过程中重点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以展现不同类型的父母之爱,并帮助学生探索其中的深意和启示。
我们的教学目的包括:1.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2. 对比不同类型的父母之爱,理解家庭关系的多样性;3. 启发学生思考父母的爱与自己的成长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引发学生对“父母的爱”的思考,开启他们对这一主题的兴趣。
可以采用以下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你认为父母的爱有哪些表现形式?- 你最感动过的父母之爱的故事是什么?2. 第一篇作品阅读选择一篇生动感人的短篇小说,描述父母为了孩子付出的无私与牺牲。
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表达,并帮助学生分析文中父母的爱是如何体现的。
3. 个人思考与分享要求学生在阅读后进行个人思考和反思,写下自己对父母之爱的理解和感悟。
学生可以选择某一段特别触动他们的情节,进行深入解读,并与同桌分享。
4. 第二篇作品阅读选取一篇展现不同类型父母之爱的作品,例如一位单亲父母的故事或跨文化背景中的家庭关系故事。
通过与第一篇作品进行对比,帮助学生认识到父母的爱是多样的,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方式和表达方式。
5. 小组合作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每个小组从多个角度对这两篇作品进行比较和讨论,探究父母的爱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每个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可以邀请他们分享其中的触动和感悟。
6. 总结与反思与学生一起总结学习的成果和感受,并与他们共同探讨以下问题:- 父母的爱如何影响一个人的成长?- 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回报父母的爱?四、教学评估教学过程中可采用以下方式进行评估:1. 学生个人反思和分享的内容是否体现了对父母爱的理解和感悟;2. 学生小组探究的深度和广度;3. 学生对课堂讨论的积极参与度。
父母之爱的群文阅读教学案例
父母之爱的群文阅读教学案例------教学中自主与合作学习能力的协调发展一.背景分析群文阅读是群文阅读教学的简称,是最近两年在我国悄然兴起的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践。
简单地讲,群文阅读,就是把一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指导学生阅读,并在阅读中发展出自己的观点,进而提升阅读力和思考力。
群文阅读就是师生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师生围绕议题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
本节课以“父母之爱”为主题:父母的爱,是慈祥的笑容;是亲切的话语;是热情的鼓励;是严格的要求。
我选了四篇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慈母情深》《“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学会看病》从不同的角度来反映父爱、母爱的深沉与宽广,崇高与无私,让人感动,引人思考。
语文课标中指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此可见,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成为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
那么,如何使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群文阅读教学课堂有效的进行呢?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我感到,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特点,为他们创设自主与合作学习的条件,才能确实使自主与合作学习落到实处。
在本节课教学时,我给他们充分自读自悟的机会,给他们个性化表达的机会,进行组内合作学习,学会讨论、交流。
二、案例描述片段一:小组合作学习,初读课文: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阅读四篇课文2.找出重点语句做好批注阅读,感悟父母的爱,3、讨论、交流这些课文你们读完之后有着怎样的感受?(学生从自主学习到小组内合作、交流,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学习气氛非常浓郁。
)片段二:教会阅读方法,体会课文情感作为读者,老师与你们有着同样的感受!这节课,我们再来读读那些触动我们心弦的语句,也许你会有更多的收获与发现。
让我们走进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欣赏其中的片段出示原文“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父母爱情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父母爱情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前言:父母是孩子成长中至关重要的存在,他们之间的爱情关系也对孩子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通过群文阅读教学,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认识父母之间的爱情,并从中获得对家庭、亲情、人生等方面的思考和启示。
本篇教学设计将以父母爱情为主题,以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为切入点,旨在为学生深化对家庭观念的理解和价值观的形成提供有益的教育。
一、活动准备1. 文学作品收集:选择一些描述父母之间爱情的文学作品,如《红楼梦》中的包、黛之情、凤、雨之恋,《骆驼祥子》中的祥子与春桃的爱情等。
2. 资料准备:收集和整理与父母之间爱情相关的图片、歌曲、视频等多媒体资料。
3. 分组组织:根据班级人数,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不超过6人),确保每个小组的人数均衡。
二、活动步骤步骤一:启发思考(预计时间:10分钟)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你们对父母之间的爱情是怎样理解的?你们对家庭的定义是什么?这些问题旨在引发学生对家庭和父母爱情的思考,并为接下来的探索奠定基础。
步骤二:群读文学作品(预计时间:15分钟)将收集到的文学作品以适当的方式分发给每个小组,并请小组成员共同阅读。
在阅读过程中,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心得和感受,并激发他们对父母之间爱情描写的理解和感受。
步骤三:观看多媒体资料(预计时间:15分钟)播放选定的多媒体资料,如插图、歌曲或视频,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和体会父母之间的爱情。
同时,可以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这些素材的感受和思考。
步骤四:小组讨论与整理(预计时间:20分钟)每个小组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进行讨论并整理出一个父母之间爱情的定义或特点。
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并将各组的观点集合起来,形成一个综合的父母爱情的定义。
步骤五:个人写作(预计时间:30分钟)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父母爱情的理解,撰写一篇短文。
可以引用文学作品中的经典片段,结合自身体验和感受,表达对父母之间爱情的思考和感悟。
步骤六:展示与分享(预计时间:20分钟)请学生自愿将自己的短文分享给全班,鼓励他们相互交流,分享彼此的思考和感悟。
群文阅读《父母的爱》教学设计
《父母的爱》教学设计苏万雄展示课型:群文阅读课单元主题:父母的爱议题:如何通过生活琐事的对比写法突出母爱。
一、导入:(2分钟)同学们,关于母爱是个永恒的话题,她是一首永远唱不完的歌,是一部永远拍不完的电影,她值得我们用一辈子去欣赏、去品味、去敬仰。
今天“群文阅读课”我们要欣赏三篇文章。
第一是梁晓声的《慈母情深》,第二是林夕的《母亲的存折》,第三是毕淑敏的《孩子,妈妈为什么打你》。
看这三篇文章怎样表现母爱的。
二、读文(18分钟)(一)读《慈母情深》1.简介梁晓声。
2.自主默读文本,用双色笔标注。
你读出一个()的母亲。
(1)通过哪些事例表现母爱的?(2)表现母爱的关键句子,简单批注。
(3)解读我被母爱感动的关键词(鼻子一酸)3.阅读展示(1)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
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
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2)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4.迁移训练……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
……立刻又……,……立刻又……,……立刻又……。
(二)读《母亲的存折》《孩子,妈妈为什么打你》读懂母爱的又何止梁晓声一人,用同样的方法再读林夕的《母亲的存折》和毕淑敏的《孩子,妈妈为什么打你》,你又读出一个()的母亲。
(1)通过哪些事例表现母爱的?(2)表现母爱的关键句子,简单批注。
(3)解读我被母爱感动的关键词(三)列表格,梳理三篇文章异同。
1、相同点:几篇文章都通过生活中的平凡事例表达母爱。
2、三篇文章不同之处三、总结(0.5分钟)山,没有母亲的爱高;海,没有母亲的爱深;天,没有母亲的爱广阔;地,没有母亲的爱包容;太阳,没有母亲的爱温暖;云朵,没有母亲的爱洁白;花朵,没有母亲的爱灿烂。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做一个懂得母爱的人吧!四、推荐阅读:(0.5分钟)1、散文:《寻梦》、《儿时的事》——季羡林2、诗集:《繁星》、《春水》——冰心3、散文:《完美的晴天》——学生习作板书设计:群文阅读:平凡、伟大的母爱《慈母情深》《母亲的存折》《孩子,妈妈为什么打你》鼻子一酸存折存“情”“打”是爱附群文阅读材料;1.《慈母情深》见五年级语文第六单元P97。
群文阅读—教育教学设计—通过细节描写体会父母之爱
群文阅读—教育教学设计—通过细节描写体会父母之爱父母之爱是伟大而无私的,他们为了孩子的幸福,付出了无数的努力和牺牲。
细节描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通过描写父母的细节举止、言语和行动,来展现他们深沉的爱。
一个细节描写父母之爱的教育教学设计如下:【课题】:父母之爱【目标】:通过细节描写体会父母之爱,培养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父母的辛苦和付出,懂得珍惜他们。
【教学难点】:通过细节描写感受和理解父母之爱。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素材、笔记本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幅描绘父母与孩子亲密互动的图片,并向学生提问:“你们观察到了哪些细节,可以体会父母之爱?”引导学生讨论、发表观点。
二、阅读(10分钟)教师给学生发放一篇短文《父母之爱》,要求学生默读并标注出文中描写父母之爱的细节。
《父母之爱》(示例):父亲,是我们的遮风挡雨的小屋;母亲,是我们的温暖的太阳。
当我们走出家门,生活在外面的时候,我们才真正意识到父母的辛苦和付出。
这些付出并不是在我们眼前显眼的繁杂琐事,而多半是些点滴琐事。
父亲抬头看了看手表,神色有些紧张。
儿子气喘吁吁地跑到父亲身边,父亲连忙问:“怎么样,赶上了吗?”儿子点点头,父亲的紧张才稍微松了一口气。
原来,父亲每天都会早早地等儿子放学,因为他知道儿子放学后要参加各种课外活动,他心里总是担心儿子赶不上这些活动,所以特意早早去接儿子。
母亲站在厨房里,忙着做晚饭。
突然,她听到门外传来夏天的雷声。
她立刻放下手中的活儿,走到窗边看着外面。
门外,雨点越来越密,这时,她发现儿子还在外面玩耍。
她眼睛一亮,急忙穿上雨衣,冲出去把儿子叫进家门。
她看到儿子全身湿透了,马上关心地问:“孩子,没感冒吧?”儿子笑了笑,摇了摇头,母亲才稍微放下了心。
三、讨论(15分钟)教师放映一段生动描绘父母之爱的短片,并邀请学生与同桌进行讨论,分享自己标注出的细节描写,并在黑板上写出学生的观点,形成一幅细节描写父母之爱的画面。
群文阅读《父母之爱》教案
群文阅读《父母之爱》教案课型展示:群文阅读群文主题:父母之爱议题:如何通过各种描写方法突出人物特点,表达父母之爱。
授课过程:一、故事导入。
讲述汶川地震中发生的关于母爱的故事。
梁实秋曾说过:父母的爱是天地间最伟大的爱。
今天这节群文阅读课,就让我们阅读三篇文章,体会父母之爱的伟大。
(板书:父母之爱)二、学习课文。
1、快速读文连接语:下面请同学们打开阅读材料,默读三篇文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快速读文的方法,了解课文大意。
(课件演示:读文思考)(教师巡视,学生读文结束,示意学生看大屏幕,完成思考题)2、解决问题。
(出示表格)(1)文章主要讲了什么事?a第一篇:主要讲了什么事?请用两个字概括主线:买书(填表)B第二篇:主要讲了什么事?用两个字概括主线:救子(填表)C第三篇:主要讲了什么事?用两个字概括主线:评诗(填表)(2)读感人片段。
把你圈画出的感人的画面和大家分享一下。
(朗读指导)(3)品析父母之爱a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慈祥、善良这种爱是怎样的爱?(填表)b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坚持、伟大这种爱是怎样的爱?(填表)c这是一对怎样的父母?他们的爱矛盾吗?鼓励批评(填表)总结:无论是慈祥的、鼓励的;还是伟大的、严厉的爱。
只不过他们表达的方式不同罢了。
如果用自然界的一种景物来表达,你觉得母爱如“什么”?父爱如“什么”?(补充板书:母爱如水父爱如山)(4)写作方法a第一篇:语言动作环境神态(填表)b第二篇:语言动作外貌(填表)c第三篇:语言心理(填表)小结:虽然三篇文章的选材不同,但是三位作者都运用了较多的语言描写来突出人物特点,表达人物情感。
可见,语言是沟通情感最有效的一种方式。
三、升华主题,读写结合。
然而,走出文艺作品的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所感受的父母之爱也许不仅仅只有语言:宝贝,我爱你!有时可能是父母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也可能是默默地陪伴。
请你说一说你所感受到的父母之爱吧!(课件演示)(学生自由发言)四、布置作业1、小练笔:按照表格归纳的方法,用你的笔书写你感受到的父母之爱。
《父母之爱》——电视散文教学设计4(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父母之爱》——电视散文教学设计4(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父母之爱》——电视散文教学设计4(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1《父母之爱》——电视散文教学设计4(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电视散文“父母之爱”的主题;2. 了解电视散文的语言特点、表现手法及其对读者的影响;3. 学会运用散文的写作技巧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明确电视散文“父母之爱”的主题;2. 理解散文的表现手法和语言特点。
三、教学难点1. 运用散文的写作技巧表达自己的情感;2. 理解电视散文的影响力。
四、教学方法1. 教师主导讲解法;2. 学生自主学习法。
五、教学过程设计1. 教师引入:通过播放电视散文《父母之爱》的视频让学生了解散文的主题和表现手法;2. 学生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电视散文《父母之爱》,理解散文的语言特点和表现手法,强化对散文主题的认识。
然后让学生讨论自己对父母之爱的感受,并写下自己的心得;3. 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点评,并让学生从点评中感受到自己写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对自己的写作进行改进。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不仅能够理解散文的主题,更能借助散文的表现手法和语言特点来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同时,教学中的点评环节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到自己写作中存在的不足,促进学生成长与进步本次教学是一次有效的教学实践,通过让学生自主阅读电视散文《父母之爱》,并进行讨论和写作,促进学生对散文主题的理解和情感表达能力的提高。
教师在点评环节中,及时发现学生写作中的不足之处,引导学生进行改进,从而更好地达到了教学目的。
同时,本次教学方法也是一种将多种教学手段有机结合的方式,具有较高的教育价值和实践意义《父母之爱》——电视散文教学设计4(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2《父母之爱》——电视散文教学设计4(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散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培养阅读和写作能力;2. 感受亲情的温暖,理解父母的爱;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群文阅读之父母的爱 教学设计
群文阅读——父母之爱小街镇匡郎小学:刘太园议题:如何通过细节描写体会父母之爱选文篇目:《背影》节选《“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碗面的故事》教学目标:1.通过重点语句的批注阅读、提取关键词句,掌握有效阅读的方法。
2.阅读短文,引导学生重点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态等描写,体会父母的爱。
3.整理对比三篇短文的异同点,在父母的爱的主题下,体会不同的父爱和母爱。
重点:1.阅读短文,引导学生重点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态等描写,体会父母的爱。
2.整理对比三篇短文的异同点,在父母的爱的主题下,体会不同的父爱和母爱。
难点:通过重点语句的批注阅读、提取关键词句,掌握有效阅读的方法。
课前活动:和同学交流认识,观看公益广告。
教学过程一、导入主题课件出示阅读议题:“作者是如何通过人物的语言、外貌、动作、神态等描写,来表现父母之爱的?”二、《背影》节选1.听孙道临朗诵《背影》节选。
2.课件出示批注阅读要求:用实线“”画出父亲对我所说的话;用波浪线“~~~~”画出描写父亲外貌的句子;用三角形“”标出描写父亲穿过铁道买橘子动作的词语。
3.感悟情感:(1).课件出示父亲翻越栅栏时的细节,让学生填写动作的词语,体会这一细节父亲对儿子的体贴、关怀······(2).课件出示描写父亲语言的句子,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这平淡的话语中蕴含着的深挚的父子情。
三、类比阅读《“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迁移学习《“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用批注阅读的方式自主阅读。
1.自由放声读《“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找出文章哪些词句表现出了父母对巴迪的爱?和你的小伙伴交流讨论讨论2.讨论交流,你抓住哪些词句体会到了父母对巴迪的爱?3.阅读交流,课件出示精彩片段,引导学生读并且理解其中的父爱和母爱。
4.想象说话,无论是母亲的,还是父亲的,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这时我想对巴迪说,。
父母爱情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家长评价:家长参与评价,促 进家校合作和共同教育
评价实施
评价目标:提升 学生的阅读能力 和文学鉴赏水平
评价内容:学生 对群文阅读的理 解和掌握程度
评价方式:采用 多种评价方式, 如考试、作品评 定、口头表达等
评价标准:根据 教学目标和学生 实际情况制定评 价标准
07
教学反思
教学效果的反思
学生参与度: 反思学生在课 堂上的参与情 况,是否积极 互动
课后拓展
推荐阅读:提供与群文主题相关的其他文章或书籍,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写作练习:布置与群文主题相关的写作任务,让学生通过写作巩固所学 知识
小组讨论: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感悟,促进交 流与思考
跨学科整合:将群文阅读与其他学科知识进行整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 认识和理解群文主题
06
05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确定教学目标:明确群文阅读的教学目标,为教学过程做好准备。 选择群文篇目:根据教学目标选择适合的群文篇目,确保教学有效性。 设计教学环节:根据群文篇目设计相应的教学环节,包括导入、阅读、讨论等。 准备教学资料:为每个教学环节准备必要的资料,如PPT、阅读材料等。
课堂实施
导入:通过分享父母爱情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文本阅读:引导学生阅读群文,理解不同作品中的父母爱情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加深对父母爱情的理解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教学评价
评价标准
教学目标是否明确 教学内容是否符合群文阅读要求 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教学评价是否能够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评价方式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 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
群文阅读父母的爱教学设计
“群文阅读”五年级上册第六组“父母之爱”教学设计【本组说明】本组教材以“父母之爱”为专题:父母的爱,是慈祥的笑容,是亲切的话语;是热情的鼓励,是严格的要求。
教材中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两篇略读课文《慈母情深》《学会看病》设计理念: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以知识树为线,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方法的全面开放,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注重对文本的学习,发展学生的能力。
教学年级:五年级(1)班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主题群文阅读。
教学目标:1、复习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单元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慈母情深》、《学会看病》,总结学法。
2、同步群文阅读材料:《父爱安全网》《一位母亲与家长会》《拐弯处的回头》,巩固学习方法,再次体悟父母深情。
教学重点:1、学习巩固读懂一篇文章的方法,学法迁移,引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
2、巩固学习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描写,表现文章思想的方法。
交流、分享孩子同步阅读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为学生有效同步阅读奠定基础。
教具准备:电子白板课件。
学具准备:阅读材料卡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聊:孩子,你今天的衣服真漂亮,谁为你买的?你感受到了什么?哟,真幸福。
你的父母真爱你,同学们,我们都在父母的爱中长大,父母的爱,是慈祥的笑容,是亲切的话语;是严格的要求,是热情的鼓励。
今天,让我们一起再来感悟父母的爱。
父母的爱究竟是什么呢?板书:父母的爱是?这节课,我们用画知识树的方法一起来讨论这个问题。
这里有一棵知识树,这是一棵倾注了父母的爱的长青树,我们要用精彩的阅读展示,让这棵大树长出茂盛的枝叶,结出丰硕的果实。
二、单元主题回顾1、导入:在第六单元里,我们一起学习了四篇表现父母的爱的课文,一篇是?另一篇是?2、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3、谈感受,领会学法:你们从这四篇课文中,分别感受到了什么样的父爱或母爱?(主要讲了?感受到了?)4、交流学习心得,明确学习方法⑴过渡语:同学们,刚才我们回顾了第六单元已经学习了的四篇课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震中的父与子1994年,美国洛杉机发生大地震,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七岁儿子的学校。
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学楼,已变成一片废墟。
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他知道儿子的教室在一层楼的左后角,便疾步走到那里。
就在他挖掘的时候,不断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
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没有希望了。
”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接着挖。
消防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
”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吧。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人们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精神失常了。
然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爸爸,真的是你吗?”“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
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你现在怎么样?有几个孩子活着?”“我们这里有14个同学,都活着,我们都在教室的墙角,房顶塌下来架成个大三角形,我们没被砸着。
”父亲大声向四周呼喊:“这里有14个小孩,都活着!快来人!”过路的人赶紧跑过来帮忙。
50分钟后,一个安全的出口开辟出来了。
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
”“不!爸爸。
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
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记得七八岁的时候,我写了第一首诗。
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
我既腼腆又得意扬扬,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
她高兴得再次拥抱了我。
“妈妈,爸爸下午什么时候回来?”我红着脸问。
我有点迫不及待,想立刻让父亲看看我写的诗。
“他晚上七点钟回来。
”母亲摸着我的脑袋,笑着说。
整个下午我都怀着一种自豪感等待父亲回来。
我用最漂亮的花体字把诗认认真真地誊写了一遍,还用彩色笔在它的周围描上一圈花边。
将近七点钟的时候,我悄悄走进饭厅,满怀信心地把它放在餐桌父亲的位置上。
七点。
七点一刻。
七点半。
父亲还没有回来。
我实在等不及了。
我敬仰我的父亲。
他是一家影片公司的重要人物,写过好多剧本。
他一定会比母亲更加赞赏我这首精彩的诗。
快到八点钟时,父亲终于推门而入。
他进了饭厅,目光被餐桌上的那首诗吸引住了。
我紧张极了。
“这是什么?”他伸手拿起了我的诗。
“亲爱的,发生了一件美妙的事。
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母亲上前说道。
“对不起,我自己会判断的。
”父亲开始读诗。
我把头埋得低低的。
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几个小时。
“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
”父亲把诗扔回原处。
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
“亲爱的,我真不懂你是什么意思!”母亲嚷道,“这不是在你的公司里。
巴迪还是个孩子,这是他写的第一首诗。
他需要鼓励。
”“我不明白,”父亲并不退让,“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么?”我再也受不了了。
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失声痛哭起来。
饭厅里,父母还在为那首诗争吵着。
几年后,当我再拿起那首诗,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
那的确是一首相当糟糕的诗。
不过母亲还是一如既往地鼓励我。
因此我还一直在写作。
有一次我鼓起勇气给父亲看了一篇我写的短篇小说。
“写得不怎么样,但还不是毫无希望。
”根据父亲的批语,我学着进行修改,那时我还未满十二岁。
现在我已经有了很多作品,出版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
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
我有个慈祥的母亲,她常常对我说:“巴迪,这是你写的吗?精彩极了。
”我还有个严厉的父亲,他总是皱着眉头,说:“这个糟糕透了。
”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
但是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
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这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
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
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
慈母情深我一直想买一本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
书价一元多钱。
母亲还从来没有一次给过我这么多钱。
我也从来没有向母亲一次要过这么多钱。
但我想有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
我从同学家的收音机里听到过几次《青年近卫军》的连续广播。
那时我家的破收音机已经卖了,被我和弟弟妹妹们吃进肚子里了。
我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呆呆地将那些母亲扫视一遍,却没有发现我的母亲。
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你找谁?”“找我妈!”“你妈是谁?”我大声说出了母亲的名字。
“那儿!”一个老头儿朝最里边的角落一指。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
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妈——”“妈——”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
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
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母亲大声问:“你来干什么?”“我……”“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我……要钱……”我本已不想说出“要钱”两个字,可是竟说出来了!“要钱干什么?”“买书……”“多少钱?”“一元五角……”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道:“大姐,别给他!你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着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个大人了。
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那天,我用那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
“你这孩子,谁叫你给我买水果罐头的!不是你说买书,妈才舍不得给你这么多钱呢!”那天母亲数落了我一顿。
数落完,又给我凑足了够买《青年近卫军》的钱。
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
就这样,我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
《父母之爱》群文阅读教学设计课型展示:群文阅读群文主题:父母之爱议题:如何通过各种描写方法突出人物特点,表达父母之爱。
授课过程:一、故事导入。
讲述汶川地震中发生的关于母爱的故事。
梁实秋曾说过:父母的爱是天地间最伟大的爱。
今天这节群文阅读课,就让我们阅读三篇文章,体会父母之爱的伟大。
(板书:父母之爱)二、学习课文。
1、快速读文连接语:下面请同学们打开阅读材料,默读三篇文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快速读文的方法,了解课文大意。
(课件演示:读文思考)(教师巡视,学生读文结束,示意学生看大屏幕,完成思考题)2、解决问题。
(出示表格)(1)文章主要讲了什么事?a第一篇:主要讲了什么事?请用两个字概括主线:买书(填表)B第二篇:主要讲了什么事?用两个字概括主线:救子(填表)C第三篇:主要讲了什么事?用两个字概括主线:评诗(填表)(2)读感人片段。
把你圈画出的感人的画面和大家分享一下。
(朗读指导)(3)品析父母之爱a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慈祥、善良这种爱是怎样的爱?(填表)b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坚持、伟大这种爱是怎样的爱?(填表)c这是一对怎样的父母?他们的爱矛盾吗?鼓励批评(填表)总结:无论是慈祥的、鼓励的;还是伟大的、严厉的爱。
只不过他们表达的方式不同罢了。
如果用自然界的一种景物来表达,你觉得母爱如“什么”?父爱如“什么”?(补充板书:母爱如水父爱如山)(4)写作方法a第一篇:语言动作环境神态(填表)b第二篇:语言动作外貌(填表)c第三篇:语言心理(填表)小结:虽然三篇文章的选材不同,但是三位作者都运用了较多的语言描写来突出人物特点,表达人物情感。
可见,语言是沟通情感最有效的一种方式。
三、升华主题,读写结合。
然而,走出文艺作品的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所感受的父母之爱也许不仅仅只有语言:宝贝,我爱你!有时可能是父母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也可能是默默地陪伴。
请你说一说你所感受到的父母之爱吧!(课件演示)(学生自由发言)四、布置作业1、小练笔:按照表格归纳的方法,用你的笔书写你感受到的父母之爱。
2、喜欢绘画的同学,可以给你的作文陪上漫画,图文并茂的表现爱的画面。
五、结束语:同学们,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无论是鼓励还是严厉,只不过是我们的父母表达爱的方式不同,但是,请相信,无论到什么时候,无论发生什么,他们的爱一直都在。
(补充板书,画心型)。
下课。
六、板书设计:父母之爱母爱如水父爱如山《父母之爱》群文阅读教学设计邱晓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