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哲学基本问题
马原资料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第一讲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基本原理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主要内容是什么?(1)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
对它的不同回答将哲学分为唯物、唯心两大基本派别。
唯物主义:承认存在即物质是第一性的,是本原;而思维即精神是第二性的,是派生出来依附于物质存在的。
唯心主义:认为思维即精神是第一性的,是本原;而存在即物质是第二性的,是由精神决定的。
(2)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
对它的不同回答区分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可知论:思维能够反映存在,世界可以被认识。
不可知论: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怀疑人类的认识能力,认为世界在原则上是不可以认识的,或至少是不可彻底认识的。
2、唯心主义得以产生和长期存在的根源有哪些?(1)社会历史根源——生产力低下、科学不发达(2)阶级根源——落后阶级的需要和宣扬(3)认识根源——割裂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把认识的某一方面、环节、过程片面地夸大为脱离物质的神化了的绝对3、怎样理解马哲是实践的唯物主义?从内容上看,它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高度统一从对象上看,它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从社会作用上看,它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它来自实践,为无产阶级斗争的实践服务。
并在实践中自身不断获得丰富和发展。
实践性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显著特征,又是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显著标志。
理论难点1、一元论就是唯物论。
(1)错误。
(2)一元论认为世界具有统一性,世界只有一个本原的哲学。
唯物论认为在意识与物质之间,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
(3)一元论包括唯心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唯一的本原是精神)和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唯一的本原是物)。
唯心论也是一元论,此题说法以偏概全。
2、马哲是科学之科学。
(1)错误。
(2)这是旧哲学在哲学的对象和内容问题上的观点。
旧哲学往往把自己的哲学看成是包罗万象的、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终极真理体系;没有科学解决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2019马原简答题
2019马原简答题1、什么是哲学基本问题? (p.20-2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存在和思维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其二,存在和思维有没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从哲学上看,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归结起来无非是两大类现象: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
人类的一切活动归结起来无非是两大类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我们认识和看待这两大类现象和两大类活动,都不能不涉及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
因此,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哲学体系的基本问题2、人们应当怎样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p.27)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有以下三个前提和条件:第一、从实际出发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如乱砍滥发、过度畜牧等都是不尊重客观规律,不从实际出发,结果只能让人们自食恶果。
第二、实践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途径。
正确的认识要变为现实的物质力量,只能通过实践才能达到,即使你满腹经纶,但你不去用它,不把他运用到生活实践当中,那这些知识又能有什么用呢?学富五车和文盲也就没什么不同。
第三、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还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现实的原材料,人的意识再强也创造不出任何的物质东西出来。
3、如何理解普遍联系与发展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 (p.30-33)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和总特征联系是指事务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的特点:1、联系具有客观性即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联系具有普遍性即世界上没有任何孤立存在的事物。
一切事物、现象都是互相联系的,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3、联系具有多样性即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复杂多样的。
4、联系具有条件性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马原复习题库答案
复习题库答案三、简答题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地位和作用及意义是什么?(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A.思维和存在谁是本原,即二者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的问题,简称为谁是第一性的问题。
即二者何为本体的理论。
B.思维或精神能不能反映存在或物质,世界是否可知,即二者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在哲学中的地位A. 它是一切哲学派别必须回答的问题,这是由哲学研究的对象决定的。
B. 它也是哲学领域中最高的问题。
C. 它是人们的实践活动所必须首先处理的基本问题。
(3)哲学基本问题在哲学发展中的作用:总的来说,哲学基本问题在哲学发展中起着分营垒划界限的作用。
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B.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是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界限。
(4)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理论意义:(1)它是揭示哲学发展规律的指南。
(2)它是揭露唯心主义伪装的思想武器。
实践意义:哲学基本问题也是实践中的根本问题,对于各种实践活动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2、简述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答案要点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以利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其理论意义:第一、列宁的物质定义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同二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划清了界线。
第二、这一定义坚持了彻底的可知论和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同不可知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划清了界限。
第三、这一定义坚持了辩证的、历史的物质观,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特别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3、运动与物质的不可分原理(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 没有脱离运动的物质。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 物质世界总是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之中。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 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
物质是一切运动的承担者。
(3)割裂物质和运动的关系,会导致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
马原辨析题以及答案
马原辨析题以及答案一、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1、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仅在于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参考答案: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凡是主张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的,就属于唯物主义阵营;与此相反则属于唯心主义阵营。
第二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即凡是主张我们的思维能正确反映现实世界的是可知论,与此相反的则是不可知论。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把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仅归结于为人们提供一个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是不全面的。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所以它是“科学之科学”。
参考答案:把哲学当做“科学之科学”,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对哲学性质和哲学与具体科学关系的一种错误看法。
在古代由于生产力低下和人们认识能力不高,各门具体科学都还处于未分化的状态而包含在哲学之中,这时的哲学也就带有一种知识总汇的性质。
到了近代,具体科学纷纷从哲学的母体中分化了出来,成为专门的独立学科。
一些哲学家由于未能理解哲学和具体科学之间一般与个别、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把哲学当做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的一种特殊科学,提出了“哲学是科学之科学”的命题,这个命题本身是错误的。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反对把哲学当做“科学之科学”的观点,正确地解决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哲学性质的规定。
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但不能由此就说它是“科学之科学”。
3、意识是特殊物质的功能和属性,因而意识是一种特殊的物质。
参考答案:这是一种从正确前提导出错误结论的观点。
意识依赖于物质,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这种物质的功能,但它又是与物质有本质区别的。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是具有主观特性的精神现象。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2K[含参考答案]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含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物质与运动的关系问题B.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C.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D.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正确答案】D2.垄断与竞争并存的原因是()A.垄断不能消除商品经济的竞争基础B.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激发新的竞争C.中小企业仍然大量存在D.垄断组织不能囊括一切商品生产二、单选题3.下列说法中,与“牵一发而动全身”包含同一哲理的是A.勿疏小善,方恢大略B.一着不慎,全盘皆输C.愚者千虑,必有一得D.天下难事,必作于易正确答案:B,4.科学证明人脑是A.思维的对象B.思维的器官C.思维的产物D.思维的源泉正确答案:B,5.“互通共享共治”为主题的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中国浙江乌镇举办。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它是阿里巴巴的宝库,里面有取之不尽的宝物;用不好,它是潘多拉的魔盒,给人类自己带来无尽的伤害。
这蕴含的哲理有A.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同一性是相对的B.联系推动发展,建立固有联系促进事物发展C.客观与主观完全可以实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D.主.次矛盾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正确答案:A,6.在认识论上“跟着感觉走”是A.唯物主义思想的表现B.机械唯物论的观点C.不可知思想的表现D.否认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正确答案:D,7.概念.判断和推理是A.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B.唯物主义的三种形式C.辩证法的三种形式D.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正确答案:D,8.对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
这种正确的态度的理论基础是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的原理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原理C.真理的绝对性和真理的相对性统一的原理D.能动的反映是摹写和创造相统一的原理正确答案:C,9.南北朝诗人王籍有“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名句,而宋代王安石则有“一鸟不鸣山更幽。
”的名句。
黄庭坚说王安石的修改是“点金成铁”。
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王安石A.只见对立,不见统一B.只见统一,不见对立C.只见相互依存,不见相互转化D.只见相互转化,不见相互依存正确答案:A,10.在社会意识形态诸形式中,起核心作用的是A.政治法律思想B.道德规范C.文学艺术D.哲学思想正确答案:A,11.“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否定是对旧事物的舍弃B.否定是对旧事物的保留C.否定是对旧事物的克服D.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发展的环节正确答案:D,12.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者,违背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的原则,犯了A.类似经验论的错误B.类似诡辩论的错误C.类似相对主义的错误D.类似唯理论的错误正确答案:D,13.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A.科学技术B.生产力C.生产关系D.人的需要正确答案:B,14.在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中,其价值不是原样被转移到新产品当中,而是被重新创造出来的是A.不变资本B.可变资本C.固定资本D.流动资本正确答案:B,15.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A.加剧矛盾B.形成积累C.导致竞争D.产生垄断正确答案:D,16.垄断利润是A.超额利润B.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C.平均利润D.企业利润加利息正确答案:B,17.恩格斯说:“物质的这两种存在形式离开物质,当然都是无,都只是在我们的头脑中存在的空洞的观念。
马原 哲学的基本问题共19页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马原
哲学的基本问题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
(完整版)马原辨析题以及答案
辨析题参考答案一、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1、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仅在于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参考答案: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凡是主张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的,就属于唯物主义阵营;与此相反则属于唯心主义阵营。
第二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即凡是主张我们的思维能正确反映现实世界的是可知论,与此相反的则是不可知论。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把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仅归结于为人们提供一个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是不全面的。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所以它是“科学之科学”。
参考答案:把哲学当做“科学之科学”,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对哲学性质和哲学与具体科学关系的一种错误看法。
在古代由于生产力低下和人们认识能力不高,各门具体科学都还处于未分化的状态而包含在哲学之中,这时的哲学也就带有一种知识总汇的性质。
到了近代,具体科学纷纷从哲学的母体中分化了出来,成为专门的独立学科。
一些哲学家由于未能理解哲学和具体科学之间一般与个别、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把哲学当做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的一种特殊科学,提出了“哲学是科学之科学”的命题,这个命题本身是错误的。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反对把哲学当做“科学之科学”的观点,正确地解决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哲学性质的规定。
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但不能由此就说它是“科学之科学”。
3、意识是特殊物质的功能和属性,因而意识是一种特殊的物质。
参考答案:这是一种从正确前提导出错误结论的观点。
意识依赖于物质,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这种物质的功能,但它又是与物质有本质区别的。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是具有主观特性的精神现象。
马原简答题 (1)
1.如何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其基本内容是什么?基本问题:恩格斯第一次明确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意义:①它揭示了哲学的根本特征。
②它揭示了哲学的根本路线和方向,揭示了哲学斗争的焦点。
哲学基本问题提供了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对于理解哲学和哲学史上的斗争具有重要意义。
③哲学基本问题也是人类实践中的基本问题,它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基本矛盾,正确回答这个问题,对于在实践中自觉坚持存在决定意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具有重要作用。
基本内容:第一,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是本原的,即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第二,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2.如何理解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3)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3.如何理解辩证的否定观?是事物内在所引起的;否定是的环节和的环节,是包含的否定,作为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否定就是,既克服又保留。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4.如何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1)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2)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3)矛盾的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
(4)这一原理是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有的哲学基础。
5.如何理解实践的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马原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哲学基本问题、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1)哲学的基本问题: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物质与精神的关系问题。
2)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用一种物质作为本原来解释世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以近代科学为基础,把物质等同于物质的围观结构层次),辩证唯物主义(客观实在性)。
3)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2、马克思主义的产生1)客观条件:经济:A工业革命,极大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B经济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1825年首先在英国爆发)阶级:无产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1831,1834法国里昂工人运动;1836英国宪章运动;1844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运动)2)马克思的努力:A深入工人,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B建党活动(1846年衬里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1847年成立共产主义者问题)C理论创造:德意志古典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3)标志性事件: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新纲领(共产党宣言)3、马克思两大理论发现1)历史唯物史观: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特别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2)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之一,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规律和资本剥削劳动的秘密,证明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全部来自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从而证明剥夺资本家,建立共产主义公有制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4、辩证唯物论(包括“五观”: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实践观、意识观)1)物质观:客观实在性。
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对物质的正确理解是我们认识和把握世界本质和规律的前提。
2)运动观:绝对运动,相对静止。
3)时空观: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2019马原简答题
2019马原简答题1、什么是哲学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存在和思维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其二,存在和思维有没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从哲学上看,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归结起来无非是两大类现象: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
人类的一切活动归结起来无非是两大类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我们认识和看待这两大类现象和两大类活动,都不能不涉及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
因此,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哲学体系的基本问题2、人们应当怎样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有以下三个前提和条件:第一、从实际出发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如乱砍滥发、过度畜牧等都是不尊重客观规律,不从实际出发,结果只能让人们自食恶果。
第二、实践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途径。
正确的认识要变为现实的物质力量,只能通过实践才能达到,即使你满腹经纶,但你不去用它,不把他运用到生活实践当中,那这些知识又能有什么用呢学富五车和文盲也就没什么不同。
、第三、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还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现实的原材料,人的意识再强也创造不出任何的物质东西出来。
3、如何理解普遍联系与发展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和总特征联系是指事务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的特点:1、联系具有客观性即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联系具有普遍性即世界上没有任何孤立存在的事物。
一切事物、现象都是互相联系的,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3、联系具有多样性即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复杂多样的。
4、联系具有条件性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马原
1,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态度和方法答案:理论联系实际2,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划分的基本派别去-答案: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的基本派别:a思维和存在何为第一性问题,(唯物主义,唯心主义),b思维和存在有无统一性问题,(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其中可知论包括唯物可知论和唯心可知论)3,哲学物质的定义答案:(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把世界万物的根源归结于原初物质。
(2)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抽象部分共性,近代唯物主义哲学家把物质理解为某种实物,将自然科学上所讲的物质学说与哲学所说的物质混同起来。
(3)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应的客观实在。
4,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运动与静止的关系答案:物质与运动的关系:(1)物质与运动是不可分割的,(2)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形而上学)(3)物质是一切运动和变化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着,(唯心主义)(4)世界时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没有不运动的物质,(主体载体)运动和静止的关系:(1)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和根本属性,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的相对位置和实物的根本属性,暂未发生变化,这些运动的特殊状态,(2)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3)运动是绝对静止的,永恒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4)在绝对的运动中有相对的静止,在相对的静止中有绝对的运动,(运动和静止是相互依赖,相互包含,相互渗透)。
5,社会的运动性表现答案:(1)人类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世界的物质组成部分,它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2)人类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做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在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是推动社会变化的物质基础。
世界的统一性:(1)世界只有一个本源,即物质。
马原】重要知识点整理
马原】重要知识点整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一章: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于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的本原问题,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问题;二是关于人类思维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社会的物质性表现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虽然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因此,整个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社会运动也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第三章:社会生活的实践性表现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它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并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第四章: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矛盾是自然、社会以及人类思维中客观的普遍现象,具有共性、绝对性。
同时,具体事物的矛盾以及矛盾的每一个侧面都有自己的特点,具有个性、相对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共性与个性的对立统一关系,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
第五章: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二者是相互渗透的。
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第六章: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Practice is the n that unites objective regularity and subjective initiative.The Dialectical n Theory:Firstly。
n is the n of things。
the result of the internal contradictory movement of things.Secondly。
马原思考题
1 什么是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哲学是所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具体科学的综合,哲学思考的是一般性的问题,关于世界本原和物质存在的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何为第一性的问题,物质与意识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包括:其一,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2. 什么是一元论、二元论、可知论、不可知论A、一元论指的是世界是由“物质”或“意识”其中一个所决定的,B、二元论指的是世界是由“物质”和“意识”共同决定的。
C、可知论指承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和能力。
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能认识的事物。
D、不可知论的基本观点是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3.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区别何在?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中的伟大变革。
二、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三、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灵魂五、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现象、提高道德素质和精神境界中的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既坚持物质对意识具有根源性、决定性,又坚持意识对物质具有相对独立性,特别是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因此意识是物质依赖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这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对意识的认识上区别于形形色色的旧哲学。
4 如何理解物质与运动,物质运动与静止,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关系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
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马原 考研 哲学基本问题
马原考研哲学基本问题
马原考研的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本体论和认识论。
在本体论方面,哲学基本问题关注的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属于物质第一性,意识是派生的,属于意识第二性;而唯心主义则相反,认为意识是本原的,属于意识第一性,物质是派生的,属于物质第二性。
在认识论方面,哲学基本问题关注的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认识的,即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而不可知论则认为世界是不可被认识的,即思维无法正确反映存在。
此外,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也是哲学基本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运动发展的,而形而上学则持相反观点,认为事物都是静止的、孤立的。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多详细信息,建议查阅马原考研相关资料。
(完整版)马原简答题
简答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主要内容是什么?2、唯物主义得以产生和长久存在的根源有哪些?一是社会历史根源二是阶级根源三是认识根源3.为何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称为“实践唯物主义”?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明显、最根本的特色。
4.认可相对静止的存在有何意义?第一,静止是运动的量度,只有认可相对静止,才能掌握运动。
其次,相对静止是事物分化和由初级向高级发展的根本条件。
第三,只有认可相对静止,才能把事物划分开来进行科学解析。
5.如何理解意识活动表现了主观与客观的一致?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但它反响的内容是客观的;不一样主体对同一对象的反响差异是主观的,但造成这类差其余原由是客观的;意识对对象的反响是近似的、有时甚至是扭曲的,这是意识最鲜亮的主观特色,但任何反响归根究竟都有自己的客观原型。
6.为何说新惹祸物是不行战胜的?第一,新惹祸物吻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拥有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程。
第二,新惹祸物优胜于往事物,拥有更强盛的生命力。
第三,新惹祸物从根本上吻合人民民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获得广大人民民众的拥戴和支持,必然能战胜往事物。
7. 什么说对峙一致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本质和中心?第一,对峙一致规律揭露了事物广泛联系的本质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其次,对峙一致规律是贯串辩证法其余规律和范围的中心线索;第三,建立在对峙一致规律基础之上的矛盾解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最后,能否认可对峙一致规律,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世界观对峙和斗争的焦点。
8.简述事物发展过程中内外因的辩证关系一事物的内部矛盾是该事物发展的内因,一事物与其余事物的矛盾是该事物发展的外因。
内外因的辩证关系是,内因是事物发展的依据,是事物发展第一位的原由;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是事物发展第二位的原由;外因一般要经过内因此起作用。
9.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是什么?[答案重点]量变是事物的数目及其空间结构形式的变化,是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
质变是事物根天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驰,是超越度的范围的变化。
马原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物质性,普遍联系和发展规律;)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第一部分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一)世界观和哲学基本问题一、哲学(系统化理论化世界观)和哲学的基本问题: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两大类现象: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两大类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①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②我们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对于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思维能否认识或反应存在的问题。
哲学史上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有神论和无神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联系孤立、发展静止、内部矛盾)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社会历史观(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什么是物质?什么是意识?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有何意义?答: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将有助于我们从根本上去思考和理解并且解决问题。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世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
我们通过实践改造世界,就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作用于客观世界。
人们要取得实践的成功和胜利,就必须正确认识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这也就是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所以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意识与物质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意识和物质的关系:意识从本质上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马原选择题参考答案
马原选择题参考答案1哲学的第一章是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c)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b.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2、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是(b)a、 B.哲学是一种理论的、系统的世界观C.哲学和世界观没有区别D.任何世界观都是哲学。
“一切都为我准备好了”是(d)a.形而上学的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唯心主义辩证法的观点d.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4.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是否承认(c)A.世界的运动和发展b.世界的统一c.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中的存在是第一性D.世界的可知性5、“上帝在我心中”的观点是(c)a、客观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c.由客观唯心主义转向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d.一切唯心主义的观点6、哲学上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上的物质概念的关系是(b)a、起源与派生的关系B.普遍与特殊的关系C.本质与现象的关系D.内容与形式的关系7。
首先是桥梁的设计图,然后是桥梁的施工图,表明(b)A.意识产生材料b.意识转化为材料C.意识决定材料D.意识创造材料8、把世界的本质单纯归结为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物质是(c)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d.庸俗唯物主义观点9、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指(b)a、没有寂静。
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2c、运动就是物质D。
除了运动,物质没有其他属性。
物质的唯一特征是(c)a.它的具体性b.客观性c.客观实在性d.变化、运动性11、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在于只有这样,才能(a)a.确定地区分事物b.理解事物的统一性c.理解运动的形式d.理解运动的原因12、“世界统一于存在”的观点是(a)a.唯物主义观点b.唯心主义观点c、形而上学观点D.掩盖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立的观点13。
“世界上只有运动的物质”,这是(d)a.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b.否认意识存在的庸俗难物主义观点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d.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观点14、关于意识的本质问题,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c)a.否认意识对物质的决定作用b.夸大物质决定意识的作用c、否认意识对材料D的依赖。
马原35道问答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主要内容?答: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质,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的问题及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根据前者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
根据后者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简述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答: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哲关于世界本质问题的一个基本原理。
其内容包括:(1)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3)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以具体物质形态的差异性、多样性为前提,而物质形态的差异性、多样性又以它们的客观实在性为基础。
3.简述唯心主义及其存在形态?答:唯心主义在回答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问题时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于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4.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答:(1)感性认识是人们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
理性认识是人们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是: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5.简述矛盾的同一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答:(1)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
马原简答题
2019马原简答题1、什么是哲学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存在和思维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其二,存在和思维有没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从哲学上看,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归结起来无非是两大类现象: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
人类的一切活动归结起来无非是两大类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我们认识和看待这两大类现象和两大类活动,都不能不涉及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
因此,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哲学体系的基本问题2、人们应当怎样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有以下三个前提和条件:第一、从实际出发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如乱砍滥发、过度畜牧等都是不尊重客观规律,不从实际出发,结果只能让人们自食恶果。
第二、实践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途径。
正确的认识要变为现实的物质力量,只能通过实践才能达到,即使你满腹经纶,但你不去用它,不把他运用到生活实践当中,那这些知识又能有什么用呢?学富五车和文盲也就没什么不同。
第三、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还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现实的原材料,人的意识再强也创造不出任何的物质东西出来。
3、如何理解普遍联系与发展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和总特征联系是指事务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的特点:1、联系具有客观性即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联系具有普遍性即世界上没有任何孤立存在的事物。
一切事物、现象都是互相联系的,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3、联系具有多样性即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复杂多样的。
4、联系具有条件性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