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威后问齐使课件

合集下载

[重点]赵威后问齐使

[重点]赵威后问齐使

第二節趙威后問齊使一題解1趙威后:趙惠文王的王后,趙孝成王母。

公元前265年,趙孝成王立,太后用事。

2趙惠文王:趙武靈王之子。

3齊使:齊國使者。

二背景一) 晉:晉文公之後傳16代:文-襄-靈-成-景-厲-悼-平-昭-頃-定-出-哀-幽-烈-孝-靜。

靜公二年,魏武侯、韓哀侯、趙敬侯滅晉,三分其地。

靜公遷為家人,晉絕不祀。

韓:韓厥之後;魏:魏獻子之後;趙:趙盾之後。

二) 晉國六卿的發展:1六軍建立:十二年冬,齊頃公如晉,欲上尊晉景公為王,景公讓不敢。

晉始作六軍,韓厥、鞏朔、趙穿、荀騅、趙括、趙旃皆為卿。

知罃自楚歸。

2魏國:魏姓也是姬姓,畢公高之後,高為文王庶子,封于畢,以畢為姓。

後絕祀,為庶人,其苗裔有畢萬,事晉獻公。

獻公十六年伐霍、耿、魏,滅之,以魏封畢萬,後代以魏為姓。

傳4代至魏獻子:畢萬-魏武子犫-魏悼子顆-魏昭子-魏獻子。

3結草銜環:魏顆敗秦師於輔氏,獲杜回,秦之力人也。

初,魏武子有嬖妾,無子,武子疾,命顆曰:“必嫁是。

”疾病則曰:“必以為殉!”及卒,顆必嫁之,曰:“疾病則有亂,吾從其治也。

”及輔氏之役,顆見老人結草以亢杜回,杜回躓而顛,故獲之。

夜夢之曰:“余,而所嫁婦人之父也。

爾用先人之治命,余是以報。

”(左傳,哀公十五年)3六卿滅祁氏、羊舌氏:晉頃公十二年,韓宣子老,魏獻子為國政。

晉宗室祁氏、羊舌氏相惡,六卿誅之,盡取其邑為十縣,六卿各令其子為之大夫。

魏獻子與趙簡子、中行文子、范獻子並為晉卿。

魏獻子生魏侈。

魏侈與趙鞅共攻范、中行氏。

魏侈之孫曰魏桓子,與韓康子、趙襄子共伐滅知伯,分其地。

(范獻子:范是封地,遂以為姓,范氏是士會的後代。

)晉定公十五年,趙、韓、魏侵伐范、中行氏。

(范氏是士會的後人。

中行氏即荀氏,因為一直擔任中軍領導職務,故稱中行。

韓氏,韓厥之後。

趙氏,趙盾之後。

魏氏,畢公高之後。

知伯,知罃後人。

六卿有兩家為荀氏後人)晉出公十七年,知伯與趙、韓、魏共分范、中行地,以為封邑。

出公怒,告齊、魯,欲以伐四卿。

《触龙说赵太后》PPT课件

《触龙说赵太后》PPT课件
3. 今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史记 ·屈原列 传》 “质”通“贽” 为古代初次拜见长辈得礼物
4.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 《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 传》 腰斩时用的砧垫
5.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 《送东阳马生序》 询问 、质疑

1. 夜半雪愈甚 《资治通鉴·李愬雪夜入蔡州》 大 2. 不若长安君之甚 《战国策 ·触龙说赵太后》 厉害
A①④相同,②③相同 B ①④相同,②③不同
C ①④不同,②③相同 D ①④不同,②③不同
⒋与“没死以闻”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D )
A赵氏救于齐
B封之以膏腴之地
C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D愿令得补黑衣之数
阅读训练
⒌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必定要用长安君当人质, 援兵才出。
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游说( 强谏( 耆食(
接踵(
) 唾沫( ) ) 有郄 ( ) ) 老媪( )
) 膏腴( )
前因
说 过程
结果
秦急攻之 求救于齐 太后与大臣
一问饮食住行 二求舒祺之事 三论王位承袭
三对矛盾 三个方面
长安君质于齐
矛盾解决
劝谏艺术
触龙
太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愿见太后
盛气而揖之 僵持不下
问饮食住行 求舒祺之事
⒉下列句中的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
A太后明谓左右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B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 近者祸及身 C不若长安君之甚 君美甚 D必以长安君为质 约车百乘,质于齐
阅读训练
⒊比较下列各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①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②至于赵之为赵 ( C )

《触龙说赵太后》PPT课件2

《触龙说赵太后》PPT课件2

【第三段重点字词】
不肖 不贤能 不肖子孙
窃爱怜 爱怜 同义复词 没死以闻 没死以(之)闻(之) 闻:使动用法
念悲其远
祭祀必祝之
“念”“悲”“祝”是为动用法, 为动用法表示主语为宾语做什么, 翻译为“为……惦念”“为……悲 伤”“为……祈祷”
【第四段重点字词】
至于赵之为赵 至于:古今异义
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 侯:名作动 继:动作名 定语后置句
【字词小结】
谦称
寡人、孤(王侯自称) 仆、不才、不佞、小人、愚、不肖 (一般人自称) 妾(女子自称) 臣(臣子的自称) 贱息、贱妾(“贱”谦称自己)。
【问题讨论】
触龙是如何说服了赵太后的?
第一步,避实就虚,从叙述生活琐事入手 第二步,因势利导,提出要为自己的小儿 子谋职位的事,使太后解除心中的戒备。 第三步,拿长安君与燕后进行对比,提出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观点, 获得太后的认同。 第四步,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入手,分析 诸侯国“继者”绝嗣的原因:于国无功! 最后使太后心悦诚服地同意长安君到齐国 去做人质。
【字词小结】
通假字: 少益耆食 必勿使反 奉厚而无劳
固定用法
必以长安君为质 日食饮得无衰乎
【字词小结】
敬称
陛下、大王、皇上、君(称皇帝) 子、夫子、师、先生(称老师) 公、将军、大夫(称官) 君、足下(称尊重的人) 令尊、令母、令堂(称别人的父母) 令郎、令爱(称别人的儿女) 媪(称老年妇女)。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尊:使动用法 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何以:介宾短语中的宾语前置 质于齐 质:名作动
【字词小结】
古今异义: 故愿望见太后 丈夫亦爱怜其小子乎 远者及其子孙 至于赵之为赵 年几何矣

《赵威后问齐使》课件

《赵威后问齐使》课件
没 有收成,百姓凭什么繁衍生息?如果没 有百姓,怎么会有国君?哪里有丢开树 根不问而去问树梢的呢?”
5
该寓言故事的寓意
1. 唐代名相魏征曾将君与民的关系比作船与水,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类历史是由人民 创造的,没有人民哪有家园?
2. 热爱国家,就要热爱人民。人民的智慧和 能量是无限的,只有使人民安居乐业,充分发 挥人民的才智,我们的国家才会富强美丽,才 不会落后挨打。
赵威后问齐使
节选自《战国策·齐策》
1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齐王派遣使者问候赵威后 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 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
还没有打开书信,赵威后问使者:“今年 收成还可以吧?百姓安乐吗?你们大王无 恙吧?”
2
使者不悦,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 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6
读一读:
同位之间分角色读,小组内读
演一演:
小组内表演、班内表演
7
理?”
3
完整译文
齐襄王派遣使者问候赵威后,还没 有打开国书,赵威后问使者:“今年收 成还没有忧患吧?百姓还没有忧患吧? (你们的)大王还没有忧患吧?”使者 (有点)不开心,说:“臣奉大王之命 向太后问好,您不先问我们大王状况却 打听收成、百姓的状况,怎能把低贱者 放在前头,而把尊贵者放在后边呢?”
使者有点不开心,说:“臣奉大王之命向 太后问好,您不先问我们大王状况却打听 年成、百姓的状况,这有点先卑后尊吧?” 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 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
赵威后回答说:“话不能这样说。如果没有
年成,百姓凭什么繁衍生息?如果没有百姓,
大王又怎能南面称尊?岂有舍本问末的道

古诗文系列课件模板-赵威后问齐使

古诗文系列课件模板-赵威后问齐使

古诗文系列:赵威后问齐使
鉴赏:
从语言章法上看,虽然对四人都是用先询 问、继评述、再叹问的形式,但句法却各 自不同,错综变化:问钟离子时,是用 “有粮者亦食”等四个五言句作正反排比 铺叙;问叶阳子时,是用“哀鳏寡”等四 个三言句作并列铺排;问北宫女时,则用 “撤其环瑱”等三个四言句构成因果倒装 变句来评述;问於陵子仲时,又用“上”、 “中”、“下”三个两短一长的“不”字 句构成连续否定的排比。
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锺离子, 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 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
古诗文系列:赵威后问齐使
赵威后问齐使:
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 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 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 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 彻其环瑱,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皆率 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也?此 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 民乎?於陵子仲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 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
综观全文,虽以问构篇,却又显得常 中有变。
古诗文系列:赵威后问齐使
赏析:
一是问句有一般问句与反问句的变化,二 是句式编排上有排比问句与零散问句的变 化。排比问句的运用,增加了文章波澜壮 阔、排山倒海的气势。文章在这类整齐的 句式中回环相生,气韵又在前后几组问句 中层层推进,一浪高过一浪。在这种整齐 之中,又穿插以参差错落的零散问句,点 染以灵动变幻的一般陈述句;同时排比句 式本身又不拘一格,时出变异句式。
威后进而又问他说:“齐国有个处士
古诗文系列:赵威后问齐使
译文:
这是帮助国君抚养老百姓的人呀,为什么 到今天不让他在位成就功业?叶阳子平安 无事吗?这个人做人呀,怜悯那些无妻无 夫的人,顾念抚恤那些无父无子的人,救 济那些困苦贫穷的人,补助那些缺衣少食 的人,这是帮助国君养育百姓的人,为什 么到今天不让他在位成就功业?北宫氏的 女儿婴儿子平安无事吗?她摘掉耳环等装 饰品,到老不嫁,来奉养父母。

赵威后问齐使

赵威后问齐使

赵威后问齐使《战国策》国别体西汉.刘向全书.12国策.共33篇战国时期,突出纵横家的思想和人生观文以问答方式展开议论●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邪?民亦无恙邪?王亦无恙邪?”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体现了赵威后的民本思想,认为:无岁则无民,无民则无君,轻视人民就是舍弃根本)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第一个使:派遣使者第二个使:使者。

问:聘问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邪?民亦无恙邪?王亦无恙邪?”(修辞手法:排比反诘句)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修饰词手法;反诘句)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修辞手法:反诘句)(驳论方法:驳论论点)末:民众●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锺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

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

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彻其环瑱,至老不嫁,以养父母。

是皆率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

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重点突出赵威后:养民,息民孝敬父母的贤人的治国思想)本段:采用的论据属于:事实论据,本段采用的修辞手法;反诘,排比,论证方法:归纳法对比)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锺离子,无恙耶?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彻其环瑱,至老不嫁,以养父母。

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也?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论证方法:归纳法)於陵子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

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

赵威后问齐使

赵威后问齐使

第十講


民:眾萌也。从古文之象。凡民之 屬皆从民。฀ ,古文民。(《說 文•民部》) 土著者曰民,外來者曰氓。
第十講

奉Leabharlann 奉:承也。从手从廾,฀ 聲。(《說文•収部》)
(丰)
第十講


賤:賈少也。从貝戔聲。(《說文• 貝部》)
第十講


後:遲也。从彳幺夊者,後也。 ฀ ,古文後从辵。〖注〗徐鍇曰: “幺,猶฀ 躓之也。(《說文•彳 部》)
第十講
四、學習要點
(一)文字
古今字 說/悅
(二)常用詞 (三)語法
第十講
(二)常用詞
1、辨析 、
后、 後
后 部首:后 本義:君主,帝王→帝王的妻子 後 部首:彳 本義:遲到,走在後面→名詞,次序在後→使動
2、常用詞積累 、
書 發
歲 恙 賤 尊 貴 助 養 業 哀 寡
卹 孤 獨 振 困 窮 補 息 徹 孝 存 索
第十講


振:舉救也。从手辰聲。一曰奮也。 (《說文•手部》)
第十講


困:故廬也。从木在囗中。฀ 古文困。(《說文•囗部》)

第十講


窮:極也。从穴躳聲。(《說文•穴 部》)
第十講


補:完衣也。从衣甫聲。〖注〗 ฀ ,古文。(《說文•衣部》)
第十講


息:喘也。从心从自,自亦聲。 (《說文•心部》)
第十講
(三)語法
1、詞法 、
詞類活用 先 後 食 衣 業 王 子 臣
2、句法( ) 、 6句
語序
第十講
賓語前置

《触龙说赵太后》PPT课件 图文

《触龙说赵太后》PPT课件 图文
3.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战国策·邹忌讽齐 王纳谏》 严重
4. 甚矣,汝之不惠 《列子·愚公移山》 太
5. 以为且筮己也,甚恐 《黔之驴》 非常

1.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赤壁之战》 表短 时间 2. 民治渠少烦苦,不欲也 《史记·西门豹治邺》 稍微 3. 自经丧乱少睡眠 《列子·愚公移山》 同 “多”相对 4. 是炎帝之少(shào)女, 名曰女娃 《山海 经 ·精卫填海》 年少的
B今媪尊长安君之位:现在您把长安君的地位提得很高。 C日食饮得无衰乎:每天的饮食难道减少了一些。 D太后之色少解:太后的怒色稍微消解了一些。
⒍《战国策》是西汉末年
据历史资料整理编订而成,全
书共 篇,是一部 体的史书。

1.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捕蛇者说》 质地 底子
2.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战国策 ·触龙说赵 太后》 人质
在职场中,凯勒时常告诫自己的手下:“永远不要丢弃你的同伴,尤其是在火场中。”许多次,他为了保护战友,工作时都是自己率先冒着生命危险冲进去。然而,他却没有将这句真理应用在自己的婚姻生活中,在经历过了无数次激烈的争吵冷战后,离婚似乎成了他们唯一的选择。 凯勒的父亲不忍心看着他们婚姻破裂,他给了儿子一个《爱的挑战40天》的手抄本,恳请儿子按照上面写的做法,花40天的时间修复一下夫妻感情,为挽救自己的婚姻做最后的努力。他告诉儿子,他并不是不爱妻子了,只是忘记了怎样去爱。凯勒答应了,在工作之余,他照本宣科地做起了笔记上的事,在妻子发火的时候不抱怨、为妻子准备一顿早餐,在妻子生病时,贴心倒水喂药,泡咖啡、洗碗、打扫卫生、买鲜花、烛光晚餐…… 凯勒原本对这段挑战很抵制,后来却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中悟出了婚姻的真谛,他重新审视了一切,明白了自己婚姻破碎的原因,是因为不懂得如何维护两人之间的感情。面对丈夫的点滴变化,凯瑟琳最初不为所动,认为那些不过是丈夫不想离婚暂时使出的小伎俩。凯勒并不放弃,依旧打起12分精神继续坚持着,他一点一点填补着夫妻之间的鸿沟,慢慢融化着妻子被尘封的心,后来,妻子终于重新戴上了婚戒。两个人回到了往昔的甜蜜时光,经历这次婚姻危机,他们学会了在婚姻中要有爱的表达,才能守住幸福。

大学语文教学课件大学语文-赵威后问齐使

大学语文教学课件大学语文-赵威后问齐使


结构分析
请在此结处构分添析加标题
第一部分
V
第二部分
赵威后的进一步追问,她向齐使提
赵威后与齐使之间的对话。赵威后出 于礼貌向齐国使者提了三个问题:“岁亦 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
S
出了四个问题: 1.齐国处士钟离为什么 到现在还没有任用做官呢?2.叶阳子是 为什么到现在也还没有被任用呢?3.北
1.鳏(guān):无妻。寡:无夫。 2.恤:抚恤。独,老而无子。 3.振:通“赈”,救济。 4.息:繁育。 5.北宫之女婴儿子:北宫氏的女子婴儿子。北宫,复姓。婴儿子是人名。 6.彻:通“撤”,除去。环:指耳环、臂环一类的饰物。瑱:一种玉制的耳饰。 7.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这些都是带领百姓行孝的行为。 8.不朝:不使她上朝。古时夫人受封而有封号者为“命妇”,命妇即可入朝。此句意即,为什么至今不封婴 儿子为命妇,使她得以上朝见君呢? 9.子万名:以万名为子女,犹言“为民父母”。 10.於(wū)陵子仲:齐国的隐士。於陵:齐邑名,故城在今山东省长山县西南。 11.索:求。
请在《此触龙处说添赵太加后标》 题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 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 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辇 而行。”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 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太后曰:“老妇不能。”太后之色少解。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子义闻之曰:“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已守金玉之重也,而 况人臣乎。”

《战国策·赵威后问齐使》.ppt

《战国策·赵威后问齐使》.ppt
2018/3/18 《战国策· 赵威后问齐使》 11
文章层次:全文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的问话着眼于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 和政治基础,表明赵威后对“岁”、“民”、 “君”三者之间的关系有比较清醒的认识。
第二部分的问话着眼于封建政权的统治秩序, 表明赵威后所主张的选用人才的政治标准是以 是否符合封建伦理道德准则为依据的。
2018/3/18 《战国策· 赵威后问齐使》 9


• 齐王派使者来聘问赵威后,(齐王给威后的) 信还没打开,威后就问使者说:“齐国的年成 好吗?老百姓好吗?齐王也好吗?”(齐国)使 者(听了)不高兴,说:“我尊奉使命出使到 威后这里,现在您不问齐王如何,而先问收成 和老百姓,哪里有先问卑贱者后问尊贵者的 呢?”威后说:“不能这样说。如果没有收成, 凭什么有百姓?如果没有百姓,又凭什么会有 国君?哪有不问根本而去问末梢呢?”
大 学 语 文
老子
第一章 文学的缘起
2018/3/18
《战国策· 赵威后问齐使》
1
先秦散文 之史传散文
老子
• 《左传》: • ★ 《齐晋鞌之战》 • ○ 《烛之武退秦师》 • 《战国策》: •
2018/3/18
○ 《赵威后问齐使》
《战国策· 赵威后问齐使》 2
《战国策· 赵威后问齐使》
2018/3/18
15
2018/3/18
《战国策· 赵威后问齐使》
16
2018/3/18
《战国策· 赵威后问齐使》
7
赵威后问齐使
2018/3/18
《战国策· 赵威后问齐使》
8
原 文
•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 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悦,曰:“臣奉使 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贼而后尊贵者乎?” 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 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 • 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钟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 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 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 哀鳏寡,卹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 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彻其环瑱,至老不 嫁,以养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也? 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于陵子仲 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 诸侯,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

《触龙说赵太后》PPT优秀教学课件

《触龙说赵太后》PPT优秀教学课件
触龙说赵太后
《战国策》
赵太后简介:
赵太后则是赫赫有名的赵威后。说起赵威 后的赫赫有名,在《战国策 · 齐策》里,有一 段“赵威后问齐使”的佳话:齐国使节来赵, 她先问收成,后问百姓,最后才问到君王,致 使齐使不悦。说她是“先贱而后尊贵”。赵威 后据理以对,道出了“苟无岁,何有民?苟无 民,何有君”的千古名言。赵威后从此威风八 面,青史留名。就是这位青史留名的赵威后, 在对待子女的问题上,有时却过于溺爱,甚至 蛮不讲理。
A

B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 C不若长安君之甚 D必以长安君为质
君美甚 约车百乘,质于齐
阅读训练
⒊比较下列各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①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③媪之送燕后 A①④相同,②③相同 C ①④不同,②③相同
②至于赵之为赵 (
④恣君之所使之
C

B ①④相同,②③不同 D ①④不同,②③钧传》 奇异 2. 渔人甚异也 《桃花源记》 惊异 3.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黔之驴》 特 别 4. 太后笑曰:“妇人异甚。” 《战国策· 触 龙说 赵太后》 特别 5. 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孟子· 梁惠 王》 不同

1. 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 《史记· 孙子列传》 做 2.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惟天时,抑亦人谋 《三国志· 隆中对》 变为 3.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庄子· 逍遥游》 叫 4. 必为有窃疾矣 《墨子· 公输》 表判断,是 5.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因为 6. 公输盘为我为(wé i)云梯 《墨子· 公输》 前一个 “为”当“替”讲,后一个“为”当“制造”讲 7. 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 《史记· 信陵君窃 符救赵》 对…… 8.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 《资治通鉴· 赤壁之战》 被

赵威后问齐使PPT课件

赵威后问齐使PPT课件

文章分析
1.齐使的观点与赵威后的观点根本 分歧是什么?
齐使:君为贵,民为轻 “视民如草芥”
赵威后:民为贵,君为轻 (民本思想)
民本思想
? 西周初期:天子代天保民 孔子: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孟子:保民而王 ·
制民之产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荀子: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 水则覆舟。
2. 如何理解“赵威后开明”这一评价?
3.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
4.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5.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
6.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
7.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
8.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 9.胡为至今不朝也?
10.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 11.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
赵威后问齐使
《战国策》
复习巩固:《战国策》的相关文学常识
《战国策》的成书时间及校定者(西汉 刘向) 《战国策》的体例(国别体史书) 《战国策》的主要内容 (纵横家的思想)
纵:合纵。各诸侯国联合对抗秦 横:连横。秦分散瓦解诸侯国联盟,各个击破
重点掌握的实词、虚词:
1.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Hale Waihona Puke 2.舍本而问末民本思想本身的进步性 当时的社会特点 :等级分明的奴隶社会 特殊的身份地位 :统治阶级的最高层
3.如何能从赵威后对齐国四人的 评价和对齐王的批评中看出赵威后 的政治主张?
(1).应重用辅助君主抚养百姓的人
(2).应对国家有所作为
联系引申:
本文提到的民本思想与现代社会人民 在社会、国家中的地位相比有无不同?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积累重点实词、虚词 2.分析民本思想的进步性及赵威后 之开明 3.讨论分析民本思想与民主思想的 联系与区别(难点)

赵威后问齐使详解之欧阳育创编

赵威后问齐使详解之欧阳育创编

时间:2021.02.04 创作:欧阳育这篇文章选自《战国策》,《战国策》一书,是一部战国时期分国记事的史料汇编,属国别体杂史,也是一部优秀的散文总集。

这本书的编订者是汉代文献学者刘向,这个书的名字也是刘向定的。

其中国别体杂史,和编订者比较重要。

下面来看这一篇散文。

这一篇散文是通过赵威后与齐使的问答,委婉的批评了齐国的政治失当,严厉的驳斥了,齐使君贵民贱的错误观点,赞扬了赵威后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

所以这篇文章主要宣扬的是赵威后民本思想。

赵威后的这个民本思想和我们下面要提到的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很近似。

所以他全文的中心论点,表达的中心就是赵威后以民为本的政治思想。

这一篇散文是怎么样来阐述赵威后的民本思想的见解呢?是赵威后在齐国的使臣来访的时候连齐王的书信都没有打开就向齐使连珠炮似的提出了三个问题,如文章的第一部分<齐王使使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这就是说齐王派遣使臣到赵国进行访问,所以这一句话里头连续有两个“使”字,其中这两个字的词性容易考,第一个“使”是派遣的意思,作动词;第二个“使”是使者的意思,作名词。

<书未发>这个“发”字也容易考解释加点的字,“发”就是打开的意思。

赵威后于是就向齐国使者提出问题了,那么这就是我们这篇文章以问答的试展开说理的议论文,这就表现出来了。

赵威后问使者,后面是使者回答,他们采用问答的方式来展开议论。

前面《季氏将伐颛臾》是以对话的方式来进行议论的。

这些都是容易混淆的地方。

于是她提出三个问题,<岁亦无恙耶?>这里的“岁”不要光解释年年岁岁那个岁,还要解释为收成,年成,就是一年庄稼收成怎么样,“恙”字是指疾病,引申一下就是“还好吗?”赵威后问齐使,今年的庄稼收成还好吗?<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从这里看出来这一篇散文是一篇对话体的议论文,它要表达的主旨是赵威后以民为本,民贵君轻的思想,那么他如何写的呢,她连珠炮似的提出七个问题,第一个问题问庄稼怎么样,第二个问题问齐国的老百姓怎么样,还好吗?第三问才问才问到齐国的君主齐王还好吗?这三个发问用连锁递进的反问的句式从而鲜明的表明了赵威后的民本思想,赵威后的民本思想怎么体现出来呢,先问收成,再问老百姓然后问齐王,那么她是把老百姓摆在前面的,就是民贵而君轻,于是这就引起了满脑子封建等级观念的齐国使臣的不满,于是他不悦,不高兴说,<臣奉使使威后>这两个“使”字,前面那个“使”奉使命,第二个“使”才是出使,意思是说奉使命出使到赵国来,<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显然齐国的使臣他是一个满脑子的封建等级观念比较严重的一个人,那么对于赵威后先问岁与民,后问王他想不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本思想本身的进步性 当时的社会特点:等级分明的奴隶社会 特殊的身份地位:统治阶级的最高层
(1).应重用辅助君主抚养百姓的人 (2).应对国家有所作为
联系引申:
本文提到的民本思想与现代社会人民 在社会、国家中的地位相比有无不同?
民本思想:“草民”——“子民”,地位有所提 高
君与民地位仍不平等,民附属于君, 是 现“代子社民会”:,人“民率 是土 国之 家宾 的,主莫人—非—王民臣主”
思想教育目标:1.丰富学生对中国古代进步思想 的认识,提高其民族文化素质 2.通过民本 思想与民主思想的对比分析,使学生对民主 有生动而又深刻的理解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积累重点实词、虚词 2.分析民本思想的进步性及赵威后 之开明 3.讨论分析民本思想与民主思想的 联系与区别(难点)
指导思想:以全面提高语文素质和教学效率为目 标,以科学化与民族化统一、工具性与人文 性统一为基本原则
赵威后问齐使
《战国策》
复习巩固:《战国策》的相关文学常识
《战国策》的成书时间及校定者(西汉 刘向) 《战国策》的体例 (国别体史书) 《战国策》的主要内容 (纵横家的思想)
纵:合纵。各诸侯国联合对抗秦 横:连横。秦分散瓦解诸侯国联盟,各个击破
重点掌握的实词、虚词:
1.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2.舍本而问末
目的:初步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要求:使学生在学习掌握文言工具的过程中,
受到深刻而又生动的思想品德教育,增强他 们的民族自豪感,坚定他们振兴中华的决心 和信心
2019SUCCESS
POWERPOINT
2019/5/30
2019SUCCESS
THANK YOU
2019/5/30
Hale Waihona Puke 3.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
4.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5.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
6.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
7.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
8.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 9.胡为至今不朝也?
10.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 11.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
文章分析
1.齐使的观点与赵威后的观点根本 分歧是什么?
齐使:君为贵,民为轻 “视民如草芥”
赵威后:民为贵,君为轻 (民本思想)
民本思想
西周初期:天子代天保民
孔子: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孟子:保民而王 · 制民之产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荀子: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
水则覆舟。
2. 如何理解“赵威后开明”这一评价?
国家的领导者不是国家的拥有者 人民有独立的人格、平等的权利
作业:
小组研究:春秋战国时期特殊的时代 背景与诸子百家思想的繁荣
1.大变革的时代背景 2.诸子百家的思想 3.两者的关系
知识目标:1.文言常用实词、虚词,共24个 2.《战国策》的相关文学文化常识
能力目标:1.文言释义能力,要求准确、通畅的 理解文意 2.文章解析能力,要求能分析理 解民本思想的进步性和赵威后之开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