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李商隐诗二首

合集下载

《李商隐诗两首》

《李商隐诗两首》

鉴赏:
首联:〈起〉:锦瑟:古瑟,也叫古弦,有五十条丝弦,后
来有二十五弦或十七弦等不同的瑟。 例:“锦瑟华年谁与度?”——贺铸(宋) “佳人锦瑟怨华年!”——元好问《青玉案》 无端:没来由地,平白无故地。 首联连用了多个数量词,读来不但没有枯燥乏味之感,反而会 产生一种神奇的美感,为什么? 答:由于诗人对数词作了巧妙的组合,诗人不指明弹奏者和 听众是谁,也不说明弹奏的曲目和现场的氛围,从而使“一 弦”“一柱”有了一种朦胧之美和多义之美。同时,在这首 诗中,数词的使用还有一种音韵美,“一弦一柱”、“一音 一节”、“一顿一韵”和谐匀称。
鉴赏要点
颔联、颈联二联,都是从对比的角度来 写李、杨爱情悲剧的。马嵬兵变之后,唐玄 宗这位失去了权势的皇帝,听到的只是军旅 的梆声,再也享受不到在长安宫殿里专人报 晓的服务了。现实的情景是军队哗变,“六 军不发”,当年盟誓长生殿、嘲笑牛郎织女 的赏心乐事,而今都成悲痛,可谓“乐往哀 来摧肺肝”!
鉴赏要点
【锦瑟遗情】
《锦瑟》 诗为李商隐自题《李义山诗集》 的第一篇。一首《锦瑟》诗,一道千古谜。 历来无人能解,所以莫衷一是。元好问在 《论诗绝句》说:“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 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只恨无人作 郑笺!”王渔洋也有“一篇锦瑟解人难”之 叹。这首诗辞藻华丽,用典殊多,晦涩难解, 众说纷纭。
【伉俪深情】
李商隐婚后就陷入牛、李党争之中中, 令狐楚及其子属牛党,王茂元属李党。义山 竟做了属于李党的王茂元的女婿,所以牛党 的人,从此瞧不起义山。令狐说他背恩,更 加嫌恶他。大中五年(公元851年)李氏夫人 去世,李商隐写了一些诗怀念她,如: 《花· 妻死之后作》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稀。

李商隐诗二首

李商隐诗二首

Thank you
204 刘欣怡
李商隐的爱情
在爱情方面诗人也屡遭不幸 青年时期他先后与洛阳商人少女柳枝, 女道士宋真人相爱,均以悲剧告终。 与王茂源之女结婚后夫妻感情甚好幸 福生活不过十余年妻子因病亡故。政 治上和爱情上的双重不幸,使诗人的 诗常常寄予着深沉的身世之感。
李商隐诗歌的思想内容
李商隐虽然长期做幕僚,以写骈文为主,但他的文学 成就主要表现在诗歌创作方面。李商隐的诗歌在一定程度 上反映了晚唐时代人民生活极端贫困、政权内部矛盾重迭、 危机四伏的现实状况,特别是通过对诗人自己身世的讴吟, 深刻表现出中下层士子的苦闷和悲愤,从而使人们感到一 种江河日下、黄昏渐近的时代气氛。 李商隐诗歌的表现内容,主要有这几类:
李商隐生平遭际
在唐代诗人中,李商隐可说是一位遭遇坎坷、身世极为落寞凄凉的诗人。他九 岁时,父亲李嗣去世,家境极为艰难,他在家随堂叔学习。二十五岁时中进士,但 此后却由于党争的原因,一生处于两党斗争的夹缝中,在为人做幕僚的生活中度过 了坎坷的大半生,四十六岁时郁郁而死。 李商隐与牛李党争的瓜葛,是从令狐楚对他的赏识开始的。他曾说自述“樊南 生十六,能著《才论》、《圣论》,以古文出诸公间”,这引起了令狐楚的注意。 令狐楚是牛党的上层人物之一,他欣赏李商隐的才华,便引入幕府,待他如亲子。 由于当时的公文都是用骈文写的,所以,令狐楚便亲自指点李商隐与自己的儿子令 狐綯学骈文。李商隐的骈文写得好,是与令狐楚的指点分不开的。唐文宗开成二年 (837),李商隐二十五岁,上京应举,由于令狐綯的推荐,他得以中举。也就是说 李商隐既受令狐楚父子之恩,应算是牛党的成员了。但是考中进士的第二年,令狐 楚却去世了,李商隐的生计成了问题。这时,任泾原节度使的王茂元又聘李商隐做 幕僚。王茂元有个小女儿,长得很漂亮,又有才华,王茂元有意将女儿嫁给他,所 以李商隐便入了王茂元的幕府。由于王茂元被认为是李党中的上层人物,因此,李 商隐就被认为是“背牛就李”,不能为牛党所谅解。 此后,牛党执政的时间要长一些,因此,李商隐就吃苦头了。令狐綯原是他的 好朋友,但一直不能原谅他。令狐綯后来官做得很大,一直做到宰相,但却一排挤 他、打击他,李商隐沦落不偶的一生以致郁郁而死,都与此有关。

李商隐的诗(精选20首)

李商隐的诗(精选20首)

李商隐的诗李商隐的诗(精选20首)大家喜欢读李商隐的诗词吗?关于李商隐的诗大家知道几首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李商隐的诗(精选20首)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1、《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3、《春雨》怅卧新春白夹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4、《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轻狂。

5、《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香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6、《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7、《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化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花,一寸相思一寸灰。

8、《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逢。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香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9、《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屡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10、《宿骆氏亭寄怀崔雍》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

11、《风雨》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

12、《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诗歌鉴赏】李商隐《马嵬二首》原文及翻译赏析

【诗歌鉴赏】李商隐《马嵬二首》原文及翻译赏析

【诗歌鉴赏】李商隐《马嵬二首》原文及翻译赏析李商隐《马嵬二首》原文马嵬?其一冀马燕犀动地来,自埋红粉自成灰。

君王若道能倾国,玉辇何由过马嵬。

马嵬?其二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李商隐《马嵬二首》翻译徒然听到传说,海外还有九州,来生未可预知,今生就此罢休。

空听到禁卫军,夜间击打刀斗,不再有宫中鸡人,报晓敲击更筹。

六军已经约定,全都驻马不前,遥想当年七夕,我们还嗤笑织女耕牛。

如何历经四纪,身份贵为天子,却不及卢家夫婿,朝朝夕夕陪伴莫愁。

李商隐《马嵬二首》赏析《马嵬二首》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词作品,是一首咏史诗,共两首,一为七绝,一为七律,都以李隆基(唐玄宗)、杨玉环(贵妃)的故事为抒情对象,诗中隐含作者对唐玄宗的强烈批评之意。

马嵬?其一赏析公元755年(天宝十四年),东平郡王、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从范阳起兵叛乱。

范阳即幽州,在今河北省,古属燕国、冀州。

“冀马燕犀动地来”即是说此事件。

犀,犀利,指刀剑兵器。

逃难路上,六军威迫唐玄宗下令缢死了“红粉”杨玉环。

公元758年初,玄宗也抑郁而死。

所以说他“自埋红粉自成灰”。

或者说玄宗亲手埋藏了自己的红颜知己,任其在马嵬坡畔成冢成灰。

后二句含蓄而又不无深意地指摘唐明皇,你若早知沉迷于倾国之色而易于覆国,又怎能有如此狼狈出逃之举?一句反问,意味深长,褒姒妲己,前车之鉴,岂可忘得?马嵬?其二赏析诗开首即说“海外”,指杨玉环死后,唐玄宗曾令方士去海外寻其魂魄,在海外仙山会见了她,杨授以钿合金钗,并坚订他生之约的传说故事而言。

诗人以玄宗心情设想,直说九州更变,四海翻腾,海外徒然悲叹,而“他生”之约,难以实现。

三四句承上铺写。

“空闻”、“宵柝”,即未闻“宵柝”;“无复”、“报晓”,即不用“报晓”。

此皆承上两句“徒闻”、“未卜”之意,暗指杨玉环被缢于马嵬事。

五六句转入实事。

“此日”指贵妃赐死之日,“当时”指七夕相约之时。

唐诗赏析-李商隐《无题二首·其一》译文赏析

唐诗赏析-李商隐《无题二首·其一》译文赏析

李商隐《无题二首·其一》|译文|赏析'《无题二首》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组诗作品。

这两首诗体裁不同,第一首为七言律诗,着重抒写相爱而受到重重阻隔不能如愿的怅惘之情。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唐代:李商隐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译文昨夜星光灿烂,夜半却有习习凉风;我们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

身上无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内心却像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

互相猜钩嬉戏,隔座对饮春酒暖心;分组来行酒令,决一胜负烛光泛红。

可叹呵,听到五更鼓应该上朝点卯;策马赶到兰台,像随风飘转的蓬蒿。

注释画楼、桂堂:都是比喻富贵人家的屋舍。

灵犀:旧说犀牛有神异,角中有白纹如线,直通两头。

送钩:也称藏钩。

古代腊日的一种游戏,分二曹以较胜负。

把钩互相传送后,藏于一人手中,令人猜。

分曹:分组。

射覆:在覆器下放着东西令人猜。

分曹、射覆未必是实指,只是借喻宴会时的热闹。

鼓:指更鼓。

应官:犹上班。

兰台:即秘书省,掌管图书秘籍。

李商隐曾任秘书省正字。

这句从字面看,是参加宴会后,随即骑马到兰台,类似蓬草之飞转,实则也隐含自伤飘零意。

首联以曲折的笔墨写昨夜的欢聚。

“昨夜星辰昨夜风”是时间:夜幕低垂,星光闪烁,凉风习习。

一个春风沉醉的夜晚,萦绕着宁静浪漫的温馨气息。

句中两个“昨夜”自对,回环往复,语气舒缓,有回肠荡气之概。

“画楼西畔桂堂东”是地点:精美画楼的西畔,桂木厅堂的东边。

诗人甚至没有写出明确的地点,仅以周围的环境来烘托。

在这样美妙的时刻、旖旎的环境中发生了什么故事,诗人只是独自在心中回味,我们则不由自主为诗中展示的风情打动了。

颔联写今日的相思。

诗人已与意中人分处两拨儿,“身无彩凤双飞翼”写怀想之切、相思之苦:恨自己身上没有五彩凤凰一样的双翅,可以飞到爱人身边。

“心有灵犀一点通”写相知之深:彼此的心意却像灵异的犀牛角一样,息息相通。

李商隐诗二首

李商隐诗二首
名诗赏析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登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无题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翻译:明月生于沧海的时候, 我的泪水如珠,蓝田玉山之 上,那玉烟缕缕升腾,何尝不 是从我心中飘出?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尾联: “此情可待成追忆”犹言上面说的那 番感慨哪里是到今日回想往事时才有,所以 接着就补足一句“只是当时已惘然”。言外 之意是,当时既有怅惘之情,则今日追忆必 定更加怅惘,的确是不堪回首了。
颔联:
“庄生晓梦迷蝴蝶”
在庄周的梦里,庄子即蝴蝶,蝴蝶即庄子,人与 蝴蝶同体,飘飘然进入随心所欲之境。在那样的境界 里,人生梦想如蝴蝶一般五彩缤纷。
典故、传说简释
1、庄周梦蝶 从前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 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 自己非常快乐,悠然自得,不知道 自己是庄周。一会儿梦醒了,却是 僵卧在床的庄周。不知是庄周做梦 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 了庄周呢? 这则寓言是表现庄子 齐物思想的名篇。庄子认为人们如 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则无往
内容分析(思念而不能相聚的痛苦)
颔联 :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此联紧承上文
“思华年”一语,写诗人回忆中的感受。出句用庄周梦为蝴蝶事, 似乎有这样的意思:昔日的理想和情思是那样美好,在回忆中又 是如此真切,的确使人迷恋,致使诗人觉得它才是真实的存在, 而眼下的困顿状况只不过是一场梦。但又可以反过来理解:如果 眼下的困顿状况是真,则昔日美好的理想和情思岂不成了虚幻的 梦?这真是“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诗人已经 完全陷入一种迷惘的境界之中了。对句用望帝魂化杜鹃事,则似 乎表明了诗人对“华年”的一往情深,即无论是梦是真,他都不 会让自己的“春心”(也就是他的美好理想和情思)自生自灭,即 使他死去,也要像望帝那样借杜鹃的啼声唱出自己的悲哀。这两 句各用一事,而衔接得如此自然,如出一意,也反映了诗人用典 的工巧。

李商隐《离亭赋得折杨二首》高考诗歌精读

李商隐《离亭赋得折杨二首》高考诗歌精读

李商隐《离亭赋得折杨二首》赏析古诗鉴赏0111 0900离亭赋得折杨柳二首李商隐其一暂凭尊酒送无憀,莫损愁眉与细腰。

人世死前唯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

其二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

为报行人休折尽,半留相送半迎归。

注释1.无憀:即无聊。

2.愁眉、细腰:皆指柳树枝条。

此拟物为人,言勿折柳条,惜人惜别者亦当惜物。

春风尚知惜柳,人亦知惜别,故依依之柳岂可折损?程梦星云:"此二首留别女校书也。

"冯注云:"就诗论诗,已妙入神矣。

深窥之,必为艳体伤别之作。

"纪昀评第二首曰:"情致自深,翻题殊妙。

"何焯评"人世"句曰:"惊心动魄,一字千金。

"张采田评第一首曰:"惊心动魄,真千古之名篇。

"沈祖芬《唐人七绝诗浅释》云:"第一首先是用暗喻的方式教人莫折,然后转到明明白白地说出非折不可,把话说得斩钉截铁,充满悲观情调。

但第二首又再来一个大翻腾,认为要折也只能折一半,把话说得宛转缠绵,富有乐观气息。

于文为针锋相对,于情为绝处逢生。

情之曲折深刻,文之腾挪变化,真使人惊叹。

而这种两诗用意一正一反,一悲一乐互相针对的写法,实从赠答体演化而来。

"按沈评所谓"乐观",或欠妥。

然商隐诗的确善于对比,富于变化。

第一首借言惜柳而写足惜别之意;第二首又以退为进,宛言杨柳依依送别,亦依依盼归。

人生固难免离别,然有别自盼有归,有离自望有合,故杨柳依依亦自然有此二用。

商隐诗之巧思,实在是缘于他对人生的深思和敏悟。

善解人生、巧解人生者方有妙语佳句。

赏析从叙事学上来分析这两首诗,确实能看到义山诗中过人的创新之处。

我曾经在《夜雨寄北》及《锦瑟》中讨论了李商隐诗歌在叙事时间上的创新。

我想从叙述视角的角度来分析这两首咏柳诗。

先看其一,“暂凭尊酒送无憀,莫损愁眉与细腰”,这里的叙述视角是离别的双方,“别后我们各自会精神无所依赖,感到空虚和惆怅,因此我们就暂借着一杯水酒离别相送吧。

李商隐诗二首、关山月、八声甘州、声声慢、辛弃疾诗二首、山坡羊潼关怀古

李商隐诗二首、关山月、八声甘州、声声慢、辛弃疾诗二首、山坡羊潼关怀古

古诗赏析
诗的首联以幽怨悲凉的锦瑟起兴,借助对形象的联想来显现诗人内心深处难于直抒的千般情 怀以及诗人沧海一世所有不能明言的万种体验,点明“思华年”的主旨,这是对传统比兴手法创 造性的发展。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锦瑟》诗中间两联,最能体现李商隐引典精辟、 譬喻精深的持点。李商隐以“庄生梦蝶”的典故人诗,又巧妙地设计了两个字:“晓”与“迷”, 深层喜悦譬喻溢于言表。“晓”早晨也,喻人的一生则是青年时代。“晓梦”:青春美梦,年轻 时立下的宏伟大志,色彩斑斓的喜悦理想。“迷”迷恋,沉溺也不放弃,不可割舍,不懈地追求 喜悦。诗人设字绝妙精巧,赋予典故以新的喜悦哲理,让读者有感于物.有悟于心:使诗句产生 了影视效应,再现了诗人为不可割舍的理想进行了不懈追求,无奈却挣扎于权势争夺之中,左右 为难受尽欺凌终不得志,到头来只是一场悲苦的梦幻而已。
古诗赏析
诗每四句分为一个层次,三个层次分别选取同一月夜下三种人物的不同境遇和态度, 作为全诗的结构框架,语言极为简练概括而内涵却又十分丰富深广。一边是豪门贵宅中的 文武官员,莺歌燕舞,不思复国;一边是戍边战士,百无聊赖,报国无门;一边是中原遗 民,忍辱含诟,泪眼模糊,盼望统一。这三个场景构成了三幅对比鲜明的图画,痛斥了南 宋朝廷文恬武嬉、不恤国难的态度,表现了爱国将士报国无门的苦闷以及中原百姓切望恢 复的愿望,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渴望统一的爱国情怀。
无题
李商隐
古诗大意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翻译: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 谢,更加使人伤感。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女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 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希望 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

李商隐的诗词10首

李商隐的诗词10首

李商隐的诗词10首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李商隐(813-858),唐代著名诗人,名义务,字义山,晚号玉山道人,是唐代文学史中一个才华出众的诗人,被誉为"诗史上千古绝唱"。

他的诗歌风格温婉细腻,情感深刻,充满了忧愁和离别的情感,同时也融入了众多的政治和社会意义。

李商隐的诗歌以其精湛的艺术表现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被称为"豪放的才子,旷达的诗人"。

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李商隐的10首诗词:1.《夜雨寄北》晓窗寒度翠屏空,惹得辜鸦语不同。

仙云暗合虹霓结,琼树多无海使中。

2.《梦花》一朵花开四片飞,五陵游客忆家归。

消磨踏雾金龙夜,又向风尘作白衣。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4.《归情》匀弹弦断,似断则绝,遥怪离人胜隔绝。

待得来时更偏重,箫蓄高楼,泠泠月。

5.《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生日远。

6.《虞美人》昨夜风开露井底,五枝红棒白杨栽。

一枝红杏出墙来,涂抹不知辞旧埃。

7.《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8.《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9.《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0.《暗香》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夜闻君琴,静听暗香飘。

多情自古伤,谁许离亭前。

沾衣欲湿杏,绿叶带青山。

以上是我为您整理的10首李商隐的诗词,每一首都充满了浓厚的文学情怀和深刻的感慨,希望您能够喜欢。

李商隐是唐代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歌不仅在艺术上有着独特的风格,而且在情感和意义上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希望这些诗词能够带给您一些思考和感悟,让您更加了解这位伟大的诗人及其作品。

第二篇示例:李商隐是唐代著名诗人之一,他的诗词以清丽的风格、深刻的思想、精致的文字著称。

【诗歌鉴赏】李商隐《北齐二首》原文及翻译赏析

【诗歌鉴赏】李商隐《北齐二首》原文及翻译赏析

【诗歌鉴赏】李商隐《北齐二首》原文及翻译赏析李商隐《北齐二首》原文北齐二首?其一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

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

北齐二首?其二巧笑知堪敌万几,倾城最在著戎衣。

晋阳已陷休回顾,更请君王猎一围。

李商隐《北齐二首》注释、“一笑”句:《汉书?外戚传》李延年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此处“一笑相倾”之“倾”为倾倒、倾心之意,谓君主一旦为美色所迷,便种下亡国祸根。

2、“何劳”句:晋时索靖有先识远量,预见天下将乱,曾指着洛阳宫门的铜驼叹道:“会见汝在荆棘中耳!”3、小怜:即冯淑妃,北齐后主高纬宠妃。

玉体横陈:指小怜进御。

4、“已报”句:《北齐书》载:武平七年,北周在晋州大败齐师,次年周师攻人晋阳(今山西太原)。

此事与小怜进御时间相距甚远,此剪缀一处为极言色荒之祸。

5、巧笑:《诗?卫风?硕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万几:即万机,君王纷杂政务。

6、“晋阳”二句:《北史?后妃传》载:“周师取平阳,帝猎于三堆。

晋州告急,帝将还。

淑妃请更杀一围,从之。

”所陷者系晋州平阳,非晋阳,作者一时误记。

更杀一围,再围猎一次。

李商隐《北齐二首》翻译北齐二首?其一君主一旦为美色所迷,便种下亡国祸根,用不着到宫殿长满荆棘才开始悲伤。

拥有玉体的小怜进御服侍后主的夜晚,北周军队进占晋阳的战报已被传出。

北齐二首?其二哪知甜甜的笑足以抵过君主日理万机,身穿戎装的冯淑妃在后主看来最是美丽,晋阳已被攻陷远远抛在了后主脑后,冯淑妃请求后主再重新围猎一次。

李商隐《北齐二首》赏析《北齐二首》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组诗作品。

这是两首咏史诗。

这两诗通过讽刺北齐后主高纬宠幸冯淑妃这一荒淫亡国的史实,借古鉴今。

语言精炼、对比鲜明,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唐武宗后期喜畋猎,宠女色,史载武宗王才人善歌舞,每畋苑中,才人必从,“袍而骑,佼服光侈”。

与诗中“着戎衣”、“猎一围”有相似之处。

武宗固非高纬一流的“无愁天子”,但诗人从关心国家命运出发,借北齐亡国事预作警戒,创造了这组诗。

李商隐《无题二首》全诗注释翻译及赏析

李商隐《无题二首》全诗注释翻译及赏析

无题二首唐·李商隐【无题其一】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无题其二】闻道阊门萼绿华,昔年相望抵天涯。

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吴王苑内花。

注释⑴“昨夜”句:《尚书·洪范》“星有好风。

”此含有好会的意思。

⑴画楼:指彩绘华丽的高楼。

一作“画堂”。

桂堂:形容厅堂的华美。

⑴灵犀:犀角中心的髓质像一条白线贯通上下,借喻相爱双方心灵的感应和暗通。

⑴“隔座”二句:送钩、射覆,均为古代酒席间游戏。

分曹:分组。

⑴嗟:叹词。

余:我。

鼓:报更的鼓。

唐制,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启。

鼓响天明,即须上班。

⑴兰台:汉代藏图书秘籍的宫观,这里借指诗人供职的秘书省。

类:类似。

转:一作“断”。

⑴阊门:阊阖,传说中之天门。

萼绿华:传说中之女仙名。

《真诰·运象》:“萼绿华者,自云是南山人,不知是何山也。

女子,年可二十上下,青衣,颜色绝整。

以升平三年十一月十日夜降于羊权家,自此往来,一月辄六过。

来与权尸解药。

”《零陵县志》:“秦萼绿华,女仙也,以晋穆帝升平三年,降于羊权家。

自谓行道已九百年,授权道术及尸解药,亦隐影化形而去。

好事者比之九疑仙人萼绿华。

”⑴抵:至,到。

《广雅·释诂》:“抵至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遂从井陉抵九原。

”一作“尚”。

相望:期盼伊。

相,偏指一方,即一方对另一方有所施为;望,盼望,期待。

《楚辞·九歌·湘君》:“望夫君兮未来,吹考差兮谁思。

”此言昔年期盼一见伊人,乃咫尺天涯,难得一见。

⑴秦楼客:用《列仙传》萧史事。

⑴看:一作“著”。

吴王苑内花:冯浩注:“暗用西施。

”李商隐《病中早访招国李十将军遇挈家游曲江》:“莫将越客千丝网,网得西施别赠人。

”可与此同参。

翻译【无题其一】昨夜的星空与昨夜的春风,在那画楼之西侧桂堂之东。

身虽无彩凤双翅飞到一处,心却有灵犀一点息息相通。

李商隐的无题诗及赏析 无题二首李商隐赏析

李商隐的无题诗及赏析 无题二首李商隐赏析

李商隐的无题诗及赏析无题二首李商隐赏析《无题·二首》唐·李商隐其一昨夜星辰昨夜风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其二闻道阊门萼绿华闻道阊门萼绿华,昔年相望抵天涯。

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吴王苑内花。

其一译文昨夜星光灿烂,夜半却有习习凉风;我们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

身上无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内心却像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

互相猜钩嬉戏,隔座对饮春酒暖心;分组来行酒令,决一胜负烛光泛红。

可叹呵,听到五更鼓应该上朝点卯;策马赶到兰台,像随风飘转的蓬蒿。

白话译文其一昨夜的星空与昨夜的春风,在那画楼之西侧桂堂之东。

身虽无彩凤双翅飞到一处,心却有灵犀一点息息相通。

隔着座位送钩春酒多温暖,分开小组射覆蜡灯分外红。

叹我听更鼓要去官署应卯,骑马去兰台心中像转飞蓬。

其二当年常听到人们谈论萼绿华,但总觉得她在那遥远的天涯。

可到像萧史那样参加盛宴后,没想到竟然可以偷窥宫内花。

赏析首联以曲折的笔墨写昨夜的欢聚。

“昨夜星辰昨夜风”是时间:夜幕低垂,星光闪烁,凉风习习。

一个春风沉醉的夜晚,萦绕着宁静浪漫的温馨气息。

句中两个“昨夜”自对,回环往复,语气舒缓,有回肠荡气之概。

“画楼西畔桂堂东”是地点:精美画楼的西畔,桂木厅堂的东边。

诗人甚至没有写出明确的地点,仅以周围的环境来烘托。

在这样美妙的时刻、旖旎的环境中发生了什么故事,诗人只是独自在心中回味,我们则不由自主为诗中展示的风情打动了。

颔联写今日的相思。

诗人已与意中人分处两拨儿,“身无彩凤双飞翼”写怀想之切、相思之苦:恨自己身上没有五彩凤凰一样的双翅,可以飞到爱人身边。

“心有灵犀一点通”写相知之深:彼此的心意却像灵异的犀牛角一样,息息相通。

“身无”与“心有”,一外一内,一悲一喜,矛盾而奇妙地统一在一体,痛苦中有甜蜜,寂寞中有期待,相思的苦恼与心心相印的欣慰融合在一起,将那种深深相爱而又不能长相厮守的恋人的复杂微妙的心态刻画得细致入微、惟妙惟肖。

无题二首 其一 李商隐_无题二首古诗赏析

无题二首 其一 李商隐_无题二首古诗赏析

无题二首其一李商隐_无题二首古诗
赏析
无题二首(其一)李商隐唐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
【注释】:
(1)凤尾香罗:即凤尾罗,一种轻薄华贵的丝织品。

(2)几重:几层。

古代的罗帐有单帐、复帐之分,这里指复帐,所以说“几重”。

(3)碧文圆顶:有碧绿色花纹的圆形帐顶。

(4)扇裁月魄:指女子手中所拿的团扇,裁制得和月亮一样圆。

月魄,本指月亮无光的那部分,这里指月。

(5)车走雷声:指车走时隆隆之声有如雷鸣。

(6)语未通:没有机会互相交谈。

(7)曾是:已是。

(8)金烬暗:指烛将燃尽,光线暗淡。

(9)断无:绝无。

(10)石榴红:指石榴开花的时节。

(11)斑骓:毛色青白相杂的马。

(12)系:拴住。

(13)西南待好风:指殷切地等待对方来相会。

【赏析】:
此诗也是写对情人的怀念。

诗中写的似是诗人爱情生活中的一段经历,及由此而产生的难以忘怀的眷念深情。

一联是想象情人在闺中夜缝罗帐。

二联回忆邂逅相遇时的情景,情人含羞地以团扇遮面,车已离去未及通话。

三联写离别后日夜想念常常辗转难眠,时光流逝,但始终不得消息,表现了相思的愁苦。

末联写希望情人有一天能回来,甚至想象能有一种超现实的力量相助来和情人相会。

对爱情的追求是这样执着、热烈,如果不是诗人自己的真实感受,不可能写得如此真挚感人。

《无题二首》李商隐

《无题二首》李商隐

《无题二首》李商隐《无题二首》李商隐李商隐的爱情诗以《无题》最著名。

这是两首恋情诗。

诗人追忆昨夜参与的一次贵家后堂之宴,表达了与意中人席间相遇、旋成间阻的怀想和惆怅。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无题二首》李商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无题》李商隐篇1无题二首李商隐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李商隐诗鉴赏:李商隐的七律无题,艺术上最成熟,最能代表其无题诗的独特艺术风貌。

这两首七律无题,内容都是抒写青年女子爱情失意的幽怨,相思无望的苦闷,又都采取女主人公深夜追忆往事的方式,因此,女主人公的心理独白就构成了诗的主体。

她的亲身遭遇和爱情生活中某些具体事情就是通过追思回忆或隐或显地表现出来的。

第一首首联写女主人公深夜缝制罗帐。

凤尾香罗,是一种织有凤纹的薄罗;碧文圆顶,指有青碧花纹的圆顶罗帐。

李商隐写诗特别讲究暗示,即使是律诗的首联,也往往不愿意写得过于明显直接,留下一些内容让读者去玩索体味。

象这一联,就只写主人公在深夜做什么,而不点破这件事意味着什么,甚至连主人公的性别与身份都不作明确交代。

我们通过“凤尾香罗”、“碧文圆顶”的字面和“夜深缝”的行动,可以推测女主人公大概是一位幽居独处的闺中女子。

罗帐,在古代诗歌中常常被用作男女好合的象征。

在寂寥的长夜中默默地缝制罗帐的女主人公,大概正沉浸在对往事的追忆和对会合的深情等待中吧。

接下来是女主人公的一段回忆,内容是她和意中人一次偶然的相遇——“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对方驱车匆匆走过,自己因为羞涩,用团扇遮面,虽相见而未及通一语。

从上下文所描写的情形看,这次相遇不象是初次邂逅,而是“断无消息”之前的最后一次照面。

否则,不可能有深夜缝制罗帐,等待会合的举动。

李商隐诗两首原文译文及赏析

李商隐诗两首原文译文及赏析

李商隐诗两首原文译文及赏析李商隐诗两首原文为《锦瑟》和《马嵬(其二)》。

《锦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

诗题“锦瑟”,但并非咏物,不过是按古诗的惯例以篇首二字为题,实是借瑟以隐题的一首无题诗。

《马嵬(其二)》是一首政治讽刺诗,以李隆基(唐玄宗)、杨玉环(杨贵妃)的故事为抒情对象,诗中隐含作者对唐玄宗的强烈批评之意。

1.李商隐诗两首1、《锦瑟》唐代: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译文:瑟本有二十五根弦,但此诗创作于李商隐妻子死后,故五十弦有断弦之意但即使这样它的每一弦、每一音节,足以表达对那美好年华的思念。

庄周其实知道自己只是向往那自由自在的蝴蝶。

望帝那美好的心灵和作为可以感动杜鹃。

大海里明月的影子像是眼泪化成的珍珠。

只有在彼时彼地的蓝田才能生成犹如生烟似的良玉。

那些美好的事和年代,只能留在回忆之中了。

而在当时那些人看来那些事都只是平常罢了,却并不知珍惜。

赏析:⑴构思新奇:开头写锦瑟诉说“一弦一柱思华年”思之殷切,思之缠绵。

声声诉述思念之切。

结尾句“当时惘然”“追忆此情”,使悲欢离合之情更令人断肠。

可见作者构思之精巧。

⑵朦胧美:诗人用“庄生”梦中的浪漫神奇想象,把人人带入美好的梦幻景象,令人神往;又用“望帝”把心托给“杜鹃”仿佛置身于“杜鹃啼血”的氛围中,更感受到离别后的思念这深。

梦中的朦胧美如一幅画,雾也朦胧,水也朦胧,美人鱼落泪,蓝田美玉在阳光下闪光,仿佛燃烧出缕缕轻烟,冉冉飘拂。

2、《马嵬(其二)》唐代:李商隐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译文:徒然听到传说,海外还有九州,来生未可预知,今生就此罢休。

空听到禁卫军,夜间击打刀斗,不再有宫中鸡人,报晓敲击更筹。

六军已经约定,全都驻马不前,遥想当年七夕,我们还嗤笑织女耕牛。

最新语文A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二首》资料李商隐(精品)

最新语文A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二首》资料李商隐(精品)

《古诗二首》李商隐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祖辈迁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进士,当过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

唐代诗人,晚唐乃至整个唐代,李商隐是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作者。

李商隐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李商隐由于被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

清乾隆五十四年《怀庆府志》记载,李商隐死后葬于祖籍怀州雍店(今沁阳山王庄镇)之东原的清化北山下。

在《唐诗三百首》中,李商隐的诗作占廿二首,数量位列第四。

据《新唐书》有《樊南甲集》二十卷,《樊南乙集》二十卷,《玉奚生诗》三卷,《赋》一卷,《文》一卷,部分作品已失传。

有《李义山诗集》。

李商隐的诗歌流传下来的约600首,其中以直接方式触及时政题材的占了相当比重。

李商隐的咏史诗有很高的成就。

它们绝不是“发思古之幽情”的无病呻吟,也不同于前人那些托古以述怀的诗篇,而是着眼于借鉴历史的经验教训来指陈政事、讥评时世加以补充发挥,使咏史成为政治诗的一种特殊形式。

无题诗是李商隐独具一格的创造。

它们大多以男女爱情相思为题材,意境要眇,情思宛转,辞藻精丽,声调和美且能疏密相间,读来令人回肠荡气。

综合来看,李商隐的文学成就,大致有以下几类主题:主题政治咏史诗作为一个关心政治的知识分子,李商隐写了大量这方面的诗歌,留存下来的约有一百首左右。

其中《韩碑》、《行次西郊作一百韵》、《随师东》、《有感二首》等,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作品。

李商隐早期的政治诗指陈时局,语气严厉悲愤,又含有自我期许的意味,很能反应他当时的心态。

在关于政治和社会内容的诗歌中,借用历史题材反映对当代社会的意见,是李商隐此类诗歌的一个特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锦瑟 李商隐
•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化杜鹃。
• 庄周梦蝶——年轻时追求的美好事物和情感。
• 望帝托鹃——理想成空、追求成梦的失落。
•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 鲛人泣泪、蓝田玉烟——高洁情感、美好事物 可望不可即无法亲近的惆怅。
•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诗二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锦瑟 李商隐
•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 锦瑟啊,你为什么偏偏是五十根弦?每一丝琴弦,每 一根琴柱,都让我回忆起青春年华。
•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化杜鹃。
• 我曾经像庄周梦蝶一样,沉迷在美好的境界中,可到 头来却是一场空,最终只能像望帝那样,把伤心之情 托付给杜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 • A.马嵬(wéi) 惘然(wǎnɡ) 宵柝(chè) • B.弦柱(xuán) 驿馆(yì) 眉睫(jié) • C.栩栩(xǔ) 金钗(chāi) 痴心(chī) • D.自缢(shì) 厮守(sī) 哗变(huá) • 答案 C • 解析 A项,柝—tuò ;B项,弦—xián ;D项,
•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 沧海的月光下,鲛人眼泪化作的明珠,蓝田山上,日 暖时,玉生起的烟云,都只是依稀可见,可望不可即。
•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 这种失落、惆怅、伤感之情难道是等待追忆才有吗? 不,在事情发生的当时就已经感到茫然若失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缢—y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请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 (1)锦瑟无端五十弦 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 • (2)望帝春心托杜鹃 伤春之心,比喻对失去了的
美好事物的怀念。 • (3)只是当时已惘然 迷惘,茫然。 • (4)空闻虎旅传宵柝 指跟随唐玄宗赴蜀的禁卫军。 • (5)无复鸡人报晓筹 敲击报时用的竹签,这里
• A.六军:周制,天子有六军,一万二千五百人 为一军。后泛指军队。
• B.四纪:古代以木星绕日一周(十年)为一纪, 四纪即为四十年。
• C.七夕:指农历七月七日夜,也称乞巧节。
• D.“鸡人报晓筹”中的“鸡人”指宫中掌握时 间的卫士,“筹”,即更筹,敲击报时用的竹签, 这里代指时间。
• 答案 B
• 解析 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锦瑟 李商隐
•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因物起兴,

引出回忆。
•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化杜鹃。—追而不得

求而不成

伤感失落
•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无法亲近

无法企及
• 夜里只能听到禁卫军里传来的敲击梆子的声音,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 那一天,六军发生兵变,驻马不前,想当年七夕长 生殿上李、杨还嘲笑织女牵牛一年才会面一次,(可 如今杨已魂归天际,连面也难见了)。
•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 为什么做了四纪的天子,还不如卢家的夫婿,朝朝 夕夕有莫愁陪伴。
• A.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 B.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 C.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 D.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 答案 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对下列句中的文化常识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李商隐的《马嵬》(其二),完成6~11题。 •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 6.这首诗从体裁上看,是一首________诗;从
代指时间。 • (6)如何四纪为天子 古代以木星绕日一周(十二
年)为一纪,四纪即为四十八年。唐玄宗当了四 十五年皇帝,故约略称“四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商隐的诗晦涩难懂,诗意朦胧,其中一个重要原 因便是作者在诗中大量地用典,下列诗句中没有用典 的一项是( )
B项,一纪应为十二年,四纪应为四十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关于食物的种类、成分、烹调方法及进食习 惯,目前都已成为胃癌病因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 B.专家提醒消费者,购买牛奶时不仅要注意品 牌和生产日期,也要看清乳品标识。
• C.同大熊猫一样享有“国宝”之称的四川鹧鸪 近年来不断减少,目前已超过两千只。
• D.漫步公园,眼前的一切让我又惊又喜:臭水 沟变成水池,荒地变成草坪,林阴小道和休闲凉 亭,到处都在欢声笑语。
• 答案 B
• 解析 A项,成分残缺,去掉“关于”。C项,
不合逻辑;D项,“在”与“欢声笑语”搭配不
当。

惆怅怨愤
•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结束回忆

直抒胸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马嵬(其二) 李商隐
•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今生休。
• 徒然听说海外还有九州,来生相守不可预料,今生 的缘分却已到头。
•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