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 绪论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考试必备)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考试必备)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第一篇绪论(一)管理与管理学1、管理: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管理的基本特征: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管理的任务、职能与层次3、管理的任务: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在这一环境中工作的人们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的目标。
4、管理的基本职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5、掌握管理两重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的重要意义:认真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更好的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研究引进国外有益的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结合实际,随机制宜的研究运用。
6、管理学:是一门系统的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7、管理学的特点:普通性、多科性、历史性、理论性8、管理学研究的内容与范围(三个层次或侧重点):1.根据管理活动总是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其研究内容分为:生产力方面、生产关系方面、深层建筑。
2.从历史的角度研究管理实践、管理思想及管理理论的形成与演变过程。
3.从管理者的基本职能或工作出发,研究管理活动的原理、规律和方法。
9、为什么要研究、研究管理学:1.管理的重要性决定了研究、研究管理学的必要性。
2.研究、研究管理学是培养管理人员的重要手段之一。
3.研究、研究管理学是未来的需要。
10、研究和研究管理学的方法:1.唯物辩证法2.系统方法3.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11、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本身又是它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12、系统的特性:1.整体性2.目的性3.开放性4.交换性5.相互依赖性6.控制性13、系统的观点:1.整体观点2.“开放性”与“封闭性”3.封闭则消亡的观点4.模糊分界的观点5.保持“体内动态平衡”的观点6.息反馈观点7.分级观点8.不断分化和完善的观点9.等效观点(二)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1、管理学形成与发展的六个阶段:1.古典管理理论2.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理论3.管理理论丛林4.战略管理5.全面质量管理6.研究型组织管理2、泰罗—科学管理理论要点: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绪论)马工程版《管理学》电子书_1-16

绪论管理学是研究人类管理活动一般规律的科学。
时代背景不同,环境特征不同,管理活动的规律就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管理学学习和研究的目的就是在揭示管理活动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分析这种规律在特定时期的表现形式,探讨如何根据这种规律指导不同情境下的管理实践。
一、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一)个体活动与群体活动广义上来说,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既包括个体活动的管理,也包括群体活动的管理。
任何个人即使在从事仅与自己相关的目标活动时,也需要在可利用的不同资源中进行选择。
优先利用哪些资源?以什么样的方式利用这些资源?如何才能利用可支配的资源给自己带来尽可能大的收益?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借助我们自己的统筹管理能力。
即便我们在进行相关活动时能够利用的资源种类有限,可以选择的余地很小,也至少有一类基本问题需要解决:如何有效地利用时间?如何合理地把我们的时间资源分配在不同的活动中?时间管理也是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
个体活动的有效组织因此也应成为管理研究的重要议题。
个体活动需要管理,人类有组织的群体活动更需要管理。
群体活动的管理首先需要选择群体活动的方向与内容。
这种选择的实质是群体可支配资源的配置方向与配置方式选择,其目的是保证群体从可支配的资源利用中获得最大满足。
但是,群体活动根据定义可知是由一群人完成的活动。
这一群人中的每一个个体的工作能力是有差异的,能为组织提供的贡献是不同的,对组织要求其提供的特定服务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
所以,对群体活动的管理不仅要研究资源的利用,而且要研究人的努力的整合。
要通过对人的管理使群体中不同人在不同时空的努力转化成对群体有效的贡献。
(二)一般组织与企业组织持续的群体活动是在一定形式的组织中进行的。
或者说,群体活动的持续进行导致了组织的产生。
我们需要在思考群体活动管理,或者说需要在思考作为群体活动框架的组织管理的基础上抽象出一般的管理规律,然后在概括这些规律的基础上形成一般的管理理论,进而把这些理论移植于其他人类组织的管理。
管理学考试重点整理

管理学考试重点整理第一章绪论1.管理的含义:管理就是在特定环境下,对组织拥有的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便有效达到既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
2.管理的任务:⑴实现本组织的目的和使命⑵使工作富有活力并使员工有所成就⑶关心对社会的影响,承担社会责任3.管理的基本职能及其所对应的主要任务:⑴管理的计划职能 (任务:确定目标,制定战略,制定计划配置方案)⑵管理的组织职能 (任务:组织设计,人员配备,组织变革,组织发展)⑶管理的领导职能 (任务:引领和指导员工,沟通协调,解决冲突,激励下属)⑷管理的控制职能 (任务:确定控制标准,衡量业绩,差异分析,纠偏措施)4.管理的特点: (科学性和艺术性及含义)科学性:反映了管理活动普遍应遵循的准则艺术性:管理必须因地制宜,讲究方式和方法,避免机械、呆板的管理。
即管理的独创性和灵活性。
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相互依赖,相互补充。
5.管理者的角色:⑴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⑵信息情报方面的角色⑶决策方面的角色6.管理者应具备的技能⑴概念职能⑵专业技术职能⑶人际关系职能对不同层次的管理者重要性不同:人际关系职能是各个层次的管理者都应该具备的重要职能。
第二章管理学的产生1.巴贝奇的管理思想①进一步发展了亚当•斯密关于劳动分工能提高劳动生产力的思想。
②提出一种固定工资和利润分享的制度2.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⑴工作定额管理⑵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⑶挑选和培训第一流的工人⑷标准化管理⑸实行管理职能分工⑹例外管理3.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韦伯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管理体系”,被人们称为“现代组织理论之父” 。
⑴三种组织权力的类型:①传统权力,对应的组织形式是“传统的”组织。
②神授权力,对应的是“神秘化”的组织。
③法定权力,对应的是“合理化—法律化”组织。
(★最合理的)⑵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即“官僚体制”或称为“科层体制”。
第三章管理学的发展1.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⑴霍桑实验:即在西方电气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为测定各种有关因素对生产效率的影响程度而进行的一系列实验。
管理学笔记——精选推荐

管理学笔记第一章绪论管理: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以人为中心,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便达到既定组织目标的过程. 四重含义:1、管理是服务于组织目标实现的一项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2、管理的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连续进行的工作活动构成的。
3、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要从效率和效果两个方面来评判。
4、管理工作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开展的,环境既提供了机遇和机会,也构成了挑战或威胁。
效益=高效率+高效果效率(efficiency):单位时间的成果量。
涉及活动方式。
是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投入一定,产出增加;投入减少,产出维持不变)效果(effectiveness):通过努力获得的有用成果。
涉及活动结果。
(低效率高效果、高效率低效果、高效率高效果、低效率低效果)效益(performance):社会认可和接受的成果。
效率+效果管理的目标:设计和维持一种体系,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等),实现组织既定的目标。
管理学特点:一般性、综合性、模糊性、实践性。
管理的性质:1)管理工作不同与作业工作2)管理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3)管理具有二重性。
管理的意义:1、管理——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有管理。
2、管理和科技是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两翼。
3、中国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管理。
2.管理者的角色变化:1、不同管理层次的角色变动(不同管理职能的时间分布)2、组织规模对角色重要性的影响有效管理的五个领域:领域Ⅰ——管理自我领域Ⅱ——管理工作领域Ⅲ——管理人员领域Ⅳ——管理人际关系领域Ⅴ——管理具体情景——罗伯特?K?伯恩斯博士芝加哥大学企业关系中心的创建者和领导者管理环境环境研究的意义:1、环境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土壤2、外部环境影响企业的管理关系3、外部环境影响企业经营管理的特色。
组织的一般环境:1、政治环境2、法律环境3、经济环境4、科技环境5、社会文化环境6、自然环境具体组织的特殊环境:1、供应商2、顾客 3、竞争对手4、政府机构及特殊利益团体组织环境特征的分析:1、环境的不确定性(1)低不确定性:简单和稳定的环境(2)较低不确定性:复杂和稳定的环境(3)较高不确定性:简单和动态的环境(4)高不确定性:复杂和动态的环境管理四职能:计划:为组织确定任务、宗旨、目标;实现目标的战略、措施、程序;以及实现目标的时间表和预算。
管理学原理重点整理

管理学原理重点整理第一篇绪论一、管理与管理学1、管理就是由一个或者更多的人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而进行的活动。
管理就是计划、组织、控制等活动的过程。
管理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管理的基本特征:(1)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存在管理必须具备两个必要条件: (1)两个人以上的集体活动,(2)有一致认可的目标。
(2)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管理者的责任(德鲁克)管理一个组织,即确定组织的使命、目标以及如何实现目标;管理管理者,即管理者要培训下属,并运用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进行管理;管理工作和工人,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管理的任务、职能与层次管理的任务: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在这一环境中工作的人们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的目标。
管理的五大基本职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法约尔提出)管理的层次:上、中、下三个管理层次(4)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
3、为什么书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1)管理是一门科学,目前管理知识已经成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包括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技术;(2)管理也是一门艺术。
管理的艺术性强调的是管理的实践性,即管理活动要因地、因时、因人而制宜,具有灵活性;(3)最富有成效的管理艺术建立在对管理理论的理解之上。
靠经验、凭直觉、碰运气,难以取得有效成果;(4)靠背诵管理原理和原则,忽视实际情况,缺乏创造性,其管理活动也会是无效的。
4、管理的两重性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管理问题的基本观点。
管理的两重性反映出管理的必要性(即管理是有效组织劳动所必需的)和目的性(即管理反映了生产资料占有者组织劳动的目的)5、为什么要掌握管理两重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的重要意义?(1)认真总结我国在管理理论与实践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2)注意学习引进国外对我们有益的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
管理学大一知识点总结笔记

管理学大一知识点总结笔记第一章绪论1.1 管理学的定义和特点1.2 管理学的发展历程1.3 管理思想的基本范式1.4 管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5 管理实践的重要性第二章组织与管理2.1 组织的概念及特征2.2 组织的类型和结构2.3 组织的设计与变革2.4 组织文化与组织行为2.5 组织行为的影响因素第三章决策与计划3.1 决策概述及决策理论3.2 决策模型与决策方法3.3 计划的概念与分类3.4 企业战略规划3.5 经营计划与控制第四章领导与沟通4.1 领导的概念与特征4.2 领导行为与领导力理论4.3 领导风格与领导技能4.4 沟通的概念与要素4.5 沟通技巧与沟通障碍第五章激励与团队5.1 激励理论与激励方法5.2 激励因素与激励设计原则5.3 团队的概念与特征5.4 团队建设与团队管理5.5 团队决策与团队绩效评估第六章控制与评估6.1 控制的概念与作用6.2 控制过程与控制原则6.3 控制方法与控制技术6.4 绩效评估的概念与目标6.5 绩效评估方法与应用第七章管理伦理与社会责任7.1 管理伦理的定义与意义7.2 管理伦理原则与价值观7.3 社会责任的概念与层次7.4 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7.5 管理伦理与社会责任的实践总结与展望本章主要总结了管理学大一的知识点,包括管理学的定义和特点、组织与管理、决策与计划、领导与沟通、激励与团队、控制与评估以及管理伦理与社会责任等内容。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管理学的理论与方法,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管理学是一门关于组织和管理的学科,旨在研究如何有效地组织和管理组织内的资源,实现组织的目标。
管理学的发展历程丰富而复杂,从传统的科学管理到人本主义管理再到现代的系统管理,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理论和观点。
同时,管理学与其他学科如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密切相关,相互交叉影响,共同促进了管理学的发展。
管理学绪论

2020/3/24
[第一章 概述]
7
• 蓝天咖啡 :[严格执行制度一定好吗?] • 帽子故事:[合理授权与培训] • 煮青蛙的故事:[求生法则] • “狼来了”的故事:[诚信是金]
帕金森定律:[以人为本]
分粥制度: [团队的历练]
2020/3/24
[第一章 概述]
8
管理学原理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章 现代管理原理 第四章 决策 第五章 计划 第六章 组织 第七章 领导 第八章 激励 第九章 控制
一般环境
具体的环境 一般的环境
内部环境
技术 环境
国际 环境
社会文化环境
图 1 -5 组织环境
2020/3/24
[第一章 概述]
30
二 环境对组织及其管理的影响
(一) 环境影响组织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二) 环境制约着组织目标 (三) 环境影响和制约组织管理系统发挥
正常功能 (四) 环境对组织管理过程有巨大影响 (五) 环境对组织变革有重要影响
3、管理的对象是组织的资源。 管理的实质是对组织拥有的资源进行协调和整合。
4、管理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职能构成。 这是管理活动区别于一般作业活动的主要标志。
5. 管理的实质是协调. 6. 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2020/3/24
[第一章 概述]
18
二、管理的基本特征
1、动态性 2、科学性 3、经济性 4、艺术性
明确目标 研究条件 制定决策 编制方案
组织
设计结构 配备人员 组织运行 学习变革
领导
指导激励 沟通协调 解决冲突
控制
确立标准 衡量绩效 纠正偏差
2020/3/24
绪论——管理学(马工程)ppt课件

2. 重人求和思想
儒家思想一贯强调人是管 理的核心。
以人为核心的管理,要求 重视人的需要,讲求用人 之道,实现人的和谐。
3. 预谋慎战思想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任何活动的 组织展开都要事先谋划。
管理学原理——绪论
1
一、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个体活动与群体活动
个体活动管理: 资源管理 时间管理 群体活动管理: 群体活动的方向与内容 人的努力的整合
一、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一般组织与企业组织
工厂制度或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企业
管理学的研究体系
创 管理学的研究体系是由管理活动的过程特点决定的。 新 管理活动是一个由决策、组织、领导、控制以及创新所构成的循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 道,不可不察也”。这里的“察”,不仅 仅是强调分析双方资源优劣,而且要 估算用兵动武可能产生的代价,要意 识到“军争为利,军争为危”。
4. 依法治理思想
管理就是围绕着秩序的建立和维持而进行的一系列工作。建立 和维持秩序可以借助两种不同的方法:
人治——依靠管理者主要根据自己判断的实时监督。 法治——借助规则的制定和执行。 依法治理,需要依循“明法”“一法”以及“常法”的原则。
底线思 维
战略思 维
历史思 维
创新思 维
辩证思 维
(二)学习管理学的理论指导、科学思维以及基本方法
3. 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基本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我们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基本 方法。
把握管理学的理论体系,理解管理的基本原则、方法和工具。 用所学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去观察和分析工作和生活中的管理问题。
管理学第一章绪论

二、管理者的分类和角色
(一)管理者及其分类
操作者:只对自己的工作承担责任。 管理者:有下属,需要对下属的工作承担责任。
上层 中层 基层
共同特征:协调他人的努力以实现组织目标。
技术技能(Technical skills):即业务技能 人际技能(human skills):沟通、引导、激励 概念技能(conceptual skills):对复杂事物的分析、判断、抽象、
概括的能力。
高层 中层 基层
技术
人际 概念
(三)管理者的角色---明茨伯格的理论(Henry Mintzberg)
3)领导:指导、指挥、影响下属努力工作以实现既定目标的 过程。
包括指导(方法论)、指挥(命令、指示)、协调、激励 4)控制: 找偏和纠偏。(计划与实际之间的偏差)
管理的定义:
为实现预定目标而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或 合理组织和有效利用有限资源以达到既定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实质是一种手段、工具,不是目的。 管理的作用在于它的有效性,追求效率与效果的统一。
学习意义:
(1)大胆地引进吸收 (2)批判地吸收 (3)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2.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科学性:反映管理实践活动的客观规律。管理理论来自于 实践,又指导实践,有一套分析、解决问题的方 法论。
艺术性:即实践性、创造性。是指在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 管理理论知识的技巧,必须将管理理论与具体的 实践活动相结合。
基层管理者 中层管理者 高层管理者
计划 15% 18% 28%
组织 24% 33% 36%
领导 51% 36% 22%
管理学大一知识点总结绪论

管理学大一知识点总结绪论一、管理学的起源和发展:管理学是研究组织中的管理活动、管理过程、管理方法和管理原理的学科。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出现开始,随着组织形式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管理学也在不断演进和发展。
管理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传统管理学、现代管理学和新兴管理学三个阶段。
传统管理学注重人的管理,现代管理学注重科学管理和组织理论,新兴管理学则关注组织环境对管理的影响。
二、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包括管理、组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
其中,管理是整体、协调和利益的实现;组织是分工、协同和系统;计划是对未来进行有意识的行动进行安排和组织;领导是影响他人,实现共同目标;控制是为了使组织的行为符合预期目标。
三、管理学的不同分支和研究领域:管理学涵盖了多个研究领域,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管理、运营管理、战略管理等。
每个研究领域都有独特的关注点和理论体系,但它们又相互关联和影响。
通过深入了解不同的管理学分支,可以更好地理解组织中的各种管理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
四、管理学的重要理论和模型:管理学有许多重要的理论和模型,这些理论和模型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管理问题。
例如,波特的五力模型可以帮助企业了解竞争环境,确定自己的竞争优势;麦格雷戈的X/Y理论可以帮助管理者理解员工动机和行为;塔福勒的控制理论可以帮助管理者有效地控制组织的运营。
五、管理学中的实践经验和案例分析:管理学不仅是一门理论学科,还是一门实践学科。
通过分析实践经验和案例,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管理学的知识。
例如,通过分析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企业中的应用案例,可以了解如何激发员工的内在动机,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六、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工具: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工具包括问卷调查、深度访谈、案例研究、数据分析等。
通过运用适当的研究方法和工具,可以帮助管理学者更好地进行管理问题的研究。
最后,总结一下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了管理学的起源和发展与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管理学绪论教案设计模板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管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基本原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管理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管理学的兴趣,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
教学重点:1. 管理学的定义和研究方法。
2. 管理学的对象和基本原理。
教学难点:1. 管理学的应用领域和实际意义。
2. 管理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案例分析、相关视频资料。
2. 学生准备:预习管理学绪论相关内容,收集管理案例。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什么是管理?管理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体现?2. 引导学生思考:管理的重要性。
二、讲授新课1. 管理学的定义- 介绍管理学的概念,强调其是一门研究管理活动的科学。
- 解释管理的含义,如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
2.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介绍管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如企业、政府、非营利组织等。
- 强调管理学研究的范围和深度。
3. 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介绍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方法,如案例分析、实验研究、调查等。
- 强调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4. 管理学的基本原理- 介绍管理的四大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 阐述管理的五大原则:目标原则、分工原则、激励原则、协调原则、创新原则。
三、案例分析1. 选取一个与企业、政府或非营利组织相关的管理案例。
2. 分析案例中的管理活动,引导学生运用管理学知识进行解读。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管理学的重要性。
2. 提醒学生课后继续学习,关注管理学的应用领域。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一节课的管理学基本原理。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管理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二、讲授新课1. 管理学的应用领域- 介绍管理学在企业管理、政府管理、非营利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应用。
- 强调管理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2. 管理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 介绍管理学与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
管理学课件管理学《第一章绪论》 PPT资料共37页

应急预案、柔性制造系统、柔性生产线、办公流 程、交通系统。
23.09.2019
5
三 管理的概念
1 美国学者赫伯特. 西蒙
“管理就是决策”—提出了管理的实质与核心。
2. 美国学者孔茨“管理是在正式组织起来的团体中,
通过他人并同他人一起把事情办妥的艺术。”
(强调协调作用、人和组织的目标)
3. 法国法约尔认为“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 指挥、协调和控制 ”(强调过程作用)
1. 孔子的管理思想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
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
东曲阜市东南)人。他是我国古代
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
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
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
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
家,曾修《诗》、《书》,定
《礼》、《乐》,序《周易》,作
(2)非正式组织的概念及作用----与正式组织相
互依存,对生产效率有重大影响
23.09.2019
18
2)人力资源学派
代表人物:麦格雷戈和阿吉里斯
X理论 人本恶天性厌恶工作,只要有可能就一定要逃 避工作,因此需强迫、控制、惩罚行动威胁严格管理。
Y理论人本善,劳动像游戏和休息一样自然,潜在智能 得到部分发挥,因此只要妥加引导,均能充分发挥其潜 能
实践中感觉到,工人关键是技术,而管理人员尤 其是高级管理人员最重要的是管理才能而不是技 术,进而提出要丰富管理理论,并且提出管理才 能也应首先在学校获得,然后在工厂完善。
被称之为:管理理论之父
23.09.2019
10
法约尔的管理理论贡献
1. 建立管理理论框架即管理职能五要素:
绪论——管理学(马工程) ppt课件

管理学与其他学科
• 劳动分工 和协作
古典政 治经济
学
• 行为及其 动机
心理学
政治学
• 权力及其 运行
社会学
• 组织
思考题
1.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在企业管理研究基础上抽象出的一般管理理论 对其他组织的管理是否也具有指导意义?
2. 现代管理学是如何产生的?这对当代管理理论研究和管理实践的发展可能 提供哪些启示?
战略 思维
底线 思维
历史 思维
创新 思维
辩证 思维
(二)学习管理学的理论指导、科学思维以及基本方法
3. 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基本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我们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基本 方法。
• 把握管理学的理论体系,理解管理的基本原则、方法和工具。 • 用所学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去观察和分析工作和生活中的管理问题。
个人都自觉根据客观规律的要求选择符合社会和组织需要的恰 当行为,让组织活动在客观规律的约束与指导下有序地进行。
2. 重人求和思想
儒家思想一贯强调人是管 理的核心。
以人为核心的管理,要求 重视人的需要,讲求用人 之道,实现人的和谐。
3. 预谋慎战思想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任何活动的组 织展开都要事先谋划。
管理学原理——绪论
PPT课件
1
一、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个体活动与群体活动
个体活动管理: • 资源管理 • 时间管理 群体活动管理: • 群体活动的方向与内容 • 人的努力的整合
一、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一般组织与企业组织
工厂制度或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企业
管理学的研究体系
管理学的研究体系是由管理活动的过程特点决定的。 管理活动是一个由决策、组织、领导、控制以及创新所构成的循
罗宾斯《管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罗宾斯《管理学》课后习题答案第Ⅰ篇绪论第一章管理与组织导论一、谁是管理者1.管理者在哪些方面不同于非管理人员?答:协调其他人的工作——区分了管理岗位与非管理岗位。
2.说明为什么并不总能很容易地确定谁是组织中的管理员。
答:组织以及工作正在变化的性质模糊了管理者与非管理雇员之间的界限,许多传统的职位现在都包括了管理性的活动,特别是在团队中(团队成员通常要制定计划、决策以及监督自己的绩效),非管理雇员也承担着过去是管理者的一部分职责。
补充:⑴管理者:管理者是这样的人,他通过协调其他人的活动达到与别人一起或者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的目标。
3.对比三种不同的管理层次。
答:①基层管理者是最低层的管理人员,他们管理着非管理雇员所从事的工作,这些工作生产和提供组织的产品。
②中层管理者包括所有处于基层和高层之间的各个管理层次的管理者,这些管理者管理着基层管理者。
③高层管理者处于或接近组织顶层,他们承担着制定广泛的组织决策、为整个组织制定计划和目标的责任。
注:并不是所有的组织都具有金字塔形的组织结构,但都需要某个人来扮演管理者的角色,即需要有人来协调工作和活动,以便能够同别人一起或者通过别人来实现组织的目标。
二、什么是管理补充:⑴管理:定义为一个协调工作活动的过程,以便能够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的目标。
要点:①过程代表了一系列进行中的有管理者参与的职能或活动,这些职能一般划分为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②协调其他人的工作——区分了管理岗位与非管理岗位。
③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完成组织的工作活动。
4.如何理解管理是一个过程。
答:上面要点①。
5.定义效率和效果。
答:①效率是指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
通常指的是“正确地做事”,即不浪费资源。
②效果通常是指“做正确的事”,即所从事的工作和活动有助于组织达到其目标。
③可见,效率是关于做事的方式;效果是指实现组织目标的程度,涉及事情的结果。
6.解释效率和效果对管理的重要性。
管理学考点总结 第一章 绪论

管理学考点总结第一章.绪论(一)管理的概念1.管理所要解的基本矛盾:有限的资源与人类无限的欲望之间的矛盾。
(例如,人类的发展需要资源而许多宝贵的自然资源不可多得)2.管理的定义:管理就是为了有效实现组织目标,通过计划,控制,组织,激励,领导等手段对组织资源进行协调的过程。
(在背诵时,拆分为划线三处,有利于理解)3.管理的作用:解决管理所要解决的基本矛盾,并且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员的积极性,有效利用人力,物力,财力,用较少的消耗获得较大的收益。
4.管理的要素(1)管理的载体:组织(组织的定义)(2)管理的对象:资源(实物资源,财务资源,人力资源和其他资源)(3)管理的主体:管理者(重点把握图1-2,图1-3)(4)管理的手段:五大职能(计划,控制,组织,激励,领导)(5)管理的目的:有效(区分效率和效果,效率是手段,效果是结果。
书本第8页,1-4段需要重点理解)(二)管理的特性1.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或称管理的二重性)(1)定义:一是指与生产力相联系的管理的自然属性。
在管理学中有一部分内容,诸如质量管理,库房管理,定额管理,成本管理,财务管理等主要是对物的管理,不具有意识形态色彩。
这些内容属于生产力的范畴,在不同国家可以通用甚至可以照搬。
另一种是与生产关系相联系的管理的社会属性。
在管理学中还有另一部分内容,诸如组织目标,组织道德,领导作风,激励方式,管理理念,人际关系等等主要是对人的管理,具有较强的意识形态色彩,属于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范畴。
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借鉴较为复杂,不可直接照搬。
(2)二者之间的关系:管理的二重性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辩证统一。
一方面,管理的自然属性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形式,社会生产关系条件下发挥作用,同时,管理的社会属性也不可能脱离管理的自然属性而存在,否则管理的社会属性也就成了没有内容的形式。
另一方面,二者又是相互制约的,管理的自然属性要求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的组织和生产关系与其相适应,同样,管理的社会属性必然对管理的科学技术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或制约作用。
第一讲 《学校管理学》绪论

2、行为科学理论:西蒙等 、行为科学理论:
行为科学——研究人、组织的行为动机 研究人、 行为科学 研究人
行为科学理论 产生于20世纪20—30年代。是指用心理学、社会学、 人类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成果,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 行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类行为产生的原因、人 的行为动机和发展变化的规律,目的在于调动人的积 极性,推动人们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研究个人与个人、 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目的在于创造 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2)法约尔 )
• 提出管理过程的五大环节:计划、组织、指挥、协调、 提出管理过程的五大环节:计划、组织、指挥、协调、 控制。 控制。 • 计划:指出要达到的结果、遵循的路线、通过的阶段和 计划:指出要达到的结果、遵循的路线、 使用的手段。 使用的手段。 • 组织:包括组织机构和组织活动,组织是管理活动中最 组织:包括组织机构和组织活动, 关键的环节。 关键的环节。 • 指挥:有力领导。 指挥:有力领导。 • 协调:动态的优化配置资源。 协调:动态的优化配置资源。 • 控制:调节、再决策。 控制:调节、再决策。
• 1、人际关系理论 、 • 梅奥,霍桑实验,认为人不仅是经济人,还是社会人,有社 会需求:人际友谊、归属、安全、尊重等;强调通过提高对 职工满意度来提高效率;非正式组织影响很大; • 强调员工的动机、工作满意度、非正式组织对提高劳动生产 率的价值。在“人”与“组织”之间,古典管理理论重视组 织,而人际关系理论强调调动人的积极性,改善组织中的人 际关系,才能达到有效管理的目的
4、古典管理理论对学校的作用 、
• 学校需要什么:效率、效益;科学还是 人本? • 私立学校的生命力在哪?——效率 ——效率 • 片面追求升学率反映什么问题?——过 过 于追求效率 • 如何提高学校管理效率?——科学管理! 科学管理! 科学管理 • 于是人们把科学管理理论引入学校管理 之中。
绪论——管理学(马工程)

(三)现代管理学的萌芽与发展
韦伯:“组织理论之父” • 分析了官僚组织的构成要素和运行特点,提出并论证了官僚组织
是理想的组织形态的观点。
(三)现代管理学的萌芽与发展
梅奥:霍桑实验,《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 • 把管理的注意力从生产现场的机器操作转向生产过程的人性方面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 道,不可不察也”。这里的“察”,不仅 仅是强调分析双方资源优劣,而且要 估算用兵动武可能产生的代价,要意 识到“军争为利,军争为危”。
4. 依法治理思想
管理就是围绕着秩序的建立和维持而进行的一系列工作。建立 和维持秩序可以借助两种不同的方法:
• 人治——依靠管理者主要根据自己判断的实时监督。 • 法治——借助规则的制定和执行。 依法治理,需要依循“明法”“一法”以及“常法”的原则。
管理学原理——绪论
一、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个体活动与群体活动
个体活动管理: • 资源管理 • 时间管理 群体活动管理: • 群体活动的方向与内容 • 人的努力的整合
一、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一般组织与企业组织
工厂制度或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企业
管理学的研究体系
管理学的研究体系是由管理活动的过程特点决定的。 管理活动是一个由决策、组织、领导、控制以及创新所构成的循
,从对人的经济需要的注意转向对人的社会性需要的关心。 • 提出了“职工是社会人”“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以及“新型的领导能
力在于提高职工满足程度的能力”等观点,开启了管理研究中的“行 为科学”之旅。
(三)现代管理学的萌芽与发展
20世纪40年代以后,诸多学者关于管理特质的多方位研究催生了 “管理的理论丛林”。
周三多《管理学》知识点汇总

周三多管理学笔记第一章绪论一、管理学原理1、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的主要内容影响组织设计的因素主要有四个,环境、战略、技术与组织结构。
1环境。
主要包括一般环境和特定环境两部分。
一般环境主要包括对组织管理产生间接影响的诸如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以及技术等环境条件。
特定环境包括对组织管理目标产生直接影响的诸如政府、顾客、竞争对手、供应商等具体环境条件。
2战略。
战略是指决定和影响组织活动性质及根本方向的总目标,以及实现这一总目标的路径和方法。
3技术4组织结构6、非正式组织的含义、积极作用、消极作用企业人员在共同的过程中,相互间必然产生共同的感情、态度和倾向,形成共同的行为准则和惯例。
这就构成一个体系,称为”“非正式组织”。
(一)积极影响1、满足成员的需要。
非正式组织成员在本组织中可以获得“归属感”、“安全感”等需求的满足。
2、增强组织的凝聚力。
非正式组织的形成主要是源于心理性、情感性因素的需要,成员间的关系由其特定的行为规范来调节,并且非正式组织一般都有自己的“群体领袖”。
3、有益于组织成员的沟通。
非正式组织成员之间交往十分频繁,信息传递十分快捷。
4、有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非正式组织最基本的优点之一就是它辅助正式组织去完成工作。
(二)消极影响1、这种组织中普遍存在着一种“从众行为”现象。
由于非正式组织本身具有一套非成文性规范并以之对其成员施加压力,使其本身表现出一致向外的行动倾向。
2、这类组织中不允许有“标新立异”的成员出现。
一旦出现这类成员,非正式组织将视其为“越轨者”,从而疏远并孤立这个成员,直至将之排斥出本组织,这将影响到整个组织的运行。
3、非正式组织中的成员在本组织中获得“归属感”、“安全感”满足的同时,一旦整个组织的结构功能发生变革或组织制度的变动危及到这种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其成员便会一致抵制这种变革,从而阻碍组织改革的进程。
4、此类非正式组织易于形成一种“集体思维”的模式。
成员之间对群体内共同认可的规范准则持完全信任的态度,呈现出一种“心理相容”的趋势,并尽力对之做出一致的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的定义:
管理是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进行的
韦尔奇:“自己的秘方不过是一 些常识问题,你的父亲、母亲会 交给您基本的常识,但是你要身 体力行去做。”
道理:GE生存的土壤与中国企业生存 的土壤是不一样的,机制不一样,文 化不同,也就是说企业生存的环境不 同,所以全盘照搬是行不通的。正所 谓:“桔生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
江南春
他曾经是青涩的校园诗人,鼓足勇气 去学校舞厅涉足一场爱情,然后被轻 易地拒绝。在年收入达到5万元时, 他为自己设计了赚足200万元就退休 的人生规划。可他不小心在写字楼的 电梯门口被一张舒淇的广告画吸引, 从此开创了传媒业的全新领域,并因 此成为身价数十亿元的“钻石王老五 ”。但他的人生理想依旧是,躺在昔 日校园静静的小河边,吟诗或是读金 庸的小说。
比赛场地、设施、住宿、交通、赛事管 理和组织、安全保障
代表性的观点:
韦伯:“管理就是由一个或多个人来协 调其他人的活动,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 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 穆尼:“管理就是领导。” 西蒙:“管理就是决策。”
管理的定义:
管理是管理者在一定的环境和条 件下,通过计划、组织、控制、 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协调人力、 物力、财力资源,以期更好地实 现组织特定目标的过程。
2008经济年度人物
朱新礼的解释
签约后我把自己找了个山沟关起来,这三天 感到很木的感觉,说不上是失败还是成功。说 成功,有这么多网友不高兴骂我。说失败,把 这个企业带到现在,没有坑害过任何人,不管 是就业、果农、国家税收,都皆有益。公告了 第二天就应该和媒体见面。当然我木了三天, 你们原谅我。
朱新礼的解释
董明珠
36岁,带着儿子的单身母亲,开始她 职场生涯的新起点。第一次作业务员 ,她因为害羞不肯在火车上吃东西。 若干年后,她却因为铁腕管理在空调 业确立一席之地。她公然和家电零零 售业巨头国美叫板时,又博得几乎所 有家电制造企业的掌声。她喜欢读书 ,喜欢漂亮衣服,最爱看韩剧《蓝色 生死恋》,但她几乎没有时间做这些 自己爱做的事。格力改变了她的性格 ,她也改变了格力。她说,公平与和 谐是斗争出来的。
考勤、回答问题 10% 平时作业 10%
案例分析 20%
第一篇 总论
计划
第五篇 控制
第三篇 组织
管理学
第四篇 领导
第一节 第二节
管理的概念、职能和作用 管理者的分类、职责和技能
第三节
管理学的特点和研究范围
第一节 管理的概念、职能和作用
一、管理的概念
什么是管理?
代表性的观点:
韦伯:“管理就是由一个或多个人来协 调其他人的活动,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 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
王永庆、李嘉诚和巴菲特,都是在变化中寻找发展的机 会。但创业家在企业发展和战略规划中,要把防范风险和降 低风险放在第一位。否则,企业破产倒闭,对社会、国家、 股东、股民、员工、消费者造成的危害也就越大。
朱新礼的解释
那么汇源这次跟可乐的合作,我们有两个目的,一个是 借势造楼。不管怎么说,人家走过了一百多年,我们才十 几年。一个企业家塑造一个品牌,当你把这个品牌大厦建 到20层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你的基础是不是牢固,当建到 21层、22层的时候,还有能力建设到30层吗,当然中国 的传统理念都是愿意把这个楼建到100层、200层。那不 是我的能力所为。我可能最擅长建第二个20层,第三个20 层,第五个20层,这是你最擅长的事儿。我做不到的事就 是做不到。我们这次是借势。还有借船出海,借可口可乐 的船,把中国的原料、中国的水果果浆卖到全世界去。汇 源是两个中国字,到现在没有英文的名,拿到国外没有用 处。无非现在可口可乐拿了25亿元美金把汇源买下来,但 还是中国的工厂、中国的工人、中国的税收,中国的消费 者,消化的是中国的水果。
那么,如果发现咖啡里有苍蝇的是中国人,会 怎么样呢?多半会大吼一声:搞什么名堂!去, 叫你们经理来!
三、管理的特性
二重性 科学性
自然属性 (和生产力相联系) 社会属性(和生产关系相联系)
艺术性
管理是科学还是艺术?
1、管理的科学性
管理是一门科学,因为它与其他科学一样,具 有客观性、实践性、理论性和真理性。
两者的关系应该是: 科学性是本,艺术性是末,科学性制约着 艺术性的方向,艺术性必须以科学性为 基础。
三、管理的特性
二重性 科学性
自然属性 (和生产力相联系) 社会属性(和生产关系相联系)
艺术性
技术性
四、管理的地位和作用
科
管
技
学
理
术
现代社会的三大支柱
四、管理的地位和作用
三分技术
美国
七分管理
课程介绍
《管理学原理》课程是根据国家教委的要求 ,于20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对经济、管理专 业本科生开设的新课程,该课程是经济管理 专业的学科基础课。 《管理学原理》是管理学科体系中的一门重 要学科,主要是从一般理论、一般原理、一 般特征的角度对管理活动加以研究,从中找 出一般规律性。
有一群猴子来到一颗大树下乘凉,一只老猴子抬 头看树,惊喜地叫道:“哇!好大一棵树,好绿 的树叶,树上还有好多的果子。”猴子们便一齐 抬头,果然发现树上长满了叶,结满了果。便都 争先恐后爬上树,有的要摘叶片玩耍,有的要摘 果子吃。树尖上停留的一只喜鹊劝告猴子们说: “这是一棵百年老树至今仍然枝繁叶茂、果实丰 满,实在不易,如果你们要拔叶折枝,还要伤果 ,那么,百年大树可能毁于一旦。”
按照常规做法,实话告诉大家,很可能士 气要滑落。董事长灵机一动,与其因为最好的 企盼,造成最大的失望,不如用最坏的打算, 引来意外的欣喜。
年终奖金的故事
——管理也是艺术
没过两天,公司传来小道消息—— “由于营业不佳,年底要裁员。”顿时人心惶惶 ,每个人都在猜测会不会裁到自己头上。但是,总 经理宣布:再怎么艰苦,公司也绝不牺牲同甘共苦 的同事,只是年终奖金可能无力发了。”总经理一 席话,使员工们放下心了,只要不裁员,没有奖金 就没有吧。人人都做了过穷年的打算。 除夕将至,董事长宣布:“有年终奖金,整整 一个月的工资,马上发下去,让大家过个好年!” 整个公司大楼,播发出一片欢呼。
管理学原理
刘华楠 经济管理学院
学分
王石
他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母亲锡伯族 的血统让他一直认为,他继承了游牧民 族的野性精神。他最喜欢的书籍之一是 《红与黑》,于连身上那种以个人之力 奋斗的雄心,激励他离开国家机关下海 闯荡。创业最艰难的日子里,古典音乐 和邓丽君的歌声每晚伴他入眠。在让万 科成为中国最驰名的地产企业品牌后, 他又先后登顶了七大洲的最高峰,徒步 到达了南极和北极极点。回头看自己的 一步又一步脚印,他说,人生做的事其 实很多。
“企业是树,只有上下呵护,形成共识,企业之 树才能常青,但呵护得当,共识如意还得依靠管 理。”
课程介绍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将着重了解和掌握 现代管理学的框架结构;了解管理学思想发展 史中的主要学派、重要人物及其主要思想;理 解管理学各领域中的基本概念;系统地把握管 理理论的主要内容、重要性及其内在联系;熟 悉履行各项管理职能的基本程序和原则;掌握 主要理论及其在管理实际中的具体应用;并熟 练地运用管理学中的各种分类方法和计划、决 策、控制中的常用方法。
四、管理的地位和作用
1. 通过管理,可以使潜 在的生产力变为现实
3.管2.理管进会理的步使是生的科加产杠学速力杆技人术类社会 这个最先进的生产
4.管理力制得约到生充产分总发体挥 能力的发挥
管理是科学还是艺术?
1、管理的科学性
管理是一门科学,因为它与其他科学一样,具 有客观性、实践性、理论性和真理性。
2、管理的艺术性 管理的艺术性是指由于管理中所包含的 矛盾的复杂性,决定了解决这些矛盾的 方法可以而且应该是灵活多样、不拘一 格的。 结论:管理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管来自是科学还是艺术?车建新
车建新于1986年靠借资600元起家 创业,经过25年的奋斗,现已在全国 创办了51家品牌连锁大卖场,市场总 规模超过300万平方米,成为中国家 居业的第一品牌。他曾说过这样一句 话:"一个大学生三年不读书,就会沦 为''小学生'';而一个''小学生''只要坚 持学习,就能成为''大学生''。"他的 办公室里,他的家里,摆满了各种书 籍;他随行的车上,他随身的包里, 都携带着一本书。书不离身,笔不离 手。
很多人质疑我,为什么卖汇源?我也很感谢大家对汇源 的关心与厚爱,我可以理解为“爱之深而责之切”,但我更 认为这是一个机会,让我有机会去调动支配更多的社会资源 而去做我最擅长的事,从而创造更大的社会财富,进而奉献 于民。这就是我今天要讲的创业惠农、汇源的使命与责任。
我想创业家应该善于“借”,学会“借”。汇源刚开始 发展的时候,全部是借国家的政策,借老外的钱,借着老外 的市场,赚的是外汇。三国时期诸葛亮“草船借箭”,成语 中有句古话叫借水行舟,创业家如果学不会“借”,就不会 创大业。当然,在“借”的同时,要知道怎么样防范风险。
开设本课程有助于学生增加管理方面的基本理 论知识,并为后续经济管理、企业经营管理等 课程学习打下理论基础。
案例教学 课堂讲授
实况录像
企 业家 HP总裁:费奥利纳
对 Haier总裁:张瑞敏 话
案例教学 课堂讲授
实况录像
每周一闻
热点聚焦
知识竞赛
案例教学 课堂讲授
实况录像
每周一闻
热点聚焦
期末考试 60%
2、管理的艺术性 管理的艺术性是指由于管理中所包含的 矛盾的复杂性,决定了解决这些矛盾的 方法可以而且应该是灵活多样、不拘一 格的。
年终奖金的故事
——管理也是艺术
一个蒸蒸日上的公司,当年的盈余大幅下 滑。马上就要过年了,往年的年终奖金最少加 发两个月的工资,有的时候发得更多,这次可 不行,算来算去,只能多发一个月的工资作为 奖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