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音乐《爱我中华(说课稿)》教师招聘精品获奖完美优秀实用观摩课赛教课公开课示范课优质课说课稿
初中音乐公开课《爱我中华》优秀教学设计与反思

初中音乐公开课《爱我中华》优秀教学设计与反思教材分析教材分析1.选择适当的速度,处理歌曲开头的力度;歌曲中力度的变化。
从一开始让学生用拍手的形式打4/4的节奏。
的节奏。
2.学习本节内容让学生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有五十六个民族,而且是一个团结和谐的国家。
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我们伟大的祖国。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1.开始放光盘时,学生边欣赏边打节奏,有的干脆摆动身体。
动身体。
2.我看出学生已听出4/4拍的节奏,有的同学甚至哼上一小句。
上一小句。
3.本歌曲中尤其半拍起音、空拍停时,学生就难把握,就难达到异口同声了。
就难达到异口同声了。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习《爱我中华》使学生能用领唱和齐唱的形式唱这首歌。
形式唱这首歌。
(2)让学生用声音唱出我们伟大祖国明天会更好的心情。
情。
(3)使学生想象用某个民族的舞蹈动作或自由律动,载歌载舞的歌唱《爱我中华》。
2.2.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教学,使学生能突破重点及难点,且能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意识。
能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意识。
3.3.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用欢快的声音、愉快的情感学唱《爱我中华》能够用欢快的声音、愉快的情感学唱《爱我中华》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重点:重点: 体会歌曲欢快的思想情感、并用歌声能表现出我们是一个团结、和谐的民族。
个团结、和谐的民族。
2. 难点:难点:难点: 正确演唱出休止、附点等音符。
正确演唱出休止、附点等音符。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爱我中华说课稿

爱我中华说课稿《爱我中华》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是张栋梁,今天我给大家说课的内容是《爱我中华》教学对象初中一年级,课时为一课时。
一、说教材《爱我中华》选自人音教材第五课,作词乔羽,作曲徐沛东。
是1991年为在广西举行的第四届少数民族运动会写的会歌。
歌曲唱出了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致,建设中华的豪情壮志;也唱出了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种语言汇成的一个共同思想——爱我中华。
4/4拍,两段体结构。
歌曲吸收了我国西南少数民族的音乐素材创作而成。
其衬词(唱出)“咳啰咳啰……”就有鲜明的民族语言特色,并且具有舞蹈音乐的性质。
根据新课标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审美教育为核心,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放在首位,注重培养学生表现音乐、感受音乐的能力,所以我确立了一下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感受中国歌舞音乐的品种及其基本风格。
2、能力目标:能够用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爱我中华》3、情感目标:教育学生应团结友爱,热爱祖国大家庭,努力学习,将来把我们祖国建设的更美丽。
根据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在情绪情感方面表现活泼,开朗,热情的特点,本课是以歌唱为主的音乐课,重点在于体验、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爱国情感。
教学难点在于掌握附点、前十六、后十六等节奏型。
能用热情、欢快、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
我会采用启发教学和练习法来解决。
二、说学情初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理解能力和朗读、表演、歌唱、口头表达等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朗读、歌唱表演各个综合性的学生活动,面向全体学生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三、说教法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不是为了教,而是帮助学生学,教学就是要教给学生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在获得知识。
”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把课堂教学变成师生交流、合作、体验、创造、表现和享受美的过程;注重学生的发展,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空间;鼓励学生创造,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爱我中华》教案(精选15篇)

《爱我中华》教案(精选15篇)《爱我中华》篇1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理解歌词内容。
2、凭借歌词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情和爱国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体会歌词结尾点题、首位呼应、反复咏叹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通过歌词领悟民族之间和睦相处的美好感情,充分认识到我们的祖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整体,只有各民族兄弟姐妹相亲相爱,我们的祖国才会蒸蒸日上、兴旺发达。
一、歌曲导入:1、同学们,喜欢听歌吗?希望老师今天播放的歌曲你们也会喜欢,但在播放歌曲前,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会唱的同学请随着录音机一起唱,好吗?听!(教师播放歌曲《爱我中华》。
)2、你们知道歌曲的名字是什么吗?对了,《爱我中华》!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这首歌的歌词。
(教师板书课题)3、简介歌词作者、演唱者和写作背景。
4、学生交流搜集的各民族的资料。
(给予学生及时的评价)二、讲读课文:1、每个民族有每个民族的特色,五十六个民族的特色和风俗,我们就是说上三天三夜也不一定能说完,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课文——(教师范读课文)(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个人、同桌、小组等)读课文。
(要求:只要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3)学生读课文。
(指3——4名学生读后齐读)2、请同学们自由读歌词的第一部分:(1)你有什么发现或你读出了什么?a、比喻句b、情感表达:虽然五十六个民族各有特色,虽然五十六个民族语言存在差异,但是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的心声——爱我中华,是永远不会变的。
出示少数民族图片:(傣族、蒙古族、维吾尔族……)(2)学生朗读。
(学生自愿起来朗读后齐读)3、既然五十六个民族表达了一个意思——爱我中华,那都体现在哪里呢?请同学们默读歌词第二部分。
(1)组织交流:1)本文来自第1文秘网我读出了:体育健儿为了祖国的荣誉,在世界赛场上争金夺银。
a、师:你从哪句当中体会到的?生:从“爱我中华,健儿奋起步伐。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爱我中华》说课稿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爱我中华》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爱我中华》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激昂的旋律和饱满的情感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通过对这首歌曲的学习,学生可以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能力有所提高。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较好地接受新的音乐知识,也能够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但在音乐欣赏和理解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 说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爱我中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操,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精神风貌。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欣赏等环节,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3.知识与技能:学会演唱《爱我中华》,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理解歌曲的主题思想。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爱我中华》,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较高音区的演唱,以及情感的把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分组合作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音响设备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音乐资源,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一些关于祖国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回忆祖国的伟大历史,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操。
2.新课导入:介绍《爱我中华》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歌曲的主题思想。
3.学唱歌曲:先让学生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然后教唱歌曲,重点讲解歌曲中的较高音区的演唱技巧。
4.分组演唱: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分组演唱,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5.欣赏与讨论:让学生欣赏不同版本的《爱我中华》,引导学生讨论歌曲的优点和不足。
6.情感体验:让学生通过演唱、欣赏等环节,深入体验歌曲所表达的爱国情感。
《爱我中华》说课稿

《爱我中华》说课稿《爱我中华》说课稿《爱我中华》说课稿1 设计指导思想: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对我们中华民族有一个新的认识,对我们中华民族产生热爱之情,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习惯,从而增强学习音乐的兴趣爱好,为今后的音乐方面的开展打好根底。
设计特色:本科前后都是配乐朗读,开场时老师朗读,目的是感染学生,让学生体会老师对祖国的热爱,完毕时,全班朗读,目的是让学生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教材分析^p :教材安排这局部内容,旨在通过听、看、唱相交融,充分调动积极性使其在智能机构上得到全面开展,并通过各种感官同时活动,更有效的感受综合艺术美,激发学消费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学情分析^p :九年级学生学习压力较重,有自己的观点和主张,歌唱的积极性不高,不容易调动情绪。
但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可以在情绪上感染他们,可以通过语言,视频,音乐后托气氛,感受体会歌曲内涵。
教学年级:初中三年级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目的:1、通过民族大联欢的歌舞导入,学习歌曲《爱我中华》,让学生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中华民族的强盛,产生爱国之情。
2、学生通过听、看、动的方式,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3、能用热情、欢快、悦耳的声音演唱歌曲。
4、可以通过老师引导分析^p 理解歌曲构造。
5、理解我国的艺术歌曲与群众歌曲的根本特征。
教学重点:音准,前八后十六的节奏以及情绪表现的处理。
教学难点:学唱歌曲,用心体会音乐,用热情、欢快、悦耳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给大家展示一段非常精彩的歌舞表演〔选自于xxxx年春晚节目《幸福大家庭》片段〕,请同学们看完后,考虑几个问题:1、这段精彩歌舞让你感受到什么样的气氛?2、你看见了什么?3、歌舞中有哪些民族?4、老师用动情的声音,随着《爱我中华》的背景音乐,给学生有感情,有激情的朗读下文:五十六个民族,好似五十六枝绽放的花朵;五十六个民族,有五十六种不同的文化;五十六个民族,有五十六种不同的语言,但是,这五十六个民族都有一个共同的母亲,那就是——中华。
2018陕西宝鸡教师招聘面试备考:《爱我中华》说课稿

2018陕西宝鸡教师招聘面试备考:《爱我中华》说课稿《爱我中华》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上午(下午)好!(鞠躬)我是XX号考生。
今天我将与各位老师分享一下关于本节课的教学设想。
一、说教材首先,说说我对教材的理解。
《爱我中华》选自花城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爱我中华”中的一节唱歌课,歌曲欢快、充满激情,运用了附点与大切分等节奏,更加具有节奏感的表现歌曲的情绪,歌词通过对祖国56个民族的赞美,描述一个和谐、热闹的场面,表达人物团结友爱,对祖国强烈的爱国热情。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巩固附点与大切分节奏,并树立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说学情其次,我认为一名真正优秀的老师,不能仅限于知识,还要给予学生最大的帮助。
七年级的学生对音乐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大多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有好奇心强、好动、容易被具体的场景所感染的特点。
针对这一特点,我采用观看视频、图片,歌舞创编相结合的直观教学手段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要继续加强他们对音乐知识的了解,注重正确的价值观的培养,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
三、说教学目标通过我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学情的掌握情况,我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歌曲《爱我中华》,感受音乐的魅力,学生能够产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养成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积极生活态度。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与表现等方式,学生能够深刻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
【知识与技能】了解并掌握歌曲表达的情感与演唱方式,且能够充满激情、亲切愉快地完整演唱歌曲。
四、说教学重难点为了更好的达到本节课的目标要求,我整合了教材内容以及学情的分析,将本节课的重难点设计如下:【重点】学生能够充满激情、亲切愉快地完整演唱歌曲。
【难点】分析歌曲表达的情感,并熟悉歌曲的演唱方式。
五、说教法、学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堂课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分以下两点。
1.教法:自主探究法、讲授法、创设情境法。
2.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视听结合法。
六、说教学用具为了辅助课堂更好的展开,我采用以下的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七、说教学过程接下来,说说我的教学过程,也是本次说课的中心环节,总的设计思路分成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新课导入环节。
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爱我中华》说课稿

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爱我中华》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爱我中华》是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的一首歌曲,采用五线谱记谱。
这首歌是我国著名作曲家徐沛东为1997年香港回归而创作的,歌曲热情洋溢,旋律优美,歌词富有诗意,表达了中国人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祖国的伟大,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提高音乐审美和鉴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掌握了基本的乐理知识和唱歌技巧。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参与,乐于实践。
但同时,部分学生对五线谱的识谱能力仍需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
三. 说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爱我中华》,让学生热爱祖国,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2.过程与方法:学会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唱歌,提高音乐表现力;学会简单的中外音乐欣赏方法,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3.知识与技能:掌握《爱我中华》的曲谱,学会用五线谱演唱;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理解歌词的意义。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爱我中华》,掌握五线谱识谱能力。
2.教学难点:五线谱的识谱和唱名,歌曲中较高音区的演唱。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分组合作法、启发式教学法、对比教学法等。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钢琴、五线谱教材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爱我中华》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感。
2.讲解: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分析歌词的意义,引导学生理解歌曲表达的爱国情怀。
3.学习五线谱:教师示范五线谱的读法和唱名,学生跟随教师学习,掌握五线谱的基本知识。
4.学唱歌曲:教师带领学生逐句学唱歌曲,注意纠正发音和音准问题。
5.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6.展示:各组学生代表上台演唱,展示学习成果。
7.总结: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人教版音乐六下第四单元《爱我中华》说课稿

人教版音乐六下第四单元《爱我中华》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爱我中华》是人教版音乐六下第四单元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五声宫调式为基础,节奏明快,旋律优美。
歌曲的歌词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通过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在本节课中,学生将学习歌曲的演唱、欣赏和分析,从而提高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的表现手法和基本技巧有一定了解。
在学习本节课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演唱、欣赏和分析,进一步感受歌曲的美妙之处,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同时,学生应结合歌词内容,体会歌曲所传达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民族自豪感。
三. 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能熟练地演唱《爱我中华》,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文化内涵。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表现歌曲的韵律和情感。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爱我中华》,学生能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培养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唱《爱我中华》,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情感。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高音部分和节奏变化,以及如何把握歌曲的情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分组演唱、欣赏、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音乐素养。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歌曲、图片等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爱我中华》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教学: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歌曲的旋律、歌词,讲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文化内涵。
3.示范演唱:教师示范演唱歌曲,讲解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
4.分组演唱:学生分组演唱歌曲,教师巡回指导。
5.欣赏与分析:教师播放歌曲,学生欣赏并分析歌曲的节奏、旋律等特点。
6.练习与展示:学生进行演唱练习,展示学习成果。
7.总结与反思:教师总结课堂教学,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创作背景: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和文化内涵。
音乐爱我中华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音乐爱我中华教案一、教案背景音乐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的独特艺术表现方式。
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音乐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面临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本教案将以“音乐爱我中华”为主题,通过多种情境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中华民族音乐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中华音乐的历史和特点,培养学生对中华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2. 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合作完成音乐创作和表演任务。
4.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和鉴赏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探究中华音乐的历史和特点通过展示中华音乐的不同风格和乐器演奏,引导学生了解中华音乐的起源、发展和特点。
通过多媒体展示和互动讨论,让学生对中华音乐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2. 学习中华音乐的表演技巧根据学生的年级和能力,选择适合的中华音乐曲目,并分组进行学习和演练。
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奏姿势、音乐节奏和音调等基本技巧,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
3. 合作创作中华音乐作品将学生分为小组,要求每个小组合作创作一首中华音乐作品。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选择适合自己小组特点的乐器和乐曲风格,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创作和排练,最后进行音乐表演。
4. 音乐作品的欣赏和鉴赏通过聆听和观赏一些经典的中华音乐作品,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美感和情感表达。
帮助学生分析音乐作品的结构和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欣赏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通过播放中华音乐的片段,引起学生对中华音乐的兴趣,并组织学生谈谈自己对中华音乐的感受和认识。
2. 中华音乐的历史和特点探究:通过展示中华音乐的不同风格和乐器演奏,引导学生了解中华音乐的历史和特点。
3. 学习中华音乐的表演技巧:根据学生的年级和能力,选择适合的中华音乐曲目,并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和演练。
4. 合作创作中华音乐作品:将学生分为小组,要求每个小组合作创作一首中华音乐作品,并进行合作排练。
爱我中华说课稿

爱我中华说课稿一、教学理念:音乐课堂,音乐的存在是最本原的,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引导学生感受音乐,喜欢上音乐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重视学生的探究与小组合作,在音乐中培养学生良好审美态度,而这些都必须在平时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行思考渗透应用。
此外,本人认为教师的示范作用是多媒体、CD唱片所无法取代的作用。
教师的示范能给予学生最直接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积极性,本人力求组织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努力为学生享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提供机会。
我的基本策略是,以“音乐”为本,把“情”贯穿始终,尊重学生的独特的情感与创造体验,以鼓励为主,说学生能积极乐观的参与到音乐课堂活动中来。
二、教材分析:《爱我中华》这首歌曲因我国青年歌唱家宋祖英的深情演绎迅速传遍大江南北,为人们所熟知。
此曲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强烈时代感,以其独特的号召性。
激起了人们对祖国的无限深情及五十六个民族亲如一家的深厚情感。
歌曲为带主可口可乐和副歌并列的二部曲式结构,音域虽宽,但因其容易调动人的感情和情绪的特点,歌唱者情绪会较为激动,加上又是强拍位置因此高音会比较容易唱上去,难度不大。
三、教学目标:1、感受五十六个民族亲如一家的和谐气氛,了解部分民族的民俗风情及民间音乐。
2、学会演唱《爱我中华》,明确歌曲的力度变化。
自由讨论尝试不同的演出形式。
如:领唱、对唱等。
随音乐做律动尝试。
3、分组进行五十六个民族资料收集及课堂展示活动中,感受集体协作的力量。
四、教学难重点:歌曲《爱我中华》的学唱。
歌曲欢快自豪情绪在演唱中的体现、衬词部分民族特色的体现、“嘿罗”处的有弹性声音的形象启发获取。
五、教学方法分析: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在方法的选择上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重视师生互动及教师的示范作用,采取教师范唱学生拍击节奏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教唱歌曲的过程中,对于重难点的解决主要运用了对比法让学生在对比激疑的过程中,自主发现学习。
爱我中华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xxx,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爱我中华》。
我主要从设计理念、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这部分内容我只要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几方面进陈述。
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小学音乐教材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歌曲教学课。
它在本单元中起着总结全单元,甚至是整个小学阶段“五十六朵花”系列总结的作用。
它体现了《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弘扬民族音乐”的教育理念。
《爱我中华》是一首集我国南北地区较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歌舞音调创作而成的的歌曲。
四四拍。
全曲旋律流畅,变化丰富,有张有弛,一气呵成,营造了热情奔放的情绪。
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包括了我对学生音乐技能技巧的训练,能力的培养以及品德的教育。
①通过学习,使学生能用热情、自豪的情感演唱《爱我中华》,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和喜悦心情。
②从民族音乐出发,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民族生活,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热爱伟大祖国的情感。
说教学重难点基于音乐课程标准,结合本课,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能用热情、自豪的情感演唱《爱我中华》。
难点:使学生能掌握多变的节奏,及时呼吸,吐字清晰。
三、说教法学法根据本课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旋律美。
2、自主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知识抢答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我采用了以下的辅助教学方法:讨论法、评价法、自主学习法、聆听法、团结协作法等。
四、说教学过程:本课的教学过程是由导入新课、学习歌曲、歌表演、拓展延伸这四部分组成。
首先我用知识抢答导入新课,我利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演示,出示几张少数民族服饰的图片,请同学们分组抢答他们分别属于哪个少数民族?抢答时,我则相应分组计分,并对学生的回答给予鼓励和表扬。
初中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欣赏:爱我中华》获奖教案公开课优质课教案观摩课讲课精品教案

初中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欣赏:爱我中华》获奖教案公开课优质课教案观摩课讲课精品教案
【省级获奖教案】
1教学目标
1、通过音高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音阶的音高。
2、能够用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爱我中华》。
3、通过歌曲和欣赏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民族的团结是国家昌盛的前提,激发学生奋发向睥精神风貌。
4、把握歌曲的基本情绪,表达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理解“五十六个民族亲如一家”培养他们民族团结的思想。
2学情分析
经过语文知识和情感的积累,七年级学生已经能够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且对作品的感受力也逐渐达到与作者契合的程度。
我认为本班学生具有基础知识薄弱,学习习惯欠佳,课堂气氛不足,但与此同时,又具有兴趣爱好广泛,发散思维活跃,天真纯朴好学的特点
3重点难点
1、体验、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了解音乐风格。
2、基本音阶音高的把握。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新设计
一、音高教学
(一)、音的高低基本音、唱名简谱是用七个阿拉伯数字来标记的:1234567它代表了七个不同的音,这七个音叫作基本音,它们分别被唱成:do re mi fa soi la si ,我们称之为唱名。
范唱一遍,电子琴伴唱练习若干遍。
(二)高音,低音,中音为了表示比基本音更高或更低的音,则采用在基本音上面或下面加点的记法。
在基本音上面加点的叫高音,在基本音下面加点的叫低音,基本音叫中音。
六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简谱)《爱我中华(1)》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音乐说课稿(简谱)《爱我中华(1)》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爱我中华》这首歌是我国的一首经典民族歌曲,选自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材。
歌曲以五声音阶为基础,旋律简洁优美,歌词表达了对祖国深深的热爱和祝福。
整首歌曲洋溢着浓郁的的民族风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音乐有一定的认知和感受能力。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民族音乐还存在一定的陌生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感受和理解民族音乐的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爱我中华》,让学生激发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民族自豪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培养良好的音乐素养。
3.知识与技能:学会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演唱歌曲,理解歌曲的结构,感受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爱我中华》,理解歌曲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特殊音调和节奏,以及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分组合作教学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乐器、图谱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谈话方式引导学生谈论对祖国、家乡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聆听:播放《爱我中华》音频,让学生感受歌曲的美感,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民族特色。
3.学唱:分段教授歌曲,讲解歌曲的节奏、音调,指导学生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演唱。
4.练习:分组练习演唱,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提高学生的合唱效果。
5.展示:选取部分学生进行演唱展示,鼓励他们自信地表现自己。
6.拓展:讲解歌曲背后的故事,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民族音乐文化。
爱我中 华说课稿

爱我中华说课稿《爱我中华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爱我中华”。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爱我中华”这一主题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所选教材以生动的文字、精美的图片和丰富的案例,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以及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教材内容分为多个板块,包括历史沿革、文化传承、科技发展等方面,通过系统的编排,引导学生全面了解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和独特魅力。
同时,教材还设置了一些思考与探究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学情分析本次授课对象是具体年级的学生。
他们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国家和民族的认识逐渐加深,但还不够全面和深入。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然而,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深厚内涵,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启发。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喜欢探索新鲜事物,但在学习中也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理解不够透彻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伟大成就,掌握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文化传统和科技成果。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讨论、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脉络、重要文化传统以及现代科技成就。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内涵,将爱国情感转化为实际行动。
《爱我中华》说课稿

《爱我中华》说课稿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爱我中华》这个课,这是一首歌词,是我国著名的词作家乔羽、著名曲作家徐沛东在20世纪90年代初创作的,是为在广西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开幕式大型文艺表演而创作的主题曲,音乐采用壮族民间曲调并实行了发展。
这首歌表现了强烈的民族精神。
它持续鼓舞着中华儿女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的豪情壮志。
一、设计思路:力求以学生主体活动为中心,巧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尤其是听音乐、欣赏图片和背诵活动中,感悟诗歌中蕴藏的丰富的人文内涵。
因为这篇课文内容浅显易懂,根本不用教师过多的讲解分析,所以这节课教师以一个主持人的身份去引导,去点拨,让学生在说中训练语言,读中积累语言,实践中使用语言。
多为学生创设自主,开放质疑的空间,使全体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去。
二、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歌词,背诵课文。
2、读后交流朗读的感想,体会其中表达的强烈民族情、爱国情。
3、增强对祖国的热爱,激发学生从小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
三、教学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体会其中表达的强烈的民族情、爱国情。
2、体会“爱我中华”多次重复所表达的感情。
四、教学准备:歌曲《爱我中华》教学过程一、课前互动(一)你知道吗?A,我国国土面积有多少平方公里?(960万平方公里)B,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56个民族)(二)同学们知道自己是什么民族,你还知道那些民族?(三)、通过服饰理解下列少数民族:1、藏族2、回族3、满族4、蒙古族5、苗族6、壮族7、朝鲜族8、维吾尔族小结: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二、点明本单元主题1、板书单元主题:民族之花2、读了民族之花这几个字,你想到了什么?三、歌曲导入,整体感知同学们,我们知道了中华民族的土地上生活着56不同的民族。
他们相互尊重,情同手足,就像一个大家庭里的兄弟姐妹一样和睦相处。
于是我们都在高唱——爱我中华!(一)、激趣导入1.播放歌曲《爱我中华》2.提问:听完这首歌你是什么心情?这首歌给你什么感觉?这首歌的歌名是什么?是谁演唱的?作者是谁?是什么时候创作的?3.教师适时的补充介绍:(<爱我中华>是著名歌唱家宋祖英演唱的一首被广大民众传唱的歌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对教材有所了解,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才能了解学生真正的学习需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
《爱我中华》说课稿
(最新精品获奖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下午)好!(鞠躬)我是×号考生。
今天我将与各位老师分享一下关于本节课的教学设想。
一、说教材
首先,说说我对教材的理解。
《爱我中华》选自花城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爱我中华”中的一节唱歌课,歌曲欢快、充满激情,运用了附点与大切分等节奏,更加具有节奏感的表现歌曲的情绪,歌词通过对祖国56个民族的赞美,描述一个和谐、热闹的场面,表达人物团结友爱,对祖国强烈的爱国热情。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巩固附点与大切分节奏,并树立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说学情
其次,我认为一名真正优秀的老师,不能仅限于知识,还要给予学生最大的帮助。
七年级的学生对音乐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大多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有好奇心强、好动、容易被具体的场景所感染的特点。
针对这一特点,我采用观看视频、图片,歌舞创编相结合的直观教学手段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要继续加强他们对音乐知识的了解,注重正确的价值观的培养,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
三、说教学目标
通过我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学情的掌握情况,我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歌曲《爱我中华》,感受音乐的魅力,学生能够产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养成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积极生活态度。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与表现等方式,学生能够深刻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
【知识与技能】了解并掌握歌曲表达的情感与演唱方式,且能够充满激情、亲切愉快地完整演唱歌曲。
四、说教学重难点
为了更好的达到本节课的目标要求,我整合了教材内容以及学情的分析,将本节课的重难点设计如下:
【重点】学生能够充满激情、亲切愉快地完整演唱歌曲。
【难点】分析歌曲表达的情感,并熟悉歌曲的演唱方式。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堂课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分以下两点。
1.教法:自主探究法、讲授法、创设情境法。
2.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视听结合法。
六、说教学用具
为了辅助课堂更好的展开,我采用以下的教学用具:
钢琴、多媒体
七、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说说我的教学过程,也是本次说课的中心环节,总的设计思路分成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新课导入环节。
我采用的是音频导入,在这一环节我会首先播放歌曲《大中国》,提问学生:这首歌曲叙述的是什么故事?表达人物什么样的情感?
学生自由回答
之后我会总结:歌曲以“我们”为主语,赞扬着祖国的大好河山,预示着祖国人民团结、富强的情境。
表达人物对祖国的热爱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