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强和浮力难点突破讲课教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教案压强和浮力教案2

八年级物理教案压强和浮力教案2

八年级物理教案压强和浮力教案2教案一:压强和浮力一、教学目标:1.了解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了解浮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3.掌握浮力和物体浸没的关系;4.能够解决与压强和浮力相关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1.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浮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3.浮力和物体浸没的关系;4.相关习题。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新课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压强和浮力。

步骤二:讲解压强1.示意图教师通过示意图向学生解释什么是压强,并举例说明。

如:用靠刀切水果,使用铁锥刺破木板等。

2.压强的计算方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提出压强的计算方法:压强=力÷面积,并对此进行详细解释。

3.计算练习教师出示几道压强计算题目,引导学生进行计算练习。

步骤三:讲解浮力1.示意图教师通过示意图向学生解释什么是浮力,并举例说明。

如:物体浮在水中,气球浮在空中等。

2.浮力的计算方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提出浮力的计算方法:浮力=液体密度×物体体积×重力加速度,并对此进行详细解释。

3.浮力和物体浸没的关系教师向学生解释浮力和物体浸没的关系,并通过实验演示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步骤四:综合练习教师出示几道与压强和浮力相关的综合练习题目,引导学生进行解答,并对答案进行讲解和讨论。

四、板书设计:1.压强的计算方法:压强=力÷面积2.浮力的计算方法:浮力=液体密度×物体体积×重力加速度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压强和浮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能够解决与压强和浮力相关的问题。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实验演示和综合练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了知识点,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整个教学过程紧凑有序,学生参与度高,达到了教学目标。

压强和浮力教材分析教案

压强和浮力教材分析教案

压强和浮力教材分析教案第一章:压强的概念和计算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压强的定义和意义。

学会使用压强公式进行计算。

1.2 教学内容压强的定义:压力和面积的关系。

压强公式:P = F/A,其中P表示压强,F表示力,A表示受力面积。

1.3 教学方法通过实例引入压强的概念,让学生感受压强的存在。

使用图形和动画展示压强的计算过程。

1.4 教学活动讲解压强的定义和公式。

进行压强计算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知识点。

第二章:液体压强的特点和计算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

学会计算液体压强。

2.2 教学内容液体压强的特点: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液体压强公式:P = ρgh,其中P表示压强,ρ表示液体密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液体深度。

2.3 教学方法通过实验观察液体压强的特点。

使用图形和动画展示液体压强的计算过程。

2.4 教学活动讲解液体压强的特点和公式。

进行液体压强计算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知识点。

第三章:浮力的概念和计算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浮力的定义和意义。

学会使用浮力公式进行计算。

3.2 教学内容浮力的定义: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浮力公式:F = ρVg,其中F表示浮力,ρ表示液体密度,V表示物体体积,g 表示重力加速度。

3.3 教学方法通过实验观察浮力的现象。

使用图形和动画展示浮力的计算过程。

3.4 教学活动讲解浮力的定义和公式。

进行浮力计算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知识点。

第四章: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浮沉条件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阿基米德原理。

学会判断物体的浮沉条件。

4.2 教学内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

物体浮沉条件:当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等于物体的重力时,物体浮起来;当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物体的重力时,物体沉下去。

4.3 教学方法通过实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使用图形和动画展示物体浮沉条件的判断过程。

4.4 教学活动讲解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浮沉条件。

进行物体浮沉条件判断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知识点。

初中物理8压强和浮力教案说课讲解

初中物理8压强和浮力教案说课讲解

初中物理8压强和浮力教案压强和浮力一、教学目标1.理解压力的概念,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2.掌握压强的概念,知道压强的计算公式,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及其意义,会进行压强的简单计算;3.知道减小和增大压强的办法,并能对一些简单现象进行解释;4.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懂得物理知识不仅有趣,更是有用的;5. 知道液体压强的产生;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6.在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的基础上学会对液体压强的计算,并能利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7.知道连通器的应用;知道船闸是连通器的应用之一,知道船只通过船闸的简单过程;8.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会在实验中记录必要的数据,能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压强概念的形成;2.通过实验,认识液体压强的特点和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

难点:1.正确理解受力面积,应用知识解释简单的现象;2.液体压强的规律探索实验。

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3.压强公式P=F/S ,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1帕=1牛/米2,压力F单位是:牛;受力面积S单位是:米24.增大压强方法(1)S不变,F↑;(2)F不变,S↓;(3) 同时把F↑,S↓。

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5.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

6.液体压强特点(1)液体对容器底和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系。

7.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ρgh(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m³;g=9.8N/㎏;h是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米。

)8. 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得,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9.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八年级物理下册浮力与压强教学辅导教案(无答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浮力与压强教学辅导教案(无答案)沪科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阿基米德原理,并能够运用浮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 让学生理解液体压强的概念,掌握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液体压强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液体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难点: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液体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浮力和压强的本质。

2. 利用实验和观察,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浮力和压强的概念。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浮力实验器材(如石头、木块等),液体压强实验器材(如水、盐、高度计等)。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浮力现象,如船舶、救生圈等,引导学生思考浮力的概念。

2. 浮力的概念:讲解浮力的定义,让学生理解浮力是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3. 阿基米德原理:讲解阿基米德原理,让学生知道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有关。

4. 浮力实验:组织学生进行浮力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运用浮力知识解释实验结果。

5. 液体压强的概念:讲解液体压强的定义,让学生理解液体压强是液体对物体单位面积的压力。

6. 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讲解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计算液体压强。

7. 液体压强实验:组织学生进行液体压强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运用液体压强知识解释实验结果。

8.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浮力和压强的知识,让学生明确浮力与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有关。

9. 作业布置:布置有关浮力和压强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10.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成功与不足之处,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船舶设计、救生设备等。

浮力压强密度难点突破PPT课件(初中科学)

浮力压强密度难点突破PPT课件(初中科学)

⑴因为悬浮,所以F浮=G物=mg=0.27㎏×10N/㎏=2.7N
⑵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V排g, ρ液为水的密度,悬浮时V排= V
物= F浮/ ρ液g=2.7N÷1000kg/m3÷10N/kg=270cm3
⑶密度公式,物体本来的体积v=m/ρ=270g÷2.7g/cm3=100cm3, 所以,V空=270cm3-100cm3=170cm3
G物
轮船从江河驶入大海后,所受的浮力将 ______________。
F浮
潜水艇在水面下匀速下潜的过程中,受到 水的浮力_______, 水对它的压强
______(填” 增大, 不变或减少” )
Ⅰ先进行受力分析,可解决部分问题。
G物
Ⅱ.再使用阿基米德原理
质量为270克的铝球悬浮于水中,求(1)球受 到的浮力应是多少?(2)球的体积应是多少? (3)球中间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ρ铝 =2.7×103千克/米3 g=10牛/千克)
练习之气体密度
一只铜瓶内储有紧缩气 体,气体的密度为ρ, 若从瓶子放出一半质 量气体,则瓶内余下 气体的密度将( )
A.仍为ρ
B.变为ρ/2
C.变为2ρ
D.变为ρ/4
对铜瓶内气体进行紧 缩,体积变为本来的 1/2, 则瓶内气体的质 量和密度为多少( )
A.m,ρ B.m/2,ρ C.m/2,2ρ D.m,2ρ
有一块铁,体积为1立方厘米,这时它 的质量为7.8克,请问它的密度为多少?
如果是同种铁,它的体积变为2立方厘 米,请问这时的质量和密度分别为多少?
如果第一块铁被切去一半,质量、体 积和密度如何变化?
可见,对于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是成正比的。
Ⅱ.不同物质密度不同
相同质量的冰块、铁块、和铜块,请问谁 的体积大?(已知: ρ冰=0.9 g/m3 、ρ铁= 7.9 g/m3 、 ρ铜=8.9g/m3 )

压强与浮力》重难点解析

压强与浮力》重难点解析

《压强与浮力》重难点解析【复习重点与难点】重点:1、压强的概念单位和公式2、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及液体内部压强公式的应用及计算2、 大气压强的测定3、 什么是浮力4、 正确理解阿基米德原理5、 难点:1 、正确理解压力的概念与压强的区别联系2、深刻理解P=SF 和P=gh 的两个公式 3、理解并正确判断物体的沉浮,掌握沉浮的条件。

4、轮船、气球、飞艇、潜水艇的浮沉原理。

有了压力这一概念,为什么还要引入压强的概念呢?这是因为相同的压力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例如:同一块砖,平放在松软的砂地上,和将这块砖竖放在松软的砂地上,砂地上留下的压痕的深浅是不同的。

当这块砖平放时,压痕浅些,这块砖竖放时,压痕深。

由此可以看出,压力产生的效果不仅与压力的大小有关,还与两物体接触时的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压力产生的效果是由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两个因素决定的。

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大,则压力作用效果就大;单位面积上受的压力小,则压力作用效果就小。

仅用压力的概念就不能完全表示其作用效果了。

就需要引入一个新的概念来反映压力作用的效果,这就是“压强”。

我们把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4、如何正确认识液体压强公式P=gh ρ静止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是:①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②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③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④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液体内部的压强之所以有以上特点,是因为液体受到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正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因此在液体内部就存在着由于本身重力而引起的压强。

推理和实验都可得出,液体内部的压强公式为P=gh ρ。

⑴公式P=gh ρ的物理意义:P=gh ρ是液体的压强公式,由公式可知,液体内部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液体 深度有关,而与所取的面积、液体的体积、液体的总重无关。

⑵公式P=gh ρ的适用范围:这个公式只适用于计算静止液体的压强,不适用于计算固体的压强,尽管有时固体产生压强恰好也等于gh ρ,例如:将一密度均匀,高为h 的圆柱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受到的压强:P=gh Sgsh S gV S G S F ρρρ==== 但这只是一种特殊情况,不能由此认为固体对支持物产生压强都可以用P=gh ρ来计算。

初中二年级物理科目教案压强与浮力

初中二年级物理科目教案压强与浮力

初中二年级物理科目教案压强与浮力【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压强与浮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掌握相关公式。

2.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压强和浮力相关的问题。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物理科学的兴趣,积极参与实验和讨论。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压强与浮力的概念,掌握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投影仪、黑板、计算器、实验设备材料。

2. 实验准备:水桶、各种大小的物体、测压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和展示实物,引导学生思考:你们有没有观察到过物体在液体中浮起和沉没的现象?有没有想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2. 概念讲解(10分钟)通过投影仪展示相关图片,引出压强与浮力的定义和公式。

压强的定义为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力的大小,公式为P=F/A。

浮力的定义为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浮力,公式为F=ρVg,其中ρ为液体的密度,V为物体的体积,g为重力加速度。

3. 计算练习(15分钟)在黑板上给出几个计算压强和浮力的例子,请学生自主完成。

4. 实验探究(2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实验内容为测量不同物体在液体中浸没的深度和所受的压强。

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

5. 实验结果分析(15分钟)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为什么相同大小的物体在液体中浸没的深度不同?为什么物体在液体中浸没的深度与物体的密度有关?6. 引申拓展(10分钟)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提出如下问题:为什么潜水员能在水下呼吸?为什么潜水员在深海中能承受巨大的水压?要求学生自由发散思维,提出解释。

7. 小结概括(5分钟)让学生进行内容回顾和概括,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强化记忆。

8. 课堂讨论(1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提出压强和浮力相关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9.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的计算题作为作业,鼓励学生练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压强和浮力教材分析教案

压强和浮力教材分析教案

压强和浮力教材分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的关系。

2. 让学生掌握浮力的概念,理解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液体密度有关。

3. 培养学生运用压强和浮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压强的定义及其计算公式。

2. 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的关系。

3. 浮力的定义及其计算公式。

4.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液体密度有关。

5. 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大小影响因素;浮力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大小影响因素。

2. 教学难点:压强和浮力在实际应用中的计算和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并探究压强和浮力的概念及大小影响因素。

2.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压强和浮力的原理。

3. 结合实际案例,培养学生运用压强和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力学基础知识,为新课学习压强和浮力做铺垫。

2. 讲解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大小影响因素,结合实验演示进行讲解。

3. 讲解浮力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大小影响因素,结合实验演示进行讲解。

4. 分析实际应用案例,让学生运用压强和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有关压强和浮力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压强和浮力概念、计算公式及应用的掌握情况。

2. 注重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实验操作、问题探讨和实际应用中的表现,给予及时的指导和鼓励。

3. 结合课后访谈或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压强和浮力知识的兴趣和认识程度。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企业人士,进行专题讲座或实地考察,加深学生对压强和浮力知识的理解。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研究,深入探讨压强和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鼓励学生创新和实践。

3. 开展校园科普活动,如科普讲座、科普展览等,提高学生对压强和浮力知识的兴趣。

压强和浮力教材分析教案

压强和浮力教材分析教案

压强和浮力教材分析教案第一章:压强的概念及其测量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压强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使学生掌握压强的测量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压强的定义: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

压强的计算:压强= 受力/ 面积。

压强的测量工具:压强计、压力计。

压强的单位:帕斯卡(Pa)。

1.3 教学活动讲解压强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演示压强计和压力计的使用方法。

学生分组实验,测量不同物体的压强。

学生讨论如何应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4 教学评价学生能准确地计算压强。

学生能正确使用压强计和压力计。

学生能应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章:浮力原理及其应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浮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使学生掌握浮力的测量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浮力的概念: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浮力的计算:浮力= 排开的流体重量。

浮力的测量工具:浮力计。

浮力的单位:牛顿(N)。

2.3 教学活动讲解浮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演示浮力计的使用方法。

学生分组实验,测量不同物体的浮力。

学生讨论如何应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4 教学评价学生能准确地计算浮力。

学生能正确使用浮力计。

学生能应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章:压强和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压强和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运用压强和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压强和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自行车轮胎气压的调节、船只的载重等。

3.3 教学活动讲解压强和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学生分组讨论并找出其他压强和浮力的应用实例。

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调节自行车轮胎气压、模拟船只载重等。

3.4 教学评价学生能理解压强和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能运用压强和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章:压强和浮力的实验探究4.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压强和浮力的规律。

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方法研究物理现象的能力。

压强和浮力教材分析教案

压强和浮力教材分析教案

压强和浮力教材分析教案一、教材分析1.1 内容概述本节课主要通过分析压强和浮力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压强和浮力的大小计算方法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大小,浮力是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1.2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压强和浮力的概念,掌握压强和浮力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压强和浮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

二、学情分析2.1 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压力、重力等基本概念,对受力分析有一定的了解,这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2 学生认知特点学生在认知过程中善于从直观事物中获取信息,对于实验和观察有较高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实验和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3.1 教学重点(1)压强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浮力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3)压强和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2 教学难点(1)压强和浮力的计算方法。

(2)如何运用压强和浮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4.1 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压强和浮力的现象,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4.2 讲授法:教师讲解压强和浮力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其应用,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4.3 讨论法: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探讨压强和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压强和浮力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2 讲解新课教师讲解压强和浮力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其应用,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5.3 实验演示教师演示压强和浮力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现象,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5.4 课堂练习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6 布置作业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初中压强浮力教案模板

初中压强浮力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压强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

- 理解浮力的概念、产生原因以及阿基米德原理。

- 掌握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以及浮力大小的计算方法。

2. 技能目标:- 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压强。

-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 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压强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 浮力的概念、产生原因和阿基米德原理。

2. 教学难点:- 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

- 浮力大小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与压强和浮力有关的现象?例如,为什么船能浮在水面上?为什么飞机能在空中飞行?2. 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将学习压强与浮力,探究这些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二)新课讲授1. 压强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解释压强的概念,强调其定义和计算公式。

- 通过实例讲解压强的计算方法,如:如何计算液体的压强、如何计算固体的压强。

2. 浮力的概念、产生原因和阿基米德原理:- 解释浮力的概念,强调其产生原因和作用。

- 讲解阿基米德原理,说明其含义和计算方法。

- 通过实例讲解浮力的应用,如:为什么船能浮在水面上?为什么潜水艇能潜入水下?3. 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 分析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如: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等。

- 通过实验演示,验证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

4. 浮力大小的计算方法:- 讲解浮力大小的计算方法,如:如何计算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 通过实例讲解浮力大小的计算方法。

(三)实验探究1. 测量压强:- 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固体的压强。

- 利用液体压强计测量液体的压强。

2. 探究浮力:- 利用浮力计测量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 通过实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压强和浮力的相关知识。

压强和浮力教案讲义

压强和浮力教案讲义

压强和浮力教案讲义第一章:压强的概念与计算1.1 压强的定义解释压强的概念,理解压力和面积的关系强调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1.2 压强的计算介绍压强的计算公式:P = F/A,其中P表示压强,F表示力,A表示受力面积演示如何通过实例计算压强,并提供练习题第二章:大气压强2.1 大气压强的概念解释大气压强是由于大气层对物体表面的压力产生的介绍大气压强的计量单位,如帕斯卡(Pa)2.2 大气压强的测量介绍气压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提供实验操作步骤,让学生亲身体验测量大气压强第三章:浮力的概念与计算3.1 浮力的定义解释浮力是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强调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流体中的体积有关3.2 浮力的计算介绍浮力的计算公式:F_buoyancy = ρ_fluid g V,其中F_buoyancy表示浮力,ρ_fluid表示流体的密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V表示物体在流体中的体积演示如何通过实例计算浮力,并提供练习题第四章:阿基米德原理4.1 阿基米德原理的定义解释阿基米德原理是指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流体重量的原理强调阿基米德原理的重要性和应用广泛性4.2 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验证提供实验操作步骤,让学生亲身体验阿基米德原理分析实验结果,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正确性第五章:浮力应用实例5.1 船舶的浮力原理解释船舶能够浮在水面上是由于船舶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的原理介绍船舶设计和建造中如何考虑浮力因素5.2 救生圈和救生艇的浮力原理解释救生圈和救生艇能够浮在水面上是由于其特殊的形状和结构设计介绍救生圈和救生艇在救援行动中的重要性第六章:液体压强的特点6.1 液体压强的随深度增加而增大解释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的原因通过实验或图示演示液体压强的特点6.2 液体压强的计算介绍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考虑深度和液体密度提供液体压强的计算实例和练习题第七章:固体压强和形变7.1 固体压强和形变的关系解释固体在受到压力时会发生形变的原因介绍固体压强和形变的基本规律7.2 固体压强的计算介绍固体压强的计算方法,考虑力和受力面积提供固体压强的计算实例和练习题第八章:压强的应用实例8.1 轮胎和气压的应用解释轮胎中气压的作用和重要性介绍如何测量和调整轮胎的气压8.2 液压和帕斯卡原理解释液压系统中帕斯卡原理的应用介绍液压系统的原理和应用实例第九章:浮力在工程和科技中的应用9.1 船舶设计和浮力控制解释船舶设计中如何考虑浮力因素介绍船舶浮力控制的技术和设备9.2 潜艇的浮力和潜行原理解释潜艇如何通过控制浮力来实现潜行和浮出水面的原理介绍潜艇的浮力和潜行控制系统的运作第十章:压强和浮力的综合应用10.1 综合实例分析提供综合实例,分析压强和浮力在实际问题中的综合应用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和解决问题,加深对压强和浮力的理解10.2 实验探究和问题解决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究压强和浮力的关系提供问题解决练习题,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1. 压强和浮力的基本概念:理解压强和浮力的定义是学习后续章节的基础,需要重点关注学生对这些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

压强与浮力教案

压强与浮力教案

压强与浮力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理解压强与浮力的概念,掌握计算两者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相关的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 压强与浮力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2. 压强与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具:白板、标尺、水杯、砝码、小玻璃球等;2. 课件:相关的图片和示意图。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老师可以用一个生动的实例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例如,可以展示一个小玻璃球浮在水中的情景,并询问学生为什么小玻璃球会浮起来,引发学生的思考。

第二步:概念解释与示意图呈现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老师向学生解释浮力和压强的概念,并呈现相关的示意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1. 浮力的概念:当物体浸泡在液体中时,液体对物体上方面积相等的部分产生向上的作用力,称为浮力。

示意图:一杯水中浸泡一个物体,上方有一个箭头表示浮力的方向。

2. 压强的概念: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称为压强。

示意图:一个力作用在一个面上,面上有一些小方格,表示单位面积。

第三步:浮力的计算1. 引导学生思考浮力与物体的重量之间的关系。

提问:当浮力等于物体的重量时,物体会处于什么状态?回答:物体会悬浮在液体中,既不上浮也不下沉。

示意图:标注物体的重力向下,浮力向上。

2. 告诉学生浮力的计算方法:浮力等于液体对物体所受的压强乘以物体的表面积。

公式:F浮= ρ液体 × g × V物体其中,ρ液体代表液体的密度,g代表重力加速度,V物体代表物体的体积。

3. 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演示浮力的计算。

例如,将一个装满水的杯子上下移动,观察水的反方向运动,并让学生计算水对杯子底部的浮力大小。

第四步:压强的计算1. 引导学生思考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大小与物体的重量之间的关系。

提问:当物体的单位面积上的压力等于液体的压强时,物体会处于什么状态?回答:物体会处于平衡状态,既不上浮也不下沉。

示意图:标注物体的重力向下,液体的压强向上。

八年级物理下册浮力与压强教学辅导教案(无答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浮力与压强教学辅导教案(无答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浮力与压强教学辅导教案(无答案)沪科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阿基米德原理,能够计算物体的浮力。

2. 让学生理解液体压强的概念,掌握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2. 浮力的计算方法3. 液体压强的概念、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4. 浮力与液体压强的应用实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液体压强的概念、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浮力的计算方法、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浮力和液体压强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利用实验、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浮力和液体压强的原理。

3. 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验或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浮力和液体压强的概念。

2. 新课:讲解浮力和液体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

3. 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5. 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浮力和液体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2. 练习题:布置课后练习题,评估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分析、总结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浮力计、液体压强计、物体(如石头、木块等)、液体(如水、盐水等)。

2. 教学图片:浮力和液体压强的相关图片。

3. 教学课件:制作浮力和液体压强的课件,辅助讲解。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周:讲解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

2. 第2周:讲解浮力的计算方法,进行浮力实验。

3. 第3周:讲解液体压强的概念、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

4. 第4周:讲解浮力与液体压强的应用实例,进行液体压强实验。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压强和浮力教案讲义

压强和浮力教案讲义

压强和浮力教案讲义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压强的计算方法。

2. 让学生了解浮力的产生原因,掌握浮力的计算公式。

3. 培养学生运用压强和浮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压强的定义及计算公式2. 影响压强的因素3. 浮力的产生原因及计算公式4. 影响浮力的因素5. 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应用;浮力的产生原因、计算公式及应用。

2. 教学难点:压强和浮力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及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压强和浮力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压强和浮力的产生原因及应用。

3. 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实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讨论生活中的压力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压强的概念。

2. 讲解:讲解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及影响因素。

3. 实验:安排学生进行压强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巩固压强的概念。

4. 引入:通过讨论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浮力的概念。

5. 讲解:讲解浮力的产生原因、计算公式及影响因素。

6. 实验:安排学生进行浮力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巩固浮力的概念。

7. 应用: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运用压强和浮力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案附件:1. 压强实验:使用U型管、金属块等器材,观察金属块在U型管中产生的压强。

2. 浮力实验:使用浮力计、物体等器材,测量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通过课堂讲解、实验演示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压强和浮力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评价方法: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压强和浮力基本概念的理解。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运用压强和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制作包含压强和浮力概念、实验过程和应用实例的课件。

2. 实验器材:准备压强实验和浮力实验所需的器材,如U型管、金属块、浮力计、液体等。

压强浮力教案

压强浮力教案

压强浮力教案教案标题:压强浮力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压强和浮力的概念,并能够区分它们之间的关系。

2. 掌握计算压强和浮力的方法,并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3.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验证浮力的存在,并理解浮力对物体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理解压强和浮力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 实验观察和验证浮力的存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现象,引出浮力的概念,并与压强进行比较,引发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兴趣。

2. 讲解:介绍压强和浮力的概念及计算公式,引导学生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举例说明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实验: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测量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浮力,验证浮力的存在,并让学生通过实验数据计算浮力的大小。

4.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通过计算压强和浮力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浮力对于船只、潜水艇等物体的应用,并展示相关实例,拓展学生对于浮力的应用理解。

6.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压强和浮力的重要性及应用。

四、教学手段:1. 实验器材:水槽、不同重量的物体、测量工具等。

2. 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压强和浮力的概念及应用。

3.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评估:1.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包括实验设计、数据记录和分析等内容。

2. 练习成绩:通过练习题的成绩评定学生对于压强和浮力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深入理解压强和浮力的概念,并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同时,通过实验的设计和实施,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压强和浮力教案讲义

压强和浮力教案讲义

压强和浮力教案讲义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压强的计算方法。

2. 让学生理解浮力的产生原因,掌握浮力的计算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压强的定义及计算公式2. 影响压强的因素3. 浮力的产生原因及计算公式4. 影响浮力的因素5. 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压强的计算方法,浮力的计算方法,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2. 难点:影响压强和浮力的因素,浮力产生的原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并探究压强和浮力的相关问题。

2.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压强和浮力的现象。

3. 利用生活实例,让学生理解压强和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压强和浮力的概念。

2. 讲解:讲解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及影响因素。

3. 实验演示:演示压强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压强的现象。

4. 讲解:讲解浮力的产生原因、计算公式及影响因素。

5. 实验演示:演示浮力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浮力的现象。

6. 应用实例:介绍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7.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压强和浮力的问题,让学生课后思考。

8.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9.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压强和浮力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10.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课堂问答、作业批改、实验报告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2. 重点关注学生对压强和浮力概念的理解,以及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压强和浮力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工程设计、环境保护等。

2. 鼓励学生进行小发明、小制作等创新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八、教学资源:1. 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 实验器材:压强计、浮力计、液体等。

3. 网络资源:相关教学视频、动画、案例等。

压强和浮力教材分析教案

压强和浮力教材分析教案

压强和浮力教材分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压强的计算方法。

2. 让学生了解浮力的产生原因,掌握阿基米德原理。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压强的定义及计算公式2. 影响压强的因素3. 浮力的产生原因及阿基米德原理4. 浮力的计算公式及应用5. 物体的沉浮条件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应用;浮力的产生原因、计算方法及应用。

2. 难点:压强和浮力的综合应用,物体的沉浮条件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并探索压强和浮力的原理。

2.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压强和浮力的现象。

3. 运用案例分析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对压强和浮力的好奇心。

2. 理论讲解:介绍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影响因素;讲解浮力的产生原因、阿基米德原理及计算公式。

3. 实验演示:进行压强和浮力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原理。

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运用压强和浮力的知识解决。

5.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这五个章节的教学内容旨在让学生掌握压强和浮力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及应用,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教学拓展1. 让学生了解压强和浮力在工程应用中的重要性,如船舶设计、建筑结构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压强和浮力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如医学、环保等。

七、课程思政1.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品质。

2. 教育学生珍惜资源,关爱环境。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巩固所学知识。

3.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动手操作能力。

掌握压强和浮力苏科版八年级下教案详解

掌握压强和浮力苏科版八年级下教案详解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便利,但是一些基础的物理知识仍然是我们不能忽视的。

特别是在探究各种实际问题时,理解和掌握压强和浮力等物理概念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对苏科版八年级下学期的《掌握压强和浮力》教案进行详细的解析,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一、教学目标1. 了解压强和浮力的概念和相关公式。

2. 理解压强和浮力对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分析解决的重要性。

3. 发展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增强学生动手实践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压强的定义和其中涉及的物理量。

2. 浮力的定义和由什么决定。

3. 压力随深度的变化规律和表达式。

三、教学难点1. 掌握压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运用压力和浮力的概念。

四、课堂教学1. 导入教师应该让学生通过观看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引导他们发现压强和浮力对于物体运动的影响。

例如,当我们在水中游泳时,感受到的水的阻力,船在水面浮起来的原因等。

2. 理论表达接着,教师应该通过图像、公式、实验等方式向学生介绍压强和浮力的概念。

特别要让学生知道压强是力在垂直于物体表面上的单位面积上的分布,并由此计算出压力的大小。

介绍浮力的定义,它产生作用的原理以及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3. 实际应用针对具体问题,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如何从各种角度来研究和解决问题。

例如,当我们需要计算一个比较重的物体在狭窄的地面上的压强时,我们可以利用一个平衡点来解决问题。

而当我们需要计算在水中浸泡的物体的浮力时,又需要根据已知条件推导出物体的体积和密度。

4. 知识总结教师应该通过一些案例的演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并在知识总结环节对本次课程所学知识进行归纳。

五、教学评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一些教学评估工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例如,可以采用作业考试、小组讨论或口头答辩的方式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实验操作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压强和浮力的概念,本教案提供了一些实验操作方案供教师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强和浮力难点突破
一、关于压强的计算:
1、压强的定义式:S
F p =。

当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时,F=G=mg (g=9.8N/kg ≈10N/kg ),则公式变为:
)/10/8.9(kg N kg N g S
mg S G S F p ≈====
2、液体的压强: )gh p 10N/kg 9.8N/kg (g ===深
液液ρ
3、大气压强: P 0=1.01×105Pa ≈1×105Pa=760mmHg=10.3mH 2O
二、关于固体压强、压力和液体压强、压力的计算:
1、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
处理时: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
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F=G 容+G 液),
后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 P= F/S )。

即有:(对固体:先压力后压强)
2、计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问题:
一般方法:㈠首先确定压强:P 液=ρ液gh 深; ㈡其次确定压力:F=P 液S 。

即有:(对液体:先压强后压力)。

对固体:先压力后压强; 对液体:先压强后压力。

三、物体的浮沉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1) F 浮 < G (ρ液<ρ物) 下沉;
(2) F 浮 = G (ρ液 ≥ρ物) 悬浮或漂浮;
(3) F 浮 > G (ρ液 >ρ物) 上浮。

四、漂浮问题“四规律”:(历年中考频率较高)
规律一: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的重力;
规律二: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所受浮力相同;
规律三: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
规律四: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

图 5
五、计算浮力方法:
①称量法:F 浮= G 气-G 液(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
②压力差法:F 浮= F 向上 - F 向下(用浮力产生的原因求浮力);
③平衡法:F 浮=G 物 (物体处于漂浮或悬浮时,利用二力平衡求浮力) ;
④原理法:F 浮=G 排 或F 浮=ρ液V 排g (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知道物体排开液体的质
量或体积时常用)。

2010中考物理分类汇编——浮力部分
(苏州)10、某种材料制成的空心球漂浮在甲液体的液面上,但沉于乙液体中。

利用这个信息可得( )
A .该材料的密度一定小于甲液体的密度
B .该材料的密度一定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C .该材料的密度一定等于甲液体的密度
D .该材料的密度一定等于乙液体的密度 (盐城)10.如图所示,在一只不计重力和厚度的塑料袋中装入大半袋水,
用弹簧测力计钩住并将其慢慢浸入水中,直至塑料袋中的水面与容器中的
水面相平。

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
A .逐渐减小到零
B .先减小后增大
C .始终保持不变
D .逐渐增大
(咸宁)9.取一片金属箔做成中空的桶,它可以漂浮在盛有水的烧杯中。

如果将此金属箔揉成团,它会沉入水底。

比较上述两种情况,则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
A .金属箔漂浮时受到的重力比它沉底时受到的重力小
B .金属箔漂浮时受到的浮力比它沉底时受到的浮力大
C .金属箔沉底时排开水的体积比它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大
D .金属箔沉底时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
(德州)7.目前,制造中国自己航母的呼声越来越高,如图5
所示是某位网友提供的中国航母的设想图。

一艘航母的舰载机飞
离航母后,则有( ) A .航母将上浮,所受浮力减小
B .航母将下沉,所受浮力增大
C .航母将下沉,所受浮力减小
D .航母始终漂浮,所受浮力不变
(烟台)27.在探究“浮力大小等于什么”的实验中,小明同
学的一次操作过程如图17所示。

(1)测出铁块所受到的重力G 铁
(2)将水倒入溢水杯中
(3)把铁块浸入溢水杯中,读出测力计示数F
(4)测出小桶和被排开水的总重G
(5)记录分析数据,归纳总结实验结论,整理器材。

分析评估小明的实验,指出存在的问题并修正。

第10题图
(兰州)29.(6分)某同学在“探究浮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系”时,做了图19所示的实验。

(1)请将表格内容填写完整。

(2)由实验数据可以得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_______________有关系。

次数 1 2 3 4
G/N 3.65 3.60 3.50
F/N 0
图19
(3)实验中他采用了_____________的研究方法。

(苏州)16.体积为100cm3的实心铁球浸没在水中,铁球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__N,浮力的方向是__________。

(g取10N/kg)
(南昌)18、“远征号”潜水艇在东海执行完任务后返回到长江某基地,请在图13中画出潜水艇加速上浮过程中所受重力和浮力的示意图。

图13
18.今年6月4日,中央电视台对我市焦山“瘗鹤铭”疑似残石的第
四次打捞进行了报道,激起了小韦同学对浮力知识进一步探究的兴
趣。

他用弹簧测力计、烧杯进行了探究,其主要过程和测得的数据如
图所示。

把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从金属块接触水面到
刚好全部浸没,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________,金属块全部浸没后,
所受的浮力是________N, 金属块浸没后随深度增加, 所受水的压强
变________。

(湛江)20.先在溢水杯中装满水(水面与溢水口齐平),水深
为10cm,水的质量为5kg,再放入一块重3N的木块,溢出的水全
部用小烧杯接住(如图所示)。

则水溢出后溢水杯底受到水的压强是
________Pa,小烧杯中水的重力等于________N。

(g取10N/kg)
(盐城)22.(9分)一根木头重为1600N,体积为0.2m3,漂浮在水面上,g取10N/kg。

求:
(1)木头的质量;
(2)木头的密度;
(3)木头受到的浮力。

(莱芜)22.(4分)在探究有关浮力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小明做了这样一个小实验:在水桶中装多半桶水,
用手把空的饮料罐按入水中,体会饮料罐所受浮力及其变化,同时观
察水面高度的变化。

依据这个小实验,对“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
关?”这一问题,你做出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

(2)为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需要比较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

(3)下图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一个实验过程图,通过图中_____________两个步骤测出了浮力(选填代号即可)。

(4)小明同学利用上面实验中的器材和木块,
进一步探究了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所受浮力的
大小是否遵循阿基米德原理。

但实验过程中有
一个步骤与上图不同,这个步骤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代号即可)。

(泰安)22.右图所示的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青岛“奥帆赛监测浮标”,
它是我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自主研制的,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浮标质量达2×103kg,漂浮在海面,可测量风速、风向、气温、海流
等数据,准确地提供海洋、气象、水文信息,确保了奥帆赛的顺利进
行。

那么,浮标受到的浮力是多少N?它排开海水的体积是多少m3?
(ρ海水取1.03×103kg/m3,g取10N/kg,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威海)30.小明同学注意到新闻节目中经常报道国际原油价格涨至多少美元一桶,又报道我国进口原油价格每吨提高多少元。

他想知道原油的单位“桶”和质量常用单位“吨”之间有什么关系。

经过努力,小明设法获得“胜利原油”样品若干,并将密度为0.6×103kg/m3.体积为200cm3的立方体木块放入原油中,木块漂浮在油面上,经测量木块有1/3的体积露出油面(g=10N/kg)。

求:(1)木块受到的浮力。

(2)原油的密度。

(3)若每桶原油的体积为1/6m3,1吨原油等于多少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