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糖尿病的眼部并发症
重视糖尿病眼部并发症
重视糖尿病眼部并发症作者:郑登易来源:《家庭医学》2020年第11期资料显示,糖尿病发病10年后,几乎所有患者均伴有眼部并发症,且随病程延长而逐渐加重,甚至继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及失明。
糖尿病眼部并发症可发生在眼睛的各个部位。
结膜主要表现为静脉迂曲扩张、毛细血管呈螺旋状、深红色小点状微血管瘤等。
常伴有红细胞聚集,多发生在睑裂区,易误诊为球结膜下出血。
角膜主要表现为角膜知覺减退,易发生神经营养性角膜溃疡、内眼手术后角膜内皮失代偿及角膜上皮病变。
可先于视网膜病变发生,且与血糖水平和糖尿病的病程有关。
虹膜虹膜红变,尤其瞳孔缘及前房可见新生血管。
虹膜红变与组织缺氧有关,常提示眼底新生血管,可伴有虹膜睫状体炎,继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较为困难。
晶状体高血糖引起房水渗透压降低,房水渗入晶状体,晶状体变凸发生近视;相反,血糖降低时形成相对远视。
血糖升高使晶状体营养及代谢障碍,发生浑浊,并发白内障后囊下浑浊常见。
治疗主要是行白内障手术,但手术后易发生感染等并发症。
术前应将患者血糖控制在8.3毫摩尔每升以下。
眼部神经糖尿病性自主神经病变可致瞳孔对光反射迟钝,散瞳困难。
眼外肌麻痹常突然发生,瞳孔相对性传入功能正常。
血糖控制后,可在半年左右缓解。
视神经变淡甚至萎缩,表现为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为增生性和非增生性视网膜病变。
轻度非增生性视网膜病变,由于血管通透性增加,出现微动脉瘤。
患者可每年行彩色眼底照相随访观察。
中度非增生性视网膜病变的患者,每半年行1次彩色眼底照相,观察病情。
轻、中度的非增生性视网膜病变患者,需行降血糖、降血压、调脂等治疗;若存在视力下降等情况,可行黄斑OCT检查,以排除黄斑水肿。
适当使用羟苯磺酸钙等药物改善微循环,增加视网膜的血流量;伴有高甘油三酯血症者,可服用非诺贝特等具有减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调脂药物。
重度非增生性视网膜病变需要立即干预,建议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
每3个月复查彩色眼底照相,必要时结合荧光血管造影及黄斑OCT检查。
糖病人如何预防眼部并发症
糖病人如何预防眼部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如何预防眼部并发症》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可能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其中眼部并发症是较为常见且严重的一类。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预防眼部并发症至关重要,这不仅能保护视力,还能提高生活质量。
首先,严格控制血糖是预防眼部并发症的关键。
糖尿病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使用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并定期监测血糖。
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要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避免高糖、高脂肪和高盐的食物,如糖果、油炸食品和腌制食品。
同时,适量的运动也有助于控制血糖,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至少进行 150 分钟。
定期进行眼部检查是必不可少的。
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眼部检查,包括视力检查、眼压测量、散瞳后的眼底检查等。
如果已经出现了眼部病变,检查的频率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增加。
通过早期检查,可以及时发现眼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延缓病情的进展。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预防眼部并发症也非常重要。
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的恢复和代谢调节,每天应保证 7 8 小时的睡眠时间。
戒烟限酒,吸烟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加重眼部微血管的病变,饮酒也可能影响血糖的控制。
此外,注意眼部的清洁和卫生,避免用手揉眼睛,防止感染。
控制血压和血脂也不能忽视。
高血压和高血脂会增加眼部血管的负担,加速眼部并发症的发生。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测量血压和血脂,如有异常,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通过饮食调整、运动和药物等方式将血压和血脂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预防眼部并发症还需要注意用眼卫生。
避免长时间连续用眼,尤其是使用电子设备,每隔一段时间应休息片刻,远眺或闭目养神。
在阅读和写作时,保持正确的姿势和合适的光线,避免在光线过强或过弱的环境中用眼。
糖尿病患者还要注意避免眼部受伤。
在进行可能对眼睛造成伤害的活动时,如木工、电焊等,应佩戴防护眼镜。
糖尿病会导致眼睛失明,视力模糊是前期征兆!
糖尿病会导致眼睛失明,视力模糊是前期征兆!目前,糖尿病眼病已成为成年人第一位的致盲原因,糖尿病眼部并发症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会严重损害视力健康。
专家提醒,有效控制血糖,及早、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可以有效预防、延缓糖尿病导致的视力损害。
常见的几类糖尿病眼病糖尿病对眼部的影响主要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白内障、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及眼球运动麻痹。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眼病中最常见的一种表现,且对视力的威胁最大。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但此时检查眼底可能看到视网膜微血管瘤、出血、渗出等。
以后,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病变的加重,逐渐出现视力下降,甚或视力骤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导致的盲属于“难治盲”,一旦发生中度以上视力损伤,或者病变进入晚期,即使再通过手术治疗视力预后也很差。
但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导致的盲仍属于“可避免盲”,早期采用合理及时的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展,减少或延缓盲和严重视力损伤的发生。
糖尿病性白内障又称代谢性白内障、并发性白内障,病因与晶状体的代谢有关,症状与老年性白内障相似。
其在糖尿病群体中的发病率较高,多见于青少年糖尿病病人,且多为双眼发病,可能于数天、数周或数月内发展为完全混浊。
糖尿病性青光眼多属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常发生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晚期,视网膜的缺血改变导致虹膜新生血管形成,继而引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糖尿病眼病的“信号”糖尿病眼病是有“信号”的,比如视力减退、视物不清,特别是夜间视力下降明显;看东西出现重影、有闪光感;眼前有点、片状发黑的物体漂浮;近视程度加重、老花眼的暂时性缓解等,这些都是常见的糖尿病眼病的症状。
此外,上睑下垂、眼球运动障碍,眼涨、眼疼,视野缺损等也是糖尿病眼病的可能症状。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建议尽早到眼科就诊。
远离糖眼只需5招1.注意饮食调节:尽量少食脂肪类、糖类食物,多食蔬菜、水果,常吃瘦肉、鱼类、蛋类、乳类和大豆制品来补充蛋白质。
糖尿病的危害就是血糖高大错特错这5大危害最后一条最严重
糖尿病的危害就是血糖高大错特错这5大危害最后一条最严重糖尿病的危害:血糖高带来的5大危害,最后一条最为严重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已经成为全球面临的一大健康难题。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饮食结构的调整,糖尿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加。
而血糖的长期高水平,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危害也是不容忽视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糖尿病血糖高引发的五大危害,其中的最后一条危害更是最为严重。
危害一: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长期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会导致血管损伤、斑块形成和动脉硬化等情况。
这些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增加了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心脑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包括心肌梗死、中风等。
危害二:眼部并发症加剧高血糖会对眼睛产生严重的影响,进而增加了失明的风险。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白内障和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等眼部并发症,常使病人的视力下降,甚至导致全盲。
这些并发症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和心理负担。
危害三:肾脏病变进展高血糖对肾脏造成的损害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病的重要原因。
糖尿病肾病的早期症状很轻微,但随着病情的进展,肾功能逐渐受损,患者可能需要进行透析或肾移植等治疗。
危害四:神经系统病变长期的高血糖会损害患者的神经系统,造成糖尿病神经病变。
这表现为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和自主神经病变。
前者主要出现在四肢躯体上,引起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后者主要影响内脏器官的功能,导致消化、排尿、心血管等系统的异常。
危害五:足部病变甚至截肢糖尿病患者常常伴随着足部病变,主要是由于神经和血管的受损,以及感染等因素引起的。
足部病变的严重程度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轻者可能仅表现为干燥、脱屑、痒等,重者甚至可能发生溃疡、坏疽、感染,甚至需要截肢。
在这五大危害中,最为严重的当属第五条,即足部病变导致的截肢。
由于长期高血糖引发的神经和血管损伤,足部往往不能得到有效的供血和感觉,容易出现伤口无法愈合、感染严重等情况。
糖尿病动眼神经麻痹诊断标准(3篇)
第1篇一、引言糖尿病动眼神经麻痹(Diabetic Ophthalmoplegia,简称DOC)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动眼神经麻痹引起的眼外肌运动障碍。
DOC的诊断对于早期治疗和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糖尿病动眼神经麻痹的诊断标准,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二、诊断依据1. 病史采集(1)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糖尿病病程及血糖控制情况。
(2)询问患者是否有眼部不适、视力下降、复视等症状。
(3)了解患者是否有家族遗传病史、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等。
2. 体格检查(1)全面检查神经系统,重点检查动眼神经支配的眼外肌运动功能。
(2)观察瞳孔大小、形状、对光反应等。
(3)检查眼位、眼球运动、视野等。
3. 辅助检查(1)血糖检测:了解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动眼神经麻痹。
(2)眼电生理检查:包括眼电电图(EOG)、视网膜电图(ERG)、视野检查等,以排除其他眼病引起的神经麻痹。
(3)影像学检查:如MRI、CT等,以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动眼神经麻痹。
三、诊断标准1. 病史及临床表现(1)患者有糖尿病病史,血糖控制不佳。
(2)出现动眼神经麻痹症状,如眼球运动障碍、复视、视力下降等。
2. 体格检查(1)动眼神经支配的眼外肌运动障碍,如上睑下垂、眼球运动受限等。
(2)瞳孔大小、形状、对光反应异常。
3. 辅助检查(1)血糖控制不佳。
(2)眼电生理检查结果异常。
(3)影像学检查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动眼神经麻痹。
四、诊断分级1. 临床疑似DOC:具备病史及临床表现,但辅助检查结果不明确。
2. DOC确诊:具备病史、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可确诊为DOC。
3. DOC排除:具备病史及临床表现,但辅助检查排除DOC。
五、诊断注意事项1. 注意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动眼神经麻痹,如感染、肿瘤、外伤等。
2. 重视血糖控制,良好的血糖控制有助于DOC的恢复。
3. 及时进行辅助检查,以明确诊断。
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临床分析
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临床分析1 引言1.1 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背景介绍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主要表现为眼肌运动障碍,影响患者的视力和生活质量。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的患病人数也不断增加,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策略,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提高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的防治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1.3 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表明,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的发病与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水平、血脂异常、高血压等因素密切相关。
目前,关于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的诊断和治疗已取得一定进展,但仍有部分患者治疗效果不佳,因此,进一步研究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优化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2 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的病因与发病机制2.1 糖尿病的病因及并发症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障碍导致的高血糖代谢性疾病。
其病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方式等。
糖尿病的并发症多样,主要包括微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神经病变等。
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主要是由于糖尿病引起的神经病变所导致。
高血糖状态可造成神经组织的氧化应激损伤,引起神经纤维的结构和功能异常。
2.2 动眼神经麻痹的发病机制动眼神经麻痹是指由于动眼神经受损,导致眼肌运动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
其发病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神经炎症反应:高血糖状态可激活神经炎症反应,导致神经组织损伤。
2.微血管病变:糖尿病可引起神经组织的微血管病变,影响神经纤维的营养供应。
3.神经纤维变性:长期高血糖可导致神经纤维的结构和功能异常,进而引发动眼神经麻痹。
2.3 糖尿病与动眼神经麻痹的关系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是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一种表现形式。
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高血糖状态,神经组织易受到氧化应激损伤,导致神经纤维病变。
动眼神经作为脑神经的一部分,也容易受到损伤。
视力突然模糊不清 警惕糖尿病引起眼部病变
视力突然模糊不清警惕糖尿病引起眼部病变
*导读:糖尿病会影响患者眼底的微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导致视网膜病变,这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眼部异常。
建议患者一旦发现症状,就应该立刻就医,别延误治疗。
……
老年人若突然发现近视或远视,出现视物不清、上眼睑下垂、眼睑常生疖肿、眼红、眼痛等症状,千万别以为仅是眼病或正常的衰老现象,而忽视糖尿病眼底病变的血糖查诊。
因衰老所致的远视、视物不清等,是缓慢发生的,不像糖尿病并发症状那样来得突然。
眼底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4大慢性并发症之一。
有些老年人开始患糖尿病,可无症状或症状轻微,但兼有病或并发症却非常严重,且有时先于糖尿病症状出现,或者以主要症状出现,从而将糖尿病本身的症状掩盖起来。
这是因为患者自身胰岛素分泌功能下降,导致体内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使全身新陈代谢功能失调。
眼睛是一个十分精密而敏感的器官,眼底的微小血管变脆、硬化、管壁增厚、管腔变窄等异常改变,都足以造成程度不同的眼底出血,引发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为此,专家提醒已患糖尿病多年的老年朋友们,即使采取了严格的饮食和药物治疗,也不要忘记经常检查眼底有无病变,一旦发现有出血征兆,应早行激光治疗,以便封闭眼底出血部位,
保护视力。
患者要积极关注血糖、血压、血脂、血液黏滞度等血液流变学指标,还可注意颈部、脑部及眼部血管有无斑块、狭窄、流速异常等。
糖尿病引发的视网膜病变健康讲座
糖尿病引发的视网膜病变健康讲座
简介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如果不及时控制,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其中视网膜病变是其中之一。
本次健康讲座将重点介绍糖尿病引发的视网膜病变的相关知识,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预防这一并发症。
糖尿病和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1. 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水平会损伤眼部血管,进而导致视网膜病变的发生。
2. 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眼部并发症之一,严重时可导致失明。
3. 糖尿病患者的眼部检查和定期随访非常重要,以及时发现和治疗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病变的症状和分类
1. 视网膜病变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视力模糊、视觉失真等症状。
2. 视网膜病变根据严重程度可分为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和增殖性视网膜病变。
预防和治疗视网膜病变的方法
1. 糖尿病患者应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控制血糖水平是预防视网膜病变的关键。
2. 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包括眼底检查和眼压测量,以及早期发现和治疗视网膜病变。
3. 糖尿病患者应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如使用眼药水、注射抗血管生成药物等。
4. 健康生活方式也对预防视网膜病变有帮助,包括均衡饮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等。
结语
糖尿病引发的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但通过良好的血糖控制、定期眼部检查和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我们可以预防和治疗这一并发症,保护我们的视力健康。
如果您是糖尿病患者,请务必重视视网膜病变的预防和治疗,同时与医生积极合作,共同维护您的健康。
糖尿病眼部并发症的症状
糖尿病眼部并发症的症状
糖尿病是个进展性疾病,对身体的健康有不良作用。
眼睛的变化能显示全身疾病,特别容易引起病理生理学的损害,经常出现在糖尿病中。
眼科医生告大家:糖尿病有关的5种主要的眼睛并发症有白内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中央静脉闭塞、视网膜中央动脉闭塞和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糖尿病眼部并发症症状有三方面:
1.视力障碍,视力突然或逐渐视力下降,看远(近视眼)或看近(远视或老视眼)看不清楚,视物变形(黄斑疾病)、变小、变色、夜盲、复视、视野缩小,眼前固定或飘动的黑影等。
2.感觉异常,如眼部刺痛、胀痛、痒、异物感、畏光等。
眼部刺激症状为眼疼、眼红(非眼部刺激症)及畏光流泪、眼睑痉挛,常见角膜炎症、外伤、急性虹膜炎或急性虹膜睫状体炎、青光眼等。
3.外观异常,如充血、出血、分泌物、肿胀、新生物等。
人口的老龄化,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糖尿病的病程逐渐延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加。
因此,糖尿病患者万万不可忽视眼部病变。
糖尿病的眼部并发症主要有角膜炎、虹睫炎、白内障、青光眼、眼外肌麻痹、屈光异常及视网膜视神经病变等。
其中,最常见、危害最大的是糖尿病性白内障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
尿病性白内障的临床特点为白内障进展迅速,可于数日内完全成熟,血糖控制不佳时尤为常见。
以上是关于糖尿病眼部并发症的症状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邯郸爱眼医院在张院长的带领下,已经成为冀南地区规模最大、设备最好、公益最多的民营非营利医院,为冀南地区的百姓带来的真正的福音。
如果还有疑问,请点下面的在线专家进行咨询,即可得到专家答复。
糖尿病眼部并发症ppt课件
重度NPDR
黄斑水肿
PDR
PDR
PDR
PDR
棉絮斑
视 网 膜 光 凝 术 后
国际临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分级标准
病变严重程度
无明显视网膜病变 轻度NPDR 中度NPDR 重度NPDR
散瞳后眼底所见
无异常 仅有微血管瘤 轻度~重度NPDR之间 以下各项中任一项 四个象限中任一个象限有20个以上视网膜内出血点 两个以上象限中有明确的静脉串珠样改变 一个以上象限中出现明确的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 此外,无增生性视网膜病变的体征 具有下列各项中一项或多项 新生血管形成 玻璃体、视网膜前出血
糖尿病眼部并发症
糖 尿 病 性 视 网 膜 病 变 (diabetic retinopathy, DR)
DR是全世界导致视力缺损和失明的第二大因素(世界卫生组织) 糖尿病>10年,DR约10% >15年,DR约50% >25年, 高达90%
DR的临床表现
视力减退,视物变形,视野缩小,对比敏感度下降 视网膜微血管瘤,出血,渗出,新生血管,纤维增生,玻璃体 积血,视网膜脱离
糖尿病患者接受眼部检查的时间间隔建议
糖尿病类型 建议的首次检查时间 1型 发病后5年 2型 确诊时 妊娠前 妊娠前或妊娠头 (1型或2型) 3个月的早期 建议的随诊时间 每年一次 每年一次 无病变至轻或中度NPDR: 每隔3~12个月一次 重度NPDR或更严重: 每隔1~3个月一次
DR的治疗
控制血糖、血压、血脂 视网膜光凝:减轻视网膜缺血,抑制新生血管
病程——最主要危险因素 高血糖程度——可逆的关键性危险因素 高血压 年龄、DM类型、凝血因子、肾脏疾病、ACEI应用等——尚未得 出一致意见
预防和早期发现
糖尿病并发症:五个“最”需警惕
糖尿病并发症:五个“最”需警惕一、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足部疼痛、皮肤干燥、感染、溃疡和坏疽。
糖尿病足的发生与糖尿病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和感染密切相关。
患者需定期检查足部皮肤,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选择合适的鞋袜,以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二、心血管病变糖尿病心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糖尿病导致血管内皮损伤,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从而引发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等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血脂,遵医嘱使用药物,控制病情发展。
三、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微血管病变之一,主要表现为蛋白尿、高血压、肾功能减退。
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情况及遗传因素密切相关。
患者需定期监测肾功能,控制血糖、血压,减少蛋白摄入,以延缓病情进展。
四、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眼部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视力模糊、视野缺损、出血等。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与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情况及高血压密切相关。
患者需定期进行眼科检查,控制血糖、血压,以保护视力。
五、糖尿病神经病变一、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足部疼痛、皮肤干燥、感染、溃疡和坏疽。
糖尿病足的发生与糖尿病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和感染密切相关。
患者需定期检查足部皮肤,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选择合适的鞋袜,以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我深知糖尿病足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因此建议大家要时刻关注足部健康,做到预防胜于治疗。
二、心血管病变糖尿病心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糖尿病导致血管内皮损伤,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从而引发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等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血脂,遵医嘱使用药物,控制病情发展。
心血管病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我们要重视心血管健康,做好预防工作。
三、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微血管病变之一,主要表现为蛋白尿、高血压、肾功能减退。
糖尿病患者警惕眼部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警惕眼部并发症摘要:随着当今社会文明进步,人们不再为温饱而犯愁,生活水平和质量也相应有所提高,随之而来的富贵病也相继出现,糖尿病就是最常见的一种内分泌疾病,由它引起的眼部并发症往往是人们所忽视的,再此给所有糖尿病患者敲响警钟。
关键词:糖尿病;眼部病变;视网膜病变【中图分类号】r6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7-0056-01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其基本的病理生理为由各种原因导致的绝对或相对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的缺陷,所引起的代谢紊乱。
包括糖、蛋白质、脂肪、水及电解质等,重症者导致酸碱平衡失调;其特征为高血糖、糖尿、葡萄糖耐量降低及胰岛素释放试验异常。
[1]2010年,据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统计数据显示,3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在46%以上;5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在61%以上;10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高达98%。
听起来似乎与眼睛没有太大的关系,其实不然。
目前由糖尿病引起的直接急性并发症临床上并不多见,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
糖尿病的最大危害在于能引起诸多的慢性并发症。
眼部病变是糖尿病最为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
如果发生糖尿病眼病,患者就会视力减退,甚至失明。
失明率是正常人的25倍[2],是全世界范围内导致失明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因此,糖尿病患者万万不可忽视眼部病变,应提高警惕。
有些糖尿病患者从未到眼科就过诊,内分泌科医生也未建议患者检查眼底,甚至当患者出现视物模糊,眼底出血等症状时才到眼科诊治,但为时已晚,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预后。
1糖尿病可引起那些眼病糖尿病可以引起各种各样的眼部疾病,如角膜溃疡、黄斑病、青光眼、玻璃体积血、视神经病变等,最常见的是视网膜病变,而且对视力影响最大。
导致眼病主要是由于血糖长期控制不好,日积月累对血管和视神经造成损害。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随糖尿病病程发展而有所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警惕糖尿病的眼部并发症
作者:徐文端
来源:《家庭医学》2009年第02期
王老师身体一向很好,退休后又找了个兼职工作,收入可观,生活称心如意。
近来他觉得双眼总是不太舒服,视物时而模糊,时而清楚。
这两天右下眼皮又长出了两个小包,只得到医院就诊。
医生诊断他得了麦粒肿,疑有糖尿病,请他去查一下血糖。
结果空腹血糖达到12.5
毫摩尔/升。
医生告诉他,由于血糖增高,使眼睑睫毛毛囊周围的皮脂腺分泌不畅,受到感染,造成毛囊炎,又称麦粒肿;同时,血糖浓度的波动使眼睛房水折射率和晶状体凹凸发生变化,导致视物模糊。
眼睛是人们观察外界事物的重要器官,眼部病变都会影响视力。
糖尿病与眼病有密切关系,随着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增加,糖尿病引起的眼部并发症也逐年增多。
有相当一部分病人是先发生了视力下降,就诊于眼科,经眼科医师建议查血糖,才发现患了糖尿病。
据专家统计,我国盲人中有1/4是由糖尿病引起的。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人最严重的眼部并发症,它是由于糖代谢紊乱,毛细血管的改变,以及血流瘀滞,引起视网膜循环障碍,视网膜缺血缺氧而发生的,其导致失明和视力减退的机会比非糖尿病人高25倍。
有人统计,患糖尿病10年,血糖控制不良者有50%以上可
出现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早期多无症状,随着病变进展,可出现视力下降,视物模糊,晚期可并发视网膜脱离及失明。
糖尿病性白内障也是糖尿病人常见的并发症,它是由于糖代谢紊乱,血糖增高,导致眼内晶状体混浊而致。
研究发现,血糖增高使晶状体内的葡萄糖含量增加,葡萄糖被转化为山梨醇,山梨醇在晶体内堆积,使渗透压增加;晶体吸收水分,形成纤维肿胀和变性,最后导致晶状体混浊。
这种病理改变早期是可逆的,如果血糖得到严格控制,可抑制晶状体混浊的发展或使其消失;如血糖控制不好,可使晶状体混浊增加,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暂时性屈光不正是糖尿病人的又—并发症。
它是由于血糖增高,影响眼内晶状体和玻璃体内的渗透压,使晶状体肿胀而致屈光不正,视物不清。
当血糖得到控制,屈光不正可以缓解,视力得到恢复。
短期内屈光度迅速变化,是糖尿病引起晶状体屈光度改变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