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加几课件
8、7加几评课稿
![8、7加几评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badbcb255f0e7cd1842536f9.png)
8、7加几评课稿
评《7、8加几》
数学级部教研活动中,听了毛老师的《8、7加几》一课,受到的启发很多,感触较深。
对照自己的教学,当时我是按照书上的课时安排,把8、7加几放在一个课时里进行教学,结果有三分之一的孩子都学得糊里糊涂,计算起来既费时又费力,很是麻烦。
毛老师在教学这部分知识时重视对8加几的教学,7加几安排在巩固部分,那幺这节课的中心就是教学8加几,使学生能理解算理,正确并较熟练的进行计算。
8加几是在已学过9加几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有了9加几的基础,难度不大,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将已学过的凑十法迁移到8加几的学习中来。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毛老师以学生都喜欢的情境引入,设计了游戏,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导入部分所复习的内容是本节课知识的停靠点,有利于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来探索学习8加几的进位加法。
新授部分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演示,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凑十的表象,并通过交流,把具体形象的与抽象算理的计算过程一一对应起来,探索出8+4、8+7、8+3的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思考过程,体会“凑十法”的简便性。
然后脱离图画,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计算8+5、8+6,思考算法,算出得数,并说出为什幺这样填,巩固了学生对算里的理解。
在巩固练习时,我先引导学生回忆如何“凑十”计算8加几,再通过心算,直接说得数,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
这样分层地逐步抽象,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抽象、概括、推理能力都得到一定的提高。
巩固部分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把数学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8、7、6加几》说课稿
![《8、7、6加几》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7519db73d15abe23492f4d41.png)
《8、7、6加几》说课稿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P103-104教材简解:本节教材是在上节教材9加几的基础上学习的,计算加法的方法与上节相同。
同时,本节教材还兼有巩固上节教材的任务。
教学目标:1. 使同学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究得出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使同学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的口算8、7、6加几。
2. 培养同学初步的观察、比较、笼统和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
3. 培养同学合作学习和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凑十法”,自主探究得出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
教学难点:把另一个加数分成几和几,才能和8、7、6“凑十”,同时体现算法多样化。
设计理念:在观察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操作、讨论、交流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出多样化的算法,使学生想学,乐学,会学。
说教法根据低年级儿童的熟悉规律和心理特点,让学生手、口、脑并用,积极参与这节课教学的全过程,把动作思维、语言表达有机结合起来,采用直观演示,学生动手操作,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逐步感知算理。
说学法让学生经过教师演示以及课件操作,加深理解,从动手操作,交流讨论中发现新知识。
说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新知铺垫1、口算2、括号里能填几3、分解数的组成(通过“数的组成”这部分复习,为下面的学习进行必要的铺垫) 。
二、探究新知(一)出示学习目标:学习并应用8、7、6加几的计算方法。
(二)创设情境,激发求知的欲望课件出示风景片及情境图教师创设情境:这里山清水秀,绿树成荫,小桥流水,到处是盛开的鲜花,无论走到那里都生机盎然,充满着绿色的气息,在这里还生活着一群可爱的小动物,你喜欢这儿吗?现在就让我们出发,去公园好吗?可是你们要注意在公园游览时,要爱护那里的一草一木,保护优美的环境,不要破坏它,要和那里的小动物做朋友,不要伤害他们好吗?同学们,前面就是公园了,我们要知道一共有多少小朋友才能买门票进公园,你知道一共来多少个小朋友吗?(课件展示将学生带入生动的生活情境中——买公园门票,体现了新课改中强调数学同日常生活的联系。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8、7、6加几》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8、7、6加几》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a19b97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58.png)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8、7、6加几》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听懂并会说8、7、6加几的算式。
2.能用算珠和手指表示8、7、6加几的算式。
3.能正确地计算出8、7、6加几的结果。
二、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PPT2.班级数学教具:算珠、算数卡片3.红、黄、蓝色卡片(分别写上8、7、6)4.教学单元练习册5.教学音乐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老师拿出红、黄、蓝色卡片,分别展示给学生看,然后问学生:红色卡片代表多少?(学生回答:8)。
2.老师继续问:黄色卡片代表多少?(学生回答:7)。
3.最后问:蓝色卡片代表多少?(学生回答:6)。
4.老师说:“现在我们要一起来学习8、7、6加几的算式。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第二步:示范和教学1.老师在黑板上写下算式:8+2=。
2.老师用算珠演示8加2的过程,让学生观看。
3.老师问学生:8加2等于多少?然后让学生用手指指出正确答案。
4.老师再写下算式:7+3=,重复上述步骤。
5.最后写下算式:6+4=,重复上述步骤。
第三步:练习1.老师发给学生算数卡片,让学生自行配对算式和结果。
2.学生在练习册上完成8、7、6加几的练习题。
第四步:巩固1.老师播放快乐的数学音乐,让学生跟着音乐一起做8、7、6加几的运动。
2.老师随机叫学生上台做一道8、7、6加几的算式,其他同学鼓掌鼓励。
第五步:总结1.老师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强调8、7、6加几的算式和计算方法。
2.老师鼓励学生多做练习,熟练掌握8、7、6加几的计算。
四、作业布置1.布置练习册上相关练习题作业。
2.让学生回家用手指和算珠练习8、7、6加几的算式。
五、教学反思1.学生是否能熟练掌握8、7、6加几的算式?2.是否需要加大练习量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朿对老师们教学有所帮助。
2024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4.3 课间(1)(课件)
![2024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4.3 课间(1)(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48843a4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48.png)
7
7
7
7
7
0
5
2
6
12
5
链接导入
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7-1= 6
7-7= 0 0+7=7
3+4= 7
7-3= 4 6-3= 3
2+5= 7
5+1= 6
7-4= 3
第三部分 探究新知
探究任务一 探究8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摇绳的和跳绳的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2二
求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就是把跳绳的人 数和摇绳的人数合在 起,用加法计算。
课堂练习
1.说一说,填一填。 (教材P54“练一练”第1题)
3…
3 十0
8
3
③
3
3
8
8
3
5
课堂练习
2.画一画,填一填。 (教材P54“练一练”第3题)
0
??????22
??2
??2
△△△
OOOOOOOO
??2
??22
?2、?
4+ 3 =7
2+ 6 =8
课堂练习 3.
(1)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2)跳绳的有几个小朋友?(答案不唯一)
5
第五部分 总结评价
课堂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你是怎么学会的?
知识梳理
1.同一幅图,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能提出不同的数学问 题,列出不同的算式。 2.一幅图一般可以列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 3.把8分成两部分有9种分法。8分成的两个数相加都等 于8,8减去其中一个数等于另一个数
课堂评价
这节课就要结束了,给自己的表现评价一下吧!
探究新知
七小小运动会:《8加几》(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七小小运动会:《8加几》(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https://img.taocdn.com/s3/m/39989071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a2.png)
七小小运动会:《8加几》(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作为一名教师,我以我的口吻来描述我在一年级上册的数学课堂,当天我们学习的是《8加几》。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当天的学习内容是第40页至41页,主要是通过小小运动会的主题,让学生掌握8加几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8加几的计算方法,并且能够熟练运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掌握8加几的计算方法,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并熟练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以及小小运动会的道具,如跳绳、球类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小小运动会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我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提出问题:“如果小明有8个跳绳,小红给了小明3个跳绳,小明一共有多少个跳绳?”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然后我讲解8加3的计算方法。
3. 练习:我给出几组类似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4. 游戏:我组织学生进行小小运动会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写下“8加几”的算式,并在旁边标注“+几”和“=多少”,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8 + 3 =8 + 4 =8 + 5 =8 + 6 =8 + 7 =2. 答案:8 + 3 = 118 + 4 = 128 + 5 = 138 + 6 = 148 + 7 = 15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次教学,我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8加几的计算方法,但在熟练运用上还需要加强练习。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多组织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
同时,我也会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如9加几、10加几的计算方法。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学过程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情景引入环节的设计。
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小小运动会的情景,这是基于学生的兴趣和认知水平进行设计的。
我发现,通过运动会这样的生活情境,可以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8、7加几》20以内的进位加法PPT教学课件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8、7加几》20以内的进位加法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9cdb8a2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3a.png)
7 +8 =15 7 +5 =12
8 +6 =14 8 +9 = 17
8 +5 =13 7 +7 = 14
8、7加几
比较上下两题,你有什么发现?
4.
9 +8 =17 8 +9 =17
8 +7 =15 7 +8 = 15
9 +7 =16 7 +9 = 16
交换两个相加数的位置, 得数不变。
8、7加几
8、7加几
一共有多少把小号?
8 + 7 = 15 (把)
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计算8+7的?和同桌互相说一说。
8、7加几
8 + 7 = 15 (把)
把7分成2和5 先算8+2=10 再算10+5=15
把8分成3和5 先算7+3=10 再算10+5=15
8、7加几
先说说怎样算,再填空。
7 + 9 = 16
9+7 = 167+9 来自 ?168、7加几课堂练习
1.先圈出10个,再计算。
8 + 3 = 11
8、7加几
1.先圈出10个,再计算。
7 + 6 = 13
8、7加几
2.
8 + 4 = 12
22 10
8 + 8 = 16
26 10
7 + 4 = 11
31 10
8、7加几
3.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3、具有初步合作意识,喜爱学习数学。
8
7
6
2 ( 6 ) 2 (5 ) 2 (4)
5
4
3
8+9= 17 还可以怎
2 7 么想?
10
因为9+8=17
你学会了吗?
8+6= 14 7+6= 13 8+5= 13 7+5= 12 8+3= 11 7+3= 10
《8加几》教学设计
![《8加几》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03aee5b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08.png)
《8加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自主探索 8 加几的计算方法。
2、理解并掌握 8 加几的“凑十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3、在观察、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4、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 8 加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练习法。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有趣的地方——动物园。
看,动物园里有好多可爱的动物。
(出示课件)其中猴子区有 8 只猴子在玩耍,后来又来了 5 只猴子。
现在一共有多少只猴子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 8 加几。
(二)合作交流,探索算法1、摆一摆师:请小朋友们用小棒代替猴子,摆一摆刚才的情境。
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摆的。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2、说一说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摆的?生 1:我先摆 8 根小棒,再摆 5 根小棒,然后从 5 根小棒里拿出 2 根和 8 根凑成 10 根,10 根再加剩下的 3 根就是 13 根。
生 2:我把 8 根小棒看成 10 根,10 根加 5 根是 15 根,再减去 2 根就是 13 根。
3、写一写师:那我们能不能把刚才的过程用算式写出来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8 + 5 = 132 3师:谁能说一说这里的 2 和 3 分别表示什么?生:2 表示从 5 里面拿出 2 来和 8 凑成 10,3 表示剩下的 3 根小棒。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1、做一做师: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做几道练习题吧。
(出示课本上的练习题)8 + 3 = 8 + 4 = 8 + 6 = 8 + 7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2、游戏:摘苹果师:小朋友们表现得真不错,老师要奖励大家玩一个游戏——摘苹果。
数学人教版(2024)版一年级上册 第2章 整理与复习 教学课件01
![数学人教版(2024)版一年级上册 第2章 整理与复习 教学课件01](https://img.taocdn.com/s3/m/1e2d8cb0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ef.png)
1. 按1~9的顺序连一连。 【课本65页 练一练 第1题】
129 438 567
345 216 987
2. 【课本65页 练一练 第2题】
6+3-4= 5 8-6-2= 0
8+2-5= 5 10-6+5= 9
3+3+3= 9 9-2-2 = 5
3. 在 里填上“>”“<”或“=”。
用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运算来解决实际问题。
下面是同学们整理的一些“知识图”。
展示一下你的“知识 图”,大家一起交流吧!
小组合作:在卡片上分别写出10以内所有的加 法和减法算式,再整理一下。
(1)说一说表里的算式是怎样排列的。 (2)任意指一个算式,快速地说出得数。 (3)分别计算第一列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课本66页 练一练 第6题】
3+6 = 9
2+4 < 7 7+3 > 9
10-4 < 8
9-3 > 5 9+0 = 9
4.用下面的数写算式。【课本66页 练一练 第7题】
2540863179
+= -=
2+5=7 ______________ 7-5=2 ______________
5+2=7 __________________ 7-2=5 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单元
人教版2024 数学 一年级上册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整理与复习
本单元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说一说你的收获。
6、7、8、9、10的认识及组成
数的大小比较
10以内的加、减法
解决问题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课时小学一年级上册《8、7、6加几》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课时小学一年级上册《8、7、6加几》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48793542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9b.png)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课时小学一年级上册《8、7、6加几》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8、7、6加几》是本单元的第二课时。
本课时主要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图片和具体的情景,理解8、7、6加几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加法运算的规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加减法的初步知识,对加减法的概念和意义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计算过程中,可能会对进位、退位等操作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8、7、6加几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8、7、6加几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学生对进位、退位的理解和操作。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和情景,引出8、7、6加几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学生观察图片,发现加法运算的规律,引导学生通过操作、交流等方式,理解8、7、6加几的算理。
3.巩固练习: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和练习题,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8、7、6加几的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4.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8、7、6加几的理解。
5.布置作业:设计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1.6.1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课件)-七年级数学上册(华东师大版2024)
![1.6.1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课件)-七年级数学上册(华东师大版2024)](https://img.taocdn.com/s3/m/cb7667ae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5d.png)
答:从A地出发到收工时共耗油13.4升.
课后小结
华东师大版(2024)七年级上册
感谢聆听
主讲:
【详解】解:∵ −13 + −15 + 0 + 20 + −2 = −10,
∴第6位同学小叶的实际成绩超出标准分10分.
∴小叶的实际成绩是80 + 10 = 90分,
答:小叶的实际成绩是90分..
课堂测试
8.(22-23七年级上·河南许昌·阶段练习)某检修小组乘汽车沿公路检修线路,约定前进为
正,后退为负,某天自A地出发到收工时所走路线(单位:千米)为:+10, −3, + 4, +
6) (-5)+13 =
+8
7) (-23)+0 =
-23
8) (-45)+15 = -30
-32
典例分析
例2 子贡:复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华夏族,春秋末年卫国人.孔子的得意门生,生
于公元前520年,比孔子小31岁.现规定公元前记为-,公元后记为+ .则孔子的出生
年份可记为(
A.-551
)
B.-489
华东师大版(2024)七年级上册
第1章
有理数
1.6.1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主讲:
学习目标
1
目标
1.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
2.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等得出有理数加法法则,并会根据法则进行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3.使学生能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重难点
重点:会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理解有理数加
30
小学一年级数学优秀案例8、7加几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数学优秀案例8、7加几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1b574a97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3e.png)
小学一年级数学优秀案例 8 、7 加几教案及教学反思教材分析教学 8 加几和 7 加几,进一步掌握“凑10”法,并鼓励学生应用其他经验计算。
8 加几和 7 加几的题共 13 道,分别在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 4题里陆续教学。
( 1 ) 例题先摆小棒再计算,把 9 加几的“凑10”策略迁移过来。
由于两个加数分别是 8 和 7,比较接近,有些学生会把8“凑10”,也有学生会把7“凑10”。
在交流中浮现两种“凑10”的方法,既教学了 8 加几,也教学了 7 加几,而且提升了“凑10”的水平。
教材突出“怎样想的”,让学生先在算式下的方框里填数,整理计算思路,然后交流。
要让学生看清晰, 8 和 2 凑成 10,应把 7 拆成“2”和 5;7 和 3 凑成 10,应把 8拆成 5 和“3”。
( 2 ) “试一试”里有两个教学内容,一是巩固“凑10”法,体味“凑10”的技巧是灵便、多样的。
二是引导学生从9+7= 1 6得出 7+9= 1 6 。
从相关的算式推理也是一种计算策略,它的特点是利用已知得出未知。
教材安排有三点理由:第一,推理过程简单,速度快,学生喜欢。
第二,9 加几是进位加法第一段教学内容,学生已经掌握,是可利用的资源。
第三,按9+7与7+9这样的关系,36 道进位加法可以编成 20 组,其中 16 组各 2 道,还有 4 组各 1 道,编组便于学生记忆和掌握。
在 10 以内加法“一图两式”中,学生已有“交换加号先后两个数的位置,得数相同”的感性经验。
那时,两道算式是并列关系,都是根据图意写的。
现在要把两道算式变成因果关系,才干组织起推理过程。
这是教学中要注意的一点。
“想想做做”第 4 题是为学生体味因果联系,进行演绎推理而设计的。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加法时,掌握得比较好。
教学目标1. 1.使学生经历探索 8、7 加几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索、思量的意识和习惯。
8加几(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8加几(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12873ef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74.png)
教案:8 加几课程目标:1. 理解并掌握 8 加几的计算方法。
2. 能够熟练进行 8 加几的计算。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1. 8 加几的计算方法。
2. 8 加几的计算练习。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数量。
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引入本节课的主题:8 加几。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或黑板,展示8 加几的计算方法。
2.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进行8 加几的计算?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给出答案。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教师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学生完成后,教师组织学生互相批改,并进行讲解。
四、巩固提高(5分钟)1. 教师通过PPT或黑板,展示一些8 加几的计算题目。
2.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进行讲解。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强调重点。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完成后,家长签字确认。
教学评价:1. 课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了解,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辅导。
2. 定期进行单元测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别辅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8 加几的计算方法。
3.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重点关注的细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别辅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8 加几的计算方法。
补充和说明:一、个别辅导的重要性在一年级上册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存在着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的差异。
因此,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别辅导显得尤为重要。
个别辅导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难,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8 加几的计算方法。
优选加几和加几课件
![优选加几和加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3420743fc4ffe473368ab83.png)
61
10
10
先想:7+3=10
先想:9+1=10
比较:我们一般把算式中较大的数凑成十,
把较小的数分开。
做一做:
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7+5= 12
/\
32
10
8+6= 14
/\
24
10
8+9=17
/\
71 10
7+8=15
/\
52
10
看谁算得又快又准。
9+8=17 8+7=15 9+7=16 8+9=17 7+8=15 7+9=16
1.移动 7 ,每次加上卡片上的数。
7
46 0 531 7 9 280
1.移动 7 ,每次加上卡片上的数。
7
46 0 531 7 9 280
1.移动 7 ,每次加上卡片上的数。
7
46 0 531 7 9 280
1.移动 7 ,每次加上卡片上的数。
7
46 0 531 7 9 280
1.移动 7 ,每次加上卡片上的数。
10
先想:9+( 1 )=10
新知探索:
一共有多少根胡萝卜?
8+7= 15
你是怎么想的呢?
思路先锋:
8+7= 15
/\
25
10
一、想
8+( 2 )=10
凑
二、分
十
把7分成 2 和 5
法
三、算
先算 8+2=10
再算 10+5=15
来试一试:
先圈出10个,再计算。
8+3= 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算: 10+3= 13 9+3= 12 10+7= 17 10+5= 15 9+7= 16
9+4= 13
8+7=? 8和2凑成10
8 + 7 = 15
2 10 5
8+7=?
7和3凑成10
8 + 7 = 15 5
3 10
3
11
6
13
想想做做 2
8+4=
2 2
8、7 加 几
三贤九义校
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凤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经历提出解决问题的 过程,能正确计算8、7加几。 2、在观察中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在操作 、讨论、交流中发展自主探索的能力,形 成多样化的算法。 3、具有初步合作意识,喜爱学习数学。
重点: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 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会8、 7加几的计算方法。
课堂总结:
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算8加几时要和几凑十? 算7加几呢?
12
8+8=
2 6 10
16
7+4= 11
3 1
10
10
方法一:
7 + 9 = 16
3 6 10
方法二:
7 + 9 =16
6 10
16
比一比,看谁最聪 明能自己编出8,7 加几的题目.
想想做做 4
17 9+8= 9+8=□ 8+9= 17 8+9=□
8+7= 15 7+8= 15
9+7= 16 7+9=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