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新闻评论的传播思维和表达特点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文体、普遍思想交流的重要工具
1/13/2019
(一)传受信息功能
传受信息,是新闻评论,最基本的手段之一。 新闻评论=新近的有评论价值事实和问题+人们 思想、态度和认识 美国学者威廉 · 瑞佛斯《言论写作:社论》概 括评论目的和写作的要求:①解释新闻;②补
充背景;③预测未来;④判断评价。
1/13/2019
• 2、重要性: • 是指新闻评论所评论的新闻事实对社会影响 的程度,或者受众对新闻评论的新闻事实的 认同程度。 • 三个因素: • ①对社会具有重大影响的新闻事实或新闻事 件; • ②对某一领域、某一地区即将发生重大影响 或正在发生影响的新闻事件; • ③受众普遍关注的问题。
1/13/2019
1/13/2019
•
新闻评论在报纸中唱主角是报纸评论优势的彰显。 从评论深度上说,报纸评论具有先天的优势。新闻评 论作为一个摆事实讲道理的说理文体,需要一定数量 的文字才能将道理讲清楚。论点的引出,逻辑的推理, 论据的罗列,提出的建设性解决方案,这些都需要相 对充分的文字才能说清楚。从评论信度上说,报纸评 论也有一定的优势,这与评论深度紧密相关。报纸评 论更加严肃庄重,往往要经过层层把关才能刊登出来, 也就更具可信度。从受众角度来看,报纸评论和网络 评论的读者对象不尽相同,各有偏爱。相对而言,报 纸评论的读者群更宽泛、更具可信性,也更能满足读 者的期待。城市生活的快节奏,决定了受众的阅读也 是匆匆忙忙的,他们要看时效性很强的新闻评论,要 看关涉个人权益或公共权益的评论,要看给予平等对 话的评论,而这些正是报纸评论的优势所在。(吴玲)
1/13/2019
如何提高新闻评论所含的信 息质量?
• 信息质量,就是新闻评论给受众提供的信息的 有效程度。主要受到真实性、重要性以及传播 的时效和时机三个因素的影响。 1、真实性。
•
•
• • •
①论据的真实和准确。
②论题的真实。 一方面,选题应该着眼于社会现实; 另一方面,问题不仅是现实所存在的,而且对 问题的论述也必须是合乎现实的。
1/13/2019
•
21世纪初肇始的时评热,经久不退。新闻评论在开发民 智、普及民主法治观念以及监督公权力方面的作用,越来越 深刻地显现。网络时代的到来,深刻地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 方面面,新闻评论也不可避免地烙上时代的烙印,并因此发 生显著变化。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报纸新闻评论由中长篇 幅逐步发展为短小型评论。小型言论一方面反映了快节奏生 活下人们的阅读心理,另一方面适应了市场经济中多变的矛 盾处理方式。 • 新闻评论是一张报纸的灵魂和旗帜。评论代表的是一份 报纸向读者传递的价值取向和办报人的精神。有了这个灵魂, 读者才有可能去信仰它、追随它。有了评论,才会凝聚稳定、 忠诚的读者群。新闻评论,是建立在新闻事实上的直接发言, 可表明立场、剖析事理、指引方向,对舆论监督起着不可替 代的强化作用。如今,新闻评论已经不只是活跃在报纸上、 电视上、广播里。在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传播平台 上,一种新型的评论形式正在进入人们的视线,它以全新的 形态发出声音、产生影响、重构评论观念。目前,这种评论 形式呈现出了蓬勃向上的发展势头。
•
1/13/2019
•
不过,好的理念也需要合情合理的现实路径,不能仅仅 因为“这是为你好”,就祭出有悖正常人情伦理的手段。此 前,河南周口等地推动的大规模平坟,节约耕地、移风易俗 的出发点未必不好,结果却引发社会的普遍质疑。 • “家人合葬”能够节地吗?当然可以。但问题是,中国 人的“人生终点”、“终极去处”,复杂缠绕,情理法纠集 在一起,远非一个简单且不乏功利的“节地”可以全面覆盖, 进而心甘情愿接受这一制度安排。 • 国人之重视葬式、葬法,并非完全出于奢靡,而主要是 源于一种传统的人生观念。“先人庐墓”也不仅仅是人们看 到的一个个坟丘,而实在是生者寄托情感的符号。论语说,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莎士比亚的墓志铭上则写着,“所有 人的生命都是一部历史”。在生与死的河流中,每个人都应 该拥有或大或小的浪花,以及深深浅浅的记忆。
一、新闻评论的定义
作为重要的新闻体裁,主要表
达新闻媒体或作者对新闻事件
或社会现象的判断和思考,是 人们通过媒体交流观点的工具。
1/13/2019
• 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新近发生的有价 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 发议论、讲道理,有着鲜明的针对性和 引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是现代新闻传 播工具。 • 社论、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 按、专栏评论和述评等的总称,属于论 说文的范畴。
新 闻 评 论
一种写作形式,一种传播力量,一种社会存在
推行“家人合葬”,多考虑民众情绪 作者:新京报社论
据民政部网站公布,民政部、发改委等九部门出台 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其中,“鼓励家庭 成员采用合葬方式提高单个墓位使用率”的说法,引发 热议。尽管民政部表示,此举非“硬性要求”,而是意 在“鼓励和引导”,但因类似“公公和儿媳葬一起”的 段子笑场的民众却难以淡定。 • 按理说,提倡绿色环保的理念,实施节地生态安 葬,并非不能理解。中国人多地少,特别是大城市,以 及一些人口密集地区,墓地供应日趋紧张,很多地方已 经出现“一穴难求”,进而炒出天价墓地的情形。不能 让死者挤占生者的生存空间,不仅符合绿色发展的理念, 也是现实国情使然。
1/13/2019
•
若无视这些精神层面的追求,而只是强调节地,甚至以 夺地为目的,胡乱将家庭成员混搭一起,堆到“单个墓位”中 去,节地固然节地,但在普通人看来,“先人庐墓”如何祭奠? 清明时节纷飞的泪雨又将洒向哪里?传统文化尊崇的子孙绵瓞、 生生不息,能通过合葬墓来承载吗?可见,移风易俗也需要循 序渐进。 此外,生态安葬的前提应该是公益安葬。当前,民众在 墓葬问题上的支出越来越大,个别地方甚至出现“死不起”的 现象。这其中,土地资源紧张固然是一个制约性因素,但有关 部门的利益冲动也难辞其咎。
1/13/2019
• 4、讲究表达,“润物细无声”传播方式
• a.传播者引导意图比较隐蔽,往往采用的是暗示的方 法,不易引起心理防御或抗拒; • b.潜移默化常常是较长传播过程,通过累积心理效应 对受众产生影响,引导自然。
•
婚姻法新司法解释原本激起诸多焦虑,一些地方税务部门 也急迫地趟这浑水,“口衔天宪”摆出诸多合法的说辞,本质 上依然遮掩不了其“雁过拔毛”的偏好。 就合法性而言,虽然《契税暂行条例》第一条为房屋权属 变更缴纳契税提供了依据,但这并非征收婚前房产证加名契税 的直接依据,中间还需要一个释法。一些地方单方面作出有利 于部门利益的解释,将婚前双方当做法律上的“陌生人”,加 名就成了产权变更,按“赠与行为”征收契税。 这样的解释不能说没有道理,但被忽略的是:征税的解释 权到底归谁?婚前房产证加名是否完全等同于一般“赠与”? 从目前看,征收此项契税乃是地方行为,其依据《契税暂行条 例》是国务院颁发的行政法规,解释权理当归国务院部门,地 方税务部门显然没有擅自解释的权力。即便要征税,也需要国 家税务总局作出统一释法。
•
•
1/13/2019
新闻评论在报纸中唱主角是大势所趋
2014年02月13日 中国新闻出版报
•
有人说, 10年以后,很可能人们已经不知 报纸为何物了。这话虽有些偏激,但所言也是 一种发展趋势。随着新兴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 的迅速崛起,报纸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冲击。 2009年,美国有150家报纸倒闭,1万人失业。 我国的报业目前也出现萎缩之势。如今如果不 是5分钟前发生的新闻,统统为旧闻。因为信息 更加快捷、方便、海量,网络媒体正在成为纸 质媒体的终结者。但是,新闻研究人员也发现, 有一点不可取代:独家有价值的评论。
•
1/13/2019
•
这些年来,尽管殡葬暴利及腐败问题愈演愈烈,公众呼 吁多年的殡葬改革却难有切实推进,管办分离也只是喊喊而 已,权力之手难以从殡葬市场撤回。在这样的语境下,一味 鼓励老百姓“家人合葬”,本意虽好,也难以让人信服。 还有,举凡文化习俗、传统惯例,往往应该自上而下地 影响、濡染。如果现实中民众看到的多是有些人群生前多吃、 死后多占,又怎么可能先把自己的家人父子委委屈屈地合葬 到“单个墓位”? 说到底,随着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普遍提高,传统习俗、 生死观念未必不能改变、更易,但习俗、观念要慢慢转变, 作为催化剂的政策更要考虑到人的情绪和接受心理,切忌操 之过急。
1/13/2019
学习要求:
每天至少读一篇评论 每周写一篇微评(微博发布, 140字,课堂讨论) 做好课堂笔记 储备评论材料(电子或其他 都可)
1/13/2019
第一章 新闻评论的基本规律
重点:
新闻评论定义、属性 新闻评论的形式与思维特征
1/13/2019
第一节 新闻评论:认识与 意见表达的文本
1/13/2019
二、新闻评论的多重属性
1、人们意见传播与交流的实 用工具 2、应用文——实用文体 3、议论文
1/13/2019
• 三、新闻评论的功能
• 1、表达作者对具体新闻事件的特定认识 • 2、帮助人们通过新闻媒体对公共事务进行意见交流
• 传受信息 • 反映社会舆论,引导社会舆论
•
1/13/2019
(二)、舆论引导
1 表达意见。 2 引导国民 A.传播先进的文化和正确的 社会舆论 B.以自身规范的行为与人格 的力量,为社会个体提供行 为的指向。
1/13/20百度文库9
• 3、设置议题,强化舆论。 • a.设置议题:媒介能决定受众思考什么。 • b .既影响人们思考些什么问题,也能影响人们怎 样思考。 • c.分析原因,前瞻趋势,了然于胸,蓄势待发, 才有震撼力 • d.不辱使命,坚持国家和人民利益至上,传播主 流声音,同时又关注民生,反映民声,为合法权 益受损者鸣不平,获得大众的共鸣。
婚前房产证加名征税有违公平
傅达林 京华时报
•
武汉市房产交易中心透露,目前武汉对婚 前房产证加名按“赠与行为”对待,按加名方 取得房产份额征收 4% 契税。据悉,南京、成 都、青岛、泉州、苏州、无锡等城市都已针对 这一行为征收契税。(新闻事实信息) 英国经济学家科尔贝说过:“税收这种技 术,就是拔最多的鹅毛,听最少的鹅叫。” (论据信息)这种说法或许过于苛刻,却形象 说出了税收部门的行政偏好,隐含的哲理便是: 税收作为针对公民财产的不利公共行为,应纳 入公众同意的法治程序。 1/13/2019
1/13/2019
婚前房产证加名,因为融入婚姻因素也区别于一般赠与 行为。赠与一般是将一个物体整体占用权让渡给他人,婚前 房产证加名仅是共同占用,婚后长期共同使用。因约定财产 制所产生的也不是单纯的财产转移,还包含了夫妻间的特殊 情感和相互扶养、夫妻忠诚等特定的权利义务。婚姻法司法 解释还规定,房屋产权的归属可以协议,对于协议属于共同 财产的加名征收契税,便与购房时征收过的契税相重复,这 对产权人明显不公。即便非要从中分出个赠与来,也应以是 否为夫妻共有房产为标准,而不能简单地以婚前婚后的时间 界限一刀切。 • 同样值得斟酌的还有征税的程序。“无代表,不纳税”, 法谚早已指出征税必须符合法定程序。没有事前征求意见, 没有书面通知,也没有规范细则,静悄悄地实施,这不仅有 违税收法定的程序正义,也折射出一些地方言出法随、权力 强势。
1/13/2019
•
所有的报人都知道,即使版面再扩张,也超越不了电视 的形象视觉,超越不了手机的方便快捷,超越不了网络的海 量互动。面对新的传播生态,报纸必须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 力,以此获得读者的信赖、尊重和忠诚。担当其任的就是报 纸的评论。所以,将来的报纸以评论文章唱主角乃是大势所 趋。 • 新闻评论仍是报纸的杀手锏。在各种新闻类网站的夹击 中,虽然报纸具有权威性、有深度、有立意的精致的评论 “表情”;有具备思想广度和深度的编辑记者队伍,但同时 报纸新闻评论的生存环境也面临新的形势。一是媒介与个人 互动构成的受众生态环境,二是媒介与媒介共生构成的行业 生态环境。互联网与受众的互动,形成了报纸评论互动交流 的广泛受众环境;互联网与报纸媒体的共生共荣,构成了报 纸评论广阔的传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