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寒热属性大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物的寒热属性与饮食搭配
俗话说“药食同源”,食物除具有营养保健功效之外,食物同药材一样,也有温阳补阴的功效。所以,我们要分清食物的寒、热性,寒性体质者多吃热性食物,热性体质者多吃寒性食物,以保证身体的健康。
中医理论认为,食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属性。其中寒与凉,热与温有其共性,只是程度上有所不同。温次于热;凉次于寒。此外,有些食物其食性平和,称为平性。寒、热、温、凉四种性质,是与疾病性质的寒热相对而言的。从历代中医食疗书籍所记载的300多种常用食物分析,平性食物居多;温、热性次之;寒、凉性居后。
属于寒性和凉性的食物,同具寒、凉性质的药物一样,属于阴性,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功效;食后能起到清热、泻火、甚至解毒的作用,对热证、火证有治疗作用。如荞麦、糜子米、绿豆、苋菜、冬瓜、苦瓜、西瓜、梨等食物都具有微寒、寒或者凉的性质,因此都能起到清热泻火的作用。与此相反,温热性食物属于阳性,有散寒、温经、通络、助阳等功效。凡属于热性或温性的食物,食后能起到温中、补虚、祛寒的作用,可以治疗寒证、虚证(阴虚证除外)。如狗肉、羊肉、鲫鱼、栗子、荔枝、花椒、小茴香、红糖等食品,都具有温、热的性质,能起到补虚、除寒、温中的作用。寒凉性质的食品,可治疗热性疾病,适宜于热性疾病患者食用,但不宜于寒性及虚证疾病的患者,会加重其病情;热性食品却相反,适宜于寒证和虚证,不宜于热证。
因此,在不同季节里,我们进补的食物也要有区别。中医讲究的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判断时令蔬菜的属性很简单,即夏天长出来的蔬菜一般偏凉些,冬天则偏热些,水果也是如此;一些在暖棚里生长的蔬菜,其季节性已不明显,但其食物属性基本上还是保留的。性平的食物一年四季都可食用。性温的食物除夏季适当少食用外,其它季节都可食用。性凉的食物夏季可经常食用,其它季节如要食用须配合性温的食物一起吃。性寒的食物尽量少吃,如要食用必须加辣椒、花椒、生姜等性温热的食物一起吃。
一日三餐食物的配合,不一定要一律偏热或一律偏凉,要注意合理搭配,保持食物属性的平衡。如所吃菜肴偏热性,就可食用偏凉或平性的水果。
除了食物的本性以外,不同的烹调方法和烹调用料都可以不同程度地改变食物的寒热性质。如采用炖、烤、烩、炸、烧、煨、炒等方法,可使凉性食物变得温热;选用葱、姜、大蒜、肉桂、花椒、料酒等调料,也可改变凉性食物的性质。
我们应根据自身的实际体质情况,灵活、动态地调配不同属性的食物,选择合理的烹调方法。如红焖茄子加大蒜,使菜肴性质不会太凉;红料火锅,则可选择凉性的芹菜、菠菜、慈菇等,以保持平衡,克服饮食对健康产生的负面影响。
寒性体质的人不宜多吃寒凉性食物,如冰品、西瓜、柚子、柑橘、梨子、孛荠、冬瓜、苦瓜、茄子、茭白笋、海带等。也可以通过炒、炖可使凉性食物变得温热;
热性体质的人不宜多吃温热性、辛辣刺激的食物,如油炸物、辣椒、胡椒、芥末、姜、葱、蒜、韭菜、香菜、荔枝、龙眼、榴连、羊肉、狗肉、烟、酒之类。
可按照人的体质的寒热情况而选择相反属性的食品对人体进行调理,例如寒性体质的人应该多食温热性的食品进行调理。根据自身体质情况选择一些凉性或热性食物调理时,食物的“寒热”属性可参考下面食物的寒热属性表。
对于食物的“寒热”性质,这里介绍一些简单的辨别窍门。
一般情况下,可从食物的颜色、味道、生长环境、地理位置、生长季节几方面来看。从颜色来看,绿色植物与地面近距离接近,吸收地面湿气,故而性偏寒,如绿豆、绿色蔬菜等。颜色偏红的植物,如辣椒、胡椒、枣、石榴等,虽与地面接近生长,但果实被阳光长期照射,故而性偏热。
从味道上来看,味甜、味辛的食品,由于接受阳光照射的时间较多,所以性热,如大蒜、柿子、石榴等。而那些味苦、味酸的食品,大多偏寒,如苦瓜、苦菜、芋头、梅子、木瓜等。
从生长环境来看,水生植物偏寒,如藕、海带、紫菜等。而一些长在陆地中的食物,如花生、土豆、山药、姜等,由于长期埋在土壤中,植物耐干,所含水分较少,故而性热。
从生长的地理位置来看,背阴朝北的食物吸收的湿气重,很少见到阳光,故而性偏寒,比如蘑菇、木耳等。而一些生长在高空中的食物,或东南方向的食物,比如向日葵、栗子等,由于接受光热比较充足,故而性偏热。
食物寒热还与生长季节有关。在冬天里生长的食物,由于寒气重,故而性偏寒,如大白菜、香菇、白萝卜、冬瓜等。在夏季生长的食物,接收的雨水较多,故而性寒,如西瓜、黄瓜、梨、柚子等。
1、四气:寒、凉、温、热
a、寒凉性食物:滋阴、清热、泻火、凉血、解毒
b、温热性食物:温经、助阳、活血、通络、散寒
c、以寒治热、以热治寒
西瓜、黄瓜、香蕉→发热、口渴、尿黄
生姜、胡椒、大葱→脘腹冷痛、泻下稀水
d、食性与四时
用凉远凉、用寒远寒、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黄帝内经·素问》
2、五味:酸、苦、甘、辛、咸
a、酸性食物,如乌梅
收敛、固涩→虚汗、久泻、遗精等
b、苦味食物,如苦瓜
清热、泻降、燥湿→热性体质
c、甘性食物,如大枣
滋补、缓急、润燥→机体虚弱
d、辛味食物,如生姜、薄荷
发散、行气→发散外邪
e、咸味食物,如海蛰头
软坚、润下→痞积胀满、大便秘结
f、淡味食物,如茯苓、薏米、冬瓜
渗湿、利尿→水肿、小便不利等
g、涩味食物,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
h、五味与五脏
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素问》
五味入于口,各有所走,各有所病。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肺病禁苦。——《灵枢·五味论》
五味偏嗜,五脏失调,百病由生。
3、归经
指食物对于机体各部位的特殊作用。如心经、脾经、肾经、胃经、肺经、肝经等。
清热食物:梨、柿子偏于清肺热,香蕉偏于清肠热,桑葚偏于清肝虚之热,芹菜偏于清肝火,莲心偏于清心热,猕猴桃偏于清肾虚膀胱热。
补益食品:猪心、龙眼肉、柏子仁、小麦入心经,能养心安神;山药、扁豆、糯米、大枣入脾胃经,故健脾养胃;百合、山药、白果、燕窝、银耳、冬虫夏草入肺经,能养肺润肺;栗子、胡桃、芝麻、山药、桑葚、猪腰、枸杞子、杜仲入肾经,能补肾壮腰。
食物的四气、五味、归经是中国传统饮食宜忌的重要理论根据。
饮食养生不仅要讲营养素有无多寡,而且要根据身体素质、四季天时,结合食物性味归经来分析宜忌和选择食物。
建议:如果是要调理身体,去看中医比较好,他们有丰富的经验。自己对食物、药材不熟悉,不要擅自搭配。如果只是想在平时饮食的时候稍加注意的话,还是可以的。
谷类饮食
性平:大米、玉米、青稞、米皮糠(米糠)、番薯(山芋、红薯)、芝麻、黄豆、饭豇豆(白豆)、豌豆、扁豆、蚕豆、赤小豆、黑大豆、燕麦。
性温:糯米、黑米、西谷米(西米)、高粱。
性凉:粟米(小米)、小麦、大麦、荞麦、薏苡仁、绿豆。
肉类饮食
性平:猪肉、猪心、猪肾、猪肝、鸡蛋、鹅肉、驴肉、野猪肉、刺猬肉、鸽肉、鹌鹑、乌鸦肉、蛇肉、蝗虫(蚂蚱)、阿胶(驴皮胶)、牛奶(微凉)、酸牛奶、人奶、甲鱼(微凉)、龟肉(微温)、干贝、泥鳅、鳗鱼、鲫鱼、青鱼、黄鱼、乌贼鱼、鱼翅、鲈鱼、银鱼、鲥鱼、鲤鱼、鲳鱼、鲑鱼、鲨鱼、橡皮鱼、海参。
性温:黄牛肉、牛肚、牛髓、狗肉、猫肉、羊肉、羊肚、羊骨、羊髓、鸡肉(微温)、乌骨鸡、麻雀、野鸡肉、鹿肉、熊掌、蛤蚧(大壁虎)、獐肉(河鹿肉)、蚕蛹、羊奶、海马、海龙、虾、蚶子(毛蚶)、淡菜(水菜)、鲢鱼、带鱼、鳊鱼、鲶鱼、刀鱼、混子鱼、鲦鱼(白条鱼)、鳟鱼、鳝鱼(黄鳝)、大头鱼。
性凉:水牛肉、鸭肉、兔肉、马奶、蛙肉(田鸡)、■鱼、鲍鱼。
性寒:鸭蛋(性微寒)、马肉、水獭肉、螃蟹、海螃蟹、蛤蜊(沙蛤、海蛤、文蛤)、牡蛎肉、蜗牛、蚯蚓、田螺(大寒)、螺蛳、蚌肉、蚬肉(河蚬)、乌鱼、章鱼。
果类饮食
性平:李子、花红(沙果)、菠萝、葡萄、橄榄、葵花子、香榧子、南瓜子、芡实(鸡头果)、莲子、椰子汁、柏子仁、花生、白果、榛子、山楂、板栗。
性温:桃子、杏子、大枣、荔枝、桂圆肉、佛手柑、柠檬(性微温)、金橘、杨梅、石榴、木瓜、槟榔、松子仁、核桃仁、樱桃。
性凉:苹果(微凉)、梨、芦柑、橙子、草莓(性微凉)、芒果、枇杷、罗汉果、菱、莲子芯、百合。
性寒:柿子、柿饼、柚子、香蕉、桑葚、洋桃、无花果、猕猴桃、甘蔗、西瓜、甜瓜(香瓜)。
菜类饮食
性平:山药、萝卜(微凉)、胡萝卜、包菜、茼蒿(微凉)、大头菜、青菜、母鸡头、豆豉、豇豆、土豆、芋头、洋生姜、海蜇、黑木耳(微凉)、香菇、平菇、猴头菇、葫芦。
性温:葱、大蒜、韭菜、芫荽(香菜)、雪里蕻、洋葱、香椿头、南瓜。
性热:辣椒
性凉:西红柿(微凉)、旱芹、水芹菜、茄子、油菜、苤蓝、茭白、苋菜、马兰头、菊花脑、菠菜、金针菜(黄花菜)、莴苣(莴笋)、花菜、枸杞头、芦蒿、豆腐(豆腐皮、豆腐干、豆腐乳)、面筋、藕、冬瓜、地瓜、丝瓜、黄瓜、海芹菜(裙带菜)、蘑菇、金针菇。
性寒:慈姑(微寒)、马齿苋、蕹菜(空心菜)、木耳菜(西洋菜)、莼菜、发菜(龙须菜)、蕺菜、竹笋(微寒)、瓠子、菜瓜、海带、紫菜、海藻、地耳、草菇、苦瓜、荸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