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生产原理和方法概述

合集下载

8种子生产原理与技术

8种子生产原理与技术
由于采用系内同胞交,后代1:1分离,制种时 必须在开花前将母本内约50%的可育株拔去。
①纯合两用系保持模式
Ms Ms rf rf × Ms Ms Rf rf
不育株
可育株
②杂合两用系保持模式
Ms ms rf rf × ms ms rf rf
不育株
可育株
Ms Ms rf rf Ms Ms Rf rf 不育株(50%) 可育株(50%)
2 农作物育种者的权利
2.1 农作物育种者权利是私有的保护权利,是保护 一个品种的知识产权。
2.2 任何育种者或新品种发现者可以向品种登记机 构要求农作物新品种的育种者权利;
2.3 登记品种必需具有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 (DUS),并且是新的,有一个命名;
2.4 只有拥有者或法定继承人,才有权利生产、交 易或进出口被保护品种的繁殖材料。
② 父母本行比
选用适宜的父母行比 玉米:2:4~6 油菜:正交制种1:2~3;正反交制种1:
1 水稻:2:14~16 棉花:正交1:4~5;正反交制种1:1
③ 采用适宜的辅助授粉措施 赶粉
④ 去杂去劣
⑤ 分收分藏
父本收获后检查遗留的父本或花期结束后直接割去父本
Ⅱ.单隐性核不育系的繁殖和杂交种的生产
繁种与制种主要内容
常规种 杂交种
繁殖田 人工去雄 化学杀雄 自交不亲和
雄性不育
株行圃 (株系圃) 原种圃
繁育
去雄
授粉
繁育
杀雄
授粉
繁育 (预制种) 制种
质不育
繁育
制种
核不育
繁育
制种
F1 大田生产
三系法利用杂种优势示意图
26
杂交种原种生产---七圃法

种子生产原理和方法概述

种子生产原理和方法概述
AOSCA的前身是国际作物改良协会( International Crop Improvement Association, ICIA)。ICIA成立于1919年 12月,由美国的13个州和加拿大育种者 联盟的代表们组成( AOSCA)。
2020/3/13
29
07
美国是世界上种子生产量最大的国家。1939 年《联邦种子法》出台的时候就确立了种子制 度。各州之间种子贸易时,提供的种子必须附 有记载必要信息的标签。各州有独立的种子认 证机构(agency for seed certification)。这些 种子认证机构几乎都是ICIA的成员。1968年 ICIA正式更名为AOSCA。
类别叫标准种子(standard seed),花卉只
有商业种子(commercial seed)。
2020/3/13
23
07
德国、波兰的种子级别分类与英国基本相 同。
2020/3/13
24
07
瑞典的种子级别分为A、B、C1、C2、H共 5级,分别表示预基础种子、基础种子、 认证一代种子、认证二代种子和商品种 子。
2020/3/13
16
07
美国的种子级别分类: 育种家种子(breeder seed), 基础种子(foundation seed) (白色标签)

登记种子(register seed) (紫色标签), 检验种子(certified seed) (蓝色标签) 。
2020/3/13
17
07
加拿大的种子级别分类是育种家种子、精 选种子(select seed)、基础种子、登记 种子和认证种子。
2020/3/13
38
07
OECD的宗旨是:达到最高的持续的经济增长与 就业,提高成员国生活水平,同时保持财政稳 定,并以此为世界经济发展做贡献;为成员国 与非成员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良好的经济增长 做贡献;按照国际义务在多边、无歧视的基础 上为发展世界贸易做贡献 。

第五章 发酵工业的种子制备

第五章 发酵工业的种子制备

种子罐污染杂菌的机会,减少消毒及值班工作
量,减少因种子罐生长异常而造成的发酵波动 级数大,难控制、易染菌、易变异,管理困难, 一般2-4级
确定方法
菌种的性质(如菌种传代后的稳定性) 瓶中的孢子数,孢子发芽及菌丝繁殖速度 发酵罐中种子培养液的最低接种量 种子罐与发酵罐的容积比 随产物的品种及生产规模而定 随着工艺条件的改变作适当的调整
罐或发酵罐时的培养时间。
种龄短:菌体太少;种龄长:易老化。 原则:对数生长期末,细胞活力强,菌体浓度相对 较大,但是最终由实验结果定。
大量地接入培养成熟的菌种的优点:
缩短生长过程的延缓期,因而缩短了发酵周期,
提高了设备利用率
节约发酵培养的动力消耗
有利于减少染菌机会
在放射形土壤杆菌多糖(ARPS) 发酵过程中不同的接种量对多糖产量的影响
所以接种时要稀一点、便于纯化生长到单菌落。 子瓶: 大量繁殖,得到大量孢子。 接种:①从母斜面上点接种,选取生长好的单
菌落
②接种时密一点,得到大量的孢子。
孢子培养时注意湿度,子斜面使用一般不超过1个月
(三)生产车间种子制备阶段
在生产车间阶段,最终一般都是获得一定数量 的菌丝体。 菌丝体比孢子要有利:
三、丝状真菌发酵种子扩大培养
利用菌丝体作为接种物
不能产生无性孢子的用繁殖体菌丝作为接种物, 如生产赤霉素的菌种——藤仓赤霉 问题:难以获得均一的接种物 接种前将菌丝打成碎片,形成大量的菌丝段,它 具有大量的生长点
四、放线菌发酵种子扩大培养
斜面培养,制备孢子悬浮液作初级种子 可用培养摇瓶菌丝体作为初级种子
——便于操作,但需要更仔细的控制。
1、培养基选择的原则
培养基的选择应该是有利于菌体的生长,对孢子培 养基应该是有利于孢子的生长。

园艺植物种子的生产原理—种子生产的程序和方法

园艺植物种子的生产原理—种子生产的程序和方法
一、园艺植物种子的分类
真种子
类似种 子的果

用作繁 殖的营 养器官
植物人 工种子
任务一、种子生产的程序和方法
一、园艺植物种子的分类
真种子
由胚珠发育而成的。
如豆类(除少数例 外)、十字花科的 各种蔬菜、瓜类、 茄子、番茄、辣椒、 茶、柑橘、梨、苹 果、银杏等。
任务一、种子生产的程序和方法
一、园艺植物种子的分类
任务一、种子生产的程序和方法
三、常规品种良种种子生产程序
防杂保纯
• 搞好单株混合选择 • 严格去杂、去劣 • 定期进行种子更新
根据原品种的特征、特性,兼顾生长健壮、成熟一 致、籽粒饱满、无病虫害等方面,在选纯的基础上 选优。
自交作物以形态特征充分表现的成熟期为主,异交 与常异交作物则必须在开花散粉前及时除去杂、劣 株,避免造成生物学混杂。
育种家种子
• 育种家育成 的遗传性状 稳定的品种 或亲本种子 的最初一批 种子,用于 进一步繁殖 原种种子。
原种
• 用育种家种 子按技术操 作规程繁殖 的第一代至 第三代种子, 或按我国规 定的原种生 产技术规程 生产的达到 原种质量标 准的种子。
良种
• 用常规原种 按技术操作 规程繁殖的, 达到良种质 量标准的第 一至第二代 种子,以及 达到杂交种 盎种质量标 准的杂交种 一代种子。
任务一、种子生产的程序和方法
一、园艺植物种子的分类
植物人工种子
指将植物离体培养 中产生的胚状体, 包裹在含有养分和 具有保护功能的物 质中而形成,在适 宜条件下能够发芽 出苗,长成正常植 株的颗粒体,也称 为合成种子、人造 种子或无性种子。
任务一、种子生产的程序和方法
二、常规品种原种种子生产程序

第一节蔬菜种子生产的遗传学原理

第一节蔬菜种子生产的遗传学原理

第一节蔬菜种子生产的遗传学原理一、蔬菜种子的繁殖方式与种子的生产种子生产的目的:获得遗传纯度高和播种品质好的种子应用于生产。

(一)有性繁殖:由雌雄配子结合形成合子,在经过细胞分裂、分化、生长、发育,产生后代的繁殖方式。

如:十字花科蔬菜、茄子、番茄、辣椒等以种子播种的作物。

(二)无性繁殖:不经过雌雄配子结合而产生后代的繁殖方式,如:嫁接、扦插、组培快繁等。

马铃薯、甘薯、大蒜、生姜、山药、菊芋、藕等有性繁殖蔬菜的授粉方式:自花授粉:由同一朵花内的雌雄蕊授粉、结实的方式,自然异交率0~4%。

主要蔬菜,芸豆、豌豆、番茄、茄子等异花授粉:由不同植株花朵的花粉进行传粉而繁殖后代方式,自然异交率95%以上。

主要蔬菜,大葱、胡萝卜、瓜类、十字花科蔬菜等常异花授粉:以自花授粉为主但有相当高的异花授粉率(5-50%)的一类蔬菜。

主要蔬菜,辣椒、芥菜、蚕豆等二、品种的混杂与退化(一)发育学上的变异种子生产的不同世代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由于所处的土壤、肥力、气温、光周期、海拔高度等不同条件,作为对不同生长条件的反应,不同世代间便会产生发育学上的差异,从而失去原品种的典型性,造成品种退化。

(二)机械混杂即在种子生产、加工、贮藏及包装运输过程中,在繁殖的品种内人为因素混入了其他品种造成的混杂现象。

(三)生物学混杂由于繁殖品种与其他品种或作物类型间发生天然杂交引起的品种混杂。

(四)自然突变作物在繁殖过程中总会有一定的自然变异发生,微小的变异频率很高,但是不易被发现,微小的变异累积到一定程度时,便会加快品种的退化速度,失去原品种的典型性。

(五)品种本身的遗传性变化任何高纯度的品种,其群体的基因型都不是一个,品种就是多基因型的复合群体,品种表型大体一致,但是基因型却是不同的。

(六)病害的选择性影响无性繁殖的作物表现突出,如感染上病毒、真菌、细菌性病害退化非常快。

种子繁殖作物由于病害的生理小种的变化造成基因型的变化,使品种失去原品种的典型性而退化。

种子生产原理与技术

种子生产原理与技术

种子生产原理与技术种子是植物的繁殖材料,具有遗传的特征。

为了获得优质的种植材料,种子生产至关重要。

种子生产的原理和技术涉及到种子的收集、储存、处理和繁殖等方面。

首先,种子生产的原理包括遗传和环境因素。

种子的优良品质与植物的遗传特征密切相关。

通过对优秀母本和父本的选择和配对,可以获得具有优异性状的新品种。

同时,种子生产的环境因素也对种子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光照、温度、湿度和土壤等环境条件的合理控制,可以促进种子的生长和繁殖。

因此,种子生产中需要综合考虑遗传和环境因素。

其次,种子生产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收集、储存、处理和繁殖。

收集是指从优良的母本植物中采集成熟的种子。

在收集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病虫害的侵袭,避免杂种的混入。

收集到的种子应该进行标记,并及时进行下一步的处理。

储存是指将收集到的种子保存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

种子的储存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保持种子质量,避免种子的老化和变质;二是为了延长种子的保藏期,提高种子的利用率。

一般来说,种子的储存温度要低于种子的冷杉温度,在干燥的环境中保存。

同时,种子的储存容器要密封,以避免空气和水分对种子的影响。

种子处理是指对种子进行加工处理,以提高其萌发率和种子质量。

常用的种子处理方法有种皮剥离、种子消毒和萌发促进剂处理等。

种皮剥离可以促进种子的萌发,种子消毒可以杀灭种子表面的病菌和真菌,萌发促进剂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能力。

种子繁殖是种子生产的最终目的,也是种子生产的核心环节。

种子繁殖包括人工授粉和种子培育两个步骤。

人工授粉是通过人工的方式将父本的花粉传递到母本的花蕾上,以实现种子的形成。

种子培育是指对受精后的种子进行培育和培育。

种子的培育涉及到营养物质和培养基的供应,温度和湿度的控制,以及病虫害的防治。

在种子生产过程中,需要依靠科学的原理和先进的技术,合理管理和操作。

只有这样,才能获得高质量的种子,为农业生产提供良好的种植材料。

第二章 种子生产基本原理

第二章  种子生产基本原理

(三)在种子生产中的指导意义
1.保纯防杂 种子生产的中心任务是保纯防杂。 纯度的高低是检验种子质量的第一标准。所有 的农业技术措施重点之一,就是要保持纯度。 “纯”只能是局部的、暂时的、相对的,随着繁 殖的扩大必然会降低后代的相对纯度。因此,在种 子生产中,提出尽可能的较少生产代数的要求。 2.在原种生产中单株选择的重要性 在自交作物三年三圃制原种生产体系中,要按 原品种的典型性,采取单株选择,单株脱粒,对株 系进行比较,一步步进行提纯复壮。
(一)品种混杂退化的概念及其表现 品种混杂退化是指新品种在推广过程 中,纯度下降、种性变劣的现象。品种混杂 与退化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的概念。 品种混杂是指一个品种群体中,掺杂有 不同于本品种的各种异型株,造成品种纯度 降低的现象。 品种的退化则是指品种原有的优良性状 部分地或全部消失,生活力下降,品质变 劣,抗性减退,以致降低或丧失了原品种在 农业生产上的利用价值。
部分组织如茎组织、叶肉组织、根组织、形成 层、贮藏薄壁组织、珠心组织等为外植体的离 体培养。 ④细胞培养:是指用能保持较好分散性的游离 的单个细胞、小的细胞团块(6~7个细胞)、 细胞悬浮液或生殖细胞(小孢子)进行离体培 养,形成完整植株。 ⑤原生质体培养:是指将植物的细胞去除细胞 壁后形成裸露的原生质体,在无菌的人工环境 中培养原生质体,使其重新形成细胞壁并继续 分裂、分化,形成再生植株。
二、遗传平衡定律及其与种子 生产的关系
1.遗传平衡定律:在一个大的随机交配的群体 内,如果没有突变、选择和迁移因素的干扰,则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世代间保持不变。 基因型 AA Aa aa 频 率 P=p2 H=2pq Q=q2
维持群体平衡的条件:⑴群体很大,不会因任何基因型传递 而产生频率的随意或太大的波动;⑵必须是随机交配而不带 选择;⑶没有自然选择,所有的基因型都同等存在,并有恒 定的突变率,即由新突变来替代因死亡而丢失的突变等位基 因;⑷不会因迁移而产生群体结构的变化。

《种子生产原理与方法》教学大纲

《种子生产原理与方法》教学大纲

《种子生产原理与方法》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二、教学目标及任务种子是一切生物技术改良作物品种的物质载体。

种子生产是实现优良品种价值和栽培技术效果的重要环节。

种子生产原理与方法课程在作物学学科人才培养方案中处于作物遗传育种和作物栽培两个二级学科的交叉点,对于全面掌握作物科学知识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后,在素质、知识和能力方面应当达到以下要求:全面了解种子生产的任务和内容以及我国和世界先进国家种子生产体系的发展;深刻理解种子生产的基本原理,品种审定和品种保护的过程及两者区别;基本掌握自花授粉、异花授粉、常异花授粉作物常规品种原种生产和大田用种生产技术,不同繁殖方式杂交种亲本原种生产和一代杂种种子生产技术,无性繁殖作物原种生产和大田用种生产技术。

DNA分子技术在种子生产中的应用。

为独挡一面地指导农作物原种和大田用种生产实践,并参与国际竞争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学时分配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绪论一了解种子生产的概念,种子生产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意义。

二理解种子生产的任务,包括新品种的普及更换和已退化推广品种种子的更新;种子生产主要任务是生产原种种子和大田用种种子,包括常规品种原种生产和大田用种生产,杂种品种亲本原种生产和杂种一代大田用种种子生产。

三掌握品种在植物学上的三性和社会学上的三性概念,掌握植物学上的种子概念和农业生产上的种子概念。

四了解世界种子生产体系的发展规律;了解中国种子生产体系的演变过程和美国种子生产体系的发展历史以及世界种业的发展趋势。

习题:1 种子生产的任务和主要内容。

2 我国种子生产体系发展的4个阶段。

第一章种子生产的基本理论第一节植物繁殖方式与遗传特点一、有性繁殖方式及其遗传特性1.自花授粉植物及其遗传特点2.异花授粉植物及其遗传特点3.常异花授粉植物及其遗传特点二、无性繁殖方式及其遗传特点1.营养体繁殖及其遗传特点2.无融合生殖及其遗传特点本节重点是理解各种繁殖方式作物由其遗传特点所决定的群体遗传组成。

5.发酵工业的种子制备

5.发酵工业的种子制备
五 发酵工业种子制备
发酵工业种子制备
一 一 种子制备原理与技术
种 优良种子应具备的条件

制 ①迟滞期短;②生理状态稳定;③能满足接
备 原 理
种量的要求;④无杂菌污染;⑤生产性能稳 定;
与 技
判断种子质量的指标
术 ①pH值;②种子液的糖、氨基氮、磷酸盐水
平;③种子液形态;④无杂检查;⑤溶氧、
酶活等其他指标;
技 ⑤种子罐与发酵罐的容积比

种子罐级数越少,越有利于简化工艺,便于 控制,减少染菌;
发酵工业种子制备

种 子
在生产中应注意种龄与接种量

备 种龄:过老过嫩都不好,细菌以对数生长期
原 理 与
为宜(霉菌也是),酵母以二倍体细胞为好。 接种量:依据具体的发酵类型和工艺条件而
技 定,过多过少都不好。

发酵工业种子制备

质 量
②pH值:对微生物有明显的影响。培养基
的 pH调节方法:用酸碱溶液中和法;使用缓
因 素
冲溶液法;使用生理缓冲剂;
发酵工业种子制备
二 ③通气搅拌
影 响
溶解氧的作用:参与菌体呼吸作用;
种 搅拌:促进氧的溶解与营养物质及代谢产物
子 质 量
的扩散。 通气量的多少以溶解氧的多少来衡定。
的 通气过程中,影响溶解氧的因素:
发酵工业种子制备
二 影
3.染菌的控制
响 种
染菌原因:设备、管道、阀门漏损、发酵罐
子 结构“死角”、灭菌不彻底、空气净化不好、
质 量
无菌操作不严、菌种不纯;



发酵工业种子制备 作业题
分析影响种子质量的主要因素。

六种育种方式的操作流程及关键步骤原理

六种育种方式的操作流程及关键步骤原理

关键步骤与注意事项
控制杂交亲本
保持遗传多样性
在选择过程中,要注意保持种群 的遗传多样性,避免单一性状过 度选择导致遗传脆弱性增加。
在杂交过程中,要选择配合力好 的亲本进行杂交,以获得更好的 杂种优势。
后代测定要准确
后代测定是选择育种的关键环节 之一,要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和可靠性。
准确识别变异
在选择过程中,要准确识别有利 变异和不利变异,避免误选。
后代选择
后代选择是杂交育种的重 要环节,要求根据育种目 标对后代进行严格的筛选 和鉴定。
04
诱变育种
诱变育种原理
基因突变
利用物理或化学因素诱导生物体发生基因突变, 从而产生新的遗传变异。
基因重组
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将不同来源的基因进行重组 ,创造新的基因组合。
诱变育种操作流程
1.
根据育种目标和生物体
使用适量的诱导剂,并 控制处理时间,避免对 植株造成过度伤害。
通过细胞学或遗传学方 法对多倍体进行准确鉴 定,确保选育的多倍体 植株具有稳定的遗传特 性。
在多倍体植株中筛选具 有优良性状的个体,提 高育种效率。
06
单倍体育种
单倍体育种原理
染色体数目变异
通过诱导使植物产生单倍体,再利用 某种方法使染色体数目加倍,从而获 得纯合植株。
遗传变异
03
在杂交过程中,由于基因的自由组合和交换,可能产生新的变
异类型,为育种提供丰富的遗传资源。
杂交育种操作流程
选择亲本
根据育种目标选择合适的 亲本,要求亲本具有优良 的性状和较高的配合力。
配制杂交组合
根据亲本的特性,制定杂 交方案,包括杂交方式、 杂交时间和杂交条件等。

农作物种子的生产原理是

农作物种子的生产原理是

农作物种子的生产原理是
农作物种子的生产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选育优良品种。

通过杂交育种和基因工程获得高产、抗病、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

2. 制种扩繁。

采用无性系或有性系方法,将选育的优良品种快速扩繁增殖。

3. 种子培育。

把种子在适宜环境下培育成熟,包括适当的温度、湿度、肥力等条件。

4. 种子采收。

在穗果成熟时采收种子,取质优饱满、发育完全的种子。

5. 种子储藏。

对采收的种子进行清选、干燥、防腐、贮藏等处理,保证种子活力。

6. 种子检验。

检测种子的纯度、发芽率、污染率等指标,保证种子质量标准。

7. 种子包装。

将检验合格的种子进行清洁、分类、加工,然后包装入袋出厂。

8. 种子销售。

种子公司将种苗销售给种植大户或经销商,最后供应给农户。

9. 种子管理。

合理运输、储存和销售种子,并提供后期技术支持和培训。

综合运用生物学、育种学和工程技术,使种子的选择、培育、加工、检验等达到科学规范,以生产优质高效的农作物种子。

种子生产依据的原理

种子生产依据的原理

种子生产依据的原理
种子生产依据的原理是根据种子的遗传性状和种子的质量要求,选择优良的亲本进行杂交或自交,通过多代选择和筛选,逐步提高种子的品质和产量。

种子生产依据的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选择优良亲本:选择具有优良遗传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或自交,以确保后代种子具有良好的遗传特性。

2. 多代选择:通过多代选择,筛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逐步提高种子的品质和产量。

3. 子代选择:在种子的生产过程中,根据种子的质量要求,对子代进行选择和筛选,只保留符合要求的种子。

4. 规范种子生产环境:为了确保种子的质量和稳定性,种子生产要求在规范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包括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等。

5. 遗传纯度保证:在种子生产过程中,采取措施防止杂交或自交的干扰,保证种子的遗传纯度。

6. 病虫害防治:在种子生产过程中,采取病虫害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保证种子的健康和无病虫害。

通过以上原理,种子生产依据可以获得高质量、高产量的种子,为农业生产提供良种基础,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发展。

蔬菜种子生产原理

蔬菜种子生产原理

蔬菜种子生产原理名词解释:1.种子生产:就是将育种家选育的优良品种,根据该作物的繁殖方式与遗传变异特点,使用科学的方法,在保持品种的遗传组成不变,维持较长经济寿命的条件下,迅速扩大繁殖的过程。

(王建华等,2006)就是按照种子生产原理和技术操作规程繁殖常规种子和杂交种子的过程。

(胡晋,2009)2.人工种子:指植物离体培养中产生的胚状体(体细胞胚)包裹在含有养分具有保护功能的物质中行程的,并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发芽出苗的颗粒体。

3.无融合生殖:是指配子体不经过配子的融合而产生孢子体的过程,亦即植物不经雌雄配子体融合而产生胚,形成种子的繁殖方式。

4.群体的遗传组成:5.基因型频率:群体中每一基因型的数目占全体数目的百分率,各基因型频率之和必等于1。

6.群体的遗传组成:7.基因频率:是指每一种等位基因的个体占群体中该位点等位基因总个数的百分率。

8.遗传平衡定律:在一个大的随机交配群内,如果没有外来因素(突变、选择和迁移)的干扰,则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世代间保持不变。

9.种性:群体的遗传组成。

10.常规品种:指除了一代杂交品种及其亲本和无性系品种以外的品种,包括自花授粉作物的纯系品种、多系品种,常异花授粉作物的天然授粉品种,异花授粉的开放授粉品种。

11.种子的水分:12.作物品种:填空、判断种子的结构、无性系特点、数量遗传的特点、限制选择的弊端、黄瓜开花与授粉、原种种子生产的选择目标、种子必须检测的指标、种子标签、一代杂种种子生产技术要求、开花与授粉、花器与授粉、开花习性也与授粉、异花授粉植物的遗传特点、无融合生殖产生的种子简答题:{作物品种特性、种子生产量决策、作物自然异交率的测定、纯系学说、常异花授粉作物的遗传平衡特点、不亲和系 X 不亲和系配套方式生产杂种一代、无性系品种种子生产的特点、黄瓜F1杂种的制种(雌性系利用,化学去雄,人工授粉)}1.影响种子生产计划制定的因素:1品种结构及各品种的表现情况2病虫害及自然灾害发生情况3需求总量及发展趋势分析4当地政府的政策导向5同类种子企业的种子生产情况及库存情况2.原种(亲本)种子生产量的确定3.自然异交率的测定方法:选具隐性性状的品种做母本,用具纯合显性性状的另一品种做父本,按父母本间行或围绕式种植,任其自由授粉,从母本植株上收获种子,统计F1群体中显性性状个体百分率,即自然异交率4.自花、异花、常异花授粉植物的遗传特点:自花:1基因型和表现型的一致性2遗传行为的相对稳性3自交不退化或退化缓慢。

发酵工业的种子制备

发酵工业的种子制备

适应性强,生产能力稳定
2、种子质量的判断方法

通常检测的培养液中参数
pH是否在种子要求的范围之内
糖、氨基氮、磷酸盐的含量 菌丝形态、菌丝浓度和培养液外观 有无杂菌污染

其他参数,如接种前酶活、种子罐的溶氧和尾气 等
3、种子制备

步骤:
斜面培养基中活化;
扁瓶固体培养基或摇瓶培养基中扩大培

种子罐培养:
一、获得足够的菌种数量,
二、种子罐的培养基接近发酵罐培养的醪液成
分和培养条件,使菌体适应发酵环境
种子罐级数的确定
种子扩大的级数:制备种子需逐级扩大培 养的次数

种子罐级数越少,越有利于简化工艺和控制,并 减少由于多次转种而带来的染菌机会以及减少因 种子罐生长异常而造成的发酵波动 但考虑能否在一定时间内获得优质、足量的种子 以满足发酵的需求



e.g 产黄青霉菌(P.chrysogonum) 原始菌种 斜面试管 获得孢子 250ml 茄子瓶(
大米或小米) 25 ~28 ℃ ,4~14天 成熟(在真空下抽去水
分,使水分含量在10%以下,于4 ℃冰箱保存)。
e.g.
Glutamic acid-producer:(谷氨酸生产菌) 固体试管斜面(32 °C ,18~24小时)

确定方法
菌种的性质(如菌种传代后的稳定性)
瓶中的孢子数,孢子发芽及菌丝繁殖速度
发酵罐中种子培养液的最低接种量 种子罐与发酵罐的容积比 生产规模 随工艺条件的改变作适当的调整
4、种龄与接种量

接种龄:种子罐中培养的菌体从开始移入
下一级种子罐或发酵罐时的培养时间 种子培养期应取菌种的对数生长期为宜, 菌种过嫩或过老,不但延长发酵周期,而 且会降低产量。

人工种子的基本原理

人工种子的基本原理

人工种子的基本原理人工种子是一种新型的植物繁殖技术,它是将植物种子和营养剂、保护剂、杀虫剂等混合在一起,通过喷涂或包覆等方式制成的一种复合材料,具有保护种子、促进发芽和生长的作用。

本文将从人工种子的基本原理、制备方法、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人工种子的基本原理人工种子的制备原理是将种子与营养剂、保护剂、杀虫剂等混合在一起,通过包覆或喷涂等方式制成一种复合材料。

其中,营养剂是为了提供种子发芽所需的养分,保护剂是为了保护种子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杀虫剂是为了防止种子被害虫侵害。

人工种子的制备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种子和材料之间的相容性问题,以及材料的质量和比例等因素,以确保人工种子的制备质量和效果。

二、人工种子的制备方法人工种子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喷涂法、包覆法和凝胶法三种。

1. 喷涂法喷涂法是将种子和材料混合后,通过喷雾器将混合物均匀地喷涂在种子表面上,使其形成一层薄膜,从而达到保护种子和促进发芽的作用。

2. 包覆法包覆法是将种子和材料混合后,通过滚筒或喷涂等方式将混合物包覆在种子表面上,形成一个保护层,从而达到保护种子和促进发芽的作用。

3. 凝胶法凝胶法是将种子和材料混合后,加入一定量的凝胶剂,使其形成一种凝胶状物质,然后将其包覆在种子表面上,从而达到保护种子和促进发芽的作用。

三、人工种子的应用前景人工种子具有保护种子、促进发芽和生长的作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植物繁殖、农业生产和环境修复等领域。

特别是在干旱、荒漠化和土地退化等环境中,人工种子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人工种子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同时,人工种子的制备技术也将不断提升,使其更加适用于不同的植物和环境条件。

总之,人工种子是一种新型的植物繁殖技术,具有保护种子、促进发芽和生长的作用。

其制备方法有喷涂法、包覆法和凝胶法等,应用前景广阔,将在未来的环境修复和农业生产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种子的原理

种子的原理

种子的原理种子是植物繁殖的起点,是植物生命周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种子的形成和发芽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也是植物遗传信息传递的重要载体。

种子的原理涉及到植物生理学、遗传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下面我们将从不同角度来探讨种子的原理。

首先,种子的形成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植物的生殖器官中,种子是由雌雄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的。

雌性生殖细胞是由植物的胚珠产生,而雄性生殖细胞则是由植物的花粉产生。

当花粉落在花柱上,经过花粉管的生长,最终与胚珠内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从而发育成种子。

这一过程涉及到雌雄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受精卵的形成,是种子形成的基础。

其次,种子的发芽是种子生命周期中的另一个重要阶段。

种子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和氧气条件下,通过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开始发芽生长。

种子发芽的过程包括种皮裂开、根部伸长、幼苗出土等多个步骤,这些步骤是植物从休眠状态到生长状态的转变,也是种子生命力的展现。

此外,种子中还蕴含着丰富的遗传信息。

种子中包含着植物的遗传基因,这些基因决定了种子的生长发育特性、抗逆能力等重要性状。

在种子的形成过程中,父母植物的遗传信息通过雌雄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得以传递,从而形成新的种子。

种子中的遗传信息是植物繁衍后代、适应环境变化的重要基础。

总之,种子的原理涉及到植物生长发育、遗传信息传递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通过对种子形成、发芽和遗传信息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植物生命周期中种子这一重要环节的原理和机制,为植物的种质改良、繁殖和栽培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种子,作为植物生命的起点和传承者,其原理的深入研究对于推动农业生产、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更好地认识和利用种子的原理,为人类和地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第一章种子生产原理与体系2

第一章种子生产原理与体系2

第⼀章种⼦⽣产原理与体系2第⼀章种⼦⽣产的基本原理与栽培品种的类型种⼦⽣产的理论基础与现代育种的理论基础是相⼀致的第⼀节种⼦⽣产的基本理论⼀、品种稳定与变异的遗传原理1.植物稳定与变异的进化原理⽣物进化的三⼤要素:遗传是内因,变异是基础,选择决定⽅向重组⾃然变异⾃然选择⾃然进化突变变异⼈⼯变异⼈⼯选择⼈⼯进化2.品种稳定的遗传学原理:基因纯合品种变异的遗传学原理:遗传与变异: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异⾃发突变涉及个别性状【孢⼦体突变(芽变),配⼦体突变(整株)】染⾊体变异涉及⼏个性状天然杂交涉及⼗⼏个甚⾄⼏⼗个性状⼈为的机械混杂也是变异的来源⼈⼯选择与⾃然选择:⾃交与异交纯合性与杂合性:个体遗传与群体遗传⼆、植物的繁殖⽅式与种⼦⽣产技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植物适应于系统发育的环境条件,加上对栽培植物的⼈⼯选择,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授粉、繁殖⽅式以繁衍后代。

鉴于繁殖⽅式的不同,其后代群体的遗传特点各异,对不同植物的育种⽅法、种⼦⽣产⽅式也就不同。

深⼊了解植物的繁殖⽅式及其后代的遗传特点,分析其与种⼦⽣产的关系,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才能使种⼦⽣产达到⾼产、优质、⾼效。

⾼等植物的繁殖⽅式:有性繁殖和⽆性繁殖两⼤类。

(⼀)有性繁殖⽅式及其遗传特点有性繁殖(sexual reproduction):是植物繁衍后代的基本⽅式,是指经雌雄配⼦的融合即受精过程⽽形成种⼦(孢⼦体)繁衍后代的繁殖类型。

依据参与受精的雌雄配⼦的来源,⼜可分为⾃花授粉植物、异花授粉植物和常异花授粉植物。

1.⾃花授粉植物及其遗传特点⾃花授粉植物(self-pollination plant)是指同⼀朵花的花粉传授到同朵花的雌蕊柱头上进⾏授粉、受精⽽繁殖后代的植物,⼜称⾃交植物,如⼩麦、⽔稻、⼤麦、⾖类、花⽣、⼤⿇、烟草、亚⿇、茄⼦、番茄、辣椒等。

花器特点这类植物都是雌雄同花,花器具严密保护,外来花粉不易进⼊;花冠多⽆鲜艳⾊彩,也少有⾹味,且多在早晨或夜间开放,不利于昆⾍传粉;花粉较少,不利于风传;雌雄蕊同期成熟、长度相仿或雄蕊略长,花药开裂部位紧靠柱头,有利于⾃花授粉,有的甚⾄在开花前已授粉(闭花授粉)⾃花授粉植物在花器结构和开花习性上的特点,决定了其具有很⾼的⾃交率,⾃然异交率⼀般不超过1%,最⾼的也只有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4/29
•107
育种家种子(breeder seed)是指育种家育成 的遗传性状稳定的品种或亲本的最初一批 种子,可用于进一步繁殖原种。
•2020/4/29
•107
原种(basic seed)是指用育种家种子繁殖的 第一代至第三代种子或按原种生产技术规 程生产的达到原种质量标准的种子,可用 于进一步繁殖大田用种。
•2020/4/29
•107
同美国的种子级别分类相比,在育种家种子 与基础种子之间多了1级精选种子。这级精 选种子主要是针对品种纯度进行的,而且 只应用于11种作物即小麦、大麦、燕麦、 黑麦、黑小麦、珍珠麦、亚麻、豌豆、扁 豆、蚕豆和大豆的种子生产中。
•2020/4/29
•107
这11种作物的育种家种子被分发给加拿大育 种者协会的会员种植,每个品种的种植面 积不大于1hm2,或所有品种种植面积不超 过2hm2。在小地块中,每20 000株作物中 杂株不得多于1株。加拿大农业部控制着每 块地的品种纯度。
•2020/4/29
•107
新西兰的种子级别分类是育种家种子、基 础种子、认证一代种子和认证二代种子。 育种家种子使用绿色包装袋。基础种子使 用棕色包装袋。认证一代种子使用蓝色标 签。认证二代种子使用红色标签。
•2020/4/29
•107
三、国际上有关机构的种子级别分类 在美洲和澳洲,官方种子认证机构协会( Association of Official Seed Certifying Agencies, AOSCA )的种子级别分类是 育种家种子、基础种子、登记种子、认证 种子。
种子生产原理和方法概 述
2020年4月29日星期三
•2020/4/29
•107
第三章 种子生产基本方法 第一节 种子级别的分类 第二节 常规品种种子生产 第三节 杂种品种种子生产 第四节 无性系种子种苗生产
•2020/4/29
•107
第一节 种子级别的分类 一、我国现行的种子级别分类 根据(GB4404.1-2008),分为: 育种家种子(breeder seed) 。 原种(basic seed) 。 大田用种(qualified seed) 。
•2020/4/29
•107
原种使用蓝色的种子标签,亲本种子使用 红色的种子标签,大田用种使用白色的种 子标签或者蓝红以外的单一颜色的种子标 签。
•2020/4/29
•107
二、其他国家的种子级别分类 日本:
育种家种子, 原原种, 原种, 生产用种。是指育种家在品种登录时 提供给繁种组织的原始种子,它是在育种 家管理下生产出来的、具有最高遗传纯度 的种子。
•2020/4/29
•107
在欧洲,英国的种子级别分类是:育种家种子 ,前基础种子(pre-basic seed),基础种子, 认证一代种子(certified seed of the first generation),认证二代种子(certified seed of the second generation)。蔬菜种子有一个 类别叫标准种子(standard seed),花卉只有 商业种子(commercial seed)。
•2020/4/29
•107
大田用种(qualified seed)是指用原种繁殖的 第一代至第三代或杂交种,经确认达到规 定质量要求的种子。大田用种是供大面积 生产使用的种子。
•2020/4/29
•107
根据国标《农作物种子标签通则》( GB20464-2006),不同类别的种子使用不 同颜色的种子标签。 育种家种子使用白色并有紫色单对角条纹 的标签。
•2020/4/29
•107
美国的种子级别分类: 育种家种子(breeder seed), 基础种子(foundation seed) (白色标签), 登记种子(register seed) (紫色标签), 检验种子(certified seed) (蓝色标签) 。
•2020/4/29
•107
加拿大的种子级别分类是育种家种子、精选 种子(select seed)、基础种子、登记种子 和认证种子。
•2020/4/29
•107
AOSCA的前身是国际作物改良协会( International Crop Improvement Association, ICIA)。ICIA成立于1919年 12月,由美国的13个州和加拿大育种者联 盟的代表们组成( AOSCA)。
•2020/4/29
•107
日本:育种家种子种植在都道府县农业试验 场管理的原原种圃进行繁殖,从原原种圃 收获的种子为原原种。
•2020/4/29
•107
•2020/4/29
•107
日本:原原种种植在都道府县设置的原种圃 进行繁殖,从原种圃收获的种子为原种。 原种发放前,要在包装袋里放入表示都道 府县审查合格的标签。
•2020/4/29
•107
日本:原种供应给种子生产农户,种植在种 子生产田生产市售一般种子。市售一般种 子通常由镇村、部落等的种子生产协会经 营。水稻、麦类等作物,也有由农林省指 定经营者(称为指定种子生产者)接受镇 村、部落等的委托进行经营的。
•2020/4/29
•107
对于后者,国家补助一部分经费,通过国家 补助经营的种子生产田也称为指定种子生 产田,根据主要作物种子法,都道府县要 进行田间检验和生产物的审查,审查合格 发给审查证明书,是为证明种子。
•2020/4/29
•107
德国、波兰的种子级别分类与英国基本相 同。
•2020/4/29
•107
瑞典的种子级别分为A、B、C1、C2、H共5 级,分别表示预基础种子、基础种子、认 证一代种子、认证二代种子和商品种子。
•2020/4/29
•107
在瑞典,预基础种子使用白色带蓝色斑点的 标签,基础种子使用白色标签。认证一代 种子使用蓝色标签,认证二代种子使用红 色标签,商品种子使用棕色标签。
•2020/4/29
•107
精选种子最多可繁殖5次,然后必须引入新 的育种家种子。精选种子用于生产基础种 子,基础种子也要接受品种纯度监控。
•2020/4/29
•107
只有当加拿大育种者协会颁发了育种家种 子证书后,育种家种子才能进行扩繁,此 后的一系列增殖都始于此,各级种子都要 接受加拿大农业部门的品种纯度田间检验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