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弃妇诗

合集下载

《弃妇诗·白华》原文翻译及鉴赏

《弃妇诗·白华》原文翻译及鉴赏

《弃妇诗·白华》原文翻译及鉴赏《白华》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这是《诗经》中为数颇多的弃妇诗中的一首,从诗中语气来看,主人公应是一位贵族妇女。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白华原文翻译等相关资料,欢迎大家阅读。

《白华》原文先秦:佚名白华菅兮,白茅束兮。

之子之远,俾我独兮。

英英白云,露彼菅茅。

天步艰难,之子不犹。

滮池北流,浸彼稻田。

啸歌伤怀,念彼硕人。

樵彼桑薪,卬烘于煁。

维彼硕人,实劳我心。

鼓钟于宫,声闻于外。

念子懆懆,视我迈迈。

有鹙在梁,有鹤在林。

维彼硕人,实劳我心。

鸳鸯在梁,戢其左翼。

之子无良,二三其德。

有扁斯石,履之卑兮。

之子之远,俾我疧兮。

《白华》译文芬芳菅草开白花,白茅束好送给他。

如今这人去远方,使我孤独守空房。

浓浓云雾空中飘,沾湿菅草和丝茅。

我的命运多艰难,他还不如云露好。

滮水缓缓向北流,浸润稻田绿油油。

边号边歌心伤痛,思念那人在心头。

砍那桑枝作柴薪,烧在灶里暖在身。

想起那个健美人,实在让我伤透心。

宫内敲起大乐钟,声音必定外面闻。

怀念使我神不宁,你却视我如路人。

丑恶秃骛在鱼梁,高洁白鹤在树林。

想起那个健美人,实在煎熬我的心。

一对鸳鸯在鱼梁,嘴插翅下睡得香。

可恨这人没良心,转眼之间把我忘。

扁扁平平乘车石,虽然低下有人踩。

恨他离我如此远,让我痛苦实难挨。

《白华》鉴赏此诗八章,每四句为一章。

第一章以菅草和白茅相束起兴,映射夫妇之间相亲相爱正是人间常理。

其中的菅草白华和茅草之白有象征纯洁与和谐的爱情意义,与《召南·野有死麕》中的“白茅包之”“白茅纯束”相参证,可见“白茅”在当时是一个常用的带有象征意义的意象。

本来常理不言自明,可是这里偏偏是“之子之远,俾我独兮”。

一正一反,奠定全诗凄婉哀伤的悲剧基调。

第二章以白云普降甘露滋润那些菅草和茅草,反兴丈夫违背常理,不能与妻子休戚与共。

虽然从字面上看是白云甘露对菅草茅草的滋润与命运之神对被弃女主人公的不公平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对应和映射关系,但实际上看似怨天实为尤人,矛头所向实际是这不遵天理的负心丈夫。

女之耽兮,难以说也——论《诗经》中的弃妇诗

女之耽兮,难以说也——论《诗经》中的弃妇诗

女之耽兮,难以说也——论《诗经》中的弃妇诗摘要:在上古诗歌总集《诗经》中,有不少久经传颂的弃妇诗。

这些弃妇诗中的女主人公性格不同,形象各异,但都遭受了被抛弃的命运。

她们的形象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幡然醒悟,勇于了断;寓爱于恨,抱有幻想;顾影自怜,自怨自艾。

男性喜新厌旧,女性年老色衰和天灾人祸是弃妇诗产生的直接原因。

父系社会下压抑人性的夫权制和礼法制度是弃妇诗产生根本原因。

《诗经》中的弃妇诗以及其中的弃妇形象为后世女性文学的创造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其背后的内涵意蕴对后世也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字:《诗经》;弃妇诗;妇女形象弃妇,顾名思义,就是指因某种原因被丈夫抛弃或者遗弃的妇女。

“已婚和离开夫家是判别弃妇的两个基本条件。

”①以此为评判标准,《诗经》中弃妇诗有《卫风·氓》《小雅·白华》《王风·中谷有蓷》《邶风·谷风》和《召南·江有汜》。

研究这些弃妇诗,对了解我国两千多年前弃妇悲苦凄凉的处境,分析弃妇的形象,弃妇欺负被抛弃的原因,以及探索弃妇诗的内涵意蕴具有重要作用。

一《诗经》中的弃妇形象“夫妇之道有常,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内,德音莫违,是夫妇之常。

室家离散,夫妻反目,是不常也。

”②弃妇诗就是表现家室离散,夫妻反目的诗歌。

诗中的女主人公以诗歌的形式展示了对负心汉爱恨交织的复杂心态,抒发了对被弃命运的不满和怨恨。

然而,虽然这些诗歌都是表现妇女被抛弃之后的痛苦挣扎,但按照其面对被弃处境的态度,又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幡然醒悟,勇于了断;寓爱于恨,抱有幻想;顾影自怜,自怨自艾。

第一类女主人公幡然醒悟,勇于了断。

面对丈夫的变心,婚姻的破裂,这些妇女也曾以泪洗面,在绝望中哀叹自己种种悲惨的遭遇。

但是,她们并没有沉溺于悲伤之中,而是用理性的眼光认识到男女两性在情爱方面的差异,用道德的力量痛斥那些无情无义的负心汉。

《氓》中的女主人公堪称这一类形象的典范。

《氓》以一个女子之口述说了其与氓从少年时代的相识、相恋、成婚到年老珠黄而被弃的全过程。

弃妇诗歌鉴赏

弃妇诗歌鉴赏

弃妇诗歌鉴赏1.仍抱有希望,期待丈夫回心转意在《邶风·谷风》中,该女子和丈夫起初“育恐育鞫”、家境贫寒,后来“既生既育”,生活稍微富裕一点了,她的丈夫就要娶另一个女人,“薄送我畿”意为急忙将她赶走,通篇写了这个妇女对丈夫的诉苦和责难。

朱熹《诗集传》总结为“妇人为夫所弃,故作此诗,以叙其悲怨之情”。

但是通读全诗也不难看出,妇人对丈夫不只是怨恨,更多的是不舍,期待有一天丈夫可以回心转意。

“行道迟迟,心中有违”,从被赶出家门时缓慢的步伐可以看出妇人对丈夫、对家庭的不舍。

“毋逝我梁,毋发我笱”是对新人所说的话,警告新人不要动她原本用来拦鱼的水坝和捉鱼的器具。

被丈夫抛弃仍然不忘记旧地旧物,对新人宣示主权,说明妇人还是对丈夫抱有一丝期待,幻想以后能够和丈夫重修旧好。

这一类弃妇形象在《召南·江有汜》《郑风·遵大路》和《邶风·终风》里也有出现,她们通常离开得都不够坚决,对男方的感情是爱恨交织,却仍然抱有不切实际的重归于好的幻想。

2.独自嗟叹,悲伤哀悼高亨在《诗经今注》里评《中谷有蓷》:“妇人被丈夫遗弃,作此诗以悼之,或是有人作诗以悼之。

”方玉润也感慨:“世之读《中谷有蓷》而无以动其悲悯之怀者,吾亦末如之何也已矣。

”“嘅其叹矣”“条其啸矣”和“啜其泣矣”,女子先是哀怨嗟叹,再到长啸哀号,最后悲苦不已,开始啜泣,内心的情感层层递进,令人动容。

诗中并没有提及对男子的愤恨和责难埋怨,只着重抒发自己“遇人艰难”的感慨和表达被弃后的哀伤和悲痛。

女子以“蓷”自比,描写谷中益母草的干枯状态来映射自己内心的绝望和被遗弃之后的悲苦。

将重心放在自我情感的抒发上,独自悲苦感伤、空自嗟悼的弃妇形象在《邶风·柏舟》和《小雅·小弁》中也有出现。

3.果断坚决,刚强自爱《氓》中的女性形象是大众比较熟悉的弃妇形象了。

她“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古代勤劳能干的贤妻形象。

诗经与汉乐府诗弃妇诗比较

诗经与汉乐府诗弃妇诗比较

诗经与汉乐府诗弃妇诗比较――以《卫风・氓》和《上山采蘼芜》为例弃妇诗是《诗经》和两汉乐府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最精彩的部分。

但是,虽然同是弃妇诗,其主人公的刻画却是各有特色,不尽相同的,我们试着对《卫风・氓》和《上山采蘼芜》加以比较分析,得出这两首诗中主人公形象的不同与相同之处。

《卫风・氓》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首弃妇诗。

在这首诗中,女主人公以控诉的语调,道出了被丈夫遗弃这一悲惨、不幸的遭遇。

这首诗是一个被遗弃女子的自诉,她叙述了自己从恋爱、结婚到被遗弃的过程,女主人公对丈夫对家庭忠诚不二,并且勤劳持家,但是,在她年老色衰的时候,还是痛遭抛弃,并且还遭到了“兄弟”的嘲笑。

女主人公对负心的丈夫充满着怨愤,最后她从痛苦中醒悟过来,表示要坚决同他一刀两断!在悲剧发生之后女主人公仍能“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冷静地对待这一切沉重的打击和不幸。

对待悲剧的态度,女主人公是“反足不思,亦已焉哉”。

表现出一个女子勇往直前走自己的路的坦荡自信的坚强和反抗精神。

《上山采蘼芜》是一首通过人物对话的形式表现思想内容的叙事短诗。

叙述一个弃妇和故夫偶然重逢时一番简短的问答。

它不从正面写弃妇的被抛弃的悲哀, 反而写故夫的念旧, 更显出女主人公的被弃是无辜的。

尽管她的劳动比人强, 颜色也不比人差, 她还是不免於被抛弃。

她的不幸仅仅由於男子的喜新厌旧罢了。

诗通过对话,真实表现了弃妇的委屈心理和故夫后悔、恋旧的复杂心态。

这两首诗同是典型的弃妇诗,但所用的表现手法和所刻画出来的两个主人公却是各有特色的。

表现手法方面:《卫风・氓》用的是一种自叙的手法,是女主人公悲痛的控诉。

而《上山采蘼芜》用的是一种对话的形式,是对生活中偶然性、突发性事件的捕捉。

主人公的形象刻画方面:在同样遭到抛弃之后,两位女主人公对待“负心”男子的态度也是不尽相同的。

《卫风・氓》的女主人公在惨遭抛弃之后,对其丈夫是怨愤的,但是,她是冷静地对待这一切沉重的打击和不幸,并对不幸的妇女发出了告诫:“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中国最古老的弃妇诗

中国最古老的弃妇诗

中国最古老的弃妇诗诗经《卫风·氓》原文: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译文:《卫风·氓》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这是一首弃妇自诉婚姻悲剧的诗歌。

此诗女主人公以无比沉痛的口气回忆了恋爱生活的甜蜜以及婚后被丈夫虐待和遗弃的痛苦,表达了她悔恨的心情与决绝的态度,深刻地反映了古代社会妇女在恋爱婚姻问题上倍受压迫和摧残的情况。

诗分六章,每章十句。

第一章,追叙自己由初恋而定的婚;第二章,叙述自己陷入情网,冲破了媒妁之言的桎梏而与氓结婚;第三章,她对一群年青貌美的天真少女,现身说法地规劝她们不要沉醉于爱情,并指出男女不平等的现象;第四章,对氓的负心表示怨恨,她指出,这不是女人的差错,而是氓的反复无常;第五章,接着追叙她婚后的操劳、被虐和兄弟的讥笑而自伤不幸;第六章,叙述幼年彼此的友爱和今日的乖离,斥责氓的虚伪和欺骗,坚决表示和氓在感情上一刀两断。

全诗运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赋比兴交替使用,加之以对比、顶真、借代、呼告等表现手法,音调铿锵自然,富有真情实感,显示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著名的弃妇诗

著名的弃妇诗

著名的弃妇诗
中国古代有许多弃妇诗,其中一些比较著名的作品包括:
1.《上山采蘼芜》
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

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

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閤去。

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

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

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

2.《怨歌行》
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这些作品以描写弃妇的悲伤情感为主题,表达了她们对婚姻失败的痛苦和无奈。

这些作品不仅在当时是广为流传的文学作品,也在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诗经》中两首弃妇诗的比较

《诗经》中两首弃妇诗的比较

《诗经》中两首弃妇诗的比较《诗经》中的《谷风》与《氓》是中国诗史上弃妇诗的源头,本文通过对二者的比较,得出周民族婚姻的一般理念,并对后世的弃妇诗产生的深远影响做了一番概说。

1、来自桑间濮上的感伤《邶风•谷风》和《卫风•氓》是诗经弃妇诗中的翘楚之作,就邶与卫来说,有人考证,实为一家。

朱熹《诗集传》云:“吴王克商,分自纣城,朝歌而北谓之邶,南谓之东谓之卫,以封诸侯”。

从此设三监以督武庚,不久,卫国尽得邶之地,因此,邶在版图上出现的时间仅为几十年甚至十几年,因此,《诗经》中所谓邶之风实际上还是卫风,至于为何分卫风为三,自汉以来,议论纷纷,就目前而言,较可信的说法是:卫诗夥多,几近诗之四分之一,故编者将部分诗歌散辑于邶之下,但不论如何,我们分析的这两首诗,同出于一地,这是毋庸置疑的,这是文章开头首先要说明的一点。

然而卫风,自两宋以降而至清季,甚至上溯两汉,多被经学家讥为“好淫”“多桑间濮上”之音.故而对卫风中所表现的婚姻与爱情的诗篇或托以“刺夫妇之道”,或冠之刺“淫失”之辞,实在是大可不必的。

就这两首诗而言,虽同出一地,表达的情感却多有不同,一个是娴静的,一无疾声怒颜之辞,尽是殷殷相诉的哀哀之语,而另一个确是在冷静的痛斥,更多的是对自己婚姻的反思;一为悲哀之女子,一为女子之悲哀;读者读之,不禁要为前者撒一掬同情之泪水,为后者表现出其的理智所惊叹,从而发现感性之绵渺,从而略见独立之人格。

但不论如何,两首诗的内容却都是感伤的,这便奠定了弃妇诗的大基调,丈夫的始乱终弃另结新欢而推诿旧妇,而二女子无论其柔刚,或曰“不以我屑”,或曰“无与士耽”,柔者自哀自之冷落,刚者独哀士之决绝。

是为同根而异体。

然桑间濮上,自有其儿女风情,可当风情变为多情,多情而至移情,移情最终滥情,那么这些或柔或刚的女子,终将会或劝委求全,或怒骂其无耻,或悲天泣地,或断然与之决绝,然而在读者看来,不论诗中的女子如何,却总会有那么一丝一缕甚至无穷无尽的'感伤,让人无法释怀。

唐代弃妇诗评析

唐代弃妇诗评析

唐代弃妇诗评析唐代是中国文学史上辉煌的时代之一,而其中的弃妇诗更是该时期诗歌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唐代弃妇诗以其独特的主题和表达方式,以及细腻的情感抒发,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瑰宝。

唐代弃妇诗是由一系列描述弃妇(即被抛弃的妇女)心情的作品组成的。

在这些诗歌中,诗人们通过描绘弃妇的孤独、哀愁和无助,展示了她们在家庭破裂后所面临的困境和悲伤。

这些诗歌以女性视角进行叙述,使读者更能体会到弃妇内心的苦楚和痛苦。

弃妇诗的主题通常是围绕着丈夫的离开、背叛和抛弃。

诗人们用悲愤的语言来揭示这种痛苦,控诉丈夫的不负责任和背叛。

例如,在刘禹锡的《临洞庭湖赠张四南州同官》中,诗人写道:“鸳鸿独对清江月,问题庐山叶翠风。

别酒不成红脸喜,感时忽忆劝君容。

”这段诗中,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孤单地对着江月思念丈夫,并责问丈夫为何背叛自己,表达了她的悲伤和失望之情。

除了表达弃妇的痛苦和不满外,一些弃妇诗还展示了她们的坚强和反抗精神。

这种反抗不仅表现在对丈夫的指责上,也表现在她们自身的努力和奋斗上。

例如,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远伴妇》中描述了一位弃妇在秋夜里独自一人看着篱门外的星空,感叹着自己的命运和世态炎凉。

然而,诗人通过最后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情壮志,表达了弃妇坚韧不拔、勇敢前行的决心。

弃妇诗的创作方式也十分独特。

诗人们常常使用以物喻人的手法来表现弃妇的心情。

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通过描绘天地壮丽的景色,诗人映射出自己命运的起伏和坎坷。

弃妇用这种悲壮的景象来形容自己的境地,以压抑的情感表达出对命运的不满和对自己前途的向往。

总体而言,唐代的弃妇诗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以女性视角展示了弃妇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诗人们通过自己的创作才华,将这种苦楚和无助以优美的诗句表达出来,给读者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些弃妇诗不仅是对古代家庭伦理的一种批判,也是对社会不公和性别歧视的控诉,具有较高的文学和历史价值。

悼亡妻诗6首

悼亡妻诗6首

悼亡妻诗6首 1.《离思·其四》作者:元稹曾经沧海容易为水,特兰县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2.《诗经·邶风·绿衣》绿兮衣兮,绿衣黄里。

心之忧矣,曷维其已!绿兮衣兮,绿衣黄裳。

心之忧矣,曷维其亡!绿兮丝兮,女所治兮。

我思古人,俾并无訧兮!絺兮绤兮,凄其以风。

我思古人,实获我心!3.《南乡子·为亡妇题照》作者:纳兰性德泪咽却无声。

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轻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

别语忒分野,午夜鹣鹣梦早醒。

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泣尽风檐夜雨铃。

4.《悼亡诗》作者:沈约去秋三五月,今秋还照梁。

今春兰蕙草,去春复吐芳。

悲哉人道异,一谢永销亡。

帘屏既毁坏废,帷席更施张。

游尘掩虚座,孤帐覆空床。

万事并无不尽,徒令存者伤。

沧波初始平,一叶剪风清。

赤壁怒萧雨,蓝天挪锦屏。

笛横神气荡,歌赋玉人听。

欲回去汪洋处,相连万里程。

潘岳(年—年):字安仁,世称潘安,我国晋代著名文学家。

中国古代诗史上,潘岳就是葬花诗的鼻祖,首创以葬花诗的形式纪念亡妇的先河。

“帏屏并无仿佛,翰墨有余迹。

流芳却未吴萸,遗挂犹在壁。

”真实朴素,令人感动。

但是,受到魏晋辞风的影响,诗中鲜有华丽辞藻,消磨了悲伤的抒发效果。

沈园二首/陆游·南宋梦断茶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飞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并无祗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疑是惊鸿照影来。

陆游(年—年):字务观,号摆翁,南宋优秀爱国诗人。

他就是我国古代作品最少的诗人,仅在他的诗集《剑南诗稿》中留存至今的就存有多首,他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

他的诗内容极为多样,风格雄浑洒脱。

《沈园二首》是陆游为悼念前妻唐婉而作,连同此后关于沈园的多首悼亡诗,可以说构成了一个具有相当情节和规模的系列。

在民间流出最广的其实是‘沈园’系列真正的起点——陆游和唐婉各赋的《钗头凤》一首。

陆游与唐婉的故事,是中国封建制度造成的最悲剧性的爱情故事之一。

弃妇怨诗·谷风原文翻译古诗鉴赏

弃妇怨诗·谷风原文翻译古诗鉴赏

弃妇怨诗·谷风原文|翻译|古诗鉴赏《国风·邶风·谷风》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描写弃妇诉苦,反映妇女悲惨遭遇,是中国古代弃妇诗名篇。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弃妇怨诗·谷风的原文译文及古诗句赏析,希望对大家有用。

《谷风》原文先秦:佚名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黾勉同心,不宜有怒。

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行道迟迟,中心有违。

不远伊迩,薄送我畿。

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宴尔新婚,如兄如弟。

泾以渭浊,湜湜其沚。

宴尔新婚,不我屑以。

毋逝我梁,毋发我笱。

我躬不阅,遑恤我后。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

就其浅矣,泳之游之。

何有何亡,黾勉求之。

凡民有丧,匍匐救之。

不我能畜,反以我为仇。

既阻我德,贾用不售。

昔育恐育鞫,及尔颠覆。

既生既育,比予于毒。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

宴尔新婚,以我御穷。

有洸有溃,既诒我肄。

不念昔者,伊余来塈。

译文及注释译文山谷来风迅又猛,阴云密布大雨倾。

夫妻共勉结同心,不该动怒不相容。

采摘萝卜和蔓青,难道要叶不要根?往日良言休抛弃:到死与你不离分。

迈步出门慢腾腾,脚儿移动心不忍。

不求送远求送近,哪知仅送到房门。

谁说苦菜味最苦,在我看来甜如荠。

你们新婚多快乐,亲兄亲妹不能比。

渭水入泾泾水浑,泾水虽浑河底清。

你们新婚多快乐,不知怜惜我心痛。

不要到我鱼坝来,不要再把鱼篓开。

既然现在不容我,以后事儿谁来睬。

好比过河河水深,过河就用筏和船。

又如河水清且浅,我就游泳到对岸。

家中有这没有那,为你尽心来备办。

左邻右舍有灾难,奔走救助不迟延。

你不爱我到也罢,不该把我当仇家。

我的好心你不睬,就像货物没人买。

从前害怕家贫穷,患难与共苦经营。

如今家境有好转,嫌你厌我如毒虫。

备好干菜和腌菜,贮存起来好过冬。

你们新婚多快乐,拿我积蓄来挡穷。

粗声恶气欺负我,粗活重活我担承。

当初情意全不念,往日恩爱一场空。

注释1.邶(bèi):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地在今河南省汤阴县东南。

《诗经》中的弃妇诗

《诗经》中的弃妇诗

《诗经》中的弃妇诗1. 《江有汜》: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

不我以,其后也悔。

江有渚,之子归,不我与。

不我与,其后也处。

江有沱,之子归,不我遗。

不我遗,其啸也哀。

2. 《硕人》:硕人其颀,衣锦褧衣。

齐侯之子,卫侯之妻。

既醉既食,于公于归。

3.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溘逝儿行,陷我心兮。

猗靡来思,揽我心兮。

4. 《樛木》:乍凌乍下,河水之皋。

无底不测,难以沟濠。

乍宽乍狭,河水之坻。

既流既舍,弃我行儿。

5. 《谷风》:谷风皇皇,维舞维歌。

将翱将翔,尔疆尔疆。

弗思不豫,俾民不恭。

四牡彭彭,靷革有鸣。

6. 《汝坟》:于汝坟兮,吾宁死兮。

不及汝生,我其夭夭。

7. 《采采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

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8. 《桃之夭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9. 《蓼莪》:蓼彼莪兮,采采之实。

予美亡此,莫知其云。

10. 《黍离》:黍离离兮,采采之宜。

思我不见,如何其已。

11. 《行露》:行露坐露,行濠坐濠。

既阴且吝,寺人共嗟。

以上是《诗经》中的一些弃妇诗的全文,展示了古代女性在面对感情困境时的柔情和坚韧。

著名的弃妇诗

著名的弃妇诗

著名的弃妇诗弃妇诗是一类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文学作品,它以描写被遗弃的妇女为主题,表达出女性在爱情和婚姻中所受到的伤害和痛苦。

这些诗歌常常通过妇女的自述或第三人称的叙述来展现她们的心情和遭遇,以此激发读者对不平等待遇的关注和思考。

下面将介绍几位著名的弃妇诗人及其作品,以此作为参考内容。

1. 苏东坡(1037-1101)苏东坡是中国宋代的文学巨匠,他的诗作涵盖了多种主题,其中也不乏对弃妇的深情描写。

他在一首诗中写道:“夫君解臂时,解裳不一样。

解臂人面善,解裳兰芳香。

解裳本蓬鬓,蓬鬓黑如漆。

解裳非劲风,劲风吹不得。

解裳催夜长,催夜发笑咿。

”这首诗通过描绘妇女解除上衣、裳裙时和夫君分开的情景,表达了她被遗弃后的孤独和痛苦。

2. 纳兰性德(1655-1685)纳兰性德是中国清代著名的词人,他的作品以情感细腻而闻名。

他的《明妃曲·春宵苦短日高起》成为了代表作之一。

词中描绘了一个被爱人抛弃的女性,她在寂寞的夜晚中感慨万千,写道:“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恩不报莫非恶,半夜飞书雪满庭。

”这首词以形象、动情的语言表达了女性被遗忘之后的痛苦和无奈。

3. 伊藤左千夫(1905-1937)伊藤左千夫是日本现代派诗人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作表达了对社会现象和人生困境的思考。

他的诗集《弃妇集》中收录了多篇关于弃妇的作品。

其中《弃妇之夜》描绘了一个被遗弃的妇女在夜晚中感到孤独和无助的情景:“弃妇于夜里/即去亦不去/既留亦不留/月在空无一人/唉呀/Ah呀/Ah呀/Ah哪/人们赏不赏/赏不赏。

”这首诗通过对妇女内心痛苦和无助的描写,展示了她的孤独和无奈。

4. 阿留(婷婷)(1980-)阿留是中国当代女性诗人,她的作品以探讨女性身份与命运为主题。

在她的诗集《没给你名字的弃妇之诗》中,包含了大量关于弃妇的诗作。

其中一首诗《你走了后,我绘画了身轮回的图像》中描绘了一个被抛弃的女性如何经历心灵的扭曲和重建的过程:“我为红尘绘画了重气息/却舍至往日空话已无依/你走了后,我绘画了身轮回的图像/只是幽怨多了些不确定的笔触。

浅谈诗经中的弃妇诗

浅谈诗经中的弃妇诗

浅谈《诗经》中的弃妇诗——以《卫风·氓》、《邶风·谷风》为例《诗经》中描写弃妇的诗歌有10首左右,数量上仅次于爱情诗。

其内容大多为弃妇的悲愤怨叹之辞。

本文将以其中的代表作《卫风·氓》和《邶风·谷风》为例,探讨弃妇诗中的弃妇形象特征以及诗歌的艺术特色。

1.弃妇的形象特征《卫风·氓》和《邶风·谷风》都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和抒发女主人公被弃的痛苦之情。

两位女主人公有很多共同点,她们集勤劳、善良、温柔、恪守妇道于一身,都是标准的贤妻。

《卫风·氓》中的女主人公在婚前多情纯洁,婚后在夫家吃尽了苦头“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夙兴夜寐,靡有期矣”却无怨无悔。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叶而陨”。

时间总是那样的无情。

长年的劳作使昔日貌美的女子成了明日黄花,人老珠黄成了丈夫“士贰其行”“二三其德”的理由。

《邶风·谷风》中的女主人公在家中“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

各项家务料理得井井有条,与邻里之间更是“何有何亡,黾勉求之。

凡民有丧,匍匐救之”。

能救人于危难之中,心地非常善良。

而就是这样一个女子同样由于人老珠黄而被丈夫遗弃,“昔育恐育鞫、及尔颠覆;既生既育,比予于毒。

”《邶风·谷风》和《卫风·氓》中的女主人公尽管同样遭弃,但是被弃后的态度还是很不相同的。

《邶风·谷风》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个典型的幽怨的弃妇,虽然对于丈夫的“不达伊还,薄送我穷”怨愤不已,但是仍然恪守“及尔同死”这句早就烟消云散的誓言,“行道迟迟,心中有违”,对家和丈夫仍依依不舍,充满留恋。

最后还说“不念昔者,伊余来塈”,依然对自己无情的丈夫抱有希望,希望丈夫不要考虑过去的事情,仍然能够爱自己,柔弱顺从至极。

王照圆评论说“《谷风》句句怨,句句缠绵,与薄幸人作情厚语,使人伉俪之意油然而生。

诗人温柔敦厚,善于感人如此。

”①像《邶风·谷风》中女主人公一样,虽然被弃,但是仍然默默承受,渴望与背信弃义的丈夫重修旧好的弃妇形象在《诗经》的弃妇诗中普遍存在,这与当时封建伦理道德已占据社会主流地位是分不开的。

古诗《弃妇诗》(作者曹植)原文全文

古诗《弃妇诗》(作者曹植)原文全文

弃妇诗
曹植[魏晋]
石榴植前庭。

绿叶摇缥青。

丹华灼烈烈。

璀彩有光荣。

光荣晔流离。

可以戏淑灵。

有鸟飞来集。

拊翼以悲鸣。

悲鸣夫何为。

丹华实不成。

拊心长叹息。

无子当归宁。

有子月经天。

无子若流星。

天月相终始。

流星没无精。

栖迟失所宜。

下与瓦石幷。

忧怀从中来。

叹息通鸡鸣。

反侧不能寐。

逍遥于前庭。

踟蹰还入房。

肃肃帷幕声。

搴帷更摄带。

抚节弹鸣筝。

慷慨有余音。

要妙悲且清。

收泪长叹息。

何以负神灵。

招摇待霜露。

何必春夏成。

晚获为良实。

愿君且安宁。

关于作者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

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

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
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

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2021年整理〗浅谈《诗经》中的“弃妇诗”

〖2021年整理〗浅谈《诗经》中的“弃妇诗”

浅谈《诗经》中的“弃妇诗”内容提要:《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弃妇诗”用现实的笔触反映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即妇女被欺凌的悲剧命运。

本文将从“弃妇诗”产生的原因入手,探究“弃妇诗”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及“弃妇诗”的悲剧力量及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关键词:《诗经》弃妇诗《氓》《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所塑造的一批生动、鲜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的人物形象,穿越历史隧洞,依然散发出金子般的光芒,至今让人惊叹不已。

在这众多的人物形象中,弃妇形象的塑造尤为成功,相当感人。

“弃妇诗”在《诗经》情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我们了解西周时期的家庭和婚姻生活等方面的习俗有重要的启示。

本文将从“弃妇诗”产生的原因入手,探究“弃妇诗”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及“弃妇诗”的悲剧力量及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一、弃妇诗产生的原因《诗经》的“弃妇诗”共有八篇:《召南·江有汜》、《邶风·谷风》、《卫风·氓》、《王风·中谷有推》、《郑风·遵大路》、《小雅·我行其野》、《小雅·小弁》、《小雅·谷风》。

弃妇诗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女性经济地位低下《诗经》中“弃妇诗”的出现,最深层的原因是当时女性经济地位的低下。

历史上曾经有过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女性社会地位很高。

然而,随着铁器时代的到来,母系氏族社会逐渐为父系氏族社会所代替,女性在社会生产中的主导地位也丧失了,她们的经济地位也发生了根本变化,逐渐失去了独立的生活能力,在生活中一切均受制于男人。

因此女性经济地位的低下,经济上对男人的依赖,是“弃妇诗”大量产生的最深层原因。

二礼法制度的束缚周人取得天下后,把统治秩序规范化、理论化,形成了周礼。

在周礼中,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观念处处可见。

首先,它规定了妇女的从属地位。

《说文解字》中:“妇,服也。

”《春秋谷梁·传隐公二年》说:“妇女在家制于父;既嫁制于夫;夫死,从长子,妇人不专行,必有从也。

《诗经》弃妇诗

《诗经》弃妇诗

《诗经》弃妇诗——《卫风·氓》和《邶风·谷风》的分析摘要:《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代表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创作,其中描写爱情的篇幅占了很大比重,而弃妇诗是爱情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为人们所关注。

诗中所描写的弃妇形象生动、性格鲜明,有其独特的审美意义和社会意义。

在那个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女子没有独立的经济地位,作为弱势群体的女子婚姻是她们惟一的依靠和出路,一旦夫妻间发生感情破裂,受害最深的往往是女子,遭弃后的弃妇女活更是非常悲惨。

我们可以从弃妇诗中了解弃妇的生活、感受,并以独特的视角洞察当时的婚姻家庭状况,了解当时妇女的社会地位,体会上古时代女子的整体风貌和美德。

关键字:诗经、弃妇、男权、抛弃、一、弃妇形象的分析虽然这两首诗都是以女主人公以自己自叙的口气叙说自己被丈夫抛弃的不幸生活,但在弃妇形象上依旧有差别。

(一)、怨恨、决绝型,对婚姻不抱希望。

《卫风·氓》全诗以女主人公自述的口气,诉说了自己从恋爱、结婚到被弃的全过程。

细细回想其婚姻的失败,女主人公是清醒的,她从爱情的幻想中走进现实,认识了现实的残酷后,毅然决然与过去告别。

女主人公认为自己并没有错,“女也不爽”,丈夫遗弃她只是“士贰其行”、“二三其德”罢了。

她本想与丈夫“及尔偕老”,但丈夫“老使我怨”,留给自己的只有无限的忧伤与哀愁,谁让自己嫁错了人呢?“静言思之,躬自悼矣”,最终只能认命了,“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女主人公是敢爱敢恨的,一旦发现丈夫无情无意,便不再对婚姻抱有任何希望。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是淇水见证了她所有的爱与恨,悲与欢,憧憬与后悔。

当她再次经过淇水时,已经今非昔比了,那飞溅起来的水花,打湿了车帷幔,她的忧伤与悲愤也就顷泻而下!女主人公对当初作出的这个决定,有所省悟,她对自己说,也对所有被爱情冲昏了头脑的女子说,“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弃妇诗

弃妇诗

即便是《山鬼》刻画的弃妇形象, 有着痴情而伤感的惆怅,却仍 没有好的方法摆脱命运的捉弄
弃妇诗是当时广大被压迫妇女的共同 心声,也是当时妇女不幸命运的真实写照, 成为对男女不平等的社会制度的有力控诉, 它们与其它情诗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开启了我国古代爱情 文学的先河,不仅为后代描写爱情提供了创 作素材,也为后人塑造女性形象提供了可以 借鉴的范本。
制作人:宋世博 霍子豪 姚菲 任泽楠 刘鹏飞 李承伟
所谓“弃妇”乃为丈夫所抛弃 的妇女,也有人将“弃妇”之概 念推而广之为对爱情有追求向往 却仍处在孤独寂寞中的女子,更 有人将精神上被人抛弃、遭人遗 弃的女性也理解为弃妇题中应有 之义,其实都不乏道理。
汉代
以屈原为代 《诗经》 表的楚辞文
诗以感伤、哀怨 基调较为突出 其艺术特色也较 高 《孔雀东南飞》
返回
基本模式:女子痴情,男子负心,弃妇自叹。 它们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向 人们展示了早期中国妇女的种种 屈辱和不幸。 《卫风· 氓》、《邶风· 谷风》、《王风· 中谷 有蓷》、《小雅· 谷风》等 弃妇情感世界的三个层次:一是以哀为基础 的情感体验,二是以怨情作为情感构成的中介 因素,三是以恨作为情感的尖端。 返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弃妇诗
《卫风·氓》
《邶风·谷风》
《王风·中谷有蓷》
中谷有蓷
▪中谷有蓷(益母草),暵其干矣。

有女仳离(别离、相弃),慨其叹矣。

慨其叹矣,遇人之艰难矣。

▪中谷有蓷,暵其修矣。

有女仳离,条其歗矣。

条其歗矣,遇人之不淑矣。

▪中谷有蓷,暵其湿矣。

有女仳离,啜其泣矣。

啜其泣矣,何嗟及矣。

▪悼亡诗
▪<唐风·葛生>
▪葛生蒙楚,蔹蔓于野。

予美亡此,谁与?独处?
▪葛生蒙棘,蔹蔓于域。

予美亡此,谁与?独息?
▪角枕粲兮,锦衾烂兮。

予美亡此,谁与?独旦?
▪夏之日,冬之夜。

百岁之后,归于其居。

▪冬之夜,夏之日。

百岁之后,归于其室。

▪唐·元稹《遣悲怀》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题解】
▪本题共三首,是诗人悼念他的亡妻韦丛的。

韦死时年仅二十七岁。

爱妻的离去使诗人深感悲哀,以“遣悲怀”为题,正是以此来排遣心中的伤痛。

这里选的是第二首,诗中所表现的夫妻间的真情,极为深挚动人。

▪《离思》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诗经》的艺术特点
▪1·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2赋比兴的运用
▪赋:叙事、写景、状物
▪1,叙事《卫风·氓》
▪2,写景《陈风·东门之杨》
▪东门之杨,其叶牂牂(zang,盛貌)。

昏以为期,明星煌煌。

▪东门之杨,其叶肺肺。

昏以为期,明星晢々(zhe,煌)。

▪3,状物《小雅·无羊》
▪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

谁谓尔无牛?九十其犉(run)。

尔羊来思,其角濈(ji)々。

尔牛来思,其耳湿湿。

或降于阿,或饮于池,或寝或讹。

▪4《诗经》善于融合情感写景叙事,如《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比
▪1 ,明喻
▪《卫风·淇奥》:“有匪(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2 ,暗喻
▪《小雅·何草不黄》:“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哀我征夫,朝夕不暇。


▪3 ,借喻(只说“ 彼物” 不说“ 此物” )
▪《卫风·氓》:“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4 ,博喻
▪《小雅·小宛》:“温温恭人,如集于木。

惴惴小心,如临于谷。

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小雅·鹤鸣
▪全诗集比成篇,叠喻为章,寓意野有遗贤,招之可用。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

鱼潜在渊,或在于渚。

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萚。

他山之石,可以为错。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鱼在于渚,或潜在渊。

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谷。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兴:先言他物,发端起情
▪1 ,只在开头起调节韵律、唤起情绪的
▪2 ,先言之物与下文有联系的
▪(1 ),隐喻下文的,如《周南·螽斯》:“螽斯羽,诜诜兮。

宜尔子孙振振兮。


▪(2 ),渲染气氛烘托下文的,如《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3 ),既能隐喻游又能烘托下文的,如《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兴”的艺术魅力主要在于它通过触景生情、睹物有感或因情设景、因事借物往往为诗歌创造出生动形象、画面鲜明、情景交融、自然委婉、蕴藉深厚的意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