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弃妇”形象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经》中“弃妇”形象探究
《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源头,《诗经》中的爱情诗数量众多,在《诗经》的爱情诗中,“弃妇诗”最值得探究,本文通过四种类型的“弃妇”,进一步挖掘古代女子的悲剧人生。
标签:《诗经》弃妇形象
在弃妇诗中,不言而喻的是她们都无法摆脱宗法礼教的束缚,被薄情丈夫休弃的悲惨命运,她们共同演绎着相似的悲剧人生。在这场悲剧的演绎中,弃妇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这些各异的形象大体上可分为四种类型,有无可奈何哀叹型、爱恨交织矛盾型、哀哀吿泣无能型、坚强自信决绝型。下面我们共同来试分析一下各种类型的弃妇形象。
一、无可奈何哀叹型
这种类型的弃妇主要表现在《诗经》中的《小雅·谷风》、《邶风·谷风》、《小雅·我行其野》、《小雅·白华》等,这类弃妇诗抒发的都是因丈夫或富贵之后或见异思迁将其妻子抛弃而发出的无奈怨叹。
《小雅·谷风》中的女主人公凄凉委婉地叙述曾经自己与丈夫一起饱经风雨,历经磨难的生活。但如今生活的条件好转,过上了舒适安逸的生活,丈夫却将其抛弃,于是乎发出:“将恐将惧,维予与女。将安将乐,女转弃予”。而后对其丈夫的薄情发出深深的哀怨:“忘我大德,恩我小怨。”
《邶风·谷风》中的女主人公也是踌躇哀怨,她对家庭生活饱含热忱,悉心操持着家事,与邻里和睦相处——“何有何无,黾勉求之。凡民有丧,匍匐救之。”对自己的爱情忠贞不渝,对丈夫更是不离不弃,与丈夫共患难——“昔育恐育鞫,及尔颠覆。”但没想到生活有了好转,丈夫却另觅新欢,对她薄情虐待——“燕尔新昏,以我御穷。有洗有溃,既诒我肄。”终究难以逃脱被抛弃的宿命。这首诗流露出一种恋恋不舍但又无可奈何的感情基调,不禁使人产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之感。
《小雅·我行其野》中的女主人公孤苦伶仃的走在田野中。她的丈夫因见新弃旧将其抛弃——“不思旧姻,求尔新特。成不以富,亦祗以异。”然而女主人公只有“尔不我畜,复我邦家,尔不我畜,言归斯复。”这样的无奈感慨,诗中女主人公对自己强自宽解的话语也难掩心中的酸楚。
二、爱恨交织矛盾型
这种类型的弃妇表现在《邶风·日月》、《邶风·终风》等中。这类弃妇主要的特征是怨而不怒,认不清自己的境遇,主要叙述女子明知丈夫的恣意戏谑、薄情无意,但心中还是对丈夫抱有希望,而苦守等待的悲惨结局。
《邶风·日月》中的女主人公一方面清醒地知道丈夫的“德音无良,报我不述”,痛恨他“宁不我顾,宁不我报”抛弃了自己;一方面又对丈夫抱有希望,希望丈夫能改过自新、回心转意,重新回到她的身旁。诗中描写出了女主人公怨恨绵绵与期待流连的复杂与矛盾的内心世界。
三、哀哀吿泣无能型
《郑风·遵大路》中女主人公被丈夫无情的休弃,“遵大路兮,掺执子之祛兮,无我恶兮,不寁故也!遵大路兮,掺执子之手兮,无我丑兮,不寁好也!”男子绝情而去,女子紧追不舍,拽着男子衣袖,拉紧他的手,苦苦哀求,莫要嫌我把气怄,不念旧情轻分手。那女子哀哀泣告,对丈夫依然很痴情,但丈夫休弃的心已决,无法挽回。这位弃妇痛苦无助的遭遇令人同情,懦弱无能只会哀哀吿泣的情态实在让人感到悲哀。
四、坚强自信决绝型
这种类型弃妇的代表是《卫风·氓》中的“氓”之妇和《召南··江有汜》中的商人妇。
《卫风·氓》全诗以女主人公自述的口吻,以顺叙的形式追忆了女主人公从热恋到结婚再到被抛弃的人生经历,表达了自己的悔恨和决绝。“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婚后的生活体现出女主人公是一位勤劳能干的家庭主妇,多年的辛劳,使家境逐渐好转,但也让她的容颜如残花老去,曾经善良憨厚的,对爱情至死不渝的丈夫如今开始对她露出了嫌弃、暴虐的面目——“言既遂矣,至于暴矣。”最终把她逐回了娘家,被丈夫无情地抛弃。但女主人公反复思考这一结局,觉得自己并没有错,而是由于丈夫的“士贰其行、二三其德”才产生成这样的结局。对于自己这桩失败的婚姻,她发出沉痛而又坚强的呼唤:“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对于那位薄情郎,她表现出了决绝的态度——“反是不思,亦已焉哉。也知天安命,女也不爽。”这是女主人公对自己的肯定,表现出了女主人的公自信自强的性格。
《召南·江有汜》中的女主人公是“商人妇”的代表。这首诗讲述商人在羁旅之地娶了妻子,但随着时间的流失,商人对妻子的感情也越来越淡,以至于最后将其抛弃。诗中的丈夫是一位薄情郎,他不动声色地将妻子抛弃,于是弃妇唱出了这首歌聊以慰藉:“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江有渚,之子归,不我与。不我与,其后也处!江有沱,之子归,不我过。不我过,其啸也歌!”但是这位弃妇并没有因丈夫的抛弃而哀哀泣告,而是展现出自尊自信的一面,并不是个人原因造成自己被抛弃的结局,所以她发出:“其后也悔”、“其后也处”、“其啸也歌。”被抛弃的结局也许会令人伤感和怜悯,但这位弃妇所表现出的自信和决绝却令人激赏!
总之,在弃妇诗中,女性是当之无愧的主角,她们神采动人、个性鲜明、形
象突出。弃妇诗中的女性是被同情、怜悯、赞扬的一方;而男性则多是负心汉、薄情郎的形象,是被憎恶和遭谴责的一方。通过分析《诗经》中的弃妇诗形象,我们深刻地了解了当时女性的悲惨遭遇。
参考文献
[1]高享《诗经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2]傅斯年《诗经讲义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储斌杰《诗经与楚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刘译阳,女,(1998-)汉,辽宁省大连市人,高中学历,研究方向:古典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