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科学单元试卷第三单元教科版

合集下载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

第3单元评估检测题(时间二40分钟满分二100分)1・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在制作天气日历时要记录 ____ . . .____________ 等方面的天气特征; ―空中云量的多少:我们可以把天气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 I(3) 风向是指风吹(填「来'或’去’)的方向;用风旗观测风向时[风旗 指的方向与风向(填’相同■或'相反用 风向标观测风向时:风向标指的方向与风向(填,相同’或 '相反)1(4) 用来测星降雨量的工具是 _____________ ⅛降雨量 的单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 5)用来测 呈气温的仪器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 也叫 ____________ i 气温的单位用字母表 示为 _____________I(6) 气温柱状图可以帮助我们直观看出气温的 ________________ : (7) —个地方在某一段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及风等情况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季如春,描述的是一个地方的 ____________ I(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收集到的数据[对未来天气做出预测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题(对的打"√" d 错的打"X")(每题2分?共20分)(1) 制作天气日历时:如果没下雨:就不记录降雨星情况江) (2) 气温计和水溫计的原理相同[所以可以用气温计测量水温:() (3) 测呈气溫时:应该把气溫计放在背阴、通风的地方;()(4) 读取气溫计时[视线要与液柱顶端保持齐平乂)(5) 测量气温时:要把气温计悬挂在空气中? 不能碰到其他物体:()(6) 冰雹不雇于降水:()(7) 降水呈就是指降雨星:() (8) 蒲福风力等级表把风力划分为 12个等级江)(9) 天空中出现少星羽毛状的云一股预示着晴好天气:()(10)天气总在不断变化[有些天气会给我们帝来灾害;()3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20分) (1)天气会商结果由( )签发扌 A.播报员 B.气象员 (2) 下列选项中描述天气的是( )1 A 杭州四季分明 B •成都明天下雪(3)下面适合用来制作简易雨星器的容器是( ).:A BC •首席气象预报员 C.昆明四季如春(4)下面气温计的读数是・6 °C 的是(5.简答题(共9分)(1)请简述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5分)(2)二十四节气中描述白天和黑夜时间一样长的是哪两个节气?(4分)(5)小莉面向太阳升起的方向站立:风从她的右手边吹来]此时的风向是()?A •东风 B.南风 (6)—天中气温最高的时间一股出现在(A.10~12 时 (7)在蒲福风力等级表中i 0级表示( )IA 无风 B.微风C 北风 C.14~15时 (8)「天上城堡云:地上雷雨临*这句谚语中的」城堡云'指的是( )1 A 羽毛状的云 B 均匀成层的云 C.大团堆积的云 (9) 下列天气现象中:( )不是降水的形式F A 小雪 B.雷暴(10) 测C.水结冰 C •周围没有遮拦的空地读作: 写作: __________ 写作: _____________ 写作: _____________ (2)用画阴影的方式表示三种不同云星的示意图4 6分)15J 10 ≡A4.图表题(共10分)(1)读写下列气温计的读数:(4分)20 IO 0 10读作: __________写作: __________6探究题(共2 3分)下面是小莉记录的?月1日一?月15日的气温情况和降雨情况:请根据表格回答后面的 问题;日期IB 2B 3日 4日 5日 最咼溫度 28oC 29oC 29oC260C 2 80C 降雨量 0毫米 Q 毫米 儘米20毫米 Ii 毫米 日期 6日 7日 8日 9日 IOB 最咼温度 30。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卷面分:3分。我能做到书写端正,卷面整洁。一、填空题。(每个词只能用一次,选错或者使用别的词不能得分,每空2分,共20分)气候云量缓慢阴凉气温计24 雨量器人们生活通风迅速1.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时十分________,有时比较________。2.空气的冷热程度可以借助________计进行准确的测量,使用________可以知道下了多少雨。3.测量气温应选在室外________、________处进行。4.某地一天的降水量是指这个地方________小时内的降水总量。5.根据________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多云和阴天。6.天气预报显示,未来两天内将有寒潮,提醒市民注意增添衣服,预防感冒,这说明天气影响________。7.四季如春、常年干旱、四季分明都是描述某一个地方的________。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不一样,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也可能不一样。( )2.-10℃,读作:负10摄氏度。( )3.测量天气特征用到的工具有气温计、雨量器和风向标等。( )4.我们看不到风,但可以借助地面上的物体观测风。( )5.常见的降水形式只有雨和雪。( )6.当整个天空都被云覆盖,看不到太阳,这时的天气称为晴。( )7.动植物的“行为”不能为我们了解天气的变化提供什么信息,只能靠自己的观察。( ) 8.要了解一个地方的天气变化规律,需要知道该地方多天的天气状况。( )9.大雪飘飘、狂风暴雨、阳光明媚都是描述气候的词语。( )10.气象员可以直接根据超级计算机做出的数值天气预报结果发布未来几天的天气预报。(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多云的是( )。A B C2.下列关于温度计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读数时温度计可以离开被测的水B.使用气温计时,要等到气温计里的液柱稳定后才能读数C.用来测量气温的温度计,也一定可以用来测量人的体温3.菲菲12时测得教室外的气温如右图所示,此时的气温是( )。A.10℃B.20℃C.30℃4.以下是状状在同一时间不同地方测得的三个气温,你认为最有可能与实际气温相符的是( )。A.操场上26 ℃B.教室里27 ℃C.树荫下25 ℃5.制作简易雨量器时,应该选择( )作为容器。A B C6.下列现象中,不可以用来判断风向的是( )。A.跑步时,红领巾飘动的方向B.小风旗飘动的方向C.国旗飘动的方向7.蒲福风力等级表把风力分为( )个等级。A.13B.12C.118.把天空当作一个圆,把看到的云量填充进去,根据占比情况判断天气。下图中表示晴天的是( )。A B C9.下列关于天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天气预报的信息一定准确无误B.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我们无法预测天气C.我们可以预测天气状况10.按照制作天气预报的步骤,下列正确的是( )。A.数据收集—气象员做出预报—生成数值天气预报—天气会商—发布天气预报B.数据收集—生成数值天气预报—气象员做出预报—天气会商—发布天气预报C.数据收集—发布天气预报—气象员做出预报—生成数值天气预报—天气会商四、综合题。(40分,第1题6分,第2题14分,第3题20分)1.根据气象台的数据汇报显示,某地区出现了强降雨,本次强降雨中该地区的降水量达到了227________。据此回答问题。(6分)(1)题干中横线位置缺少降水量的单位,请你补充完整。(2)根据24小时降雨量等级标准,此次该地区的降雨等级为________。(3)状状用自制雨量器测量降雨量,读数时,他的视线要与液面________。2.元元制作了天气日历,并从中获取了以下信息,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4分)(1)在元元的记录中,有________天是晴天,________天是阴天,________天是多云。(2)请将“最常见的天气”一栏补充完整,在正确答案后面的“”里打“√”。(3)这个月刮的风主要是________风。(4)元元用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时,发现小风旗向西微动,那么此时的风向和风速是________。(4分)3.看图识天气。(20分)观察某年3月20日至3月27日这八天的天气情况(如图甲)和3月20日8时到3月21日5时的气温变化(如图乙),回答下列问题。图甲图乙(1)观察图甲中天气符号,3月24日的天气应该是________,3月25日的天气应该是________。(2)观察图乙,3月20日8时到3月21日5时这段时间内的最高气温出现在________时,气温的整体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在3月27日用风旗来测量风向,则风旗飘向________方。除了风旗,我们还可以用________来测量风向。(4)根据图甲,小红在某天测得气温是4℃,那么这一天是( )。A.3月22日B.3月24日C.3月26日(5)3月20日这天陆续下了四场雨,我们应该根据( )降雨量的多少来确定这天降雨量的等级。A.最大的那场B.最少的那场C.四场累加的(6)请在正确使用气温计的操作后的“□”内打“√”,不正确的打“×”。(4分)①放在阳光照射得到且空气流通的地方进行测量。②用手拿住气温计的中间位置。③悬挂在空气中进行测量。④视线与液柱顶端保持平齐。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判断题。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一、填空题:1、风向可以用()测量,测量风速的仪器叫()。

2、()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3、气象学家通常把云分为()、()、()三类。

4、天气总是在发生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

6、风向是指风()的方向。

由西南向东北吹来的是(),从北向南吹来的是()。

5、风向可以用()来测量。

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的方向。

如指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风。

6、我们可以用()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7、()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个等级。

8、()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中的重要数据。

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等。

9、()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气象学家根据一天()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

10、天空中漂浮的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或()组成的。

11、11、我们一般使用()统计图记录一段时间的气温变化。

12、在天气日历中,人们根据云量的多少区分()、()、()。

13、()是指一个地方在某一段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

14、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包围着。

15、()是指我们周围流动的空气。

16、小水滴或小冰晶非常轻、可以浮在空气中,就形成了()。

17、测量气温的仪器叫( ),又叫()。

18、测量体温的仪器叫()。

19、测量水温的仪器叫()。

20、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天气,不同的天气对我们的()和()都有影响。

二、判断题:1、通常情况下,午后的气温最高。

()2、从东南方吹向西北方的是西北风。

()3、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一个月中的大气状况。

()4、降水的形式有雨、雪、冰雹、雾等。

()5、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就是积云。

()6、气象学家常把风速分成12个等级。

()7、天气是在不断变化的,它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

()8、同一时间,任何地方的温度是一样的。

()9、利用对天气日历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教科版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天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教科版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天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三单元天气单元测试卷班级:姓名:一、填空题(每空2 分,共30 分)1.、、、等是我们在记录天气日历时要关注的天气特征。

2.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和。

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的天气。

3.风向可以用来测量,箭头指向风的方向。

箭头指向西南,就是风。

4.12 月的海南天气一般还很。

5.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包围着,我们观察到的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中的。

6.天气总是在不断地,有时很迅速,有时很缓慢。

7.气象站在测量气温时,要将温度计放在内。

二、选择题(每题2 分,共20 分)8. 常见的风力等级表中把风力分为()个等级。

A.12B.13C.89. 下列有关降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降水量是24 小时降雨的总深度B.降水量是24 小时雨量器内收集的雨水的体积C.降水量是24 小时雨量器内收集的雨水的高度10.风向标的箭头指向东方,刮的是( )。

A. 东风B. 西风C. 南风11.降水不包括( )。

A. 露水B. 降雪C. 冰雹12.下列描述天气的是( )。

A. 浙江省四季分明B. 成都市明天有大雾C. 昆明市四季如春13.在观察记录一个月的气温时,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

A.尽量在同一地点进行观察记录B.遇到周末和假期应该停止观察记录C.尽量在每天的同一时间进行观察记录14. 大雪天,最靠近地面的云是()。

A. 雨层云B. 积云C. 卷云15. 天气会商的结果由()签发。

A. 气象员 B. 预报员C. 首席气象预报员 16. 风每秒行进的距离称为()。

A. 风速 B. 风量C. 风向17.-20 ℃的正确读法是( )。

A. 零下20 度B. 零下摄氏20 度C. 零下20 摄氏度三、判断题(每题2 分,共20 分)18. 云的种类大致可分为积云、层云和卷云。

( ) 19. 同一时间,学校任何地方的气温都是一样的。

() 20. 在读温度时,我们的视线可以斜着看温度计液柱的液面。

三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测试第三单元∣教科版

三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测试第三单元∣教科版

三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测试第三单元∣教科版一、填空题。

〔共6题;共10分〕1.衣服上的拉链能够是用________或________资料做成的。

2.在选用塑料制成餐具时,主要应用的是塑料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点。

3.在木条、卡纸、铁钉和塑料尺中,硬度最大的是________,最小的是________。

4.用黄金、白银等做首饰,是应用了金属________的特点。

5.用木头制成木筏,是应用了它的________;做成木柴,是应用了它的________。

6.砖瓦和陶器、瓷器比拟,________最不易吸水。

二、判别题。

〔共7题;共14分〕7.电风扇的扇叶是由纤维制成的。

〔〕8.用木头和金属制成的筷子硬度一样大。

〔〕9.铁钉能在塑料尺的外表留下划痕。

〔〕10.消费易拉罐的进程应用了金属稳固的特性。

〔〕11.塑料尺的弯曲水平大,说明它的硬度大。

〔〕12.纸是由纤维构成的。

〔〕13.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的大小有关。

〔〕三、选择题。

〔共11题;共22分〕14.在选用制造锅柄的资料时应选用( )。

A. 导热性比拟好的资料B. 导电性比拟好的资料C. 导热性比拟差的资料15.有一种资料,它稳固、能导电、易传热,有延展性,它是( )。

A. 塑料B. 金属C. 木头16.下面各种资料的运用中延展性最好的是( )。

A. 冰雕B. 陶瓷饰品C. 铁丝17.( )是从原油中提出来的人工资料,它具有绝缘性。

A. 金属B. 塑料C. 陶器18.以下物品柔韧性最好的是( )。

A. 木条B. 金属条C. 塑料条19.废弃塑料带来的白色污染日益严重,为了处置这一效果,某市向市民地下征求建议,不可行的是( )。

A.制止运用塑料B.开发容易分解的塑料C.废塑料回收再应用20.不同的资料吸水功用不同,这主要与( )有关。

A. 资料的颜色B. 资料的结构C. 资料的大小21.把实心小木块放入水中,它的形状是( )。

A. 浮起来B. 沉下去C. 不确定22.下面对砖瓦描画正确的选项是( )。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保密★启用前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一个地方在短时间里的大气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的情况是()。

A.天气B.气候C.天气日历2.“清明时节雨纷纷”诗句中描述的天气是()。

A.雨天B.雪天C.打雷3.制作天气预报的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①天气会商②数据收集③气象员做出预报④生成数值天气预报⑤发布天气预报A.②④①③⑤B.①②③④⑤C.②③①④⑤4.我国数十年如一日坚持观察记录气象数据的气象学家是()。

A.张衡B.竺可桢C.徐光宪5.我的家乡“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描述的是()。

A.天气B.气候C.湿度6.()的单位用摄氏度(℃)表示。

A.气温B.质量C.降雨7.奇奇放学回家时发现路旁柳树的纸条被风吹得统一飘向了西边,他判断现在刮的是()。

A.西风B.东风C.南风8.奇奇利用课余时间制作了一个简易雨量器,并用它收集了24小时的降雨,高度为10毫米,体积为65毫升,则降雨量应被记为()。

A.10毫米B.65毫升C.都可以9.妙妙根据所学的知识制作一个风向标,他拿着风向标在操场上进行了多次测量,最终确定今天刮的是东风,请问风向标的箭头应该指向哪个方向?()A.西B.东C.南10.探究小组的成员们接到了一个探究任务——测量气温,但他们不太确定要把气温计摆放在哪里,请你为他们选出最合适的地方。

()A.室内、阴凉通风处B.室外、向阳通风处C.室外阴凉通风处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6分)11.测量降水量可以用测量;测量风向可以用测量;测量风速可以用测量。

12.天气指的是一个地方在某一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

是指一个地方长期的天气平均状况。

13.北面吹来的风叫风;东南方向吹来的风叫风。

当你面向北方站着,风从你的背面吹来,则此时的风向是。

14.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测量气温的叫;测量体温的叫;测量水温的叫。

15.我们通常根据一个地方小时降雨量的多少来确定降雨量的等级;降雨量的单位是。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天气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达标题】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天气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达标题】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天气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下列描述天气的是()。

A.浙江省四季分明B.成都明天有大雾C.昆明四季如春2.炊烟飘移的方向与风向标箭头的方向()A.一致B.相反C.无关联3.明明在江津区某小学上学,科学课上他测得室外温度如下图,此时气温计显示的是()。

A.12℃B.-3℃C.8℃D.18℃4.“今天风和日丽、晴空万里。

”这句话描述的是()。

A.气象B.天气C.气候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24小时内,雨量不超过10毫米的是小雨B.在24小时内,雨量在5-17毫米的为小到中雨C.在24小时内,雨量在25~50毫米的为暴雨6.20℃读作()。

A.二十度B.摄氏二十度C.二十摄氏度1.温度表上显示的刻度是20,应该读(),写作()。

2.()是测量降水量的仪器。

气象学家根据()小时的降水量来确定当天下雨的等级。

降水量的单位是()。

3.蒲福风力等级表把风力分为()个等级。

4.常用的雨量器由()和()组成。

5.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中的自然现象。

6.同一时间、()的天气可能不一样。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每天教室里的温度和操场上的温度是一样的。

()2.降水的形式很多。

常见的有雨、雪、冰冻。

()3.风旗与风向标测量风向时所指的方向是相同的。

()4.天气预报并不准确,所以没什么用。

()5.-15°C可读作零下摄氏十五度。

()6.降水量的单位是体积单位:毫升。

()四.连线题(共1题,共3分)1.请把下面图片中的天气情况和适宜做的事情用线连起来,感受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穿上棉衣棉裤汽车都打开防雾灯不能在大树下避雨五.简答题(共4题,共23分)1.作气象预报主要的步骤有那些?它为我们生活提供了那些便利?2.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烟”能笔直地升上天空,此时的风力为几级?3.测量降雨量要注意什么?4.怎样做一个简易的雨量器呢?1.阅读材料并完成下列问题。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天气测试卷含完整答案(必刷)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天气测试卷含完整答案(必刷)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天气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制作天气预报,一般需要()个步骤。

A.4B.5C.62.当红旗朝东飘扬时,风向是()。

A.东风B.西风C.南风3.风向不可以用()来测量。

A.小旗子B.风向标C.温度计4.从东南方向吹向西北方向的风是()。

A.东南风B.西北风C.东北风5.自制雨量器的刻度纸条是用来()的。

A.模拟降水B.测量降水量C.收集雨水6.我们测量气温要选()的地方。

A.阳光直射处B.阴凉通风处C.随处都可以二.填空题(共6题,共21分)1.要知道气温是多少,或者了解一天中气温是怎么变化的,需要我们利用()进行测量。

2.气温是指室外()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来测量气温。

3.风速仪,它有()个风杯。

4.气温计在使用时,要放在()且()的地方。

5.风向是风吹来的方向,如北风是由()吹过来的风,东南风是由()方向吹过来的风。

6.测定风速的仪器叫()。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云是小水滴或小冰晶浮在空气中形成的,云的多少与天气没有关系。

()2.一般情况下,同一天中午的气温要比早上高。

()3.太阳是地球获取热量的最主要来源。

()4.利用风旗、风向袋等判断风速比目测更准确。

()5.全国各地的百叶箱的放置高度是不同的,沿海地区高,内陆地区低。

()6.一天中温度最高的时间一般是在下午2点左右。

()四.连线题(共1题,共6分)1.连线。

五.简答题(共4题,共20分)1.请根据你搜集的信息,预测一下明天的天气状况,并将你的预测写下来。

2.请你说写出2条有关天气的谚语。

3.我们了解天气的方法有哪些?4.请你说一说风对生活的影响。

六.材料题(共1题,共8分)1.阅读,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判断题。

温州泰顺境内的廊桥是保存完好的唐、宋、明、清代的木拱廊桥,泰顺廊桥其数量之多、工艺之巧、造型之美以及周边环境之和谐,在世界桥梁史上堪称一绝。

下图是《清明上河图》中虹桥结构的再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
1、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和在水中沉浮的能力等来描述材料的各种性质。

2、我们周围常见的材料有____、____、____、____等。

3、砖和陶瓷都是____材料。

4、____有固定的形状和一定的体积;____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____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5、我们用____测量液体体积的多少。

6、液体的黏度会影响它的____速度。

7、空气占据一定的____,空气的体积是可以____的。

二、判断
1、空气没有形状,没有重量。

()
2、虽说材料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但材料的使用并不影响周围的环境。

()
3、所有的材料都可以反复利用。

()
4、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

()
5、材料的硬度越大,就越能防止别的物体破坏它。

()
6、一般情况下,塑料尺的柔韧性没有不锈钢尺好。

()
7、不同材料吸水能力是不同的。

()
8、陶瓷制品的吸水性好。

()
9、通常情况下,油比水轻。

()
10、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

()
三、选择题
1、下列物品中是塑料做的是()
A、钥匙
B、课桌
C、矿泉水瓶
2、下面哪一项不是木材的性质()
A、透明
B、有条纹
C、在水中漂浮
3、你常见的陶瓷制品有()
A、碗和盘子
B、文具盒和茶杯
C、筷子和牙刷
4、陶瓷和砖都是由()烧制而成的。

A、木材
B、黏土
C、塑料
5、5毫升水大约是()
A、一小勺
B、一杯
C、一瓶
6、把铝片做成易拉罐,主要是利用的金属的()
A、坚硬
B、延展性
C、有光泽
7、下列物品中哪能一个吸水性更好()
A、塑料
B、牛皮纸
C、餐巾纸
8、判断物体的沉浮,主要看物体()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
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

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

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A、是否沉到底部B、是否沉于水面以下C、无法判断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

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

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

在观察过程中指导。

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

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

”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

”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

”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

”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
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

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

”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

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

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

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9、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发明的。

A、蔡伦
B、沈括
C、张衡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

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10、下面是人工制造的材料是()
A、木头
B、皮革
C、金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