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最终版

合集下载

劳动经济学

劳动经济学
• 大卫·李嘉图(1772-1823):工资理 论是整个分配理论的关键,工资是由劳 动力的再生产的费用决定的。
• 让·萨伊:供给自行创造需求。
• 第三阶段:工资基金学说的产生
• 19世纪初,斯图亚特·穆勒:工资决定 于人口与资本的比例关系。
2019/5/31
36
• 二.劳动经济学的形成
• (一)历史学派 • 19世纪40-50年代,盛行于德国,强调
2019/5/31
38
• (三)制度学派的分析
• 19世纪末诞生于美国,认为经济学应 从制度进化的取向来研究社会经济,它 以劳资、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和制度结构 为对象,分析了工会在劳动力市场中的 作用
• 代表人物:维伯伦、科芒斯等。
• 从劳工运动研究、到劳工关系研究、 到劳动力市场影响因素分析。

2019/5/31
等角度研究。
2019/5/31
43
• 三、劳动经济学在中国
• 1927,陈达,《劳动经济学》 • 1931,朱通九,《劳动经济学概论》 • 1952,清华、燕京、辅仁,劳动专修科 • 1955,北京,劳动干校 • 1958,劳动干校升格为北京劳动学院 • 1979,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劳动经济研究室 • 1984,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劳动人事学院
• 劳动经济学:核心是工资决定
• 2、宏观经济学:根本问题是国民收入的 规模决定与变动,充分就业决定国民收 入
• 劳动经济学:根本问题是就业与失业
2019/5/31
27
• 二、劳动经济学与人口经济学
• 人口经济学:

研究人口的生产与再生产的经济问题,

将人当作消费者,所有的人
• 劳动经济学:

人大劳动经济学课件第一章

人大劳动经济学课件第一章
人大劳动经济学课件第一章
目录
• 劳动经济学概述 • 劳动力市场供需理论 • 工资与就业理论 • 人力资本投资与收益 • 劳动力市场政策与实践 • 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01 劳动经济学概述
劳动经济学定义与研究对象
定义
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劳动力市场及其运 行规律的经济学分支,主要探讨劳动 力供求、工资决定、就业与失业、人 力资本投资、劳动力流动等问题。
劳动力市场均衡与失衡
01
劳动力市场均衡
在特定工资率下,劳动力需求量等于供给量,此时市场达到均衡状态。
02
劳动力市场失衡
当工资率不能使劳动力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时,市场处于失衡状态,可
能出现劳动力短缺或过剩现象。
03
劳动力市场失衡的调节
政府和企业可以通过调整工资率、改善就业环境、提供培训和教育等措
施来调节劳动力市场的失衡状态。同时,劳动力自身的流动和迁移也是
全球化推动劳动力市场变革
全球化进程加速,国际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对劳动力市场产 生深远影响,推动劳动力市场的结构、功能和运行机制发 生变革。
劳动力流动与配置优化
全球化促进了劳动力的跨国流动,使得劳动力资源在全球 范围内进行优化配置,提高了劳动力市场的效率和灵活性。
就业机会与挑战并存
全球化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也使得一些传统行业 和岗位面临挑战。劳动者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技能, 以适应全球化带来的就业市场变化。
应对全球化挑战的策略
面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劳动者需要提升自身素质和技能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同时,政府和企业也需要 加强合作,推动劳动力市场的改革和完善。
应对技术进步挑战的策略
面对技术进步带来的挑战,劳动者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政府和企业也需要加强职业培训和 技能提升计划,为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发展机会。

第一章劳动经济学

第一章劳动经济学

• (1)边际产量递增阶段
• (2)边际产量递减阶段
• (3)总产量绝对减少阶段
总产量:TP
平均产量:AP Q
L
边际产量:MP
L

Q L
2019/11/2
31

• 3、三条产量曲线及其 Q
特点
AP
MP
• (1)TP、AP、MP三

线都是先增后减
• (2)AP与MP交点为 AP最大值
• (3)MP=0,TP最大
2019/11/2
5
二、效用最大化——经济分析的基本假设(080586) 1、效用最大化:个人在可支配的资源约束下, 追求个人需要和愿望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主体的行为可以用效用最大化的观点加以分析和 预测 。 2、企业则追求利润最大化。利润最大化是效用 最大化的货币形式。
• 利润=总收入-总成本
• 劳动力=就业者+失业者
2019/11/2
15
2、劳动力供给,是指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条件下,劳动力供给是指在 一定的市场工资率下,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家庭或个人)愿意并 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
• 劳动力供给弹性:劳动力供应量变动与工资率的反应程度。 (070526)
工资率
劳动力供给 符
W(元/时) 量S(人·时)
2019/11/2
35
• 3、劳动力市场的主体 • (1)劳动力的所有者 • (2)劳动力的使用者 • 4、劳动力市场的客体 • 劳动者的劳动力,即劳动能力(存在于
劳动者身体之内的体力和智力)
2019/11/2
36
• 5、劳动力市场的性质
• (1)劳动力市场是社会生产得以进行的前提条件
• (2)劳动力与工资的交换是等价交换

(完整word版)劳动经济学(杨河清)课后答案

(完整word版)劳动经济学(杨河清)课后答案

第一章劳动力需求1、如何理解劳动力需求的含义?所谓劳动力需求,是指一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雇主愿意并能够雇用到的劳动力的数量。

有三个问题与劳动力需求的概念密切相关。

(一)劳动力需求是派生性需求1、劳动力需求是生产活动的需求。

2、劳动力需求是对物质产品和服务需求的一种派生需求。

(二)边际生产率理论是劳动力需求理论的支持理论之一(三)劳动力需求是意愿和支付能力的统一2、何谓劳动力需求弹性?劳动力需求弹性是一般需求弹性概念的属概念,也具有一般需求弹性的各种性质。

劳动力的需求弹性是指劳动力需求量(及供给量)的变化对工资水平变化的影响程度.劳动力供给量大的时候,如工资下降幅度大,说明供给弹性大,如果工资不怎么变化,则说明供给弹性需求小.按绝对值的大小,劳动力需求弹性共有5种状态。

(1)劳动力需求弹性等于零。

(完全无弹性)(2)劳动力需求弹性小于1。

(无弹性)(3)劳动力需求弹性等于1.(单位弹性)(4)劳动力需求弹性大于1。

(弹性较大)(5)劳动力需求弹性无穷大。

(完全无弹性)3、工资率和产品需求的变化如何对劳动力需求产生影响?工资的变化包括上升和下降两个方面,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工资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工资的上升。

工资上升对劳动力需求产生的影响可以分解为两个影响效应。

一个是与资本的相对价格比上升而产生节约劳动力的替代效应;另一个是因工资上升造成生产成本上升,引起产品价格上涨,导致产品需求下降,最终形成劳动力需求减少的规模效应.4、在考察劳动力需求时通常有哪些假设条件?1、生产技术的假设.假设技术条件不变或可变,前者在设计劳动力需求模型时必须,后者动态分析时必要。

2、组织目标的假设。

在生产组织中,生产目标是其根本目标。

企业的生产目标也是设计劳动力需求基本模型的一个重要条件。

有关生产目标的假设,不外乎有三种情况:利润最大化、人均产量最大化和总产量最大化.3、市场环境的假设。

假设是完全竞争的.市场状况分为完全竞争性市场、垄断性市场和不完全竞争性市场三种.4、劳动力是否同质的假设.劳动力供给模型假设劳动力是同质的,但实际上,劳动力的异质性是劳动力市场最主要的特征。

《劳动经济学》教学课件 劳动经济学课件

《劳动经济学》教学课件 劳动经济学课件
(二)基本概念。“基本概念”是构成理论大厦的 砖瓦,是对社会现实加以定义的最小单位,也是理论 的浓缩。
(三)现象范围。“现象范围”指的是某种研究所 确认的最重要的社会现象。现象范围是一门学科或一 门学科内的某一领域的研究有别于他种研究的基本特 征之一。
第 七 章





识 员 工 的
第 八 章

第 九 章 就
酬 与





第 十 章 失 业
第 十 一 章 社 会 保 障
第一章 导论
案例引入
许多人都认为,劳动经济学是“穷人经济 学” ,研究它不像许多富人需要的经济学哪样 有利可图,因为穷人无力向研究该学科的人支 付讲座和研究项目费用。其实不然,经济越发 达越富有的国家对劳动经济学的研究越重视: 一方面,政府在财政预算中专门设有劳动问题 研究经费,还经常出资委托研究机构做劳动问 题专项研究;另一方面,劳动经济学是经济学 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在美国经济学20多个 分支学科中,按社会重视程度、课题数量及发 表文章数量、质量等指标排序,劳动经济学排 在第二位。
影响人力资源素质高低的因素
人力资本投资
人种质量
经济发展水平
社会风气
观念因素
科学技术发展及应程度
在人力资源的数量与质量之中,
人力资源数量可以进行一定数量的劳 动,而人力资源质量不仅可以进行一 定数量的劳动,而且也可以完成一定 难度的劳动。所以,人们越来越重视 人力资源质量的提高。
(三)人力资源的稀缺性
流动中所有权
不能转移
转移
流动状态 主动性、决定性
被动性
(二)劳动的含义与分类
⒈劳动的含义

劳动经济学全套课件

劳动经济学全套课件

劳动经济学参考书
1.劳动经济学 杨河清 中国人大出版社02年 2.劳动经济学 胡学勤 中国经济出版社01年 3.劳动经济学 曾湘泉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4.劳动经济学 陆铭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5.劳动经济学——理论与政策研究 张建武 中央 编译出版社 2001年 李强 清华大学出版社 6 .失业下岗问题对比研究 2001年 7.劳动经济学前沿问题 大卫·桑普斯福特 中国税务 出版社1999年 伊兰伯格史密斯 中国人大 8 .现代劳动经济学 出版社1999年
第三节 劳动经济学地位及其研究意义
一、劳动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一)、劳动经济学的独立性 为什么劳动经济学能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1)劳动要素的特殊性(异质性,非物化) (2)劳动力市场的复杂性(供给曲线后弯,分割性;) (3)劳动经济问题的现实性 (4)人力资本革命的重要性等 (二)、劳动经济学的联系性 1、与经济学的联系: (1)假设的一致性:稀缺性,经济人;(劳动力是一种稀缺 资源吗?) (2)与微观、宏观、发展经济学等的联系 2.与管理学的联系一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劳动组织管理, 劳动报酬管理,劳动人员管理等 3.与社会学的联系:劳动社会;劳动关系;劳动保障; 4.与法学的联系:劳动组织法;劳动保护法;国际劳工公约;
4、统计学意义上的劳动力(就业与失业)
讨论思考题:
1.劳动经济学:兴起与发展历程?何时?何人? 阶段性特征?6一7页宁;9页 2.劳动经济学学科属性?(共同的逻辑起点: 陆3页; 与经济学联系性及贡献8页,守10页 与管理学宁10页) 3劳动经济学研究核心内容? (微宏观) 陆1页 4劳动力资源是稀缺的吗?(如何界定稀缺?3 页) 5.劳动力要素特殊性?(异质性;非物化)

推荐下载-劳动经济学1 精品

推荐下载-劳动经济学1 精品

劳动经济学第一章:导论选择:一、劳动是人的本质:1、劳动创造了人2、劳动是人的专著特征3、劳动作为生产要素与其他要素不同。

二、劳动的意义:1、劳动创造了人类自身2、劳动是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3、劳动创造了社会财富4、劳动推动了社会发展5、劳动是人类解疑不尽的重大课题三、人力资源的特征1、两重性2、时限性3、能动性4、再生性5、智力性6、核心性四、基本假设包括:劳动是人的本质,人是经济人,人力资源稀缺、当代市场经济制度。

简答:一、简述国外劳动经济学形成与发展过程。

1、孕育阶段: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劳动经济思想。

欧洲中世纪的劳动经济思想。

重商主义的劳动经济思想2、形成阶段:古典经济学为劳动经济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历史制度学派对劳动力市场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制度研究方法新古典经济学为劳动经济学的形成提供了新的分析方法和理论。

劳动社会理论和劳动管理理论促进了劳动经济学的形成。

3、独立发展阶段:劳动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925年《劳动经济学》的出版,标志着劳动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进入独立发展阶段。

与工资相关的经济理论得到了深化研究。

劳动就业理论引入了宏观总量研究。

较为完善地提出了劳动力市场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丰富和发展了劳动力供给研究。

4、学科体系发展与完善阶段:劳动经济学研究内容更加全面形成了以新古典框架为基础并兼有制度分析的当代主流劳动经济学。

众多经济学派涉入了对劳动经济学的研究。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出现了新的特点。

劳动科学体系日益完善二、理论界的劳动经济学形成与发展过程。

1、研究最重要生产要素——人力的需求与供给2、研究劳动力市场运行和结果3、研究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4、研究劳动力资源投入与产出机理。

5、研究劳动关系6、研究对象的其他说法(研究劳动力资源的有效利用研究劳动问题工资福利再生产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三、劳动经济学基本要素有哪些?基本假设基本概念现象范围特定理论问题检验方法第二章:劳动力供给名解:劳动力供给:(labor supply)是指再一定的市场工资率的条件下,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家庭或个人)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

劳动经济学

劳动经济学

1.1.1.2我国劳动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我国古代的劳动经济思想与劳动管理 1.我国古代学者的劳动经济思想 2.我国古代的劳动管理思想 (二)民国时期学者对劳动经济问题的研究 (三)建国后我国劳动经济学的发展状况 1.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的劳动经济学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经济学的发展 思考题:搜集陈达\甘博\费孝通\史国衡背景 材料(个人档案、经历、主要学术思想和成 就等)
1.2.2管理学科及其他学科 中的劳动科学
(一)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 1.人力资源管理 2.人力资源开发 (二)劳动组织管理 (三)劳动人员管理 (四)劳动薪酬管理 (五)其他学科中的劳动科学
1.3 1.3现代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经济中的劳动力市 场现象及劳动力市场规律的科学 劳动力资源的稀缺性; 如: 劳动力资源的稀缺性; 效用最大化与选择; 效用最大化与选择; 劳动力市场
劳动经济学
Economics of Labor
主讲人: 主讲人:孔微巍
劳动经济学研究框架
劳动主体—人 劳动主体 人 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数量与质量 劳动力流动 劳动报酬
市场均衡
劳动力 供给市场
劳动力需 求市场
宏观调控 就业 劳动关系 社会保障
第 1 章: 导 论
1.1劳动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1 1.2现代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 1.3现代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3
二、劳动的含义与分类
(一)劳动的定义 1.广义:在各种活动中的体力或者脑 1.广义: 广义 力的使用或消耗。 2狭义:人的经济活动 狭义: 3.狭义含义的特点 3.狭义含义的特点
(二) 劳动的分类
1.具体分类 1.具体分类 2.如何认识劳动的分类 2.如何认识劳动的分类 3.我国的划分 3.我国的划分

劳动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完整版

劳动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完整版

劳动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劳动经济学》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二、思考题1.如何理解劳动经济学的价值(1)劳动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经济问题。

例如,民工荒、政府要求增加最低工资、劳动生产率下降、农民工工资急剧上升、工资增长不均等、工作培训、国有企业高管人员的高工资受到质疑、收入分配不平、农村移民增加、劳动力市场全球化扩大等等。

(2)数量上的重要性。

在西方经济中,大部分国民收入并不是来源于资本收入(利润、租金和利息),而是来源于工资。

绝大多数居民户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提供劳务。

从数量上看,劳动才是我们最重要的经济资源。

(3)独有的特性。

劳动力市场的交易完全不同于产品市场的交易。

劳动力市场是一个极有意义和复杂的场所。

劳动力市场的复杂性意味着供给和需求概念在应用于劳动力市场时必须做出重大的修改和调整。

在供给方面,劳动者“出售”给雇主的劳务与该劳动者不可分离。

除了货币报酬,工人还关注工作的健康和安全性、工作难度、就业稳定性、培训和晋升机会等,这类非货币因素也许与直接收入同样重要。

这样,工人的供给决策要比产品市场的供给概念复杂得多。

(4)收益的广泛性。

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都可以从劳动经济学中得到许多启示和教益。

从劳动经济学得到的信息和分析工具有助于人们做出与劳动力市场有关的决策。

从个人角度看。

大量内容将直接与我们有关,如工作搜寻、失业、歧视、工资、劳动力流动等。

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从对劳动经济学的理解中所得到的知识背景和分析方法,对做出有关雇用、解雇、培训和工人报酬等方面的管理决策也应该是十分有用的。

从社会角度看,了解劳动经济学将使人们成为更有知识、更理智的公民。

2.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首先要明确劳动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劳动经济学的假设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资源的相对稀缺性。

如同商品和资本是稀缺的一样,劳动力资源也是有限的。

劳动经济学word精品文档9页

劳动经济学word精品文档9页

1、劳动经济学的概念:劳动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着重考察劳动力市场的组织、运作及其结果,未来和现在的劳动力市场参与者的决策,以及与劳动力资源就业和收入分配有关的公共政策.2、影响劳动需求的因素有哪些?①技术对劳动需求的影响 ②时间长短对劳动需求的影响 ③企业目标对劳动需求的影响 ④ 社会制度安排对劳动需求的影响3、试着推导完全竞争企业的劳动需求曲线和市场需求曲线? 一、完全竞争下的短期劳动需求1、完全竞争企业使用劳动要素的原则;(1)使用劳动要素的边际收益:P MP VMP •=劳动需求曲线与劳动边际价值曲线重合的两个假定:第一,劳动的边际产品曲线不受劳动价格变化的影响;第二,产品价格不受劳动价格变化的影响。

3、完全竞争市场的劳动需求曲线整个市场的劳动需求曲线可以看成是所有企业的劳动需求曲线的简单水平加总。

该曲线仍然是向右下方倾斜的,但比边际产品价值曲线要陡峭。

二、完全竞争下的长期劳动需求企业应对劳动价格上升不仅可以通过调整其使用的劳动数量的方式,而且也可以通过调整其资本存量的方式以作出反应。

2、完全竞争企业的长期劳动需求曲线的推导工资率的上升导致企业调整的两个效应,即替代效应和规模效应。

替代效应是由于工资率的提高,企业如果仍然维持原有的产量水平上,则会采用增加资本,减少劳动的生产方法。

规模效应是由于工资率的提高,劳动的边际成本将上升,从而导致企业生产更少的产量,产量的下降将会导致使用的劳动数量下降。

企业因工资率上升所引起的劳动需求的减少是这两种效应的变化之和。

长期劳动需求曲线与短期劳动需求一样也是向右下方倾斜。

4、什么是派生需求定理?①生产要素市场与产品市场性质不同:在产品市场上,需求来自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是所谓“直接”需求,即满足“效用”。

在生产要素市场上,需求是来自厂商,满足“利润”的需求。

②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从消费者对产品的直接需求中派生出来的,因此被称为“派生需求”或“引致需求”。

劳动经济学课件

劳动经济学课件
1.3.3 研究劳动经济学的一般方法
1)实证研究方法 2)规范的研究方法 3)研究劳动经济学的具体方法
1.4 劳动经济学的新发展
1.4.1 劳动经济学理论的新发展
1)新古典学派的劳动经济理论 三个发展阶段 2)制度学派的劳动经济理论 三个发展阶段
1.4.2 劳动经济学的若干前沿问题
1.1.1 劳动经济学的起源
劳动经济学,作为一门在经济学发展的基础上分化出 来的独立学科,其形成和发展与经济学密不可分。自 古以来,劳动就是人们关注之最。但是,在市场经济 确立之前,古代和中世纪的思想家们对劳动问题的论 述与哲学、经济学、法学、伦理学、农学等混杂在一 起,内容十分分散。
1)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劳动经济思想
中国劳动经济科学的建立
20世纪20年代,出版了相关著作,如日本北泽新次朗的 《劳动经济论》(译本),陈达的《中国劳工问题》, 朱通九的《劳动经济》等。劳动经济学被认为是研究劳 动者的经济行为的科学。
新中国成立后,开始建立起劳动经济学科。1958年,在 高等院校中设置了劳动经济专业,1982年正式出版了我 国自己的第一部《劳动经济学》教科书(任扶善教授主 编)。
6
讲授(5)、讨论(1)
4
讲授(3)、讨论(1)
3
讲授
4
讲授(3)、讨论(1)
4
讲授(2)、讨论(2)
4
讲授(2)、讨论(2)
4
讲授(3)、讨论(1)
第1章 导论
本章要求
了解劳动经济学的发展沿革 明确劳动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从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的角度
把握劳动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及其发展趋势 为系统学习全书奠定基础
现代劳动经济学研究的劳动力具有更具体的含 义:它是指在一定年龄范围之内,具有劳动能 力与就业要求,愿意参加付酬的市场性劳动的 全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

劳动经济学课件(全) 第一章 劳动经济学概论

劳动经济学课件(全) 第一章 劳动经济学概论

劳动经济学
21
.
第一章 劳动经济学概论
重要概念:
劳动、人力资源、劳动经济学
复习思考:
1. 劳动的分类 2.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3. 劳动经济学的前提假设 4.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劳动经济学
22
.
第一章 劳动经济学概论
Market Economy:

劳动力市场

货币(资本)市场

商品市场
劳动经济学
1
.
第一章 劳动经济学概论

1 劳动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2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

研究内容


3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 发展趋势
劳动经济学
2
.
第一节 劳动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劳 动
1776年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 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 劳动分工能够提高生产率 追求经济利益的“经济人”
2万
1万
返聘教授、“海带”、服兵役的成年人
在业人数 10万
总人口数 25万
劳动经济学
11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第一节 劳动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三、劳动经济学
完整的劳动科学体系 形成独立学科 多学科理论基础
学科体系发展 与完善阶段
独立发展阶段
形成阶段
零散的观点
孕育阶段
劳动经济学
12
.
第一节 劳动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劳动经济学
17
.
第二节 劳动经济学的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三、劳动经济学研究内容
(一)劳动力需求: 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 (二)劳动力供给

劳动经济学

劳动经济学

五、人口、资本存量与均衡工资率
(一)人口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劳动力供给与人口规模成正向关系。 1.人口规模 2.人口年龄结构 3.城乡结构 (二)资本存量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资本存量增加,即在原来资本拥有量的基础上增 加资本。 (三)人口、资本存量与劳动力市场均衡 人口增加导致工资下降,资本存量增加导致工 资上升。
二、工资形式
生产要素分为:土地、劳动、资本和企业家才 能。对应报酬为地租、工资、利息和利润。 (一)基本工资 1、工资率 :单位时间的劳动价格 2、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 考虑通货膨胀时应用较多;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 对比实际工资。 实际工资=货币工资/价格指数 3、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
(二)福利 福利是工资的转化形式和劳动力价格的重要 构成部分。福利与基本工资之和构成了劳动报酬。 福利支付方式:其一为实物支付、其二为延 期支付。实质上都是工人自己的劳动支付的。
(二)劳动力参与率的生命周期 生命周期指与就业密切相关的人生各重要阶 段,也可称为劳动力供给的生命周期。 1.15-19岁年龄组的青年人口劳参率下降。 2.女性劳参率呈上升趋势。 3.老年人口劳参率下降
(三)经济周期与两种劳动假说 1.两种假说产生的背景 经济波动尤其是经济周期,即经济运行过程 中繁荣与衰退的周期性交替。 2.两种假说的内容 (1)两种假说内容一致的方面 男性成年人(一级劳动力)参与率与经济周 期不存在敏感的反应性。
五、政府行为和劳动力市场 政府行为和劳动力市场,亦即政府在劳动力市场的作用。 (一)政府支出 政府购买(刺激需求)、转移支付(调节收入) (二)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要素 最低工资标准、最低社会保障、工会 (三)就业与收入的宏观调控 1.三大政策:财政、货币、收入。 2.基尼系数 ①什么是基尼系数 ②洛伦茨曲线 ③基尼系数的分布

劳动经济学最终整理版

劳动经济学最终整理版

劳动经济学专业试题A卷一、基本概念1.劳动力需求是指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愿意并能够雇佣的劳动量2.劳动参与率是研究劳动就业状态的重要统计指标,反应一定范围内的人口参与市场性劳动的程度。

3。

人力资本一种与物质资本相对应的资本形式,它表现为能为任何个人带来永久性经济收入的能力和知识等。

4.狭义工资指劳动者得到的货币报酬,主要由工资、奖金和津贴构成。

5。

工资收入歧视指从事相同工作的员工,一部分人由于非经济个人特征而导致所获工资收入低于另一部分人6.劳动力市场流动劳动者根据劳动力市场市场条件的差异和自身条件,在国际间、地区间、产业间、部门或行业间、职业和岗位间所选择的迁移或转移行为。

二、简答题1.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涵义所谓短期是指资本存量不变,唯一可变的因素是劳动投入量,即把在资本投入量不会变化、技术条件也不变的情况下对劳动力的需求成为短期需求2.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因素有哪些⑴自然因素①人口规模对劳动供给的影响②人口的自然结构对劳动供给的影响③劳动者个人的身体条件是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另一个自然因素⑵经济因素①劳动者的工作偏好对劳动供给的影响②经济周期波动对劳动供给的影响⑶社会制度因素①劳动制度②工资制度3.影响工资确定的主要因素物价指数、经济发展程度、利润增加程度、劳资力量对比双方内部的竞争、国内劳动力市场的结构供求与数量供求状况.三、论述题1.为什么说劳动参与率是判断就业形势的重要指标?种U形关系。

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是与教育设施的发展,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收入机会的增加联系在一起的.4、以年龄组分类的男女劳动参与率曲线也呈U形关系。

例如,年轻人开始低,随着离开学校进入劳动力市场而上升,在黄金年龄是达到高峰,随着进入老年而下降。

在女性的生命周期内,倾向于离开劳动力队伍从事生育和抚养子女。

5、在发达国家,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

2。

在评价最低工资制度影响时,应考虑哪些因素?结合中国的国情,我们应怎样分析最低工资制度在中国的影响?(1)有关最低工资的确立与实施的议席类法律、法令、条例、规定及办法等内容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23 - 劳动经济学
笔记依据教材
《劳动经济学》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劳动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章劳动力供给
第一节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
第二节

第三节劳动参与决策
第三章劳动力需求
第一节劳动力需求量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第三节企业长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第四节劳动力需求的调整
第五节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决定因素
互作用
第一节劳动力市场
第二节劳动力市场的静态均衡
第三节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均衡
第四节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
第五节人口、资本存量与劳动力供求第五章人力资本
第一节人力资本投资
第二节个人教育投资决策
第三节企业培训投资决策
第四节内部劳动力市场
第六章
资结构
第一节

第二节工资形式
第三节工资差别
第四节产业和地区工资差别
第七章
影响
第一节产品市场的垄断与工资、就业第二节

第三节集体协议与收入差异
第八章就业与失业的一般考察
第一节就业总量的决定
第二节失业及其类型
第三节失业的度量及影响
第九章失业与通货膨胀
第一节通货膨胀及其类型
第二节菲利普斯曲线
第十章政府行为与劳动市场
第一节国家财政与劳动力市场
第二节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与竞争第三节就业与收入的宏观调控
第十一章劳动关系
第一节劳动关系概述
第二节劳动关系的调整
第一章导论
响。

论:
动时间缩短,劳动力供给增加;
于这种关系的存在,造成16~20
大战以后呈持续下降的趋势。

劳参率的生命周期。

男性劳参率的生命周期呈倒“U
青年与老年劳参率较低,25~55
90%
劳参率高。

首先,15~19
率下降。

其次,女性人口劳参率呈上升趋势。

再次,老年人口劳参率下降。

最后,25~55
参率保持高水平。

定的高水平劳动力供给的主体。

派生而来,是一种派生性需求。

这类培训就是特殊培训。

18
的企业以Wa
利的成本—收益结构。

会成本之和。

等。

工资,等等。

23
的提高。

等构成的管理系统。

=货币工
决定于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相互关系。

总和。

品的需求。

入的经济活动。

就业包含以下三层含义:
就业要求的人,能够参加某种劳动;
社会有益;
以是劳动报酬,也可以是经营收入。

为就业。

3
供给价格。

2
3
《1861
至无法维持经营。

形成方式。

30
主要依据是人力资本理论。

第十一章劳动关系
1
答:1。

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